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校史館有感(通用28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校史館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參觀校史館有感 1
翻開歷史厚重的扉頁,字里行間,一個名字逐漸浮現,那是正值科舉廢馳的時代,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美國知識份子,建立起一所大學堂——雅禮。
走進校史館,一張張新舊不一的照片映入眼簾,從雅禮創辦到中雅培粹成立,它們在靜靜地述說著一所百年名校的曲折發展歷程。縱觀110年大小事,作為雅禮學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漫步于校史館中,照片中的每一張臉都給我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象,有英俊爽朗的.美國人,有歷代沉穩的校長,還有興高采烈的學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樣東西,一張舊照片和一冊本。照片上是當時的田徑隊。隊員們身形高大健壯,面部沉靜,目光炯炯,雖站立不動,可仍能感覺到他們體內驚人的爆發力與速度,作為體育運動的佼佼者,他們是雅禮校史中熠熠生輝的星星。
那冊本,是一名學生使用過的,封面上的繁體字,一筆一畫,工工整整。頁面有些發黃,邊角卻十分平整,細小的裂紋,讓我感覺到年代的久遠,雅禮濃郁的學風由此可見一斑。
走出校史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陽光下紅墻藍瓦的校舍,涌動的人群中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我感覺腳下的土地并不蒼老,反而覺得它煥發著青春與活力!
夜窗之下,柔風徐徐。
燈下墨香,依依裊裊。
在這萬賴俱寂之夜,我回憶著,意念隨著墨香悄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參觀校史館有感 2
踏著清晨仍帶有潮濕氣息的空氣,班主任帶領我們穿過燦亮的日光,來到校史館屋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同學們各個莊重嚴肅,準備著接受跨越百年的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灰色的磚砌墻身,其間點綴色塊脫落的白色石灰,質樸的美感滲入心田,館身彌漫開來一層古老的書卷氣息。透過窗欞,似乎都像看到百年前的學生們凝視老師的堅定眼神,像聽到穿越而來的書聲瑯瑯。畫面定格與此時周圍葳蕤的草木交相輝映,意似回到了光被學堂黑白畫面時期。我們小心邁上臺階,踏上顏色比磚紅略深的木地板,它開始吱呀吱呀唱起時代的`歌,慢悠悠的,百年頌歌。
“光被四表,潤澤千秋”,入眼的八個大字氣勢恢宏著沖進視網膜,卻不突兀,115年的傳承足以擔得起四表千秋。甚至,等我們的耄耋之年,顫顫巍巍經過六中門前,望著一代代薪火相傳的六中人仍會欣然想起初入六中看到的八個大字,雄渾磅礴,熱血沸騰。像酒一樣,越是陳酒,便越醇香。百年的文化積淀令得六中的校園滿溢著學問的味道,有些澀,卻回味無窮。當年的李振聲院士走過的路,看過的景色,此時盡在我們腳下,眼中。感受著他勤于自勉,精研細磨的學者態度,回想著擲地有聲的“誰說中國人養活不了自己”的拳拳愛國之心。滿懷著身為六中學子的自豪,我開始聽講解員我們的學長學姐們的慷慨激昂,看校史文物的風云變幻,用心聆聽這個睿智老者細細悠悠地給我們講述他的興衰榮辱。
書法家舒同先生說:“你們是完全中學,也是鋼鐵中學”。不錯,百年歷程,豈會一路無阻,順行至今?上世紀六十年代,盡管我不曾經歷,卻仍能想象出那時黑暗的云,昏暗的天,還有那些心靈流離的學者。但是,我們是鋼鐵中學,是擁有鋼鐵意志的中學,是擁有鋼鐵意志的人。那時的六中學子知道,教育的發展本應方興未艾,于是,六中人執著著,堅定著,用涅而不緇的行動和心志詮釋著六中的百年校訓:“抱璞守真,奮斗超群”。他們的剛正不阿,他們的對精神家園的堅守,感動了一代一代六中人,并將繼續被我們發揚光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盡管我們六中經歷的諸多艱難困苦,仍涌現出一批以李振聲院士為代表的優秀人才,而這些都有歸功于六中始終恪守著的“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現在的六中,早已成為了德育為先,文體兼美的重點中學,秉持著“從一做起,叩問一流”的六中精神,辛勤培育著祖國未來的棟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踏進六中大門,成為六中學習一員起,我便深深折服于六中的偉大。
參觀過后,穿越帶有溫暖書卷氣的長廊,我暗想:莫見乎隱,莫見乎微。身為六中一個元素,便須踐行六中之精神,從一做起,從細節做起,將來的校史冊上必有我們輝煌燦爛的一筆。館內的地板還在吱呀的唱歌,我們卻已聽不見,此時的我們已變成了作曲人,譜一曲慢悠悠的時代之歌。
參觀校史館有感 3
在校史館我們追尋江南大學的滄桑足跡、品讀江大的百年歷史。在那記錄歲月雕痕的展廳里游走,看著歷史不斷的上演和謝幕,昨天就在眼前翻開每一張泛黃的書頁。
史館將江大在風雨里成長的歷程一一呈現,每一個成就,每一次獲得,都包含著歷史的意義。走近那一張張老照片,仿佛又走進了江大那段輝煌絢爛、令人回腸蕩氣的歷史。一幕幕歷史的見證很是振奮人心,看到這些,我的心中是感嘆,更是自豪。
三江初肇使,興教圖國強。江南開學府,輕工著華章。
江南大學經過一個世紀的風雨,現享有“輕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譽,通過參觀校史館,我知道江大源于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無錫,建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xx年1月,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江南大學;20xx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并入江南大學。參觀過程中,一組學校校舍發展的照片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只看到了如今嶄新寬闊的校舍,卻全然不知在此校區建成之初,這片土地原來是一整個村莊。校領導為校址奠基與在新建成的校門口揭幕的兩張相片之間,花費了多少人的心血與奮斗,又有多少人的奉獻。
百年薪火傳承,五秩追求不懈。
校史館中一張張的照片按時間的順序排列著。那些泛黃的照片和珍貴的筆記和書籍無不向我們展示:這里,人才輩出;這里,教學成果豐碩;這里,走出過名仕大家…… 當照片的顏色愈發鮮活起來,一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江大邁著與時俱進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以嶄新的姿態,催人奮進。不論是德育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是碩果累累。在先輩殷切的注視下,江大前進的步伐日加堅定沉穩。一個世紀的風雨使江大擺脫了蹣跚學步的稚嫩,走過了少不更事的澀澀青春,成熟穩重中,不失銳氣,意氣風發中,添幾多睿智。100多年的春去秋來,100多年的風雨兼程,100多年的光輝歲月承載著100的多年春華秋實。
國內交流促發展,國際交流得經驗
校史館中還陳列了諸多工藝品,有我校在各大比賽中獲得的.大獎杯,有與國內外知名學校友好交往互贈的小禮物。看到這些小禮品,不禁驚嘆,原來我們學校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與日本、加拿大、德國、英國、瑞典、俄羅斯、芬蘭等國的多所知名大學及國際企業、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國外也同樣擁有不小的知名度。
幾代人辛勤耕耘,眾師生譜寫校史 在校史館中,我了解了朱寶鏞教授憑著他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在發酵專業領域辛勤耕耘,為我國的發酵、食品工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劉復光教授是我國油脂學科專家,長期從事油脂浸出和植物蛋白的科學研究;黃本立教授是我國早期從事農業化學及食品學科的教育家和學者,是新中國第一個食品專業的創始人。還有沈學源教授等等許多知名的教授學者,他們都是江大的前輩們,現在也有那么多親愛的老師同學在不斷書寫輝煌。歷代人都秉承著“篤學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訓,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為目標,形成了“彰顯輕工特色,服務國計民生;創新培養模式,造就行業中堅”的辦學特色。
作為一個參觀者,我深深的感覺到這里的歷史厚重感,并且也充滿了對學校美好未來的憧憬與祝福。“彈指一揮一百年,桃李芬芳春滿園”。一百多年來,江南大學國家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人才;一百多年來,江南大學的校友們在各自崗位上為國家做出了奉獻。歷史被濃縮為驚鴻一瞥,在江大未來漫長的歲月里,相信每個瞬間都會更加精彩。對我而言,身處江大,我不僅僅只接受著江大帶給我機會、讓我不斷充實自己,同時,我也希望江大能因為有了我們這一群蓬勃向上的年輕一代而擁有更多的發展,繼續秉承優良傳統,發揚江大精神,不懈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觀校史館有感 4
在第一天跨進達立校園的下午,我們全體陌生卻又略帶熟悉的初一(20)班同學一起步行去了蘇高中,參觀了xx中學校史館。
名校的確是名副其實,校園內的一草一木都體現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帶著些許涼意的秋風吹拂下,我們漫步在校園內,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她悠久的歷史。
在校史館門前合過影后,由高年級的學長帶領,我們踏入了校史館的大門,博覽了學校的光輝歷史——從宋朝范仲淹時代至今,xx府學已流傳近千年,又演繹出現代的.名校——xx中學,而xx達立學校是于1996年經xx中學與社會力量聯合創辦成立的一所國有民辦公助性質的全日制普通中學,那更是老樹上的一根新枝。
xx中學的校長、老師都要經過千挑萬選,因此這所名校的師資才如此雄厚。正因為名校、名師,還有xx中學良好的環境、“誠、信、思、勇”的校訓,多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偉人從這里誕生:教育家葉圣陶、科學家錢偉長、作家陸文夫、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其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居然有30多名!這個數字應該可以這樣說明——名校出名師,名師出高徒。
說到這里,我想,除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出眾的教育,成功和名人偉人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愛迪生說過,“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確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成功的根本。我們,剛剛邁進達立校園的新生,帶著自己懵懂的夢想,想要付諸實現——必須得付出艱辛的努力。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成為祖國的棟梁,首先應該放下自己高傲的架子,潛心學習,全面發展,為今后的道路做好鋪墊,這樣夢想才不會付諸東流,付出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走到校史館的展廳中間,一些以前的小制作小發明吸引了多數同學的眼球。我想起了xx中學的學風——“刻苦、踏實、主動、創新”。敢于創新,是一種良好的體現。因為愛迪生的發明創新,才有了電燈、電報、留聲機、電影等等的概念;因為瓦特的發明創新,才會有蒸汽機的出現......只有創新才會有發展,這是硬道理。
走出了校史館,我發現:我離夢想還有很長一段的距離。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悟,自己還差得很多,必須要用努力來填補空缺。我想,這些應該就是成功的根本吧——刻苦,努力。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創造出新的境界。那么,大家就一起加油,共同奔向美好的夢想,美好的未來!
參觀校史館有感 5
上周日,那個風和日麗的秋日上午,身為一名雅禮學子,我有幸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雅禮校史館。帶著一份榮耀,帶著一些好奇,更帶著深深的敬仰之情,我們興致勃勃地走完了全程。與其說是參觀,不如說是一次洗禮,那兒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動,是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走進校史館,我就被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所包圍了:古樸的建筑風格、優秀校友的照片和多年前的畢業證書相互映襯著,使得那些飽經歲月刷洗的畢業證書依然光輝奪目。由照片上我們了解到,從這個校門走出去的優秀人才已經遍布全國甚至全球各個重要的工作崗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杰出貢獻。
再往里走一會兒,就到了雅禮歷史墻。這里掛滿了1906年——20xx年雅禮校園變遷的照片。我看見,當年的雅禮不過只是一件簡陋破舊的木屋,不過只是一所有二三十余名師生所組成的學堂,不過只是一所因戰亂革命而多次搬遷的書塾。然而,經過了這么多年的風霜雨雪,今日的雅禮已然成為了一所全國家喻戶曉的文化圣地,一座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昂然屹立在長沙城區,鬧中取靜,別有洞天,因為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成為眾多學子所向往的知識殿堂……這些,是多少代雅禮人悉心付出,共同努力的結果啊!
沿著榮譽墻走,我又看見了一張很有年代感的黑白照片:這是兩位年輕俊美的西洋教師。他們站在大街上,微笑著,用手高舉著一塊簡易的木牌,上面寫著“雅禮中學——YALI”幾個字。聽解說員講,這相片上的兩個美國教師是首批來我校執教的外籍教師。也是從此開始,幾乎每年都會有外籍教師被深厚的湖湘文化吸引,來到雅禮學習和交流。除此之外,雅禮還是一所與美國耶魯大學緊密聯系的.學校呢。聽了這番話,我更加感受到了身上堪當的重任——及時奮發精神,好擔當宇宙!既然雅禮是一所連接中美教育的學府,那我們,定要為雅禮的不朽輝煌做出無盡貢獻!作為一名雅禮人,我們有何理由去逃避這份重任?
離開了校史館,我還聽聞:當代娛樂巨星蔣勁夫、李莎旻子等都是我校畢業的。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校慶這天,美國總統奧巴馬還發來了賀信,贊揚雅禮堪稱中美教育典范,并勉勵眾雅禮人繼續努力。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雅禮,前有賢人,后有來者。回顧歷史,是對心靈的洗禮,更是給我們這一代雅禮學子樹一座燈塔——除了要“及時奮發精神”,更要有“好擔當宇宙”的雄心壯志!我仿若在頃刻間就領悟到了這次參觀的意義,看清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參觀校史館有感 6
今天下午,黨支部組織我們參觀了我校的校史館。校史館讓我們對杭電滄桑的足跡、五十年的歷史、白發的教授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在那記錄歲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著歷史不斷的上演和謝幕,昨天就在眼前翻開每一張泛黃的書頁。
校史館將杭電在風雨里成長的歷程一一呈現,每一個成就,每一次獲得,都包含著歷史的.意義。走近那一張張老照片,仿佛又走進了杭電那段輝煌絢爛、令人回腸蕩氣的歷史。一幕幕歷史的見證很是振奮人心,看到這些,我們的心中是感嘆,更是自豪。
四十分鐘的參觀讓我受益匪淺,認識到了先輩們創建重大的艱辛歷程,感受到了做一個東林人的自豪與驕傲,感到了肩膀上擔子的沉重。
21世紀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紀,尤其是東北林業大學的佼佼者們,擔負起“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使命。為構建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新體系,為把東林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自身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而奮斗終生。
作為傳承上東北林業大學百年精神文明的我們,對學校的過去倍感自豪,對學校的現狀感到欣喜,對學校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信心。我們將以先輩為榜樣,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首要目標,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我們共同的未來,為東北林業大學的歷史之墻添上我們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將為此而努力!
參觀校史館有感 7
20xx年8月21日,我邁入了雅禮系之中雅的大門。那片不大的操場,那座不新的教學樓,那簇不大的灌木叢,在這其中,最亮眼的卻是那一抹獨一無二的雅禮藍。
初識“雅禮藍”,是在雅禮的校服上。這片藍,有天空明亮清澈的湛藍,也有大海神秘渾厚的深藍,有純正堅毅的海軍藍,也有樂觀積極的牽牛藍。它給人力量,給人以胸懷,給人以責任,更給人以驕傲。媽媽說,它叫“雅禮藍”。對于那時剛入校的我來說,這僅僅只是一種顏色,但,當我于校慶之際參觀完雅禮校史館之后,“雅禮藍”在我的理解中又多添了一筆特別的色彩。
進入雅禮校史館,里邊不大,卻運轉著歲月的年輪。從耶魯的初建“雅禮大學”,楓樹山的風正帆懸,雅禮踏著一路風雨艱程走來,直至今日。滿墻的照片與圖畫似乎都訴說著同一個故事,同一種精神,它是什么?我,在尋找。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在各個領域有所成就而都出自雅禮的名人,記憶中的那四段歷史立即被喚醒。
目光第一個掃入了柳直荀的.故事,柳直荀于雅禮畢業,參加中國共產黨,英勇善戰,視死如歸,后遭陷害,行刑前依然忠于共產黨,將堅持“公”道的精神發揚了一生。
接著,我的記憶會轉到了陳能寬的人生中。陳能寬于雅禮畢業,參加“兩彈一星”的研究,做出巨大貢獻。率領隊伍于實驗室奮戰好幾年,失敗上千次,弘揚了敢于吃苦不怕困難的“勤”奮精神。
看到“中國的希德勒”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外交大使何鳳山。他于雅禮畢業后,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兩萬多個猶太人。被外國人稱為“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而這背后,熠熠閃光的卻是那至“誠”精神。
這其中最有名的,無疑是“中國第一哲人”——金岳霖,走出雅禮后,金岳霖在美國得到了頗高待遇與地位,但他毅然回國,用《論說》、《邏輯》、《知識論》三本手寫書體現了“樸”實低調的作風。
從回憶中掙脫而出,我望望身上穿著的雅禮藍,忽覺其中多醞釀了些什么,對!是“公勤誠樸”的精神透入的雅禮藍,使其多了一種傳承的能量,四種不同的人生,傳承了百年雅禮的精神,“公勤誠樸”已化作了一根短短的接力棒,經過了幾萬人之手,如今它繼往開來地傳遞于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手中,我們,也要傳承“公勤誠樸”,學習上、生活中都應以這四字為本,秉承它,為它的發揚而傾盡全力,直至交于下一接棒人手中。
雅禮藍,是一種用顏料調不出的色彩,因為它的每一色點里,都蘊含著一個個莘莘學子為“公勤誠樸”而做出的努力。但它不能干,不能等待時光將它沖淡,它需要無限擴大,無限渲染,這,便需要每一個雅禮人積少成多的貢獻。秉承“公勤誠樸”,我們臉上都洋溢著雅禮藍。
參觀校史館有感 8
開學伊始,學校組織我們大一新生參觀“曲阜師范大學校史展覽館”盡管只有短暫的半個小時,我已收獲頗豐。親身感受到了我即將與之生活、學習四年之久的曲師大的獨特風采。
踏在復古的木質地板之上,游走于各有千秋的兩個展覽館之間,我領略到曲阜師范大學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古典主義與現代化工藝相完美融合的典范高等學府,二者在的沃土之上更是相得益彰。
五十多年的歷史滋養了曲師堅韌的根系,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里,是儒學思想和私學教育的發祥地,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這也正是她古典魅力所在。
漫步于西側展館中,看到的最多的便是各式各樣的將被和各個學術領域的榮譽證書,這一刻的景象簡直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再現,對里面的一切事物都充滿的無比的好奇:眼睛是瞪圓的.,呼吸時屏住的,嘴巴是張大的,雙手是不由自主的,想去觸碰一下他,卻又怕損壞他的一角,雙腳在那一刻定住,身體直直地駐立在玻璃罩前。腦袋里滿是無限美好的想法:這些獎杯都是我的。該多好,這些證書都是我的該多好,這些獎杯跟我有關也好,這些證書跟我有關也好,哪怕是其中一個獎杯,哪怕是其中一張證書··丟掉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回到了現實之中,展館中的獎杯、證書是五十年歷史文化的積淀,是曲師的財富,亦是國之驕傲。作為曲師大新生代學生,我們有瞻仰精華的權利,更有延續優秀的義務!站在曲師大這一堅固城墻之上,我堅信我們必將看得更遠,登得更高。我確信百年后的校史館里會留下我們20xx級曲師學子的光輝足跡,獎杯、證書會與我們有關!“
請同學們抓緊時間,參觀下一場館··”許是學姐們早已司空見慣了新生對曲師大濃厚歷史文化的崇拜與驚奇,善意的提醒我們抓緊時間參觀。最后瞻仰了一眼那發光的獎杯與發燙的證書,戀戀不舍的穿過走廊進入另一個場館,卻發現里面同樣是別有洞天。
一進東展館,最受矚目的莫過于那兩個1:300的曲阜師范大學“曲阜校區”和“日照校區”的微縮模型了,兩校模緊挨著,一個是歷史的積淀,一個是現代的創新,風格迥異的兩組樓盤并沒有格格不入的差距,反而是古今的完美融合。根植于曲阜沃土之上的曲阜校區散發的是古典主義的魅力,展現吃以人為本的理念;興建于日照海濱之中的日照校區洋溢著創新發展的熱情,體現出海納百川的胸懷。讓人不禁感嘆:曲阜師范大學何其雄載!
短暫而又充實的參觀時間已過,縈于心中的激動與自豪感卻久久難以逝去。作為曲師大新一屆的大學生,我堅信我們20xx級會為曲師大再創佳績,為校史館更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觀校史館有感 9
上周一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在這小小的房間里,記錄玉橋的發展歷程,更展現了玉橋的風采。
我們剛走進門,就看見一面墻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獎杯,既有體育競賽的,也有知識競賽的。得到這些獎杯不僅僅是個人的努力,更依靠團結的力量。我們雖然不是獲得者,卻也為身為玉橋的一員而驕傲。我們更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也能在這里留下屬于自己的`足跡。另一面墻上貼著學校活動的照片。專注研究問題的師生,大掃除時忙碌的身影,為烈士掃墓時的莊嚴,植樹時的熱情……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使我們茁壯成長,一切都那么和諧又美好。
再往前走,就貼著優秀教師獲得的獎項。“春華杯”,“秋實杯”,多有詩意的名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走了,老師們卻在這神圣的崗位上,見證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小小的屋子滿載著玉橋中學的榮譽,引領我們揚帆起航;閃亮的獎狀證明著玉橋中學的實力,激勵我們奮發向上。歷史的腳步已經漸行漸遠,新的未來還在等待我們開創。帶著憧憬,帶著希望,我們在路上,愿玉橋再創輝煌!
參觀校史館有感 10
上午第三節課后,我們年級四個班級的同學有條不紊地隨著老師去南校區參觀校史室。
等待片刻后,我們便進入了這個不大但明亮干凈的地方。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圖文并茂的校史歷史。大略瀏覽一遍后,戈老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講解,他為我們介紹了儲能中學的建校、師資、獲獎情況等許多豐富的內容。儲能中學的前身是寧波效實中學上海分校,由上海錢業領袖秦潤卿創建于1942年,曾以“民主革命堡壘,愛國志士搖籃”享譽上海,培養了一批革命烈士和愛國人士。1946年6月,儲能與新建中學合并,1956年又與新民、新聯兩校合并,易名為成都中學,1983年恢復“儲能”校名,儲能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當年著名思想家嚴復把達爾文著作《天演論》翻譯為中文。其中有一句話叫“物競天擇,效實儲能”,儲能中學由此而來。此外還有許多名人在儲能教書,段力佩是儲能的第一任校長,周建人——魯迅的弟弟和葉圣陶先生也曾在儲能當教師。1997年,龍門中學并入直至今日。89年學校被市政府首批命名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短短1節課的時間,讓我們了解了許多關于儲能的歷史信息,儲能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真是受益匪淺啊!作為儲能學子,我們要繼承光榮傳統,努力學習,為學校爭光!
今天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我們學校最神圣的地方——校史館!
雖然之前對學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學校發展中的一些細節還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參觀給了我們重新系統地認識我們自己的學校一個良好的機會。
剛進入館內,映入眼簾的是學校新校區的規劃設計圖(由同濟大學設計),雖然后來建設的有些出入,但看起來還是那么熟悉,這是信園,對面是敏園,還有那是圖書館,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紹,想一張氣勢恢宏的國寶級的長畫,上面書寫著我們學校的歷史,最經典的要數那首長詩,她概括了我們學校長達半個世紀的歷史,婉轉而又雄偉,接著就是學校各個時期的發展狀態,包括三次變革,尤其是第一次,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學校發展舉步維艱,條件艱苦,可想我們今天這么好的條件和環境來之不易,宜當憶苦思甜,發奮圖強!第二階段學校仍然面對很多棘手的問題和一系列苦難,但在學校領導以及師生的努力下,我們都一一克服了,我們堅強地走過了那段艱難而又輝煌的歲月。到了第三階段,我們學校喜訊連連,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被定為211工程,本科教學質量逐步提升,聲譽響徹神州,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有一批的經管人才,為祖國的大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觀完校史館,我內心洶涌澎湃,我為自己能在這樣的一個學校學習而感到自豪!同時,我暗暗發誓:我要為校爭光,要成為校史館名人錄上的人物,今天我以財大為榮,明天財大以我為榮!加油,財大學子,加油,財大——我的母校!
參觀校史館有感 11
四年的生活,平凡快樂,經歷了百天的緊張奮斗,如今的我終于如愿以償的走進了六中的校門,這里將是我新的母校,我未來三年里拼搏和高飛的起點。
百年前,西方傳教士來到了我們中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也許是出于偶然,也許是一時興起,他修起了一間低矮的小屋,將它作為學校。而日月如梭,時光飛逝,這位始校長永遠也想不到,轉眼百年后,這間簡陋的小屋竟變成了規模宏大,人才輩出的重點名校。而它歷經的坎坷與時光的蹉跎,卻沒能讓它的精神隨時光的浪潮消失殆盡,而是始終銘刻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心中。它擁有歷盡滄海桑田后所沉淀的穩重,也充滿著明天的朝氣與希望。它依依不舍得送走一批又一批興高采烈踏上明天光輝道路的畢業生,而又張開懷抱迎接我們這樣的小種子,讓我們在這里充分地汲取知識的甘霖,受到關愛溫暖的陽光照耀。使我們幼小的夢想在這里萌芽,最后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邁過這道門檻,腳下是先輩們曾經走過的路,也許幾年前,幾十年前,他們同我們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步入六中,步入校史館,用充滿好奇的眼神細細打量著這間歲月清香彌漫的書屋,當他們踏出校門,各有一番建樹,我們就來到了這里,仰望著他們的功績,在心里暗下決心要追上他們的腳步,而三年苦讀后,我們大家是否都能夠當得起瓊林江俊彥,蟾宮折桂枝的榮耀,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所以現在我們在拼搏,堅持看清自己的夢想。
從邁入校門的那刻起,我們就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做了最正確決定。決定為了自己那尚且還是未知數的未來而奮力一搏。拒絕了躲在自己安逸的窩里,選擇了去搏擊長空,經受風雨的洗禮。從步入六中的那一刻,我們就將責任。目標、毅力、合作的種子種在了心里。三年的確是苦悶難熬的,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少了,跟朋友在一起瘋的時間沒了,我們正在完成成長這個褪繭的痛苦過程,只有將那些無用的想法拋之腦后,全身心灌注到對未來的規劃上,忘記想要退縮的路,我們才能建立屬于自己的豐功偉績。三年后,昂首挺胸走出校門的`也許是另一個李振聲,垂頭喪氣走出校門的是也許是又一個路人甲,只要多努力一點,未來就會變好一點。無論如何,珍惜這三年里的每分每秒,珍惜在母校里所認識的每位同學,每個老師,他們都是陪伴你完成成長的戰友,是幫助你,同你一起患難的伙伴。
從校史館踱步回來,心中的那些猶豫早就煙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明天的期待和對未來的自信。拼搏三年,三年后,就是母校以我們為榮的時刻。六中的歷史需要我們去了解,而六中的未來卻需要我們去拼搏,需要我們去書寫。
參觀校史館有感 12
4月2日下午,第三黨支部組織我們參觀了我校的校史館。校史館讓我們對杭電滄桑的足跡、五十年的歷史、白發的教授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在那記錄歲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著歷史不斷的上演和謝幕,昨天就在眼前翻開每一張泛黃的書頁。
校史館將杭電在風雨里成長的歷程一一呈現,每一個成就,每一次獲得,都包含著歷史的意義。走近那一張張老照片,仿佛又走進了杭電那段輝煌絢爛、令人回腸蕩氣的歷史。一幕幕歷史的見證很是振奮人心,看到這些,我們的心中是感嘆,更是自豪。
據悉校史館是母校五十歲生日的禮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發展歷程”、“領導關懷”、“師資隊伍”、“學科科研”、“人才培養”等十個板塊組成。進入校史館,幾副大圖片格外醒目,杭電的三個校區都出現在圖片上,下沙、東岳和文一,隱隱中散發著杭電獨特的氣息,現代與古典結合、科技與人文并進。誰能想到這被現代都市所掩埋的擁擠校園,這已沒有昨日模樣的紅果園,竟曾上演過那么多的故事。
一張張的照片按時間的順序排列著。那些泛黃的照片仿佛在告訴我們:這里,人才輩出;這里,教學成果豐碩;這里,走出過名仕大家…… 當照片的顏色愈發鮮活起來,一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杭電邁著與時俱進的步伐,向我們走來。老校新姿,催人奮進。不論是德育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是碩果累累。在先輩殷切的注視下,杭電前進的步伐日加堅定沉穩。50年,對人的一生是漫長的,而對一個學校,則是彈指一揮間。杭電,擺脫了蹣跚學步的稚嫩,走過了少不更事的澀澀青春,成熟穩重中,不失銳氣,意氣風發中,添幾多睿智。
50年來所有的科研成果,榮譽獎項,名師教授,對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這千平方米的.空間里,感謝他們,正是他們構成了杭電的精神基座,讓半個世紀的我們底氣與汗顏同在。通過參觀,我了解到到杭電的創建人以創設一所現代大學為標桿,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的觀念無疑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歲月如歌,征程漫漫。
歷史被濃縮為驚鴻一瞥,在母校未來漫長的歲月里,相信每個瞬間都會更加精彩。“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歷史我們要緬懷,未來我們要創造。作為杭電的莘莘學子,我們要不懈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觀校史館有感 13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參觀了位于我校圖書館一樓的校史館,校史館分為“金陵典學”“五軼乃達”“群星璀璨”“學海無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六大部分,展示了江南大學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千件圖片資料和實物資料。
從1902年至今的百多年來,江大穿過風雨,成為了今天這個曲水流觴的美麗的“211”高校,食品,設計,紡織服裝獨樹一幟。杰出的校友們例如洪平凡,鄧鴻勛,季克良,王駿,吳仁祜等人的成功的希望!
我想,一個學校的校史館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學生讓老師讓校外社會人士了解江大,更多的,是讓每個江大人萌生一種自豪感!從前不知道是愛國實業家榮德生最初創辦了江大前身,經過多年與各個學院的合并,江大的食品專業已經有“網盡全國英豪,食品天下第一”的美譽,1996年到1997年間,江大完成了從普通高校到國家重點建設的近百所高校之一。
校訓“篤學尚行,止于至善”在參觀完校史館后深深烙進我的心里。對于校友們的寄語,我也感慨良多,我想,那么多代人的努力,那么多校友的支持,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為了讓江南大學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學校好起來,就能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讓一代代學子有更好的讀書環境,莘莘學子出于江南,反哺母校,一個美好的循環式千金方式,我們不辜負前人的.希望努力創造出成績,不僅是為了自己人生價值的進一步實現,更是為了那句話:今日我以江大為榮,江大明日以我為榮!
短短幾十分鐘的參觀,我們并不能說是已經透徹的了解了學校的歷史和光輝成就,但是至少讓我們感到了震撼和自豪,以及對這個學校的熱愛也萌生了,我們應不斷攀登前人的高度,也要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不斷奮斗。
大學四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匆匆時間總是一晃而過,充實與否在于選擇如何度過。所以我們應當現在就做好一個計劃和目標,否則很容易迷失方向,虛度光陰。畢竟,曾經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高考,而現在,每個人的目標各不相同。守住本心,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尤為需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肩負使命和責任,帶著理想和熱情,我是江大人,出發!!!
參觀校史館有感 14
在今天下午大課間,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一開始我以為就是一個屋里,放了幾個樸素的柜子。當我們走到了校史館的走廊時,一片紅光在漆黑的走廊里是格外的顯眼,這使我不得不感嘆!那紅象征著祖國,象征著十八中的美好前途,象征著十八中的光榮歷史。這時讓我感到校史館不是我預計那么的樸素和簡陋。我向門上的窗戶望去,已經迫不及待了!
我們投著好奇的眼神邁進了校史館,看了眼前壯觀的景象,我的心咯噔一下,向左看到學校的歷史人物和文物,再向右看我看到了“十二個大字”——“榮耀見證歷史,勤奮書寫未來”。又看到了滿墻的獎杯,這就是十八中有史以來獲得的榮耀吧!
經過講解員的解說,我知道這其中就有學校男排蟬聯全市排球賽的“六連冠”,這是一個光榮的歷史,經過不斷的努力勤奮才創造出奇跡,讓十八中多了一份光采。我真替這些隊員們自豪。當時的十小中沒有操場只有土地,這幫男孩們被稱為“土里出來的冠軍。”這就是“榮耀見證歷史,勤奮書寫未來”這十二字的最好的詮釋吧!
十八中1954年建立,地理位置優越,北面瀕臨江畔,東面緊鄰中央大街,可見十八中當時得天獨厚。那可是哈爾濱最出名的中央大街。十八中在那時還是初中,是最出名的中學,一直是一馬當先,升學率是全市第一。這真是讓我沒想到,一直以為十八沒什么,沒想到她是如此優秀。
然后再向后看,講解員介紹了歷任的校長,講了他們對十八中的教育發現做出的貢獻,我感到了他們是如此的.偉大,向他們表示敬意。
跟著講解員我走到了展柜前,那里放著的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上過新聞日報還有一些學生的獎狀,我感到了自豪和驕傲。原來十八中的歷史這么多剛來時并沒有發現。
但最后最激勵我的是校史墻上的幾段話:“憶往昔,學校篳路藍縷,艱苦執著,甘于奉獻,砥礪前行,寫出浩浩校史。”這幾句說了學校濃厚的歷史底蘊;“看今朝,我們勤奮耕耘,團結一心,求真務實,創新致遠,展現爍爍芳華。”新時代,征程再啟,歷史召喚傳承和開拓精神,引領輝煌和創新,讓我們用歲月的腳步點燃青春激情,用激情與奮斗續寫十八中新的輝煌篇章。這段話讓我更加想要奮斗,勤勞刻苦為以后的自己打好基礎。
這間校史館的空間雖小,但里面承載了十八中以前雄厚的光榮歷史和風采,以及各位校長和老師的教學成果。這讓我不得不更加尊敬他們。
看了校史館我收獲了太多太多,也看到了十八中歷年以來的成果這讓我更加有信心,努力學習,回報母校,回報中國。
參觀校史館有感 15
說到校史館,就會讓我很興奮,在吳老師的帶領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觀了校史館。它記錄了學校的歷史,展示著學校的榮譽。
進入校史館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厚重的大門,門把手呈現的是金屬質地的“仰天”二字,給人一種很古老久遠的感覺。“時光隧道”無聲地向我們講述了學校80多年的輝煌歷史與滄桑,在這里我看見了以前的.校徽和校門,一幕幕歷史的見證都讓我們感嘆,更多的是自豪。
接著,解說員帶我們來到了第一個展廳,在這里我看見了以前學校足球隊的照片,在照片的下面還有一個略有銹跡的獎杯,上面寫著“小老虎杯”。老師說這是一個流動獎杯,如果你哪一次沒有奪冠,那么獎杯就會到別的學校去。不過我們學校多次是總冠軍,哇,我們學校是多么強大。
來到了第二展廳,我看見了更多閃閃發光的獎杯和獎狀,它向我們展示著學校輝煌的現在,在我內心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在第四個展廳里,我見到了許多學校優秀畢業生的照片,比如徐杏國、黃博文、易子伊、王雪珂、童年、陳震宇……人才數不勝數,這些令我羨慕的哥哥姐姐們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個優秀的榜樣。
參觀結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對學校有了新的認識,為學校的成就感到驕傲,更為它的明天而自豪。長大后,無論我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老師對我的教導。
參觀校史館有感 16
今天我們在校團委學生支部書記的組織下,進行了對校史館的參觀,雖然我在學校已經一年半了,可是卻一直沒有機會來參觀校史館,通過今天的活動,我走進了心里向往已久的校史館。這里充滿了過去前輩們的拼搏,汗水,努力,和成績!
我們的學校已經建校53年,這是怎樣的經歷?53個春秋,53個冬夏,我們的學校陪伴著歷史走過了53個不平凡的年頭。通過一個個的展物,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凝重,在解說員的解說下我們對于學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58年十萬官兵復員轉業,在他們愛國情操的引導下,他們毅然決然的留在了“北大荒”這個荒涼的地方,用自身的青春為祖國開拓新的篇章,用雙手開拓出了祖國今天的“北大倉”這里面是怎樣的一種堅持?一種頑強?一種拼搏?我想這是我永遠可能都體會不到的前輩們的汗水。這里面就有我們八一的一份努力,官兵復員,可是大家都不懂技術,只能白白看著,確實使不上力。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下王震將軍馬上組織建立了八一農大,為墾區培養人才,為墾區建設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就這樣我們的學校誕生了!我們的學校在各位校長的領導下,發展的十分迅速,從王震,王景坤,姜瑞元,劉西科到我們的女校長徐梅,再到包軍,他們各位的英明領導讓我的學校變得更加強大。
學校從平地創業,白手起家,到今天的人才強校,桃李芬芳,已經成為一所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的大學。自建校起,辦學區位條件差就一直影響學校的健康發展,將學校遷入有發展的潛力的大中城市是必然的,八一人毅然舉起二次創業的大旗,全力將學校推上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平臺。20xx年xx月5日開始動工建設新校,xx月20日同學們就進入新學校開始上課,只用了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學校遷入大慶市就順利完成。學校乘勢而上,跨越發展,將學校發展的更加輝煌!
我們學校已經從“墾區黃埔”發展成為一所全面的.現代化大學,現在的八一已經有了現代化的教學器材,學校的環境氛圍更是讓每一個八一人為之驕傲,自豪。身為八一人,我感到如此自豪,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用我們年輕的心去建設我們的母校,用我們的一切去建設我們美麗的母校,用我們的汗水去書寫八一新的篇章。用努力讓人們看到美麗的八一,強大的八一,更加向上的八一。我的母校,我為你自豪!
參觀校史館有感 17
最近我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這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體驗。在這里,我了解了學校豐富的歷史和發展。下面是我的一些體會和感受。
首先,參觀校史館,我感到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這是因為在這個歷史的殿堂里,我看到了我所屬的這所學校經過多年的卓越發展和輝煌成就。我明白了這所學校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流傳著一種沉甸甸的榮譽感。這種歸屬感大大增強了我對學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參觀校史館讓我更好地了解了學校的歷史。在館內,詳細地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重大事件、校園文化等等,豐富了我的學校歷史知識。我不僅了解了創校背景、學校標識的寓意,還看到了親手開采出來的石頭,各種歷史圖片、文件、實物等等。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讓我更直觀地感受著這所學校的發展和變遷,了解學校的一切,使我對于學校的歷史更加熟悉,也讓我對學校有了更高質量的認識。
第三,在校史館的參觀過程中,我深刻領悟到了學校的`核心文化價值。在學校的校史館之旅中,我了解到學校一直致力于培養一種崇尚科學,團結創新,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這種文化不僅貫穿學校的及時發展,也涵蓋了多方面的培養活動,如學科競賽,志愿者活動等等。學校一貫追求的“真、善、美”之路,也是校園文化的濃縮。從校史館走出來,我明白了學校的核心文化價值,對于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校園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最后,參觀校史館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學校的歷史學習帶給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校史館的沉浸式體驗中,我發現學校擁有獨特的入門文化,深受師生推崇。學校的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料、賓客招待和活動策劃等,也是體現這種文化底蘊的重要渠道。我認為這種精神是學校最讓人折服、令人難以忘懷的一個特點。
總之,參觀校史館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學校的發展歷程和文化內涵。這次教育之旅不僅是對我們本身的在校經驗的一個總結,它更在精神上極大地豐富了我們世界觀。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道路上,我必將繼續學習,深入領略學校的深厚文化底蘊,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也為學校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支持。
參觀校史館有感 18
我在校園里順著指示牌走進了校史館,進門之前我心里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在我內心的想法中校史館就像是一間堆滿寶藏的寶庫,翻開每一個展品的面紗都將會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進入校史館,一幅幅校園歷史展板展現在我面前,快速瀏覽時很平淡無奇,但是當我有耐心細看時才發現,每個歷時月份的圖片和文字,甚至每個時期校訓的演變都有著深層次的文化寓意。那些老照片里的學生們或者老師們的神態、眼神或者人物關系構成了一幅幅永存的畫面,讓我不能不感嘆那時候的“淳樸”和“真誠”。
通過挖掘校園的中華文化底蘊,校史館在我眼中更像是一個古文化的檔案室。了解了校史館的老師告訴我一些我不知道的歷史事件,例如學校教育的發展歷程、校訓的實際意義、校徽的圖像由來以及與學校前校長的有趣而感人的故事等等。通過這些知識的了解,我比以前更能理解和感悟當時歷史中的藏頭露尾、隱約而微的文化意義。
正如一幅畫或一段故事,校史館同樣展現出富有魅力的性格。尤其是在老師們的講解下,我認識校園中一個接一個的名字,了解對專業成就突出的卓越教師的頌揚和在校學生的發展之路。走在校史館的每一個角落,我真正地感受到學校的文化和學識的厚重氛圍。
在這次參觀校史館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最加深刻的是學校歷史時期的.發展和變革。從清華到中科,雖然學校名稱的變化決定于很多因素,但是每一次的變化都標志著學校發展史上一次的跨越式進步。此次參觀校史館讓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學校,讓我學到了很多與課堂教育相關的知識和生活實踐的經驗,也讓我更加感受到了學校對學生的重視和珍視,產生了一種濃郁的學習和愛校的情感和感悟。
最后,我想說,學校的校史館不僅能帶給我們許多有關歷史事件的知識,還能讓我們感受到學校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學校對學生的關心與關注,這是一件令人難忘的經歷。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學校對于教育的重視與發展,也更加堅定了我的學習意愿。
參觀校史館有感 19
近日,我校舉行了一次參觀校史室的活動,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對于我們每個學生來說,這次參觀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不僅增長了知識,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在這次參觀中,我對學校的歷史和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我的未來有了更明確的規劃。
首先,參觀校史室讓我了解了學校的悠久歷史。校史室內陳列著各種歷史文物、照片和文件,展示出學校的發展歷程。通過這些展品,我了解到我們的學校創建于上世紀50年代,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奮斗,才有了如今的規模和聲譽。學校的前輩為學校的發展付出了艱辛努力,這讓我更加感恩學校提供給我們的學習環境,也激發了我對知識的渴求。我深刻認識到學校的成長不僅僅是建筑物的更新與擴建,更是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其次,參觀校史室讓我了解到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特色。通過觀看歷史展覽和聽老師的介紹,我了解到學校一直以來都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設有多個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和實踐資金,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這讓我看到了學校對于學生們特別的關注,更加深了我對學校的認同感。我深刻認識到學校的特色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優勢,更是教學理念和育人方式的創新。
再次,參觀校史室讓我認識到學校的校園文化和精神。在校史室中,我看到了學校以德育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提倡團結、勤奮和奉獻精神的校園文化。在我們學校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位校長都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健全發展。這使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是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每個人都在為學校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貢獻。我被學校傳統的核心價值觀深深地吸引,也意識到作為學生應該懷有對社會的責任心和家國情懷,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參觀校史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和激勵。通過參觀,我認識到學校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多年的積累和耕耘。這使我明白了學習需要堅持和付出,只有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取得不斷進步的成果。我也明白了自己作為學生所應承擔的責任,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這次參觀讓我看到了學校的發展潛力和未來的希望,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為學校的發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參觀校史室讓我對學校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精神有了更明確的理解。通過這次參觀,我對學校的關系更加深入,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確的規劃。我相信,在學校的培養下,我會不斷成長,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校史館有感 20
從一年級到現在的六年級,我們都沒有參觀過校史館。因此,當我們聽到徐老師說能在校史館里待20分鐘,并能看些校史資料后,我非常興奮,心想:終于有機會去校史館了,這回我一定要好好參觀參觀。
來到校史館,一些名人資料啦、獎杯啦,全部映入眼簾,我趕緊拿出筆記本記起來,因為認真記了,因此現在寫作文才有題材。
前天參觀校史館后,我有很多感受:我們學校不愧是百年名校,就連著名的校友也這么多:像航天學家黃本城;畫家張樹云;書法家鄒夢禪;高級經濟師曾聯松等等著名的校友。既然說到校友,那我也來介紹一下校的創辦人——孫詒讓。孫詒讓先生,又名德通,字仲容,號籀庼,生于瑞安城關,祖籍潘岱硯下村,孫衣言子。近代教育家,清同治六年中舉人。
我要從現在開始,為我們的學校做出自身的`一份貢獻。例如多做大掃除和好人好事、見到地上有垃圾就隨手撿起、看到不文明現象就上前提醒,讓我們把我校的優良傳承下去。
百年的歷史孕育的百年文化,百年的文化傳載了百年的夢想,百年的夢想鑄就了百年的輝煌,百年的風韻見證幾代人的成長,愿世紀實小擁有更輝煌的明天!
參觀校史館有感 21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參觀了位于北部校區的校史館,校史館占地近400平方米,分為彩噴展板和實物展兩部分,記錄著大工xx年的成長與積淀。
我們一進展館就被講解員的解說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館講解員一起回顧了大工自19xx年建校以來的歷史、輝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學、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踏進校史館,一股古素純樸、端莊厚重的氣息向我迎面襲來,那瞬間,我的心靈被它震住了,因為即將展現在我面前的將是一所名牌大學誕生的全程記錄。校史館里,一頁頁的文字,一幅幅的圖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動而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大工誕生的全過程:是它們見證了大工的歷史與過去,也是它們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輝煌與不凡!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遺書,屈老校長為大工,為中國的奉獻了一生,最終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護大工校園一草一木的愿望,這是多么深沉的愛,愛我們的大工,愛一代代大工人,愛著中國的教育事業。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戰斗機的渦輪推進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國,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科技上,一窮二白。第一架國產戰斗機的成功試飛,標志著新中國的軍事崛起,中國人真正抬起頭了。而它的推進器保存到我們大工的校史館,激勵著更多的優秀學子獻身國防,獻身科學,獻身世界的和平事業。
四十多分鐘的參觀使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體會到了前輩們創造出光輝成果的艱辛,也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大工人的.自豪與驕傲,感到了肩膀上擔子的沉重。二十一世紀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世紀,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點,面向新的未來,我們要牢記“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訓,以嚴謹求學的治學態度,發揚“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為把大工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而奮斗終身!
參觀校史館有感 22
最近,我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深深感受到了學校百年歷史的滄桑巨變和學校建設的艱辛歷程。通過參觀校史館,我了解到了學校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更加了解了學校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方向。
校史館的建筑風格和布局都非常有特色,展示了學校的文化氛圍和歷史積淀。在校史館里,我不僅看到了許多精美的展品和照片,還可以了解到學校特色教育和科研成果。這些展品都非常有價值,能夠讓我更深入地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
在參觀校史館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學校的許多優秀人才和他們的思想成果。例如,學校曾經培養出許多思想家、科學家和教育家等等。他們的思想和成果對中國的發展和進步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校史館將這些人物的`生平故事、成就和貢獻生動地呈現出來,讓我深受啟發和教育。
最終,通過參觀校史館,我進一步了解了學校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方向。我相信,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壯大,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才涌現出來,讓學校更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參觀校史館讓我感受到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更加激發了我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我相信,學校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校史館有感 23
近日,我有幸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通過這次參觀,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和發展歷程,對于學校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也有了更為詳細的了解。校史館的布局設計非常精美,分為多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有特定的主題,其中包括學校的創建歷程、學校的發展成就等主題。展品豐富多樣,包括歷史文獻、照片、實物模型等多種形式。每個展廳都有非常詳細的文字介紹和圖片說明,讓我在欣賞展品的同時,更為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校史館的展品精選非常全面,從學校創建的初期到現代化建設,每個時期都有比較詳細的展示,特別是對學校的科研成果和師資隊伍建設都有很詳細的介紹。這讓我更加感受到學校在不同歷史時期取得的成就和變革,也讓我更加驕傲和自豪地成為學校的.一員。
最后,參觀校史館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校的發展歷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和完善。我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珍惜這樣一個學習、成長和實踐的平臺,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提升自己,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次參觀校史館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更加了解學校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也讓我更加珍惜學校這個平臺和機會。我相信,這次經歷會讓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和領悟。
參觀校史館有感 24
校史館作為學校的重要象征,承載著學校歷史的沉淀與傳承。近日,我有幸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在參觀過程中,我不僅了解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和校園文化,也體會到了學校對于師生之間情感的重視,從而對學校產生了更深的認同感。
一進入校史館,我們就被展示在墻上的學校發展歷程所深深吸引。展覽以時間軸的形式展示,詳細記錄了學校從創建至今的各個重要時刻和里程碑事件。通過不斷移動,我們可以看到學校從一所平凡的學府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名校,在過程中經歷的困難和風雨。每一幅圖片,每一個文字都記錄著學校不同時期的榮辱成敗,讓我們感受到學校的'輝煌與坎坷。
在校史館里,除了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我們還了解了學校獨特的校園文化。墻上掛滿了學校各類文化活動的照片,校刊和學生手工制作的物品也在展臺上擺放整齊。這些都反映了學校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讓我深深感到學校是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在參觀過程中,學校的校訓“知行合一”更是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鼓舞著我追求真理、探索未知。
進入校史館的最后一個展覽區域,是給校友和老師的專門空間。這個區域里陳列著許多校友和老師珍貴的照片、手寫信和留言板。看著這些校友和老師們對學校深深的眷戀和懷念,我不禁被他們那份深深的情感所打動。他們的留言中充滿了對學校的熱愛和感激,從中可以感受到師生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這讓我明白,學校不僅僅是一個為我們提供教育的地方,更是一個讓我們建立師生情感聯系的地方。
通過參觀校史館,我對學校產生了更深的認同感。學校的發展歷程、校園文化以及師生之間情感的認同使我更加熱愛學校,更加自豪地成為學校的一員。我相信,將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未來的學生們能夠像我一樣參觀校史館,感受學校的魅力,培養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我相信,只有真正認同學校,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參觀校史館有感 25
xx月28日這天下午,我們全班同學去參觀x大學校史館,校史館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來到x大學后,來接待我們的是研究生吳燕姐姐,這次參觀與以往別的的參觀不相同的是,以前是由導游或老師帶著我們參觀,而這次吳燕姐姐“拋”出七個問題,讓我們帶這問題自身去尋找答案,當吳燕姐姐的問題一提完,同學們便如離弦之箭一般,“射”進了校史館。
我也隨著人流沖進了門。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華麗的墻壁上有一塊巨大的玻璃,玻璃上印著x大學的校風和校訓,我馬上抄了下來。再低頭一看,地上有一塊玻璃,玻璃下記載著x大學的創立日期和創立人。一下子兩個問題的答案就找道了,我心中十分高興。接著我又站在資料室門口向四處瀏覽了一會兒,才發現了我要找的資料,那是x大學五位校長的名字和華西醫科大學第一位牙科畢業生的名字。
接著,我又到了二樓,一到樓口,我就看見了一艘較大的船,船邊有很多槳。原來這些槳上的字記錄了x大學歷年來更名的名字和意義。最后,我又找到了介紹著名文人郭沫來到大學的生活已經過去一年了,去年入學教育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我時常想起當時校長給我們講的關于大連理工那些已經埋在歷史的記憶中的往事,一年過去了,那些曾經被津津樂道的事情也在我的記憶中變得模糊。我也經常想什么時候可以在聽一次這樣的講座,聽幾個關于母校的老故事。
終于在學期過半的時候我又等到了這樣的一次的機會,班里組織團建活動去參觀校史館。可以說去的時候,心情還是有一點激動的。終于可以去更深的了解母校了。在講解員簡單的介紹之后,大家踩著歷史的足跡,開始參觀這大約七百平方米的校史館。在講解員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解下,每走一步,我們都被一段段歷史所震撼。大家無論是對“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還是“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都有了更深的感悟。回顧著過往大工涌現出的一批批優秀學子的事跡,如:錢令希教授、李士豪教授等,聽著講解員說到我國第一臺激光器、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臺微波氣象雷達等各種高科技項目的研發設計中,都凝聚著大工人的聰明才智,大家無不感到自豪與驕傲。
校史館的另一側,陳列了各種富有歷史意義的物品。從汽車發動機到“米格15”戰斗機渦輪,再到汽輪動力機組;從老一館的大門,到屈伯川老先生的遺物。斑駁的銹跡,塵封的筆跡,無不透露著歷史的痕跡。這一路,我們行走在歷史的長廊中,感受著歷史帶給我們的震撼;這一路,懷想過往大工人帶來的感動,且行且感悟。
參觀校史館有感 26
校史館是由原來學校的舊圖書館改建而成的,一個30年代的蘇式建筑,給人一種樸素莊重、沉穩內斂的感覺。而進門左側的歷屆畢業班合影查詢的電腦又給人一種現代的感覺。一個嶄新漂亮的展廳盡收眼底,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我被老一輩的專家教授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為農大的建立和發展所做的貢獻而感動,一頁頁的教師筆記,一件件的文物和證件,一張張老照片,一尊尊藝術造型從1952年到20xx年全方位的反映了學校的歷史沿革。當看到涂治教授生前穿的一件破棉大衣和生活用的梳子剃須刀以及工具書的時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仿佛涂治院長昨天還在桌上辦公一樣,作為一個院長和專家,生活依然是那的簡樸,他寫的兩封家書雖然言簡意賅很短很短,但充滿了對子女親人成才的盼望和關心以及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當我走到一尊叫《勇挑重擔》的雕塑前,我為新疆農業大學艱難的辦學歷程所感動,老師們自身動手撿拾動物的尸體作為教學模具,老師們自身動手手抄教材,他們深夜編寫教材,白天給學生上課,這些老教授們是農大的瑰寶,時刻鼓舞著我們不忘歷史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很值得我們學習。
走到領導題詞和杰出校友的'那一面墻時,我打心眼里感到自豪。是啊,有領導的關心和鼓舞,有一批批各行各業的杰出校友,他們是農大的寶貴資源,他們也是我們的榜樣和奮斗目標。當年的他們在條件簡陋的校舍里刻苦學習,成就了自身的未來,這種無形中的激勵,也必將給我們的學習成長帶來激勵。看著農大各個階段取得的輝煌成就、各位杰出教授的生平事跡,60年來學校的每一步發展,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這些農大的學子。此時我覺得作為一名農大人是多么的自豪,這十年來是農大發展最迅速的時候,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沒有什么理由不抓緊時間學習。多媒體視聽室讓我們更加直觀的了解農大的歷史,加深對學校60周年的體會和認識。
校史館的建成讓所有農大教職工加深了了解農大的機會,不光向社會展示了幾代農大人的艱苦創業史,也時刻激勵著我們要開拓創新,站在新的起點再創輝煌。站在校史館中我的思緒飛回到那個艱苦的年代,新疆農業大學走過的一甲子歷經坎坷但也成果頗豐,60年的本科辦學歷史,既是一部幾代人嘔心瀝血、艱苦奮斗的辛勤創業史,也是一部追求科學真理、發展先進文化,各項事業全面協調推進的科學發展史。
哈佛大學有句名言說到: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我想今天我們作為農大人為在農大學習而自豪的時候,我們明天更應該發奮努力,讓農大因為曾經有過我們而驕傲。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健全自身,讓自身變得更優秀,趁我們還年輕,去施展才華,去綻放青春,在未來的日子里終生恪守青年時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青春的顏色,只有這樣。多年以后我們再回首時才會發現這里是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參觀校史館有感 27
近日,我游覽了學校的校史館,對于學校的歷史以及發展歷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有了一些體會。
進入校史館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校園照片,從古至今,每個時期的校園風貌都有所呈現。有的老照片已經有些模糊,但是背后所蘊含的歷史卻深遠而厚重。這些照片帶我們重溯學校的過去,看到學校從初年漸漸壯大,逐漸成為一所優秀的大學的過程。
幾道巨幅紅色的大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標語,提醒著每一個走進這個館子的人,我們的學校是一所偉大的社會主義學府。而在校史館里,會看到為人們所熟悉的一撥撥名字,他們是這所學校的先賢,他們的辛勤勞動和汗水,使學校蒸蒸日上,不斷向前。
在參觀中,我了解到學校缺乏資金的時期,學校的領導跑遍全國求資金,最后在國內某一地區得到了一個大商人的幫助,學校終于解決了經費上的問題。而當時幫助學校的那位大商人并不是首富,但他對于教育事業的支持和關注,深深打動著我,真正的財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
此外,我發現校史館中的一件珍貴的文物——銅鐘,這面銅鐘,曾經附著在學校的鐘樓之上,每當上課和放學時分整根學校從銅鐘的聲音中得到了統一的'教育指引,也是整個校園的象征。悠揚的銅鐘聲,伴隨著學生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經過艱苦努力的校園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校史館中,我還看到了學校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校園建筑模型,了解了學校在建筑上的歷史變遷。這種展示方式將學校的歷史發展以更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也給了我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參加校史館的參觀活動,不僅讓我了解了學校歷史,更加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學府的使命。在今后,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積極參與學校活動,為學校的發展盡自己的力量。
總之,參觀校史館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學校的過去,也讓我們更能夠體會到學校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前來參觀校史館,更好地認識學校,感受學校的歷史與未來。
參觀校史館有感 28
近日,本人有幸去參觀了xx高校校史館,對此感觸良深,不禁要寫下這篇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首先,參觀校史館是一次領略歷史風貌的好機會。在校史館內,可以了解到該校創建的歷史背景、創建初衷、辦學歷程等,這些都是寶貴的歷史資料。特別是校史館中的照片、文物、實物等展示,更是深刻地展現了該校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特色。觀看這些文物實物,仿佛時間倒流,浸潤在歲月長河中,深刻體驗了一個70多年的發展歷程,讓我感到深深的敬意。
其次,參觀校史館是了解學校發展現狀的重要途徑。校史館中的圖片、介紹文本等囊括了該校的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學術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全面了解該校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其中最讓我感到自豪的是該校在教學水平和科研成果方面所取得的輝煌,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該校在辦學方式和思路上所做的積極探索和創新,這使我對自己即將進入該校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期待。
最后,參觀校史館更是一次思考自我與肩負責任的機會。在博物館展覽區,我看到了學校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大量文件資料,這使我感到該校師生在把握歷史機遇、承擔時代使命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進一步的思考,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不禁想問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是否也有這樣樹立遠大目標,追求卓越的信念,是否也應該在個人成長中把握機遇、肩負社會責任。
綜上所述,參觀校史館是一次很好的歷史文化體驗,也是一種讓我們尋覓自我的機會。由此,我們應該重視并善加利用這樣的校史館等歷史文化傳承載體,更應該在人生走向中融入自己的職業、家庭、國家和時代,積極面向未來,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校史館有感】相關文章:
校史館參觀心得04-08
參觀校史館心得體會05-13
參觀學校校史館心得體會04-04
參觀校史館有感02-03
參觀校史館的心得體會(精選14篇)04-10
大學校史館參觀心得體會04-04
大學校史館參觀心得體會05-16
參觀校史館觀后感05-15
大學校史館參觀心得體會范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