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
老師是蠟燭,默默燃燒,為學生照亮亮前方的道路;老師是甘露,靜靜滴落,為學生滋潤干渴的心靈;以下是《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一
今天下午我們孟津雙語實驗學校的全體教師集中在一起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看完視頻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直到現在還一直被他們那熱衷于教育事業,獻身于教育事業的滿腔熱血所震撼!
最讓我感動的是從22歲起就投身西藏山區教育的宋玉剛老師,他把15年青春歲月獻給了他所深愛著的藏族孩子。說藏語、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使他成為藏族學生愛戴的“漢族阿爸”。工作15年來,宋玉剛幾乎去過每個藏族學生家里家訪。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嶇,加上高原缺氧,家訪路途漫長而艱辛。日復一日的練習、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剛終于能用藏語表達,跟藏族學生家長交流不再有障礙。
雖然他是一名漢族老師,但他已經完全融入了藏族同胞的群體中。在教育生涯中,沒有大起大落,也沒有驚天動地,就像高原沙土中頑強生長的“班公柳”,執著、靜默、奉獻。但正是這份堅守,更值得我們尊重;正是這份平凡,更讓人觸動心弦。在祖國的雪域高原,正是千千萬萬個“宋玉剛”支撐起了基層教育,給大山里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為了教育事業宋玉剛連續5個春秋未回家探望二老。當視頻中出現滿頭白發的父母五年來終于看到自己的兒子,竟抱著兒子失聲痛苦,我也禁不住哭了起來。我能感受到老人對兒子的深切思念之情。宋玉剛遠在他鄉怎能不惦念年邁雙親?
可他牽掛著學生和工作,面對兩難選擇,他每次都選擇留下。以至于他和妻子結婚生子都未能在父母身邊享天倫之樂。當二老含淚親自把獎杯雙手遞給他時,主持人問:兒子這么多年不回家,生他的氣嗎?老人堅定地說:不生氣,希望兒子多培養大學生。接下來我們還觀看了翻雪山,渡險灘,翻山越嶺送孩子回家的阿里普夏老師;一人照顧了30幾個留守兒童,又當老師又當媽的陳萬霞老師;單身一人來到偏遠山區,用愛融化學生心中隔膜,用快樂感染學生的年青女教師鄧麗老師;
為山里孩子播下理想種子的58歲老教師劉效忠老師;孩子們自強不息的榜樣,斷臂老師馬復興;來至寶島的自愿者代表林子閎老師;賣豆腐給孩子們掙費用的吳金成老師;尋找山里的女子足球運動員的肖山老師;為孩子開山修路建校的徐德光老師。他們的感人事跡,展示了最美鄉村教師平凡真實的生活和高尚的內心世界。他們身處偏遠的山區,立足于平凡的崗位,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關愛孩子的熾熱情懷,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
以前總覺得我們學校的老師辛苦,現在想想和宋玉剛老師比起來我們的苦和累算得了什么。所以,今后的我將不再抱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好好愛我的學生,做他們心中美麗的老師。“最美鄉村教師”因愛而美麗,因責任而偉大,因堅守而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關愛學生、嚴謹篤學、為人師表、甘于奉獻的感人事跡,不是感動這一個詞所能涵蓋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全體教師要有感悟,進而要有行動,見賢思齊,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以“最美鄉村教師”為榜樣,砥礪前行。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二
周末在家上網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節目,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聽著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事跡,我熱淚盈眶,心靈得到了洗滌,內心受到了震撼。
最使我深受感動的是鄧麗老師的動人事跡。
2009年8月底,27歲的女大學生鄧麗放棄高薪職位,參加了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分配學校時,鄧麗堅持選擇了素有“恩施的青藏高原”、“屋脊小學”之稱的鶴峰縣中營鄉高原小學。
當時的高原小學有7名男老師,人均年齡超過50歲。鄧麗到來之后,開起普通話教學和英語課,并肩負起一個班的班主任、一個年級的語文、四個年級的英語加上全校音樂課的教學重任。鄧麗還兼任了少先隊輔導員,對孩子們的生活悉心照顧。為了讓班上患先天性聾啞的兄弟倆更好地學習英語,鄧麗嘗試用自創手語跟他們交流。學期末,兄弟倆的英語成績從20多分提高到70分左右。
在地處深山、氣候嚴寒的學校,孩子們沒有熱水洗澡,鄧麗和鄉親們一起動手改建了學校第一個洗澡間。一到嚴冬,生爐火、給學生洗澡、批改作業,臉上、手上滿是凍瘡的她,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入睡。為了能改變孩子們的條件,鄧麗與外界多方聯系,愛心人士先后為孩子們送來了新乒乓球臺、籃球、課桌椅、新書包等;去年10月,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在全國率先吃上“免費午餐”。“我所做的,只希望給孩子們帶來改變,希望他們有個開心的童年!”面對央視記者的采訪,樸實的鄧麗道出了這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追求。
聽著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發生,我哭了,為不曾想象的環境而哭,為不曾知曉的故事而哭。
當鄧麗秀氣的臉龐對著可愛的學生,哭著說:“你們一定要記得鄧老師說的話,走出大山!”的時候,現場所有的.人眼睛都紅了!一個個強烈的聲音在內心深處迸發“我要做這樣的老師,我要擁有這樣的人生!”這是我看完鄧麗老師的事跡后內心的吶喊。這群可愛的可敬的鄉村教師他們做到了,他們強大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都很好地詮釋了教師的真正意義。我們常提教育,常常討論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看了他們,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體力行,就是言傳身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什么是人世間的大愛,什么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人生,短短數十載,可以有許多種度過的方式。她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可就是這條路,照亮了許許多多孩子們的路。什么叫“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叫“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些詩詞準確地表達著我們內心的感受。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三
《最美鄉村教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鄉村教師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條件艱苦的鄉村里,他們用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的堅守闡釋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從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們看到了“最美鄉村教師”的堅持和責任,體會到了他們那份始終不變的執著情懷。在中國大地上其實有千千萬萬個鄉村教師像他們一樣在為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奉獻青春。
我們參加培訓、校本教研,以及外出聽課學習等等,應該追求的是自身的專業成長,并非為了外在的榮譽證書,或者外在的功與名。我們應該追求生命本質的東西,專業成長正是內在于我們心靈的財富,專業智慧,專業能力,專業經驗,如金一般的寶貴。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有智慧的教師,比任何榮譽證書都更有人生價值。
也許學習是老生常談,但學習正是每一個有所成就者的不二法門。誰永遠保持學習的熱情,誰就能永遠保持青春活力。什么時候放棄了學習,什么時候就開始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我們常常發現自己失去了讀書學習的興趣,覺得沒什么好看了,好像什么都知道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我們開始固步自封了。
一個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讀的能力,它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設計的水平是文本解讀能力的直接體現。名師令人驚嘆的便是極高超的文本解讀能力,而文本解讀能力背后,則是深厚文化素養的支撐。文本解讀三個層次:課文說了什么,課文怎樣說的,課文為什么這樣說。
提高文化素養,我們已經失去了優勢,因為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不是大學中文系科班出身的,這是無法追回的遺憾。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補,那就是學習。學習是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遲的,廣泛閱讀經典,閱讀名著,日積月累,仍可期待。人的一生,其實是不斷積累的過程。文化素養也是,文本解讀能力也是,教學智慧也是。只要我們有心學習用心積累,總能一步一步走得更遠,走得更高。
正是一直以來的積淀,才成就今天的你我。我們應該樹立一生備課的理念。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打井的精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我們大多數人并不是缺少靈感,缺少的正是靈感之后的堅持不懈!淺嘗輒止,見難即退,正是我們不能成為大家的根本癥結所在。平庸,就是這樣形成的。
任何偉大的事情,都是想了之后做出來的。只有想是沒有結果的!更重要的是要實踐,堅持不懈的實踐,不斷加以反思的實踐!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5篇)01-24
鄉村最美麗的風景散文11-30
尋找最美的風景作文08-13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03
尋找身邊最美勞動者作文(通用29篇)04-30
2021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教師觀后感(通用17篇)01-19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_750字01-22
關于我眼中的最美教師作文素材04-24
最美教師心得體會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