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博物館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期初,當老師說要我們去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我很是不能理解,想的單純,搞不懂大學語文課同博物館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迷迷糊糊的,我也是到了天津博物館,說來慚愧,我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天津孩子,卻是鮮少到博物館去,美術館倒是時不時逛一逛。我幼稚的認為,博物館里面,透明玻璃展柜里陳設的一件件舊物,與我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我能觸及到的只是指尖冰涼。他們塵封已久,他們的故事很多,我卻覺得古板又無趣。再加上曾經的老博物館,連外觀,都是肅穆的,似一個不茍言笑的老者。
此次到博物館來,正好是春天,上午九十點鐘,陽光正好,藍天,綠樹,湖水,微風吹得人在花香里肆意綻放。讓我覺得涼涼的博物館,似乎也通了些人情味。
說來也巧,這次來參觀,可謂有意外收獲。天津大學建筑設計專業的學生作品正在展出,我是環境專業的學生,自然是興趣盎然。所以,這次的觀后感,我決定好好寫一寫我對這個臨時展覽的體會,可能涉及到專業知識過甚,又與大學語文課偏離了,但也請當做是一個設計癡兒的有感而發。
展廳在4樓一個小過道的盡頭,不是很好找,卻將展廳同外面有些嘈雜的人群隔離開來。此次展覽是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學實驗班”三年來同學們的作品匯總展示。想必也是些非常優秀的同學們。展廳不大,光線卻很好,墻上有學生們做的設計圖樣和設計思路說明。陳設的是學生們制作的效果模型。我從序言開始閱讀,逐一閱覽著設計作品。比起我們現在水平和知識,這些學生的作品顯得成熟完整了許多。他們設計的主題是“真實與想象之間”,大多是利用現有的環境,再創作。每一個作品都能體現出作者的個性和用心。其中有一個作品我印象很深。他做的是一個莫奈畫作的博物館設計,巧妙地利用了光,建筑整體幾何形鮮明簡潔,錯落有致,相互層疊的同時又能讓光線充滿室內。但是最讓我感動的不是他和別人做的不一樣,而是他理解了莫奈,他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博物館的設計,讓參觀的人也能感受到和莫奈的畫作一般,柔和、自然又多變的,讓人感動的光線。這是一個真心熱愛藝術的人的熱忱,他在向人們訴說美。雖然這個作品可能永遠只是一個模型,在實際操作上還難以實現,但是,我認為他就像一個美麗的夢,會在這個設計師的'心里發芽,讓他能一直有一顆赤子之心,去愛藝術。
也許我也是一個發燒友,所以才有此共鳴。但是整個展廳參觀過后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博物館,似乎離我也很近。和我同齡的人,他們的作品就可以走進博物館,這個曾經在我心里冰涼又疏遠的地方。
我在參觀完天大展覽之后,又去了別的展廳,玉器、字畫、傳統民俗,那些玻璃后面的物件,那些物件里面的故事,還是以前那樣,但又好像不太一樣,他們像是從古書里跑到了說書人的嘴里,變得可親又和藹了。
離開博物館的時候,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很多外國游客都拿著票,等著進館參觀。我似乎逐漸理解了那些到了陌生地方就會先去博物館的人。博物館里面是一個城市精魂。你觸摸冰涼的玻璃面的同時,觸摸的是溫熱的,跳動的歷史。
【《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博物館觀后感12-25
博物館的觀后感12-07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03-28
洛陽博物館觀后感01-09
博物館觀后感80002-25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12-10
文字博物館觀后感12-23
最新博物館觀后感02-18
看博物館的觀后感12-12
省博物館觀后感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