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征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征文活動主辦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征文活動主辦方。怎么寫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1
中國人口超過14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在每年為此花費巨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2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量位于世界前列,可我們國家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多,需要的糧食也就多,我們就要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中國雖然糧食產量大,但生產技術落后,我們沒有像美國,農業生產專業化,機械化,我們中國生產大多是人自己做,像是“親力親為”。這幾年,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文盲的減少,農村的人有機會,也可以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去大城市里闖蕩,農活要去田里忙活的一天,回去累到不行,哪有大城市的一天舒服,收回的錢少,農村住著也沒大城市舒服,所以現在的人能走出農村就走出農村。
人們種的少了,糧食不就減產了,可有人會說,自給自足就行了,可能不浪費糧食為什么要浪費糧食?自助餐里寫的“勤拿少取”,餐館里寫的“光盤行動”,背的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都是在告訴人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我們糧食多了,就開始浪費了,可世界上有些地區的人們吃都吃不好。比如說:非洲,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這倆地區的人們沒飯吃,非洲天氣炎熱,許多地區不適宜農作物的種植,印度的人就太多了,人多地少,居住都是一個問題,更別提農作物種植了。我們不說少吃點,剩點糧食,但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可以實現吧。
讓我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保護農民的勞動成果。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3
老師給了我一本《我的祖國》,這本書講述了新中國建立后,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漸強大,直至實現東方巨人的超越——圓夢奧運的歷程。我們的祖國擁有壯麗的山河,歷史悠久的名城,發奮圖強的人民,讀完這本書,我為我是一名中國小學生而感到驕傲。書中第三課《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讓我印象最深。書上說21世紀,世界人口已經達到66億,卻依然有8億人處于饑餓狀態,在糧食問題日益凸現的今日,世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中國耕地面積只占世界7%,人口卻占世界22%,雖然現在經濟發展較快,但還有很多人吃不飽,有些貧困地區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面對我國糧食恐慌這一嚴峻現實,有位叫袁隆平的爺爺,通過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最終將水稻畝產品從300公物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1億多人。袁隆平爺爺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
在欣喜象袁隆平爺爺這樣的科學家為人類作出貢獻的同時,我卻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在我們身邊,浪費糧食的現象隨處可見。吃了一半的面包、咬過一口的饅頭、吃剩下的白米飯,這些在困難時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最終都進了垃圾筒。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樣想就錯了,我們來算一筆帳,如果每個同學每天扔掉一塊面包,那全國將浪費多少糧食?諸葛亮曾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簡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美德,浪費是一種可恥行為。科學家們一邊在努力研究如何解決糧食危機,我們卻在另一邊浪費糧食,照這樣下去,這個危機不但解決不了,而且會更嚴重。從小我們就學會了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句詩的含義呢?暑假時我曾在水頭田垅里看到農民伯伯、阿姨們,頭頂烈日,有的腳踩打谷機,汗流浹背,渾身濕透;有的彎腰弓背,在燙腳的水中插秧的情景,才懂得一粒糧食一滴汗的真正含義。是呀,每一顆糧食都是農民的血汗凝成的,我們一定要特別珍惜。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愛惜糧食,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為國分憂的舉動。小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愛惜糧食,不要再浪費資源了。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4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的不斷富裕,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饅頭,吃了一半的米飯,喝了一半的湯……這些在貧困地區吃不到的食物卻被我們無情地扔進了垃圾桶。在生活中,許多鋪張浪費的現象沒能得到全面的控制。有關數據顯示,中國人在飯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xx億元,被扔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糧食,舌尖上的浪費讓我們覺得十分心痛。
“崇尚節儉,摒棄浪費”從我做起。記得我小時候有一天中午,我把飯盛得滿滿的,可是因為沒有我愛吃的菜,我就打算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飯倒掉,結果不巧被爸媽發現了。爸爸嚴厲地問我:“為什么要把飯倒掉?”我一本正經地說:“因為沒有我愛吃的菜。”媽媽說:“你不是學過《憫農》這首詩嗎?背一遍。”我一愣,漫不經心地背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說:“既然你會背這首詩,那怎么不在行動上愛惜糧食呢?你知道嗎?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聽著臉紅了,又重新回到餐桌上,大口大口地把米飯吃完了。從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個概念:愛惜糧食,從我做起,杜絕浪費,現在做起!
后來,我從電視上了解到世界上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人們因為沒有糧食吃而被活活地餓死,還有一些貧困地區的人們吃的是粗糠和雜糧,各個都是面黃肌瘦的。每當我看見垃圾桶邊上放著許多剩菜剩飯時,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貧困山區農民饑餓的情景,心里覺得很慚愧,這些米飯可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的勞動和勤勞的汗水換來的!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愛惜糧食,人人有責!”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浪費。注重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節儉樸素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在崇尚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中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端牢中國飯碗共筑全球糧安主題征文5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的詩,相信從會說話的娃娃口中就能背得滾瓜爛熟,這可是家長們一字,一句地都會他們的。可這首詩的本意早已成了紙上談兵,有多少人真正銘記于心,付諸于行動呢?
來看看我們平常的小家庭,人口雖少。可這飯菜的量可是十分的豐富,吃到最后剩下一半,放一餐用吧!覺得吃得不夠健康。想想還是倒了吧?久而久之,這倒飯菜的習慣就這樣養成了!有朋友到外面聚更是侈奢,大魚大肉的點。總是覺得。多點菜。才有“面子”生怕人說他小氣。最終的結果是一桌子菜就剩在的餐館。我們的糧食就這樣被糟蹋了……
在學校的食堂里,有的同學也還是不懂民以食為天的道理,自由自在地浪費,不是特別想吃的菜,隨手就倒了,一點也不給糧食留下余地,有的同學邊吃飯邊嘻鬧,端著飯到處串。造成米飯到處散,這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一粒粒收地里收成的。這樣浪費實在是可惜啊!我們的餐館。食堂。浪費掉的糧食足可以解決成千上萬貧困山區的孩子的吃飯問題。可見這浪費是多么可怕,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了糧食,面對饑餓到那時候來后悔還來得及嗎?所以我們提倡:節約糧食,拒絕浪費,不要讓食物哭泣,讓糧食成為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成為節約糧食的小公民,讓被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糧食避免被浪費的厄運。讓父母不再為家人的生計而奔波,讓浪費不再成為我們的“家常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