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的格言
關于道德的格言1
1、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3、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4、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5、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8、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9、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0、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11、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12、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1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增廣賢文》
14、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15、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16、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1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8、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9、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20、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2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2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3、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25、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26、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2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28、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關于道德的格言2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章炳麟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鳩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于事業中。——凱洛夫
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列寧
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爾巴特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武者小路實篤
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準則來判斷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康德
道德美,包含兩個互相區別的因素,就是正義與慈愛。——庫申
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機謀,而是斗爭和艱難,激情和痛苦。——托馬斯·曼
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蘇霍姆林斯基
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機智,數學使人精細,哲學使人深邃,道德使人嚴肅,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Bacon,Francis
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的影響力。——阿米爾
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過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動從戰斗中退縮的人則是一個懦夫。——羅曼·羅蘭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道德和才藝是遠勝于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巨富的財產蕩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亞
誰能從道德敗壞的地方脫出來,還保持潔白,便是有了最偉大的功德。——顯克微支
愛勞動是共產主義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階級獲得勝利以后,人類不可缺少的條件——勞動,才不會是沉重而可恥的負擔,而成為榮譽和英勇的事業。——加里寧
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蘇霍姆林斯基
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取得物質上的;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羅素
美德與過惡,道德上的善與惡,都是對社會有利或有害的行為;在任何地點,在任何時代,為公益作出最大犧牲的人,都是人們稱為最道德的人。——伏爾泰
如果兒童任意地讓自己不論去做什么而不去勞動,他們就既學不會文學,也學不會音樂,也學不會體育,也學不會那保證道德達到最高峰的禮儀。——德謨克里特
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中就著它的利息。——烏申斯基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齊
關于道德的格言3
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3.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4.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5.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6.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
7.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8.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10.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茍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11.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2.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于義》
13.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14.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15.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16.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2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圣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22.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23.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于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淮南子·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24.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25.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26.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7.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28.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29.圣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干《中論·賞罰》
30.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3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32.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33.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34.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35.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道德的格言】相關文章:
道德講堂經典格言01-31
關于道德的格言02-03
古代道德格言09-18
關于道德的格言警句04-14
道德修養格言03-25
道德修養經典格言05-20
道德格言參考05-26
道德修養格言11-30
關于道德的教育格言05-03
中國的道德格言精選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