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手老師》電影觀后感3篇
周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集體觀看了電影《無手老師》,觀影過后,內心深受震撼,久久不能平靜,他沒有大的手,沒有堅實的手臂,小編給大家提供《無手老師》電影觀后感,歡迎閱讀和參考!
《無手老師》電影觀后感
《無手老師》是根據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小學回族教師馬復興的感人事跡拍攝的。馬復興自幼失去雙手,但他身殘志堅,在人生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難,頑強的與命運博弈,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堅持到底的行動實現了人生夢想。
他沒有雙手,但是字寫的工整漂亮,畫畫的栩栩如生,他又有一雙手,那是一雙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的手。在農村執教30余載,馬復興辛勤耕耘、執著堅守、無私奉獻、淡泊名利,譜寫著大愛的華章,是新時代精神的典范。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桿,這標桿立得多高,學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他沒有雙手,卻字寫得工整,畫畫得漂亮;他沒有雙手,卻用小小的黑板讓農村的孩子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馬復興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農村教師的偉大形象,也是對最美鄉村教師最好的詮釋。
從《無手老師》劇作看未來影片故事應該說講得很平實,也許這可能是未來影片成功的一個因素。當我靜靜地看完這部節奏緩慢的劇作時,我的心底卻在蔓延著一種無名的力量。是什么能讓我的心靈在平靜中如此震撼?我想,大概就是影片中馬復興以及下麻爾村的孩子們處處透露的那種樸素的人文情懷吧!該影片鏡頭語言樸實,幾乎很少用技巧。章法也較為規范,且風格別異,有創新的思維靈感;我想只要把電影的基本元素用活、用巧、用得適當,你就能在未來影片中講出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
馬老師的可貴之處是心中始終有一股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信念。他在遭受了這樣那樣的挫折和打擊之后,依靠執著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撐起一片藍天。
通過觀看影片,我行員工們被深深的觸動,紛紛表示將以馬復興精神為旗幟、為標桿,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崗位,不計較個人得失,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為農商行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無手老師》電影觀后感
三尺講臺,三寸粉筆,鑄就的是三千桃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出的是教師一生的追求。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締造出一個個夢想與情懷的奇跡。
看完這部電影時,一股莫名的力量涌入我的心頭,就像那大海里的浪花,一個接著一個涌進我的腦海,頓時,腦海里一片空白,慢慢地從心底冉起一股暖流,你的身影或許永遠也揮之不去。
我知道這是一個屬于你的真實故事,因為導演并沒有多用華麗而炫目的手法來修飾。樸實而沉穩的“角色”也略顯生澀,甚至可以說無任何“表演的天分”。是啊,誰又是人生舞臺上天生的“演說家”呢?我沒有離開,而是在淚眼婆娑間與你共同歷經了一回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厚德載物的精神境遇。究竟是什么,讓你在逆境中如此的堅強不屈,保全身心?是信仰!是你那堅守的信仰。“做祖國有用的人”,讓你成為強者,讓你戰勝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與痛苦,讓你歷經重重矛盾與糾結,仍能在夢想的路上揚帆遠航。
你沒有雙手,卻寫得一手工整好字;你沒有雙手,卻畫得一手精湛好畫;你沒有雙手,卻給貧苦的孩子們描繪出一幅美好藍圖;你沒有雙手,卻給孩子們插上了希望的翅膀。是你,讓他們懂得知識的可貴、學會展翅高飛的本領,想要去做祖國有用的人。
你常常會將那一句:“無手的人一定比有手的人做得更好”掛在嘴邊。這是你前進的方向也是動力,更是一種強烈地奉獻意識與事業心,無手并不等同于無為,奮進路上,你那艱難的身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感染與激勵著更多有手之人要敢于承擔起時代賦于我們的責任,敢于承擔、樂于奉獻,只有這樣,才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與價值、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同事、親友的信任與尊重。而今,在實現民族偉大的復興夢——中國夢的征程中,我們時常會將愛崗敬業掛在嘴邊。愛崗敬業不是夸夸其談、盡心盡職也不是紙上談兵,夢想不是那一瞬間的智慧與激情,它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懈與執著的行動力來實現。
這時候,我想起了音樂大師貝多芬、想起著名作家張海迪。雨果曾經說過,人在逆境里比在順境里更能堅強不屈,遭厄運時比交好運時更容易全身心。是的,命運之神沒有特別的眷顧某些人,卻教會某些人面對撲面而來的困難,決不低頭屈服。解救自己的機會,就是自強不息,就是奮斗不止。突然間,我覺得自己做得真的不夠,因為有手的我本可以比無手的你做得更多,更好。
無手老師,感謝你,是你讓我重拾斗志,懂得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堅守讓信仰閃光,奉獻讓生命綻放。
《無手老師》電影觀后感
我沒有想到,在大片云集、特效滿眼的今天,一部普通的公益勵志影片能帶給我們如此多的驚喜、精彩和感動。這部飽含高原氣息和黃土馨香的.電影,用黃河源頭那樣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現給我們一個動人的故事《無手老師》。無手老師馬復興,感動中國的人物,他的故事讓人動容,而他的精神更值得思索。
一、不認輸
馬復興幼年時因意外失去了雙手,人們都說這娃恐怕是廢了,但幼小的他沒有向命運低頭。別人去上學,他也想上學,姐姐說:“你都沒有手,怎么上學呢?”倔強的小復興忍著淚水,在家里用斷臂夾著樹枝在沙地上學寫字,媽媽回來后,一把將雙臂磨得鮮血淋漓的孩子抱在懷里哭道:“娃,咱不練了……”可小復興卻說:“媽媽,我什么時候能長出一雙手呢?我想上學,我不想成為廢人!”不想成為廢人!不向命運認輸!忍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沒有手的馬復興成為村里唯一以優秀成績念完高中的孩子。可命運再次捉弄了他,當他滿懷希望地在高考志愿上寫下“北大”兩個字時,班主任卻一把扯過他的卷子,心酸地說:“你不用考了!就算你考上了,花昂貴的學費念完大學畢了業,又有哪家單位會聘用一個沒有手的人呢?”殘酷的打擊使年青的馬復興幾乎絕望了,可他仍然沒有放棄,命運給了他一個機會——擔任村里小學的代課老師。馬復興成了一名無手老師。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自己從來都習慣抱怨命運如何的不公,機遇莫名其妙溜走,夢想已經漸行漸遠。可我有沒有反思過,我有多少次在命運的十字路口前表現出軟弱、懶惰、彷徨和恐懼?又多少次向現實和挫折屈服,向命運認輸了呢?
二、知敬畏
聽說要當老師的消息,馬復興滿懷希望開始了“痛苦”地準備工作。學寫板書、備課……媽媽看到兒子日漸消瘦憔悴,又一次哭著把馬復興抱在懷里說:“娃,咱不干了……”而馬復興說:“媽媽,我是沒有手的人,這輩子機會不多,我怕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第一次走進教室,頑皮的學生在黑板上寫了“無手大盜”四個字,馬復興默默地把字擦掉,用工整的板書寫下“無手老師”,并且誠懇地說:“從今天開始,我希望我不僅是你們的老師,更是你們的朋友。”天真的孩子們看到“無手老師”漂亮的板書和親切的臉龐,一齊開心地拍手歡迎起來。
知敬畏,所以懂珍惜。馬復興這一生失去的太多,因而倍加珍惜手中的機遇。他四處跋涉,到處去聽課,努力提高業務水平,還搭上了他那點微薄的工資,為貧困的孩子們交學費、添置文具。
媽媽說:“你一個月才那么點錢,都搭進去了,自己怎么辦?將來怎么娶媳婦呢?”馬復興傻呵呵地回答:“我用錢的地方少……再說,有哪個姑娘會嫁給我這沒有手的人呢?”對人生、對機遇、對生活充滿敬畏,這是沒有手的馬復興能夠勝任工作,贏得信任與尊重的原因。很多雙手健全的人,抱怨工作的苦、生活的難,抱怨好活都叫別人干了,好事都叫別人攤上了。其實他們自己何嘗不是拋擲了無數的機會,總想著下一撥是牛市,下一條是大魚,下一趟活輕松又掙錢多。每當工作沒干好,總是因為老板沒本事,同事傾軋;每次機會溜走了,總是小人作梗,朝中無人。總之都不是自己的問題,況且不用怕,自己還年輕,后面機會大把。抱著這種思想的人,失去的只會越來越多,反而是沒有雙手,卻懂得害怕和珍惜,一味埋頭拼命苦干的馬復興,卻抓住了機會。
三、有擔當
抓住機會需要苦干,但要成就卓越,就不是那么簡單了。馬復興所在的貧困山區小學,失學率相當高,眼看著班里的孩子越來越少,他心里像開了鍋一樣。作為民辦教師和殘疾人,能把課上好就算不錯了,孩子失學這種在當地極普遍的事,根本不是他能管的。
但什么叫做老師呢?心里揣著學生前途的馬復興說出了那句我們都很熟悉的話:“我班里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少!這談何容易?拖著殘廢的雙臂,馬復興走家串戶,上城下鄉,跑牧區鉆礦場,忍受白眼奚落,面對打擊羞辱,搭上自己積蓄,把班里失學的孩子們一個個都找了回來。這份不屈的意志,這種頂天立地的擔當,使他從平凡中閃現出讓所有人感佩的光輝。
馬復興是一個平凡的人,他也有脆弱和想不通的時候。影片中細膩地刻畫了他作為普通人的弱點,例如妻子比他先轉為公辦教師后,他表現中的“酸勁”,但這使他的形象更加豐滿和立體起來,也絲毫無損他偉岸的人格。作為“全國最美鄉村教師”,馬復興是當之無愧的。雖然命運奪去了他的雙手,但他卻用心中的那雙手,去擁抱生活,去重塑人生。他不僅不是一個廢人,而且靠自身的努力,回報了母親,回報了社會,實現了人生的理想價值,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這是多少雙手健全的人都做不到的。
我非常有幸觀賞這部《無手老師》。影片不同于我們日常接觸到濃稠到甜膩的那種“心靈雞湯”,它的拍攝手法樸實,有時土到掉渣,但卻最接近真實,非常值得一看。在離場時,我注意到許多觀眾在擦著眼角,我的內心也充滿的難以言說的情緒。馬復興是怎樣一個人呢?我忽然想化用某位名家評論傅小石的一段話,大意是:……他殘破的人生,苦難的命運,殘缺的雙手——和一顆完美的心。
【《無手老師》電影觀后感3篇】相關文章:
電影《超越》觀后感04-17
電影《畫皮》觀后感04-08
初中電影觀后感02-28
電影孔子觀后感02-18
埃及王子電影觀后感03-24
城南舊事電影觀后感03-24
美麗心靈電影觀后感03-12
《海洋奇緣》電影觀后感03-07
電影《心靈捕手》觀后感03-02
微電影《希望》觀后感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