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征文(精)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征文吧,征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了然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征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師風征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德師風征文1
從參加工作到現在,我一直在體驗教師這個職業的意義和價值。踏上三尺講臺的日子,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路。其實,我打算去教師這個神圣的職場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怎樣才能成為好的教師。在現在的新環境下,作為教師,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完善自己,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業務能力強,反省好,自主發展,追求卓越,有活力,適應時代要求的創新教師。
做好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
要把教師的職業當做神圣的事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人們常說,振興民族的期望是教育,振興教育的期望是教師。教師團隊是決定學校教學的關鍵。某學校能否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意識的有文化的工人,關鍵在于教師。名師出高徒,師資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教學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學生素質的高低,只有建立現代化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現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業務素質優良的教師,才能建立高質量的學生。所以,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團隊,是實現我國教育發展目標,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大計。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潮流,教育也必須與國際接軌,教師必須成為國際職業,參加國際競爭。隨之,社會對教師職業愈來愈高度重視,人們對教師的要求也愈來愈高。
實際上,古今中外,教師的職業被視為神圣而崇高的事業,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和無限的崇敬。古代大教育家荀情況有云:國將興,貴師重師,貴師重師,法律存在。別林斯基在《新年禮物》中寫道:教育者多么偉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為人的一生幸福都在他手里。在日本,教師這個職業一直被稱為圣職。圣職和中文詩圣圣手圣一樣,不僅在學問方面,在人方面也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
要成為一名好老師,必須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師德。
古人云:學高為人師,正經。范”。其實我覺得應當將“身正為人范”放在“學高為人師”的前面。一位哲人說過:“知識不足,能夠用道德彌補,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識卻無法補償”。人類最大的“殘疾”是心靈的缺損。還有一句話,也是人們常說的,要做事,先做人。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要教書,必須先做人。試想,一個品德惡劣的教師如何去教導學生去成為一個高尚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德惡劣的教師對學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相反,一個思想高尚的教師對學生的人格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烏申斯基所言:“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僅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僅有性格才能構成性格”。所以,作為“人之模范”的教師,你的一言一行帶有強烈的示范性。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就必須處處嚴格規范自我的言行。尤其是新教師,過去在大學里的穿著打扮、外形設計(異常是發型)和說話的語氣都必須做必要的改變,以貼合教師的身份特點。
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唐代大文豪韓愈為教師的職業定位是“傳道,授業,解惑”,斯言一出,千年不易。傳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師首先是思想者。授業,也不易。馬卡連柯說:“學生能夠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可是不能原諒教師的不學無術”。可見,擁有厚實的專業功底對教師站穩講臺是何等重要!“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一個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修養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教學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何況形勢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當今時代,知識在一天天升值,學習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一個教師要想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他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發展,始終處于學習的狀態。教師之學高,靠學習;其品性、操行、風貌、言談、舉止,也都要經過學習和修養予以提升。當然,今日教師的主角已在發生根本的變化,教師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轉化。基于這樣的背景,教師光有知識是不行的。教師不一樣于其他職業,他不是簡單的教書匠,更應當是一個研究者。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才更貼合時代需要。
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敢于實踐和善于反思。
有人說,僅有下到水里才能學會游泳,教師何嘗不是如此,教學實踐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實施二期課改的過程中,尋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顯得異常重要。從目前來看,新課程改革存在著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行為滯后于理念。對于新課程的理念,中小學教師大多已經耳熟能詳,“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已經成為教師認知并認可的話語,可是與這種理念相匹配的'行為尚未成型,行為與理念脫節的現象仍然較為嚴重。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實踐,努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同時,在實踐中要不斷總結和反思。波斯納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會有所滑坡。”為此,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的過程應當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反思實踐的過程。此刻有不少專家倡導教師課后寫反思日記的做法,我認為是很有效的。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韓愈說:“行成于思,毀于隨”。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你去看一些教育家,他們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們只可是是比我們多用了一些心而已,只可是比我們多用點時間記錄他們的教育生涯而已,只可是比我們多花了點時間讀書而已,只可是比我們多思考了一下自我的教育行為而已”(朱永新《我的教育理念》)。如果我們能持之以恒,堅持每日反思,就會在自我的教育實踐中始終堅持清醒的頭腦,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
要做一名好教師,必須富有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提高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代的國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一個沒有創新人才的民族,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現代社會已步入信息技術時代,一個普通人能夠借助計算機技術十分便捷地獲得豐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能夠儲進一張光盤,要查什么,極為方便;《全唐詩》也是一樣,只要你愿意查閱其中的任何一類詩句皆可立即調出來。可是,如果要寫一句新詩句,那便是創造。從這個意義上說,怎樣創新遠比怎樣獲得信息和怎樣管理信息顯得更為重要。所以,現代人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否則會一事無成。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創新中承擔著重要使命。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自我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一個故步自封的教師,勢必不受學生歡迎,勢必被時代淘汰。我認為,一個教師的價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有沒有創新精神。教育家和教書匠,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善于反思和不斷創新的精神。
要做一名好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發展的意識。
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書生曾說:“有作為的人,每一天都在塑造著新我,每一天都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世界,認識自我,設計自我。他的心靈像電閃雷鳴,不斷放射出新的光芒和聲音”。教師在自我的教育生涯中首先需要確定奮斗目標,并按照自我的目標制定發展計劃。《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中有這樣一句話:“社會是課堂,實踐是礪石,他人是吾師,自身是關鍵。教師成長固然有良好的環境,但重要的取決于自我的心態和作為”。教師要把發展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高標準嚴格要求自我,朝著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奮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僅有這樣,才能實現自我的遠大夢想,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要做一名好教師,當志存高遠,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包括精神的卓越,也包括追求崇高境界的卓越,追求工作的崇高目標。教師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運用“眼界”引領學生前進。教師的視野若不開闊,志向若不高遠,就難免會影響教學的質量。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必經三種境界”。做教師亦是如此,要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就是要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貧,在下海的人大把數錢時不眼紅,在歌星影星受到追捧和崇拜時不發燒,也就是如王國維所說的,要做到“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個層次,把教師當作一種事業,甘于奉獻,為學生嘔心瀝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把教師當作一門科學和一種藝術,像鄧稼先研究原子彈一樣研究教育,把知識教得深入淺出。這種境界,是要靠經年積累方可到達,而一旦達成,往往會使你享受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樂趣。一位外國詩人說過:“偉大的藝術家是簡化的大師”。能用最簡潔樸實的方法,讓人受到最豐富、生動的教誨,這便是偉大的教育家。當然,做一名良師,做一名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教師,不但要追求“
深入淺出”的教育境界,還應當是胸懷夢想,充滿自信、自強和活力,不斷挑戰自我,具有思維敏捷、寧靜致遠、嚴謹踏實、睿智深邃、活力澎湃、風趣幽默等魅力。據說梁啟超先生在給清華學生講課時,講到緊要處便不覺成為表演者,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頓足,或狂歡,或嘆息。講到歡樂處則大笑,而聲震屋梁,講到悲傷處則痛苦而涕泗滂沱。如此聲情并茂,學生被深深吸引,認為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很難設想,一個沒有活力、麻木不仁的人,能夠同時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所以,“理性共活力一色,嚴謹與熱誠同飛”應當成為每一名新時期教師永不松懈的追求和必須具備的品質。
師德師風征文2
“大司馬”又稱“馬老師”或“大老師”。他既不姓大,也不姓馬,更不姓司馬。他就是學生眼中“大西科最有趣的靈魂”——李團國老師。粗眉毛,大眼睛,一身簡單樸素的穿搭,一位教書育人的辛勤園丁。
起初,每次講古文時遇到“大司馬”這個詞,學生就會竊笑。我不明就里,學生為我解開謎團:李老師因外形酷似某游戲主播大司馬,便得雅號“大司馬”。“大老師”“馬老師”都是簡稱,也是昵稱。既而這個稱呼也傳到李老師的耳朵里,他嘿嘿笑了,欣然接受。但從此班上的學生也多了許多讓人瞠目結舌的外號:“二哈”“碎賊”“哪吒”等等。據說,這是來自李老師的反擊。從此,大家互稱外號,不亦樂乎。
李老師是教務處的主任。大概是“李主任”過于普通的緣故,作為同事的我們經常稱呼他“團主任”。這個世界上一定有無數個“李主任”,但“團主任”卻是獨一無二的。這個稱呼不知是誰先發起的,但真是絕絕子。團主任也是高三文科班和理科班的數學老師,可謂身兼數職,政務纏身,日理萬機。每次見他,總是行色匆匆,走路帶風。所有工作都在他雷厲風行的作風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省略號,剩下的我就不說了。”大司馬大手一揮,談笑間瞬殺了一道學生們眼中的難題。看著底下學生崇拜和驚訝的神色,團主任嚴肅的臉上掠過得意的微笑。
一道寫了大半個黑板才破解的難題終于講完,大司馬舒了口氣。一回頭卻看見學生痛苦而迷惑的表情,他眉間微微上揚:“二哈,我看你中午去食堂吃了三個雞腿,現在桌上還放著兩個蘋果,你咋能吃得很!”大司馬看著“二哈”同學,發出爽朗的笑聲。全班也哄堂大笑起來,凝固的空氣瞬間融化了。
“可憎”“唉……”,我從教室門外看時,團主任正發出恨鐵不成鋼的嘆息聲,但閃光的眼鏡片下卻掩不住深藏在他心底的'對學生的關愛與期盼。
“那是這!就這么弄!”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團主任的話,這似乎也成了他的口頭禪。我們曾偷偷模仿他這句話,但總學得不夠味兒:少了那份決斷,那份爽朗,那份信任,那份率直甚至迂憨。
我和團主任搭班三年了,朝夕相遇,有共同的學生,于是有相同的談資。我覺得他是那個最不像領導的領導。他是那個始終匍匐在教學一線,土得掉渣兒,卻明白學生的黑話,甘當“大司馬”毫無慍色的李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絕世而獨立的數學老師;是同事們眼中獨一無二的“團主任”。
師德師風征文3
“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我常聽人說,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為在我的學生時代就遇到了許多好老師。老師對我的愛和關心使我萌發了一個強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也要做的一名人民教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因為我的愛,感受到來自心地的幸福! 很幸運的,我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我現在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了。
還記得滿懷喜悅與激動地第一次踏上講臺時,我的那份自豪。我就知道,我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我魂牽夢縈的事業——神圣而偉大的教育事業。 每當我看到孩子們求知若渴的雙眼時,每當我看到學生們在深夜的燈光下勤奮學習時,每當我看到學生的短信:“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您最近過得好嗎?”時,在我內心深處總有一種無窮動力在推動著我,讓我在教育這片原野上不斷往前走,我知道,那就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愛和責任。
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為師德之本,無愛則無教育。植根于愛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關鍵所在,教師必須真心誠意地去關愛每一個學生,既當慈母又當嚴父,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上更要關心熱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受到孩子們熱愛的合格教師。教師,全部的職業生涯都離不開孩子。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師愛是師魂,師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而廣泛且沒有血緣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愛,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最終實現教育的根本功能。
作為一名年輕老師來說,我時刻努力以一個教師的真誠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學生,用愛鑄師魂。
一、化作春泥 精心呵護
“如果學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在生活這片溫暖的陽光里絢麗綻放”。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必須是普遍而廣泛的,不應該以社會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時表現而有所偏愛,應該一視同仁。對于調皮生,我從來就沒有放棄他們,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給予特別的關愛。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敞開心扉認同你,快樂地融合到集體當中去。師愛的細膩和多樣,沒有哪一種職業可以相比,特別在一個幅員遼闊、發展不平衡的國家,多樣化的師愛,潤澤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還記得第一次接的班里,有一個平時不愛說話的男孩特別讓人頭疼。上課他和任課老師對著干,擾得全班都不得安寧,任課老師氣得都沒有辦法,找他談話,他總是低頭沉默,一言不發。后來,一了解才知道,他的爸爸媽媽都是耐火廠門口的小攤販,家里還有三個姐姐,爸媽忙于小生計,根本沒有時間管他,爸媽唯一的管教就是打罵。一次,他早上遲到了,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我問他怎么了,他說自己病了,所以遲到了。可臨班的小丫頭告訴我了真實的原因:早上,他要起得很早和賣豆腐湯的爸媽一起出攤,那天,瘦小的他不小心把湯鍋蓋給弄壞了,爸爸打了他,知道了原因,我心里酸酸的。于是,我把他叫了出來,和他談了好久,談了自己相似的經歷,孩子哭了……
打那以后,我開始留心觀察他,關注他,悄悄地幫助他,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責任。一天,他和同學玩耍的時候,把同學的頭給磕破了,我帶著他們一起到醫院包扎,整個過程,他嚇壞了,我知道,他最為害怕的是告訴他的爸爸媽媽,因為這一筆醫療費,對于他家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我對他說,這次的事情,老師會出面協調,也不會告訴他家人,醫療費我出,但是,他必須記住這是次教訓,作為一個小男子漢,必須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自那以后,他像變了一個人,連之前對他頭疼的任課老師也都只夸他……
做一個為自己負責的孩子,是他的責任,做一個為孩子負責的老師,是我的責任。在我的教學中,我始終把這當作是我的信條,也一直在努力地奉行著。我經常和學生們以朋友相稱,與他們共站在同一條線上,共同來渡過難關,享受榮譽。傾聽學生的心聲,讓他們感到教師是一個熱情和藹的人,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一個可以信賴的人,一個對他們完全負責的人。教師,有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愛。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即使愛如潮水,教師也要化作春泥,精心呵護。
二、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后進生的進步猶如蝸牛行走緩慢之極,往往是今天變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復復,難以鞏固。要想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辦到的。教師絕不能有“恨鐵不成鋼”的思想,需要用循循善誘的方法,經常性地作耐心細致的思想轉換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記得有一回,學校號召全校師生為綠化捐款時,一個學生說出了這樣的話“綠化局有的是錢,憑啥讓我出錢,我的錢我還要留著去吃麥當勞呢!”聽到這話,我感到非常的氣憤,可以說是怒火中燒,當時我真想立刻把他痛批一頓,可又一想,這樣管用嗎?能糾正他的這種不好的思想嗎?毫無疑問,是不行的。要想從根本上糾正他的這種思想得慢慢來,要循循善誘。于是,我壓住火氣,和他單獨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他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我們彼此都需要幫助,有了彼此的付出,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才會有別人的關愛。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幸福、溫馨。經過我的一番教育,他的頭慢慢地低下去了,我知道他已經意識到自己不對了。但同時我也知道,僅僅這樣,他是不可能很快完全轉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五好小公民的。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時刻地注意他,引導他。慢慢的,他變了。一次,在路上遇見了他的媽媽,她見我就高興地說:“我們家孩子,長大了。”一番交談后,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次,她和孩子一塊逛街,見到一個可憐的乞丐,孩子要給錢,可媽媽不讓,理由是現在有些乞丐是裝的,可孩子卻這樣反駁道:“我們老師說過一個人物質缺乏沒有關系,只要肯努力,會變得富有的。但是如果精神缺乏,那可就是真的‘乞丐’了。再說,假如每個人都像媽媽一樣,那我們的身邊還會有愛嗎?”和他媽媽的交談中,我發現孩子媽媽的臉上始終洋溢著欣喜的笑容。其實,我的心里更是格外的高興,見到孩子的轉變,我知道,自己的循循善誘,終于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自己的辛勤耕耘,終于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三、以德為榜 以行為樣
“德高為范,博學為師”。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教師必須具備美好的師德師風,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學生的表率,在潛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樣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道德品質的提高。平時,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本人也應該做到,要充分展現教師在各個方面的素質,用實際行動從情感上取得學生的認可,讓學生心服口服。不僅要有愛的情感,愛的行動,還要有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課堂實踐中去,用教師特有的語言和行動去喚起學生的熱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熱情。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刻,我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好榜樣。以自己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一段時間以后,善于、樂于模仿老師的孩子們也會像老師一樣,見到地上的紙片,彎彎腰,撿起來;那位同學有病了,你安慰,我送水;見到同學打架,總要上前制止,勸說“教育”一番等等,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就是這樣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影響學生,使其從每件小事的體驗中升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的認識和行為方式,在我們的愛意濃濃中,讓他們成長,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四、大愛無聲 上下求索
在教師這片原野上,是愛點燃了前行的燈盞,是愛照亮了學生的心靈,是愛延續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師德師魂的崇高與偉大。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時刻銘記著:愛心,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新時期師德師魂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要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好的種子,我們要為種子的成長提供最優質的環境和服務。”芳華路小學黃艷校長如是說。任校長以來,肩負著領導的信任、群眾的希望、教師企盼,每天他始終堅持早來晚走,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要有學生在,就有老師在,有老師在就有領導在”。與老師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愛,可以拯救一個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愛,可以造就一個健全的人格;愛,是我對教育事業的承諾。”芳華路小學高文草副校長如是說。學校里,他的身影無處不在:深入班級,深入學科中心組,深入備課組與老師廣泛接觸,晚上放學與學生溝通交流,鼓舞士氣。
一位芳小的教師無不感慨地說:一天中,見面最多的幾乎是校長。領導的行動就是無聲語言,帶動和感染著廣大教師為振興芳小而努力工作、奉獻著自己執著的愛。
當然,作為一名年輕的人民教師,我的愛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與責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
幾年來的教育教學生涯,我勤勤懇懇,把我的愛奉獻給了我的學生、我的事業。回顧過去,我無怨無悔。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在心里默默發誓: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憔悴人生,我會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共同樹萬世之師表,鑄不朽之師魂!
師德師風征文4
優秀教師師德師風征文1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給教師這職業下的定義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傳道是三大任務中的首要。要向人傳道,自己的師德就要高尚,這也是老師受人尊敬的原因。教師是為人師表的神圣職業,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然而,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占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范圍里造成一個老鼠屎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是小范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已不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即關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今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在深入進行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顯得極為重要。
師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教師更要無私地向學生奉獻自己的愛。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學生,學生也會愛你。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
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教師的心應當充滿對每一個他要打交道的具體的孩子的愛,盡管這個孩子的品質敗壞,盡管他可能會給教師帶來許多不愉快的事。這足以證明師愛是博大的愛,是理智的愛,是升華了的母愛。它蘊含著教師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一種博大而深沉的愛,包含著沉甸甸的責任感、使命感。
師愛是無聲的,其表現卻是鏗鏘有力的!
一、愛學生
(一)尊重、關愛學生。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師生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作為老師,即使只當了一天的教師,我們也要對學生負責任。既然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當學生犯了錯,應主動承擔起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責任。
關心、尊重每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或天性。所謂關心學生,即教師要全心全意地教書育人,為學生服務;不只是關心他們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不只是關心他們的學業進步,還要關心他們的品德成長。教師的心應當和學生的心緊緊相連,學生的幸福就是自一、愛學生
(一)尊重、關愛學生。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師生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作為老師,即使只當了一天的教師,我們也要對學生負責任。既然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當學生犯了錯,應主動承擔起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責任。
關心、尊重每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或天性。所謂關心學生,即教師要全心全意地教書育人,為學生服務;不只是關心他們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不只是關心他們的學業進步,還要關心他們的品德成長。教師的心應當和學生的心緊緊相連,學生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學生的歡樂就是自己的歡樂,學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所謂尊重學生,就是在關心學生的同時,必須尊重他們的人格,相信他們的力量。然而對學生的尊重必須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決不能停留在用慈祥、關注的態度庇護他們,而要將之融進嚴格的要求中,從而使學生成為自尊、自強的人。 (二)鼓勵學生自我超越。
教師愛學生,還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潛能。每個學生的潛能是不一樣的,只有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不斷地超越自我。我在當班主任時,班內一位學生非常好動,自由散漫,但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威信。我既指出了他的不足,同時又非常信任他,相信他有一定的能力,能做好班級工作,我叫他擔任了體育委員。果然他不負眾望,把班級的體育工作搞得非常出色,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贊賞,同時也改變了他以往散漫的習慣。所以信任每一位學生,讓其在實踐中自律,糾正自己的錯誤,相信他們,不斷地鼓勵他們,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挖掘他們身上巨大的潛能,讓他們實現自我超越。也許從此他們的`人生道路將會發生不同的改變。
教育不是萬能的。當我們在教育中遇到挫折、失敗時,必須以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質去影響學生,細心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與成功,及時、適度地予以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形成良好的穩定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自我超越。
二、愛事業
(一)奉獻、探索精神。
奉獻是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教師要視課堂教學為生命的活動,把上好每一節課看作是生命意義的體現,每一節課都如同歡度節日一樣地喜悅和激動,體味生命力的滿足,感悟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不僅是一種獻身,更是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而這種發展和實現必須是在自由自覺的活動中把人的世界還給學生,即在對象成了他本身中產生的。
每一位立志獻身教育事業的教師都應成為事業的創造者,要有腳踏實地、進取開拓的工作態度,具有對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的反思能力,善于從中發現問題,發現新現象的意義,對日常教育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認識,在富有時代精神和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實踐,反思、探索和創造中付出自己的心血,使之凝聚成教育智慧。教師的教育智慧會使自己的工作進入科學和藝術結合的境界,充分展現出個性的獨特風格。此時,教育對于教師而言,不僅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享受。
(二)敬業精神。
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于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結合教育的現實要求,發揚優良傳統,大力倡導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是當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一項十分有意義的事。教育事業的生存和發展須依靠全體教師敬業愛崗。社會的進步說到底,是靠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的。而科學發展的歷程告訴我們,每一項科學發現,每一次技術進步,都需要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都閃耀著敬業精神的光輝。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都是勞動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出來的。離開持之以恒的勞動,沒有敬業精神的灌注,財富從何而來不論是一個時代還是一個民族,敬業的人越多,敬業精神越強,這個時代進步就越快,這個民族發展就越迅速。當然,社會進步還包含著精神文明的發展。教育事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一部分,其發展,需要從事這一事業的人們具有很強甚至更強的敬業精神。
敬業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人生的價值在于奮斗、進步與奉獻。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條。有人說,偉大的科學發現和重要的崗位,容易調動敬業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業也敬不起來。道理并非如此。教師們發揚敬業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可感召成千上萬人投身到教育事業建設中,推動社會現代化的建設與發展。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長期能愛崗敬業,創造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業績,需要我們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要想完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各行各業從業人員都應該努力做到愛崗敬業。現代化事業的大廈由一磚一瓦累積而成。在大廈建筑過程中,如果某些環節喪失敬業精神,出現黑心工程,整個大廈的質量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教育業中倡導敬業精神是關系全局的大事。師愛無聲,無聲師愛。讓我們共同用愛來譜寫輝煌的愛的樂章!
優秀教師師德師風征文2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進步,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素質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現代教師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師德的好壞從大的方面來說影響整個社會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從小的方面來說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身弓行實踐”、“嚴謹治學、勤于進取”、“認真授業”、“熱愛學生、積極育人”、“勇于科研、平等競爭”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因此教師必須要有良好職業道德。
科學的教育觀念在升學重壓下,傳統教育觀念即傳統的教師觀、陳舊的教學觀、“惟師是從”的專制性的師生觀等仍束縛著大批教師。許多教師在聽到學生不同意見時,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縛學生,或給予傷害自尊心的批評,造成學生不敢提出和老師不同的意見,創造性思維更無從產生,最終不會思考也不愿思考。
在這種舊教育觀念的桎梏下,學生只是分數和書本的奴隸,個性很難充分舒展,思維不能健康發育,導致思想依附、靈魂萎縮,惟師是從、惟書本是從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這不能不令人痛心和擔憂。這些不具有獨立性、變通性和創造性的接班人又怎能適應科技突飛猛進、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又怎能擔負起21世紀富國強民之重任?因此,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特別重要,只有教師具有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才能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以優異的素質去主動適應并深入開展蓬蓬勃勃的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創造性人才。
創新的能力一個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四大發明史、也有屈辱的半殖民地史、更有崛起的改革開放史,無不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而創新這一民族靈魂的延續和升華,離不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創新是教師的首要必備素質、不可或缺的師表,在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2l世紀尤其如此。
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個多層面、多角度、互動互補的立體工程,諸如身體素質、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業務素質、個人素質、群體素質、單項素質、綜合素質的培養等等。而創新,是學生發揮潛力成長成才的基本素質。其培養,必須貫穿于素質教育立體工程的一切層面、所有角度。教師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專業,但都必須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現者、傳導者。如果教師本身缺乏創新素質,又怎么能以“身教”的師表來樹揩模,導方向,作人梯?因此,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學校管理隊伍,首先必須是有創新素質的隊伍,才能把學校辦成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
教師隊伍的創新素質必須是成體系、全景式的,必須是有再生與輻射能力的。前者指教師的創新,應該是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協調一致、相輔相成的創新;后者指教師的創新素質,主要不是體現于教案中、課堂里,而是體現于教學對象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養成發展、開花結果。為此,教師必須通過“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接受新知,強化創新精神。要破“以教為主”、“教與學統一”的觀念,立“教為不教”的觀念;破“一張考卷論高低”的觀念,立全面考察創新能力的觀念;破“自我封閉”的小國寡民教育觀,立開放辦學的國際化大教育觀。
良好的個性一個人的個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質基礎,又有后天環境條件的影響,而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后天環境的影響。就青少年學生而言,影響他們良好個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對他們進行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師的個性。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固然,許多事有賴于學校一般規章,但是最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于跟學生面對面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心靈的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說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只有個性方能影響個性的發展和定型,只
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教育專家之所以如此論述,就是因為教師個性潛在地影響著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影響著施教的成果。教師個性的影響具有導向、凝聚、使學生親師等多種功能,教師的良好個性品質一旦得到學生的認同,就會激起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由認同到模仿乃至內化。富有個性魅力的教師如同一種粘合劑,能將每個學生緊緊地凝聚在他的周圍;富有魅力的教師能以獨特的教育風格,使學生迷戀而愛聽他的教誨。由此可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熱愛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其得以全面發展,是教師成功的關鍵。
健康的心理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借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于是,在雙方的協同努力下,創造出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必然是令人樂而忘憂,如沐春風。
但在現實生活中,教師的心理問題又是客觀存在的。由于教師的心理問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了許多不和諧音,有的甚至造成相當惡劣的后果,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有關,造成教師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師的超負荷工作,加重了教師的負擔,使其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加上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相對較低的工資待遇極易導致教師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是由于社會對教師的過高期望造成的。常人眼中的教師,應當是學識淵博、品行高尚的人。這種期望使許多教師覺得不應當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缺點和脆弱,以免破壞自己的形象。這種心理定勢使得教師不能和學生坦誠、直率地相處,不利于調節、疏導自己的情緒,因而嚴重威脅著教師的心理健康。
21世紀是信息與生命大發展的“精神文明世紀”。肩負著培養跨世紀人才使命的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況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教師總在主動地向學生施加影響,而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更為深刻的是對學生個性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自己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教師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須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環境的變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持久的耐心耐心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習得的,耐心能使教師消除失望感和挫折感。如果說青少年天生就缺乏耐心和容易沖動,那么,在所有的事情中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的老師應該是冷靜的理智的。
耐心允許教師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觀念和錯誤理解。錯誤畢竟能夠激起教育和理解的欲望;耐心幫助教師武裝起來,使他們避免把錯誤當作沒有用處的或者沒有價值的討論而拋棄掉;錯誤為教師提供機會去拓展他們的課程范圍,試驗各種新方法,提供另外的解釋。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在教育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師耐心和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和困惑,使學生愉快地產生這種信任。如果教師把錯誤作為愚蠢的表現,如果他們忘記了錯誤使學生感到灰心喪氣,更為經常感到羞辱,那么他們就會在與學生之間豎起不可逾越的障礙。如果一個教師對學生的努力表示藐視,或者因為不正確的理解而嘲笑他們,那么學生會努力回答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疑難,寫一篇文章嗎?沒有學生信任的教師就像沒有觀眾的演員——有表演,但沒有回應。在所有的教育要素中,耐心首先引起和贏得了學生令人渴望的回應:更努力地學習。
有耐心的教師要克制自己,不要把容易理解的內容大講特講,要保持穩定的步伐,不但與學生理解和掌握他們正在學習的東西的能力相協調,而且與一個班的慣常相協調。這樣的教師,在朝著培養學生對一門課程的理解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正確地理解已經講過的內容,就會暫時停下來,或者回過頭來再講一遍,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有特殊困難,這些教師就會盡量去尋找時間,在課外時間一對一地進行輔導,而不會由于設法滿足那些學生的要求而耽誤全班學生。
總的來說,所有的教育都是耐心的鍛煉,有時候我們必須忍受的正是我們的學生,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不斷前進,而且我們也想推動他們向前邁進,所以我們必須鍛煉好自己的耐心。
優秀教師師德師風征文3我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但老師的職業更為神圣,在平日教書育人中需要我們付出很多精力、時間,但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給予學生足夠的愛,能產生神奇而偉大的教育力量。許多教育學家在談到他們的經驗時都說,其實只有一個字:“愛”。愛你所從事的事業,愛你的班級,愛你每一個學生。老師既要愛又要善愛。對學生的愛要以理解和尊重為基礎,要持之以恒,更要一視同仁。本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愛還要因材施愛、因時施愛。既要關愛各類問題學生的細微處,也要關愛優等生細微處,更要關愛廣泛層面上的“默默無聞”的學生細微處。“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于高尚的師德,德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也是人健
康成長的一個動力。加強師德建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教師的師德是調動教書育人積極性、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因素。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首要的問題是轉變觀念,統一認識,而這一切的實現,強化師資隊伍的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關鍵。
師德師風征文5
愛,能溫暖人的心靈;愛,能鼓勵人一向朝前邁進。有人說:有愛才有追求,有對愛的追求,才有對愛的奉獻。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作為一名教師,所面臨的是一群天真無邪,渴求知識,有著五彩斑斕般夢想的孩子們,對他們更應當給予無私的愛。唯有愛的雨露才能催開最美的花朵;唯有愛的交流,才能搭起師生之間心靈的彩橋。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當像春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當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學生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必須范圍內的嚴,是貼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的,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格要求不等于懲罰學生,應當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教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于真誠的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兇。嚴格之水僅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思維,所以,教師必須努力把自我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我的意志強加于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對學生要真誠,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忙,僅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師益友。
三。愛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我的優點,“問題生”也不例外,相反,對這些“問題生”要給予更多的愛,。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真正閃光,使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激起學習的斗志。轉化“問題生”除了多觀察外,還應多了解、多關心、多談心、少發火、不體罰、不放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問題生”是絕對能夠轉化的。
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還應有一份職責感。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源于愛的話,那么更確切地說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職責。我們說愛與職責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職責也是一種愛,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職責就是對自我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我們都明白壞學生是家庭的溺愛、或歧視、漠視造成的,我們都明白壞學生是社會不良環境塑造出來的,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以人為善,以人為本”的工作,是心靈塑造、價值觀與人生觀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為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去營造明麗的內心生活,;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引導學生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去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總而言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師德師風征文6
師德,是愛。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師德,是奉獻。如春蠶,似紅燭。吐盡心絲織錦裳,燃亮燭花照世界。
師德,是安貧樂教,矢志求真。一只粉筆,是一生的伴侶;三尺講臺,是人生的舞臺。師德,是博采眾長,嚴謹治學。“善師者必善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
師德,是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似一團火。它能照亮心宇,點燃希望。師德,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品潔不染塵,心純自芳菲。
師德,是大力神。它為思想傾注靈魂,它為雛鷹拔開云霧,它能托起一顆又一顆明天的太陽。師德,是二月風。它用真善美啟迪心靈,用花朵的開放,自豪地唱響自己的名字,用葉子的茂盛,驕傲地傳揚自己的宣言!它能讓一葉葉扁舟,乘風遠航。
師德,是孔圣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偉大修養;師德,是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生信仰;師德,是徐特立“忠貞為教,嚴謹治學“的高尚品格。
“走路上學?”初聽此名,也奇怪了很久。一件極其普通的事,有什么可塑之材?看完才知道,故事主要講云南怒江兩岸的孩子們,溜索上學的故事,說白了,走路上學只是他們的一個奢望。在此片中,有兩個很值得人注意的角色,第一個是城里來的醫生,第二個則是聶老師。一個敷衍,一個認真。我也從聶老師身上看到了,老師們的共有的一個人性光輝——師德!
影片一開始,那個下鄉醫生不由讓人大跌眼鏡。擺著一副城里人的大架子,一個男子漢,居然像一個老鼠怕貓一樣怕溜索!而我們對比起,后面那個女老師,卻發現對溜索沒有一絲的畏懼!更可惡的是,他沒有作為一個醫生該有的道德!在醫道上,時間就是生命是一個無可厚非的觀念,可他卻應為自己的生命而選擇多走兩小時,是的,這兩小時對你而言是可能只是微不足道,可是對于一個重病在身的患者,卻是救命的兩小時。再還有那最后一句:“不會再見羅!”更體現出當今社會的缺陷:到底有多少下鄉知識分子不是一時激動?派下的精英,又有多少回正確、真實、誠懇的面對問題?這些問題還要探討。好了,反面例子說夠了,來看看正面的。
聶老師第一次出現就給我感覺到更像一位無微不至的'母親,注意到每一個細節,發現孩子大冷天只穿拖鞋,就立馬幫孩子們良好尺寸,讓遠在深圳的朋友買好一雙雙鞋,那是一雙雙充滿愛的鞋。她放下屬于城市人的傲氣,散發著沁入人心靈的溫暖。
師德,使她作為一個老師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往返怒江兩岸,來到瓦娃家中。為了他的事,甚至周末都到他家為他補課。她的行為,最終感動了瓦娃的母親,也撼動了她的心靈。這也詮釋了:師德,可以撼動任何人的心靈!!
師德師風征文7
泱泱中華,數千年來國人每每以禮儀之邦自居,但數千年來國人也總是不停地說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禮崩樂壞,道德淪喪,孔夫子那會兒就在痛心疾首啦!然而師德如何?
韓退之一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幾乎成了關于教師及其職責的最經典定義。看著“傳道”、“授業”、“解惑”這幾個分量超足的詞語,對教師的崇敬感不由得立刻從腦海中噴涌而出;于是乎什么“人梯”啊、“蠟燭啊(有時候還兩頭點著)”、“園丁”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啊,等等等等,世人把那么多贊譽之辭都慷慨地贈與了天下的教師們。天地君親師——在中國古代,教師更是擁有非一般的地位,受到非一般的尊崇;“慧可斷臂”“程門立雪”也作為尊師的典范,歷代頌揚。榜樣的力量和自上而下的努力使得尊師的傳統得以源遠流長,此刻每年的九月十日還被定為教師節呢!然而在今日,“教師”好像出了點問題。隨著媒體的發達,每一天都有海量的新聞消息傳播于世界的角角落落,而其中關于教育與教師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大家的視野。什么“范跑跑”啦、“獸虐博”啦、“粗口門”啦、“性x門”啦——反正不斷的有話題,直給人一種師德也隨世風而江河日下的感覺!難道以往將“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奉為圭臬的教師們此刻也都“缺德”了么?
毋庸置疑,在當今物質至上、思想混雜的年代里,教師的隊伍里出現了一些敗類,可是在喊口號、戴高帽之前恐怕還是要認真審視一下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有關教師的問題。無論以何種角度來看,都不能否認教師是一種職業,而每一種職業當然都有其職業道德。教師作為一種教書育人的“特殊職業”,其職業道德更受人關注,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也較高。歷代以來的人們也都在對教師唱贊歌、時時將其捧到天上,這一方面表達了人們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更是表現出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的更高的期望、或者說要求。在新時代,異常是在當今中國“獨生子女”、“收入不均”、“思想混雜”等問題很突出的時刻,師德建設更加不容忽視,可是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是活生生的人,我們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上討論師德建設問題。
理解和尊重是多方面的,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社會等等,相互之間都需要理解與尊重。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里,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然而今日不得不承認教師、異常是高校教師的“經濟基礎”不怎樣樣。每當有人問俺的職業時,俺總是自豪地說:大學教師!可是接下來被問起:哇!那收入應當很不錯吧俺也總是只好慚愧地說:還不如小學教師。到那里恐怕立刻就有人說“師德還沒說,就說起錢來了,多俗!”孔慶東在《四十不壞》里提過一件事,說是有個書商騙了孔慶東、余華等人的錢,他們與書商交涉,結果書商卻說“你們知識分子這么庸俗,這么愛錢啊你們可是靈魂工作者啊”作家尚且如此,那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們的境遇就更加不堪了;不少人每每攜道德之刃殘生,于教師更甚,實在可悲。所以理解與尊重的第一要義就是把教師當作有物質需要的活生生的人。
據說此刻相隔三歲就有代溝了。這么說來,教師與學生之間簡直是千溝萬壑,如此師生之間怎樣能有共同語言如何能不相互抱怨于是便有了教師的滿腹牢騷:學生真差勁,天天不明白在干些什么,一點學習的意識都沒有,半點上進的思想都看不見!學生也不停的抱怨:什么教師啊,講課這么枯燥無聊,作業這么多,考勤這么嚴!這時候就很需要相互的理解了,僅有相互理解才能有相互尊重——不只是學生理解教師,還有教師理解學生;不只是學生尊重教師,還有教師尊重學生——才會最終建立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教師,應對學生需要理解的是:我們所教育的是一群青春迸發的成年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所處的時代決定了他們復雜的成長經歷。首先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學生中有很多獨生子女,而這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多方呵護以至于在很多方面不能真正自主自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使得部分學生有好玩、懶于思考的思想——本來嘛,年輕人誰不想玩啊這個要理解。其次此刻的大學生從小就是生活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發達使得他們了解的東西很多、很雜;平等、自由思想成為他們的自覺意識,功利價值也充斥著他們的大腦。再次,科技時代帶給生活的各種誘惑使很多學生沉迷放縱、欲罷不能,結果導致意志不堅定者的墮落沉淪。我們教師僅有理解(不止是了解)了這些情景,才能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才能在理解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溝通。
雖然說“術業有專攻”,可是教師的職業特殊性要求每位教師都要有足夠淵博的知識;傳道、授業、解惑,每一點都要求教師們要有深厚的學養——而這當然也是能贏得學生們的尊重的最重要的籌碼。如果一名教師沒有深厚的學識,那就無法以高屋建瓴的姿態和氣勢來引導、教育學生;恐怕也不好讓學生對自我“理解和尊重”吧。在我們每一天高喊著開展素質教育的時候,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要忘了自問一下:自我的素質如何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不斷拓寬自我的.知識面,及時更新自我的知識庫,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都無疑是樹立良好師德的最基本要求。
到處充斥的功利主義給此刻的教學帶來了不少麻煩。每當學習一門新課程的時候,學生們就會詢問學習這門課有什么用這個問題經常是讓不少教師啞口無言,或者吞吞吐吐地搪塞一句:“為了考試!”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本來就應當包含很多“無用的學科”,譬如:哲學真能指導自我的生活嗎數學能帶來理性思辨嗎音樂美術能填飽自我的肚子嗎——在功利至上的人看來,學習這些東西真是浪費生命——也正是因為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價值”,所以才使得諸如此類的學科教學難度很大,嚴重的功利主義使得全面的素質教育進行的越來越困難。
在學校,學生的第一任務當然是學習,可是不少學生總是沒有意識到學習的“艱苦性”。“學海無涯苦作舟”此刻受到了不少人的批判,說什么學習應當是歡樂的,要苦干什么不錯的,歡樂學習當然很好,可是不少學科的知識結構與深刻程度使得歡樂學習實在不可能。老想著讀《線性代數》像讀小說一樣,那怎樣可能!當碰到復雜的推導演算時,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歡樂起來吧。所以簡單的抱怨教師講課無聊,沒樂趣,不幽默,有時候著實令人無奈,不少課程真是無法幽起默來,學生在對這一點要能理解教師。雖說一個只會念書本的教師是不合格的,并且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受到學生歡迎的,可是過猶不及,一個僅僅是為了迎合學生們的好惡、純粹為了課堂樂趣而將教學盲目娛樂化、肆意簡單化,平時脫離課程實質、最終考試放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教師更是不稱職的,也是違背教師的職業道德的。而在這一點上就需要學生能理解教師的嚴格,“教不嚴,師之惰”嘛!
九月份是學院的師德建設月,那意思當然是促進教師對學生的良性引導與理解愛護。雖說絕大多數教師和學生之間都是相安無事的狀態,并且很難因為教師節學生們就會多一份對教師的尊敬,也很難因為師德建設月教師們就會多幾點對學生理解,可是如修堤護河一般,在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等之間相互理解和充分尊重的基礎上,加強師德建設還是很有必要的,更何況由于新時代遇到了的不少問題,師德建設也必須做出相應的發展。個人認為,理解和尊重不僅僅是加強師德建設的前提,也是加強師德建設的方法與手段。雖然整體而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道德水平總是呈正態分布的,極端現象總是少數——否則也不會引起人們眼球的偏轉,可是正是這些極端的人的存在才導致理解與尊重本身的不平衡性;再加上每人所受教育的差異,最終導致對有些人而言,理解別人很困難。《論語》里有這么一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能夠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寬容、理解和尊重也應當在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過程中發揮“終身行之者”的作用。由于數千年來“師道尊嚴”的傳統,使得不管怎樣,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總還是顯得更自然一些,反過來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卻總是稍有缺乏。所以所謂的師德建設,很需要強調教師要本著一顆寬容的心、做到對學生理解和尊重。另外作為一個推動師德建設的大環境,學校和社會也要一方面能理解教師們也是有著“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明白新時代的大學生和新時代的大學教師都有其自身的時代特點。總之僅有做到學校、社會,教師和學生之間異常是師生之間的的相互理解與尊重,才能最終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師德師風征文8
我是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因為我愛孩子,孩子也愛我,我們每天都可以和自己愛的人快樂生活在一起,起初我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只是單純的喜歡可愛的孩子。但隨著工作年限的不斷增加,我發現每個年齡段的幼兒都有他寶貴的特點。可貴的童年需要我們一步步去珍惜,于是我越來越喜歡去觀察孩子,理解和引領孩子,看著孩子的進步,體驗到了一種快樂的價值。希望在幼教事業能夠用我所能去幫助每一位孩子都度過一段最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
對孩子無私的愛,教師要熱愛孩子,愛生如愛子,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從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熱愛幼兒,尊重幼兒,真正從生活和學習等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做到曉之以情,動之以情,導致一行。深入到孩子中去,關注他們的'舉動。觀察他們的言行,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很好的為幼兒服務,這樣就在他們心中樹立了威嚴。我們哪個老師不想讓每個孩子好起來?我們,教師辛勤勞動,滿腔熱情的把自己的所知所解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熱愛孩子就意味著尊重,要么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要認真考慮自己,對待孩子的每一個意見,每一個做法,無論如何都不能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一人的自尊心,我覺得熱愛幼兒要面向前體,尤其是個別性格特殊的幼兒,能容納他們的天真能容納他們的錯誤,這種愛才是博大而深沉的。多表揚。多給他們帶一些高帽子,少批評,即使拼屏也盡量不在全班幼兒面前批評,讓愛的暖流也能流進他們的心甜,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陽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要加強學習,不斷的去進取,出色的完成工作。
師德師風征文9
當你把整個心靈都獻給每一個孩子,獻給教育事業的時候,那么教育就成為最浪漫充滿詩意的事業。三尺講壇,就散發出醉人的芬芳。——題記
一、讓愛滋潤孩子的心田
有人說,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對學生的教育,我總是以民主和諧自主的理念管理,為每個學生成長搭建平臺。用淵博的知識去感召,用精湛的教藝去吸引,用美麗的微笑去賞識,用慈母般的愛心去撫慰,用激情的語言去鼓勵。生活上關心愛護,思想上嚴格要求,學業上耐心引導,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每一扇門的后面,都將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個門的開啟,都將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塑造美麗的心靈,這是教師的榮耀,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有一個我難忘的例子。我曾接收到一個陳X豪的學生。這孩子課堂非常靈活,說起話來頭頭是道,但隨便違反紀律,想說就說,說睡就睡,作業不做。測試的時候,許多知識明明是會的,卻故意做錯了;不修邊幅,身上總有一股汗味,脾氣很急躁又情緒低落。后來還發展到飲酒、抽煙、逃學,跟一些社會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跟他家長聯系,得到的是搖頭嘆氣,“沒藥可救了!”。這孩子背后有故事!
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我深入到孩子的家庭了解。原來他的家庭生活背景復雜。兩年前父母感情破裂,離婚官司打了兩年。父母在學習、生活上都無暇關注到,孩子就在家庭的是是非非、風風雨雨中度過了中年級,成長期的心理和知識基礎期就這樣耽誤過了。家庭的生活氛圍影響,過早地吹打幼苗的成長,他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啊。父母分開后,轉到我們這里來。父親遠在外地,也不太關心,母親忙于生計,也顧不過來。每天丟下十塊八塊錢給他,就打發了一天的吃飯問題,究竟孩子吃沒吃,吃什么,做什么,就管不過來了,心情不順時,發泄一通,孩子成了出氣筒。這孩子變得沉默寡言,做什么都心灰意冷,經常與媽媽頂撞。他母親說,這孩子沒法管了,不聽話,就會想著法子來氣我,連考試都故意考差,我真苦啊!這孩子是在“獨孤求敗”嘛,親情疏遠,畸形抗爭。孩子心靈蒙塵!結癥得出了,我得拿出良方。要不及時有效矯正,就是個問題少年。這孩子缺少的是愛,是思想的引導啊!經過與家長溝通,于是我開出三道“處方”:
一、喚醒親情,
二、矯正思想,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自理自立能力。
鑒于孩子的家庭,我讓孩子跟著我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里,我把他當作我的家庭成員、我的孩子。與我的兒子家人一道起居飲食,一起干力所能及的洗碗、拖地、洗衣服等生活技能活。他本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受家庭的變故,缺少親情關懷,致情緒波動,心靈扭曲。在我建議下,父母還經常打來電話,重溫親情。經過與他談心、輔導、鼓勵,很快,他走上正軌,學習認真了,明白事理了,也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當重新回到他的家庭時,他媽媽高興地說,他孩子變了個樣了!不但孝順還能把家里收拾得有條有理,有時我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飯菜就捧到面前,她感到非常幸福。對老師是一再道謝,說是恩同再造。可一個普通的孩子本應這樣的啊。
孩子后來被錄到重點中學就讀,由于聰明好學,各方面都很優秀,還被選為學生干部,真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啊。他回訪老師時說:“老師,您的教誨,使我走出了人生最迷惘的沼澤,我謝謝您!”十多年過去了,陳X豪大學畢業后,在社會打拼,有了自己的公司,開拓出自己的'事業。致富不忘鄉梓,熱心公益事業,每當他說感言時就說,我最感謝的人就是我的鄭老師,我要把這一份愛回贈社會。一個問題少年,由瀕臨為社會的負擔,變成一個對社會有作為有貢獻的人。
是啊,愛可以喚醒一顆迷惘的心靈,愛可以擦去孩子心靈的塵埃。如果我們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啟發、感化、引導,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奮起直追,最終他們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塑造美麗的靈魂,教書育人,這不是最有詩意的事情嗎?
從教30年,我用愛心轉化后進生200多人,關心學困生250多人,資助貧困學生20多人。對教育的事業有了一份很深的感情和眷戀,雖然清貧,卑微,但看到一個個孩子成人成才,心里感到莫名的快慰。
二、讓生命的精彩和價值在課堂呈現
1、率先課改,引領語文教學改革
教書,不再是一種生存的道具,而是實現人生理想的路徑,我們要用積極的行動不斷追求更高的生命目標。我堅持走在課堂教學第一線,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教改活動,帶領全校老師深入課改,有效地引領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啟迪智慧、陶冶性情、溫暖心靈、充盈精神,達成生命的自我實現。
為探索一個簡約、大氣、智慧的課堂,我不斷學習充電,大量閱讀哲學類、文學類、美學類的書籍。努力營造一個詩化、濃情、智慧、深刻的課堂,為孩子們展現了一個廣袤豐美的語文世界,一個神奇絢爛的語文天堂,讓孩子的言語與思想在課堂上拔節。我曾多次承擔市、省級課題試驗課、示范課。XX年參加XX市高效課堂教學校長比武賽,所上文言文課《伯牙絕弦》獲得一等獎。
教學之余,注意積累教學心得,深入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堅持撰寫教學論文,在省市乃至國家級刊物(部門)發表、獲獎論文(作品)累達20多篇。其中,《班主任工作藝術淺論》獲全國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一等獎;《善導造句,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獲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全國征文一等獎;《探求“文”與“道”的契合點》獲中國教育寫作學會全國征文賽一等獎;《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獲中國中小學教育學會全國征文一等獎,并被編入《新世紀中國教育文論》;《淺談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生活習作》被編入由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論壇》一書并獲一等獎;《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思維品質》入編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全國創新教育論文集》;撰寫的《腹有書詩氣自華》一文獲XX省教育廳小語會教育教學成果評比論文(設計)一等獎。
2、汗水澆灌出美麗的智慧之花
在抓好大面積的同時,還注意培養有特長的學生,經常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部門舉辦的征文、科技、藝術比賽。幾年來,獲獎達112人次,指導學生在各級刊物發表習作30多篇。如指導林鏞、林蔓等學生參加國家禁毒委、教育部組織的“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征文活動,5人獲一等獎,6人獲二等獎。此外,指導學生參加“少年文學周刊全國文學大賽”、 “‘電信杯’ XX中小學作文征文”,XX市“第一屆校園文學作文征文”,吳川“創羽杯”首屆學生作文(網絡)大賽活動;《廉潔修身》《奧運精神伴我成長》《英雄中國》讀書活動等,都獲得了好的成績。
XX年以來,指導學生參加XX省小學生“詩歌節”,10多位學生獲得獎勵,XX年度被評為“XX省詩歌教學優秀指導老師”并被聘為XX省“詩歌進校園講師團”十成員之一。
師德師風征文10
一轉眼,做教師已經7年了,幾年來,我深愛我的職業,更愛那些天真可愛的學生。不論別人賜予老師多么美好、多么莊嚴、神圣的描述,可是在我心中最好的教師卻是“永遠別把自己當老師,而是把自己看學生最親密的朋友”。如你永遠能與學生們打成一片、粘在一起,那么你將是一個永遠讓學生喜愛的老師。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中,我明白了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領導者更是孩子們的知心人,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做到了解每一位孩子,愛每一位孩子,發揮班干部的組織作用。協調全班的凝聚力,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和諧中成長。
教師應該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要堅持一視同仁,將神圣的師愛均勻的灑向每一個學生。享受教師的愛是每個學生的需要,也是每個學生的權利,這是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的陽光、空氣和水。教師對任何學生都不能有所忽略,把愛心給予他們全體,一個也不能少。
今年我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我班有一位男生叫劉明揚,他是一個聰明的小男生。但是他像有多動癥似的,上課期間從未老老實實的坐在凳子上的,要么兩條腿跪在凳子上,要么屁股挨著凳子的邊,一晃一晃的,使得課堂上一直有噪音。剛開學時,他的數學老師把他安排到后面的座位上了。由于他的種種不好行為使每位老師對他產生了不好的印象。下課時我就不時的觀察他,他在和同學玩耍時也能很友好。我就在想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不但自己的家人要愛孩子,也希望別人都能認同自己的孩子。現在劉明揚同學不是一個品行壞的孩子,我們為什么不慢慢引導他呢?他又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他會變成一個學習好,深受老師們喜歡的學生的!于是我就把他的座位安排到第一排,距離老師最近的地方。課下我與他談心,與他談上課時最起碼的紀律和上課聽課的坐姿。與他約法三章,我的不同手勢與眼神代表什么。所以在上課時他一有不好的行為時我就給他一個眼神或一個只有我倆個心知肚明的手勢,他就會立刻坐端正。慢慢的,他的壞毛病就改掉了。逐漸的,作業及時上交了,作業的正確率也高了,也慢慢的得到其他老師的`認可了。有一天早晨來到學校,他和其他小朋友在瘋著跑,一不小心一個鐵片劃到手了,當時血就往外的噴,可見口子很大、很深!他自己也嚇壞了,老師聽到后就及時應急處理。最后校長和我一起去大醫院去縫合包扎。一道口子縫了七、八針!看著他我心疼的不得了。他是我一直帶著的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就讓他回家休息一天。結果下午的時候他就照常上課了。他的媽媽給他用一本很厚的書托著。我看著不合適就給他換了一本合適的。接下來幾天我的心一直在關注著他。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很聽話的好孩子了。
幾年來,我通過實踐和探索在班級管理中雖沒有取得輝煌的成績,但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也在變,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學習新的有用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是復雜而繁重的。只要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他們,就無悔我們的人生。
在這里我想對所有老師說一句:讓我們一起用愛的心態感染學生,用愛的眼神激勵學生,用愛的語言啟發學生,用愛的行動幫助學生;讓我們的愛在校園,愛在每一天!
師德師風征文11
現代教育環境下,學校的評比制度愈發細化和嚴苛,教師的壓力愈大,就愈看重班級學生的表現對自己造成的影響;教師因為早出晚歸付出太多,而學生又愈難管教,極容易陷入一種“苦情”心理,覺得自己的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由此,導致多少對師生結成了“怨偶”?多少教師失去道德,失去教育理想,失去仁愛,只有“逼迫”?筆者以為,要培養“四有”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教師應放下功利心,使師生關系回復到無關利益的自然狀態。以一種更加從容、理智、溫潤的姿態來與學生相處,回歸到師生最純樸自然的狀態。本文試圖從這一方面作初步的思考。不苛求完美,不怨恨錯誤。
初一的時候,適逢教師節,學校要求每個班級開展“感恩教師”的主題班會。因為學生剛進校,還不太熟,所以這個班會只能由我來主持。由身為教師的人,來主持一場“感恩教師”的班會,怎么著都有些別扭。我于是對學生說:“你們就當做緬懷你們曾經的老師吧。有沒有曾經比較喜歡的小學老師,跟大家說一說?”
原以為他們即使不主動發言,也會心有所感,勾起回憶。沒料到學生竟然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我不甘心地追問:“怎么會沒有呢?小學六年,那么多老師!應該和班主任感情比較深吧?”除了少許幾個學生似乎費力地想起來一個,其它依然環顧四周,彼此深有同感地說:“沒有!”其中小杰高喊著:“小學老師都沒有什么印象!只記得每次得不到‘雙優班’和‘衛生流動紅旗’,班主任開班會就罵人!”其他的同學都會心地笑。
身為老師,除了泛起一種物傷其類之感,我更多的還是反省:是不是我也曾因為學生未能得到“雙優班”和“流動紅旗”,而對影響這兩項獎項的學生惡語相向,擺臭臉,武斷劇烈的批評?是否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價值只存在于得“雙優班”和“衛生流動紅旗”和優異的成績?是否因為某次自己挨了領導的批評,而轉回頭把怒氣撒到他們身上?是否因計較利益而不經意間損害了學生的情感,損害了他們對于一個好老師的期待?
曾經看過一部寄意深遠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男主角丁元英是個奇人,思想高超,異于常人。父親生重病,他提供錢,卻不回家看上一眼。面對姐妹和老母親似乎天經地義的憤怒責難,他語出驚人:“付出就是為了付出,不是為了回報。如果母親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多偉大了,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直說得老母親滿面羞慚,無話可說。為什么丁元英對父母不愿施加感情?因為父母親“養兒防老”,養育子女本就是沖著防老的目的。既然你抱著功利的態度養育我,那我給錢你養老就是了,憑什么要求我回報感情?同理:既然老師抱著功利的態度教學生,憑什么要求學生回報感情?
如果老師能夠做到不功利,那么,學生犯錯又如何?十二三歲的年紀,活蹦亂跳不愛拘束的學生,偶爾犯錯影響了“雙優班”榮譽又如何。按時到校,穿校服戴校卡做眼操,早午讀認真念書,自習課安靜無聲,這就一定是好學生嗎?也可能是呆子,是一個蒸籠里蒸出來的一窩饅頭。優秀的學生有些不愛大聲齊讀書,也會偶爾遲到,也會覺眼操無聊,甚至會因為壓力太大而偶爾逃課去操場散個步,誰沒有個年少輕狂的時候?人不輕狂枉少年!如果因為一個月沒有得到“雙優班”,就責怪學生,甚至對班集體流露出惱怒情緒,下個月他們可能會表現特別乖,一舉重獲榮譽,但是也可能在心底里與老師劃一道深深的鴻溝,在沉默中滋生疏離感。
后來,我所帶的班級,有一個月錯失“雙優班”。得知這個消息,我沒有任何責怪他們的意思,反而巧妙地對著全班學生反省:“這次錯失‘雙優班’,怪老師抓得不嚴,你們大家都很優秀,千萬不要自責。午讀讀得不好,可能是老師當時找了一些學生搬作業去了;早上有兩個同學遲到,可能是當天生病了,沒來得及寫假條;衛生區沒有打掃干凈,可能是經常有別人班的同學在里面遺落垃圾。不要沮喪,重要的不是失去,重要的是從失去里暴露出我們的問題,這只會促使我們做得更好!”緊接著,班長開始主動站起來反省自己,勞動委員、學習委員也紛紛開始反省,收獲了全班同學如雷的掌聲。自此之后,學生更加地信任我,也努力表現得更好,再也沒有錯失過任何一次‘雙優班’。
現代的教師群體容易被日日更新,周周總結的各項嚴格的班級評比壓抑得像深海魚群一樣教條僵化——稍嚴格的學校甚至還有末位淘汰制。制度的壓力下,班主任難免苛責,失去民心。常言道:“無欲則剛”,意即“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種利益所誘惑,就是達到了真正的剛義”。如果能把班主任的得失放在后,把學生的個人成長放在第一,從容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想必會塑造出一個情操高尚的教師形象。是否欣賞“無用”的學生?
班級有一個學生小林,長相就屬于不討喜的那一種,頭大臉開,五官不合。相由心生,人也粗笨遲鈍,舉動不雅,有失教養,令人不悅,成績且靠后。什么主持、表演、書法能力俱無,作業敷衍,字跡像雨像霧又像風,自習課還老多嘴。對于班級,他可以說是很“無用”了。除了照章處理他的問題外,平素很少理會他。既然是塊難以拉扯的木材,對于班集體有害無益,性格也令人不悅,難免會在無意的言行之間流露出對他的忽略和些微的輕視。實在覺得他“不可愛”。但是,教師對每個學生,尤其對看似“無用”的學生的態度,其實只要其他學生感覺到了,都會悄悄地刻在他們心底,影響他們對老師的評判態度,從而影響老師在學生心底的親近度和信任度。
某次班會課,提到自信心,給學生舉例,有的自以為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有其它的亮點值得自信,譬如小陳,雖然成績不佳,但是電腦技術高超啊!譬如小莫,雖然成績不夠理想,但是孝順勤勞啊!馬上就有學生發言:“老師,小林也很孝順很勤勞!在家都是他做飯給爸媽吃的!”其他同學竟紛紛側目贊同。我才驚覺,原來一個如此“無用”且“不討喜”的學生,也能有如此好的群眾基礎!學生眼里的學生,和老師眼里的學生,有這么大的差距。我不喜歡的學生,在他們眼里,也是踴躍欣賞的對象。由此看來,其他學生都比我善良公正,大而言之,他們比我懂得尊重一個人的人格尊嚴。我想,大概源于同學們對他不抱什么功利態度,尋常視之。而我的錯誤,不能不說存在功利心作祟的緣故。
班會課被震驚之后,我試著放下我的“有色眼鏡”,嘗試回復到我和學生的自然狀態。我不再僅僅把他當成一個學生,更把他視作一個普通的小孩,這樣之下,他慢慢地就沒那么“討厭”了。我指導他練字,修正他那別扭的字體;下課后找他來辦公室背書,給他報聽寫;考試倒數之后,及時找他過來分析原因,一起反省。有時候他會主動過來辦公室給我打一壺開水,掃一下地,送一塊糖。漸漸地,發現他也并不是毫無可愛之處。對待僅有的幾個朋友,他相當的仗義!寧肯自己受委屈,也不讓我批評他的朋友,這一點令我對他刮目相待。當我承諾我不會批評他的朋友之后,他咧著大嘴巴,粲然一笑。
盧梭有言:“永遠不要急于對兒童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一塊麥田里,有的學生成績優異,有的活動能力強,有的乖巧懂事討人喜歡,有的個性鮮明——這些學生都會給老師留下不壞的.印象。最怕的就是一些成績不引人注目,而且品行不佳甚至使人滋生“厭惡”的學生,他們或“貌寢”心躁,或木訥呆笨,或古怪頑固,或空虛無聊,每一個言行每一個毛孔里都流露出使人不悅的氣息,“一點”都不可愛,似乎“無用”而礙眼。正因其“無用”,老師在面對他們時,往往容易流露出粗糙不耐煩,能打發就打發。此時學生會強烈地感覺自己得不到欣賞,面對一個明知不喜歡你的人,你還會傾心相與,付與信任嗎?當然不會,只有疏離和淡漠——感情是相互的。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要欣賞“不可愛”的學生,關鍵在于摒棄功利心,回復到師生之間的“自然狀態”。如果學生感覺到自己被欣賞,老師就不再是一個嚴厲的管制者和權威者,而是一位可親可信的長輩。心懷仁愛,看似最“無用”的學生都能被老師欣賞,旁觀學生也會心有所感,如沐春風,師生氛圍才會趨向溫暖。
是否長做“無用之事”?
日常時時告訴學生“少說廢話,少發呆”,“少浪費時間,少做無意義之事”。我以為這是珍惜時間,是少年向上該有的姿態。然而,六年的教育實踐告訴我,這話并不對。
很多事情,當時被認為是與教育正題無關的“無用之事”,日后被證明都是真正有用的,是形成學生對老師印象的極大的一環。
放學后在辦公室多留一留,改著作業喝著水,會有學生跑過來和你嘮嗑,嘮嗑當中你會發現,原來你以為很熟知的某個學生,他還有你根本不知道的一面!原來正直的副班長,他還有愛貪小便宜的毛病;原來那個難管的女生,她從小學就開始和壞男孩談戀愛……慢慢地,對待一些特殊學生的時候,你也會顯得游刃有余;你找班上學生談話的時候,他們會驚訝于你對他們的了如指掌,對你橫生信任。
有一陣,學校的住宿生周五是不用晚修的,路遠回不了家,有點寂寞,她們便相約晚上來我宿舍聊天聽歌。我“忍痛”割讓自己的周末時間,陪著他們聊天玩耍,海闊天空。日后卻發現,正是當年自己舍不得割讓的這些陪聽歌看電影的時間,陪他們消耗時光做的一些“無用之事”,使這些學生與自己特別親近。其中一個女孩子考入湛江市二中之后,經常給我打電話談心。某次元宵節接到她興奮的電話,給我聽她鎮上的鑼鼓喧天;有時很疲憊,收到她俏皮的短信,看到她在短信里興沖沖地喊我“老田”,都會為之怦然心動……而其他特地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正規教育”的學生,許多都銷聲匿跡。原來并非“有意義”的事情,才會使學生更依賴老師,更喜歡老師。
而這些“無用之事”,說到底,其實只是陪伴。學生真正需要的,不是強聒不舍的教育,而是陪伴。陪伴久了,感情日深,你希望他學會的優點,他往往會潛移默化地學會。你希望他改正的缺點,他也不知不覺地會修正。正如我們一直看重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塑造作用,父母最多的不也是陪伴嗎?彼此陪伴,才最貼近學生的心靈。
教育理想,情操,仁愛,實施起來,其實很難。央視記者柴靜曾經為一位來自德國的中國志愿者做過一期深度采訪,他叫盧安克。德國念完了大學,畢業不久就來到了中國,后來停留在中國廣西一個當時只有拖拉機能夠通行,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的板烈村,在板烈小學做志愿者。三十歲了還依靠國內的父母寄給他的生活費生存,物質上難以理解的清貧。他不敢向學校要工資,因為害怕學校找他要成績。曾經他教的學生,英語成績考的都是倒數第一,家長有意見,所以他連一個正式的老師都算不上。他不習慣中國的教育制度,想教給小孩子真正的英語,和并非通常意義上的精神教育。“我想給他們的是走自己的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沒有身份,沒有社會地位,他在板烈小學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陪伴,陪伴小孩子學習生活,深深地注視他們,理解他們,帶他們改善自然環境,拍紀錄片,做些無用的事情。這些頑劣古怪的孩子,居然深深依戀著他,向他期待的路上走,有孩子為他即興寫下驚人的詩句:“我們都不完美/但我愿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變。”
從世俗的意義上來說,盧安克做的事情沒用,沒效果,不可效仿,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種令人內心惶然震顫的力量。這是“無用之事”的力量。這是一種至高的情操。
哲學家霍布斯認為,在人的本性中,發生爭執的三個主要原因,第一是競爭,第二是猜疑,第三是榮譽。競爭與榮譽之所以會帶來爭執,因為它會引發人的功利心。帶著功利去與學生相處,會極大地損害師生關系,損害教師的修養。意大利詩人切薩雷說:“完美的行為產生于完全的無功利之心。”愿我們能盡力摒除雜念,使教師在自然狀態下去施教,催生一位擁有教育理想,情操高尚,心懷仁愛的好老師——愿我們自然地去施,才能幸福地受。
師德師風征文12
燈光不算明亮,恰好能照亮房間每個角落。四樓的工作室里氣氛和諧溫暖,XX老師一身樸素的職業裝,正坐在桌前,微笑面對采訪的記者。時間正值下課時分,伴著溫婉的下課鈴,她的聲音令人親切。她談吐間仿佛在和一個與她一般年紀的人在交流,不像是在采訪,更像是一場深入交心的談話。此時的王老師不像是一位老師,而是陪伴了你很多年的朋友。
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
王老師于1976年出生于沈陽,1999年本科經濟學畢業,后赴德國多特蒙德大學攻讀碩士專業,期間修讀投資學和保險專業。繼承了東北人直爽和坦誠的性格,凡事務實,對自己嚴格要求,從不忘記一點一滴的積累。優秀的人格來自不懈的錘煉和堅定不移的初心,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堅持著自我的價值觀,即在工作中體會責任,體會被需要,體會快樂,而在十多年的從教生涯里,王老師也一直秉持著這種育人先育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優秀來最別人的榜樣。
一位優秀的師長需要具備的首先是過硬的專業素養。XX老師修讀投資學和保險學,她有很強的跨學科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以及邏輯思辨能力,同時她也精通德語,她從未滿足于現在的知識,而是繼續的鉆研著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更好地和學生交流,如何將課程融入案例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這些都是瑣碎的細節,但是王老師視其為一門學問重視起來,不斷地改進。她說:“與學生在一起,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是自己成長的過程。因為如果你想幫助學生,你就必須比學生站得更高、走得更快、看得更遠。”XX老師能時刻站在教育前沿,時刻和學生達成默契交流,這都是靠著日常點點滴滴的積累和進步。
其次作為師長,不但要在知識層面起到領頭作用,在為人素養方面也要時刻起到表率作用。平日里XX老師的自我定位總是朋友,她不會站在老師的立場上去和同學交流,而是時刻以一個平輩的姿態去討論,去提出意見。即使是自己犯了錯誤,也會及時更正并放下老師的架子向同學道歉。在遇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比如上課時課件播放問題等,王老師也會向擅長計算機的同學請教,絕對不會浪費一分一秒的上課時間。這樣謙卑敬業的態度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這是XX老師以身作則傳授我們為人的精髓。
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XX老師做到了。作為一名教師,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魅力,非常重要,XX老師做到了。
走出小課堂,步入學生心
XX老師的教學方式勝在溝通和交流。大學是獨立的象征,相對于高中生活,我們不但要學習專業知識,也要規劃未來的職業和人生,還要思考著自己的交際圈等等生活問題。我們被賦予了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但是往往會有學生濫用這份突如其來的自由,這總會導致一些學生浪費了大好時光,事倍功半或造成更嚴重的結果。所以大學里對學生的職業規劃,人生計劃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王老師看到了這一點,她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導不止在課堂上,最為重要的是生活,或者說人生路上的培育,所以她在課堂上經常會“跑題”,從人生的角度去解釋知識,就像在保險課上,她總會在每個知識點的銜接處對信用風險和道德倫理進行闡釋和傳導,這看似和課程內容無關,實則在教導學生不但要做一個有學識有專業素養的`人,更要做身正影直的道德人,這樣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XX老師的課堂里,同學們總是在學習知識中學會定位自我,又在匡正自我定位中加深了對知識的渴望。
王老師的教學能夠如此吸引學生,就在于她不會生搬硬套地填鴨式灌輸知識,而是聯系實際案例,從日常出發,更接地氣。王老師經常說:“如果想引起同學的興趣,可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比如教學案例的選擇,教學手段的豐富,甚至包括講課的語音語調和肢體語言等,都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王老師的教育方式深受學生們的認可和喜愛,對此她也深感欣慰,她自己說:“教師這個職業是最幸福的職業,因為她的付出得到了一種其他一切物質都無法替代的財富——學生的信任與敬愛。所以,在十一年的工作中,時刻被學生所感動,而其中最深刻的莫過于看到學生不斷地嘗試,在教師的幫助下,成就更好的自己。”
身教勝言教,行動勝計劃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是中國的老話。但是王老師更相信的是盡人事以待天命,她總是認真地對待所有事情,從計劃到實踐都身體力行。她說“不完美的行動勝過完美的計劃。”所以王老師的授課總不僅僅拘泥于一節一個半小時的課堂,她鼓勵學生走出去,用切身的體會來代替機械的咀嚼書本知識。至今王老師已經組織過多屆學生參觀各大保險公司,參與各種招聘會,這為學生們職業規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如今的社會評價人都是多維度的,所以,學生光有學歷是不夠的,還要有學力。
所以如果兩者都能兼顧,需要我們的同學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XX老師不會毫無理由地命令學生修身養性,而是會以這樣的口吻結合著社會的情況委婉地提出同學的不足或者說需要改正的地方。在王老師眼里,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有用對方法的老師,而真正的好方法就是讓自己變成學生的一員,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做出表率,在教學中XX老師總會說如果我是你這樣的句式,讓同學們感到親切,也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身教勝于言教,XX老師做到了。她從來不會糾結對于工作她需要付出多少,以及相應的會得到多少回報,她只真心地體會著自己在工作中學習到了什么,并且總是考慮著那些需要她幫助的人是不是受到了應有的幫助,她會感動喜悅于那些受助之人的笑容和成長。她說這就是教師這個職業可以被給予的價值滿足感。
面對那些迷惘中的學生,XX老師在采訪中是這樣說的:“少走彎路就是捷徑,所以,希望我們的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早規劃,早行動。與其抱怨,不如正視現實,通過努力縮短差距。”她從來不會幫助學生剔除困難,讓學生的前途一帆風順,她做的是引導著學生找到那條路的入口,引導他在跌倒的時候怎么爬起來,引導他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如何學會理性的對待成功。XX老師給予學生的不是滔滔不絕的人生規劃,不是一蹴而就的滿分答卷,她給予的是一段耐心的等待,一份厚重的陪伴。
這就是植樹人啊,十載育樹人,不求他們參天不倒,只希望看著他們最終都以自己的那份樹蔭,那份擔當,那一份他們可以獨自面對和保護的未來。XX老師正是這樣一位能夠以一言一行教書育人的老師,如微風,如細雨,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塑造著學生。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波瀾壯闊,但王老師的每一話都在我們心底扎了根,發了芽,帶給我們深深的影響。
師德師風征文13
每一天早晨起來照著過于清晰的鏡子,都會覺得臉上似乎又多了一縷歲月的痕跡。明白這是一種錯覺,也明白這是事實,量變終會達成質變。歲月流逝一點一點帶走我們的青春,改變著我們的模樣,但有樣東西我們能夠堅持她當初的模樣,那就是我們的心。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是之于戀人的癡心,“會當擊水三年里,自信人生二百年”是之于生命的信心,“君寫我詩盈四壁,我題君詩滿屏風”是之于朋友的知心,“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到丹心照汗青”是之于國家的忠心……
那么對于教師這份職業我們應當報以何心呢?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之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化之心,“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的關愛之心,“字斟句酌細推敲,拈精撮要費咀嚼”的鉆研之心……是的,有時覺得這個社會對教師的要求真的是太多了點,可不正是因為這樣我們中的大多數才選擇要走上講臺的嗎?
記得自我還是師范的學生,一位教師問我們:“你們想當教師嗎?”回答者有之。“那你們為什么想當教師呢?”回答者寥寥。這時一位同學拿這個問題反問了教師。說實話當時我們不少人都替這位同學捏了把汗,但我們那位教師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說:“一開始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偉人,可是慢慢我發現我成為偉人的資質不夠且機會渺茫;我就想不然做偉人的妻子也挺好,認真考查了一番覺得周圍的男生能成為偉人的機會也同樣渺茫;于是我想如果我的人生必須和偉人有點關系的話,那就成為偉人的教師吧!”
她的回答在那時的我看來帶著幾許幽默,可工作之后才明白她的用心良苦,想來她說的時候肯定也是字斟句酌。
想想八年前初登講臺的我遇上初入青春的小刺頭,那注定是一場會擦出火花的相逢。
孩子們的“罪狀”花樣百出,作為班主任的我滔滔不絕,幾天之后同一個孩子為同樣的事情站在我的面前時常常覺得自我“生無可戀。”每一天斗智斗勇,各種苦口婆心……偶爾也會其樂融融。好在自我的悟性并不算差,慢慢也學會了如何安撫這些躁動的細心臟。去了解他們的經歷,并讓他們明白他們經歷的事情并不特殊。
小美最近幾天上課心不在焉,原先是自我的好朋友又交了一個新朋友。于是跟她聊了聊了,讓她明白類似的事情在很多人身上都會發生,果然遠比跟在那說學習是如何如何重要效果好多了。
小帥最近面帶菜色,上課昏昏欲睡,下課無精打采。收集了一下周邊情報,原先他幾乎整夜整夜的看《斗羅大陸》。我想了想,還是決定先來了解一下《斗羅大陸》。書太長,我也不會真的去看,但突破口還是被我找到了。
“你最近臉色很差呀?”
“教師我沒事。”
“喜歡唐家三少嗎?”
“唐家三少?”
“《斗羅大陸》的作者。”
“教師……”
“我們今日說一說這本讓你如此著迷的書是怎樣寫出來的吧!”
……
看著他漸漸清晰的眼神,我明白這一招已經湊效
……
不明白此刻在大學學校中徜徉的他會不會偶爾想起我們那天的一翻對話,可是這已經不重要了。
于是我慢慢明白了作為教師要有不厭其煩的耐心,永不言棄的決心,堅持不懈的恒心,設身處地的同理心。
付出就有收獲,至今記得孩子們送我的結婚禮物。教過的往屆孩子雖然人已經分到不一樣的班級,但他們還是一個一個的找到共同為我寫了一本留言冊。我不明白這件事是哪個孩子的'主意,但我明白那是他們共同的心愿。
而正在教著的幾個孩子,在我要請婚假的前一天早上剛五點多就去敲我宿舍的門。
“教師開門!”
“誰呀?”
“是我們。”聽出了他們的聲音,我心里不由覺得一沉,是我們班的“麻煩先生”們。條件反射般的我問了一句:“你們幾個又惹什么事了?”
“教師,你先給我們開開門。我們保證沒有惹麻煩。”
起身開門:“嘭——嘭——”兩聲給我嚇了一跳,然后飄飛的禮花中一句整齊的“教師,祝你新婚歡樂!”
一向口舌伶俐的我當時除了不斷的說:“多謝,多謝孩子們!”竟找不到別的話。直到孩子們走出我的視線,我才想起忘記邀請孩子們到宿舍坐一會兒。
我記得那個時候的天空微亮灰藍。我想也許那就是青春期的顏色,有點壓抑但充滿期望。如果我們能像太陽一樣再給予他們一點光明和溫暖,他們以后的人生定會是晴天。
工作的原因,撫慰過躁動的心之后,我又要開始牽起稚嫩的手。對于這些低年級的小不點,我雖然還是常常手忙腳亂;但我依然覺得充滿信心和期望。
因為對于教師這個職業我的熱心依舊,耐心逾豐,恒心常在,決心彌堅,癡心不改,初心不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師德師風征文14
曾經懷著師道尊嚴的思想走上講臺的我,在黑板前徘徊了二十多個春秋,孩子們一茬一茬鳥兒般飛出。望著他們一個個在天空中搏擊的身影,我深感到,唯有愛才是為師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精神內核,一個擁有了愛心的教育工作者,才會找到前行的不竭動力。
自古以來,一些教育的有識之士都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愛與付出。我們的教育先驅孔子提出過“有教無類”的主張;宋初的教育家胡瑗認為“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愛如其父兄”;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提出,教育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不能沒有水;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則倡導“愛滿天下”。
在愛的氛圍里,才會有理解信任和尊重。成功的教育應該是充滿愛的教育,離開了愛教育便無從談起。一個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同樣也一定有一顆能滋潤學生心靈的愛心。二十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認為“美好的人生是為愛所激勵,為知識所引導的'人生。”,他曾經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展。”。
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又如何付與學生真摯的愛,從而也讓自己的身上散發出吸引學生的魅力呢?首先,教師要甘為人梯,勇于奉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我們要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要對教育事業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以積極的態度心無旁騖地從事教育活動。我們要深刻理解教育事業的地位和作用,把學生的成長發展和進步視為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
其次,要尊重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應該是現代教育的第一原則。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人格尊嚴,處于成長發展期的學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而又脆弱,需要教師呵護和關愛,更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和信任。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要用博愛之心幫助鼓勵后進生樹立信心。
第三,深入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作為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努力做好學生心靈世界的守護神,尊重他們的個性人格、生命潛能、多樣化、獨特性;注意傾聽,給他們表達的機會,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善于從學生的角度思考看待問題,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
第四,要做到以身作則,嚴愛相濟。作為教師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課上課下為人師表。要善于把多關愛與嚴要求結合起來,沒有嚴格的要求就沒有理想的教育效果,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優異成績的獲得、強健體魄的擁有無一不是嚴格要求的結果,其實嚴格要求也是一種特殊的更高層次的關愛。
此外,教師的職業特點還決定了我們對學生要肩負起保護的重要責任,注意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還要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在學生中樹立傳道授業解惑的威信。
總之,愛是我們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是為師者的靈魂。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對學生施加愛,使學生從教師的愛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也就能使他們樂觀向上,奮發進取。
師德師風征文15
你是荷葉,我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是對張嵐老師的真實寫照,亦師,亦友,亦母。
黃梅時節里,常是雨絲絲。采訪當天,恰逢江南五月的梅雨天,天空飄起了蒙蒙細雨,濕潤了一份心境,給人留下一抹清涼。天地萬物都浸潤在那煙雨朦朧中,整個校園都安靜了下來,依稀能聽見雨滴細密地交織著打落在樹葉上。一絲清風拂過,帶來一陣泥土的清香。我們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等候張老師接受采訪。已經下課了,張老師仍在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幾分鐘后,張老師略帶歉意地向我們走來,說道:“真是不好意思,讓你們等了這么久。”采訪正式開始。鏡頭前的張老師一改往日的豪爽,略帶羞澀但目光卻真誠,耐心認真地回答著我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背后是四教的鐘樓,她就那么被四教的天井包圍著。我們看著她,眼前的人已不僅僅是那個課堂上循循善誘的老師,更是一個與我們一同分享感悟的朋友。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提起上海,眼前總是浮現出摩登大廈,絢彩霓虹。奉賢卻永遠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澄澈蔚藍的天空上浮著朵朵白云,空氣是清爽的,夾雜著咸咸的大海的味道。初見張嵐老師,就像第一次遇見奉賢,心曠神怡。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這句詩形容張嵐老師不為過,回顧張嵐老師的人生經歷,求學認真,桃李天下。張嵐老師出生于1980年,生長在一個書香門第。在父母的文化熏陶下,從小就刻苦學習,于20xx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20xx年9月赴美國蒙特克萊爾大學進修。在采訪過程中張老師提到自己的父母也都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的工作經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國外求學后,張老師選擇回國,成為了上海師范大學金融學院的一名教師,主要從事旅游市場及旅游者決策行為研究。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與熱情貢獻給了故鄉的教育事業,來到上海師范大學,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大學老師。在教育事業的征途中,揮灑了青春,揮灑了愛。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是你傳授我們知識,令我們茁壯成長。走進教室,我們可以看到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還有一位嚴格又不失風趣的老師,每一次的提問與解答,都是師生之間相互碰撞出的火花。有時候,即使學生們無法立即給出準確的答案,張嵐老師也不會為此而感到失望,在指出不足之后,她總會笑著說:“你回答的也是對的,這個看法很有新意。”作為一個標準的80后,老師總是愿意與我們更親近一些,為了同學們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她常常把生活中新穎有趣的事情與知識點相結合,傳授給我們。正因為這樣,張老師的課堂成為了同學們最期待的課之一。張老師的'教學風格獨特鮮明,給同學們留下的都是親切幽默的好印象,她不會照本宣科地傳授知識,總是不斷地嘗試新的、更能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她認為在課堂上,老師還是應該保留一點威嚴感,讓學生感到敬畏,這樣教學才能有秩序地進行下去。但在私下她希望和同學之間的相處模式就像朋友一樣,她愿意去了解同學們的喜好和平時關注的事物來拉近師生距離,消除代溝。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課堂上的她總能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使氣氛活躍起來,每個人都覺得十分生動有趣。課堂下,她性格開朗豪爽,幽默風趣,同學們總是能看到她臉上洋溢著的燦爛笑容。工作細心又負責的她,周末休息時喜歡看書,喜歡旅游,熱愛運動,熱愛生活。她興致盎然地跟我們提起在閱讀專業書之外,最喜歡的是勵志類書籍。《感謝折磨你的人》是她推薦給我們的一本書,張老師說“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會‘折磨’你、約束你。但回想起來,正是因為這些人磨練了你的意志,你才會成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張老師擁有鮮明的新時代青年教師特征,她有想法也有辦法,有抱負也腳踏實地。當被問到給自己定下什么目標時,她幽默地說:“王健林都說‘要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掙他一個億’,我當然也有給自己定下短期小目標和長期大目標。”當談到自己的目標時,她的眼睛里閃爍著專注和堅定。她說作為一名老師,她的短期目標就是認認真真備課,努力提高課堂質量,對學生負責,把知識傳授給更多同學。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的目標是沉下心來專注于科研,努力寫出高質量的科研論文,做一顆螺絲釘,在科研方面盡自己的一份力。關于她的長期目標,她說她希望盡自己所能,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一份貢獻。講到這里時,她有些激動,聲音不大卻堅定,她認真地說,這是她畢生所追求的。
雖然已經有十幾年的教齡,但當提到分享教學經驗時張老師的謙虛讓我記憶深刻,“我一開始也是一個年輕教師,教學經驗也是在實踐過程中慢慢總結的。我主要從事社會學研究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與時俱進。對于熱門話題,要及時和同學們進行交流,教學相長。另外學校現在主推的互聯網教學應該在思政課教學實踐操作過程中發揮作用,讓學生接受新鮮事物,面向現在,面向未來。”
在事業生涯方面,張老師不斷勉勵自己到達新的高度。她說在她看來,職稱對高校老師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激勵措施,高校老師積極爭取職稱是一種好現象。但積極爭取要體現在平時教學和科研認真負責中,她表示評定非常公平公正的。根據學校評定要求,她積極發表論文,在職稱方面有所斬獲。回答這個問題時張老師的誠懇與率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這種坦然的態度讓我由衷敬佩。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她是良師,亦是益友。私下里,張嵐老師與同學們關系很親近,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嵐姐”。這個大姐姐風趣可愛、平易近人,這對于同學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大家一有生活上或學習上的問題都愿意與她分享,而她也總是耐心地聽同學們傾訴,并給出有效并且中肯的建議。當需要項目輔導老師時,同學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這位謙和可親的大姐姐。當取得優異成績時,也總是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她。她在同學們心目中早已不再是那個永遠要隔著一個講臺的老師,更是一個和大家一起體會快樂和委屈、經歷成功和失敗的朋友。她一直默默地、無怨無悔地陪伴著、引領著每一個人,似春雨無聲,卻總能滋養生命。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她無私奉獻、不辭辛勞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同學。正是因為有她,我們才能獲得一個又一個的獎項。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可歌可泣的壯舉,但同學們無時無刻都感受到了愛與關懷。當同學們需要老師時,她總是義無反顧地給予幫助:不論是在炎熱的中午為同學四處奔波準備材料,還是夜深人靜時加班指導同學完成小組項目,無一不體現了老師那深深的關懷和無私的愛。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最好的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書育人,不過是用真誠換取真心,用生命感動生命。張嵐老師無疑做到了這些。采訪結束了,天空依然在飄灑著細雨,盡管只有短短半小時的采訪時間,但張老師的一番話語卻牢牢地印在了我們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們作為張老師的學生,在此祝愿她在以后的教學征途中越走越寬,創造更多精彩。
【師德師風征文】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征文02-22
師德師風征文11-07
師風師德建設征文11-07
師德師風征文范文04-21
師德師風征文(精)05-30
(優秀)師德師風征文07-06
師德師風征文【薦】07-07
師德師風征文[實用]05-24
師德師風主題征文03-24
(熱門)師德師風征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