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海博物館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受益匪淺,且懂得了很多知識 。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上海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文物而享譽國內外。其中,又尤以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為特色。上博的青銅器主要是晚清以來江南幾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傳有緒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時代的良渚文化細刻陶器,為稀見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館藏的特點。唐宋各代表性窯口的產品也都有收藏體系。至于景德鎮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獨到之處。上博歷代書畫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說。書法中,王獻之的`《鴨頭丸貼》、唐高閑的《千字文卷》、懷素的《苦筍貼》等,皆為一代的杰作。繪畫中,唐孫位的《高逸圖》、五代董源的《夏山圖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圖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兩代畫家作品的收藏,更為當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門類的收藏,也成蔚為大觀。如錢幣、古玉、璽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規模,且名品眾多,自成體系。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2
今天,我去參觀了上海汽車博物館。博物館的展示面積約10000平方米,分為歷史觀、珍藏館和探索館,整個展館陳列了各式各樣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
我們先來到了一樓的歷史觀,在那里我看到了最早的車,他們基本都是木頭做的。比如一列木頭小火車,它全身呈桔黃色,車頭后面的車廂上,“背”著一個木桶;再比如說一輛四輪老爺車,它的輪子也是用木頭做的,左上角有一個喇叭,右上角是一個方向盤。一輛輛車子仿佛讓我們回到了過去。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慢慢地把木頭替換成了鋼鐵,使車身更加堅固;輪子變成了橡膠,使汽車行駛更加平穩;座位都包上了沙發一樣的皮,使乘坐更加舒適……
我還看到,許多汽車的車頭上有各種各樣的雕刻裝飾,有的像一頭飛快奔跑的獵豹,有的`像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有的像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二樓的珍藏館,這里集中展示了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70年代的經典車型及一系列加油設備,生活用具,生動體現了人類社會與現代汽車割不斷的親密聯系,帶領我們領略了時間留下的痕跡,科技與藝術的光芒。從1890年的凱曼馬車到1921年的勞斯萊斯,從1906年的凱迪拉克到1974年國產紅旗,一輛輛珍貴的汽車仿佛正在向我們述說著一段段流經歲月,汽車傳奇。
最吸引我的要數那輛1970年的紅色瑪莎拉蒂跑車了,它的外觀十分霸氣,最高時速可達248公里每小時,是當時無可替代的超級跑車。
最后,我們徒步來到了三樓的探索館,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汽車的內部構造。原來,平時我看到的光滑外表,里面是那么復雜。每一個零件,好像汽車的經脈,圍繞在周圍,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我們在門口合了一張影,然后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汽車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3
利用周末放假的機會,我和同學游覽上海著名景點。此次我們所前往的,是位于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的上海博物館。眾所周知,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建館以來,上海博物館舉辦了各種展覽115個。其中有的是反映館藏特色,如“明清書法展”、“絲織刺繡印染工藝展”等;有的是反映國家文物保護政策成就,如“文物博物館10年成就展”、“劉靖基捐獻書畫展”等;有的是各省市博物館來滬展出的珍藏文物展覽,如“敦煌藝術展”、“湖北省出土戰國、秦漢漆器展”等。現在的上海博物館已對公眾免費開放,此消息一出更受到了身處世界各地中外旅客的一致追捧,造福了大眾,更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們去的時候正值展會時間,這次所展出的,是以整個新西蘭最大的毛利部落為主題,塔胡部落為中心展開的展會。這次參觀并沒有以整個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參觀,展品將毛利人日常的狩獵、捕釣、編織、雕刻技藝,以及和他們戚戚相關的神圣儀式直觀地演繹給觀眾。在展出的文物中,除了用傳統毛利工藝加工制作的武器、吊墜、神器等物品外,也有毛利人與西方人接觸以后利用他們帶來的新資源。如金屬等,制作的物品。毛利藝術是活著的藝術,他們的文化藝術也在適應歷史潮流中不斷演進、變化。在今天,新西蘭人仍然對毛利文化與社會習俗存有敬意,可見毛利文化與我們當今社會的民族文化之間還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接著我們來到了中國古代青銅館和中國古代雕塑館。一進入青銅館,館內古色古香的深墨綠色色調,古樸典雅的木質展柜,以及燈光照明所營造出的氣氛,無一不散發出濃郁的青銅時代的文化氣息。陳列了400余件精美的不同時期的青銅器,都反映出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發展的`歷史。而中國古代雕塑館的氣氛熱烈而莊嚴,它以金、紅、黑三色為基本色調,以佛教藝術中常用的蓮瓣形做隔墻,石窟寺中的佛龕做壁櫥,以及露置的陳列形式,使人有流連于石窟寺的特殊感受,640平方米展廳中的120余件展品上起戰國、下至明代,體現出不同時期的創作特色。整個展室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佛像雕塑藝術,從北魏佛像的飄逸俊秀、到北齊和隋代佛像的優雅洗練、生動傳神;從形態豐滿、姿態優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麗、富有世俗情態的宋代菩薩像,觀眾可以體察到佛教作為一種外來文化,最終與中國民族文化融為一體的發展過程。
來到二樓,位處二樓的是中國古代陶瓷館和暫得樓陶瓷館。中國古代陶瓷是上海博物館知名的收藏特色之一,館內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戰國時代的原始青瓷、東漢時代的成熟的青瓷,還有人們熟知的唐三彩競相爭艷,給人以美的享受。暫得樓陶瓷館展出的是從晉唐至清末的作品,其中以清代官窯瓷器為大宗,尤其是那成對陶瓷佳品更是讓人賞心悅目。
接著我們來到三樓,三樓的展館是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璽印館和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涌現出書法家豐富多姿的個性風格和書藝流派;形式豐富。類別多樣的印章展品,則觀眾展示了中國印史的悠久歷程和各個時期印章的不同風貌及其深厚的藝術內涵;還有就是從唐代至近代,各種繪畫門類均體現出了中國繪畫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
最后我們參觀的是位于四樓的上海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家居館和中國古代玉器館。光輝璀璨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匯、共同創造的。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文化。館內暖色的基調配合新穎別致的陳列設計更顯獨特,讓人仿佛進入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百花園中,感受到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氛圍;歷代錢幣館充分展現了中國貨幣發生、發展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概貌。在淺灰色的基本色調的襯托下,更凸顯它的悠遠古樸、千姿百態;而走進中國明清家具館,就猶如步入中國明清時代的園林宅第,頗有種高雅脫俗的味道;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古代社會,玉不僅被用于裝飾,而且是財富、權力的標志,又是統治者祭天祀地、溝通神靈的法物。玉器館內件件的古玉器突顯晶瑩潤澤的氣色,圖案紋飾更是纖毫畢現,展現出了中國古代玉器文化高貴典雅、巧奪天工的藝術特征。
上海博物館,就是一個我國古代文化歷史發展的縮影,在這里我們不光能大飽眼福,更能感受到千年以前的文化藝術氣息!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是國際經濟中心,充滿了根式各樣現代化的先進設施,人人都在為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節奏非常之快。他們生怕自己會被競爭者趕上甚至超越。所以,這個城市充滿了喧嘩、硝煙和永遠忙不完的事物!空氣仿佛變得凝重,生活變得越發壓抑讓人抓狂!當你心情不好卻又不知去哪散心的時候,不妨就來博物館。館內柔和的燈光、寬闊的場地都會讓你煩躁的心情舒緩很多,仿佛一切的壓抑都能在這得以煙消云散,時間就在這一刻選擇了凝固不前,讓人們身心愉悅、留戀忘返!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參觀好整個上海博物館出來已經4點多了,我們都感嘆時間過得很快,此次的上海博物館參觀之旅很成功!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大家一起進行此類的觀光之旅,學習、感受到更多!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4
上海博物館是個非常大的博物館,如果您有空去參觀一下,將會得益匪淺,對于了解中華文化,理解中國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5000年文明史對于每位中國人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這些可以通過文物,書法等表現出來的,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時通過參觀,您會發現,即使您知識很豐富,但您還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還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還不到這個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的,在家只會通過書本等傳遞歷史知識,讓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讓他們了解我們民族,了解我們民族的偉大成績,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對于孩子的上進心有幫助的,對于提升孩子的視野是有幫助的,上海博物院確實是個好去處。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館。一下車,博物館門前八尊氣勢恢宏的漢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博物館由方體基座和巨型圓頂組成,分為四層,各層有各層的特色,第一層是青銅器館,第二層是陶瓷館,第三層是書畫館,第四層是貨幣館。
我們隨著井然有序的參觀隊伍進入博物館大廳,先來到青銅器館。里面的青銅器琳瑯滿目,大克鼎、犧尊、黃觥等青銅器歷史悠久。大克鼎鑄造于公元前10世紀末,幾千年的古人就能創造出這么造型奇偉,花紋精致的青銅器,真是太令人驚嘆了!
參觀完青銅器館,我們來到了陶瓷館。我發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瓷器。一個叫汝窯盤,它是北宋時期的茶壺,質地非常堅硬,到現在一點磨損的痕跡也沒有,完好如初。我想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藝術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鏤空高柄杯輕薄易碎,杯壁僅一毫米厚,因此被稱作“蛋殼陶”。
看了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歡的還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畫著青色的龍,這些龍栩栩如生,有的張牙舞爪,好像在找誰比試;有的兩條龍纏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奮力往天空飛去,仿佛要去摘太陽……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龍,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
一天一晃而過,轉眼就要離開博物館了。我回頭凝望身后的博物館,深深感受到中國的古代文物絕不是單純的藝術品,而是一個個時代的象征。青銅器、瓷器、雕塑、書畫沉淀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為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感到驕傲!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6
昨天,上海雖然下著雨,但也沒有阻擋我和孩子們去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步伐。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延安東路,是坐北朝南6層英國古典風格的建筑,館名是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書寫的。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共有24萬余件標本藏品。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內容包括:古動物史,古人類史,現代動物三部分,現代動物又包括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還有上海地區古尸展,海洋動物展覽共有九個陳列室。
一樓:古動物史。二樓:古生物進化史、古人類、古尸。三樓:無脊椎動物、魚類。四樓: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整個陳列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歷史進程,以動物界門,綱,目的代表物種,并配有各種生態景觀環境,科學展示了各種動物的基本特征,形象反映了它們的棲息及其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其中許多為我國的特產和一二級的保護動物。
在古動物史陳列廳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廳中央的合川馬門溪龍和黃河古象:前者身長22米,肩高3.5米,體重幾十噸,發掘于四川合川縣,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后者體長8米,身高4米,一對門牙就有3米長,發掘于甘肅東部黃土高原,也是古獸中的龐然大物。此外,還有許氏祿豐龍、多棘沱江龍、魏氏準噶爾翼龍、恐龍蛋、恐龍腳印、玄武蛙、魚龍、雷獸、巨犀等古動物化石。
這里展示了從地層中挖掘出的古代動物化石。闡明了動物的起源和發展,興盛和衰亡。恐龍,古象都是已經絕滅了的動物,千百萬年過去了,在地層中留下的僅僅是它們的化石,這些化石猶如特殊的文字,向我們敘述著遠在人類出現之前的億萬年內動物演化的生動故事。
對從來沒有參觀過自然博物館的孩子們來說,恐龍還是有足夠的震撼力的。剛步入大展廳時,由于里面燈火昏暗,面對大大的恐龍骨架,孩子們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也許是驚嘆于它們的龐大。
現代動物陳列共有展品2千多件,其中有的還是中國特產動物,也有不少外國珍稀動物。并配有生態景觀襯托。在陳列標本中,有大珠母貝、大鯢、揚子鱷、東北虎、白鰭豚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外國珍稀動物,如高腳蟹、極樂鳥、美洲獅、鴯鹋、沙袋鼠等。
古人類史陳列展品3百多件,展示了人由古猿的進化歷程,人類社會是由猿群發展而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色的人種的區別,形成了人類的原始社會,以及貧富兩極分化,階級產生,原始社會瓦解的進程,從最原始人到現代人的300多萬年歷史,這里還有許多不同人種的塑像。
今天也許是因為下雨,來這里參觀的人不多,多是學生、三口之家,幾十張的照片,還沒有把自然博物館掃了個遍,可惜電池沒電了,備用電池忘了沒帶,真是遺憾!
館內張貼了一些關于博物館的介紹,我的總體感覺是:展品標本都是50,60年代制作的,陳舊僵硬,展柜不密封,很多標本上都是灰。介紹文字因為年代久遠顏色都淡了,好多還是手寫的。空氣中彌漫著強烈的樟腦味道。因為下著雨,好多展室開著窗,亦有的展室,吊扇加立式空調調節溫度,總的來說這樣一個博物館看上去比較陳舊,是應該全面整修了,是應該搬遷了,和大上海的形象完全不搭調。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7
今天晴空萬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們決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館之一——上海博物館參觀。
排了將近一個小時隊伍,我們進入了博物館,整個館分四層,我們決定先上四樓,依次走下來參觀。
在四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硬幣館,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紙幣、刀幣,還有金、銀、銅、鋁錠等。館內大型電視機向我們介紹了古代硬幣發展的歷史。
然后我們又去了古代家居館,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這些家具幾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雞翅木等名貴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貴,而且工藝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師的靈巧手藝。
第三層是書法館和繪畫館等,我們先去參觀書法,那里的字寫得非常好,粗細大小均勻,一個個字好象被寫活了似的';繪畫館里展示的名師畫,有牧童放牧圖、荷花圖,還有一幅超長的“清明上河圖”,每幅圖都畫得非常精細,仿佛自己也進入了美麗的畫卷之中。后來,我們又去了二樓的陶瓷文化館和一樓的青銅館、雕塑館。
通過今天的參觀,讓我又增長了許多知識,真令我興奮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8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雄距在世界東方。從東邊的山海關到西邊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蜿蜒在山上的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從秦始皇下令建造長城,到孟姜女尋找丈夫,最后明代開國元勛——徐達修筑長城。它蘊含著砥礪奮進、生生不息的文化真諦,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華夏兒女的驕傲!
今天來到玻璃博物館,觀看明清重鎮——秦皇島長城專題展開幕儀式。儀式過后,來到展播播廳,“天開海岳京師屏障”八個大字,頓時讓我感受到了長城的雄渾、凝重、神奇與美麗。秦皇島境內有223。1公里的明代萬里長城,它們氣勢雄偉、風光秀麗、建筑精美、關隘眾多、文物豐富、故事動人,展現了長城文化的精髓。
第二部分——天工巧奪匠心獨運,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長城由城臺、馬道、垛口墻、望孔、排水、射孔、宇墻、雷石孔、吐水嘴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講解員叔叔特意講了吐水嘴的`作用,讓我大開眼界。
第三部分——雄關要塞長城烽火,主要介紹了榆關抗戰對長城的影響,重點介紹了軍事武器——鐵弗朗機。“戚家軍的駐守,戚繼光曾招募浙兵9000余人守之。”“9000人,這么多人”我不禁感嘆道。
第四部分——精神守望永續傳承,從70年代開始,秦皇島市就出現了義務保護長城組織。當我看到展覽柜里展示長城保護員——張鶴珊維護長城的工作筆記和工作總結時,我才明白原來長城需要工作人員年復一年的精心維護和修復。到20xx年底,張鶴珊與其他74位長城沿線農民一起,在村民中義務宣傳長城保護知識。
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而來。它蜿蜒在山上,是我們值得驕傲,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長城建成后,經歷數代人的堅守,它蜿蜒在山上。是我們的精神家園,當我再次看到展廳里的長城模型,情不自禁地眼眶濕潤,那是因為我對長城愛的深沉……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9
今天,我與爸爸媽媽一同來到了大城市上海。第一站,我們便到了有名的上海博物館。
今天的展覽有很多,如:“古代青銅展”,“毛利人的世界展”,“古代陶瓷展”。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古代陶瓷展”中的那只“二管梅瓶”與那個做陶瓷的演示模具了。
剛走進展廳,一股股涼風往我身上吹來,看著那一個又一個呈藍色與白色相間的青花瓷,我似乎覺得青花瓷讓人感到一陣又一陣強烈的孤單與寂寞,具有人們都無法探知深不可測的秘密。這時,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一只“二管梅瓶”的前面,這只梅瓶從上到下都是藍色,在藍色中隱隱約約的讓人看到有一些微微的'紫色,最特別的就是它那個純白色的壺口了。一般的青花瓷只有一個壺口而這只梅瓶的壺口卻有兩個并呈雙交狀看上去就像一個英文字母X。
再來說說古代人民是如何造出瓷器的吧!古代的人可聰明了,在那時人們已經學會制作各種各樣的物品了,陶瓷也是。人們現在山上采集一些特殊的泥土放在木板上加水搗糊,再做出一個模子在窯坑中燒制,再拿出來裹上釉與在瓶上畫上想畫的圖案在高溫中烤硬即可。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而我們的子子孫孫正在淡忘么多的歷史于文化,我們一定要記住中國的歷史,不能讓這些文化失傳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0
中午時分,我和媽媽來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館,這是1996年新建的館。里面有四個樓面,一萬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間,展出了上起一萬年前,下至二十世紀初的青銅、陶器、書法、雕塑、玉器、家具、錢幣、少數民族工藝等。
我首先來到一樓的青銅館,里面陳列著從夏代到戰國時期的各種青銅酒器、食器、樂器、水器和兵器,它們造型獨特紋飾精美而美觀實用。雕塑館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銅鑄件件是精雕細刻。二樓的陶瓷館詳細地介紹了制陶的每一個過程。書法館里是濃墨噴香,會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館里的400多件寶貝是件件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家具館里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歡少數民族館,里面的`服飾、染織繡、陶器、面具、藤竹編,這些風格迥異,色彩絢麗,巧思獨具的創造堪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奇葩。讓老外們流連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聰明才智。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1
上海博物館是個非常大的博物館,如果您有空去參觀一下,將會得益匪淺,對于了解中華文化,理解中國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5000年文明史對于每位中國人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這些可以通過文物,書法等表現出來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時通過參觀,您會發現,即使您知識很豐富,但是您還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還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還不到這個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的',在家只會通過書本等傳遞歷史知識,讓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讓他們了解我們民族,了解我們民族的偉大成績,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對于孩子的上進心有幫助的,對于提高孩子的視野是有幫助的,上海博物院確實是個好去處。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2
昨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上海博物館,歷時三個多小時,勉強看完。其間,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瞪大了自身的眼睛,面對著眼前神秘的東方神器,他們嘆為觀止。作為炎黃子孫,誰不為自身偉大祖先創造的光輝成就而自豪?誰不感到我們的歷史何其輝煌?可是,當我們仔細的、從另外一種角度看待我們的歷史時,我們會吃驚的發現,我們的祖先卻也有著令人詫異的遺憾!
也許,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邦域無法比擬的工藝和文學成就,青銅器、陶瓷、雕刻、書法、繪畫、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等等,其中的每一項成就都能讓那些老外“喝一壺的”。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細細的思考,就會發現,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遺憾,那就是他們沒能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驕人的成就。整個上海博物館,沒能看到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的佳績,所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精湛的工藝技巧和精深的藝術涵養。我想,也許國內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這樣吧。為什么他們沒有能在其他方面創造出可以與以上領域相媲美的奇跡呢?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到底是誰束縛了我們偉大祖先的思想?是誰導致了我們有極少的機會學習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權、桎梏思想的酷刑,還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漢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學、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獄。這所有的一切,湮沒了我們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們祖先在其他領域的開拓機遇。所有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縛著。光宗耀祖、身世顯赫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動力。青銅器,無非是奴隸主貴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無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貴之物;雕刻,無非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書法和繪畫,無非是那些讀書人予以揚名天下的途徑;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無非是文人們借以“含沙射影”、抒發心中苦悶的媒介。這么一想,我們會猛然發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大多卻是娛玩觀賞之物。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偉大的發明,開創性的理論,澤被萬世的思想,卻少之又少。就連我們引為為豪的四大發明也只能稱得上是工藝發明,最多可以認為是技術創造,卻也不是科學史上劃時代之作。
由此可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重視程度,和一個社會的風氣,以及人們由此形成的思維習慣休戚相關。我們的祖先從漢代的開始接觸火藥,到唐代在戰場上的牛刀小試,再到明清時代在軍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間竟然經歷了兩千余年的'時間。而在西方,同一樣東西卻能在很短時間內得到重視和發展,以至于后來利用中國人傳給他們的火藥做成了自身的堅船利炮,把一個泱泱大國打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火藥僅僅是中國古代所有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那,是什么阻止了這些技術的發展?誠然,不是我們的祖先比外國人的祖先笨,而是因為他們早已被那些所謂的“正途”思想束縛的寸步難行。
也許,沒有必要為我們五千年的文明過于自豪。過長的發展歷史也許是一種不幸,始終被一種阻礙先進事物產生和發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統治是這種不幸降臨的源頭。世界四大文明最后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僅存于世,現在卻也是傷痕累累。在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沒能出現一批劃時代的,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我們的遺憾,它直接導致了中國近兩個世紀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強的局面。中國人不應該怕暫時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一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因此,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證明一點:我們華夏民族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身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但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于不敗之地!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3
上海嘉定博物館是一座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位于上海嘉定區南翔鎮古北路327號。這個博物館以其豐富的展品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在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和博大精深。
進入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風建筑,給人一種古樸、莊重的感覺。進入博物館內部,文物陳列室里展示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展品,例如陳列著典型的中國民居“四合院”、傳統的木雕、泥塑、剪紙、布藝等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而且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在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民眾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執著。
博物館還設有多個主題展廳,如“嘉定歷史文化陳列室”、“民俗民風展廳”等等。這些展廳通過豐富的展示手段,例如圖片、視頻、聲音等等,生動地再現了嘉定地區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觀展之余,我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和民俗。
此外,博物館還配有專業的.講解員,他們耐心且深入地向游客介紹展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在講解員的講解下,無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都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上海嘉定博物館的參觀中,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歷史底蘊。這是一次難以忘懷的文化之旅,讓我更加愛國愛民,更加珍惜傳統文化,也更加愿意保護和傳承我們的文化遺產。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4
休息,百無聊懶,感覺好無趣! 女兒提議:帶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看看。有孩子們請客,我當然高興!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并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游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仿真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回蕩,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里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布,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里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游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舍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15
本周的快樂活動日,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上海鐵路博物館。
走進這幢具有英式古典建筑風格的博物館大樓,仿佛步入了時光隧道,代表中國鐵路百余年發展史各個階段的800多件展品靜靜地訴說著或久遠或現代的故事。
按照1876年建成通車的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吳淞鐵路上曾經運行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先導號”1:1的仿制品、清光緒年間的`火車時刻表、鐵路早期用燈和鐵路司機用表,一系列珍貴的鐵路老設備讓我們認識了時代的變遷。50年代火車小站行車室展區的“鐵路員工”別提多逼真了,起初同學們還以為是真人扮的,走進一看才知道是蠟像----簡直以假亂真。
最讓大伙感興趣的莫過于和諧號機車仿真操作臺了,它可以模擬高速鐵路運行周圍的環境聲響,大家爭相站上模擬平臺體驗風馳電掣的感覺,屏幕上火車轉彎時,我在平臺上感覺身體也跟著傾斜晃悠似的,真是身臨其境。想想作為現代交通工具的火車一百多年前剛引進時,時速只有二三十公里,中國還不具備自行制造機車的能力,而如今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高鐵時速已超過三百公里,早已是今非昔比。相信等我們這一代長大、掌握更先進的科學知識后,中國鐵路的發展會更加令人刮目相看!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參觀上海博物館07-16
參觀上海博物館作文05-17
上海博物館350字作文09-17
上海博物館作文四篇09-17
參觀上海博物館小學作文07-31
上海歷史博物館作文12-05
參觀上海博物館作文(精選31篇)08-02
上海博物館說明文作文02-22
參觀上海博物館作文9篇06-03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