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熱門】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
一、案例描述:
區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選擇了不同的區域開始玩游戲,我發現創想區一個人也沒有。于是,我說:“創想區誰愿意去玩啊?”可是沒有人理睬。也許是幼兒光顧著玩游戲沒有聽見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門:“今天誰愿意去玩紙箱啊?”這時,孔妍舉手說:“我去吧。”后來有幾個幼兒也陸續的響應了,要去創想區玩。
創想區“紙箱加工廠”的游戲開始了,從窗口望去,孔妍等幾名幼兒都在玩,可是一會兒游戲就結束了。見此情況我就從頭到尾把整個游戲的過程和玩法講給了她們聽,并給她們幾個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在我的輔導下創想區里的“紙箱加工廠”總算順利的開展起來了。在區域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發現創想區里亂成一團,跑過去一看,正在玩開“小汽車”的游戲呢。看到我來又趕緊玩起了紙箱,嘴里卻不停的說一點都不好玩。
二、分析
區域活動本身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協作的優勢,可今天創想區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是老師介入,和幼兒商討后幼兒才去游戲的。根據孩子的反應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問題
1、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已經不高了,沒有及時的調整材料,材料也比較單一。
當幼兒對某樣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時,便能在活動中保持愉快的情緒,處于積極主動的探求狀態,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而幼兒的能力與水平又是制約其發展的影響因素。當幼兒覺得游戲也就如此時,她們就會失去活動的興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時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些個體之間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而幼兒教育要允許幼兒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學習、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活動區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按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方式進行有計劃的投放,維持幼兒持久探究的興趣。
(二)教師的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引導者。我們支持、鼓勵幼兒自發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據幼兒在區域中的表現,隨時給予一定的幫助、指導。我們建立區域活動常規,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區域活動,培養幼兒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導對于幼兒來說沒有具體的評價,幼兒在游戲中沒有興趣,出于我的威嚴才繼續游戲的,沒有足夠的空間給他們,應該給予鼓勵,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
三、對策與思考
(一)對材料重新進行調整
1、材料太單一,而且沒有層次性,針對這個問題,我在《創想區》的區域版塊當中,我要進行觀察、評估每個幼兒的發展狀況,根據教育目標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所以除了保留原來的游戲程序外,還準備了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設計紙箱進行游戲,增加了難度,保證幼兒玩的持久性和創造性,也提高了他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這樣就不會出現無事可做的現象了。
2、針對幼兒的興趣投放材料。
隨著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要及時進行補充、調整,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改進或摒棄不適合的材料,開發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針對性,更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
(二)在活動當中發揮孩子的創造性
在區域化學習活動中,我們注意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具有啟發性的活動材料,從而解放幼兒的頭腦和手腳,給予幼兒足夠的自由度,使幼兒充分地表現自我,勇于創新。
(三)指導到得當、適時,有針對性
在觀察指導的時候,要給幼兒一定的空間去發揮,給他們寬松的環境去講述他們的需求、困難等等。要仔細的傾聽幼兒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想、看問題,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推進幼兒游戲。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
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教育活動新形式。區域游戲立足于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最佳手段。
把區域活動視為分組教學的一種形式。重點在一個區域指導一組幼兒學習新資料,其余的幼兒或者在其它區域做自我喜歡的事,根據不一樣教學資料、知識層次及時變換與之相應的材料。在活動中要讓幼兒持續新鮮感,樂于動手動腦,提高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要適應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開發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樂園區、數學區、結構區、診所區、科學探索區,堅持每一天開展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用心地與材料相互作用。
在美工區投放折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能夠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折疊的難易程度不一樣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取。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我的需要選取,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在數學區設計了“貼畫排排隊”和“圖形拼拼看”的活動,貼畫按規律排序,潛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一個一個的拍起來,還能自我創出新的排列方法。;可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于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將形狀顏色不一的圖形拼出好看的`小魚,小雞、太陽等讓幼兒提高興趣,自我拼出靠看的其妙的圖案。添加了趣味的拼圖游戲后,幼兒們都想到數學區里玩,還能自我拼出奇特的圖形來。
在結構區中主要設置兩個:一個投放玩具、一個投放紙箱;結構區主要是鍛煉幼兒的思維潛力,能夠自我動腦創作,幼兒能夠用紙箱或玩具隨便搭建自我想要搭建的東西。
讓幼兒從小就懂得有個健康的心理和強壯的身體才是一個健康寶寶,并且能讓幼兒了解一些疾病的預防知識,并會進行自我保護,在游戲中呢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設定的診所區,首先讓幼兒能明白去醫院就醫的基本步驟:掛號、就診、交費取藥、治療;并明白醫院并不是一個好的地方,從而讓幼兒自我保護好自我的身體,不要讓自我生病了,并且學會了疾病的一些預防常識,會當醫生,給大家打針看病。
科學探索區主要是讓幼兒用心地動腦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開發幼兒智力,增強知識,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潛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幼兒的交往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透過努力,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所以,在以后的游戲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組織形式各樣的幼兒活動來激發幼兒游戲興趣。我們準備把游戲展示、活動比賽等形式加入到幼兒活動中去,班與班之間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動,取長補短,讓每個活動區能精致的呈現,也讓孩子們都能盡情的游戲。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3
我們班的孩子今年自小班升入中班,我發明他們開始喜歡為團體為同伴干事情,便在班級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兒分成五組輪流舉行,每一天由6-7名幼兒共同做當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兒的本事以及來園的早晚給他們分配值日項目。
開始時,孩子們對值日生感到十分新鮮和洽奇,每一天都開心地早早來園,進取完成我分配的任務。可是過了不久,我就發明值日生來園總是你早我晚,有時候大部分幼兒都來園了,值日生還沒到,當我詢問緣故原由時,孩子卻無所謂地說:"我忘了!"。盡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時常出現干事不當真、堅持欠好,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這時,小朋友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某一天,在我正準備安排值日生工作時,郭子豪小朋友說:"教師,今日我不想當衛生員了!","為啥子"我急切地想明白緣故原由,"今日我想當景象形象員!"孩子的回覆似乎提醒了我,原先對做值日生他們有本身選擇的愿望,做啥子值日也有本身的設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來安排孩子做的.,從未思量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我們說要把屬于孩子生活和選擇的權力還給孩子,那么值日生工作為啥子不讓他們自選呢!于是,我緊之后說:"能夠呀,今日就由你們來選擇做啥子值日生吧。"孩子們立刻又變得興抖擻來,這個說:"我今日要當接待員!"阿誰說:"我要當監督員!"。那一天,我異常注重觀察他們,發明孩子們對自選的值日項目充滿興趣,都能當真負責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后值日生我班開展起來了。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4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能滿足不一樣發展中幼兒的需要,所以,區域活動的開展成了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正因為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和限定的目標,在設置區域角活動時出現了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有的區域材料新穎好看,但卻不中用;而有些只是一時好玩,卻沒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更有甚者,孩子們“自由放松”,教師“袖手旁觀”。那么,怎樣才能使區域活動更有效呢?我們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秋瑾幼兒園的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調整,深刻地感悟到開展區域活動應以貼合幼兒認知、滿足幼兒興趣、立足幼兒發展為指引,同時把握好資料、環境、過程這三個方面:
一、選取資料是關鍵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獲得整體性的發展?關鍵在于資料的選取。我園主要圍繞主題活動、地方特色、幼兒興趣的相互滲透來選取區域活動的資料。
1、與主題活動相融合。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具有共存性、相融性,這兩種教學活動都是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的,兩者的開展形式都比較靈活多樣。從教學與發展的整體效益上看,兩者間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寬松自主的區域活動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補充主題活動。所以,我們以一種開放的姿態,立足傳統,兼容并蓄,將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有機結合,根據需要把主題活動的資料提前投放到區域活動中或把主題活動中沒有完成的任務延伸到區域活動中,讓兩種活動資料互相融合。如在大班主題活動“兵器”中,我們在建構區請幼兒搭建兵器,在計算區給兵器分類,在語言區展出“各式各樣兵器的圖片”,在美工區開展“學做兵器”、“設計未來的兵器”的活動,在科學區進行“潛水艇為什么能潛入海底”、“軍艦為什么會浮在水上”的探索。這些活動不僅僅促進了主題活動的開展,并且使區域活動的整體性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2、與地方特色相結合。紹興是水鄉名城,烏篷船、茴香豆、紹興酒、社戲……無不散發著濃厚的地方文化氣息。紹興水養育了紹興人,紹興水滋潤了紹興情,孩子們看在眼里,愛在心里,急待嘗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應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引導幼兒從實際出發感受家鄉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為此,我們將紹興的地方特色教育融于區域活動之中,以魯迅筆下的人物、地名為主線,分為“魯鎮社戲、孔乙己酒店、水鄉手工坊、紹興特產店、吳媽印染”五個區域,培養幼兒知我紹興、愛我紹興的情感,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潛力。如社戲是祭祀而演的戲,現已演變成紹興城鄉間一種舉足輕重的特有的民俗文化。個性是在農村,每逢過年過節或某些特定節日,社戲屢見不鮮。為此,我們在大廳設計了一個水中大戲臺——魯鎮社戲區域。讓幼兒表演學過的、自已創編的歌舞和家鄉戲。每當簡單歡樂的樂曲響起,孩子們都會躍躍欲試,一顯身手。表演是那么投入,那么富有活力。“臺下戴著烏氈帽的”也不閑著,坐在船上、橋上、長條凳上,咂著老酒,吃著茴香豆,好不悠閑自在。小小戲臺為幼兒搭建了充分展示藝術才能的舞臺。再如,印染業是紹興的傳統產業,中國的輕紡城就座落在紹興水鄉——柯橋。我
們幼兒園在印染廠、紡織廠工作的家長比較多,幼兒對于紡織、染色、銷售已耳孺目染,積累了必須的生活經驗,期望能親自嘗試一下。所以,我們投放了廢舊的噴瓶、積木、顏料、毛筆、水果、蔬菜、細鐵絲和家長帶來次品布、小染缸等作為“印染”區域活動的操作材料。活動時,孩子們在吳媽印染坊中印的印、染的染、噴的噴、畫的畫,一派繁忙的景象,激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每次活動結束時,孩子們總是意猶未盡地拉著教師的手說:“教師,我們還想玩一會。”“教師,什么時候再讓我們玩?”“這天我交了三個新朋友!”……這些活動不僅僅鍛煉了孩子們的潛力,增長了見識,并且對孩子的社會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3、與幼兒興趣相匹配。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們在設計活動資料時,常常會順應幼兒的活動進程及他們的興趣點,盡量多帶給這方面的機會。比如,在益智區小朋友們很喜歡拼圖。我們想到了讓幼兒用自我畫的作品、廢舊書封面、廣告圖片等作為材料制作拼圖,教給他們制作拼圖的基本方法:先畫后剪再塑封。玩自我做的拼圖是何等的急切,但在興趣盎然中,卻突然發現有的很難拼,是因為構圖太亂、剪的塊數太多……這些問題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時發現的,所以他們會自覺地、有興趣地探索、思考,這時教師要不時地關注他們,引導他們找到解決的方法。
從孩子中來,到孩子中去。除了預定資料外,許多時候根據幼兒的需求,運用生成的方法,從幼兒興趣中產生、確定區域活動資料,這些資料往往是由幼兒的興趣熱點拓展而來,這樣,幼兒的學習動機直接來源于自身的需要,學習時會表現出很強的探索愿望和自立精神。
二、創設環境是前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材料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用心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要根據教育主題的具體要求、幼兒的發展水平、活動室的地理位置等實際狀況出發,開辟出一個個可供孩子們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又互不干擾的小天地,讓他們在模擬環境中成為活動的主人。
1、區域設置要注意適宜性、趣味性。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讓幼兒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的發展,教師的職責在于為幼兒帶給適宜的環境。”所以,因地制宜地創設一個能吸引幼兒、引導幼兒、支持幼兒活動的區域環境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打破了班級及年段的界限,根據本園的建筑特點——長走廊,想方設法“變廢為寶”,創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魯鎮風情”全園性區域。如用稻草做成古樸的農家屋頂;廢蛋糕盒疊放起來,包上家長們拿來的次品布做成漆黑透亮的臺門柱子;泡沫板涂上顏色、割成古色古香的窗格子;廢舊席子添上幾筆做成一道道幽雅的窗簾和屏風……那里的環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他們看看、問問、摸摸,在充滿古鎮風味的小街里充分感知、盡情模仿、大膽交往,這些都成了他們自身探索的需求,常常流連忘返。各班則充分利用陽臺、衣帽室、午睡室以及教室的四角,科學合理地設置“魯鎮街景”“手工作坊”、“義賣”等區域,小朋友們可在教師的視線內活動,指導方便、互不干擾。
2、材料投放要注意層次性、操作性。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透過材料來實現的,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個別差異,帶給不一樣難度的又便于操作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調動其探索的用心性,讓每個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都得到發展。如小班的材料趨于生活方面,中班趨于嘗試探索方面,大班趨于合作探索方面。在同一年齡段也要注意個別差異,如帶給鑷子、筷子、調羹、磁鐵,讓幼兒探索用哪種工具能較快地取出大頭針。第一層次:是讓幼兒取出混雜在赤豆里的大頭針;第二層次,是讓幼兒取出在大小、深淺不一的小口瓶子里的大頭針。再如按數字夾彈:潛力弱的用調羹,潛力強的用筷子,并進行計時訓練。
在區域材料的操作上,除了材料的方便可取、持久耐用以外,還應思考材料的檢驗性能,即孩子能夠一邊操作,一邊檢驗自我的操作是否有誤,以便及時調整,方便孩子自主學習。如小班孩子的“磚塊圖形鋪路”游戲,在大小、形狀不一樣的`磚塊中,讓孩子找出適宜的,把坑坑洼洼的路修好,就是一個很好的材料。最終能把自我的成果展示出來,孩子們不勝喜悅。
3、墻面創設要注意提示性、展示性。區域活動更多的是為幼兒創設、帶給自主探索的活動空間,所以,活動中教師不妨變得“被動些”、“遲鈍些”,有些活動幼兒能獨立操作完成的,教師應盡量減少顯性指導,只是帶給一些范例、圖示即可。為此,我們在區角的墻上,設置了圖文并茂的指示牌,將規則、流程很明白地告訴幼兒,提醒他們這是什么地方?在這能夠做些什么?怎樣做?注意什么……美工區:我們把作品的制作流程圖貼在墻上,讓幼兒自我按步驟嘗試、探究,如碰到困難,能夠把范例拆開,一步一步地跟著學;在表演區,貼上節奏圖譜,讓幼兒邊看圖譜邊聽音樂演奏,更好地幫忙幼兒進行演奏活動;在建筑區,透過把幼兒自我拼搭過的東西畫出來,第一次、第二次進行縱向比較,展示在墻上。這樣,從墻面上就能看到自我的提高,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把握過程是重點
1、把好進區關。區域活動是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在選取區域活動時,我們常會碰到這樣一些現象:有些區域幼兒個性感興趣,踴躍參加,而有些區域卻無人問津,為解決這一矛盾,許多教師往往采用“活動區分配指定法”,即教師強行指定幼兒的活動區域,這樣做違背我們設置區域活動的目的本意,也影響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事實上幼兒對區域活動的選取和活動區資料的“新陳代謝”有關。例如在科學區,未帶給玩水材料時,參加的幼兒往往達不到規定人數,但增加了玩水材料以后,材料的沉浮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使活動的情景大變,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擁向科學區,大大超過了規定人數。所以,我們應注意科學地投放材料,使每一個活動區都能成為吸引幼兒的強有力的磁場。
幼兒對區域活動的選取還與教師的有意引導有關。教師事先的引導有利于幼兒選取意向的建立,事后的引導則有利于選取意向的鞏固,在幼兒參加有關的區域活動之前,教師要對有關活動的規則、材料、情節以及有關的注意事項進行介紹。這種介紹實際上是一種主觀上的引導。
幼兒持卡入區是教師把好進區關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即教師在每個活動區根據空間的大小為幼兒設置數量不一樣的插卡處。活動一開始,幼兒每人拿著自我的小鑰匙(小樹葉或小魚)入區卡,任意選取區,然后將小鑰匙插在相應區域的插卡處,當插卡處插滿時,則表示該區已滿員,幼兒須另選其它區域進行活動,有空檔時,幼兒可隨時持卡換區。這樣,既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意愿,實現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又能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進一步的發展。
2、注意觀察指導。觀察是教育的先導,善于觀察是一個成功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教師的觀察指導是教師把握區域活動過程的重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構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在活動中,教師要給孩子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在自我嘗試、探索和同伴交流、討論中學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促進自主學習。
幼兒活動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在活動中是否能用心主動地探索?是否能堅持完成某一活動?是否能大膽地表達自我的想法?是否能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嘗試新的玩法?怎樣在玩?遇到了哪些困難?解決了沒有等等,透過觀察、了解、分析幼兒,從而發現問題,掌握動態,因勢利導。
在不斷的實踐反思中,我們領悟到:要學會觀察,真誠地向幼兒學習,真正讀懂幼兒的心。觀察務必細致、深入,活動開始、結束時采用整體觀察為宜,活動中要有目的地重點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根據需要,選取時機,適時介入,適時參與,適時引導,與幼兒一齊協商,提出推薦或進行啟發性提問;與幼兒共同探索,激發幼兒想象、思考,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教師要“變成孩子”,與幼兒共享“歡樂”。
3、深入講評。區域活動后的講評是對區域活動的進一步完善,其目的是為了將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的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在群眾中進行討論和推廣,它有助于平衡個別指導和群眾教學,充分地激發同伴之間的學習,以到達“以點帶面”的效果。講評時應兼顧到過程和結果:
(1)注重過程的評價。教師評價的原則是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讓孩子自我成為評價的主人。活動結束后,教師能夠引導孩子相互講述自我高興的事情。如:“你是怎樣玩的?”“為什么玩得這么開心?”也可要求幼兒向同伴介紹自我創新的玩法,如:“使用了哪些新的材料?”“和以前的玩法有什么不一樣?”說說自我是如何與同伴一齊學習的,碰到困難雙方是如何解決的。讓幼兒在交流中明白哪些是歡樂的事,哪些是不歡樂的事,并找到解決的方法。這一環節,一方面讓幼兒充分回憶了操作中碰到的種種問題,讓孩子將新的認知提升為經驗;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孩子喜歡交流、愿意共享的需要。
(2)注重結果的評價。處處有教育,人人有發展,教師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肯定鼓勵為主,如幼兒作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表現,能克服困難,相互合作的學習品質,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等進行適當的正面講評,讓孩子感到教師對他們是很關注和很重視的。僅有在這種成就感的不斷刺激下,幼兒參加區域活動的興趣才能長盛不衰。
總之,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師把握好環境、資料、過程這三個方面,更需要教師不斷地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使區域活動的教育目標得以實現。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5
幼兒園區域活動以其獨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幼兒所喜歡的一種活動。一學期來,我園透過對區域活動中區域的設置、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如何進行區域活動的導入和結束評價,區域活動中教師如何進行指導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重視區域的創設,讓區域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我園場地小,條件有限,但自從開展區域活動的研究以來,幼兒園透過組織教師們進行有關知識理論的學習,認識到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各班教師能想方設法利用幼兒園的現有條件為幼兒創設活動的空間,把室內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劃分、布置成多個區域。
《綱要》中提出: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潛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所以,幼兒園要求教師們必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區域,重視各區域的功能,挖掘區域活動的價值,同時還要求教師將現階段各班的主題教育活動資料融入到區域活動中與區域活動結合,讓區域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補充、延伸,讓幼兒在區域中透過與同伴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發展和提高。另外,幼兒園還要求教師們充分利用戶外場地為幼兒開設活動區域。戶外的活動場地比室內的活動場地要大,能夠減少幼兒間的相互干擾,有利于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活動,能充分發
展幼兒的個性,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和用心性。戶外活動環境還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讓各區域都“活”起來,使之真正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二、重視區域材料的投放,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我的認知經驗的。適宜的區域活動材料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潛力和自主性,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所以,材料對區域活動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師們一向認為材料豐富就是東西要多,所以,大家總喜歡把材料同時一古腦兒全投放到區域中。結果造成因材料過多,幼兒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現象。根據出現的問題,幼兒園組織教師們開展了“區域活動中材料就應如何投放的探討與交流”活動,總結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層次地投放。透過實踐:此刻,教師們在投放材料時不僅僅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能發展幼兒的各種潛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望,并且能思考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
三、教師適當的指導,促進幼兒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教師就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不當,或急于指導,將不利于幼兒的自主探索,使區域活動失去其價值。那么,在幼兒的區域活動中,教師究竟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我園利用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們學習了《學前兒童游戲》——“幼兒園游戲指導策略”。透過學習,教師
們明白: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教師既不能急于指導,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透過對幼兒的仔細觀察,再采取適當的方式介入幼兒的游戲,給予幼兒適合的`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我園要求主班教師在每次的活動中要有重點指導的區域,配班教師、保育教師要協助主班教師組織其他區域的活動以及各活動區域的安全,教師要做到:隨時觀察、了解幼兒活動的狀況。
幼兒區域活動后,幼兒園要求教師要及時做好區域活動的反思,每周寫一篇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讓教師們透過及時的分析和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不斷地發現區域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區域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良好的常規是順利開展區域活動的保證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幼兒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活動中,透過操作、探索,透過與同伴的學習與交流,提高了語言表達、交往、表現等各種潛力,滿足了個性發展的需要。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良好的游戲常規能保證游戲的正常、順利地開展。所以,區域游戲中,幼兒也應具有良好的游戲常規。活動中需要幼兒遵守哪些規則,就應怎樣做。在活動前,教師會和幼兒共同商討,總結出活動規則,如:在活動中要學會和小朋友協商,謙讓,輪流玩,不和小朋友爭搶玩具;活動時要愛護操作材料,不隨意擺放,不損壞材料;活動中要注意做到:說話輕、走路輕、取
放東西輕;活動結束收拾時動作要輕要快等等。透過這些具體、明確的活動規則,幼兒在活動中就明白自我該怎樣做。
五、不足之處和努力方向
雖然教師充分利用班級現有條件,為幼兒帶給最大限度的自主活動的空間,但園舍還存在著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在開展區域活動中,由于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教師指導游戲有時比較粗淺,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期望以后透過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和加強師資建設,從而促進我園區域活動水平不斷提高,讓幼兒更好地得到發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6
20xx年12月7日,我園組織了一次亮點班級區域觀摩活動,以大三班的區域活動為榜樣,各班老師進行學習、討論,在觀摩的過程中,既是學習,又是找不足,學習亮點,改正不足,共同進步。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先探討的就是活動前和活動后的評價,作為老師,我們到底要評價些什么?通過這個問題,老師們也都發表了自己的建議,最后這個問題總結為,在活動前說說進行區域活動記錄的時間,在結合在上周進行區域活動時發現的問題,給幼兒做一下適當的提醒。在活動后評價幼兒的活動情況,挑出兩個重點的區域、有代表XX的事例進行整體評價,不要太長,評價幼兒的素質、相互合作精神,找出問題共同解決,例如:“了解每個區的重點是什么?在區域中要玩什么?和誰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作為教師,要兩位教師分別評價。同時,我們也對每個區域在觀摩班級的《美工區》中,發現了許多的亮點,比如:幼兒對折紙的技巧掌握的不錯,作品很多,折紙的花樣也很多,非常值得各個班級學習,如果再加強幼兒對于作品名稱的認識,相信會做的更好。在《美羊羊理發店中》,老板很熱情,只要老板不去拉活,店員就沒事做!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們也說出了自己對于角XX扮演去建議,比如:在理發店不忙的情況下,沒事做的店員可以去拉活。設計師不知道顧客需要設計的'發型,只有老板知道,我們可以讓發型師為顧客推薦發型,對角XX的把握,對自己的工作不太清晰,對顧客的服務不夠細心,所以角XX扮演要結合實際生活經驗進行游戲。在科學區有亮點的地方是有探索后的記錄,比如沙漏記錄,幼兒用烏龜、兔子等小動物進行記錄,烏龜慢,兔子快,記錄比較有趣,幼兒也很喜歡,在設計區域活動投放材料時,我們就要做到新穎、有創新、有創意,要吸引孩子去XX作。在游戲中,要鼓勵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合作,讓幼兒合作、共同去完成一幅作品。既能體現幼兒間的合作精神,又能促進游戲的進度。
通過此次觀摩培訓活動,相信老師們在觀摩看評的同時,也對自己班的區域活動有了一些想法,在學習了之后,我們就要去應用到班級中,打造能夠讓孩子們快樂、有趣、樂在其中的區域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7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益智樂園、科學區、表演區、娃娃家、建構區、圖書區、創意美工區、小醫院、寵物店、寶寶餐廳,堅持每天開展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這段時間以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六一”慶典活動結束,家長之間還就此機會認真地交流著育兒的經驗,并誠摯地和老師探討著怎么樣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更好一時間,“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共同目標得以體現,家園共育孩子的良好態勢進一步得到升華。大家真摯的話語,真誠的微笑把這次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期末了。作為幼兒園教研組的成員,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如何指導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提高保教質量,增強教師自身的素質是本學期我們教研的重點,為此,我們在教研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活動,下面,我們對本學期的教研工作作個回顧與總結。
1、25號早晨,由兩位男教師扮圣誕老人和迎早的教師一起到幼兒園大門口為孩子們送禮物和祝福,讓孩子們感受節日的喜悅。
如果在活動區內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于一部分幼兒可能過于簡單,容易完成,這樣就會使其失去興趣,不利于其進一步發展。而對于另一些幼兒可能又太難,通過努力卻達不到,這樣也會使其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了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和個性差異,在活動區內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如:在美工區投放折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可以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折疊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
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蛋殼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后,都紛紛去嘗試著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系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后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后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了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A、當莊嚴的國歌演奏完畢,孩子們共同高呼:"祖國生日快樂!"B、主持人詳細向孩子們介紹中國的首都、少數民族以及國旗、國徽的含義。
對于新教師的培養,首先我們有意識地安排思想素質較好、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與新教師搭班,讓她們在潛移默化中進步。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
一直以來,我們幼兒園都開設小喇叭廣播的'活動,深受小朋友和家長朋友的歡迎。因為通過小喇叭活動,可以提高孩子的積極性,鍛煉孩子的膽量,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功感。我們采取的是輪流的方式,邀請孩子來說小喇叭,這樣為每個孩子提供機會去嘗試,去挑戰。小喇叭廣播的播出也鍛煉了我園青年教師的膽量、口語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為全面落實上級文件中所要求的工作,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我園領導及時召開會議,傳達文件精神,并對端午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科學區設計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一個一個比,還能自己創出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比;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于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比大小”該成了“排小魚”的游戲,當牌排到相同的點數時,就可將相同點數之間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戲規則后,能力差的幼兒也都想到數學區游戲了,還自己比起誰贏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了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并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努力,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以后的區域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區域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8
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幼兒在這個學期中,明顯進步了不少。就拿區域活動玩的情況來說吧。以前和現在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第一,玩區域活動時的主動性。現在孩子一到教室就知道要開始玩區域活動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師的提醒了,都能自己主動去選擇區角玩了,至于有幾個新來的就另當別論了。以前,孩子還處于穩定情緒的情況下,個別還要老師的安慰等,部分幼兒還有點害怕,一進來就坐到椅子上,有的自己坐一會兒就去玩了,而有的則要老師叫了他以后才去玩。
第二,玩區域活動時的意向比較明確。以前,孩子玩區域活動時,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特別是喜歡到人多的地方,還有就是比較依賴老師,看見老師在哪里就去哪里,玩的時候隨意性也比較大,很容易摸不著頭腦。現在,孩子在玩區域活動時,最大的區別就是男孩子喜歡搭積木、串珠等建構材料,女孩子則喜歡扮家家。在玩的時候,他們選擇了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并能簡單的擺弄一些玩具,為自己提供一定的幫助,有時候還會和自己的小伙伴進行簡單的交流商量。建構時也有了方向,要給誰搭建一所房子,朝著這個方向搭建成功,并有了喜悅的'心情。
第三,玩區域活動時的耐心也漸漸養成。以前,孩子是很容易被別人給打擾的,一有什么新奇的馬上放下自己玩的玩具,去玩別人的玩具了。所以也造成了玩具到處亂放。現在,孩子雖然也會有所走動,但不會像以前那樣把玩具拿來拿去,如果實在是沒什么好玩的才去別的地方玩。像搭積木那里,幾個孩子要玩很長時間,先是個別幼兒自己的搭建,后來變成大家一起搭建,但是也難免會出現亂玩的現象。這個要以后慢慢培養的。
相對而言,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孩子都在進步,老師也為他們高興。區域活動也是在一天一天的摸索中,讓孩子成長的,畢竟有太多的東西要讓孩子學會。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9
區域游戲是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指導下,使兒童的認識水平、個性品質、社會化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結合主題活動和我園的教學特色開展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區域活動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于游戲中的形式好之一。
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大班年級組一共開設了民間游戲區、編織區、美食區、印染區、服飾區、剪紙區、益智區、科發區、建構區、閱讀區、表演區等,堅持每天開展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
1、結合幼兒園教學特色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有很大一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瓶子、竹竿、絨線、紙板、草席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并進行制作。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游戲材料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后,都紛紛去嘗試著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也進一步開發了農村資源。
2、巧用區域活動器材,讓幼兒人人參與各種活動
民游器材種類繁多,如:民間游戲區器材有很多的品種,如:沙包、抽陀螺、滾鐵圈、抬轎子、竹竿舞、跳布袋、旱龍船、踩高蹺、拋繡球、推小車、風車、竹蜻蜓等近30個品種,但每班每種的數量較少,我們便把所有大班的民游器材集中起來進行整理分配,責任到班,每班負責管理5、6種,然后設計游戲方案和安排表,這樣就可以讓大班的所有孩子都能玩到所有的民游器材。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后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后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了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0
新《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在新《綱要》的指導下,我們嘗試將教育評價與幼兒的教育、幼兒的發展,協調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把終結性的評價變為過程性的評價,將統一、定期、標準化的評價變為個人化、發展性的評價,促使教師將視角從關注結果轉為關注每一個孩子是怎樣發展的,從而真正地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力,促進其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發展。
區域活動的幼兒評價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視,要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建構技能、情感態度等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新《綱要》精神指引下,我們努力改變區域活動中幼兒評價方式,體會到有效的觀察為區域幼兒評價提供依據,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評價的結果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新的平臺、幼兒、教師都是評價的主體。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主人,也是區域活動成效落實的主體,因此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還要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教師依此進行指導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主要觀察以下幾方面:
一、幼兒的興趣基礎如何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個性化和指導的間接性等特點,每個幼兒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動進行探索、學習。興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個根本要求。但是,在現實的許多區域活動中,一些幼兒的興趣比較短暫、容易轉移,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一活動,致使許多活動都是淺嘗輒止,如:主題活動《螞蟻王國》,開始我們只是在美工區里投放螞蟻圖案讓幼兒進行涂色、繪畫,剪紙(螞蟻圖形),剛開始第一天,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到了第二天,入區時,孩子在區里待的時間變短了,過了幾天,就已經很少有幼兒光顧這個區域了。于是,與班上老師交流,重新調整這個區域的材料,材料之間有層層遞進關系,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在集體活動中,常引導幼兒介紹與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如何運用所有的材料裝飾螞蟻,包括用什么圖案、什么顏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螞蟻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活動充滿熱情,實現了幼兒與區域活動之間的積極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評價幼兒對區域活動是否感興趣,主要看幼兒是否喜歡活動,在活動區域中持續時間的長短,因為幼兒只有感興趣了,注意力才會集中,才會在此過程中積極探索。
二、 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
區域活動不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活動,也不是幼兒在活動區無所事事的活動,更不是幼兒在活動區到處轉悠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幼兒要依計劃開展活動。所以,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要能決定自己選擇什么區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過在區域的時間,也即幼兒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在活動過程中,依活動的意向執行、完成活動。每天下午離園前,教師指導幼兒制定計劃,讓幼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方向, 待到明日入區時,幼兒能有秩序、規律的操作。
三、幼兒的參與情況
評價幼兒的參與情況要觀察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擇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擇區域活動;做出選擇后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于各個區域中游蕩;此外,還可以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己的活動成果,如果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就會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或最后的成果很關注,通過對活動成果的了解,獲得成就感,或是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對自己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如:在《螞蟻王國》這主題中,讓孩子到戶外觀察螞蟻,孩子們很興奮,雙眼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一點小細節,有的幼兒甚至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腦袋里出現了很多的“什么”,在回憶時間里,孩子們獲得很多有關螞蟻的知識。幼兒幼兒甚至因為自己的發現獲得成就感。
四、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
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看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于什么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沖突,經常采用什么方式解決沖突等,不同的表現反映著幼兒不同的社會性發展水平。如:在建構區,老師提供廢舊鞋盒,目的讓孩子們利用這些鞋盒搭建一個螞蟻窩,鞋盒大小不一,幼兒要想自己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很難,需要同伴的協助,那么幼兒就會想起找自己伙伴商量一起來搭建這螞蟻窩,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
五、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他人、自我、社會關系、社會規則等社會性客體和社會現象及其關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動。社會認知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其對象看,社會認知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關系(權威、友誼、公平等)、社會群體、社會角色、社會規范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或特征。認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體現,它雖然是內隱的,但可以通過幼兒的區域操作活動表現出來,所以,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復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復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重復,模仿別人還是富有創造、善于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六、幼兒區域規則遵守情況。
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但并不意味著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區域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個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幼兒內在地遵守一些規則是保證區域自主、有效開展的前提,因此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否遵守規則就成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于幼兒遵守規則的評價首先要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要脫鞋進入,活動區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脫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后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如:在圖書區的墻面上貼有讀書的順序卡通及小寶寶把食指放在嘴唇邊讓大家小聲“噓”的動作,即暗示幼兒進入圖書區時要保持安靜,并要遵循看書的順序:取書——看書——收書。總之,幼兒對區域規則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能力,對于區域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必要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1
一、優化主題性區域活動組織實施過程
1、調動幼兒原有經驗,保證活動開展的連續性
在主題性區域活動開展之前適時地調動幼兒的原有經驗是必要的。只有為幼兒提供與主題相關的、充足的前期經驗才能夠為幼兒正式進行區域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引導幼兒逐步遷移和運用自身具備的經驗,將這些零散經驗進行統合,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
比如在美工區制作雪花火鍋店的招牌時,需要用雪花來裝飾火鍋店招牌,恰巧幼兒之前學習了用剪刀在紙片上裁剪雪花的方法,但隨著時間的遷移,絕大部分幼兒忘記了雪花的制作方法。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回顧雪花如何制作,總結幼兒說出的雪花制作步驟,通過遷移原有的經驗技能更好地進行雪花火鍋店招牌的制作,推動活動進程。
2、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在實際指導中需尊重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自主性,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自己變成知識的源泉而不是權威。在開展新的主題內容時,一定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去傳授足夠知識經驗,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在主題談話結束后的選區環節中,要自覺尊重幼兒活動的想法,盡最大的可能去滿足幼兒活動的意愿。關于主題區域活動的時間,需要按照幼兒的所處的年齡階段和活動興趣進行彈性調整,認真對待幼兒在活動中的提問,積極培養兒童獨立思考并積極尋找問題答案的探究意識。
在開展區域小組合作互動活動時,教會幼兒學習傾聽別人的意見,并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重視同伴之間的對話,允許并支持幼兒開展無限制討論,提供開放性參考答案,鼓勵幼兒反思自己的經驗,將主題區域活動歸還給幼兒,讓他們在自由中收獲知識、能力和美德。
3、密切幼兒區域游戲活動與主題教育活動的聯系
主題性區域活動的構建是一個相對嚴密完整的教學體系。教師在開展主題性區域活動時,需要強化主體意識,各個活動區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圍繞主題來開展。這里就包括集體談話、材料投放、區域環境布置等各方面都應該體現活動主題。
同時也需要強化目標意識,區域活動目標作為整個活動的.核心,活動準備、活動導入、活動展開、活動評價以及活動反思等環節,都要圍繞目標逐步開展和深入。
因此教師在開展主題性區域活動時,需要有意識地圍繞活動主題和區域目標組織幼兒參與區域活動,密切區域游戲活動與主題教育活動的聯系,使得各個區域活動內容不偏離主題,最終實現預期目標,優化區域活動效果。
4、運用靈活多樣的策略,介入指導幼兒活動
教師的敏銳反應和及時應答,反映的是教育智慧,它源于專業知識、教育觀念以及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找準時機,適時介入(不要過早或過晚),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幼兒開展區域游戲時教師是否需要介入指導、如何介入指導,實際上是價值判斷、得失比較的過程。
所以適時介入和退出都是促使幼兒更好發展的契機。比如幼兒在閱讀區翻閱圖書時,教師在確保幼兒安全的情況下,需盡可能地減少對幼兒閱讀活動的介入。一方面為幼兒閱讀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與繪本、圖書的對話中,去發現、去體驗、去感受,培養幼兒閱讀自主性。
另一方面給予幼兒協商交流的機會,鍛煉幼兒同伴協商、人際交往能力。在組織開展主題區域活動時,可以采用直接指導與間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比如直接指導,除了語言指導外,還可以嘗試使用的指導方式:觀察、示范、表情、眼神、動作、手勢等介入幼兒的游戲過程。
恰當地點撥、推進、延伸、強化或提升幼兒對主題區域活動的理解與自主學習與操作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獲得發展。同時也要加強間接指導,注重同伴交流互動、材料投放方式的調整、區域環境的布置、活動規則的隱性作用。
例如在大班的實際觀察中發現,由于幼兒的生活經驗較為豐富,在活動中的想法就會多一些。有時候幼兒就會很大聲地和周圍的小朋友說話,出現“串區”行為,導致整個班級環境很吵鬧。
教師可以在組織主題性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強調活動規則的重要性,讓幼兒理解只有以規則為引導,才能更好地享有自由,并啟發和誘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生成規則。規則的制定需要遵循師幼共同討論協商、共同監督遵守,并可以隨著具體的游戲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原則。
二、加強對主題性區域活動的評價與反思
1、堅持重過程而非結果的評價方式
過程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預設目標模式固有的機械主義的傾向。將過程評價引入幼兒園主題性區域活動,更加強調幼兒在主題區域活動中的主動參與和探究學習,重視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得主題區域活動評價不再一味地追求目標、結果等外顯的行為表現。
轉而開始關注、挖掘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固有內在價值,顯示出一定的人文主義色彩。在過程性評價中教師可以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見證幼兒的成長,在過程性評價中更易于體現教育的關懷和溫度,更容易使幼兒感受到成長得快樂。
在進行評價活動時,應立足幼兒的長遠發展,靈活選擇作品展示法、主題探究法、集體談話法等多種方法分享活動經驗,引導幼兒在多向互動中梳理和提升自主學習的經驗。
2、提高反思意識,增強反思能力
幼兒教師對區域活動及時、有效地反思是主題性區域活動,能得以深入開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教師反思的內容應是多維度的。比如主題性區域活動目標的達成度;幼兒對主題性區域活動的興趣和專注性;區域環境創設及材料投放情況。
教師對幼兒活動的觀察記錄是否到位;教師的介入指導時機是否合理、主題區域活動評價是否多元、家長對主題的支持與參與度等。總之教師需要具備反思意識,全面看待自己的教學活動,對主題性區域活動的開展作出改進和調整,推動主題性區域活動的跨越式發展。當然反思不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
比如教育專家的提點、與其他教師的交流合作、幼兒園管理者的指導。如果沒有這些支持,教師的反思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就幼兒園本身來講,幼兒園內的教研活動對于教師個人的教學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園本教研更貼合幼兒園的實際教學現狀,能夠更好地實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所以幼兒園里的所有教師都應該就主題區域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地、細致地、系統地分析,在一次次頭腦風暴中真正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提高幼兒園課程教育質量。
3、增強家園合作意識,有效利用家長資源
“家園共育”已成為全世界幼兒教育共同的發展方向。幼兒教育必須體現家園情懷,發揮家長在幼兒成長中的積極作用。那么在開展主題區域活動中如何發揮家長優勢,實現家園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呢?研究者以“小小美食家”為例,給出以下建議:第一教師可以在主題區域活動開展之前與家長進行初步交流。
讓家長有時間的時候帶幼兒出去參觀一下現實生活中的餐廳,包括餐廳的外觀、餐廳里的菜單、餐桌禮儀、餐廳服務、餐廳宣傳等,作為幼兒參與主題區域活動的一個前期準備。
第二在主題區域開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活動材料不足、材料缺乏新意的情況,教師也可以發動家長力量,讓家長提供一些廢舊材料(如小紙盒、小瓶蓋等)進行材料的擴充,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第三教師可以利用家長開放日的機會,邀請家長親身參與到主題區域活動中來,了解家長對于主題區域活動開展的感受,并傾聽家長對于區域活動的意見,在之后的主題區域活動中不斷調整和完善。
三、總結
總而言之,將兒童本位理解為在主題背景下,教師充分尊重幼兒個性發展特征,理解幼兒心理發展水平,鼓勵他們大膽、自由表達自己在區域活動中的意愿,教師則認真傾聽、細致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幼兒的語言及行為進行解析。
在主題性區域活動中,教師所采取的教育行為需遵循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教學理念。主題性區域活動更多體現為一種師幼互動,因為只有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與教師“共舞”,才能演奏出和諧美妙的樂章。
因此在開展主題性區域活動時,要遵循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使得幼兒在區域活動中不是隨意地、無目的地玩耍,而是在教師有一定目標的指引下,通過主題性區域活動這一教學形式,促進幼兒適時地、自由地、全面地發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2
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區域活動是針對孩子愛玩的天性讓孩子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由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為了讓我園的區域游戲活動開展的更加豐富多彩,10月14日傍晚,進行了“區域游戲”活動評比活動。
活動中,各位老師都細心介紹了各種材料及玩具的操作方法。
老師們對本次活動的開展進行了交流研討,勵志,她們各抒己見,給我們提出了寶貴意見及建議。
區域游戲活動將成為我們教育的起點。今后我們將在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幼兒主動發展的`環境,如何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更好地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等方面,做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區域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幫助。感恩所有家長們!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3
本學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建構區、美工區、圖書區、種植區、益智區。堅持每天開展一個小時的區域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以及結合每月主題投放材料。如:在美工區投放各類不同的紙張,讓幼兒練習能折出飛機、船。投放豆類、米類、樹葉,讓幼兒練習粘貼畫。投放超輕黏土讓孩子進行創意手工……投放塑料剪刀、膠帶等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樹葉、泡泡泥、貝殼、石頭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后,都紛紛去嘗試著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系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后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后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了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在我們建構區,開始我們與幼兒一起進入角色,那樣幼兒自然表演有點釋放不出。我們就退出,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益智區》設計了“圖形變變變”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根據原型進行拼圖,于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拼圖的難度系數降低了。這樣能力稍微弱一點的幼兒也愿意玩兒了。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了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努力,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建構游戲中,我們準備的材料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游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四、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區域活動能夠更好的鍛煉幼兒的用心性,對幼兒的動作、言語、思維、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取游戲材料,選取活動資料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圖書區也是班級里重要的區域,我們會結合主題向圖書區投放與之相關的書籍,孩子們都非常熱愛閱讀等。
五、特色
本學期建構區和美工區以及圖書區有著各自的亮點。美工區投放了豐富的材料,給孩子提供無限創作的機會。建構區投放足夠材料結合月主題,孩子進行主體搭建。以及圖書區,會有孩子在某個時間內講故事,與朋友們共讀。區域活動又叫做個別化教育,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活動,是培養孩子良好個性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區域活動開展的很好,下學期再接再厲。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4
我們班幼兒經過兩個月的區域活動,他們的動手本事得到了提高,思維相對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們開展的區域有:美工區、圖書角、表演區、建構區、小超市等。在各個區域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自主游戲,為幼兒供給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
在材料的準備上,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飲料瓶、各種各樣的盒子、都是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的;為了豐富班級的植物角,我們發動家長和孩子,利用各種廢舊瓶子在里面種植各種種子、花卉等,家長和孩子們積極參與、發揮想象、把廢舊瓶子裝扮地很有創意。幼兒對自我自我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投放以后,都紛紛參與到其中。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進取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系也進一步緊密。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景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齊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我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同時我們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可是在區域活動開展的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
1、在材料的供給上還不夠周到,材料單一,幼兒活動時興趣不高,進取進去工作的幼兒不多。
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強,活動中幼兒對于美工區、建構區的參與性強,較多的`幼兒都選擇了這幾個活動區。活動中幼兒都是各自操作,但體現不出合作行為。
3、區域材料更換不是很及時,所以幼兒在區域工作的持續情景不好,部分幼兒不能把整個過程都完成。
4、區域活動的正確指引有時不到位,也就是幼兒在區域工作時的目標不夠明確,這也說明了教師的引導欠缺。
所以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要真正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首先,在活動中,我們要相信孩子,將主角轉向幼兒的合作者及引導者。其次,在幼兒的活動中,我們要關注他們的活動,了解他們當前已有的經驗,觀察他們對什么感興趣,是否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忙。不能急于用自我心目中的游戲水平做標準來要求孩子。注重幼兒本事差異,安排適當資料。在區域活動的實踐和觀察中,我們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僅有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想法,開展區域活動的才有它的真正意義。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5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
區域活動的幼兒評價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視,要提高幼兒語言表達潛力、建構技能、情感態度等各方面的潛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新《綱要》精神指引下,我們努力改變區域活動中幼兒評價方式,體會到有效的觀察為區域幼兒評價帶給依據,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評價的結果為幼兒的學習帶給新的平臺、幼兒、教師都是評價的主體。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主人,也是區域活動成效落實的主體,所以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還要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教師依此進行指導來調整自我的行為。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主要觀察以下幾方面:
一、幼兒的興趣基礎如何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個性化和指導的間接性等特點,每個幼兒能夠選取自我感興趣的活動,主動進行探索、學習。興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個根本要求。可是,在現實的許多區域活動中,一些幼兒的興趣比較短暫、容易轉移,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某一活動,致使許多活動都是淺嘗輒止,如:主題活動《螞蟻王國》,開始我們只是在美工區里投放螞蟻圖案讓幼兒進行涂色、繪畫,剪紙(螞蟻圖形),剛開始第一天,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到了第二天,入區時,孩子在區里待的時間變短了,過了幾天,就已經很少有幼兒光顧這個區域了。于是,與班上教師交流,重新調整這個區域的材料,材料之間有層層遞進關系,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在群眾活動中,常引導幼兒介紹與交流自我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如何運用所有的材料裝飾螞蟻,包括用什么圖案、什么顏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制作螞蟻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始終持續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活動充滿熱情,實現了幼兒與區域活動之間的用心互動。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評價幼兒對區域活動是否感興趣,主要看幼兒是否喜歡活動,在活動區域中持續時間的長短,因為幼兒僅有感興趣了,注意力才會集中,才會在此過程中用心探索。
二、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
區域活動不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活動,也不是幼兒在活動區無所事事的活動,更不是幼兒在活動區到處轉悠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幼兒要依計劃開展活動。所以,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要能決定自我選取什么區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度過在區域的時間,也即幼兒要在頭腦中構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在活動過程中,依活動的意向執行、完成活動。每一天午時離園前,教師指導幼兒制定計劃,讓幼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方向,待到明日入區時,幼兒能有秩序、規律的操作。
三、幼兒的參與狀況
評價幼兒的參與狀況要觀察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取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取區域活動;做出選取后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于各個區域中游蕩;此外,還能夠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我的活動成果,如果幼兒用心參與活動,就會對自我在活動中的表現或最終的成果很關注,透過對活動成果的了解,獲得成就感,或是將自我與同伴相比較,對自我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能夠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如:在《螞蟻王國》這主題中,讓孩子到戶外觀察螞蟻,孩子們很興奮,雙眼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一點小細節,有的幼兒甚至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腦袋里出現了很多的“什么”,在回憶時間里,孩子們獲得很多有關螞蟻的知識。幼兒幼兒甚至因為自我的發現獲得成就感。
四、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
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看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于什么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沖突,經常采用什么方式解決沖突等,不一樣的表現反映著幼兒不一樣的社會性發展水平。如:在建構區,教師帶給廢舊鞋盒,目的讓孩子們利用這些鞋盒搭建一個螞蟻窩,鞋盒大小不一,幼兒要想自我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很難,需要同伴的協助,那么幼兒就會想起找自我伙伴商量一齊來搭建這螞蟻窩,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人交往的潛力。
五、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他人、自我、社會關系、社會規則等社會性客體和社會現象及其關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動。社會認知的資料十分廣泛,從其對象看,社會認知包括對自我、他人、社會關系(權威、友誼、公平等)、社會群體、社會主角、社會規范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或特征。認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體現,它雖然是內隱的,但能夠透過幼兒的區域操作活動表現出來,所以,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能夠透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狀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復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復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重復,模仿別人還是富有創造、善于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六、幼兒區域規則遵守狀況。
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但并不意味著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能夠為所欲為。事實上,區域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個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幼兒內在地遵守一些規則是保證區域自主、有效開展的前提,所以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否遵守規則就成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于幼兒遵守規則的評價首先要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要脫鞋進入,活動區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脫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后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如:在圖書區的墻面上貼有讀書的順序卡通及小寶寶把食指放在嘴唇邊讓大家小聲“噓”的動作,即暗示幼兒進入圖書區時要持續安靜,并要遵循看書的順序:取書——看書——收書。總之,幼兒對區域規則的遵守能夠更好地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潛力,對于區域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必要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總結03-31
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03-24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06-18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總結02-04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總結12-07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01-09
幼兒園中班區域的活動總結11-08
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總結03-31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的總結03-31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