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
《摔跤吧,爸爸》主要故事情節:
印度的一個摔跤的摔跤手,名叫馬哈維亞·辛格·珀尕。
他是一名獲得國家冠軍的一名選手。可是他的妻子不久就要生孩子了,于是摔跤手就把希望寄托在他們未來的孩子身上,于是他就不重視體育運動了。
可是不盡人意的是他的妻子給他生的孩子是個女孩,這讓摔跤手很是失望。但是出人意料地是摔跤手在照看孩子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天賦,她的摔跤天賦。
于是摔跤手馬哈維亞,就精心的培養他的女兒,一心想讓他的女兒成為摔跤冠軍,摔跤手還把他的頭發都剪掉了,剪成了短發,女兒卻一直不理解她父親的良苦用心。
幸虧他女兒的閨蜜在和他女兒的一次談話中,懂得沒有理想和生活目標的女人的命運,是多么的不幸,孩子知道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于是女兒積極的配合父親進行體能和拳擊技巧訓練,經過勤奮刻苦艱難的訓練之后,馬哈維亞的女兒終于獲得了全國冠軍,和世界摔跤冠軍,不失所望,眾望所歸。
故事是以馬哈維亞侄子的口吻講述的,以一個孩子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了在一個偏僻的鄉村里,叔叔想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后代身上,他想要個男孩,可嬸嬸只會生女孩,連續三胎都是千金。
馬哈維亞面對女孩子的失望,可想而知。女兒和鄰居的孩子打了架,把男孩打得不輕,人家家長找上門不依不饒來了,這時馬哈維亞才發現了女兒的天賦,決心幫助女兒樹立人生遠大目標,報效祖國,為祖國爭光。
固執的摔跤冠軍馬哈維亞也不和女兒講明白,就這么起早貪黑地開始了孩子們的體能訓練,因為不管是男是女,人們的潛意識里,是懶惰和散漫的,總想找捷徑去走,面對父親的魔鬼般訓練,孩子們的抵觸情緒和消極怠工現象時有發生,叔叔只負責增加孩子們的營養伙食,和不斷加強的訓練強度,村民們負責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在父親的高壓強度訓練下,孩子們心靈深處發出了怒吼:
你到底是救世主,還是夢魔?
你對我們太殘酷了,請你仁慈一點,我們還是你的孩子!
孩子們在睡夢里,還在說:求求你,替我揉揉腿吧......
我好想說:孩子們啊-不吃人間苦,難為人上人。好的成績,必須有好的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任好老師。在他們的教誨里,充滿了人間無私的大愛。
《圣經》里說:聽話的孩子,有福了!
在馬哈維亞大叔魔鬼般地訓練下,大女兒先后榮獲摔跤國家級冠軍和世界級冠軍。二女兒也榮獲了國家級摔跤冠軍。孩子們的未來,幸福有望,一片輝煌。
影片《摔跤吧,爸爸》,是對女性的贊揚和對世俗偏見的挑戰和有力抨擊。
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辛勤汗水付出的結果。
目標和夢想,是人們奮斗成功的第一驅動力!
成功,和性別沒有任何關系。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女人也是潛力股!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2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在電影中,既有青春勵志元素,又有父女情深元素,更有為國為家的情懷,甚至還有爭取女性獨立的元素。在眾多元素中,任一元素都能夠成為一部精彩地電影故事。在尼特什.提瓦瑞的導演之下,眾多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故事不但具有勵志效果,更有相當的內涵深度。
對于電影的眾多元素和內涵,已經有很多影評人和專家進行了深刻解讀,個人也不愿拾人牙慧,錦上添花。換個角度,我們就能夠從電影故事中得到電影對人生意義的解讀。
人都有理想,想當醫生、當老師、當科學家。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能夠夢想成真的畢竟還是少數,甚至大學畢業能夠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也為數不多。一方面是個人條件所限,另一方面是缺少正確的引導。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發現自己的兩個女兒具備摔跤潛質的時候,欣喜若狂,頂著世俗的壓力,毅然決然地讓兩個女兒從事摔跤運動。這在當時的印度是絕無僅有的,是要被鄰居們嘲笑的。果不其然,不但村民恥笑,女兒的同學也投來異樣的目光。在這個階段,兩個女兒對摔跤運動是抗拒的,甚至采取了各種措施企圖蒙混過關,但最終在父親的管束下繼續鍛煉。對于這個階段,很多人認為是所謂的"父權主義"在作怪。在我看來,這是正當的、恰如其分的行為。"養不教、父之過"。子女能否成才,關鍵要看父母的態度。放之、任之、由之,勢必將一棵參天大樹培養成歪歪扭扭的小樹。所以,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有一個懂得發掘才能的人生導師極其重要。在這階段的訓練,完全是被動的,甚至消極的,但卻是必須的。
電影中,當兩個女兒真正理解父親時,消極被動的情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發自愿的訓練和學習。人,就是這樣,一旦內心的動力被激發,便會產生無窮的動力,強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成為推向成功的內生動力,源源不斷,雖百苦而不覺。在大女兒吉塔首次作戰失利的時候,雖然贏得了人們的敬重,但失敗始終成為縈繞在吉塔心中的陰影。對于下一場戰斗,吉塔其充滿期待的,期待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證明實力。果然,吉塔不負眾望,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屢戰屢勝,一路殺過去,成為全國冠軍。對于我們來講,無論做什么,是親力親為還是領導他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激發內心的那團火焰,讓目標和激情緊密結合,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當吉塔到國家級訓練中心訓練時,一切都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燈紅酒綠的誘惑不斷腐蝕著吉塔的心,甚至教練的訓練方法也都與父親的教育大相徑庭。吉塔沒能抵制住誘惑,訓練放松了,風格改變了,比賽成績也隨之改變了。于是,一連串的失敗接踵而來。在這個階段,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行百里者半九十"階段。取得的成績很容易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讓我們放松警惕,忘記了目標,忽略了初心。幸而,父親的教誨從來都不會遲到。吉塔終于在父親的激勵下再次崛起。
當一切都在父親的安排下順風順水時,吉塔又面臨了新的困境。在決賽的時候,父親被惡人設下圈套,不能現場指揮。在比賽之前,吉塔向父親詢問第二天決戰的策略時,父親回答沒有正面回答,而是以女性意識的崛起為目標,激勵吉塔。眾所周知,由于宗教、歷史和傳統文化等種種因素,印度女性在社會中處于極端弱勢的地位。吉塔的決戰,不僅代表了國家利益,更代表了廣大婦女的覺醒,更能夠為婦女們樹立標桿,爭取到更多公平的權益。于是,吉塔的自我意識終于覺醒,如愿以償地取得了夢寐以求的冠軍。當我們拼搏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要考慮的便不是自身的榮華富貴,而是更高的使命,為更多人謀取利益。這也正是人類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終極秘密。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3
20xx年5月25日下午,體訓一大隊組織全體教練員、運動員觀看影片《摔跤吧!爸爸》。
影片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愿望將來能生一個兒子,也從事摔跤運動,幫他完成他的世界冠軍夢想。事與愿違,辛格一連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看到冠軍希望的他決定不能讓女兒的天賦浪費,再三考慮后,他開始訓練他的兩個女兒。他讓女兒們換掉裙子、剪短了頭發,讓她們練習摔跤,并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冠軍。女兒吉塔最終參加了英聯邦摔跤比賽并奪得冠軍,成為了千千萬萬女性的榜樣。
《摔跤吧!爸爸》將父愛和夢想相結合,聚焦女權問題。觀影的教練員、運動員紛紛沉浸在精彩的影片當中,被辛格偉大的父愛而感動的流下眼淚,為吉塔獲得冠軍而鼓掌喝彩。父愛雖然不像母愛那樣溫潤透徹,但在你遇到困難時會成為你最堅強的后盾,為你加油打氣。吉塔的成功來自于平實刻苦的訓練,來自于戰到最后永不言棄的`精神。觀影結束后,教練員、運動員無一不被影片感動并深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訓練的艱苦,運動生涯中的低潮,這并不能將我們打敗,只要懷揣夢想,永不放棄,勇于拼搏,必能沖破阻礙前進的壁壘,創造新的輝煌!為新疆體育事業書寫新的篇章!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4
電影部部大賣,更在好萊塢大片占據中國電影市場半壁江山的情況下,能夠為印度電影爭得一席之地。由阿米爾·汗監制并主演的《摔跤吧!爸爸》上周五上映,在排片并不占優的情況下,首周末三天票房過8000萬,昨日票房過億,且隨著口碑發酵,后勢強勁。
雖然印度電影很少在國際電影節上得獎,但他們卻創造出了“寶萊塢”,在全世界電影市場都有觀眾。他們的明星更是不乏成功打入好萊塢者。與印度電影相比,中國電影應該學些什么呢?
敬業——先增肥再暴瘦
在4月舉行的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第二次來到中國的阿米爾·汗絕對是人氣最高的明星之一,演員、編劇、配樂、演唱、導演、制片,樣樣擅長,而且因為關心社會民生,曾被稱為“印度的良心”。
《摔跤吧!爸爸》是阿米爾·汗的最新力作。電影不但奪得20xx年寶萊塢電影票房冠軍,更創下了印度本土歷史票房之最。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后,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
拍攝這部勵志的體育題材影片,阿米爾·汗坦承最大的難度是他體形的變化。為了拍這部電影,阿米爾·汗先是暴飲暴食在短時間內從138斤增肥至194斤,隨后又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在健身房接受魔鬼訓練,減掉了25公斤的贅肉,將體脂率從37%直降到9.8%,更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學習摔跤技巧,最終練出了擁有八塊腹肌的魔鬼身材。年過五十的巨星為了一個角色還這樣拼,令人心生驚嘆,當被問道為何要用“先增肥后減肥”這樣迂回的方式拍攝電影時,阿米爾·汗笑稱因為“擔心電影拍攝完畢之后,就沒有動力減回去了”。
其實,在現在的拍攝條件下,這樣的體形變化完全可以用特效化妝來完成,但阿米爾·汗卻堅持要增重,因為他說人真的變胖的時候,身體機能是會發生變化的。他想真實地呈現出胖是一種怎么樣的體驗,“身為演員,增肥和暴瘦都是常有的事,你必須要有職業精神。”所以阿米爾·汗大肆吃各種食物讓自己發胖,開始還覺得很有趣,可是慢慢地看著自己胖成了圓球,連坐下都感覺到累,他是真真感受到了胖人的“痛苦”。可是更痛苦的還在后面,他稱減肥的過程簡直是噩夢。
真實——不炫技老老實實講故事
這種真實感,無疑是影片打動觀眾的一個主要原因。除了外形上的真實,阿米爾·汗還與故事原型馬哈維亞先生接觸了很久,他還學了印度方言以求融入到角色中。因為尊重,阿米爾·汗說電影的99%都是真實情節,他不想“炫技”,也不想為電影增添什么“花邊因素”,他只是想老老實實地把這個故事講好。可是這個“老實”卻不意味著故事的平淡,影片節奏松弛有度,有溫情有喜劇有燃點,毫無文化違和,讓中國觀眾能深深共鳴。
拍攝《摔跤吧!爸爸》難免受傷,阿米爾·汗和片中扮演他女兒的演員都分別經歷了背傷、骨折等痛苦,他們不會想到什么替身、摳像這些問題,所以電影中的摔跤比賽才會讓觀眾看得那么緊張,每場對決都像是真實比賽,讓觀眾揪心。
正能量——遵從本心拍電影
印度電影載歌載舞,有美女,有美景,有歡樂,有感動,類型也豐富,可是,不管什么題材,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有著對人生、對宇宙、對世界的思考,那種無腦的低俗喜劇很少。
阿米爾·汗接受采訪時就表示,自己拍戲從來不會按照類型和個人喜好選擇劇本,“關鍵在于故事能否觸動我的內心。我之前也拍過動作片,一樣令人感動。”阿米爾·汗的作品并不都是討好觀眾的作品,他的電影時常在收獲高票房的同時也受到爭議,例如《我的個神啊》就嘲諷了印度宗教。阿米爾·汗并不在意這些社會壓力,他認為任何一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作為電影人,應該以很開放的態度接受各種聲音,“電影的作用不僅是娛樂。電影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應該為社會做貢獻,啟迪人心,讓社會像大家庭一樣。”
作為一位拍出了不僅在印度本土大賣,在國外也廣受歡迎的作品的電影人,阿米爾·汗對于合拍顯然有發言權,他表示自己在電影世家中長大,從小耳濡目染的創作要義就是——故事永遠是電影的核心:“在我看來,有一個好的角色,有一個好的故事以后,電影是可以超越國境的。在我讀到一個劇本的時候,我只會考慮自己是不是因此而興奮、激動,我不會考慮印度觀眾或者全球觀眾如何看待這個劇本,它能不能受到印度或者是國際觀眾歡迎,這是我猜不到的,但是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會遵從我的本心,這是我拍電影的最大動力。”
貼地氣——堅守印度文化
好萊塢在中國被戲稱為“好萊虎”,而這并非中國獨有的現象,幾乎所有國家的電影都受著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可是在印度,強大的好萊塢電影卻無法影響印度電影,甚至現在印度電影和電影人在世界電影的地位處在上升趨勢,印度被稱為寶萊塢,問及原因,阿米爾·汗認為其實沒有什么秘訣,“只是因為我們與觀眾走得更近。我們不怕好萊塢,因為我們的電影一直堅持自己的特色,只要我們的人民喜歡印度文化,印度電影就會一直壯大下去。”
阿米爾·汗認為本土文化特色不應該成為合拍片障礙。他舉例說:“20xx年有一部電影講的是印度中部一個小村莊打板球的故事,這部電影最后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在全球各地放映都取得了成功。再比如一部電影反映了中國的文化特色,作為一個印度人或許覺得不熟悉,但我也會為有機會了解這種文化的差異感到興奮。”在他看來,合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能夠讓兩國優秀的導演、演員們得到新的機會,也能夠促進文化上的交流:“不過不能對合拍這件事過于樂觀,要有一個好故事,然后要多努力才可以。”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5
《摔跤吧,爸爸》這部我笑著流淚看完的電影觸動了我太多太多。
習慣的力量
當爸爸讓兩位女兒每天早上五點開始練習后,雖然兩位聰明的小鬼也反抗也耍小聰明,但是也一直在堅持訓練。從剛開始的父親鞭策監督到兩個人自動跑步鍛煉,這個過程中的變化是質的飛躍。從這個變化中我看到了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每天早上被叫醒到自己自動起床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我從電影中的父親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
是的,看電影的股喲城中,我有好幾次都從電影中的父親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感覺好多我經歷過的東西與電影重合在一塊,眼淚不自覺的落下來。
我爸之前對我也非常嚴苛,但是當時的我并不懂事,經常惹他生氣,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當時真是幼稚無知,更加覺得自己不懂事,不會體諒父母,不夠自律。
同時,我也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其實是非常高的,看電影之前的我還不理解父母對我的愛,總覺得他們在一直限制我的成長與發展,我不管他們的任何感受,只想著去做我想做的,追求我想追求的,殊不知我的這些言行對他們的傷害是很大的,對于我的反抗他們很無奈也不知所措,甚至為我擔驚受怕,我當時還特別自以為是的認為就算跟他們吵架我也應該把我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其實跟父母好好說話的力量比我跟他們吵架大太多了。
這部電影其實讓我看清了很多我之前的額錯誤做法,隱形中幫助我成長了。
自律的力量
電影中大女兒在收獲了一個接著一個的金牌之后開始自滿,吃高熱量食物,開始各種吃喝玩樂,不聽父親的勸告,與父親疏遠,久而久之開始體力下降,撲面而來的是接二連三的失敗。從這點上看不自律對一個人的毀滅性力量。
從這點上我審視了自己的行為,一次一次的拖延,一次一次的做不到,這背后其實暴露出的是我的不自律不嚴謹不上進,是的,用勸誡自己的話寬慰自己的話不停的說服自己,其實是自我麻痹,自我欺騙。
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成癮的,慢慢的就會開始降低要求,開始退步,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這點很慶幸。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6
阿米爾·汗(Aamir han),1965年3月14日(今年52歲了)出生于印度孟買,印度寶萊塢演員、導演、制片人(國寶級)。
知道這個名字是從《三傻大鬧寶萊塢》(20xx年)開始,我才知道除了好萊塢,還有一個演著演著忽然就載歌載舞的寶萊塢電影,然后把他參與過的電影搜來看,看了《地球上的星星》(20xx年),《未知死亡》(20xx年);還有近幾年的《幻影車神》(20xx年),《我的個神啊》(20xx年)。每每看完之后都被阿米爾汗大叔的演技深深折服,也被電影里面呈現出來的思想所震撼(歸功于各類影評)。
這些電影想來大家都看過,我也不再重復了,只說兩個:《未知死亡》前半個小時我沒明白演什么,直到出現回憶我才恍然大悟,天啊,這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啊,浪漫甜蜜、幽默有趣,直到女主被人販子殺害;《幻影車神》中他飾演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在最后和警察的對決中,他從弟弟的角色轉換到哥哥,那一刻的演技真的太神了,看的人直呼過癮。
而演技如此出眾的他,本身是名網球運動員,所以電影里面的身材也真是逆天;并在自己從事演藝事業之后,每部片子都沒有白拍,都在某一方面鞭撻著印度的某些現象。
好了,下面說說今天的主題,《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在說正文之前永遠有這么多閑話要擺的臭習慣我要改。)
本周末我把時間都給了阿米爾汗大叔,我連刷了兩遍《摔跤吧,爸爸!》,一遍國語,一遍原聲。第一遍的時候后半場眼睛幾乎沒干過,第二遍的時候還是會感動到流淚。說實話,我還想再去刷一遍。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集運動、拼搏、成長及父愛于一身的電影,任何一個點都夠你哭的。當然,電影含義還不止這些,例如印度女性的地位、重男輕女等這些更深層的意義請各位參照豆瓣上的影評,會更深刻。
故事從29歲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gǎ】與一位邦級摔跤運動員的一場摔跤決斗中開始,在辛格侄兒的敘述下,開始了整個故事。
辛格得到了全國摔跤冠軍,可是來自父親的壓力,他放棄了摔跤,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要為印度得一枚金牌的愿望,并把希望寄托在還未出生的孩子身上。
他想要一個男孩,可是老天對他一連開了四個玩笑——四個都是女孩。就在他已經放棄的時候,偶然間發現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塔很有摔跤天賦,于是他決定用一年的時間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開始對兩個女兒進行魔鬼般的訓練。
最初,兩個姑娘是不情愿的,但是又不敢反抗父親的權威,于是被逼著進行訓練,還故意作弊逃避訓練,這一段是在一首節奏歡快,但是歌詞很有控訴性的《壞蛋老爸》的歌聲里表現出來的,把爸爸的威嚴、嚴酷和不近人情表現的淋漓盡致,直到她們14歲的好朋友出嫁的那一天。
婚禮當天,喜氣洋洋,旁人載歌載舞,唯有新娘愁眉苦臉,新娘告訴吉塔和巴比塔,你們的父親為了你們和全世界對抗,而不像我生下來就是為了鍋碗瓢盆生活,到了14歲就要出嫁。
兩個姑娘似乎明白了什么,第二天開始自己主動并且真心進行訓練。
繼承了老爸的摔跤基因,加上后天的訓練,兩個姑娘迅速成長為摔跤能手。又是一段節奏歡快并且很有燃點的歌,將吉塔戰勝一個又一個男孩子的片段快速拼接在一起。看的很是過癮。
夕陽下,吉塔用手在自己的短發上撲打幾下,揚起一層塵土,這個慢動作畫面讓少女吉塔帥出天際。【少女心泛濫啊!】
影片中前后共有兩次剪發情節,第一次是辛格逼著兩個女兒剪去長發,少女吉塔兩眼含淚求著爸爸不要剪她的頭發,她發誓以后一定會好好訓練,可是老爸卻無動于衷;而第二次則是成年的吉塔自己親手剪去留起來的長發。
頭發像是一個象征,從逼迫到自愿,這是吉塔的成長。
印度女孩長得都好漂亮,眼睛大大的會說話,少女和成年的吉塔在留長發時很有女人味;在剪成短發時,又帥氣硬朗的要命。
一轉眼女兒長大了,辛格也變成了50歲的大叔,帶著女兒打入全國賽并得到冠軍,送女兒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矛盾從此開始。
在一首溫柔且歡快的《無拘無束》歌聲中,吉塔進入了另外一種生活:電影,美食,漂亮的衣服,指甲油,朋友,男孩……這些都是新鮮且吸引人的,雖然吉塔也在訓練,但是遠沒有之前的盡心。
故事的沖突在吉塔和父親的一場摔跤較量中升級。直到吉塔在幾次重要的比賽中失利,她發現自己錯了,剪去長發,在父親的幫助下重新訓練,并拿下金牌。
吐槽一下她的教練,作為一個國家級教練,但是卻發現不了運動員的長處,也不知道制服對手的方式,簡直是個蠢材,當然也許是因為電影效果,正反沖突更明顯,才設置了這樣一個人物。
電影后半部分有好幾場精彩的摔跤場面,找的另外幾個選手也都是各有特點,每場贏得也都是不同的方式方法,看的又燃又感動。
兩個半小時,全程無尿點,直到最后出現字幕,還覺得不該這樣結束啊,在演點吧。
最后說一下這部電影的成功,以下一段來自網絡視頻,對阿米爾汗的采訪:
1、小演員及大演員都是經過長達九個月的摔跤訓練才開始拍電影。即使電影中巴比塔(少年和成年)的摔跤場面不足30s。
2、阿米爾汗用了5個月時間增肥,減肥;阿米爾·汗先是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隨后在短時間內增肥28公斤,以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福的狀態,此時阿米爾·汗的體重已達到了97公斤,儼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
最后為了貼合該角色29歲摔跤手生涯黃金時期的體型,阿米爾·汗用了五個月的時間,減掉了25公斤的贅肉,更學習摔跤技巧。
3、采訪阿米爾汗,問他為什么不用道具使自己胖起來,阿米爾汗回復:那樣不真實。
這就是阿米爾汗的人格魅力!
電影開始出現了四幕黑屏白字:
1、衷心感謝普邦盧迪亞納縣政府,盧迪亞納縣警察局以及旁遮普邦的人民。
2、本片拍攝過程中沒有動物受到傷害。
3、衷心感謝印度摔跤同好會的大力支持。
4、本片取材于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以及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的真實故事。
第四條可以忽略,第一條和第三條是感謝(我們大多數電影都是把感謝放在最后),我是被第二條暖到的。這也許就是人文情懷吧。
說了這么多,最后總要回歸到我們自己。
我們不乏好故事,也不乏好演員,當然我們也有好的影視劇,但是在目前快餐影視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浮躁、拜金,一切只為了賺錢為目的,已經越來越少的人會重視一部影視劇的品質了。影視劇越來越浮夸,越來越少的人會重視我們原本的生活狀態,更別說揭露和改變什么了。
金牌(成功)不會自己從地里長出來,你得努力,得激情,得下功夫。——電影《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7
“壓根兒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這么火!”重慶一家普通影院的售票人員說。記者近日去觀看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本已臨近晚餐時間,但由于觀影人數眾多,只買到了不好的座位票。
截至5月14日,《摔跤吧,爸爸》盡管票價較低,但累計票房已達3.9億元,上座率高達22.83%,而同期熱映的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上座率僅為13.03%,同期上映的國產影片更是難以望其項背。值得關注的是,《摔跤吧,爸爸》與一些大片和明星片相比,沒有大制作,沒有奇險特,沒有熱炒作,是一部成本較低的影片。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溫暖幽默的勵志故事。影片主角馬哈維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回到偏僻貧窮的家鄉,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他希望今后子承父業,實現其登頂世界級摔跤冠軍的夢想,不料一連有了4個女兒。本來已經心灰意冷,他卻意外發現了其中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于是,被村民們當成“偏執狂”和笑料的馬哈維與妻子約定,用一年時間教兩個女兒練習摔跤。經過近乎嚴酷的訓練,兩個女兒終于如愿以償,先后贏得邦級冠軍、國家冠軍和世界級冠軍,成為激勵千千萬萬女性搏擊人生的榜樣。
這部印度影片之所以意外走紅,不僅因為演員演技出色、故事情節感人、摔跤場面扣人心弦,更是因為其題材的現實性和真實感。國內許多家長觀影后產生了角色代入感,對馬哈維有強烈的身份認同。面對千軍萬馬走應試教育獨木橋的現狀,如今的家長們普遍產生教育焦慮,而《摔跤吧,爸爸》卻指出了一條特色教育之路和一種有效的教育模式,給人啟迪,催人上進,傳遞著十足的正能量。
反觀近段時間的國產影片,從藝術性、現實性的維度來看,可以與《摔跤吧,爸爸》媲美的卻為數甚少。有的影片請來一大群明星助陣,內容空洞無物,情節平淡無奇,僅靠編排一些媚俗的臺詞嘩眾取寵。有的影片請來俊男靚女演繹無厘頭的愛情戲,卻毫無感人之處。有的影片投入巨資搞大制作,故事卻不能自圓其說,甚至淪為觀眾的笑柄。有的影片傾力打造懸疑劇、恐怖片,卻邏輯混亂,漏洞百出……
毋庸置疑,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我國文藝繁榮發展的重要方針。在市場經濟時代,商業電影的制作本來無可厚非,但一味地脫離現實、靠明星頭牌炒作增加票房的做法,不僅不能贏得觀眾的心,也經不起市場的檢驗。事實上,縱觀我國近現代電影史,凡是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其題材大都深植于現實,并經過深耕細作,實現了藝術性與真實感的完美結合,體現了“源于現實,高于現實”的藝術價值。
當“戲不夠,愛情湊”成為一些專業人士的“靈丹妙藥”之時,電影界或許應該反思,沒有愛情戲份、以真情動人的《摔跤吧,爸爸》,為什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8
夢想
正如世紀老人冰心所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成功是由痛苦創造生命的夢想,是由自強不息鑄造的奇跡。劇中的吉塔和巴比塔為了實現父親的冠軍夢,他們遠離自己最愛吃的零食,被逼含淚剪去最象征女性的長發,忍受來自同齡人與非同齡人異樣的眼光、非議和嘲笑。他們犧牲那個年齡階段該有的娛樂時間,艱苦訓練。他們壓抑了青春,卻也重塑了青春,猶如高考學子,背負著家庭的夢想,社會的期待,在追逐人生夢想的起飛階段,振動沉重的翅膀,艱難的前行。吉塔最終成功的精彩瞬間來自于日常大量枯燥訓練的積累,來自于彎路中的折回,來自于絕不放棄的最后一擊,從而成就歷史傳奇!成功的道路充滿艱辛,輝煌的背后灑滿汗水。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難,荊棘再深,夢想的實現也不無可能。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9
又一部印度良心之作《摔跤吧,爸爸》,之前有看過《三傻》和《猴神大叔》印象非常深刻,加上有朋友特意一個人開車去看了夜間場,半夜發微信來說看完激動萬分。于是買了兩張票邀請M一起去,去之前M帶著一種內心鄙視但為了給面子才勉強答應去看的心態,結果看完淚流滿面不停的說好看,且立馬在朋友圈強烈安利。
生活中,大多數人由于不了解或了解的非常片面局限而會自然地產生某種偏見,這是很平常的現象,但這其實也會因此錯過很多美好,就比如某些莫名其妙的偏食,偶爾無意中嘗了一下從此愛上,立志做丁克的夫妻不小心有了娃,然后一發不可收的變成曬娃狂魔。很多美好,如不開始,怎能圓滿。
整個電影下來,估計大家都是不知不覺眼淚止不住,經常淚還沒在臉上干,下一波眼淚又開始了,當然搞笑的部分也讓人禁不住哈哈笑出聲,一切都是自然的發生,雖然號稱是個海乃百川什么劇都能看幾眼的人,但遇到觸動內心的好戲還是止不住的感動和激動,而現在評判的標準除了顏值,最大的關注點就是清順自然,簡簡單單卻各種被吸引,而不是用侮辱觀眾智商的劇情和浮夸的演技來拖沓時間。
阿米爾.汗演的爸爸真心讓其他傳統思想家庭的小孩特別是女孩子羨慕,看完還在想為啥都覺得特別好看,估計換個男生來看可能就沒那么強烈,也許原因除了真心感情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撒了一把“女子也能成大事”的濃雞湯,男強女弱的觀念古往今年遍布地球,尤其這個故事還發生在14歲就嫁人一輩子在廚房跟鍋碗瓢盆打交道,一輩子守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印度。
最早對印度這個國家感到好奇是看旅游雜志上的一句宣傳語“如果你愛你一個人,讓TA去印度吧,體驗天堂的感覺;如果你恨一個人,讓TA去印度吧,體驗地獄的感覺”。當時非常疑惑,怎么會有這么矛盾于一體的地方。不過不管是什么體驗,小馬過河須知此事要躬行,充滿萬分期待。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0
一個平平常常的父親,一位普通的摔跤手,心里懷有成為世界冠軍的遠大目標。他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養自己的孩子,使她們成為優秀的摔跤手,并去參加世界比賽。完成任何遠大的目標,都是需要努力付出的。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感愧怍。平時自己不努力,還做什么“白日夢”。看到這兩個女孩的刻苦勤奮,想想自己的懶惰,還不如人家。那位父親的負責任,引出天下所有父親愛孩子的心。
“萬事開頭難”。學習也是如此。一開始,我對于初一的新內容無從下手,經過一番操練后“熟能生巧”,就自然理解了。但是在這期間,若不像那兩個女孩兒一樣勤奮,亦無用。這將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都需要付出需要用汗水換來成果。
我們也曾抱怨過:太累了。也曾為此流淚,但是只有相信自己,信任自己,努力奮斗拼博,哪個人不會遇到挫折?不要怕別人的嘲諷,只有自己能駕馭自己的人生。
這部電影使我受益無窮,它是我前進的動力。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相關文章:
摔跤吧爸爸老師觀后感04-02
摔跤吧爸爸勵志觀后感02-16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1000字04-06
最新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02-16
《摔跤吧爸爸》勵志臺詞08-10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通用15篇)03-10
喜劇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后感500字8篇04-25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01-19
《爸爸去哪兒》觀后感_600字01-22
爸爸去哪兒觀后感(1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