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京津冀”:承德曾是清朝行政副中心
承德避暑山莊
在1928年“河北省”走上歷史舞臺之前,直隸的重要城鎮留下了獨特的歷史印記:察哈爾的省會張家口,因為第一條自行設計的鐵路而興盛,它也成為因鐵路而改變的城鎮樣本;熱河的省會承德,是清朝名副其實的行政副中心,北京城里興建于清代的人文景觀,在承德幾乎都有翻版;直隸重鎮之一的正定,數百年來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堪稱“古代建筑博物館”,而正定南郊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石家莊,因為鐵路的興起,發展成為交通樞紐,最終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為河北省的省會。
這些城鎮的百年發展變遷,讓人們得以窺探歷史的發展脈絡。如今在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昔日的璀璨明珠,也將重新煥發往昔的風采。
察哈爾省會張家口:因京張鐵路而興盛
察哈爾這個名字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明顯有些遙遠。但是若說起綏遠,估計很多看過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的朋友都聽說過。這兩個地方加上熱河、寧夏,便構成了民國時期“塞北四省”的成員。
察哈爾的省會是張家口,熱河的省會則是舉世聞名的避暑山莊所在地承德。這兩個地方現已大部分歸屬河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聊起來這兩個城市的歷史,卻是輝煌得很。
察哈爾源自于古突厥語,翻譯過來是“大汗宮殿的侍衛”。的確,這個地區的居民有一大部分都是當年成吉思汗組建的怯薛軍的后裔,而這支怯薛軍,正是大汗的護衛親軍。省會張家口(時稱張垣)是位于北平(北京)西北的軍事重鎮,由于連通蒙古地區,所以自明代起這里就是蒙漢兩族人民進行交易的“互市”之所在。到了清末,隨著京漢鐵路和京奉鐵路工程漸進尾聲,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認為十分有必要再打通一條通往京城西北的鐵路,而這條鐵路設計施工難度相當大:不像另外兩條鐵路都是大平原,而是要翻山越嶺,并且對于鐵路的修筑權西方列強也是爭執不下。最后袁世凱干脆誰也不用,而是任命詹天佑主持修建了這條鐵路,于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就這樣誕生了。
鐵路的修建必然使得張家口的地位大大提升,正如地鐵六號線炒火了常營,五號線“刷爆”了天通苑一般。所以張家口能成為察哈爾的省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解放后察哈爾省的建制撤銷,從察哈爾還分出了一個縣劃給了北京,這就是今天的延慶縣。
熱河省會承德:清朝行政副中心
相較于張家口的“大器晚成”,當年的熱河省省會承德,算得上是“出身高貴”。自從康熙皇帝選中這塊地方,并在此興建了避暑山莊之后,承德幾乎就成了清朝的第二個行政中心。
有清一代,有很多北京城的'居民(旗人居多),奉皇帝的旨意攜家帶小,跟隨皇帝的足跡前往承德開辟新天地。直至今日,承德地區的很多方言甚至是生活習慣,都能看到當年北京城旗人的影子。最令人詫異的是,在北京城里看到的興建于清代的人文景觀,在承德幾乎都有翻版,比如頤和園有香巖宗印之閣,承德對應著就有大乘之閣;香山有宗鏡大昭之廟,承德就有須彌福壽之廟。把承德比作當時清政府的一個國家行政副中心,一點兒不為過。只不過那時,承德作為“副中心”,需要搬遷的不僅僅是上班族,還有一整套政府行政班子(清朝的康熙和乾隆、嘉慶皇帝幾乎一年有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在承德度過)。當年的“上班族”壓根就沒想過“雙城記”這事兒,而是踏踏實實在新家園里為皇帝當差。
正因為清朝皇帝的“寵幸”,承德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發展成為人們熟知的避暑山莊,并被譽為“塞外明珠”。
張家口和承德至今仍然是京北重要的旅游城市,隨著未來京沈、京張高鐵的開通和一小時經濟圈的最終實現,兩座昔日的省會,也將重現當年的風采。
【 歷史中的“京津冀”:承德曾是清朝行政副中心】相關文章:
清朝康熙文字獄歷史典故04-17
清朝歷史故事:一字斷案03-09
曾是天堂08-19
曾是初秋10-07
曾是天堂05-07
曾是天堂08-19
“穿越”到清朝08-14
清朝的麻城冤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