史杰鵬:我們經常把古代想象得太好
出土的漢磚,上書“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踐此萬歲。”
山西夏縣和洪洞縣曾出土過一種漢磚,長達十六字:“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踐此萬歲。”
磚文很有名,其中的“饑”字,在學術界爭論很大。根據磚文的字形,應該是“飤”字,也就是“食”字的較古寫法。但“道無食人”,這樣的說法顯得太可怕了,一個王朝難道僅僅做到路上看不到人吃人的景象,就可以被認為了不起嗎?所以,很多學者認為“飤”字說不通,應該是“饑”。道路上看不到挨餓的人,這才是偉大的成就,據說在當今的美國,都有人流浪挨餓呢,比我們古代差遠了。
但字形分明是“飤”字啊,而且出土的磚文不是一塊兩塊,而幾乎每塊都寫成“飤”,如果寫錯,不可能每塊都錯。也正因為此,我曾在某次古文字學年會上,親眼看見兩撥學者爭執,不肯相讓。堅持為“飤”字的學者也有一個強硬證據,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容城氏》里,有幾句歌頌三代盛世的'話:“于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飤(食)人,道路無殤死者。”其中的“邦無食人”,和漢磚的“道無食人”,可以說非常相似,總不可能連竹簡也寫錯了吧?
我也曾為此迷惑,直到有一天想到華佗,史書上說他發明了麻沸散,能給人做開腹手術,“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簡直比現在的外科手術還神。但傻瓜才會信,在沒有抗生素和消毒術的年代,給人開膛破肚,和謀殺有何區別?然而,我卻真看到有個著名學者寫過一論文,以華佗做剖腹手術為證,頌揚中國古代醫術。理由是,正經史書都記載了,應該不會錯。可正經子書還記載墨子做了個木鳶,飛天上三天不落呢,你也信?
于是我忽然有點醍醐灌頂,大概我們經常犯一個巨大錯誤:把古代想象得太好了。回到開始的話題上來,我們以為古代都像電視里那樣,個個穿金戴銀,披錦曳繡,其實大部分人過得朝不保夕。曾看南昌縣志,發現南昌這樣的魚米之鄉,竟然非澇即旱,民不聊生。也許那漢代磚文說的是老實話:古人對政治的要求極低,若沒出現吃人場面,就算太平盛世了。
【 史杰鵬:我們經常把古代想象得太好】相關文章:
史冬鵬我為你驕傲作文03-19
古代寓言故事:大鵬與焦冥05-24
古代動物寓言故事:獵鷹擒鵬06-15
可愛的鵬鵬04-01
中國古代的斗茶史04-12
中國古代史的戰爭04-12
古代文人斗茶史是什么04-15
古代詩人簡介之拾得04-01
我們,牽手得太晚散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