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范文(精選5篇)
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活動情況做一下總結。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活動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 篇1
區域游戲是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指導下,使兒童的認識水平、個性品質、社會化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結合主題活動和我園的教學特色開展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區域活動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于游戲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大班年級組一共開設了民間游戲區、編織區、美食區、印染區、服飾區、剪紙區、益智區、科發區、建構區、閱讀區、表演區等,堅持每天開展游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
一、材料的投放
1、結合幼兒園教學特色——民間游戲,挖掘農村資源,共同制作游戲器材。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有很大一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搜集。比如瓶子、竹竿、絨線、紙板、草席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并進行制作。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游戲材料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后,都紛紛去嘗試著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也進一步開發了農村資源。
2、巧用區域活動器材,讓幼兒人人參與各種活動。
民游器材種類繁多,如:民間游戲區器材有很多的品種,如:沙包、抽陀螺、滾鐵圈、抬轎子、竹竿舞、跳布袋、旱龍船、踩高蹺、拋繡球、推小車、風車、竹蜻蜓等近30個品種,但每班每種的數量較少,我們便把所有大班的民游器材集中起來進行整理分配,責任到班,每班負責管理5、6種,然后設計游戲方案和安排表,這樣就可以讓大班的所有孩子都能玩到所有的民游器材。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后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后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了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盡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
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民間游戲區設計了“旱龍船”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還能自己組織進行比賽;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于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同色的一雙旱龍船”該成了“不同色的旱龍船”的'游戲,如一只是綠色,一只是黃色,那么就可以按照顏色進行直觀的喊口號進行游戲。游戲器材適當調節后,能力差的幼兒也有了很高的游戲興趣。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了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并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努力,雖然孩子的游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著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民間游戲區,孩子們的積極性不夠,往往會產生游戲的倦怠感;在表演區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游戲開展過程中,我們要組織形式各樣的幼兒活動來激發幼兒游戲興趣。我們準備把游戲展示、活動比賽等形式加入到幼兒活動中去,班與班之間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動,取長補短,讓每個活動區能精致的呈現,也讓孩子們都能盡情的游戲。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 篇2
區域活動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它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是幼兒自主學習的主要場所和幼兒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這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活動內容,體驗操作和交往的樂趣,積極主動地發現、探索和表現,有效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是對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我園處于城鄉結合部,大部分家長只是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做算術題、有沒有認識多少字,對于區域活動,他們向來是不感興趣。為了家長的思想轉變,我們的老師不知做了多少的工作,召開家長會、發放區域活動的材料,讓家長了解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在教師的宣傳和指引下,現在好多的家長都能積極地配合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
為了區域活動能有效開展,凸顯特色,我們將園內的市級課題《開發系列主題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融入的各年級組的區域活動中,小班年級組注重了幼兒自理能力培養,努力使孩子都能在游戲中得到發展和進步。中班年級組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班級氣氛寬松,活躍,尊重幼兒的意愿,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大班年級組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能力,以便于幼兒與幼兒,游戲與游戲之間的互動,來培養幼兒合作、交往的能力。近年來,我園區域活動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區域的創設
幼兒園自20xx年9月搬入新園,班級的環境、設施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幼兒園內的大環境我們是根據園內的課程和課題進行布置的,比如大班我們利用走廊布置了美食一條街大一班是心心小吃部,大二班是珍珠奶茶,大三班是回味鴨血粉絲湯在這美食一條街上不僅僅是本班幼兒可以玩,三個大班的幼兒可以隨便在任何一家小吃部了買到東西。既豐富了幼兒的游戲內容,有培養了幼兒在游戲中與其他班級幼兒的交往能力。
班級的活動室和睡房是連在一起的,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活動空間每天下午各班的老師都能把幼兒午睡的小床收起來,為幼兒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活動空間。并利用這些小床為班級的區域做隔斷,為孩子提供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游戲場所,并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創設區域,小班年級組基本上以角色游戲、平行游戲為主,中大班主要以智力游戲為主。各個區域都有明顯的標志,既符合了區域活動的要求,又讓各班的區域一目了然,同時也便于教師指導和觀察幼兒。
二、區域材料的投放
在區域材料投放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可為孩子創設角色區、探索區、美工區、音樂區、閱讀區和運動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如:在大班益智區里我們投放量各種各樣的棋類游戲、通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游戲既增進了幼兒的友情,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在中班益智區里我們老師做了好多的手指套偶,請小朋友根據手指上的數字,套上相應的點圈,既體現了孩子對數字的理解又體現了一一對應的關系,不僅豐富了游戲內容,還擴大了幼兒對數學的理解和外延從這里可以更多的發現孩子們智慧的萌芽、創新的火花。
在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時,我們選擇了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應注意包裝和制作的藝術性。比較堅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裝盒可用彩紙、絲帶等輔助材料進行裝飾、改造。還可選用質地柔軟的絨布、包裝紙、美工紙等進行藝術加工。如小班彩色糖果屋中,我們發動全園家長帶來各種各樣的糖果紙,讓幼兒通過對各種色彩的理解來給它們分類,既學習了科學知識,有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們的老師在選擇材料時,既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備教育功能的同時,充分將其藝術性展現出來。以吸引幼兒對活動材料充滿興趣,利于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教師的指導
不同區域的探索帶給幼兒的經驗與發展是不同的。教師在設置區域時應盡量全面一些,一方面保證幼兒都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區、活動材料,凸顯幼兒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也保證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的各種關鍵經驗能以各活動區為中介展開。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求。
幼兒發展能力、水平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必須要考慮目標對幼兒發展的適宜性,考慮不同層次目標對幼兒發展的挑戰性。例如:教師在小班計算區投放了各種顏色、大小、形狀的圖片及一些情境背景圖,在目標上做了從低到高的分層考慮:學習兩個特征的間隔排序,如大一小、紅一綠、三角形一圓形等;學習有規律排序;練習進行四個物體的大小正逆排序。教師有意識的目標分層設置不僅保證了幼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同時也是教師下一步開展指導的前提。教師的指導能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是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
四、幼兒表現
在園內我們要求每個班級的老師都要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讓幼兒自主選擇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每個幼兒都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中大班的幼兒直接參與游戲的評價。教師盡量不包辦代替。
五、不足的方面
1、怎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2、幼兒與幼兒在游戲之間的交往能力還有待提高。
3、在游戲中要給與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
總之,我園的區域活動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希望我們能夠克服缺點,爭取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 篇3
游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愿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游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
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游戲是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有著不少的區別。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第一:游戲是幼兒主動自愿的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于自己的興趣與愿望自發自愿主動進行的活動。幼兒游戲的類型很多,區角游戲、角色游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銀行、幼兒園、娃娃家、醫院、理發店、食品城等是角色游戲、區角游戲、晨間自選活動。
本學期,我們根據園務計劃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積極地為幼兒創設、
完善了游戲環境,通過發動家長、幼兒等多方面地收集游戲玩具和材料,認真地按計劃對幼兒的游戲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努力,孩子們在游戲中交往能力、合作技能、表現欲望、創造性等得到了一定發展。以下就本學期的游戲情況作個總結。
一、角色游戲
在角色游戲中,角色是游戲的中心。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扮演某一種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頭腦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組合,從而反映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并參與xxx的社會生活。幼兒在游戲中,經常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并為之爭吵不休,對于我們中班的孩子,不僅要進行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互相謙讓,同時也著重對幼兒協作意識進行培養。
第一,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的協作行為。規則提出:不僅是為幼兒的活動提出要求,也是對幼兒行為及其游戲開展一種暗示。如,在娃娃家,我們是這樣引導幼兒確立規則:“小朋友在游戲開始前,要先商量,確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關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兒能提出自己想要擔任的角色,并相互協商。用“一家人”將他們間關系明確,暗示他們在行為上要有協作。
第二,教師主動加入幼兒游戲。老師加入幼兒的活動中,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也能為幼兒做出良好的榜樣。如:一次,我在娃娃家當“媽媽”,磊磊當“爸爸”。早晨起來,我對磊磊說:“我給孩子穿衣服,你去買早點吧。”他回來時對我說:“我買了蛋糕。”吃過早點,我看了一眼手表說:“哎呀,我要遲到了,來不及送寶寶了,”說:“你快點走吧,我去送他”。開始時,磊磊是被動的與我交往,后來就變被動為主動,協調我們之間的行為。
此外,由于幼兒年齡小,他們參與角色的主要動力是興趣和好動性。因此本學期在組織角色游戲時,在設置情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的基礎上,注意引導和鼓勵幼兒去大膽嘗試獲取經驗,從親身體驗中逐步認識自己。這樣才能逐步變自發的好動為主動的活動,有利于幼兒自身潛力的發展。例如,在“食品城”這一角色游戲中,我們的小朋友能選擇、利用各種材料制作他們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們在游戲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隨意選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東西,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由此可見,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從中獲取了經驗,選擇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這樣使他們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時,更增強了他們對角色游戲的興趣和信心。
二、區角游戲
區角游戲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接受,而是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特別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結合《叢書》中提出的“區域活動建議”,本學期我們班的教育區角游戲開展情況:
首先,教育區角游戲的設置是靈活的,我們依據主題活動的內容在多方面考慮下進行了設置:如《春天的童話》的主題活動中,就設置了美工區、科學區、語言區、益智區、建構區等。而在《我找到了夏天》主題活動中,就設置了生活區、美工區、語言區、建構區、益智區、科學區等。
其次,各個區角的創設也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況而定。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卡片、指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放置一些空白紙,蠟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幼兒練習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紙、油畫棒等,還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示范圖,同時鼓勵幼兒粘貼自己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
三、晨間自選活動
除了角色游戲和教育區角游戲,晨間自選活動也是幼兒在園游戲的一部分。
它是幼兒園一日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始,因而要精心組織每日的晨間活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每天都有新收獲。為了讓幼兒輕松愉快的進行晨間活動,我們采取了讓幼兒自由組合、自由選擇。如:有的幼兒愿意畫畫,就讓他自由的想象涂畫;有的幼兒喜歡玩橡皮泥就讓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歡玩積木的.幼兒可任意搭建高樓。因此,我們會提前做好準備,對幼兒的興趣愛好做到心中有數,在幼兒來園之前準備好各種活動材料,使幼兒一到幼兒園就能投入到活動之中去。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個性語言發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幫助幼兒解決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活動順利進行。
不論是角色游戲、教育區角游戲,還是晨間自選活動,我們都會在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評價。評價的方式有很多,有時是全班進行,有時是分組討論,也可以讓幼兒自己評價,由老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主要是鼓勵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師的鼓勵性言語來鼓勵幼兒的“你搭建的樓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搭建經驗嗎?你游戲玩的很開心,把你游戲中最快樂、最有趣的事情講給大家聽好嗎?”由幼兒主動評價的“我發現了什么問題?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我覺得誰玩得好,誰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師的全面評價為主的“今天哪一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更換游戲的時候,沒有將原來的游戲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個游戲去,下次活動中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了。”“你學習了什么新本領?”“為了使下次游戲玩得更開心,還需要做什么?”等等。
當然,在本學期的游戲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戲角色、游戲任務時,我們會指定幾個能力強的幼兒為負責人,負責人再去邀請其他人。我們發現,負責人在班上走動召喚伙伴時,大多數的幼兒兩眼緊張地注視著他們,小手舉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說著:“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喚走的總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規習慣較差,或者是能力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師另行安排:去看圖書吧,去玩插塑吧。沮喪、難過、不滿,種種表情立即會出現在這些孩子們的臉上,而那些被召喚的孩子對教師或小負責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滿意。
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是游戲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長了幼兒的生活知識。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我們會加強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和指導,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 篇4
隨著現代幼兒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現行的幼兒教育不但關注各個年齡階段幼兒共同發展的軌跡,而且更多地關注兒童的個體發展,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于是,區域活動作為一種“強調教育環境,注重幼兒這一教育主體,側重開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動,便在幼兒園廣泛地開展起來,成為集體教育的補充和調整,成為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區域設置的概念
教師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孩子的興趣、需求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及可開發的教育生長點,為幼兒創造適宜的活動區。基于這樣的理念,教師應在了解孩子喜歡玩什么,不喜歡玩什么的基礎上,和孩子一起,共同來設置以下區域:學習性區域、社會性區域、運動性區域。
1、學習性區域: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目的主要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在學習和探索中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和客觀事物。
2、社會性區域:通過角色的扮演,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社會性能力,積累社會經驗。
3、運動性區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提供給幼兒一定的場地和合適的運動器械,讓其自由選擇,促進孩子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增強其身體素質。
二、區域設置的原則
1、學習性和社會性區域活動有機結合
學習性區域是幼教領域教改實踐中的一種新的教育手段,也是促進幼兒認知發展的一個有效載體,對其今后的學習會帶來重要的影響,因此,往往受到幼兒教師的更多關注,但同時,社會性區域活動也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它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仿真的小社會,設置一些孩子經常接觸的熟悉的角顏色的區域,把幼兒社會化技能練習融入在游戲中,比如尊老愛幼、遵守交通法規、謙讓等,孩子從中體驗到社會生活準則,嘗試交往的多種方法,體驗自主獨立,對孩子的個體全面發展和社會化進程有促進作用。因此,在關注學習性區域的同時,也應關注到社會性區域的價值,把它們有機結合在一起。
2、在設置區域時,一定要注意動靜分開的原則,以避免相互干擾。各區域之間通道暢通;活動區標志要明顯;活動區布置要舒適溫馨。
3、由于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綱要》對他們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分配學習性區域和社會性區域的比例時,也應該有所區別,基本的設置原則是:小班和中班上學期,側重社會性區域活動,但同時也納入一定的學習性區域;中班下學期和大班,側重學習性區域活動,但也保留一定的社會性區域。對于運動性區域,其活動原則是:幼兒園統籌安排,自由選擇。
4、常設性區域和與主題相結合的區域活動有機交融
因為有些主題內容確實難以在區域活動中體現,所以,可以嘗試常設性區域和與主題相結合的區域活動有機交融的模式。一般來說,像數學區、益智區、閱讀區、美工區等,是班內的常設區域。其內容隨著孩子的活動情況而逐步調整。而建構區、美工區則是最容易表現主題內容的,因此經常隨著主題的變化而更換。
三、區域活動內容的來源
1、學習性區域——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預習、鞏固、下放。面對一個班級幾十個發展水平不一的孩子,傳統的集體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不利于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真正落實,而具有開放性特征的區域活動因其是以操作擺弄的個別化學習為主的,不失為落實幼兒園課程的有利補充手段,由此,我們可以提出:將學習性區域活動納入幼兒園的課程,作為一種教育的組織形式,與課程有機融合在一起。主要體現在:學習區的內容一部分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延伸,通過區域的延伸活動中頻繁的個體性操作和練習,將集體教學活動中沒有達到的目標得以彌補,如大班數學活動《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一部分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預習,即在進行集體教學活動前,讓幼兒首先到區域中對有關材料進行操作感知,以積累直接經驗,如《有趣的磁鐵》;另一部分則完全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下放,這類內容較常見于美工區,便于教師在小組活動中進行個別指導。如,折紙、泥工、剪紙等,可以把它下放到區域中,讓幼兒在一周內自由選擇完成。在區域的設置方面,由于立足點是“開放”,大前提是“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孩子可以在各個區域中按自己的興趣和方式探索,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活動的主人,從而產生更大的活動積極性,使幼兒個體得以充分自由地發展。
四、區域材料的投放
1、材料投放要與教育目標達成一致性
以各班當前主題活動中孩子的培養目標為依據,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區域內的多種教育作用,一個目標可以通過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來實現,一種材料也能為達到多項目標服務。孩子的發展目標與材料的教育功能對應,有目的地引導孩子進入區域。教師也應隨著主題的推進及時、有目的地更換區域中的材料。
2、材料的投放要遵循層進性原則
層進性包括層次性和遞進性,層次性體現在某階段的幼兒達到這一階段的`發展水平,遞進性則體現在不斷地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
①首先,按照年齡層次的不同劃分出層次性,如:小、中、大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同樣玩拼板游戲,材料投放上就應有很大不同,小班為簡單的4——6塊拼圖板,中班為較復雜的12——24塊拼板,且邊緣接縫也較難,大班的拼版不但數量多而且方向順序上的要求,難度最大,這就是有層次性的材料。
②遞進性的材料以幼兒剪紙為例,幼兒剪紙能力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剪不光滑→能沿線剪→能折剪→能剪厚紙→會鏤空剪紙,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年齡段中提供相應的材料,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水平去選擇,并努力引導孩子選擇能讓自己“跳一跳,夠得著”的材料進行操作,以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發展。
3、材料投放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材料能夠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目標的達成度。如在小班的“生活區”,讓孩子學習“喂食”,如果僅讓孩子把不同的“食物”從一個碗中夾到另一個碗中,他們就會覺得單調乏味,從而失去練習的興趣,為此,我們可以做出多種動物的頭像,并提供給孩子不同的喂食工具,這樣,孩子就可以饒有興趣地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工具給小動物喂食,他們一邊喂,一邊還會跟小動物交談呢。另外,對于孩子在美工區制作的頭飾、紙偶、花邊等,我們應把它們收集起來,投放到表演區中,讓孩子們用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自由表演,這樣,一方面可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對孩子勞動成果的一種尊重。
4、材料投放要注意豐富性
①形式要豐富多樣。為了完成一個目標,由于孩子的喜好不同,這就需要準備不同形式的材料供幼兒選擇。例如,在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時候可以安排超市購物、拔蘿卜等多種內容,幼兒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目標,這樣孩子們對數學區就會有新鮮感,始終充滿興趣。
②功能多樣。因為一物多玩的材料能促進幼兒不斷探索,玩出新的花樣。
③品種多樣。可以有成形玩具(現有的)、自然玩具(豆、米、貝殼等)以及自制玩具。
5、材料投放要有益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①投放的材料要給幼兒留有發揮想象的余地,并且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
②材料提供時可設置一定的障礙。如孩子需要4個圓形,卻只提供給他們3個,另一個得自己想辦法,這并不是準備不充分,而是提供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但這里教師必須把握一個“度”,即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這個問題他是否真的沒有能力解決,如果真如此,那么教師就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語言上的提示或物質上的支持,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③充分利用本土的原始的廢舊材料。
五、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角色
(一)教師是孩子的活動伙伴
幼兒開展區域活動時,教師應作為幼兒的活動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活動過程,與幼兒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活動規則。教師的這種活動伙伴的平等身份,可縮短兒童與成人“兩個世界”之間的距離,使還在覺得親切適意,而非拘謹畏懼,從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精神心理氣氛。由此,不僅可以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更有益于激活幼兒的思維,激發主體積極的創造性行為。活動伙伴的身份要求我們教師始終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孩子所想,以便尊重幼兒的活動主體性。
(二)教師是一個有意識的指導者
(但要遵循先觀察再間接指導的原則)
1、觀察什么?
(1)幼兒的興趣,選擇什么區域、什么材料參與什么活動。
(2)活動的參與情況。幼兒在活動中的自我決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3)認知發展水平。幼兒在選擇材料時的難易程度,操作物品的方式,完成情況。
(4)遵守規則的意識,任務意識。
(5)幼兒間發生的糾紛。
2、指導以間接為主。體現在:
(1)通過材料、玩具為媒介,引發新的活動。
(2)以問題為媒介,引發新的活動。
(3)利用同伴間的經驗讓活動繼續下去。
但不同的活動也要區別對待,有些活動是需要直接指導的,如:扣紐扣,系鞋帶等。
區域活動時,教師還應注意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在幼兒活動時有目的地對幼兒施加積極的影響。對幼兒想做什么,怎樣做和幼兒有可能怎樣做要有心理準備。不能僅僅作為紀律的維護者和規則的體現者,站在孩子活動以外去監督裁判其行為,而應注意挖掘活動中潛在的教育因素,充分實現和發揮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需要關注幼兒的情緒、行為、環境與幼兒間的互動,比如,幼兒操作時為何皺著眉頭?是否碰到了什么困難?當發現幼兒獨立活動產生困難時,應給予適當的幫助,協助幼兒實現自己的構想,并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給幼兒更大的空間,在自由的氣氛中達到學習的目的。
孩子在探索學習時,教師要以最小的干預換取孩子最多的活動。當孩子的行為或希望得到認可時,當孩子發生困難,如糾紛而使活動出現停頓、有放棄的跡象時,教師應及時介入。并且介入時的語言指導要講求藝術性。小班應突出直觀性、趣味性,因為小班孩子年齡小,理解語意的能力較差,這就需要老師用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語言去啟發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中班應采取啟發誘導的語言,因為中班孩子理解語意的能力已逐漸增強,也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交往意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就可采用帶有啟發性、建議性的語言來引發、指導孩子主動參與活動;大班應趨于理性的指導,因為大班孩子在理解分析問題上都有了一定的經驗,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這樣教師拋給孩子的指導語就應趨于理性,使孩子能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三)交流討論根據不同階段老師的角色也不同。
小班——中班上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老師提問引發幼兒討論。
中班下——大班,以幼兒討論為主。老師在交流時要多問少答,多啟發幼兒回答。評價對事不對人,要有針對性。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 篇5
一、戶外區域活動的研究意義
戶外區域活動也就是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來進行區域活動 。它與室內的區域活動比較最大的優點是:在戶外的區域活動中,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室內的好幾倍,互相間的干擾很少,自由活動的空間非常大。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能充分發展個性,激發出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廣闊的戶外活動環境,就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由于場地的關系,原本很難進教室的一些材料,在戶外卻有可能是幼兒很好的“玩伴”,在建構區,幼兒除了用各種積木進行活動外,還能用充滿鄉土氣息的真正的青磚來造房子、灶頭,用從農田里撿來的稻草煮飯。在動手區,冬天幼兒用稻草搓成繩子給樹爺爺穿衣服,用草編織各種有趣的草人、小動物;秋天,幼兒在草地上采摘各種野花、蘆葦等進行插花;寫生區的幼兒在大自然中更是融融其樂,夏天的昆蟲,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雪花,都是他們畫畫的素材。
綜上所述,本學期,我們大班年級組本著“綱要”中“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它們,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接觸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質,觀察、感受風、雷、雨、 雪、電等自然現象,了解它們的顯著特征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的精神,嘗試進行戶外區域活動的實驗研究:通過對戶外區域活動的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形式、方法的研究、評價方法的研究等,探索具有我園自己特色的一種幼兒自主性游戲形式,為幼兒創設愉快、充實的成長環境。
二、戶外區域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
獨立、自信、自主等個性品質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經過幼兒自主動性的探索活動才能實現。戶外區域活動除了關注的知識本身的價值、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性品質的發展外,最重要的是戶外區域活動的主要意圖是通過豐富的戶外活動環境,在大自然中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權,讓幼兒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學習、去發展。
三、戶外區域活動的特點
1、多樣性的特點。一是戶外區域活動空間的設置能體現多樣化,根據幼兒的特點設置封閉的、半封閉的或開放的活空間,能滿足喜歡獨處、喜歡交往等不同個性的幼兒的需求;如在大型玩具的柱子小角落里,幾名幼兒在進行扮演類游戲,爸爸媽媽在小小的空間里忙得不亦樂乎。二是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能滿足幼兒不同的興趣需要和表征特點;如有飼養區、寫生區、建構區等。
2、自主性的特點。幼兒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活動區,自己決定操作的時間、速度、次數,同伴間相互干擾的現象遠較室內區域活動少。
3、探索性的特點。在大自然中,幼兒有充分的空間、時間去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進行思考,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積累各種經驗。
四、戶外區域活動的實驗研究
(一)研究內容
戶外區域活動研究包括了戶外區域活動的目標研究、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研究、戶外區域活動的形式研究、方法的研究、活動的評價等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既各有獨立性,同時又是相互聯系,互為前提的統一體,整體系統地對幼兒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
1、 戶外區域活動目標
戶外區域活動的目標是戶外區域活動的靈魂,制定好目標對整個戶外區域活動的順利實施能起到調控和保證作用。
我們嘗試從隱性和顯性2個方面來制定戶外區域活動目標:從顯性方面來說,在戶外區域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想象創造、親近自然、動手操作的培養;從隱性方面來看,戶外區域活動的要求是“惜物、環保、友愛關心、衛生保健、合作交往、規則意識、責任意識”
2、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
(1)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戶外區域活動內容體系的分類是以活動的方式進行的。分為動手區:以玩廢舊合資、瓶子為主
扮演區:以角色游戲的形式進行
寫生區:以戶外寫生自然環境為主
編織區:以草編、紙編等為主
建構區:以磚、泥、沙等各種建構材料的戶外建構為主;
(2)戶外區域活動的形式
在每班設立2———4個活動內容的前提下:
同年齡班幼兒自由選擇的活動形式;
不同年齡班的“大帶小”活動活動形式;
(3)戶外區域活動的指導方法
戶外區域活動的指導方法是以“幼兒發展為根本論”為依據的,分為手段性活動指導和本體性活動指導。
手段性活動指導—————以最近發展區為主導的指導
本體性游戲指導—————以個體意向為主導的游戲指導;
戶外區域活動的本體性和手段性功能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我們既要考慮幼兒自身的游戲需要,挖掘 對幼兒個性發展的積極因素;同時還要考慮培養目標的整體性,運用手段性指導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使二者相得益彰。
(二)研究中的一些策略
A、開展平行班游戲。在戶外區域活動時,由于不受場地的限制,我們讓大班7個班級的幼兒自由結伴,自由選擇活動內容,擴大了他交往的范圍,并且拓寬了個人游戲的空間,培養了幼兒的自主和責任心。在戶外區域活動中盡情地享受空間、時間、材料、人際關系的開放。這樣做,進一步拓寬了戶外區域活動的空間和范圍,不僅豐富了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更主要的是擴大了交往面,充分體現了戶外區域活動的自主性、獨立性。
B、根據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提供不同難度水平的材料。
(1)幼兒的發展存在階段性、不同的幼兒其發展狀況不同,因此教師也需要從幼兒的知識基礎和實際能力出發來決定戶外區域活動的內容,材料做到因班而異有利于平行班間的跨班活動。
(2)在環保教育的基礎上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 戶外區域活動的材料和室內的區域活動材料有著小小的差別:在戶外區域活動中所提供的材料可以是體積較大的,如玩盒子:廢舊紙盒子,有的很大,幼兒用來制作房子、長長的火車、堆積成鉆筒玩,而在室內由于場地限制,是不可能進行這類活動的;而且輔助材料在大自然中隨手可得,比如一粒小石子,一片落葉等,這又是戶外區域活動的優勢之一。
五、關于戶外區域活動研究后的一些設想:
1、下階段我們將繼續探索如何更好的利用戶外大自然中廣闊的空間、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戶外區域活動。
2、目標明確后,作為教師將探索如何更好地根據幼兒的基本發展水平、階段性教育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及個體差異,擬定各活動區的具體目標,以有效地開展戶外區域活動。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美術特色活動
本學期,大班的美術特色教學活動以發展幼兒手部的細小肌肉為主要目的,鍛煉孩子們使用細膩的繪畫技法,在畫種上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變化,現總結如下:
作業活動
1、 進行教學活動共記十六課時,線描畫成為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利用細膩的筆法和豐富的想象,一幅幅線條清晰、布局新異的畫面出現在每個孩子的筆端。
2、 畫種的增加。由原來較為單一的涂色練習、水彩蠟筆畫拓展為多主題、多畫種,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了較為明顯的進步。
3、豐富的色彩感受。在原有認識24色的基礎上,學習認識并使用更多的中間色。
4、繪畫技法的加強。畫面的底色裝飾更加多種多樣,圖案的設計也有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針對大班幼兒善于運用各種圖案和色彩的特點,加強線描畫的學習和練習,讓幼兒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新穎設計。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06-15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01-09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必備)06-16
[實用]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06-20
大班區域游戲的活動總結06-14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9篇)02-12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11篇03-09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精選10篇03-19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10篇01-19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總結9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