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優秀范文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一件發生在法國鄉村——“池塘畔底”里的故事。“失意”的音樂家馬修,來到“池塘畔底輔育院”擔任代課教師。這所學校是一所專為“行為偏差”的兒童而設置的寄宿學校,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哈校長秉承“犯錯——懲罰”的原則來管理這所學校里的孩子,如果有人犯錯,就得被關禁閉。馬修用自己音樂和愛心感化了幾十名孩子的心靈,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春天,帶來了希望,改變了那些別人認為“無可救藥”的孩子們。整個影片中,馬修老師對于孩子的種種行為給予理解,從愛的角度出發來教育孩子,這與哈校長“傳統體罰”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馬修老師的人性光輝——愛,也在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得以體現。
這讓我回想起了劉克奇在《奧德賽》中提出的幾個問題。
首先,什么是人?老師告訴我們,人是一種不完全,不完整的存在,是未完成性的存在。因此,在我看來,“放牛班”的孩子們也是不完整的存在,也是未完成性的,所以才需要教師去指導,進行相關的教育,使他們朝著完美前進,而且這個指導的老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來駕馭學生,使學生信服。雖然這世界上并沒有十足完美的人,但一旦有這個念頭,有某種驅動力,人就會趨向于越變越好,就有可能發揮其應有的潛能。這就像馬修老師用愛去教育孩子們,引導莫翰奇逐漸走向音樂家之路。馬修老師使他們一步一步地走向“完整性”,成為一個“普通的人”,而不是“行為偏差的人”。人之所以為人,那是因為他們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挫折,通過不斷地過關斬將,來使自己變得強大,不再懦弱,從而得到別人的認可。其次,什么是智慧?老師說過,所謂智慧,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無悔于自己的人生、家庭、國家。因此我覺得馬修老師也是智慧之人,他僅為一個代課老師,本可以按照校長的模式來管理學生,但他卻盡一切能力去引導、理解每個學生,學生犯錯了,第一時間不是責罵和告狀,而是去關懷,盡了一個老師應有的責任;他用真誠來對待孩子,他也無悔來到“池塘畔底輔育院”,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價值、有希望的,他離開的時候為孩子們感到驕傲,與此同時也收獲了孩子對他的'回報。馬修不像哈院長那樣只懂守舊而不創新,相反,馬修利用組織合唱團來了解孩子,團結孩子,充分發揮孩子的音樂天賦,對于不會唱歌的貝比諾和老走音的郭邦,馬修并沒有讓他們坐在教室的一角觀看,而是分別任命他們為“合唱團指揮助理”和“樂譜架”。他沒有讓這兩個孩子感到被放棄或是被拋棄,他尊重每個孩子,讓每個學生在合唱團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個人都各展所長。他用智慧來引導孩子走向智慧,使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而不是外界所看到的“無可救藥”。其實,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一味遵循舊體制,而不懂得創新,這個社會永遠都不前進,更何況人呢?社會要前進的話,最恐怖的不是人不去改變,而是這個社會的體制不做任何改變。只有社會體制變了,人才能更好地跟上腳步,不斷發展。
學會用智慧引導智慧,這樣創新的輪子才會不斷轉動,繼而推動社會的前進,若是用那些不合時宜,腐朽的思維和方式,即使你添加更多的潤滑油也無法轉動腐蝕掉的齒輪,最終也只能原地踏步或者是面臨失敗。正如影片中的哈院長最終因被人揭發丑行而被辭掉職位。
還記得老師課上在評講《大衛科波菲爾》時,講到了杜威的“教育功能”:“學校是完成成長的一個環境”,也講到了“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過得好,完成社會流動過程,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完成愿望的”。然而,“池塘畔底輔育院”在馬修到來前并沒有做到“完成成長”的一個環境。孩子們在懲罰的日子中度過,除了靠“變壞”來保護自己,與老師反抗外還能怎樣?因此一個惡性循環——“犯錯,處罰”就這么產生了。這樣的成長教育環境根本不能給孩子們帶去任何的意義,反而使孩子們更加反叛。他們表面上是被“馴服”了,但心里仍是狂野、搗亂。他們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還經常被懲罰,自然而然地就過得不好,也沒有想要說努力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念頭。教育沒有愛,幸福就完成不了。可以說,教育的背后實際為情感。馬修正是用他的愛來填充他的教育,使得孩子們從合唱團中得到馬修的關注,明白馬修的用心良苦,漸漸地,他們得到了以前沒有過的幸福,也樂意聽從馬修的話。
正如老師上的最后一節課講到的,教育是用希望鑄造希望,是把人由現實世界向精神世界引渡的人性化工具,所以教師要以高貴熱忱的心面對教育事業,才能造就人類美好未來。想要用希望鑄造希望,那就要在教育中結善緣,要一視同仁,在促強扶弱中體現對待學生的公正平等,要以人為本,以學為輔,用愛的能力培養愛的能力,用真誠信任換取真誠信任。馬修正是這樣的教育者,他讓受教育者明白自己的關愛,關懷,照顧,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對每個孩子都公正平等,面對進門后叼著煙的骨架,馬修用緩和的語氣幽默地說:“教室里禁止吸煙,每個人都一樣,甚至你(指那個骷髏)也是,先生”。正是他用“善”來進行教育,所以孩子們才愿意接受馬修的教導,也愿意改正,最終換得孩子們的真誠相待。社會交往中也是如此,你如何待人,便得以何種回報,以善結善,以愛報愛,以真誠換真誠,希望才會來到你身邊。社會發展永遠以善為根基,總體來看它是前進的;而艱難的東西只是暫時的,因為美好的事物將會是永久長存,也將是最終的歸宿。正如哈院長最終被麥神父他們揭發丑行而被開除,他的“犯錯,處罰”教育方法是不會被認可的,是不符合學生發展的,因為它不是以善為根基,而是帶著種種偏見和不相信,是以惡的眼光去管教孩子,因此一個前進的社會是容納不了他這樣的人。
“愛別人實際上是愛自己,那人又怎樣通過愛別人來愛自己。”這是老師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出的又一個問題。其實,馬修老師已經很好地告訴了我們答案。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但他把愛投射在孩子身上,用真心付出,他給予孩子們關注,不肯放棄每一個學生,他相信班上的孩子。正是他這樣人性化的教育,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孩子們才能真切感受到大人們的愛,才會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春天”。在馬修老師離校那一刻,他們唱著馬修教他們的歌,向他揮著手,馬修見到后臉上是掛著笑容的,想必此刻的他也受到了孩子給自己的愛,他的努力沒白費,他自己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并改變了那些別人認為“無藥可救”的孩子,使孩子們有了春天而感到幸福,這或許就是通過愛別人來愛自己吧,就像是你給了別人幸福,同時幸福也會來到你身邊,你自己也感受到愛。
馬修堅信孩子們做的任何行為都有他們各自的理由,他嘗試去理解孩子,用愛來撫摸孩子們受傷的心靈。孩子之所以會變壞,很大部分是大人們給予傷害而造成的,他們沒有得到該有的愛,因此利用一些不良行為來引起大人的關注,希望得到大人的矚目,這是孩子們渴望“愛”的表現。馬修深知班上大多數學生都是“問題少年”,社會忽視他們的存在、家庭對他們絕望、教師對他們失去信心,這群孩子缺乏愛的關懷,從而導致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極度叛逆,而用粗魯的行為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和脆弱。因此,馬修用善良的謊言為學生們開脫,用他的寬容仁愛撫慰孩子們的心靈,把愛公平地分給每個孩子,讓孩子們得到關注,讓他們知道有人在乎他們,因而使得他們更努力,更受鼓勵,更有信心。
馬修身上散發出的人性光輝,是人類靈魂深處的那份真善美,不以惡恨來觀人,常懷寬容仁愛,以愛育愛,給予孩子們“春天”的希望,這是教育界應該要建立的師生關系。感謝這部片子給我不一樣的感受,也對我以后要成為一名教師帶來了不少啟發。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優秀范文】相關文章:
《觀書有感》優秀課堂實錄06-02
古詩觀書有感的詩意07-21
觀《插班生》有感01-21
觀電影功夫熊貓有感03-01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8篇02-27
朱熹《觀書有感》賞析精選03-21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匯編15篇)01-28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精選38篇)05-16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集錦15篇03-09
放牛班的春天中學生觀后感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