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優秀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優秀1
近日,紅遍視頻的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同名電影,在故宮博物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定檔下月16日。因為有紀錄片的影響,電影定檔消息一出,不少觀眾在微博紛紛表示會去影院支持。與該電影同日上映的還有張藝謀執導魔幻電影《長城》以及進口大片《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昨日,微博知名影評人“影評老大爺暗夜騎士”及李星文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兩人都表示出了對該片票房的擔憂。
今年初,電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上線一個月,點擊量接近200萬,彈幕數也超過6萬條。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將以一種新的視角探尋古老故宮深處,通過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廟堂”與“江湖”的互動,呈現文物醫生和他們文物復活術的故事,展示文物修復師的日常生活與修身哲學。與電視紀錄片不同的是,電影中將放入很多電視紀錄片中沒有納入的素材。此外,電影版的主創陣容也頗為強大,不僅請來作家綠妖參與撰稿,攝影師嚴明參與攝影,著名音樂人姚謙、歌手陳粒、音樂家黃裕翔也加盟了電影音樂制作。
由于該片上映當日將與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長城》以及《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對陣,影評人對這類清流影片的票房表示擔憂,影評人李星文表示,“我看好片子質量,但不太看好市場,除非之后有大的營銷事件出現。”
最新《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優秀2
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有一批文物修復師們靜靜地待在故宮幽深角落,他們與喧鬧的世界隔絕,但走出故宮,又是另一個世界,他們在歷史的河流里,逆流而上。
他們被人們稱為“匠人”,他們有著很平凡的名字,卻有著一顆不平凡的匠心。他們仔細、認真、執著。他們一生只干這一件事,每當看著修好的文物,總會為之喜悅。
在那冷冰冰的古董、幾百上千歲的.文物背后,有著生動的故事————像鄰居家串門一樣,隨口說一句“我去壽康宮打個水”,在院里逗逗“御貓”的后代,給它們喂食;或在樹蔭下散步,穿過層層宮門……也正是這些有趣的日常生活,讓這些身懷絕技的人更加鮮活。
這些匠人們能巧妙地構建一種“快與慢”的和諧,“張和弛”的有道。
我現在雖然不能像他們那樣為國家做事,因為這是他們的本職。而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認認真真學習。為解出一道題而花上半個小時也不為過!正如王津先生一樣,肯為修復一尺馬車鐘表花了3年時間,無一句怨言,無一聲不滿。他是為別人、為國家修文物,而我們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美好未來,我們更應該有一顆執著的心。
不要想著一腳邁進高人的世界,腳踏實地才是做人根本!一輩子很短,也許只夠做一件事。
現在,我將這本書推薦給你,希望你也能步入慢生活。擇一事,終一生,每個人都應為夢想靜心……
最新《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優秀3
在一個新聞端看到這部片子的文章,安利理由:小成本的現象級紀錄片,很好奇。
全片分為三集,將各個部門依次介紹,很規矩。但是在三集講述節奏與手法都很相似的情況下,它包含了三種內核,即師徒傳承,手藝傳承與古今會通。在了解各類文物修復工作的同時,它又給我們帶來了對“工匠精神”一種新的體解,溫柔卻不失力量。作為一部紀錄片,卻不刻板說教,而充滿了一股人情味,可以清晰看到古代宮廷文化,抑或說皇城文化對北京人打下的烙印。相比文學性紀錄片,人文性紀錄片的.名字對其似乎更為契合。我與彈幕中的很多人一樣,認為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很美。我給自己的原因是,他們都很有情懷。他們之間的師徒傳承給人嚴肅厚重的感覺,反而讓我想起一個人走在霓虹中的空虛與落寞。我們瘋狂追捧,無非是這之中有我們渴望的東西,即在奔流社會里將心安放的勇敢和耐心。他們的作為滿足了我對“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全部憧憬。并且,我知道了古物上所承載的生命,學會對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也理解了物像即心聲的人生哲學,并試著用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細節。它在我門物質化的堅硬軀殼之中,引入了一絲靜儒雅的光源,直到心臟。
BTW,它完美完成了作為故宮招聘宣傳視頻的任務。
【最新《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優秀】相關文章: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范文10-31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精選8篇)08-14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精選20篇)08-09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通用24篇)08-10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通用19篇)04-24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后感09-20
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