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的。一學期來,我和孩子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長著,下面也讓我進行一番回顧和總結:
一、活動情況:
開展了以“童年歲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通過采訪、調查、對比、制作“童年歲月卡”、成果匯報等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換來的。從而學會感恩,學會珍惜。5月10日是母親節,為培養學生學會感恩,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開展了以“母愛無疆——感恩父母”為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走進父母、我為母親做件事、主題匯報等活動。不但培養了學生愛父母、愛祖國的情感,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付出,還讓學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規劃意識、動手動腦能力、創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學生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讓他們通過自主實踐獲得知識的學科,是一個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揚個性,展示才華、鍛煉能力的舞臺,他們已由衷地愛上了綜合實踐活動課,一說到要上綜合實踐課,大家都樂了……這些都讓我感到欣慰。
二、我的困惑
學生的作業經常要催怎么辦?
雖然在課堂上自認為已經把作業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強調要按時完成,可每次去收作業都讓我大失所望,孩子們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一催再催,雖然我也采用批評加激勵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學沒完成,有時去催作業,其他老師常會說:“語數作業能保證完成就不錯了!”我也無奈地笑笑,孩子們可能也是這種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業不完成老師就更難上課了。這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今后思路回顧
這一學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有喜有憂,是忙碌而又充實的'。今后,我將揚長避短,繼續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強理論引領,向身邊的教師學習,大膽創新和實踐,多和總結,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培訓和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讓學生愛上綜合實踐活動課。
2、以身作則,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機制,探索一條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之路,更好地實現課程資源共享,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化、有效開展。
擬定人:
20xx年xx月3日
擬定人:
20xx年xx月3日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2
“做中學,學中做”是知行統一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要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除了每天35分鐘的課堂教學以外,若能有課堂教學之外的數學實踐活動作為對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定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偏重書本知識、運算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要改變學生這種學習狀況,把他們從被動的接受式學習中解放出來,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重要的問題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極大的活動的空間,也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創設了重要的活動環境。
一、對數學實踐活動的再認識與再理解:
數學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目的一致,但內容和形式的.不同,使這種活動與之相比表現出更加自主、靈活、豐富、開放。
從活動內容和空間看,學科課有較穩定的教學內容,教材有嚴密的、科學的編排體系,數學實踐活動活動內容可以是學科內容的擴展和延伸,也可以是不受課內學習內容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學大綱和教材,不受教材、課時的限制,可多可少,可以是按照課本上安排的活動內容開展活動實踐,對課本知識的深化和提高,也可以選擇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的素材做學習、調查研究性的內容,還可向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開拓視野,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和發展的空間,讓其他學生也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是對學生理解、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發揮學生主體性這一思想,包含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來設計活動,同時要保證教師的指導地位,忌放任自流。它具有強烈的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生活性和開放性等特點。
二、開展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效:
1、我們不斷更新了觀念,提高對數學實踐活動的認識。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活動,我們引導孩子們做中學,學中做,回顧這個課題整個的實驗與研究的過程,我們自己何嘗不也是“做中學,學中做”。
我們引導孩子如何捕捉“生活現象”,聯系“生活畫面”,設計“生活情境”,把數學知識巧妙地結合于學生生活之中,讓他們體驗數學的可親、可感、可用。
知識源于實踐,更應用于實踐,結合新學的知識去探索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解釋周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意義,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們精心設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2、數學來源于實踐。現實生活、生產中處處蘊涵著數學問題,教師創設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問題抽象出來,轉換成數學問題設計實踐活動課。
三、數學實踐活動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活動是數學教材中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開展實踐活動的意義眾所周知,實踐活動開展得好,將強化數學學習和學生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等。但由于數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滯后及一些現代教學技能、素質的欠缺,影響了活動效果。四、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設想: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活動,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無論從內容、形式、方法上講都是新的。因此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及教師對數學教育的理解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嘗試之后還認識到,與實際情境密切相聯的方式,不只在組織數學實踐活動中需要,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也是需要的,應該在教學中自覺地運用它來組織學生學習。
數學實踐活動活動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于我們來講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數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促使學生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不僅讓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體現了現代的主體性教育思想。通過實踐活動的教學,拓寬現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空間,增強數學學習的意義。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3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小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 回歸生活和社會”,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使學生所擁有的經驗盡量豐富,在 現代”中不知不覺滲入 未來”,以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教育灌輸。
時光荏苒,下半學期的教學將接近尾聲。本學期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扎扎實實地開展著。選擇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題,圍繞這個主題文明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生活。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匯報中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成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現將一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走進生活,確定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所以我們四年級開展了以“走進生肖”、“有趣的標志”、“巧手縫沙包”、“地震應對與防護”等為主題的活動。學生們通過上網、調查、采訪等方法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總結匯報,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識,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同時,小學綜合實踐課要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并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陶冶情操,培養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于兒童生活實踐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系,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選取學習課題時,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統一搭起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
二、自主結合,科學合理
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是以小組活動為基本組織形式。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小組活動的問題確定之后,我們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與分工。我們的.經驗:在分組中我們先請同學們圍繞篩選的幾個小組活動內容,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自由的選擇,再找合適的同學進行組合。在此基礎上,教師為了力求科學性,還要盡量讓學生按興趣、愿望自由分組,同時提出必要的指導性建議,如:提醒學生在組建小組時要注意每組人數應盡量定在5——6人,還要注意小組成員在知識、能力、特長、家庭條件等方面的搭配,盡可能使小組成員在學業成績、性別、個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達到各個成員優勢互補,互助共進。使得活動中既有利于組員間的取長補短,又便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學生很快就分好了組。也就是說,小學綜合實踐課要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實現學生樂學的需要,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于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三、關注活動,適時引導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教師必要的指導,能幫助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把握方向,使活動有序順利地開展下去。我幫學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順利地開展活動,使學生獲得了學習樂趣。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打擊他們對活動的信心和興趣,老師這時就是他們的鑰匙,引路人。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遇到困難是難免的,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會使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更加充滿信心!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于“實踐”二字。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
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制作、體現個性化特征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著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很有必要。
四、活動成果:
1、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培養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我們學生的獨特視角和方式了解社會、感知社會,了解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增強了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勞動能力、觀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步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地發展。
2、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注重對實踐過程的記錄。他們在調查、采訪、體驗的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記實材料,學生們能夠很好地利用簡單的輔助工具使自己的實踐活動留下痕跡。
3、研究任務基本能獨立完成,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寫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極大提高。如幻燈片制作,調查報告、心得體會的寫作等大部分是學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師輔助下完成的。
4、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
總之,這學期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煉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執筆人:鐘宇玲
20xx年7月8日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4
我自擔任綜合實踐課以來,努力實施新課改,引領學生走向社會,關注自然,體驗生活。注重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了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的思想素質的提升,激勵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形成,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就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作一匯報。
一、貫徹新課改精神,結合學科特點,利用本校有利資源,引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養。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
我把科學課搬到我校的認知園來上。充分利用認知園的豐富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看著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認知各種植物后興奮的表情,老師們總忍不住為這些孩子感到高興:一顆愛科學的種子就這樣在孩子們純真的心中扎根了!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愛生命、珍重健康,我們特和在學校附近的菜農聯系,帶領學生前往參觀學習。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走向社會,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使文化課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于社會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系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5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面向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把實踐觀念引進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知識,技能的掌握更為牢固,而且可以改變過去那種以依賴教師的學習心理,同時,實踐活動的無法包辦替代可以促使教師發揮真正意義上的主導作用,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的結合起來。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現將本學期的`語文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舉行的主要活動:
1、傳統文化系列(傳統工藝、傳統文藝、節日風情、名山大川)
2、贊美秋天詩朗誦會
3、有趣的形聲字
4、秋天的水果
5、“冬之韻”詠冬活動6、歡慶元旦、新年
二、所運用的活動方式:
1、收集生活中小朋友們身邊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素材,可以歸納為以下五種:主題活動類、專題探索類、問題討論類、社會實踐類和游藝類。
2、采用多種活動方式,讓兒童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如: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畫一畫、編一編等,讓課堂走向開放,讓教學充滿不朽的活力。
三、本學期所達到的目標:
1、設計了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寫習慣。
2、培養了學生積累語言和在語文實踐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培養了探究的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5、讓學生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鍛煉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的能力。
6、加強口語,促進學生交際能力,規范語言。
總之,在下學期我們將更加重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6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七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帶領下,走進北京迷你世界青少年職業體驗館,進行了一次充滿趣味又有意義的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
小同學們在這個模擬世界里體驗了一把“當大人”。在“小小法院”中,他們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等多個不同角色,學習案件審理,從中了解到許多法律知識;“警察局”——這個充滿挑戰的地方,給小警察布置了艱巨的任務---去抓捕犯罪分子,抓捕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警察職業的'辛苦與危險;在“急救中心”里,一群小醫生正在學習人工呼吸、包扎傷口等救護技能;“護理中心”的小護士們,也有模有樣地耐心地給小嬰兒擦拭身體;而在“冰激凌店”里,孩子們精心制作美味的冰激凌;耀眼的T臺上,活潑漂亮的小模特自信地走來,展示出了兒童特有的風采……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說:這個“迷你世界”職業體驗館可真是有趣,各種職業的體驗真神奇。短短的半天多時間,孩子們有收獲、有遺憾、也有驚喜,意猶未盡。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7
目睹孩子們一學期來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效,聽到家長感激的話語,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更能教育孩子怎樣做人,培養他們的家庭、社會責任感。
規范有序地活動:
本學期我執教二年級,一周一個課時,學生、老師都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鑒于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動、自制力差,做事容易虎頭蛇尾,但可塑性較強,所以第一個學期的入門指導很重要。學期初根據學校的計劃制定了班級自身的活動計劃,并按計劃有序地進行活動。在“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這一大主題的引領下派生出許多相關的小主題。學生在活動中鍛煉了相關的能力,也明白了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于已于人的重要性。
一如既往地學習: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人員在負責人黃麗蓉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方面的相關知識,用新的知識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我們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共同探討借鑒優秀的活動方案,以博取眾人之長,利用自學時間閱讀理論書籍,通過學習學到新的東西,并聯系運用到自身的實踐工作中。
齊心協力地思考:
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為了讓老師指導得更到位,學生活動得更有樂趣,活動組長總是組織我們將活動中的困惑、疑難提出來,在教研時商討解決。并強調要寫好活動反思,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完善。
取得的成果:
學生能進行簡單問題的訪問,會留心觀察身邊的現象。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懂得欣賞誠實,反對說謊,在學習生活中,初步學會用誠實來解決問題。爭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存在的問題:
學生對誠實的理解容易停留在口頭,不易轉化為行為。家長、教師與孩子的溝通不夠,對他們的說謊行為草率處理導致消極影響。活動性難以體現,活動形式顯得單一,學生興趣不高。在活動中往往能正確評價他人,但對自己行為的評價不夠客觀、全面。
下學期的工作思路:
1、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不斷發現問題,能把自己的發現愉快的事情,做事情的過程、生活中的見聞,自己的想法和體會用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
2、學會與他人合作,主動完成小組交給自己的任務。
3、加強與家長和孩子的溝通。
4、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8
開學初,為了美化教室,小朋友們紛紛帶綠色植物放在班級的窗臺上、書柜上、走廊。下課后,發現孩子們對自己所帶的綠色盆栽充滿了好奇,只要一下課就會圍到花盆前,議論紛紛,說說它的名字,幾天澆一次水,這兩天有什么變化……另外,雖然我們屬于城區小學,但周圍環境卻同鄉村,孩子們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家長也能指導,而且老師小時侯也是在農村長大,研究條件比較優越,為什么不能讓他們親自參與綠色種植活動呢?于是,就確立了“綠色小種植”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這樣體現了現在的教育理念——環保教育,還可以借機美化室內環境。
我們讓所有小朋友一起動手,用廢棄的酸奶盒、雪碧瓶或精美的花盆親自種植綠色植物,同時學生管理自己的種植物,給他們澆水、施肥,然后通過觀察,寫觀察日記,寫觀察記錄,最終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在種植中體驗種植的樂趣,知道勞動的不易,勞動人民最光榮,并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活動開展了近一學期了,結合學期初制定的活動計劃,現將我們的具體活動過程作一個總結。
我們首先讓學生自己準備廢棄的酸奶瓶、雪碧瓶或精美的小花盆,并裝上泥土,貼上標簽,沒有貼的老師幫忙貼上,然后整齊地排放在班級外的走廊上。下午班隊活動課上,首先讓學生們自己給泥土澆了水,然后讓一組一組的學生拿出準備的大蒜和青菜籽,最后親自指導學生如何種在盆子里。學生們小心翼翼、專心致志地種植著。在他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驚奇,看到了歡笑。當學生們親自種下大蒜和蔥后,我又教給學生們一些護理種植角的方法,以及一些觀察記錄的方法。首先,我讓孩子們做下面的三件事:1。每天來校后去看一看自己種的和別人的大蒜、青菜;2。定期給自己的大蒜、蔥澆水;3。及時觀察,及時寫觀察記錄和觀察日記。接著,我在班上給學生們演示如何記觀察記錄,如何寫觀察日記,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接下來的日子,孩子們每天早晨來校后觀察,課間觀察,放學前澆水,回去后寫觀察記錄和觀察日記。兩個月后,孩子們種植的大蒜長出了嫩綠的蒜葉。與此同時,我們的孩子也通過觀察和記錄積累了許多的資料。記錄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可愛的一面。有的用畫畫出了蒜的,有的`用簡短的幾句話寫出了蒜、青菜的生長過程,雖然只有簡短的一些話,卻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用心。孩子們人人參與種植活動,在種植中體驗到了快樂。
12月22日,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下午第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將把種的大蒜收割起來,一起品嘗勞動的喜悅。孩子們剪大蒜、挑揀,忙的不亦樂乎。中午,在食堂阿姨的幫助下,孩子們品嘗著自己親自種的大蒜,個個臉上笑開了花。在活動中,同學們也有了很多的困惑:“在不同的土質種出來的植物是不是不一樣呀?”“澆水有什么學問呀?”……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不僅了解了一些綠色植物的知識,培養了自己的興趣,并且通過其親身實踐,積累了一些種植經驗,還養成了合作、分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品質,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我想,活動過后,孩子們對植物的研究熱情、對蔬菜、花草的種植熱情依然絲毫不減,這不正是我們開展此類活動的真正目的所在嗎?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9
學導創生的春風吹來,也吹進了我們二年級語文組,從5月中旬組內的老師分成了兩組,分別進行創生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
實踐初期,每位老師選取一篇課文進行教學,組內的其他老師聽課,課后進行評課、研究、探討。在備課組長馮娟琴老師的帶領下,老師們認真研讀教材,進行教學設計。最后選取了王老師和郁老師參加學校的創生課堂教學比賽活動。
王老師執教的'是《丑小鴨》一課。在預習中,王老師收集了孩子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并抓住“為什么叫它丑小鴨”和“大家怎么對待它”兩個問題進行教學。在解決第二問題時,王老師精心設計了導學表格,讓孩子們在四人小組中進行討論學習,教學效果非常不錯。郁老師執教的是《數星星的孩子》,在教學中,郁老師運用了非常漂亮的課件,在課前談話環節利用“星圖”軟件將星空更直觀地帶給孩子,在課中采用交互式的多媒體課件,將孩子們帶入到了真實的情境中,所以孩子們看到了,感受了,也投入了,整堂課中,孩子們的精神是飽滿的,情感是愉悅的。
在這次活動中,每位老師都積極參與其中,在實踐研究中不斷完善思路,從關注“教”到關注“學”;從“以學定教、以學評教”到“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教學相長”。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相信在學導創生的這條路上我們能越走越順暢。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10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增設“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的目標,其要求是: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既是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我們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用心經營,激發“學趣”;用心創設,激活“學識”;用心發掘,激進“學技”,真正有效地“激”起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強調創造性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等策略的運用,鼓勵學生建立各種聯系,從而走出封閉的個體學習行為,邁向個體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學生合作與交流的社會主體,使學習既具有個人意義又具有社會意義。而《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地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增設“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的目標,其要求是: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既是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但數學綜合實踐課的目的不是為了實踐而實踐,更不是為了場面的熱鬧而開設的,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活動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發展、有所提高,其目的也是為了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供機會,為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創造條件,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具備著個人和社會兩重意義,真正達到“活學活用”的境界。由此可見,有效性的教學正應該朝著學生們的“綜合性學習”目標而邁進。
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雙邊活動。數學新課程標準也較為明顯地強調課堂中的教學應轉變教師的角色,指出教師不但是綜合性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也是活動的參與者。也強調了我們的綜合性活動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中獲得對學數學的理解。如果說我們的教學是為學生的生活,那么學科綜合性活動則是讓學生回歸生活的真正領域。所以,如何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樂趣,從而愛上了數學。這就是數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會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著眼點。但如何讓教好學生解決問題,應用知識,真正起到學以致用呢?從多年來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探索中,我們認為應該大膽創設出學科綜合性學習活動,讓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
因此,教學時,我們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用心經營,有效地“激”起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真正得以發展。
一、用心營造,激發“學趣”。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建構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兒童的,而是出自學生本身,要讓學生自發的、主動的進行學習。而這一系列活動都源于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故此,作為數學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的經營者,我們更有必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學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科特點,用心營造有利的時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而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興趣的培養,充分地體現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中。特別是對于這些枯燥泛味的數學知識來說,我們更應創設一切實踐時機,重視所有活動情境的創設,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活動組織形式,讓每個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都能發現問題并且樂于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主要是運用已有知識于活動中,沒有統一的具體要求,沒有統一的做法,其活動的過程和活動的結果都是開放的,不可預測的,因此,教師必須徹底拋棄傳授、講解等陳舊的教學方法,必須放手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設計具有意義的感興趣的問題,安排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心甘情愿地感興趣地參與實踐活動,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自主地探究,自由地選擇,獲得自己的成果。例如,二年級學生在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幾何圖形之后,教師可設計“拼出美麗的圖畫”操作性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自主的、有選擇的選用學具,開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畫一畫,比比誰的圖案最美麗”的系列活動;又如,六年級比例知識講授完后,教師亦可結合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點,開拓了“爭當小小設計師”的活動,畫出自己家的平面圖,或創設出理想的家園等實踐活動。這學期,在教學“時、分、秒的認識”后,教師用心引導學生進行收集關于時間方面的信息。他們很感興趣地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有的到客運站收集關于汽車運行的時間;有的對校園內師生的作息、工作、學習方面的時間;有的去到商店門前等地方記錄下關于時間的內容等等。然后,讓他們在班上與同學們交流和探討。最后,學生還很有興趣地制作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從而培養了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的好習慣。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教師都不提具體要求,只提一般性要求,學生就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并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喜悅,從而激起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對數學的“學趣”,同時易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再加上教師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實踐活動的情趣及數學知識用處之大,讓他們在創新運用中中培養審美情趣。
二、用心創設,激活“學識”。
數學課內容的構建是專家在理論研究、實踐基礎上,按知識的生成體系,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分年級,精心選擇優化組合的。而數學實踐活動內容則不同,它應融入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盡量保持日常生活的原形,注重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學生實踐活動提供知識基礎及實踐空間。正如《大綱》中所指出:“使學生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這正充分體現了數學活動課獨特的實踐性。但對于這些以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匱乏的學生來說,難以達到透徹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讓抽象的數學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要善于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成學生看得見、摸得到、聽得到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透化知識。同時教師還要用心創造,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有關數學的現象,去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使知識、技能同步發展,相得益彰。首先,要結合不同階段的年齡和知識特點用心引導,創設切合學生實際的生活題材,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富有創意地生活。。讓學生在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知識,并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巧妙地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實踐情景,是日常中有效地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必要前提之一。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的設計實踐活動的情景,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關注數學問題,主動的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徑。創設“配菜、配衣服”等生動形象的活動環節,更讓學生體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真蒂┅┅,通過教師的用心創設,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領悟到數學的用處及樂趣,從而提高了學數學的欲望。
三、用心發掘,激進“學技”。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誕生的一門新課程。它充分強調讓學生通過觀察、收集整理各種信息,動手實踐操作等活動,逐步培養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從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具有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思想,教學中應把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小學數學的全過程。也明確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經驗性、實踐性課程,活動中讓學生要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思考方法去研究問題。
但由于傳統的數學課程不太注意與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對數學應用的處理總是留有人為編造的痕跡,各類知識相互之間的聯系不多,即使有一些也比較牽強,綜合運用就更談不上了。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們的學生強于基礎、弱于應用,強于答卷、弱于動手,強于筆試、弱于創造的局面,農村小學生尤為突出。因此,作為數學綜合性活動的指導者,更應用實踐教學改變現有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生存,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倡導有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從而真正地體現了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的要求。實踐證明,在開展學科綜合性活動課程中,活動的方式可以不受教學大綱和教材的限制,他們可以標新立異,可以超越常規,各種潛在的創造欲望可以盡量的發揮,各種獨具的才能可以充分的展示,這種教育環境十分有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其綜合性更高層次上明確了學生在進行活動中應用具備的多種能力:有獲取直接知識前提的觀察力,適應信息化網絡時代的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也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協調發展的動手操作能力,與人合作、交流思維的交流表達能力;還有大膽質疑嘗試的質疑思考能力,自主研究學習的探究能力,以及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分析問題的創新能力等,都是數學綜合性活動課必備的能力所需。
而數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從一定程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更高于學生的生活,甚至其他學科,再加上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點、數學知識抽象性及教育環境等客觀原因的局限,更造成了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不知從何入手”、“不懂怎樣實踐”、“不會合作交流”等的不良現象。所以,我們用心地去發掘學生內在的潛能,在活動中,教師要擺脫傳統的束縛,讓學生大膽嘗試,允許失敗,鼓勵學生努力克服困難,不斷探究。并把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落腳點。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還應努力提供機會,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更應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全方位上教給學生實踐的方法,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激進學生的“學習技能”,從而有效地綜合再現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活學活用數學知識,發展學生各種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思考和表達的機會,有表達自己想法和展示自己才華的場所。我們相信,只有用心去經營,全面去“激起”,我們的數學綜合性學習活動才能真正實現其“活動”性——“活”而有效,“動”而有得!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11
綜合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的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的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并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本學期,我班在綜合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資源開發求“深入”
綜合活動的課程資源蘊藏于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銳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于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本學期,我們班開設了兩次的主題活動,根據學期初規定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的研究”即開展了中秋節的研究的活動;第二個主題為“偉大的母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開展了關愛、我為獻歌聲、舉辦母愛手抄報等系列活動。
二、課程實施求“鮮活”
這學期,我們在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是在活動中了解節日的來歷。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適逢節日,所以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對節來歷的研究性學習。在成果交流時,學生的匯報形式多樣,不單純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為主的匯報,現在能用故事、介紹、朗誦、講解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匯報。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交流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節有了更進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動中培養社交能力。如:“了解母愛”組織了部分學生去搜集有關的故事;“贊美母愛”中請半數學生去搜集并試寫贊美母愛的詩歌;“評議母愛”把自己想對說的話以手抄報或制作卡片的形式匯報給,“評議母愛”中把自己對的愛表達出來。雖然大部分同學是初次搜集或表達自己對的愛,心里開始時都非常緊張,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與整理資料的方法。活動時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膽量變大了,敢和媽媽說心里話了,說明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確實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寫調查小報告的過程中,他們初步養成了學習的正確態度,發展了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動中增強心理素質。針對現在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了解、賞識”的主題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有了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能更多的去愛自己的,更增加了他們的感情。
四是在活動中提升創新意識。如:在制作賀卡、學寫詩歌等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觀察的生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的'興趣,從而發展能力,提升創新意識。
三、評價方式求“多元”
綜合活課程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生命活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展開。每次主題活動結束后,各個活動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活動、反思和評價。評價方式分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以評價作為促進學生開展下一輪活動的動力。
四、組織管理求“有序”
由于綜合活動是一門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綜合性的課程,所以在活動中,我都非常重視主題活動設計、指導,每次活動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能豐富活動方式,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搜集、調查、設計、制作、表演、、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并整理匯總。
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綜合活動為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通過一系列的嘗試,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活動無所謂好壞,只要實實在在,學生在能力、態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獲,情感得到了培養,就是一種成功,是我們教育引導的成功!要知道與綜合課程的親密接觸一定是建立在的基礎上,只有在“做中”才能“會學”!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學習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們有勇氣和信心走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特色之路!這些活動的結果總是雙贏的,不是嗎?!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12
一、師生高度重視,活動內容安排扎實到位
為了保證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不流于形式,學校認真總結了過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得與失,汲取了以往工作經驗,在安排工作之前,組織教職工充認真學習了縣教育局《關于我縣中小學生開展寒假實踐活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有關要求,讓全體教職工充分認識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結合本校實際,將社會實踐活動歸結為9大主題。
一是積極參加“感恩”回報活動,利用假期在家中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冼衣、做飯、打掃衛生,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懂得如何去感恩,養成感恩的`習慣;
二是在節假日向親朋好友積極宣傳“開車不飲酒,飲酒不開車”,堅決拒乘酒駕車;
三是看一場好的電影、欣賞一次畫展、參觀一座博物館,提高審美意識和藝術情趣;
四是堅持體育鍛煉,選擇一兩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每天堅持鍛煉;
五是繼續開展“讀好書,寫讀后感”活動。
六、通過網絡書籍,進行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禮儀學習,做一名“慈孝”學生,并刊出一份以“感恩、慈孝”為主題的手抄報;
七、學習普法等有關知識,并刊出一份以“學法、守法”為主題的手抄報;
八、開展“感受家鄉新變化”活動,去家鄉標志性的、變化最大最有影響的地方游玩,寫一篇游記記錄下發現的變化,還可用鏡頭記錄下來,期初在班級中搞一次影展;
九、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在社區做一些義務勞動,做個“環保小衛士”,做一份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手抄報。各班均能按時按要求完成任務,扎實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樣
我校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多樣,有集體性的,也有單個開展活動的,通過查看活動反饋表和各班活動總結,反映出學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比較豐富。
一是要求四、五年級學生利用寒假利用網絡等資源寫一篇讀后感、完成一幅手抄報。通過閱讀書籍、收集資料寫(畫)出自己的感受,進一步使學生了解祖國的變化和遵守法律法規的重要性。這樣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是開展各種體驗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悟做人道德;三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13
本學年我擔任二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工作。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了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效果顯著。現將我在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在做中學,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么復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后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對教師來說,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里,我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云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并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于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為綜合實踐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著問題來研究,帶著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一些學習并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臺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于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為此我一周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里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并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并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14
“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數學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的四個領域之一。在傳統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教師習慣于按照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學,習慣于上新授課、練習課和復習課。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數學學習的直接經驗與感受而開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是相對于“接受性學習”而言的。探究性學習注重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發現和探究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為了讓學生樂于學數學,學好數學,提高數學實踐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我們廣辟渠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資源,探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數學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教科書是數學課堂教學資源之一,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進行的是課堂學習。例如:《小鬼當家》就充分發揮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從小探索,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辦法。我們搞教研,目的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發展。教研不能與日常教學活動割裂開來,應以教育科研促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開展教研。因此,我們以教材為依據,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把生活中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料與教材相結合,建立開放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展綜合性的數學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行動起來。
二、開展小組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學習、表達,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探究活動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既有明確的分工,防止出現互相推諉、被動參與或惟我獨尊的情況,又要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通力合作。如讓學生設計“我是拼圖小巧手”方案時,我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活動空間,以獲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機會,以利于學生更自然、更大膽、更主動地進行交流合作,互幫互助,產生共生效應,達到共同發展提高。教師積極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中與人協調和施展自我,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活動的效率。
三、在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趣味性。
實踐課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游戲、故事、競賽等活動中愉快輕松地學習。因此,活動要富于童趣,為學生喜聞樂見,盡可能求新、求奇。
2。實踐性。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讓學生從做中學”。因此,數學實踐課必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要引導學生廣泛接觸事物,盡量感知事物,從中發現問題,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啟發性。
數學實踐課內容的選擇要考慮能鼓勵學生通過探索發現規律,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增長才干,成為學習的主人。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有機地組織好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主動參與,使學生從中獲得豐富的感知材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思維,又能培養學生探索規律的能力和實踐活動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二年級實踐活動總結01-12
實踐活動總結03-15
實踐活動總結11-02
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1-24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11-05
參加實踐活動總結11-05
寒假實踐活動總結11-04
課程實踐活動總結11-04
野外實踐活動總結11-15
掃墓實踐活動總結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