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征文的經歷,對征文很是熟悉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征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1
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作文就是說話。其中有兩層意思:其一,要有話說;其二,話要好好說。這兒只談談后者。如何說話才算好呢?能激活讀者大腦的話便是好話。如何激活讀者的大腦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想想讀者的大腦究竟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說,我們首先要研究讀者語言解讀背后的生命狀態。
筆者以為讀者的生命狀態主要體現在四方面,簡述如下:
其一,大腦機能自主化。心理學中信息加工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及感官的運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進行加工、傳導興奮。因此,大腦工作的狀態是積極的、自主化的。如果輸入大腦的信息簡單或陳舊,大腦便很難獲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憊。看一遍《天鵝湖》,大腦獲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腦便只能進入消極的抑制狀態。因此,好的語言總是留給大腦自主加工的空間。《紅樓夢》(48回)中香菱說“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王維詩),“白”“青”兩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可見這兩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間!“這個女孩長得一點不漂亮”自然就不如“這個女孩長得一點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因為后者需要大腦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進行加工才能獲得“不漂亮”這一信息。而這一加工過程給了大腦快感,因為滿足了大腦“機能自主化原則”。“峨嵋山月半輪秋”較“峨嵋山秋月半輪”有詩意,也正在于語序的倒錯而使大腦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這是“大腦機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進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戰性,自然也就更易獲得快感。因此,我們的文字應給讀者大腦輸入新鮮信息,第一個以花喻女兒的,是天才,第二個則是庸才,第三個只是蠢才;詩詞中同是說“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巒”“黛岫”……諸語,說“夕陽”,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陽”“余暉”“殘照”“殘陽”……諸語,這并非騷人墨客游戲文字,而是自發地運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這一原則。
其三,思維模式立體化。中國人的思維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長于流線型的邏輯思維,而中國人更喜歡立體化的形象思維。《周易.系辭上》中有這樣一句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立象以盡意”正是我國浩瀚詩文基本的“立體化”思維模式的最好概括。詩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馬致遠想說羈旅之苦,便列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象助其言之;讀者借助“斷腸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載道,而道不直說,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諸子百家文,無不如此。一部《莊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詩經》,漢賦,唐宋華章……《圍城》……亦無不如此。又如“鷹鼻”的表現力自然強于“勾鼻”,“鵝卵石”也強過“壘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一個“綠”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腦,使滿腦里皆是光鮮春色,又恍若眼前,盡得風流;而將“到”“滿”……易“綠”字,大腦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無余韻,正如囫圇吞棗,知棗而無棗味,因為思維沒有獲得“立體化”的滿足。
其四,認知選擇情感化。個人在物質的及社會的環境里,選擇對象形成認知。在認知過程中,個人重視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緒的對象。因此,讀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觀性語言。“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的表現力自然強于“綠色的郵筒立在街的對面”。“云破月來花弄影”中,“弄”較“搖”好,原因在著一“弄”字,花不復花,影不復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當然,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們是渾沌的、整體的、綜合的,相互包容而化為一種生命狀態。
我們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讀者的這一生命狀態。如何“迎合”呢?作者應具有同讀者一樣的生命狀態!寫作與閱讀不就是兩種生命狀態的交流、碰撞、溝通嗎?而作品不就是這兩種生命狀態相遇的“場”嗎?也就是說,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狀態,并在這種狀態下創作出作品,這作本站能去激活讀者的生命狀態。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2
“圓明園獸首拍賣,牽動國人心”。最近,從新聞上看到法國佳士得拍賣行于2月23—25日要拍賣圓明園獸首。并且于25日被一位佚名人士以2800萬歐元成交。在這之前,中國的律師團也曾起訴法國,要求禁止拍賣圓明園獸首,并歸還中國,但被駁回。
我覺得,法國拍賣從中國掠奪的東西,簡直就是對中國的侮辱!憑什么呀,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還給拍賣出去,這算君子嗎?難道這就是法國的愛好嗎?這根本就是小人的行為!而且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中國表現得很無能。別人搶走了自己的東西,不但不能拿回來,還被人家高價拍賣,這不是無能是什么?我想,此時此刻,法國人一定在笑我們呢。這時,我想到了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
“美國說:‘我想打誰就打誰。’俄羅斯說:‘誰罵我,我打誰。’中國說:‘誰打我,我罵誰。”為什么,中國無論在做什么事上,都要這么軟弱呢?難道說,是為了“以和為貴”嗎?事實證明,“和”在現實當中,只是一個好看的殼子,并不能起多大作用。什么“中日友好關系”“中美軍事合作伙伴”,這些只是說得好聽,事實上許多國家之間的`關系都只是貌合神離而已。今天,你對我有用,我就說你是我朋友。明天,你對我沒用,我連你是誰都不知道了。所以,中國一定要變得比現在更加強大,別的國家才會更加重視,才不會像現在這樣被法國侮辱。然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振興中華這個重擔落在了我們這些“90”后的身上。所以,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3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走進省博物館的展廳。甲骨文和一個頭顱,讓我印象很深。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時期,就是把字用刀刻在龜甲獸<抄完不采納死爸>骨上。
因為獸骨堅硬,所以多以直折為主,很少圓轉。雖然圖面性強寫法上沒有定型,大小不一隨意性大,但從可識的文字來看,我覺得可像英文字母了。
但一個頭顱有什么好稀奇的呢?因為那是一顆五千年前做過開顱手術的頭顱!且那個人據說還活了一段時間。這說明古代人也做過開顱手術!玉器石刻也令我印象深刻。通過參觀我了解到了很多,也讓我越來越喜歡文物了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4
我只能向人們提出建議我順著古神道,穿過老虎巖,來到了南巖宮門前。巍峨的大門、朱紅的墻壁來到武當山,觀賞文物時一定要做一個文明游客,不要破壞文物。這些文舅舅和舅媽開著車來接我們,他說先去姥爺家吃完飯。吃完飯我們就去了文物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創造的寶……我又仔細地查看,發現有很多地方都有類似這種情況,甚至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石碑及端坐在那兒的菩薩,都有人在上面亂畫亂刻。我愉悅的心情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滿腔的怒火,可氣啊,可恨啊,可悲啊1我真恨不得變成一個警報器,一有人破壞文物,我就報警,讓警察懲治那些破壞文物的家伙。可惜不能,所以,我只能向人們提出建議:不管你是什么人,來到武當山,觀賞文物時一定要做一個文明游客,不要破壞文物。這些文物都是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創造的寶貝,不僅是武當人的寶貝,而且是全中國人、全世界人的寶貝。我們每一個武當人,每一個來武當山的游客都應該自覺地保護武當山的文物。我希望每一個武當人要自覺地保護武當山的文物。
武當山不僅是我們的寶藏,更中我們美好的家園。如果我們自己不好好保護我們的文物,那么還有誰會自覺保護呢?我希望每一位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要自覺地保護武當文物。你們要比我們中小學生更懂得文物的珍貴與重要,你們應該做我們的榜樣,而且教育子女積極地保護文物。我希望每一個懂事的未成人自覺地保護武當文物。我們每一個學生受過教育,保護文物的意識應該比成人更強,保護文物的態度應該比成人更積極。我們應該做到不攀爬文物,不在文物上亂刻亂劃,注意防火。如果發現有人破壞文物,及時制止或舉報。利用課外、課余時間,積極地向身邊的人宣傳文物保護法,號召人們保護好文物。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長輩們、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好武當文物,讓武當文物更好地造福我們的子孫后代。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5
中華恐龍館是中華恐龍園的結晶,是一個擁有深遠歷史的博物館。那里有著超20000平方米的土地,高達三十六米。館中有霸王龍、劍龍等36種的代表性恐龍化石,以及多個展示廳和一個影視廳,是國內恐龍化石最為集中的博物館。它以古生物的發生、演化和滅絕為線索,旨在弘揚人類和自然和諧發展的自然觀館,是一個恐龍帝國!
中華恐龍館的大廳,十分壯麗!正前方一塊花崗巖刻著博物館的簡介,兩旁的花爭奇斗艷,挺拔有力,吊燈輝映出的光芒讓整個館廳顯得更加神秘!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又來到了”恐龍世界“陳列廳。這里告訴我們恐龍分別生活在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時期。其中侏羅紀是恐龍最繁榮的時候,白堊紀末期,恐龍才完全滅絕。它們有一支變成了別的生物,登上了大陸。
另外這里還有許多動物模型,魚龍有著巨大的魚鱗,眼睛死死的望著四周,仿佛在尋找獵物;迅猛龍在草地上一馬當先,根本不把魚龍放在眼里;劍龍正低下頭,伸進灌木叢中吃樹葉;翼龍在空中飛翔,望著那生機的大陸。這兒展示了古生物的龐大家族,經過如此漫長的演化過程,終于變成了現在的自然界。
就在這時,恐龍化石迎面沖來了。首先是龐大無比的馬門溪龍,它的頭直插云霄,居高臨下,仰著頭矗立在我們眼前。在它旁邊的是相互撞擊的三角龍,它們彎下腰,似乎在顯示自己的威嚴。在那么多化石中,龍鳥化石成為了鎮館之寶,它展翅高飛,歡快鳴叫。
遙遠的史前,雖然我們不能穿越回過去的世界,但人類對恐龍的探索永遠也不會停歇,總有一天,一個嶄新的恐龍時代將展露人間!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6
霧霾籠罩著北京城,這座古老神秘的城市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將我帶到了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那里是國寶的聚集地,收藏著幾千年以前的珍貴文物。
走進參觀大廳,一對巨大的牛角展現在我眼前,那尖尖的牛角經過了一千五百年歲月的洗禮,仍然那么鋒利,在照燈下發出幽幽的光澤,我的腦海里頓時產生了一幅畫面:很久很久以前,一頭健碩的老牛用他的特殊武器——牛角與老虎搏斗,大戰了三百回合,不分勝負,讓世人驚嘆。
往前走,我看到一個巨大的圓形青銅器,別嫌它外形笨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青銅器外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青銅器的里面還刻畫著許多古代文字,我想:古代的工匠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僅憑自己的雙手和簡單的工具,竟然能創造出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真是不可思議。讀了介紹文字我才知道,這座體積比我還大的青銅器居然是古代貴族裝酒用的。貴族們的殘骸恐怕早已不見蹤影,而工匠們的智慧結晶卻流傳至今,讓親近這座歷史文物的人們驚嘆不已。
博物館里珍藏著太多巧奪天工的文物,各種瓷器、玉器、青銅器,還有許多名人字畫,讓人駐足,流連忘返。在眾多文物中有一套戰國時代的銅質編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套編鐘共有13件,從大到小依次排列,鐘的兩面都刻畫了古代的文字,這美妙的文字向我們傾述著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這套編鐘音質清晰、優美,能夠演奏出各種各樣的音樂。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遨游太空攜帶的樂曲《東方紅》,就是用這套編鐘演奏的。雖然我不能觸摸到這些編鐘,但我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奇妙意境,莊嚴、宏偉的音樂仿佛從遠古飄來,那樂聲將所有炎黃子孫的心緊緊相連。
親近歷史文物,其實親近的是先人的智慧,我感嘆中華民族的偉大,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驕傲。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7
新的學期,新的課程,讓同學們興奮不已。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活動是最受同學們喜愛的,它既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生活,又擴寬了大家的視野、增長了知識。10月26日下午,全體四年級同學在老師和家長志愿者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前往汽車博物館參觀。
看,同學們臉上帶著笑容,心中揣著好奇,手中拿著早已準備好的參觀導學單,開始了汽車博物館之旅。在導游的帶領下,大家首先參觀了三層的未來館,未來館除了介紹日趨惡化的能量消耗及交通擁堵等問題外,還展示了日趨成熟的混合動力技術以及未來有望運用的智能化交通系統。
同學們認真聆聽導游的講解,積極參加各項體驗活動。隨后,大家又來到四層的進步館,那里涵蓋了工程技術、汽車設計、賽車運動以及生產制造四大展區。同學們選擇性地來到了自己喜歡的項目體驗中,在體驗過程中,同學們各個好似汽車工程師,有的在研制世界上最節能的汽車,有的在研發最環保的概念車,還有的認真研究每一個部件之間如何進行動能的轉換。
最后,同學們來到五層的創造館,從最早的華夏文明到蒸汽年代,再到后來的汽車工業年代,一步步走來,同學們從中了解及體會到汽車帶給人類的便捷。在參觀的過程中,著實讓大家領略到了汽車的魅力,以至于參觀結束了,同學們依然戀戀不舍。
此次汽車博物館之旅,使同學們不僅對汽車的歷史有了更全面地認識和了解,更激發了同學們對汽車文化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興趣。同學們文明有序的參觀紀律及強烈的求知欲給汽車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現了五一學子的風采。
【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相關文章:
中學生走進歷史文物感受遺產魅力征文04-16
走進語言的魅力09-21
足球的魅力征文02-26
感受春天的魅力10-21
感受人格的魅力01-14
感受人格的魅力01-14
感受書畫的魅力作文03-29
走進中華經典小學征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