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通用10篇)
在現實社會中,發言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發言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寫發言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1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3300多名20xx級新同學來到清華園,成為這里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祝愿你們在清華園里揚起理想的風帆,揮灑絢爛的青春!
同學們,此時此刻,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你們心中的喜悅和激動。你們和很多年青人一樣都有一個清華夢。在你們之中有一位叫索朗旦增的同學,他的家在西藏靠近邊境的浪卡子縣,他經歷了47個小時的旅途奔波后來到清華,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北京,也是他第一次走出西藏。索朗旦增家境貧寒,在拉薩上中學期間每年只回家兩次,靠獎學金和助學金完成學業,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祝賀索朗旦增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清華的一員,也祝賀全體20xx級的同學們圓夢清華!
親愛的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在美麗的清華園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在清華,你們將浸潤在深厚的文化積淀中,體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在清華,你們將有機會聆聽學術大師的教誨,有機會到世界各地交流學習,在更具柔性的培養體系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成長路徑。在清華,你們可以在200多個興趣社團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全球最大的校園創客空間里實現天馬行空的創意。我相信,你們將在清華收獲最美好的大學生活。1981年,70歲高齡的季羨林學長在散文《清華頌》中寫道:“春的信息,在清華園要比別的地方來的早”,“清華園卻不僅僅是像我的母親,而且像一首美麗的詩,它永遠占據著我的心靈”。確實,在所有校友心里,清華永遠是美麗的。今天,我想對你們說,“有你的清華會更美!”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節,你們可以發現園子里“溪光初透徹,秋色正清華”的詩情畫意。秀美安謐的環境確實能滌蕩人的心靈,讓人憧憬、引人遐思。今年,同學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收到了我送給你們的書—《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是美國著名作家、詩人亨利·梭羅的不朽名著,講述了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作者在瓦爾登湖邊遠離塵囂、簡樸至極的生活和瓦爾登湖隨四季變幻的湖光山色。當時的美國,隨著經濟迅猛發展,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泛濫,人們把追逐物質財富作為唯一目標。梭羅對此進行了強烈的批判和反思,他不屈從于庸俗的現實,追求生活的本真,最終收獲了超凡高潔的思想。一個多世紀后,我們仍能從《瓦爾登湖》中獲得靈魂的滋養。今天,我們同樣需要擺脫物質的奴役,在安靜思考、默默守望、執著追求的過程中,感受寧靜的巨大力量。
大學是一個需要寧靜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的職能越來越多,社會也越來越喧囂浮躁,大學在當下尤其要強調遠離世俗利益的誘惑,驅除急功近利的障蔽,真正成為人類的精神家園。“萬物得其本者生”,大學必須牢記并篤行育人的根本任務,將精力和資源集中到人才培養上。大學需要一個安靜美麗的校園,校園的風貌體現了大學的品位和境界。在我心中,清華園的美麗景象還應該包括:繁花落葉間教授行走在去教室的路上,藤影荷聲里同學們在長椅上讀書,墨韻書香中校長與師生談心論道。我相信,寧靜的清華一定會孕育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你們已經邁進清華的大門,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從此展開。我想,你們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忘卻曾經的成績和掌聲,忘卻一時的滿足和得意,解放心靈、釋放真我,在寧靜中尋找新的夢想。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追問本心。青年人應該努力充實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質,應該直面內心而不是隨波逐流,應該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個人如果缺乏內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雜聲中迷失自我,耗盡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最多只能得到平庸的優秀和貧乏的成功。同學們,你們需要反復地追問,什么是自己最喜歡、最熱愛的?什么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發自內心的熱愛,是你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追隨本心的召喚,你們才能鑄就無悔的人生。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篤學砥礪。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不僅需要安靜的環境,更需要安靜的內心。只有心無旁騖、潛心篤學,才能獲得真知、增長才干;只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才能超越自我、升華人生。清華校友、世界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因沉迷于數學而被稱為“呆子”,他在追夢數學的傳奇人生中,以“人家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心安”的精神刻苦鉆研,成為中國解析數論等多個研究領域的創始人。同學們,勤奮是理想的階梯,困難是人生的試金石,在寧靜中篤學、在砥礪中前行,你們就一定能創造無限美好的未來!
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在《人月圓·梅》這首詞中寫到“殷勤喚起,大地清華”,這里“清”意味著純潔、安詳,“華”意味著茂盛、希望。同學們,從今以后,美麗的清華將成為你們新的家園。我相信,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2
各位同學,各位親屬,各位老師:
早上好!八月的北京,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我很高興代表教師們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說半國英才會清華,一點都不過分。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各省優 秀文科學生選擇清華,完成自己的文科學業。這再次證明,清華不僅是培養杰出科學家、工程師的搖籃,而且也是造就卓越人文社科大師的沃土。我保證,無論是理 科生、文科生,清華都不會讓你們失望,當然我相信你們也不會讓清華失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樂乎?這就是此時此刻作為教師我的心情。
每一位同學都非等閑之輩,都有驕人的過去。很遺憾,今天所有這些全部歸零,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然而,四年后你們肯定大不相同,這取決于今天你們如何籌劃你們的大學,準備以何種態度和行動度過自己的大學歲月。在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三點想法。
一、帶著理想去學習。
心靈到不了的地方,腳步也一定到不了。要想走得更遠,你的心靈一定要首先到達那個理想的彼岸。中學時代,你們每天不是在考試,就是在 準備考試,無法為理想、為興趣而學習。進入大學后,希望你們打開思路,大膽假設,最大限度去挖掘、開發與生俱來的潛能和天資,找回失去的“童真”和天性, 敢于、善于“胡思亂想”,“胡亂聯系”,很多發明創造、理論創新都是不經意間在“胡思亂想”、“胡亂聯系”中產生的。特別我清華學子,不僅在已然世界要積 極探索,孜孜以求,更要仰望星空,放飛夢想,開辟未知世界的新天地!我還希望同學們既不要再為考試、為取得好的分數而學習,也不要為眼前利益、為賺大錢、 賺快錢而讀書,而是為一個偉大的事業、為一個崇高的理想而學習。無論你選擇什么專業,你的選擇都不僅僅是一個專業,而是一個事業。在構思自己未來的時候, 要把你們的夢想與國家和人類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你們的大學、你們的人生才是清華人應該有的大學和人生。未來四年你們一定要尋找到值得終身為之奮 斗的事業和夢想,并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付諸行動。
二、進德修業,修身養性,道德文章同進步。
英國教育家紐曼說:“一個靈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勝任。”大學不僅是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地方,更是修身養 性、培養靈魂健全、品德高尚、有強烈社會責任意識的公民之所在。要文明你們的精神,陶冶你們的情操,關愛蒼生,關心天地,捍衛我們的核心價值,永遠不要讓 知識和技能超越道德的底線,成為一個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公民。四年后你們真正能夠帶走的,除了畢業證書,就是你們所奉獻出去的東西,奉獻越多,帶走越 多,收獲越大。要樂觀進取,陽光向上,無論是面對自然界的問題或者人類社會的問題,永遠充滿信心,給人以希望,不可隨便說“沒有辦法了”。要培養自己的韌 勁,有頑強的毅力,堅忍不拔,永不放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當然還要有強健的體魄,過硬的心理素質,待人接物得體大方,言談舉止彬彬有禮。總之,清華以及清華人一定是正能量的代表,與歪門邪道、低級趣味、沽名釣譽 等負能量格格不入。
三、清華學子乃天之驕子,國之棟梁。
無論愿意不愿意,將來你們注定要對國家、對社會承擔很大的責任。如何承擔起這沉甸甸的責任,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 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身邊小事處理不好,何以期待你們將來治國理政、解決好天下的大事?清華人的特質就在于我們不僅能夠仰望星空,還能夠腳踏實地; 不僅能夠做大事,還能夠做小事;不僅能夠發現問題,還能夠同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今天你們成為清華和國家的主人,就要以主人翁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就要像 主人那樣去思考問題。特別提醒大家,要把生活帶來的`任何困難視為對自己的考驗、鍛煉和特殊的眷顧,沒有什么人生經歷是無用的,希望你們既不要浪費人生帶給 你們的機遇,也不要浪費未來遇到的任何挑戰乃至挫折,甚至主動尋找挑戰,擇難而上,勞己筋骨,砥礪心志,錘煉品質,將來必成大器。
同學們,“清華”本來是個地名,是個很小的地方。一百前這個名稱開始與學堂、學校和大學連接,出現了“清華大學”四個字。正因為“大學”前面出現了“清 華”二字,從此“大學”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清華”給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大學。今年秋天,你們入主清華園,相信你們的四年一定會賦予“清 華”、賦予“大學”、賦予“大學生”以新的、更高的內涵和價值!
你們的大學,清華的希望;你們的大學,中國的希望!時代不會辜負你們,希望你們也不要辜負我們的時代,不要辜負我們的清華!衷心地祝福你們!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新入學的師弟師妹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于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博士研究生xx。今天,美麗的清華園又迎來了6000多名“清小研”。站在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五年前自己報到時的樣子,那時候新生報到還不能自行上傳ic卡的照片,于是那天凌亂的發型便永遠定格在我的學生證上,成為我心中永遠的痛。
不管大家手中ic卡上的照片是否經過了p圖軟件的加工處理,在拿到這張卡的一刻,我們的人生從此將與清華結緣。在這里,我代表全體在校研究生,向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五年前,我也和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第一次走進綜體,坐在某一個角落等待著我在清華的第一堂課。今天,我想就自己在這里學習生活的幾點體會,與大家一同分享。
我體會,清華為我們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臺。我曾經讀到過一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作者發現很多分子生物學領域的重大研究突破,并非來自于科學家在顯微鏡下埋頭苦干時的“頓悟”,而是產生在不同項目組的研究人員每周的科研討論會上,足見良好的交流環境對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在清華園里,食堂的餐桌、宿舍的三角屋、荷塘旁的咖啡館、甚至情人坡的草坪,都可以成為我們與老師、同學們自由交流、碰撞思想的場所。
在清華,如果你想要探究大數據的應用價值,你可以隨時隨地發起一場專題微沙龍,邀請計算機系的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在清華,如果你是一名徹頭徹尾的工科男博士,卻想探討中國a股底在何處,路在何方,你可以有機會與諾獎大師直面對話。
在清華,如果你希望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抹上一縷國際化的色彩,各類國際交流支持項目將幫助我們實現在海外研修的愿望。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校期間,充分利用清華提供的各類平臺資源,抓住每一個可能的學科內、跨學科、國際化的交流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
我體會,清華為我們營造了追隨榜樣,形塑習慣的氛圍。去年的畢業生代表張如范師兄,在學期間包攬了“學術新秀”和特等獎學金這兩項研究生最高學術榮譽。榮譽的背后,是他堅持每周都寫下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和錯漏,畢業時他的筆記已經有十幾本之多。
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祖充,每天早上都堅持花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閱讀本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幾年下來從未間斷。
其實在清華,這些優秀的習慣并不獨屬于這些在同學們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每晚在紫操上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他們堅持每晚從實驗室回來都要跑上3000米再睡覺;每個工作日的早上我們會發現大師兄總是第一個到實驗室,檢查大家昨晚的實驗數據;即使在每年最熱鬧喧天的校慶日,我們發現還是很難在老館搶到一個座位,那里靜悄悄的只能聽到同學翻書時的沙沙聲。
這些簡單的習慣匯聚成榜樣的力量,共同組成了清華人的精神特質,而這種精神特質也在傳承中不斷激勵著我們前行。
我體會,清華為我們創造了跨越知識邊界的環境。去年化學系的張希院士在給研究生新生的入學第一課上說過,要做到“心中有科學,眼中無學科”。作為研究生我們的任務是創造知識,而這種創造往往需要建立在對已有知識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
錢鐘書先生在清華讀書時,曾發出過“掃平清華圖書館”的誓言。今天,清華這座校園所承載的知識容量不止體現在豐厚的藏書,更體現在為我們突破知識邊界,探索嶄新領域,提供了開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環境。
比如,選修一門創新創業課程,你便有機會和來自于不同專業的同學組成創業團隊,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經歷將腦海中的粗淺想法轉化成實體產品的全過程。
比如,參加一次到西南邊陲的社會實踐,感受鄉土中國的魅力與文化,豐富自己對國情的深刻理解;再比如,當自己的研究遭遇跨專業知識缺乏的瓶頸時,嘗試預約真人圖書館中藏有的100多位各專業名師資源,他們將幫助我們打開通往研究的另一扇門。
同學們,清華足夠大,這里為我們追求真理、實現夢想提供了優越的環境。這片環境是百年清華人,在奮斗和實踐中一點一滴、不斷積淀中形成的。它代表著這個園子的歷史、精神和傳統。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這片優越環境的受益者,更是這片環境的維護者和創造者。
衷心地希望大家在清華收獲真知、結交摯友,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一步!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4
同學們:
金秋時節,xx級新同學從祖國各地、四面八方走進清華園,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全體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并借此機會,向培育你們健康成長的中小學老師和信任清華、支持清華的各位家長,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區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過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
新生中女生占31%,過去清華的女生比例比較低,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體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來女生比例基本穩定在大約三分之一。
今年新生中,有少數民族同學264名,占總數的8%。此外,還有國外留學生和港澳臺生共計425名。在座的同學們中,有一些同學來自貧困地區、地震災區,或因為其它多種原因家庭經濟有一定困難。
按照統計,清華每年有大約25%的同學家庭經濟困難,其中占學生總數10%的同學特別困難。對于所有經濟困難的同學,學校將通過助學金、勤工儉學、國家助學貸款、臨時困難補助等一系列措施給予資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學通過“綠色通道”完成了報到手續,實現我校“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鄭重承諾。
眾所周知,能夠進入清華學習的同學,都是中學的佼佼者。同學們在中學階段勤奮學習,奮勇爭先,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終于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如今,這么多優秀學子匯聚在一起,為大家的相互學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同時,相對于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每個人又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只有繼續刻苦鉆研,才能取得更加優異的績。
今天的開學典禮是同學們人生路途上的一個新起點。如何立足新起點,迎接新挑戰,爭創新成績?我想,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學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發揚:
第一,打好基礎,積極實踐,勇于創新。大家知道,清華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時期內,主要培養本科生和預科生,通過廣延名師,給予學生堅實的數理和人文基礎、科學的學習方法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追求與氣質。
正是得益于在清華獲得的“為學”與“為人”的“厚基礎”,再經過國外高水平的專業研究訓練,這些學生后來大多成才并回國做出重要貢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面對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急迫需求,清華提出“紅色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目標。
特別注重實踐和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績,這一時期的“重實踐”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礎”傳統有機結合,使廣大畢業生在國家建設的第一線大展宏圖;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逐步進入自主創新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培養一般意義上的“行業高手”。
而且要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能力的人才,“求創新”成為新世紀新階段國家和社會對清華這樣的研究型大學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學們在清華的學習中,既要扎實、認真地打好各門學科的基礎;又要積極動手、動腦,把握好各類實踐環節。
更要在主動學習、積極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創新、創造的思維與能力。盡快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從以老師為主導的被動學習,到自己主動地學習、獨立地思考,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努力成為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拔尖創新人才。
第二,學好專業,全面發展,追求和諧。世界的進步與發展,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越來越寬的要求。我們常常說要求大家“全面發展”。
今天,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全面發展已不僅僅是指“德智體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更多知識與精神素養,這是新世紀人才應當具有的基本素質。
十年前,清華大學為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首創并實施了“綠色大學”示范工程,通過“綠色教育”的課內外教學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通過“綠色科研”為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技支撐,通過“綠色校園”建設生態和諧的`良好育人環境。
記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東京大學校長小宮山宏先生,他向清華師生演講時,以自己家里生活中節能減排的例子,說明他如何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后來的宴會上,他又問我:你們在這方面有什么舉措?我當時沒有向他全面介紹我們學校的有關工作,我跟他說:您剛才說自己開車上班,選車的首要標準就是要節能減排,這確實很好,不過我們是騎自行車上下班,估計節能減排貢獻更大吧!
這當然是一個玩笑,而且實際上也不可能路途多遠都騎車前往,但我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積極投身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行動中去,共同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將來走上社會,更要成為節能、環保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模范。
第三,深入了解國情,具備國際視野,明確歷史責任。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同學們將要參與的一系列國慶教育和慶祝活動,正是大家進一步深入了解國情的機會。相信大家在這一過程中,會更加深切地感到,我們的學校以及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都與我們的國家密不可分。
我們的許多前輩師長正是從對國情的深入了解和對祖國的深摯熱愛出發,承擔起國家和民族賦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為國家富強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形勢下,要更好承擔起振興中華的責任,還必須放眼世界,具備寬闊的國際視野。
學校正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大力推動學生海外交流與合作。去年,學校公派出境學生達xx多人次,通過“海外名師講堂”、“優秀新生海外研修計劃”和“拔尖創新人才暑期研修計劃”,以及聯合培養、聯合學位、交換生、合作研究、海外實習和暑期學校等一系列境外學習環節,構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養體系。
對于在座的同學來說,我們力爭在近幾年內,讓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具有海外學習或交流的經歷。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學校創造的良好條件,積極吸收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營養,胸懷天下,服務祖國。
同學們:再過兩年,清華大學將迎來百年校慶,你們將親身經歷這一難忘的時刻。
希望大家切實踐行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和“行勝于言”的校風,積極參與學校的建設發展,積極參與校慶的各項活動,以優異的成績向百年校慶獻禮!
今天在座的還有一些同學的家長和親屬,我們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以各種方式,關心清華的發展、支持清華的建設,共同為清華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5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很高興在這里見到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開學典禮,說明各位在人生的奮斗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因此我向大家通過自身努力而獲得的成績表示最由衷的祝賀。我真誠的祝福每一位同學們都度過一個充滿激情、汗水、歷練和收獲,并由此而刻骨銘心的大學生活,無愧于祖國的期冀,無悔于自身的青春!在此,也請允許我代表我校全體教師向大家莊嚴承諾,我們將以全部的熱情、認真的態度、常新的知識和高尚的師德,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職責。
這個問題留待大家以后用行動回答,今天我只想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你們即將遇到的陷阱。我見過一些同學,入學時志存高遠,但不慎幾次考試都未能名列前茅,于是自尊心微妙地發酵——如果堅持努力而仍落后,別人可能會覺得我笨,還不如宣稱自己是看淡了學業、不屑于競爭而已。久而久之,這種蒙蔽他人的說辭最終蒙蔽了自己的初心,他們不再憶起自己往昔的金戈鐵馬,不再敢于挑戰難題、參與競爭,而是甘于仰望“大牛”,選擇平庸。這是一種讓中學時代追求卓越、無所畏懼的你們走向沉淪的典型模式,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人在順境中堅持自強不難,但在逆境挫敗中迸發的反彈力量,才是內心強大的真正體現。從今天起,你一定會遇到更聰明、更努力的同學,學習更富有挑戰性的課程,幾乎會感到龜兔賽跑中角色的反轉,甚至要面對“一群不睡覺的兔子”。要想在高手如林的清華度過不平庸的求學生涯,請在逆境中一如既往的保持目光如炬、氣勢如虹!
第二個故事,雖然包含了年少的執拗,但卻不負青春的追求,這是我自己的一段經歷。16年前,我和諸位一樣坐在下面參加開學典禮。當時,一心想學無線電的我卻被調劑到一個并不熟悉的專業。我偶爾聽說年級前三有資格參加轉系推研考試,于是開始了一邊學好本專業,一邊自學電子系課程的生活。在清華兩線“作戰”,考驗的完全是信心、勇氣和堅持。當同學們考完最后一門去準備假期游玩時,我去圖書館開始規劃自學。最終,我以連續三年第一名的成績參加交叉推研,進入了自己最想去的實驗室直讀博士,并在兩個不同的專業都獲得了優秀畢業生榮譽。今天回頭看看,在工作中能夠有幸同時受益于兩個專業的知識和思想,恰好印證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的古訓。
清華所要培養的學術大師、興業之士和治國之才,只有經歷挑戰、困頓和磨礪才能成就。能否在挫敗中學習、在逆境中成長,將決定各位今后的人生高度。之前的成績已經證明了大家聰明、有悟性,而以后更需沉淀的,是一種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保有的耐心與堅守。踐行逆境中的自強,外在的困難就打不倒你。但是,你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德行的修為,它決定了你能走得多遠,而非多快。
清華校訓將“厚德載物”與“自強不息”并重,是富有深意的`。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雖然我們的先哲并沒有探討這句話的否命題是否成立,但在壓力下保持厚德顯然更不容易。堅持自強,就自然要面對壓力。因此,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是清華在培養國之棟梁時所要明確塑造的一種品質。
第三個故事,從為學經歷中見微知著,管窺“厚德載物”的意義。我念書時讀過許多大學者的傳記,每次看到他們長期攻堅重大問題時,總是歸因于自強之精神。直到做研究生時才體會到,做有意義的大問題首先需要的是保持“淡泊名利”的學術操守。直博生的前兩年,我一直苦于找不到有足夠創新性和普適性的問題,每天在各類文獻和報告中“望盡天涯路”,也曾經彷徨、糾結于是否要做幾個短平快的小問題,或者做那種單一方法、反復使用的灌水問題先博取些功名。清華厚德文化多年的熏陶,讓我在壓力下堅持了做科學疆域中背對繁華、面向強敵的屠龍少年,最終找到并攻克了通信理論中兩個框架性問題。盡管成果出的較晚,但是第一篇期刊論文就獲得了以無線通信先驅馬可尼命名的馬可尼論文獎,而第一篇國際合作的會議論文獲得了國際通信大會的最佳論文獎。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厚德載物對于學術生涯的重要性,忽略這一點,學業的長進就難以持久。進入大學階段以后,課程選擇有了很多自主性,曾有同學就“貌似聰明”地替換掉了要求嚴格的課程,既獲得了更高的分數,又把節省的時間用來提高其它成績,后來,卻因相關知識的欠缺而錯失了發展機會。因此,在自主性更強的大學生活中,請大家謹記《禮記中庸》里的一句話——“君子慎其獨”,通過在學業競爭的壓力下踐行厚德載物,品味其對于事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性。
大學,是你們真正開始獨立學習和生活的地方,相信大家這兩天已經開始體會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欣喜。人文日新的清華園為青春提供了擁抱真理、強健體魄、文理兼修、全面升華的無盡可能。“莫等閑,白了少年頭”。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秉承逆境中的自強、壓力下的厚德,在精神上融入清華特質,在享有光榮與驕傲的同時,牢記新一代清華人對于傳承、發揚我校新百年夢想與輝煌的責任和使命。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作為此間的教師,今天,我們以廣納天下英才入我校,與諸君傳播文明、探索真理而自豪;明天,我們以廣布我校桃李于天下,觀諸位國家棟梁、社會精英而驕傲!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6
同學們: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在這個金色的收獲季節,你們帶著多年來刻苦學習的碩果走進清華園。在此,我首先代表學校,向你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夙愿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借此機會,向積極為清華輸送優秀生源的中學老師們,向精心哺育你們成長、并給予清華充分信任的廣大家長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相信在大家還沒有跨入清華大門之前,就已經收到了許許多多的美好祝愿。今天,作為你們的老師和校長,我也想對大家談一點希望──就是希望大家珍惜寶貴的大學時光,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清華人清華是一所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和崇高的聲譽。獨具特色的精神和文化,是清華經世獨立、歷久彌新的靈魂所在。清華的精神,包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以及“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等等。你們選擇了清華,意味著將要把自己的人生旅途,與清華的歷史和未來緊密聯系在一起。作為清華大家庭的新主人,你們將逐步融入清華的精神與文化,既要和全體清華人一起分享學校的榮譽,也要承擔起繼承和發揚清華優良傳統的責任與義務。
清華精神是永恒的,但同時也是常新的,是具有時代特色、并蘊含著社會責任和國家使命的。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步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征程,同學們就要自覺地承擔起這一神圣使命,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這使我想到大教育家韓愈的一句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大家都知道,這是告訴我們:學業精深源于勤奮,如果懶惰貪玩就會學業荒廢;凡事三思而后行,如果隨波逐流將會墮落毀敗。但在這里我想強調的是,勤奮學習和獨立思考對同學們培養全面素質和創新精神的作用。
成為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礎。清華現有13個學院54個系,學科涵蓋理、工、文、法、醫、新聞、管理、藝術等領域。這里開設了涉及各個學科領域的3000多門課程,每周都有不同專業的學術講座;這里有著一支愛崗敬業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共有近2300名正副教授、35位中科院院士和31位工程院院士、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位圖靈獎獲得者;這里具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施、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快捷便利的校園網絡……這為大家提供了十分優越的學習條件和良好的創新氛圍。在這一基礎上,每位同學明確自己新的奮斗目標,自覺地在學習中增強創新意識,顯得更為重要。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積極奮發的學習勁頭,肯吃苦、不取巧,充分挖掘各自的潛能,培養和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漫游知識海洋的樂趣中領略和體會科學、藝術、人文各自具有的無比魅力,陶冶性格情操,使自己成為政治、思想素質好,同時又具有良好科學素養、藝術造詣和人文精神,并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以為考上清華就萬事大吉,喪失了目標與動力,碌碌無為、虛度光陰,甚至沉溺于網絡游戲,以至荒廢學業、遺憾終身。勤,不僅要勤奮讀書、學習書本,還要勤于向身邊的人學習,不僅向老師學習,還要向同學學習,重視相互學習、相互砥礪,在討論與探索中共同前進。勤,還應強調勤于實踐,就像剛才毛捷同學所說的那樣做到“七個一”,即:大學期間爭取至少“參加一次科技賽事,從事一項社會工作,參與一項體育運動,開展一次社會實踐,承擔一次志愿服務,加入一個社團組織,參與一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在實踐中學會創新、勇于創造。
成為創新型人才,還必須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各具特色,但大都具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力。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大家要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學會獨立地思考、獨立地學習、獨立地生活,學會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如韓愈所說的那樣,“師古圣賢人”,要“師其意不師其辭”,以古人為師,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學習其思想、方法,要活學,從而“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對于西方的文明成果,同樣也不能盲從,要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取其精華、善于借鑒。面對當今社會五彩繽紛的傳媒世界,大家更要進行獨立的分析與判斷,切忌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要真正做到不唯古、不唯洋、不唯上、不唯書、不唯聞,只唯實,培養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力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謂“批判性思維”,不能僅僅從發現錯誤、查找弱點等否定性的含義去理解。實際上,批判是一種洞察力、辨別力和判斷力,因而批判也包括關注優點、肯定長處的含義。批判性思維,就是面對認識對象,做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的判斷,或者形成新見解、新思路的一個系列思考的過程。在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中,大家會面臨知識挑戰、學習競爭、交友困惑、師生磨合、家長期望等許多新的問題,會遇到人生路上一些“十字路口”等待你去選擇,清華也會有些與你們的想象不同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堅定方向,學會辨別,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在勤奮學習、獨立思考中健康成長。
我相信,3000多位洋溢著青春活力的新同學的到來,將會使壯美的清華園更加生機勃勃、靚麗多姿。衷心希望同學們成為我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的生力軍,成為未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棟梁之才!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7
各位同學,各位親屬,各位老師:
早上好!
八月的北京,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我很高興代表教師們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說半國英才會清華,一點都不過分。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各省優秀文科學生選擇清華,完成自己的文科學業。這再次證明,清華不僅是培養杰出科學家、工程師的搖籃,而且也是造就卓越人文社科大師的沃土。我保證,無論是理科生、文科生,清華都不會讓你們失望,當然我相信你們也不會讓清華失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樂乎?這就是此時此刻作為教師我的心情。
每一位同學都非等閑之輩,都有驕人的過去。很遺憾,今天所有這些全部歸零,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然而,四年后你們肯定大不相同,這取決于今天你們如何籌劃你們的大學,準備以何種態度和行動度過自己的大學歲月。在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三點想法。
一、帶著理想去學習。
心靈到不了的地方,腳步也一定到不了。要想走得更遠,你的心靈一定要首先到達那個理想的彼岸。中學時代,你們每天不是在考試,就是在準備考試,無法為理想、為興趣而學習。進入大學后,希望你們打開思路,大膽假設,最大限度去挖掘、開發與生俱來的潛能和天資,找回失去的“童真”和天性,敢于、善于“胡思亂想”,“胡亂聯系”,很多發明創造、理論創新都是不經意間在“胡思亂想”、“胡亂聯系”中產生的。特別我清華學子,不僅在已然世界要積極探索,孜孜以求,更要仰望星空,放飛夢想,開辟未知世界的新天地!我還希望同學們既不要再為考試、為取得好的分數而學習,也不要為眼前利益、為賺大錢、賺快錢而讀書,而是為一個偉大的事業、為一個崇高的理想而學習。無論你選擇什么專業,你的選擇都不僅僅是一個專業,而是一個事業。在構思自己未來的時候,要把你們的夢想與國家和人類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你們的大學、你們的人生才是清華人應該有的大學和人生。未來四年你們一定要尋找到值得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和夢想,并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付諸行動。
二、進德修業,修身養性,道德文章同進步。
英國教育家紐曼說:“一個靈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勝任。”大學不僅是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地方,更是修身養性、培養靈魂健全、品德高尚、有強烈社會責任意識的公民之所在。要文明你們的精神,陶冶你們的情操,關愛蒼生,關心天地,捍衛我們的核心價值,永遠不要讓知識和技能超越道德的底線,成為一個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公民。四年后你們真正能夠帶走的,除了畢業證書,就是你們所奉獻出去的東西,奉獻越多,帶走越多,收獲越大。要樂觀進取,陽光向上,無論是面對自然界的問題或者人類社會的問題,永遠充滿信心,給人以希望,不可隨便說“沒有辦法了”。要培養自己的韌勁,有頑強的毅力,堅忍不拔,永不放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當然還要有強健的體魄,過硬的心理素質,待人接物得體大方,言談舉止彬彬有禮。總之,清華以及清華人一定是正能量的代表,與歪門邪道、低級趣味、沽名釣譽等負能量格格不入。
三、清華學子乃天之驕子,國之棟梁。
無論愿意不愿意,將來你們注定要對國家、對社會承擔很大的責任。如何承擔起這沉甸甸的責任,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身邊小事處理不好,何以期待你們將來治國理政、解決好天下的大事?清華人的特質就在于我們不僅能夠仰望星空,還能夠腳踏實地;不僅能夠做大事,還能夠做小事;不僅能夠發現問題,還能夠同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今天你們成為清華和國家的主人,就要以主人翁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就要像主人那樣去思考問題。特別提醒大家,要把生活帶來的任何困難視為對自己的.考驗、鍛煉和特殊的眷顧,沒有什么人生經歷是無用的,希望你們既不要浪費人生帶給你們的機遇,也不要浪費未來遇到的任何挑戰乃至挫折,甚至主動尋找挑戰,擇難而上,勞己筋骨,砥礪心志,錘煉品質,將來必成大器。
同學們,“清華”本來是個地名,是個很小的地方。一百前這個名稱開始與學堂、學校和大學連接,出現了“清華大學”四個字。正因為“大學”前面出現了“清華”二字,從此“大學”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清華”給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大學。今年秋天,你們入主清華園,相信你們的四年一定會賦予“清華”、賦予“大學”、賦予“大學生”以新的、更高的內涵和價值!
你們的大學,清華的希望;你們的大學,中國的希望!時代不會辜負你們,希望你們也不要辜負我們的時代,不要辜負我們的清華!衷心地祝福你們!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8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8000多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擁有xx7年歷史的清華因為你們的到來充滿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來自尼泊爾的森吉特·森格羅拉(SangeetSangroula)同學是新聞學院全球財經新聞項目的碩士新生,曾在尼泊爾的英文報紙《共和報》擔任記者。他對媒體融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在中國學習新媒體采編技能,成為融媒體時代的多面手。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的王仕韜同學很喜歡外語,先后學習了法語、德語和日語,他感到理工思維對他自己學習語言很有幫助。今年王仕韜同學順利進入人文學院攻讀語言學碩士學位。同學們,清華是一所有夢想的大學,清華也為所有有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相信,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一定能在這里充分施展才華,放飛絢爛多彩的夢想。
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是清華的辦學風格。融合是清華學術傳統和文化精神的鮮明特色。徜徉在清華校園中,你們既能感受到中國園林的秀美,也能感受到西式建筑的典雅。不同風格的建筑毗鄰而建,共同構成融匯中西的獨特和諧之美。希望你們在“東西文化,薈萃一堂”的學術交流中獲得智慧的啟迪,在“新舊合冶,殊途同歸”的思維碰撞中讓思想更加深邃。
融合是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學科的融合豐富了人類的認知體系,有效地增強了人類研究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媒體的融合打通了人們觀察世界的視角,深刻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和傳播格局。科學與技術的融合以及不同技術之間的融合,催生了大量-性技術,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促進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成為創新思想的活力源泉。不同文化的融合促進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使得人類文明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在開放融通的時代潮流中,你們要勇立潮頭、把握方向,在融合發展中創造精彩人生。
在學科交叉融合中引領創新。在科學的發展歷程中,學科的劃分促進了相對完備和獨立的知識體系的建立,使人類能夠更為精細深入地探究世界。隨著科學的快速進步,學科的發展出現了交叉融合的趨勢,既有的學科邊界被不斷打破,交叉學科、跨學科研究領域層出不窮。學科的交叉融合源于研究問題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交叉融合后形成的新方向、新領域往往成為孕育重大創新成果的沃土。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瑞士的雅克·杜博歇(JacquesDubochet)、美國的約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Frank)和英國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Henderson)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他們在生物分子的冷凍制樣技術、分子三維結構的解析方法上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研究成果體現了學科交叉帶來的重大創新機遇。實際上,學科的交叉融合也顯著提升了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科學研究的進步。希望你們勇于突破邊界,敢于探索未知領域,不斷邁向新的學術高度。
在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中提升境界。科學揭示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人文為人生提供安身立命的根本。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有助于人類更為深刻地認識世界和建構文化。深厚的'人文素養往往給科學家帶來新的直覺和靈感,并給予他們前行的力量。愛因斯坦曾說“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1923年從清華畢業的顧毓琇學長是博通古今、學貫中西的學術大師,被稱為“左手嫻熟于人文,右手精通于數理的曠世通才”。他是國際電機和自動控制領域的先驅,是中國電機、無線電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創作七千余首詩詞歌賦,創作十余部話劇,出版了英文佛學巨著,還確定了中國古樂的標準音黃鐘音的頻率。從這些中外大師身上,我們看到了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的完美融合。希望你們努力提高人文素養,培養科學精神,在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中豐富生命的內涵、提升人生的境界。
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中拓展格局。文化融合的過程,是不同文化接觸、碰撞的過程,也是在比較和篩選中整合的過程。“和羹之美,在于合異。”文化融合的精髓就在于“合異”。不同文化元素調和共存,在形成新的有機整體的同時,也促進了各自新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融”是生動而不失自我的改變,是在溝通交融的過程中互學互鑒;“合”是在相得益彰中尋求共性,是在取長補短的過程中和諧共生。不同文化的融合讓人類社會有了越來越多的共同關切,全人類的命運休戚與共,全人類的夢想緊緊相連。在這樣一個文化融合的時代,希望你們學會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學會與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學會從不同的文化中汲取營養,心懷人類福祉,不斷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
同學們,融合的時代潮流浩浩蕩蕩,融合的時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蘊藏著無限的活力。希望你們把握住時代脈絡,把握好人生方向,乘長風濟滄海,在融合的時代引領創新、提升境界、拓展格局,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跨越新的高度,才能看到人生更美的風景。清華,一定是常新的。我相信,美麗的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9
同學們:
今天,來自全球82個國家和地區的5800多名同學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各位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你們即將從這里開啟一段人生的新航程,你們不再僅僅是既有知識的學習者、接受者,而且將成為新知識的創造者、貢獻者。你們將是學術研究的新鮮血液,是推動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生力軍。
當前的世界,發展與變革已成為最重要的主題詞,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新科技革命正孕育著重大突破,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正發生著深刻變革,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對各類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迫切的需求。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知識工作者可以大有作為,也必將大有作為。我熱切地期待你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機會,潛心學問,培育職業操守,提升素質能力,為將來創造人生、成就事業、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學們,你們將來不一定都從事純學術工作,但學術思維和學術精神卻一定會伴隨你們終身、幫助你們成長。因此,我今天想與大家談談如何做好學術的幾點思考。
第一,做學問,要樹立學術理想,敢于挑戰權威。學術是啟迪人們心靈的鑰匙,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研究生教育是以學術為依托的高層次專業教育。清華的研究生教育致力于為社會培養未來學者和業界精英,這首先要求同學們必須具有學術理想和職業精神。我校數學科學中心主任、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在講到如何做學問時,首先強調的就是學術志向。他說,有了志向以后,才懂得怎么去用功。
做學術,還要有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無畏和執著,不迷信書本,不盲從前人,敢于挑戰權威,敢入無人之境。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如果你不能獨立提出問題,對問題的假定和研究是在他人已經提出并在學術界形成一定熱度以后才反應過來,這種研究是“跟蹤”式的,而我們更需要做“引領性”和“創新性”的工作。要從“跟蹤”走向“引領”和“創新”,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同學,敢于挑戰傳統,挑戰固有的學術范式和學術權威。同學們,你們處在思維最活躍、精力最集中、創新能力最強的時期,你們的奇思妙想、你們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成為科學殿堂里最杰出的貢獻、最璀璨的明珠。只有懷抱這樣的理想、具備這樣的信心,我們的學術事業才充滿希望。
第二,做學術,要端正治學態度,恪守學術道德。做學問是一個從困惑、迷茫、煎熬到最終頓悟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少有鮮花和掌聲,更多的是孤獨和寂寞,甚至在一些人看來,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專心學術無異于作繭自縛。但正是因為有了今天的作繭自縛,才會有明天的化繭成蝶。你們的師兄、材料系博士生萬蔡華和導師一起做出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并入選20xx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將會給信息工業的兩大支柱——磁傳感器、磁存儲工業帶來重大突破。他的研究體會是,“我只是不斷提醒自己要專注、再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去把它做好,而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同學們,學術研究不僅要耐得了寂寞、經得起挫折,更要守得住底線。學術研究必須實事求是、科學嚴謹,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夸。清華強調“為學如為人”、“為學先為人”,倡導“嚴謹為學、誠信為人”,就是強調做人、做學問必須始終恪守基本的道德規范。大學是人類道德的守護神。清華研究生有責任有義務維護學術工作追求真理、堅守良知的社會形象,同學們要從讀研究生開啟學術生涯的第一天起就信守科學道德、嚴守學術誠信。可以說,堅守道德對于人生的意義遠大于學術本身。
第三,做學術,要學會科學方法,掌握研究技能。不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很難在學術上登堂入室、漸入佳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是研究生的必修課。希望大家首先要學會批判性思維,具有科學的`批判精神,這是知識創新的前提;同時要善于辯證思維,這樣才能抓住問題的本質和關鍵,學會如何取舍,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圖靈獎獲得者、我校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教授認為,“相信自己”“堅持到底”“不迷信權威”“挑戰自身能力極限”等思想方法對于科學工作者非常重要。結構生物學家、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不但強調批判性分析的重要性,而且認為做學術研究要懂得取舍,善于抓住要害,不必苛求過程中枝節的完美,要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兩位教授的真知灼見,對同學們學習如何做學術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廣大教師要在幫助研究生掌握和運用科學方法上花更大的功夫,這比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更為重要。同學們,你們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術研究中,多向老師請教,多與同學交流,努力把視野擴展到其他學科領域,既要具備堅實寬廣的基礎知識,也要培養系統深入的專業能力,通過學科交叉激發創新靈感,最終在學術上有所收獲。
同學們,走入人生的新階段,你們會收獲更多的知識、能力和友誼,但也一定會面臨很多的困難、挫折和失望。無論是一帆風順,還是踟躕中前行,我都希望你們能夠堅持夢想,潛心學術,度過一段充實而有挑戰性的研究生時光。
祝你們在學術研究中收獲快樂與友誼!
愿清華園中的學術歲月成為你們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 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新生向所有幫助我們、支持我們的家人和師長道一聲謝謝,你們的關愛一直是我們進步的源泉。謝謝你們。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清華,是無數莘莘學子自兒時起的夢想。在逐夢清華的過程中,我們開始理解什么是萬里挑一的殘酷,什么是挑燈夜戰的努力。那是我們可以摞成幾米高的試卷,那是我們可以塞滿幾書架的課本,那是我們可以捆幾把的筆芯,那也是我們手指上難以褪去的厚厚的`繭。我們已經用汗水證明了我們可以,現在正要用行動去譜寫我們更好的未來。
初聞清華,我憧憬于她的嚴謹勤奮。清華大學的學風是以嚴謹、勤奮著稱的,嚴謹、勤奮是治學之本、成才之本。這是歷代清華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值得每一位同學加倍珍惜并且將它繼續傳承。我想也正是這樣的優良傳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不懈奮斗,投身到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才成就了清華今天的耀眼。
體驗清華,我感嘆于她的開放創新。在寒假工科營的活動中,一件件模型不斷地刷新著我的想象力,一個個研究方向不斷開拓著我的視野。如果我沒有來到這里,我永遠不會去想人工智能與現在的生活竟如此交融,也不會想到生命科學已經做到了原子水平的研究。那時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思想中的桎梏、觀念中的保守。也正是在那個冷靜的冬天,清華告訴我,創新才是發展的動力。站在知識的邊界上,眼前的一切都是未知。
深入清華,我領悟著她的“行勝于言”。大禮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時刻提醒我們,清華人從來都是堅定的行動者。新生骨干營的主題報告中老師給我們分享,上個世紀末表彰的23位兩彈元勛中有14位在清華學習或是工作過,他們以身許國,大半輩子隱姓埋名,只為最后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人生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努力行動,才能讓我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堅定不移,無愧內心,充滿自信。
今年夏天,我們都有幸收到了一份來自清華大學的禮物——邱勇校長推薦的《萬古江河》,它讓我們在夏日的浮躁中保持一份沉靜、一份思考。縱觀歷史長河千百萬年,橫看六合八荒千差萬別。我們讀到的不止是燦爛的歷史,更是宏大而融匯的思想境界。我想,清華所期盼我們做到的,不僅是專業扎實,更是文理并濟、古今貫通,還有最重要的,是具備家國天下的情懷。
考上清華,是我們值得驕傲一生的事。但這份驕傲的來源,絕不止只是在清華上過學的經歷,而應該是我們未來四年中收獲的知識、能力和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精神。今天,我們宣告,新的九字班已經到來。在這屬于我們的時代,讓我們攜手并肩,為夢想拼搏,努力成長為可以承載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責任的新時代清華人!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新生開學典禮發言稿】相關文章:
參觀清華大學作文11-17
開學典禮新生代表發言07-27
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學生代表發言07-27
大學新生開學典禮活動策劃方案10-29
【集合】參觀清華大學作文04-09
新生開學典禮活動策劃方案(精選11篇)08-11
新生開學典禮的發言稿11-11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精選18篇)03-21
新生開學典禮致辭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