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
這學期本班區域活動是以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為主的,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鼓勵幼兒自我發揮、便于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們是根據我班特色以及幼兒水平等實際情況來設置的,同時,為幼兒提供了具有多用性和開發性的游戲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的點撥指導,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及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我們為幼兒創設了音樂區、語言區、科學區、美術繪畫區、數學區等,戶外區域活動區和一個“棋類”公共區域。
本班的游戲活動目標是:
1、創設一個幼兒喜歡的、自由的、開放的環境,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培養幼兒積極主動、活潑開朗的個性,培養探索精神,提高幼兒觀察和分析的能力。
2、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讓幼兒多動手制作“變廢為寶”的活動,培養幼兒粗淺的環境意識,知道許多廢舊材料還可以再利用,并能制作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3、數學區:了解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數量、方位等明顯特征,嘗試簡單的比較、分類、喜歡操作、搬弄、嘗試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
4、“棋吧”:學習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學會玩不通的棋,能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從而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和自制力,發展手腦的協調性。
5、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性。
6、通過自主游戲,發展幼兒的想象、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7、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學會謙讓、禮貌地與同伴交往、合作,樂意共享自己和別人的快樂,進而構建和諧的同伴關系和師幼關系。
具體開展如下:主題環境下的區域游戲
第一主題:“特別的我”創設了美術區域、閱讀區域和科學區域。
1、在美術區域中展示幼兒的《手指印畫》、《腳印畫》、火柴拼畫《木偶娃娃》,讓小朋友在日常活動中也能進行觀察、欣賞、找一找自己的作品,提供機會讓幼兒與同伴交流和學習,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
2、閱讀區域:準備了各種“”、“口”、“足”字旁的漢字以及動作的圖片若干,幼兒可以自由地取漢字圖片卡并根據圖片閱讀漢字進一步了解漢字的特點。
3、科學區域:提供了各種可拆裝的玩具、圓珠筆、鋼筆等啟發幼兒拆裝玩具,探索玩具和筆的奧秘。
第二主題:“我們的家園”創設了語言區域、科學區域、表演區域和美術區域。
1、在語言區域中投放幼兒用書,及看圖朗誦詩歌的圖,內容有《家》、《從小愛祖國》、《我們的祖國真大》。
2、科學區域中,展示各種各樣的標記,讓幼兒能在活動中閱讀各種標記,培養幼兒度閱讀標記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經驗。
3、在表演區域中提供音樂磁帶、綢帶、服裝及道具,讓隨著音樂表演《快樂的阿依古麗》《讓愛住我家》《大中國》,讓幼兒在表演活動中體驗快樂。
4、美術區域中展示各種泥貼作品,并提供各種橡皮泥,讓幼兒自主地進行泥塑裝飾活動。
第三主題:“四季暢想曲”
1、美術區域布置《秋葉》《美麗的樹林》《彩色的菊花》供幼兒交流欣賞,并提供相應的材料讓幼兒進行排水畫和油畫棒創作活動,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和簡單的泥工板,讓幼兒進行自主的搓長、團圓、壓扁、連接等技能,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花朵形象。
2、閱讀區域中提供幼兒用書,鼓勵幼兒看圖夾文內容、朗誦詩歌培養幼兒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提供“木”字和“雨”字的漢子和圖片,感知漢子的結構和意義。
3、科學區域中投放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花草、葉子的圖片、資料和書籍,鼓勵幼兒自己閱讀,豐富幼兒的經驗,培養觀察的興趣。
4、自然角中用自作的紙盤若干放入各種各樣的水果和干果,并在紙盤上寫上水果的名稱,這樣幼兒在自主觀察水果的同時進行配對游戲閱讀相應的漢子,并師生共同收集花草和植物帶到自然角寫上植物的名稱,制作班級植物調查記錄表,讓幼兒來記錄這些植物名稱、外形特征、生長的過程等。
第四主題:“彩色幻想曲”
1、在美術區域中提供各種紙、筆、顏料、剪刀等材料,讓幼兒進行折疊、印染紙花活動,感知有趣的印染玩色活動。提供油畫棒讓幼兒進行蠟染刻畫創造活動,進一步感知蠟刻畫的奇特效果。
2、科學區域中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加工食用的花,例如:做菜吃的花:菊花、西芹、百合、桂花、干貝、西蘭花等,讓幼兒能了解這些可食用的花。
第五主題:“動物大觀園”
1、在美術區域中展示幼兒制作的紙工《螃蟹》和《蝸牛》,并提供彩色紙和剪刀,鼓勵幼兒剪貼各種動物形象。
2、科學區域中:收集各種動物卡片,鼓勵幼兒看動物卡片并根據謎語兒歌的格式講述動物腿的數量等特征,嘗試仿編兒歌。
3、音樂區域中提供磁帶、樂器及道具,引導幼兒在表演區歌唱《張大爺爺家的小花狗》《三只猴子》《龜兔賽跑》《動物猜謎歌》。
第六主題:“海陸空總動員”
1、科學區域:展示各種帶有輪子的圖片以及輪子的統計表,讓幼兒觀察、感知各種圓形的輪子,收集各種交通工具的玩具和模型,并投放廢舊紙盒,各種材料的彩色紙、冰棒、瓶蓋、膠水、單面膠帶、剪刀等材料,鼓勵幼兒制作各種交通工具。
2、美術區域投放制作紙版畫的材料,運用紙版畫的表現技法,創作輪船等其他交通工具。
3、音樂表演區:投放樂器磁帶、小紅旗等材料,幼兒進行演奏打擊樂《抬花轎》、演唱歌曲《公共汽車的輪子》《小海軍》,表演舞蹈《火車舞》等。
戶外區域游戲:
本學期戶外區域游戲能帶領幼兒進行走的游戲“熊和石頭人”等,跑的游戲:“郵遞員、雞毛信”等,跳躍的游戲有“摘果果、小馬運糧”等,平衡的游戲有“小飛行員、不倒娃”等,投擲和鉆爬、攀登的游戲有“奪球、打狐貍、貓捉老鼠、小猴摘桃”等。
我們還和幼兒家長一起制作了“小飛碟”、“小辮子”、“紙足球”、“三角多用器具”等多種戶外活動游戲器械,都是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的。
公共區域游戲
本學期公共區域我們新創設了一個“棋吧”專供幼兒進行棋類游戲,讓幼兒和教師共同收集各種棋放入這個區域,同時還帶領幼兒進行“羊羊火鍋樓”、“羊羊美發屋”、“茶吧”等游戲,而又在這些公共區域中能遵守游戲規則,從而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和自制力,發展了幼兒手腦的協調性。
一、戶外區域活動的研究意義
戶外區域活動也就是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來進行區域活動 。它與室內的區域活動比較最大的優點是:在戶外的區域活動中,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室內的好幾倍,互相間的干擾很少,自由活動的'空間非常大。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能充分發展個性,激發出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廣闊的戶外活動環境,就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由于場地的關系,原本很難進教室的一些材料,在戶外卻有可能是幼兒很好的“玩伴”,在建構區,幼兒除了用各種積木進行活動外,還能用充滿鄉土氣息的真正的青磚來造房子、灶頭,用從農田里撿來的稻草煮飯。在動手區,冬天幼兒用稻草搓成繩子給樹爺爺穿衣服,用草編織各種有趣的草人、小動物;秋天,幼兒在草地上采摘各種野花、蘆葦等進行插花;寫生區的幼兒在大自然中更是融融其樂,夏天的昆蟲,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雪花,都是他們畫畫的素材。
綜上所述,本學期,我們大班年級組本著“綱要”中“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它們,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接觸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質,觀察、感受風、雷、雨、 雪、電等自然現象,了解它們的顯著特征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的精神,嘗試進行戶外區域活動的實驗研究:通過對戶外區域活動的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形式、方法的研究、評價方法的研究等,探索具有我園自己特色的一種幼兒自主性游戲形式,為幼兒創設愉快、充實的成長環境。
二、戶外區域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
獨立、自信、自主等個性品質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經過幼兒自主動性的探索活動才能實現。戶外區域活動除了關注的知識本身的價值、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性品質的發展外,最重要的是戶外區域活動的主要意圖是通過豐富的戶外活動環境,在大自然中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權,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學習、去發展。
三、戶外區域活動的特點
1、多樣性的特點。一是戶外區域活動空間的設置能體現多樣化,根據幼兒的特點設置封閉的、半封閉的或開放的活空間,能滿足喜歡獨處、喜歡交往等不同個性的幼兒的需求;如在大型玩具的柱子小角落里,幾名幼兒在進行扮演類游戲,爸爸媽媽在小小的空間里忙得不亦樂乎。二是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能滿足幼兒不同的興趣需要和表征特點;如有飼養區、寫生區、建構區等。
2、自主性的特點。幼兒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活動區,自己決定操作的時間、速度、次數,同伴間相互干擾的現象遠較室內區域活動少。
3、探索性的特點。在大自然中,幼兒有充分的空間、時間去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進行思考,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積累各種經驗。
四、戶外區域活動的實驗研究
(一)研究內容
戶外區域活動研究包括了戶外區域活動的目標研究、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研究、戶外區域活動的形式研究、方法的研究、活動的評價等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既各有獨立性,同時又是相互聯系,互為前提的統一體,整體系統地對幼兒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
1、 戶外區域活動目標
戶外區域活動的目標是戶外區域活動的靈魂,制定好目標對整個戶外區域活動的順利實施能起到調控和保證作用。
我們嘗試從隱性和顯性2個方面來制定戶外區域活動目標:從顯性方面來說,在戶外區域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想象創造、親近自然、動手操作的培養;從隱性方面來看,戶外區域活動的要求是“惜物、環保、友愛關心、衛生保健、合作交往、規則意識、責任意識”
2、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
(1)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戶外區域活動內容體系的分類是以活動的方式進行的。分為動手區:以玩廢舊合資、瓶子為主
扮演區:以角色游戲的形式進行
寫生區:以戶外寫生自然環境為主
編織區:以草編、紙編等為主
建構區:以磚、泥、沙等各種建構材料的戶外建構為主;
(2)戶外區域活動的形式
在每班設立2-----4個活動內容的前提下:
同年齡班幼兒自由選擇的活動形式;
不同年齡班的“大帶小”活動活動形式;
(3)戶外區域活動的指導方法
戶外區域活動的指導方法是以“幼兒發展為根本論”為依據的,分為手段性活動指導和本體性活動指導。
手段性活動指導----------以最近發展區為主導的指導
本體性游戲指導----------以個體意向為主導的游戲指導;
戶外區域活動的本體性和手段性功能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我們既要考慮幼兒自身的游戲需要,挖掘 對幼兒個性發展的積極因素;同時還要考慮培養目標的整體性,運用手段性指導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使二者相得益彰。
(二)研究中的一些策略
A、開展平行班游戲。在戶外區域活動時,由于不受場地的限制,我們讓大班7個班級的幼兒自由結伴,自由選擇活動內容,擴大了他交往的范圍,并且拓寬了個人游戲的空間,培養了幼兒的自主和責任心。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盡情地享受空間、時間、材料、人際關系的開放。這樣做,進一步拓寬了戶外區域活動的空間和范圍,不僅豐富了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更主要的是擴大了交往面,充分體現了戶外區域活動的自主性、獨立性。
B、根據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不同難度水平的材料。
(1)幼兒的發展存在階段性、不同的幼兒其發展狀況不同,因此教師也需要從幼兒的知識基礎和實際能力出發來決定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材料做到因班而異有利于平行班間的跨班活動。
(2)在環保教育的基礎上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 戶外區域活動的材料和室內的區域活動材料有著小小的差別: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所提供的材料可以是體積較大的,如玩盒子:廢舊紙盒子,有的很大,幼兒用來制作房子、長長的火車、堆積成鉆筒玩,而在室內由于場地限制,是不可能進行這類活動的;而且輔助材料在大自然中隨手可得,比如一粒小石子,一片落葉等,這又是戶外區域活動的優勢之一。
五、關于戶外區域活動研究后的一些設想:
1、下階段我們將繼續探索如何更好的利用戶外大自然中廣闊的空間、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戶外區域活動。
2、目標明確后,作為教師將探索如何更好地根據幼兒的基本發展水平、階段性教育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及個體差異,擬定各活動區的具體目標,以有效地開展戶外區域活動。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美術特色活動
本學期,大班的美術特色教學活動以發展幼兒手部的細小肌肉為主要目的,鍛煉孩子們使用細膩的繪畫技法,在畫種上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變化,現總結如下:
作業活動
1、 進行教學活動共記十六課時,線描畫成為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利用細膩的筆法和豐富的想象,一幅幅線條清晰、布局新異的畫面出現在每個孩子的筆端。
2、 畫種的增加。由原來較為單一的涂色練習、水彩蠟筆畫拓展為多主題、多畫種,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了較為明顯的進步。
3、豐富的色彩感受。在原有認識24色的基礎上,學習認識并使用更多的中間色。
4、繪畫技法的加強。畫面的底色裝飾更加多種多樣,圖案的設計也有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針對大班
幼兒善于運用各種圖案和色彩的特點,加強線描畫的學習和練習,讓幼兒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新穎設計。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
本學期,我們在區域研討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園區幼兒發展現狀,以園本化、專題化、個性化的研修活動為主要方式,以園本教研為載體,以園本教研為陣地。我園在園部領導的引領下,以全園教師的共同參與、團隊互動,在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中,教師們對園本教研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們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互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教研活動的基礎上,我園還對教材進行了一次專題研討,使教師們更深入的了解了教材的編寫意圖。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本學期我們繼續把理論學習作為重點工作和常規工作,堅持把理論學習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學習上,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教師們的理論修養。
1、我園領導高度重視教師理論學習,在學期初,我園教師們就學習了《學區幼兒園xx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一書,并且還專門制定了學習計劃,保證在理論學習中能認真做好學習筆記、體會心得,并把學習理論與自己的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切實轉變觀念,從教育思想到教育行為。
2、為提高全園教職工理論素養,在園部組織開展了《幼兒園xx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的培訓活動,在學習中我園教師們能深刻領會這一精神,使教職工們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位,認識到了學習的好,能更好的為我園的教育教學服務,在學期末我們還舉辦了教師教育技能競賽。
3、本學期我園教師積極參加市、區各級各類的論文評比,多篇獲獎,其中有《如何做一位好教師》、《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如何開展教科研工作》,《讓幼兒園課改的.生成來源于生活》等多篇論文獲得市、區論文評比一、二等獎;《讓幼兒愉快地學習》、《談幼兒園教師教學技能》獲得市區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讓幼兒園真正成為生活課堂》、《讓幼兒快樂地活動》等多篇論文在區級刊物上發表。
二、開展課程教研、優化園本課程
4、本學期,在區域研討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課程研究活動和園本課程的開發,使教師們對園本課程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在園內開展教研工作,使教師們的教研活動更好地為我園的教育教學服務。
5、在學期初,我園進行了一次課程研討活動,使教師們能更深入地了解了《幼兒園xx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這一理念和內容,通過一次次的觀摩課、教師們的反思,教師們能學會了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組織活動,如何調動幼兒積極性,如何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發展,這些對我們的研修活動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教師們能積極地參與到教研工作中去,通過教研來提高自己對xx日活動的組織能力,通過教研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7、本學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程教研活動及園本課程展示活動,使教師們的觀念轉變,教學能力有大的提高,教研的氛圍也更濃厚了。
8、在園部組織的“幼兒教育技能競賽活動”中,幼兒們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參與、互助互學、合作交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們能以自己的教學熱情、幼兒的教學特點,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得到發展。
三、加生保健和安全管理工作
衛生保健工作是我們一直以來都重視的工作,保證幼兒的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學期我們能積極配合各班老師做好每天晨檢工作,每天密切觀察幼兒的健康狀況,注意幼兒的冷暖、安全,并注重生活護理的細節。
9、本學期,我園嚴格執行安全制度和檢查制度,全園教職工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盡職盡責,各項措施得力,管理嚴格,在此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保障了幼兒園的正常工作秩序。
10、本學期,我園對全園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將各種安全標志張貼在醒目處,并張貼在教師們面前。
11、每周一早晨對大型玩具和桌椅進行檢查和消毒,并登記,對于過期、失效及時進行處理。
12、加強對衛生藥品的管理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3
區域活動剛開始,孩子們按照己的區域計劃陸續開始了。我們班的孩子在學習性區域的都異常安靜有序,一眼望去異常舒服。社會性區域——小醫院里面只看見醫生和護士也穿好相應的服飾準備游戲。可是,過了很久發現小醫院里面的兩個醫生和兩個護士及里面的工作人員,有的站在電腦旁邊發呆;有的在打針凳子上坐著;還有的直接走來走去根別人聊天,總之都無所事事。教師看到這一幕開始介入:小醫院里面好冷清,一個病人也沒有的時候,醫生和護士能夠做些什么呢你平常看到醫生在沒有病人的時候會做些什么事情這時吳昊文摸摸頭皮說,醫生好像能夠打電腦的。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明白醫生為什么要打電腦呢"汪雅睿連忙接到:"醫生好像要找一下給病人用什么藥藥房里面這些藥還有沒有。"教師經過提問幫忙幼兒了解醫務工作人員的空余時能夠做作些什么王俊熙說,"我能夠幫表演區的演員做體檢,護士也能夠打掃和整理一下醫院的衛生。"寶貝們除了醫生和護士還需要什么人群那我們能夠怎樣分配呢聽了教師的引導,醫院的工作人員開始忙開了。有的在電腦前不停的輸資料,有的整理,還有的孩子開始來當病人。讓小醫院社會性區域開始慢慢熱鬧起來。
對幼兒行為的分析:
小醫院工作人員的職責這幾個孩子不太清楚。教師能夠經過視頻的引導或者混齡孩子的共同游戲帶領,幫忙幼兒樹立醫生、護士的職責。還能夠利用區域評價及談話時幫忙幼兒梳理相應的情境游戲及遇到緊急情景時醫生應當幫忙護士和病人做好相應的措施和注意事項。
材料上的分析:
教師的材料投放幼兒喜歡,但在主角的分配上孩子們協商的.不夠好,導致小醫院的區角比較冷清。其實教師在材料額度投放時應當研究到這個問題。(如小醫院的服飾)投放中能夠減少兩件,引導孩子沒有穿上服飾服的能夠當病人,或者能夠把小醫院的主角牌做好,掛在手上。這樣小醫院就不會缺少病人了,游戲就能夠有序的開展起來。
分析與調整:
從本次的小醫院開展情景能夠看出,四個孩子的主角分配不夠明確,使小醫院的游戲很難開展起來,教師能夠采用以下方法幫忙孩子游戲:1經過服飾(過多,四個人,只需兩套服飾——一套醫生、一套護士服,其他兩個人當病人。)2經過主角進區排幫忙幼兒進行主角分配。3經過談話或視頻的引領幫忙孩子多穿插一些情境,擴展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的游戲經驗。4本事強的孩子帶領本事弱的孩子幫忙幼兒一齊活動,增強孩子的游戲本事。5社會性區域融合,讓小醫院游戲更加豐富多彩。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4
區角游戲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理解,而是教師經過設計、供給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異常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結合《綱要》中提出的“區域活動提議”,本學期我們班的教育區角游戲開展情景現總結如下:
1、我們本學期教育區角游戲的設置是靈活的,我們依據主題活動的資料在多方面研究下進行了設置:美工區、科學區、閱讀區、建構區、體育區、自然角六個區角。
2、各個區角的創設也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景而定。閱讀區通常投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卡片、指偶、幼兒自制繪本、繪本等操作材料讓幼兒根據自我的喜好來選擇閱讀;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紙、油畫棒等,還投放一些紙盤、面具、一次性紙杯固體膠、雙面膠、印章等創造性強的操作材料,同時鼓勵幼兒粘貼自我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供給一些幼兒操作材料:骰子、小木棍、七巧板多米諾骨牌、魔尺、放大鏡等材料來培養幼兒探索意識,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體育區我們定期的更換材料如高蹺、毽子、皮球、報紙等材料讓幼兒在玩中鍛煉,在鍛煉中玩。建構區是一個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區域孩子們及其的喜愛,每次的區域活動這個區的幼兒總是最進取。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5
當鮮花在陽光之下嬌艷的綻放,是綠葉最快樂的時刻;當孩子在游戲中探索,是孩子在自由的成長。在扎實踐行《指南》大力倡導區域活動今天,我園的區域活動開展從模仿嘗試蹣跚起步,在行動中研究學習不斷改進,再在活動評比與展示中強化認識、快速提升,到如今的回歸常態穩步前行。走出了我們獨有的成長之路。
一、豐富理論知識,轉變教師觀念,了解自主游戲中區域活動實施方法
1、了解自主游戲中區域活動實施背景,轉變教師觀念
集體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在幼兒園老教師及轉崗教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讓區域活動真正走進幼兒園,首先要轉變教師觀念,讓老師對區域活動形成正確的認識,從心里認可接納區域活動。了解區域活動開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所謂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動。
皮亞杰認知理論提出:兒童是主動學習的,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教育應順乎天性,注意因材而異。維果斯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人的思維與智力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是各種活動、社會性相互作用不斷內化的結果。強調認知過程中學習者所處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這些為區域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相結合,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則中將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放在首位。游戲有其獨特的價值,同時也有著強有力的律法支撐。《綱要》中也規定了“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準則,這些文件充分顯示了游戲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地位。為區域活動在幼兒園的扎實開展提供了方向引領和政策保障。
區角活動凸顯了幼兒的操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發現性學習。能促進幼兒自主參與活動、自發地學習;增進幼兒、師生交流,培養幼兒交往能力;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好奇好問的能力;增強幼兒表現力,促進幼兒社會性良好發展;拓展課程的組織形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有效的規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
通過理論學習,老師了解區域活動的相關知識,對區角活動有初步的認識,知道他的意義和對幼兒的重要作用,懂得它是幼兒園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進行科學的區角環境創設和有效的區角游戲指導是幼兒教師的基本從教技能,解決老師對集體教學與區角活動之間存在矛盾的質疑,教師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少了畏難情緒,各自想方設法,給孩子提供最佳的區角游戲空間。
2、掌握自主游戲中區域活動組織方法,讓行動有章可循
首先教研組長及骨干教師走出幼兒園,參加縣級骨干教師培訓,回到園所進行二次推廣培訓,同時,在集中備課及教研活動時間組織集體學習,研讀《指南》,明晰各大領域的核心價值,討論實現核心價值過程中集體教學的弊端,引導教師看到區域活動的價值和重要性。并觀摩優秀的區角活動及環境創設,向教師推薦區角活動相關書籍和文章,教師自主學習,從理論上武裝自己,形成的整體認識。
自主游戲中的區域活動是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分為角色、表演、美勞、建構、益智、運動六大類。區域活動的總體設計,要從三點上考慮:首先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比如小班孩子喜歡娃娃家,中班孩子對建構比較感興趣,而大班孩子探究更感興趣;其次要觀察孩子,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再次就是要與日常教學相結合,不能與課程割裂。自主游戲中的區域活動的內容確定,要充分考慮生活性,操作性、教育性、時代性。比如“超市”,“小醫院”、”點心坊“、”燒烤攤“等,就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
活動室區角的創設一般以5—8個適應,涵蓋五大領域的教育內容,能同時容納班級所有孩子進行活動。區域活動空間設計要遵循動靜分開,比如建構區和圖書區就不能相鄰,會影響孩子閱讀。娃娃家玩耍時聲音較大,把它放到活動室門邊的角落,既減少了對其它區域的影響,又使孩子來園自然入區,一天的開始就有一個快樂的心情;開放與閉合相結合,全是閉合的很占空間,與我們活動室面積相對狹小不符,縮小了孩子的活動范圍,不利于活動操作;相關臨近,比如科學區和數學區就可以緊鄰設置,可以兼顧學科聯系;巧妙留“死角”,如圖書區就可以在一個相對獨立安靜的地方,光線要好,最好是自然光。植物種植觀賞區可以放在陽臺上、生活區,方便種植活動的開展,又有充足的陽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區域的分割可以用桌子,玩具柜,吊飾,積木,屏風等隔開;區域的標志要富有童趣,依據不同年齡特點用圖片展示,大班可以有簡單文字;區域材料的投放要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是多樣性,探究性,層次性,發展性相結合。教師將所要教的知識物化到材料中,孩子通過操作材料,自己獲取或發現其中的知識信息,同時獲取相關的經驗技能。區域材料的投放是區域活動的關鍵。材料的擺放要直觀呈現,便于孩子取放,可以借助蒙氏的方法,讓孩子根據標志自主對應放物。區域要有明確的規則,師生共同討論后制定,規則展示要在醒目的位置,用圖示直觀展示,便于理解,大班可以圖文并用。
在掌握區域環境常規創建方法的基礎上,組織骨干教師外出到優秀幼兒園實地參觀學習,并收集整理影像資料,返園進行二次培訓。借助網絡資源,收集區域活動相關圖片和視頻。大量的直觀圖片,供老師借鑒學習,老師心中的區角活動已經形成。
二、用理論指導實踐,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改進
1、創設適宜的區角環境,投放豐富的材料
環境,教師,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三要素。而環境是主要的物質因素。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前期準備,教師從模仿開始,理論結合實際,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創建自己心中的區角活動環境。分析現有的空間條件,找出不能任意變動的位置,如門窗,壁柜等,再分析各種活動所需的活動空間、光線、材料存放、活動強度等,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統籌安排,畫一張活動室的平面圖,標上固定部門,如門窗廚壁等。然后在活動室的圖紙上進行模擬擺設,以確定最佳方案。教師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及主題活動的相關內容,選擇區域內容,投放區域材料。在教師實踐操作的基礎上,組織區角環境創設評比活動,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深入思考,不斷完善。在評比的過程中,保教室設計科學的評價細則給老師以引領,督促教師豐富材料,讓孩子有事可做。
2、合理安排一日作息,保障幼兒活動時間
為了避免區域活動材料成為一種擺設,保障孩子的活動權利,在一日幼兒生活作息表中,安排專門的區域活動時間,并加強督察,讓孩子真正走進區角,進行自主游戲。通過孩子的操作讓材料活起來,材料的適宜性彰顯,有助于老師發現材料及區角設置的存在問題,在孩子的不斷活動中改進,依據孩子的需要找到我們的不足。也為老師深入了解孩子,關注孩子的學習方法打開一扇窗。
3、設置樣板班,樹立區角活動“樣板間”
在區角活動全面鋪開的同時,在小中大班個設立樣板班一個,選擇教師綜合能力較強的班級擔任,教研組長全程跟進,大到設置幾個區,區域怎么擺放,材料的投放,小到材料的調整,區域分界線的巧妙設置,幼兒特殊情況的處理,幼兒的觀察指導評價等全部以身說法,在親身示范的基礎上,和老師共同探討更好的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調整,反思,觀摩,實驗班的老師對區角活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于區角環境的創設也能根據孩子的與材料互動的反應進行有的放矢的調整,邁出了區角活動開展的第一步。無論是空間分割,材料投放,幼兒活動常規,區角氛圍營造,教師指導策略都給其他班級提供了最直接的幫助。
4、開展常態教研,點對點解決問題
在集中力量抓好實驗班的同時,區角活動全園推進。將區角活動的開展納入每周的日常教研中,教師們帶著活動實踐中的問題來,在會上陳述自己的問題,在大家討論幫助下形成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帶著方案走;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后,老師們又帶著行動的結果來,再次匯報交流自己的研究,請大家對自己的行動結果進行評議,集思廣益后再帶著更新的方案去實踐教學,如此反復幾次,原來的問題得以解決,新的研究問題又會生成,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推向深入。
園長與教研組長針對活動研討表格設計交換意見,開誠布公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并能依據我園教師的現狀對表格內容做針對性的調整,目的只有一個,開創我園教師區域活動研究的新模式,細化研討內容,豐富研討主題,將教研與區域活動充分融合,讓研究引領發展,在研討中提升,在互動中共進。通過區域活動的常態教研,進一步改變教師的教育行為,真正踐行幼兒為本的教育觀,將老師的目光從注重老師的教,吸引到幼兒的學,在活動過程中,注重教師支持幼兒學習策略的選擇及運用,從幼兒活動的表現與反應中,去評析教師支持策略的科學性與適宜性,并提出積極的建議,和老師一起討論最佳策略,在互動研討中共同提高,達成共識,形成最適宜的`幼兒學習支持策略,并推廣至全園。通過5月份的家長開放日觀摩活動,讓所有參加活動的老師、家長,對區角的設置,材料的投放,如何觀察幼兒,怎樣給予幼兒最有效的指導等問題分別從主觀組織,客觀觀察的角度進行觀察與思考評析,提高教師指導區角活動的能力。
針對區角活動的材料投放問題,有的認為區角就是充分的自主活動,孩子是主人,教師給孩子提供相關領域的材料,且都是開放性的材料,一物多玩,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充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教師只能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的表現,在最恰當的時機給予孩子幫助,而且介入的時機與方法一定要科學有效。與有教師認為在孩子活動以前就預設活動內容的做法有分歧,大家在相互的探討與交流中,心中的疑惑解開了,同時對區角活動也有了更明晰的認識。同時也促進了區域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的無縫對接。材料投放就是教師在用隱形的手掌控孩子的活動,集體活動的前期經驗獲得我們可以在區角中完成。教師可以通過孩子的區角活動了解孩子的已有經驗水平,以便于更有針對性的開展集體教學。集體教學的延伸活動也有一大部分在區角中完成。針對集體教學時間局限性問題,在孩子們意猶未盡時,可將教學活動的學具材料,投放至區角,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如語言活動《小花籽找朋友》,教師在上課結束后,將頭飾,圖片,圖畫書等材料投放至語言區,孩子們興趣極濃,在充分表演故事的基礎上,還進行故事創編和續編,圖畫書也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提高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早期閱讀習慣的養成。還有的科學活動不適宜采用集體教學,如大班科學活動《測量》,更適宜在區角完成。讓孩子們在充分操作與探究中發現現象,啟迪思維。所以說,區角活動的內容教師是可以預先設置的,只要我們的材料投放足夠科學,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再加上我們老師的科學引導與巧妙介入,孩子們會在完全自主的情境中收獲成長。
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與適宜性,取決于老師對孩子們需要的正確解讀,而要了解孩子,細致科學的觀察孩子是前提,只有我們老師心中有《指南》,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典型特征及教育目標都了然于心,那么我們就能在各種活動中有的放矢的實施我們的教育,不錯失任意一個教育契機,找準每個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給孩子提供他們需要的支架,幫助每一個孩子實現從應然水平到實然水平的一次次飛躍,促進其全面發展。
教師現場觀摩區角活動的開展,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審視孩子的活動,教師的角色定位,發現孩子的精彩,看到材料的不足,并以活動中的老師為鏡,照出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行為,找到區角活動中自己的位置。觀摩活動后的專題對話,教師們各抒己見,有質疑,有震撼,有反思,對教師的促進作用很大。老師們在觀摩,學習,摸索和實踐中,對區角活動的質疑在逐漸減少,班級的區角創設初具模型,區角活動的開展老師心里有了譜。區域規則由原來的教師說了算,變成了現在的孩子說了算,教師在孩子游戲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啟發引導孩子制定規則,保障活動的有序進行,如區域的人數限制,圖書區的安靜讀書,輕輕翻書,不在書上亂涂亂畫等。孩子們自己制定的規則,在用自己的小手將規則用圖畫表達,張貼,大大提高對規則的遵守程度。因為他們不但知道了要這么做,還懂得為什么要這么做。
5、進行階段性經驗交流,同伴互助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對老師的區角活動指導水平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對老師的薄弱環節也了然于心,在期末請區域活動開展比較好的實驗班級班長做經驗介紹,通過身邊榜樣的分享,讓老師們少了一份障礙,更好的借鑒,完善自己的工作。如中班老師分享的教師活動介入策略“如何面對孩子活動中的糾紛”:當幼兒因材料發生矛盾時,教師不應以裁判的身份介入,以自己所看到的瞬間景象或孩子的報告匆忙替孩子做出決定,而應該引導幼兒雙方充分表達,將自己的游戲想法告訴同伴,引導發生矛盾的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時理解對方的想法,需求,并自主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贊賞出現親社會行為的幼兒。(師幼間的精彩對話摘錄:明明:我想要這個這個盒子。師:可以給琪琪嗎?琪琪:不可以,我也要盒子。師:那怎么辦呢?都想要盒子,可是只有一個盒子。明明:輪流玩!師:好主意,可是誰先玩呢?琪琪:我先玩,然后明明玩.師:可以嗎?明明:不行,我先玩,然后她玩,(琪琪立刻答應,松了手。明明拿了就走,叫住)。師:琪琪對你真好,她讓你先玩,你應該對她說什么?明明:謝謝!師:這個琪琪讓你先玩,下次你讓琪琪先玩,好嗎,(點點頭),師大加贊賞琪琪:你讓了明明,真好,輪流玩,兩個人都能玩到!)通過老師細膩的過程的呈現,教師們一目了然,被老師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老師給了孩子尊重與理解,并給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學習交往,解決問題。
教研組長對活動的開展情況做以總結,并根據活動的存在問題,做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解決大家踐行中的共性問題,答疑解惑,點對點解決問題,把區角活動開展有力向前推進,我們的區角活動翻開新的篇章。
6、邀請專家來園,答疑解惑
在已經有了實戰經驗的基礎上,帶領老師走出幼兒園,參觀優秀園所的區角環境創設,開闊眼界和思路取長補短,并邀請專家來園進行專題講座,與教師進行專題對話會,為教師答疑解惑。老師們帶著問題學習,帶著疑惑觀摩,少了盲目性,有了專家的引領,方向更加明確,
三、以課題為依托,讓自主游戲的區域活動走向深入
在不斷摸索向前的過程中,不時回頭看,找問題,查漏洞,將區域活動開展引向深入。在區角活動的開展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成為我們的一大瓶頸,自主性的區角游戲活動開展不夠。區域活動的評價過于籠統,浮于形式,形式單一,老師成為絕對的主角,少了孩子的自評與互評等問題依舊存在。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以課題研究為依托,引領老師就一個點不斷走向深入。我園申報的市級課題《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也讓我們的教師角色定位,教師觀察能力有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解決區域活動開展的實際問題。
隨著自主游戲的區域活動不斷深入,老師眼中有了孩子,對孩子有了敬畏之心,只有讀懂孩子,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教師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踏進孩子們那神奇而美好的世界。區域活動是孩子需要的,有助于孩子快樂成長,更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令牌。唯有在區域活動這片沃土上不斷耕耘,才會讓它碩果累累,那就讓我們聆聽花開的聲音,等待孩子們意外的美好。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6
幼兒園區域游戲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教育活動新形式。區域游戲立足于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最佳手段。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經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幼兒創設一個與他們發展相適應的區域游戲環境,能給幼兒營造一個更為自由發展的空間。
所謂區域活動,是指在必須的時間內,設置各種活動區,讓幼兒按自我的興趣和意愿選擇活動資料和方式。所謂活動區(或活動區域)就是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供給并投放相應的設施和材料,為幼兒創設的分區活動的場所。如把活動室劃分為若干個區域,把幼兒活動材料按類別分別放人這些區域,并設有屏障構成若干個相對固定的半封閉區域。
一、目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方式大體可分為三種
1、把區域活動視為分組教學的一種形式。教師重點在一個區域指導一組幼兒學習新資料,其余的幼兒或者在其它區域作自我喜歡的事,或者按教師預先提出的要求復習(包括應用)以前學習過的資料,然后交換。
2、把區域活動視為團體教學(上課)的延伸。其因指導思想的不一樣分為三類:(1)研究到團體教學不容易滿足不一樣幼兒的需要,故在團體教學之外,利用幼兒的其它自由活動時間,在相關的區域對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作些必要的輔導;(2)有些資料的教學(如有些主題活動)需要多種活動形式配合或補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進幼兒理解和應用;(3)有時由于教學設備的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師只能在課上演示,課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關的區域,讓幼兒自由操作。
3、把區域活動視為在團體活動之外為幼兒創設的一種自由活動的形式。幼兒可按自我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的資料、材料和玩伴,經過游戲和自由交往獲得課堂上得不到的有關經驗。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
1、圍繞目標創設活動區域
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的知識構建,必須由兒童經過自我的操作活動去完成。所以,活動區域的創設不僅僅是多增設一個區,而更重要的是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便于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活動區域的設置要體現這一目標,在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力求使區域活動的資料、材料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并根據這一目標決定活動區域的種類。這要求教師既要對各類活動區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認識,也要準確了解幼兒的興趣、水平和需要。活動區的預設和生成是相輔相成的,計劃應有彈性,根據孩子的需要與興趣的轉移應當隨時調整。記得玩娃娃家時,許多幼兒喜歡做飯,我們靈機一動,何不開家“小飯店”于是在我們的提議下,幼兒從家里帶來許多“鍋碗瓢盆”和飲料瓶、奶瓶、蛋糕盒等物品,我們的“小飯店”和”海陵早茶店”開業了!許多幼兒爭著當小廚師、服務員或小客人,那里每一天人頭攢動,“生意興隆”……活動區域的大目標明確后,可根據幼兒的'基本發展水平、階段性的教育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及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擬定各區的具體目標。其原則如下:
(1)活動區域的活動材料要緊扣目標。根據目標供給操作材料,以便吸引幼兒,使幼兒能自覺、主動地去獲得感性的知識,促進幼兒的發展,到達教育目的。
(2)同一資料,各年齡班級制定的活動目標各不相同。幼兒園各年齡班級幼兒現有的活動本事和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同一種活動區域的同一種活動資料在各午齡班的活動目標是不一樣的。這樣既滿足了不一樣年齡層次幼兒的探索愿望,同時也能充分發揮材料的教育功能。
(3)活動區域的目標盡可能與正規性活動目標相聯系。在制定各活動區域的具體目標時,最好能聯系教學活動,使非正規性活動與正規性活動結合起來。當然這種結合必須是自然而不是勉強的,本質而非形式的。
2、根據幼兒發展規律和發展水平供給材料
有關研究發現幼兒的競爭性、侵犯性和破壞性行為在空間小、活動材料貧乏的情景下出現的頻率明顯高于空間大、活動材料豐富的情景。所以,在活動區域的材料供給上應根據幼兒發展規律和發展水平做到多層次多側面,盡量要豐富多彩。
(1)圍繞同一教育目標供給多種材料。幼兒對新鮮、變化的事物較易產生興趣。所以,應根據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在完成某一教育目標時所設計、供給的材料力求做到角度不一樣、充分多樣,以滿足幼兒反復操作的需要。
(2)根據不一樣教學資料、知識層次及時變換與之相應的材料。在活動中要讓幼兒堅持新鮮感,樂于動手動腦,提高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要適應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開發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3)根據不一樣發展水平的需要供給不一樣層次不一樣要求的材料。讓每個幼兒在自我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應及時觀察、分析幼兒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情景,根據幼兒個體發展差異,為幼兒設計、供給多層次、不一樣要求的材料,讓幼兒量力而行,使不一樣發展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本事和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3、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
教師在活動區域除了供給多種多樣貼合幼兒需要、興趣的材料外,要給予幼兒較大的自由度,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自由活動,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教師則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根據需要供給適度的幫忙。教師在指導區域活動時,始終要清楚自我應處的位置,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主角。
要指導幼兒,首先就要了解幼兒。要了解幼兒,就要經過觀察。觀察要有目的性和連貫性,經過多次觀察,才能正確估計幼兒的活動水平。由此教師應研究兩個問題:一是什么因素影響幼兒的發展;二是教師如何幫忙每個幼兒發展
了解幼兒以后的指導能夠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即個別指導和共同參與。教師對幼兒活動的具體參與指導和幫忙,可促使幼兒活動水平不斷提高,活動資料更加豐富,并收到更大的教育效果。所謂“參與”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兒一齊活動。那里,參與的時機是很重要的因素,能在正確時機進入并參與幼兒的活動能夠擴大及豐富幼兒活動資料。但如果時機不對,可能會使幼兒中止她們的活動。所以,教師應事先觀察,再決定是否加入或何時加入。
區域游戲的開展,對每個幼兒個性發展起到了進取的推動作用,讓我們創設最優化的環境,使之更接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為幼兒營造一個更為自由發展的空間。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7
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開展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為了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得到鍛煉和學習,我省開展了幼兒園區角活動評比。三月份我們鐵東區選取了8所幼兒園參加評選,教工幼兒園和旭虹早教幼兒園被省里抽檢。這次活動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我們除配合市初檢外,還多次下到幼兒園進行指導。通過這次檢查指導,使我對幼兒園活動區的活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升。下面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教師活動前的用心準備使我很受觸動
準備是第一環節,其中包括區域環境的創設和區域材料的準備。在區域活動中,活動環境和材料是活動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會獲得經驗和知識。教師充分利用特定的空間和四周墻壁展示與課的主題相關的資料、照片或孩子的美術制作作品。比如“巧手區”:使用湯勺勺豆子、系鞋帶、編辮子等;“益智區”:用小木棍排序粗細長短、加減編應用題等;“表演區”:蚌殼做成沙球,竹塊做成快板等進行打擊樂等。教師的用心準備給孩子提供了創造和學習的空間。
二、教師有目的的組織與指導使幼兒玩得開心
組織與指導是區域活動的主體部分,在這個環節里,活動完全是自由的。幼兒自主地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在活動中教師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使區角活動變得更有興趣性和教育意義。幼兒玩得非常開心!
三、活動后的總結評價恰當好處
總結評價是開展區域活動的第三個環節,也是區域活動的結束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在于引導幼兒自發自愿地進行交流、討論,積極表達情感、共享快樂、共解難題提升經驗。提供充分表現、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激發其參與再次活動的欲望。評價的結果也往往影響到幼兒以后活動的情況,評價對幼兒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在評價中很注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教師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進行評價總結,有全班進行的,由分組討論的,還有讓幼兒自己評價的,也有老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和教師的全面評價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區域活動的過程感覺很完整。
區域活動是幼兒最快樂的活動,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幼兒主動發展的環境,如何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更好地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是我們幼兒教師努力要做的。作為教研員我們要給教師創造更多的平臺進行展示和交流,不斷地進行研究,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得到學習和發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8
區域活動是適合孩子又為幼兒所喜歡的活動,我們班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和愛好為幼兒創設了愛心醫院、迷你書屋、手工DIY坊、科學探索區、美術畫館、建構區、娃娃銀行。
愛心醫院:我們為愛心醫院增加了醫院規則,給藥品進行了分類,為不同的主角制作了工作牌,為病床做了床單、枕頭,收集了藥盒并重新進行了布置。
迷你書屋:為迷你書屋更換了新書架,增加了游戲規則和要求,帶領幼兒自制了若干本小書,并制作了書簽、借書卡等。
手工DIY坊:為幼兒準備了橡皮泥、水彩筆、油畫棒31份,紙杯、彩紙、紙杯、瓶子、刺繡、不織布、隔熱墊等材料供幼兒手工制作。
科學探索區:為幼兒準備了多米諾骨牌、搞笑的電話、燈泡亮了、滾滾輪、水的沉浮、磁鐵、小鳥進籠、靜電實驗、旋轉玩具、搞笑的紙橋為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帶給了豐富的.材料
美術畫館:為“畫家”準備了繪畫材料,為開畫廊的“老板”準備了“資金”。
建構區:為幼兒準備了大插片、小插片、智力棒、插管、水管工等。
娃娃銀行:為幼兒準備了柜臺、錢柜、各種鈔票若干張、存折32份。
透過努力,我班的區域活動在園內評比中獲得一等獎,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DIY坊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下學期的游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9
在進行區域活動時,我們班張xx總是靜靜的坐在圖書區進行看書。每次教師走到她面前進行引導,她還是喜歡看書之后經過教師的引導后慢慢嘗試玩益智區、美工區等。為了張xx能夠得到各方面的發展,教師細心的觀察著她的變化。一天,在選擇區域時,驚喜的發現語不在執著的選著圖書區、益智區、美工區,而是慢慢又嘗試新的區域娃娃家。教師看到孩子的細微變化,就在一旁靜靜的等待和觀察著。剛開始只看見語一向在旁邊觀看和模仿著別人的動作。沒過多久,在汪雅睿的引導和幫忙下張xx也開始慢慢進入了主角,和悅悅一齊洗菜、燒飯,漸漸地也開始和同伴間有了交流。
分析:
1、對投放材料的分析
娃娃家的材料投放是比較形象和并且貼進孩子的生活經驗。娃娃家是主角性區域,需要孩子們扮演各種主角。但在活動中需要教師的引導,同伴之間的引領,我們班張xx是個很內向的孩子,她不會主動選擇,但在汪雅睿的引領下,張xx也慢慢融入了娃娃家,也會在活動操作各種材料。
2、對幼兒行為的分析
張xx在我們班是一個比較內向、慢熱的孩子。在區域活動或者游戲活動中她喜歡一個人,并且很少跟教師和同伴之間有交流。但在教師的引導和同伴的引領下慢慢的愿意跟好朋友接觸,慢慢的交流。每次張xx有一點點的提高,教師都會當著全班的'孩子很夸張的表揚她,讓她慢慢感受到自豪感。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都會時不時的跟她交流和合作各種材料,讓她慢慢感受到教師像媽媽一樣的溫暖,慢慢理解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從而慢慢的敢于嘗試各種游戲。
3、分析與調整
在娃娃家的活動中,雖說對其他孩子去娃娃家游戲比較普通。但在張xx的身上,我覺得她已經邁出了很大的一步,開始慢慢嘗試新的活動,嘗試結交新的好朋友。既然孩子已經有所改善,教師應當為幼兒創設更多的平臺和搭建更多的支架(如:在個人秀中讓孩子單獨或多人表演上臺表演、在游戲中引導張xx結交更多的朋友、請本事強的孩子或者外向的孩子多跟張xx游戲合作等等。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0
我園共有教研組5個,每個年級組有1個教研組長和一個教研小組長。我園共有2個教研組長和5個教研小組長。教研小組的設立,使教研工作開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也增強了全園教職工的團隊意識。
一、工作開展情況
1、開展“有計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為主題的教研工作
根據幼兒園的工作計劃,結合本園的具體實際,我園于xx年xx月14—xx月分三個階段組織幼兒園教師認真學習《指南》,并結合我們園的實際,進一步明確幼兒園的工作要求,并結合本園工作實際,開展好幼兒園的教研活動。
2、組織學習教研課程
在幼兒園教師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的教研能力較為薄弱,如何在課程實施和組織過程中使教研活動更有效?我們認為:
3、組織學習教研課程,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最重要的一個手段,也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園的課程包括四個方面:
4、教育理論學習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3——xx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結合園本課程,進一步完善教研活動,提高研討實效,通過研討,提升教師對課程的領悟力、反思力和實踐力,使教研工作真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5、園本教研——以年輕教師為主,教研組長為輔,以骨干教師為骨干,在教研中實行“有課、有專題、有成果”,并且在園內開展相互交流學習活動,使每位教師都能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6、開展園本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我園共有教研組5個,分別為大班和小班。大班和小班為兩個班,小班為一個班,小班為兩個班的,通過學習教師的專業素質及教研能力的提升,大大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了教師的研究、實踐及指導能力,為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二、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7、開展園本教研活動
在我園教研活動,我園共有教研組1個,分別為大班和小班。我園共有3個大班,分別為大班和小班,每個大班均有1—2個自理能力較強的教師。我園教師能積極參加園本教研活動。
8)組織教師學習《3——xx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學習新理念。我們認為,教師的專業能力是一種基礎性,也是一種能力,我園的教師都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但也有不少教師對于指南的精神理解較貧乏。因此,我園組織教師學習了新理念、新課程,學習了《指南》,學習了如《綱要》,學習了如何組織幼兒活動,學習了如何開發幼兒潛能,學習了如何開展教師教育活動,使教師們對《指南》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9)開展園本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
為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教師自身發展,我園開展了園本培訓。我園教師在學習《指南》精神后,結合自己對《指南》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在教研活動中進行了教學反思,對于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反思,教師們對于指南的理解和執行的效果有了一定的改觀,教師們對指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10、以課題為載體,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隨著市幼教局課題《小班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的角色扮演中的作用》的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園的教師們在課題研究中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教師們積極投身于課題研究中,積極撰寫課題,并且在教育活動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園教師通過課題研究,對課題的實施情況做了深刻的認識,對于課題的組織和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為保證課題研究在幼兒xx日活動中的有效開展,我園教研組在開展教研活動中,能按教研組計劃進行活動。活動內容有理論學習,專題交流,教學反思等。通過活動的開展讓老師們對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們在活動中能以幼兒為中心,讓孩子真正的參與到自主的學習中來,在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1
xx年來,我園的區域教研活動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幼兒園領導的直接指導下,通過本園的教師和全園教師的共同努力,不斷提高了我園的教育水平,提升了我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促進了我園各項工作的開展。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在園本主題的教研活動中,我園的每一位教師充分利用了各種學習資源,如:園本課程學習的專題講座、教學沙龍、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教研活動的專題研討、案例分析、教學反思,使我園的區域教研成為我園特色的一個亮點。
我園的區域教研活動是以區域教研為主,教師為輔的區域教研活動,在這樣的一種氛圍里,教師們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了解幼兒園的xx日常規要求。如:園本課程的學習與討論、各班的區域活動材料的收集與投放、區域活動的評析,各年齡段課程的實施情況等。我園的區域教研活動,以園本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各班的區域活動內容豐富和實際操作性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教師們通過各種學習,了解了一般教育活動常規的技藝,了解了區域活動中各個環節的目標、內容,能在區域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需求,開展適宜的活動。
一是區域材料的收集與提供;二是區域游戲材料的收集與提供;三是區域游戲活動的評析與總結。
區域活動是教師教學、幼兒活動的主要載體,在本年度,我園的區域活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我園的區域活動的評優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表揚。
二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提高教師的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幼兒園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提高保教質量,促進我園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都能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并能根據主題教學的需要和幼兒的發展需要進行有效的設計,在xx日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安排活動,組織活動。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學會了自主活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并能通過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
在區域活動中老師們能積極投入,認真準備,能積極參與,并能做好各項記錄工作,在區域活動中能認真做好活動評析,對每一個區域做出評價,并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區域活動的創設和區域活動的開展中,能注意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和記錄,積極利用各種材料,開展區域活動,使區域活動得到了有效的`發展。如:在區域活動中,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比較欠缺,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力有一定的培養,并能做到學以致用;在區域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和教師、幼兒之間的互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區域活動。
四是幼兒園教研工作的開展。在區域活動中,我園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和研討活動,如:“語言活動展示”,讓教師們在活動中進行教研,讓教師們在研討中學會反省,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本學期我園的各項教研工作,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得到了有效的開展,在這一活動中,我們的老師們都能認真參加,積極思考、大膽實踐,各項活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了家長和社區的肯定,在社區活動展示中孩子們的表現非常優秀。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2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因為在區域活動中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能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最佳手段。
所謂區域活動,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設置各種活動區,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和方式。所謂活動區(或活動區域)就是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提供并投放相應的設施和材料,為幼兒創設的分區活動的場所。如把活動室劃分為若干個區域,把幼兒活動材料按類別分別放入這些區域,并設有屏障構成若干個相對固定的半封閉區域。
一、如何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新《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區域設置的規劃和環境創設要根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做整體的安排,應一切從幼兒的水平和發展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讓幼兒成為區域的主人,由幼兒決定怎樣布置是否會直接影響他們自由交談展開的程度。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設置是在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確定下,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中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美發店、紐扣操作店、彩色鞋帶店、手工編辮子店、糕點加工店等。“數學區”:用撲克牌分類、認數、數數;用小木棍排序、認識粗細、長短等。“表演區”:酸奶瓶制作的沙球,竹筒做成雙響筒,竹塊做成快板,奶粉桶做成腰鼓等進行打擊樂;用樹葉、彩色布、包裝帶、袋子等做成各種服飾進行表演。“操作區”:橡皮泥;彩色蠟筆、各色紙張、各種紙盒紙杯、剪刀等等。
活動區設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級環境的地理因素,盡可能地使活動動靜分區:一般將較為安靜的區域安排在室內:如語言區、數學區、生活區;相對會發出較大聲音的活動安排在靠近門口或室外:如表演區、建筑區等;并根據游戲情況靈活調整。
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幼兒的活動很大一部分要在區域中進行并且完成他們的學習活動。區域環境要根據各個區域特色進行有特色的布置。各個區域的創設也要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況而定。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主題相關的圖書、頭飾、手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紙,鉛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紙、彩色筆、油畫棒等,還可以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制作步奏圖,以供幼兒的探究學習,在美工區最重要的是要設置一面幼兒作品的展示墻塊,可以讓幼兒粘貼自己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在音樂區、表演區投放一些簡單或自制的樂器、頭飾、自制服裝等。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層次幼兒,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復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中班數學區游戲、教師提供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找數字到兩種顏色找數、找鄰居間再到三、四種顏色規律性找。
三、教師的指導
教師的現場指導在幼兒游戲的開展中顯得十分重要,它決定著幼兒游戲的開展,教師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應該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提供舞臺、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指出方向與關鍵時刻給予指導的老師,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角色。
1、觀察、再指導。
觀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了解其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游戲。可避免教師因不了解游戲情景而產生的不合適的干擾幼兒游戲的指導行為。
2、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介入:
1)當孩子遇到困難玩不下的時候。如:樂樂想玩橡皮泥,可位置已坐滿不能進入泥工區游戲而苦惱,教師可引導他:“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不但喜歡泥工,你還會很多本領呢,想一想換個別的區域好嗎?孩子高興的說我還喜歡畫畫,然后愉快地加入了美工的行列。
2)當孩子出現糾紛與行為問題時,教師應巧妙地化解即將發生的糾紛。在游戲中,經常會遇見幾個小朋友搶一種玩具玩的現象,這時老師可利用出到題目或猜個謎語或童趣的語言將玩具分配給幼兒,讓孩子能愉快地接受,如亮亮和東東都要玩拼圖,老師可出面調解說誰先回答我一個小問題就可以先玩,老師再變個別的項目給另一個小朋友玩,小朋友會欣然接受。
3)當孩子操作發生困難時,老師的濃濃關愛,有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有影響。
4)當游戲無法深入時,老師適當的指導,不僅深入了游戲的開展,還讓他們走出去,加強了與其他游戲區域的聯系。一次,當老師看到美發店的孩子無所事事,很無聊的樣子,老師馬上以“客人”的身份進入到美發店,原來孩子們覺得每天都是洗發、吹發、剪發太無聊了,于是老師馬上說:我們的美發店可以擴大經營,我會染發,現在教會你們吧,還有哪個小朋友知道美發店還有什么項目嗎?小朋友興趣馬上高漲了,有的說美發店還會燙發、還可以按摩;于是小朋友輪流當老師,沒有的物品又到超市買來等等,游戲的內容又豐富了起來。
5)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另外,老師的出現與介入還要體現藝術性,即什么樣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達到指導的效果,又不影響孩子的游戲,老師有時是游戲的伙伴,有時是某個特定的角色,還有時是旁觀者,必要的時候是解調員。當教師以伙伴的角色出現時,能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引導游戲的進程。當孩子對游戲的玩法、規則、扮演角色內容不熟悉時,可以以某種特殊的身份參與。當幼兒的游戲發生糾紛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情況,采取適宜的解決方法,小班,較多的是矛盾的解調員,到中,大班的時候,要提供解決問題的時間,在一旁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觀察事態的發展,如幼兒順利地將問題解決,老師就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則用適宜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
3、指導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勵、肯定為主。
有時為了調動幼兒積極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后導致對整個游戲失去興趣。對于這種孩子,老師一方面對他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進步就進行表揚,使他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另外可請能力強的孩子與他共同游戲,讓他也體驗游戲的成功。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也是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既能操作各種材料,又能與同伴交往,其動作、言語、思維、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貫徹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原則的同時,游戲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活動中也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再例如:教師在游戲中發現幼兒“一窩蜂”現象和在材料的使用上因使用不當給下次使用的小朋友造成不便的情況,我們兩位老師不是自己商量該這么辦?把大人制定的意見和規則讓幼兒執行,而是讓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去尋找答案“怎么樣玩才會開心又不會影響別人”當問題提出,孩子們開始積極討論,各抒己見,共同總結有效的方法,形成區域活動規則,也只有通過幼兒自己的體驗形成的規則才會轉化為幼兒活動中自覺遵守的行為。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3
游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游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游戲是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有著不少的區別。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第一:游戲是幼兒主動自愿的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于自己的興趣與愿望自發自愿主動進行的活動。幼兒游戲的類型很多,區角游戲、角色游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銀行、幼兒園、娃娃家、醫院、理發店、食品城等是角色游戲、區角游戲、晨間自選活動。
新《綱要》倡導的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盡管已經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實踐中,在以集體活動為主要模式的幼兒園生活中,尊重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幼兒的發展差異很難落到實處。我們經常看到的還是幼兒排隊進出活動室、排排坐上課、異口同聲的回答問題的場景,教師習慣于這樣的一種組織模式,以至于很難把理念上的認識落實到自己具體的教育實踐中來。應該說區域活動可以幫助教師在實踐中具體落實以兒童為本的理念,真正實現“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地發展”的人文教育目標。因為在開展區域活動之前,教師會認真思考本班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目標,有針對性的選擇區角類型,投放適當的材料,而且區域活動是個別化的自由、自主活動,幼兒可以在相對寬松和自由的氛圍中自由交往,教師不會有太多干涉,硬性控制也較少。即使幼兒暫時不喜歡參與活動,也可以選擇“無所事事地游走”或“呆坐”,這些都體現了教師對兒童的尊重和理解。大班的幼兒已經處于對知識掌握以及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年齡段,對知識的掌握以及能力的發展都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正確且合理的引導。大班組共有三班級,在今年的區域活動中,通過教研、評比等多項活動,我們分貝針對三個大班的區域活動進行了指導的學習與實踐。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從材料的投放方面是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且讓幼兒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另外由于班級地方局限有限,我們從上午到下午采取分組區域活動,并有效地利用起功能部室,讓幼兒的活動豐富起來。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指導不同于其他年齡段的幼兒,大班的幼兒在情感道德方面在逐步的發展和成長,教師的介入以及引導要恰當。我們在本學期的指導中,盡量以啟發式的、平行時的介入引導幼兒自主解決遇到的問題,長期以此,大班幼兒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著顯著地提高。但是在區域游戲教育意義的價值方面,我們仍要不段的加強和努力。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4
我的體會就是教師要做有心的觀察者,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不同水平等,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操作材料,并進行有效地關注,不斷調整活動區的環境材料,從而促進幼兒可持續性發展。
一、關注幼兒的興趣,創設活動區
小班幼兒活動范圍、知識經驗相對中大班要窄和貧乏,但他們對發生在身邊的有趣內容尤為好奇,且常常對物體發出的各種聲音感興趣。我們觀察到,在自由活動時間,幼兒常喜歡拿起體育區的響罐,輕輕得搖著,傾聽響罐發出的聲音,樂在其中,這種現象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既然孩子這么喜歡搖響罐,那何不如就提供響罐讓幼兒探索呢?但如何通過響罐這一契機,真正讓幼兒動起來,促進幼兒持續性的探索。于是我們根據小班
幼兒有意注意時間短、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創設了探索區“搖搖樂”,具體做法是將八寶粥的鐵罐包裝成小動物的家,并提供各種材料如棉花團、小石頭、小鈴鐺、黃豆等。幼兒入區后先做“搖搖樂”(自選喜歡的鐵罐,打開蓋子,裝入材料,再蓋上蓋子)而后玩搖搖樂。幼兒在多次充分地與罐子、材料相互作用,一次次的操作、探索,終于發現了不同材料及不同數量與響罐發出聲響的關系,這種生活化、有趣的操作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關注幼兒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具備層次性的材料。
區域活動屬于個別活動的形式,它可以給幼兒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經驗,活動中孩子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活動材料,使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主動地學習,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多,并給幼兒提供了較多的同伴交往機會,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顯示自己的機會,使同伴了解他,也使他了解同伴。在相互了解的.過程來了解自己,產生自信心,從而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在同一種活動區域里,教師提供的材料千萬不能“一刀切”,而應考慮到幼兒本身的能力不同,使活動材料體現出層次性,以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活動需要,使幼兒都能得到較好發展。
例如:“建構區”里單為小班幼兒準備的材料就應有許多種。如雪花插塑,適應與年齡較小,手部動作欠準確、靈活的孩子使用與活動;如智高樂插塑適用與身體素質較好的幼兒使用,因為他們的身體發育較快,各關節的活動較為靈活,拼插難度較大的插塑對他們是個較好的挑戰。
又如:在益智區中能力強的幼兒可選擇12塊甚至是15塊的拼圖,而能力弱的幼兒就選擇比較容易的,如6塊、8塊的拼圖。這樣能使大部分的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更利于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三、關注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提供生活化的材料。
在活動實踐中,往往會出現老師從自己的經驗、感受出發選擇活動區內容,造成老師費了力,幼兒不感興趣的現象。其實小班幼兒活動范圍 窄,往往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感興趣,對家中一些常用的物品感興趣。所以教師選擇內容時,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如小班幼兒喜歡擺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區域活動的設置要偏重于游戲情節,活動材料的選擇要生活化。如“給孔雀添羽毛”、“毛毛蟲長毛了”(請幼兒用塑料衣夾給動物輪廓夾夾子)、“裝豆子”、“切蘿卜”、“擰瓶蓋”等,內容都是幼兒平時生活最熟悉的,活動中所需的玩具、材料都是幼兒家中帶來的,媽媽天天在用的,面對自己帶來的物品,幼兒有親切感,從而促進更大膽地探索、發現。
四、關注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提供隱含指導性的材料。
區域活動中的活動是幼兒自由選擇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興趣能力進行活動,因而這時隱性指導就遠比顯形指導來得重要。這時老師就要積極有效地關注幼兒,預計幼兒發展的可能性,在制作投放材料的時候就要下一定的工夫。使幼兒一旦接觸到這個材料,就能懂得材料的玩法、規則,指引幼兒進行探索活動,并不斷地引發幼兒思考“為什么”和“怎么樣”,應能不斷促進幼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比如在“娛樂區”中,我們制作了“搖晃下降玩具”,這個玩具不僅僅讓幼兒雙手協調地轉換位置進行翻轉娛樂。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提供的繩子也各不相同,有光滑的皮筋、毛茸茸的毛線、裝訂線等,幼兒在與不同繩子的充分互動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關注、疑問“為什么這個玩具滑得快,這個玩具很難滑”,而后逐漸感受到繩子光滑、粗糙與下滑速度的關系。
五、關注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有機地整合各領域間的內容。
幼兒園課程的內容雖然進行相對的劃分領域,但應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各領域內部及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活動區域的目標盡可能與其他活動目標相聯系。當然,這種聯系必須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勉強的,是本質的而非形成的。例:在“美工區”——新年禮物設計的還是比較巧妙的。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為孩子創設新年墻,請幼兒為“新年老爺爺”送禮物。這其中幼兒除了要利用撕、粘貼等美工技能撕貼禮物外,還得根據禮物名稱對禮物進行分類,而后,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墻面已有的禮物輪廓進行一一對應的粘貼,從而復習了數學中一一對應的物體關系。
六、關注幼兒的活動需要,及時調整環境。
幼兒是不斷在發展的,隨之相關的環境也應及時根據幼兒的發展進行調整,應不斷為
幼兒提供可促進持續發展的活動材料。教師應在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探索活動時,認真地關注幼兒的活動,了解當前幼兒已有的經驗是什么,觀察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考慮我們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為幼兒所喜歡,是否能促進幼兒的發展,是否還有幼兒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材料、適合與自己的活動方式及方法,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已滿足幼兒的需要。如發現活動中的內容孩子都掌握了,或是材料太簡單了,孩子不感興趣了,即應投入新的材料,加強操作的難度,重新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如在美工區“貼臉譜”中我們發現孩子很快地掌握了選擇五官擺在相應的位置上這一個技能,有幾個孩子還躍躍欲試提出想用彩筆來畫生氣、開心的五官。我們欣然同意,還鼓勵別的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五官。后來作品就更加豐富多彩了,有的幼兒選擇現成的五官貼上,有的自己畫上生氣的、開心的五官,還有的用橡皮泥塑造了棱角分明的立體五官。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5
每一天午睡起床后,搬把椅子坐在孩子們中間為他們梳辮子已成為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并不太會梳理頭發發,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沉迷不醒。并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指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諧。
每當這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停"教師,我媽剛給我買了電子琴!教師,那首歌我會了!教師,我敢走獨木橋了......"當然,此時也是我了解他們生活、心理和舉行適時指點、鼓勵的好時候。"你最喜歡教師啥子你不喜歡教師啥子你最愿意參與哪個活動你此刻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問題,這時就會都爭著回覆,并且絕沒有謊言。就這樣,我把每一天起床后給孩子梳理頭發作為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發式作為對孩子的一種賞封。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著無以言表的歡愉,此時,我與孩子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明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總結02-04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06-18
幼兒園中班區域的活動總結11-08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2-07
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總結04-11
【推薦】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02-14
【薦】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02-21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熱門】02-21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總結01-20
幼兒園區域活動教研總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