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補習班”:教文科,也教理工科,最愛教八股
考試輔導班泛濫成災
起源于隋朝的科舉考試,到清末被廢除,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當科舉考試成為了士人一朝改變命運的決定性因素后,各種形式的“科舉補習班”應運而生。那么,古代的補習班有哪些類型?補習班都上些什么課?老師能不能賺到錢?和今天相比有什么異同之處?
種類齊全:書院成明清時期最大的“補習機構”
古代的學制體系由官學、私學、書院組成。不過,地方官學數量少、人數不多;小型私學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分散四野、很難管理。而書院大多有穩定的校舍、師資、經費來源和健全的管理規制,因此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
書院最早出現于唐中期,為政府設立的官方機構,主要以收藏圖書的形式出現。不過,其中也有少數是私人設立,作為隱居讀書、聚徒教學的場所。到了唐末五代之際,由于戰爭及政治的影響,官府無法提供足夠的求學處所,一些有所專長的士人便在隱居讀書期間,結廬教授生徒,以書院或書堂來命名這種讀書或講學的場所。五代時期的陳氏書堂,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陳氏書堂以“堂廡數十間”“書數千卷”“田二十頃”作為“游學之資”。選拔學生的標準很寬泛,稱“弟子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學焉”。教學內容也并不十分嚴格,往往因人而異。
北宋前期,中央給予科舉及第者豐厚的精神及物質回報。為了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提升社會地位,那些無法進入國子監或地方官學的士人,“往往相與擇勝地,立精舍,以為群居講習之所”,形成一股建立新書院的熱潮,白鹿洞、嵩陽、岳麓、泰山、茅山等著名書院在那時紛紛涌現。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鄧洪波在其《中國書院史》中曾提到,在兩宋三百多年的歷史中,書院達到了720所之多,在數量上超過了唐五代書院總和的10倍以上。“學而優則仕”,培養學術人才與科舉人才并舉,成了書院普遍采取的方法。
到了元、明、清時期,書院越來越受到朝廷直接控制,連書院山長的任免、教學內容的設定、經費的供給都由官方確定,書院逐漸淪為科舉的附屬機構,成了名副其實的“公務員考試輔導班”。
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副教授徐雁平表示,此時,科舉考試的錄取率成為了書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標準,書院的一切教學活動都以科舉為主要目標。為了讓學生及早適應科舉考試程序,書院甚至時常舉行“模擬考試”,考試內容、方法等都與科舉考試相似。一般每月課試兩次,一次為官課,一次為師課。官課由府、縣輪流出題、閱卷、給獎。
文社:科舉考試前的“強化班”
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古代學子在科舉考試前的心情,與今天應考的學生是一樣的。不過他們的考前“強化班”,往往是提前一年就辦起來了。徐雁平介紹,從宋元時期開始,學生們還以文結社,創辦了文社(又稱文會、文舍)這一讀書人相互學習的場所,以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不過,文社更重要的功能是,幫助考生們復習科舉中可能考到的知識、模擬科舉考試、為即將到來的考試做好萬全準備。當時的文社,不少是直接設置在書院里,由書院里的學生在考試前臨時、自發組織而成,徐雁平將它們戲稱為“科舉強化班”。在“強化班”里,學生們常常一起作文,然后相互討論學習,或者再請來老師做些點評指導。書院的老師自然不會拒絕,因為書院里出的舉人越多,書院的名氣自然也就越大。
不過,也有不依附書院而獨立存在的文社。對于古時的名門望族來說,家族的興盛與族中子弟是否獲取科名可以說是息息相關,科名也逐漸成為了衡量家族的重要標準。為了增加家中子弟的中舉率,一些大家族會出錢,在祠堂邊專門蓋房子,建立起獨立的文社,或與他族合辦文社。
家長們以家族名義請來已經回鄉的舉人、進士們,或地方上有名氣的學者擔任老師,然后將全族子弟一起召集起來,共同復習應考。清朝道光時曾任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的梁章鉅,家族就一直有設立文社的傳統,而他的祖父、父親、伯父、叔父、兄弟以及他本人,也全部考中過舉人,可謂真正意義上的“科舉家族”。
有的地方也會在鄉里集體籌辦建立文社,由地方上的有錢人共同出資建舍、請老師,供鄉里的學子們復習趕考之用。為的是那些高中科舉的學生們如果將來做了官,可以回報鄉里。這樣的情況在當時安徽徽州一帶特別盛行,而那些捐了錢建文社的人的名字,還會被記錄在地方志里,算是“千古留名”。不過,隨著后來限制結社的禁令的頒布,全國各地紅紅火火的文社活動,也就逐漸平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