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伴隨著老師鏗鏘有力的聲音,一個個數字傳入我們的耳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無數個混亂的單詞、數字。在這樣的背景中,一張困惑、難過、孤獨的臉龐出現熒幕上——主人公伊桑。
這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抓到兩條小魚,就在腦海里創造出了奇妙、神奇的世界;面對老師的提問,說黑板上的字母在跳舞;面對喜歡的動物,和它們溝通、交流、玩游戲。對于生命和生活,他充滿好奇與熱愛。這也是一個問題學生。在學校成績差,甚至門門課零分;上課不認真聽講,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頂撞老師、跟鄰居小孩打架;逃學被勸退。在家里,和父母吵架,把東西搞得一團糟,教了很多遍的事情還是學不會,甚至無法扣好自己的衣扣。看到這里,這部電影彷佛與我們越來越近,這不正是我們身邊那個“不認真、不努力、成績差甚至沒法管”的“伊桑”樣的孩子嗎?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是真正的伊桑嗎?事實是,這是一個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他無法辨識字母,無法計算數字,無法服從多重指令,“順序”這個詞在他的世界里難以成立。他看似無厘頭的回答,笨拙的表現,孤獨的逃避背后,是他的嘗試與失敗,熱愛與放棄,不解與無奈。看到這里,我回過神來,這樣的孩子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卻被我們忽視了——為什么呢?是我們長期以來對學生成績的過分看重,是我們評價標準的過于單一,是我們與學生心理的過于疏遠。在這樣的情況下,分數成為孩子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也成為教育追尋的最終目標,學生的差異性被忽視,學生的心理需求被忽視。我們把學生區分為成績好與成績不好,但實際上成績好壞真的能代表學生的好壞嗎?顯然是不能的。看了這部影片,看到伊森的治愈與成長,我的感觸更加深刻。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作為接觸學生最多的班主任,我們首先要改變對學生的評價體系。除了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更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考察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態、參與程度和核心素養的發展程度。通過評價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改進學習方法,同時也要依據評價結果,反思日常教育中的問題和不足,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育設計,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過程。其次,走進學生,理解學生。對于學生的進步和優點,要及時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對于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責備,而是找一找原因。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克服自己的缺點,弘揚自己的優點,教給學生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自己出現思想偏差的時候,不斷完善自我反省,養成自信、自律的品質與習慣。最后,形成以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教育應該從課堂走向生活,使各種教育力量形成時空交叉的德育力量。教師要及時和家長溝通,及時反映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引導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形成教育合力。
“每個小孩都有獨一無二的本領、能力和夢想。但是每個人卻都想拔苗助長,想把每根手指拉長,一直拉吧,管他手指會不會斷。”愿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每根手指可以自由生長,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