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孫氏-姓顓孫的名人-顓孫姓起名字-顓孫姓的起
顓孫氏
分布地區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于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于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后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南朝陳國后曾廢黜,后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涂縣一帶,唐朝時期被并入當涂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于江蘇省鎮江市。顓孫氏郡望的丹陽,就是今安徽宣城。
歷史來源
顓孫[顓孫,讀音作zhuān sūn(ㄓㄨㄢㄙㄨㄣ)]。
顓孫(Zhuān sūn )姓源出
1.源于媯姓,出自春秋時期的陳國公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2.源于高陽氏,出自遠古時期顓頊帝的后裔,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公族顓孫師,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得姓始祖
顓頊、顓孫、顓孫師(子張)。從《風俗通》和《尚友錄》上的記載可推敲出,顓孫氏是春秋時代的陳國公族,推算起來,上古圣君虞舜媯姓的后裔顓孫,從陳國到晉國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顓孫,稱顓孫氏。春秋時代陳國位于今河南省的淮陽一帶,這里應是顓孫氏家族的老家。據考證他和4000多年前的`顓頊帝高陽氏,并沒有血緣關系。顓孫氏得姓至今只有2600多年的歷史。望族居丹陽郡(今安徽省宣城縣一帶)。故顓孫氏的得姓始祖就是春秋時陳國公子顓孫。
遷徙分布
顓孫氏復姓或是非常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五位門閥,望族出丹陽郡。《通志·氏族略》云:“顓孫氏出自陳公子顓孫”兩種材料都說明顓孫是陳國的公子,只是仕晉與仕魯的區別,后一種材料似乎更據可信度,《左傳》載:(魯)莊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云:“陳公子完與顓孫奔齊。顓孫自齊來奔(魯)。”,這里說得是陳國在春秋時期曾發生一起爭奪王位的斗爭,“陳人殺其大子御寇”,王室的內訌導致陳完與顓孫在陳國無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齊國。這個陳公子完(字敬仲)是陳厲公的兒子。即后來代齊稱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顓孫則從齊國又逃到了魯國,并在魯國做了官。后代遂以顓孫為氏。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說“近人羅根澤引錢大昕云因謂‘《說苑》雖未明載顓孫子莫為魯人,然顓孫得氏日淺,戰國之初當未散居各國。……而顓孫既出于魯,謂之魯人亦不為過。’”。春秋時代過去之后,顓孫這個姓就非常少見了,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顓孫這個復姓有的改成單姓孫了。顓孫姓望出丹陽(今安徽省宣城一帶)。
今山東省的兗州市、聊城市、汶上縣,安徽省的宿州市蕭縣、蚌埠市,河南省的商丘市,山東省的濟寧市鄒城縣,江蘇省的徐州市、蘇州市,山西省的運城市萬榮縣,湖南省的沅陵縣,陜西省的西安市,北京市等地,均有顓孫氏族人分布。
堂號
丹陽堂:以望立堂。家族名人
顓孫師:字子張,春秋時陳國人。后來到魯國去拜孔子為師。那時孔子有三千個弟子,他是很年輕的一個,比孔子小了48歲。古書上說,他長相端正,談吐舉止寬容文雅,待人接物友善從容,總之儀表很出眾。不過孔子更重學問,所以他沒有排入七十二賢者。唐代贈“陳伯”,開元八年(720年)從祀。宋咸淳二年(1266年)封“宛丘候”,再封“陳國公”為列哲位,稱先賢。【顓孫氏-姓顓孫的名人-顓孫姓起名字-顓孫姓的起】相關文章:
關于顓的組詞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