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格言吧,格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格言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1
1.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3.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4.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5.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天子》
6.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8.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0.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2
可憐天下父母心。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3
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曰
4、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5、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7、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王永彬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勸報親恩篇》
9、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0、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4
1、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2、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為止。富勒
3、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李毓秀《弟子規》
4、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5、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6、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7、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孟子盡心上》
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0、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5
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2、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4、母親永遠是我心靈的港灣,祝親愛的媽媽健康快樂!您的愛是崇高的愛,只是給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討恩情。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8、您的愛,我永遠報答不了;您對我多年以來的默默支持,是我積極向上的精神支柱。媽媽,我愛您。
9、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0、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6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7、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8、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9、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0、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意思是: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意思是: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3、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意思是: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4、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1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6、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 篇7
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4、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6、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8、首孝弟,次謹信。
9、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0、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11、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12、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
13、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1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15、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16、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
17、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1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9、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20、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21、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22、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23、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4、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25、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2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7、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8、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9、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0、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之敦親篇】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美德作文03-30
中華傳統美德作文03-30
中華傳統美德座右銘01-11
中華傳統美德的征文02-27
中華傳統美德征文03-08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10-25
中華經典傳統美德格言03-18
中華傳統美德明志格言03-08
讀中華傳統美德有感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