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土中國讀書征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征文,肯定對各類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潔干凈,書寫端正美觀,字體清晰規范,標點準確無誤。相信寫征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書征文1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于“書”的印象是里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才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為對于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獲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于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于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里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里因為無知受到嘲笑,城里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里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里普及就像城里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于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著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著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著“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沖擊著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為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于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著,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志,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為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著“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系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著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并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著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鄉土中國讀書征文2
初讀《鄉土中國》是在一年前,陌生的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讓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在老師的講解下才基本理清思路,看到了傳統中國的輪廓。時隔一年,我再次翻看這本書,又有了新的收獲,找到了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絲絲聯系。
文章的第一節就明確的定義了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現代社會,“土”成為了一個罵人的詞匯,去諷刺鄉下人見識短淺。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從小是吃著土生土長的糧食長大的,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樣以牛排、面包為主食。也正是因為中國人這樣靠土地吃飯的生活習慣,才使得人員不流通,形成了鄉土社會。“土”這個字是中國人的依靠,如今也正是因為有莊稼人駐守在田邊,才會有一袋袋米面運往超市,他們的“土”并不是一種缺點,不是人們諷刺的對象,而是對土地的執著堅守。
現代社會,應聘會看簡歷,注重你的學歷、文化水平,社會上不免會產生學歷高低的比較和歧視。那么如果在幾十年前,大學還沒有普遍化,這種歧視是存在的嗎?那么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又是存在的嗎?不可否認,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文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率高達80%,并且大部分是鄉下人。鄉下人就被扣上了“沒文化”“文盲”帽子,被人低看一眼,甚至稱為“愚”。“鄉下人”以種地為生,“城里人”以文化謀生。鄉下人之間所構成的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文字來維系的,更多應用的是語言、表情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文字是少的;城里人所處的環境是流動的,對于事情交代的關系是薄弱的,并不可以靠語言文字進行保障,文字的使用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但這里“愚”的恒定標準是是否認識文字,若“愚”的標準是是否會種地,當下的現象就會大相徑庭。理科的實驗中講究“控制變量”,但是鄉下人所處的生活的環境、學習條件都與“城里人”大不相同,那么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說鄉下人“愚”。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中國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不能用“土”“文盲”“愚”去評價鄉下人,但是在全國共同進步的潮流中,文字的使用與工作技術都需要與時俱進,學習也就成了我們共同奮斗的工具。這本書帶給我了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中國,也讓我對那個社會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是淺顯的,希望在第三次第四次的閱讀中,會有新的收獲。
鄉土中國讀書征文3
作者通過此書向讀者們詳細介紹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特征,也對其他國家的基層社會進行了比較,抒發了許多觀點。
鄉村中的社會是熟人社會――因為人口流動率小,所以社區之間的往來較少。那人口流動率小又是為何?鄉村人民的生活依靠著土地。“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鄉下的人民們依賴著泥土所提供的農業資源,土地又是不能遷移的,久而久之人們的居所也就穩定了下來,常態是“生于斯,死于斯。”
“土”,基本意義是泥土,形容人本應是“淳樸”的意思,而現今卻成為了一個貶義詞。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正是因為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所以社會中的.人與自己的家人并沒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熟人,這樣就見外了啊!”對待這樣如同家人般的社會中的人們,大家都是如此的心態,哪里用得著擔心口說無憑,而畫個押,簽個字?如同作者所說:“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反觀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陌生人社會”,多接觸的并非熟人。無法揣測對方的意圖,無法保障在與對方的合作、交往中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于是出現了合同,出現了條約,要雙方簽字同意。保障自己的權益無可非議,但這也是人與人之間距離疏遠的一種體現。“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匯。”不得不承認并接受這一事實,因而許多人會感嘆城里人們不同于鄉村人民的冷漠。
除了“土氣”外,鄉村人民還常因為不識字而被說是“愚”。然而,文字之所以被發明,是為了運用于兩種情況――一是空間上的阻隔,比如人們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此時文字就能夠跨越距離的阻隔傳達于人們;二是時間上的阻隔:顯然古人并不能直接將信息傳達于后人,于是他們著下書籍,寫下自己的感悟與經歷。
而在鄉土社會中,距離與時間都不具有隔閡,時常都是通過詢問熟人來解決問題,似乎沒有文字的用武之地。再退一步說,“愚”形容的是“學不會”,而不是“根本沒有學,所以不會”。就算是再聰明的人,不經過學習也一無所知。
后文中,印象深刻的還有作者提出的“插序格局”與“團體格局”概念,對比了中西社會間的不同,也讓我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此書書寫了我們許多人都沒有認真了解過,親近過的中國鄉土社會,全面展現了基層社會的面貌。
鄉土中國讀書征文4
《鄉土中國》一書是社會學巨擘費孝通老先生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后期根據他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期間所講“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講稿整理編寫而來。這本書雖然歷經七十余年,但棲它的研究卻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書里自對我國的很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層次剖析。
我對該著作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我認為這部社會學巨著不應在當今社會受到冷落。反復讀了《鄉土中國》后我有三點感想:
一是中國人的安土重遷。由于中國傳統文化是屬于農業文明,中國是以農業為根基的文明古國。整個中原文化都建立在對土地深厚的依賴之上,所以我們和許有外國、游牧民族、水上民族不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我們不隨意更換自己的住房。如果遇到拆遷這樣的事情,我們門會較抗拒,中國人對房子有自己的情結,這也是我們房價居高不下的一個社會除原因。
二是“熟人社會”,由于鄉土社會傳統,從而著成了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社會。
鄉土社會發源子村落。在一個村子里,周圍的人都是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大家都依靠著同一塊土地生活,彼地相互信任、依賴。也由比形成了一個由私關系引由面出的“差序格局”的.人際關系。
就像一塊石頭投入水中激蕩出漣漪一樣越靠水波中心的地方關系越緊密;越遠的地行關系就越疏遠,因此而形成的熟人社會。關系近的風事好商量,工作開綠燈;不屬于自已人的,便什么事都很難有真正意義展開和作為。
三是婚煙關系。中國的家好做似事業組織,弱的大以做事業大小決定。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妻關系只是配抽。而這恰恰與西方夫妻關系是主軸,夫妻感情主要凝聚力不同。因此在中國社會。夫妻間的感情淡泊是常見的現象。因為鄉土社會要求的是穩定,男女之間激烈的情感容易破壞這種穩定,所以中國人不喜歡離婚。因為大多數人對婚煙的就是一種穩定的合作關系,即使沒有愛情也不影響彼此方間的合作。
以上是我對《鄉上中國》主要的感受。
《鄉土中國》這本書除了增切我們看問題的深度,也讓我們更清醒的認識在這片古老的東方土地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使我在正視它的同時,也能夠積極地用正確的態度去解問題,
鄉土中國讀書征文5
《鄉土中國》的作者名為費孝通,而對于這個名字,我是比較陌生的。此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
我對它的興趣由來是因為做過幾篇閱讀的文章,覺得在法治和禮治方面,此書講解的非常詳細。所以由此展開了研究和思考。
在這本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費孝通先生認為,中國社會是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以土為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了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閡。人們在熟悉的環境中長大,代代相傳的社會習俗指導著他們的行為。在這種社會里,語言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而鄉土中國社會結構則是一種差序格局,書中有一段話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差序格局這種說法比較難理解,以我自己的.話來翻譯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像思維導圖一樣,與自己有關的人,所構成的網狀結構。
中國的法律和道德,是普遍性關系的確立,也是現代社會一于傳統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區分禮治和法治的基礎上,說明了里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在鄉土社會秩序維持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解釋了鄉土社會的禮制秩序特色。像我這樣的外行人也能看懂,語言并不生澀,而是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禮治的意思就是,以代代相傳的習俗和待人道理,沒有強制性,以道德的規范來進行社會治理。而法治就是依靠法律來進行社會管理,具有強制性,有法律的威嚴。
很多人都支持禮治,認為在雞犬相聞而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社會里面,社會秩序,無需外力來維持,單憑每一個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無事了,也就是說,在冥冥之中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會為人類里出一個和一道德的經濟秩序來。
而我的想法是這只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大多數的人都有自己的良知,的確會依照規矩來做事,但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會借著人們的信任,而無良知的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說明白一點,我們并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循我們普遍默認的合于道德的經濟秩序,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
可鄉土社會并不是這種社會,依我來看,這就是個“無法”社會,就相當于我們把法律拋棄,可還是達到這種理想狀態,社會秩序依舊穩定,這就是鄉土社會中的禮治社會。
雖然說禮治社會只是人們最理想中的狀態,在當今世界很難達到,但我還是期盼有一天,我們中國也能達到這樣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良知,在當今變遷飛快的時代中,出現鄉土社會的特色,讓世界人民都為我們的禮治社會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