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心得體會四篇
篇一:跟師心得
20xx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在醫院領導的熱情關懷下,我榮幸的參加了本院“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活動,成為了我們醫院中醫骨傷科名宿沈國海老師的弟子,在將近2月的跟師過程中,我本人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在臨床實踐中,沈老師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骨科各種急慢性疾病、尤其是頸肩腰腿疾病及疑難雜病。在跟師學習的日子里,我深深地體會到沈老師是一位博學的老師,他善于把自己行醫多年的臨床診療經驗上升為理論,用于指導學生的工作,使我開拓了思路,活躍了思維,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逐步提高了診療技術,堅定了對中醫藥的信心。從沈老師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對古老的中醫及其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醫學在現代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蓬勃發展,而中醫至今已經幾千年了,是古代醫學。有人認為,中醫是幾千年前的產物,與今天的現代化格格不入,學習中醫是過時的,甚至是歷史的倒退。雖然,中醫經典理論是陳舊的,但典籍中不少看來是舊的內容,卻能夠發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成湯是1000多年前《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的方子,在現代西醫治療基礎上治療病人急性創傷或重大手術后需要臥床休息而大便不下療效就很好。師從沈老師后,我的學習態度也不一樣了。過去在學校是在“填鴨式” 的學習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記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書本的內容全部背下來,待考試時一字不漏地默寫出來,便大功告成,學習是被動的,以分數作為目標,毫無樂趣可言。而今,跟從沈老師臨床實踐,以醫好病人為目標,沈老師善于把自己行醫多年的臨床診療經驗上升為理論,使我逐漸“開竅”。
中醫是一門經驗醫學,講究的是辯證論治,目前的跟師模式恰好是印證這個特點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彎路。并且,作為一位名中醫,沈老師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視野,對于現代醫學,他主張扎根中醫,西為中用,中西醫結合。正是由于沈老師這種開明包容、與時俱進的積極向上的心態,使他成為醫學界經久不衰的長青樹,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師常常教導我們“立業先立德”,作為他的學生,我不僅學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更領悟到了沈老師高尚的醫德和強大的人格魅力。
中醫的理論體系發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總結的經驗基礎上,而如今在學習中最缺乏的就是臨床經驗,以及上一輩對我們在學習中的指導和答疑,使學習完全理論化,太過于抽象而不能結合實際讓理論知識更加扎實。
在5個多月的跟師過程中,得到了沈老師在學習中醫方面的諄諄教導。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沈老師和藹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識。沈老師非常重視基礎功底,因此推薦我熟讀《人體解剖》《中醫基礎理論》,教導我們一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基礎,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床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
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和老師的交談中,能了解到他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了解,也能糾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寶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誨,在堅定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經驗,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著手研究;也是因為有了前人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堅定自己的目標,繼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從而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向更高更深的層面研究,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
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獲,讓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如果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床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須要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床,更好的融入臨床,在實習中更能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
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用心去和老師相處,相互尊重,提倡一些傳統的好行為,日久自會見真情,老師定會將學問傾囊相授的。
中醫臨床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學生期盼達到的。但是我進入臨床后發現臨床學習與理論學習有很大的差別,一時很難掌握,開始總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獲甚微的感覺。跟師學習這么多天,沈老師不厭其煩的為我解決了這些問題,下面結合我的學習經驗談談在臨床中如何跟師。
一、要注意培養動手能力。中醫的動手能力,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煉。中醫的四診絕對不是簡單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級技術”。必須把過去的知識,與當下的病癥結合起來;與患者即時、隨機地進行交流才能獲得。同時,能夠被準確表達,記載于書本上的“明知識”只是一小部分,人類更多的知識,是那些只可意會而難于言傳的東西。俗語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通過跟師學習,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才會掌握中醫的精髓。
二、要做好病案記錄。每天跟師出門診都做好病案記錄,記錄的原則是能詳則詳,包括舌脈,以備以后查閱。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于疑難病、罕見病則要詳細記錄,包括老師藥物用法都要詳細記錄。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收集原始資料最好的途徑,每當我臨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時,總把以前記錄的病案重溫幾遍,往往茅塞頓開,找到一些好的解決辦法。
三、要勤于思考。跟師門診要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用心記錄及思考老師的處方。我在四診之后考慮這個病是什么證型,該用什么主方,怎樣加減。然后看和老師的辨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知道自己的辨證思維和老師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則要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請老師指點迷津,我的思路錯在哪里,我的哪些藥用得欠妥,哪些藥用得得當,老師為什么要這樣用等等。有時候老師特殊的用方用藥,或者特殊劑量則更要仔細揣摩。
四、要學會與患者相處,視患者如親人,體貼患者,這樣患者才會更好的配合你,讓你做檢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跟隨沈老師上了大半年的門診,發現理論跟實踐真的很不一樣。以前在學校上專業課程時老師總會舉一些真實的病例來幫助我們對理、法、方、藥的認識,那時覺得其實辨證挺容易的,有“學醫三年,謂天下無不可醫之病”,因此很自信能做好一個醫生。比及跟沈老師上臨床,才發現臨床證型幾乎和書上完全不同,還未“治病三年”,便已有了“謂天下無可用之方”的念頭,還好沈老師勤勤懇懇,誨人不倦,才使得我漸漸平復了那緊張的心情,但覺醫生辨證真如將領帶兵打仗,必須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一方面必須要了解病邪之虛實寒熱而另一方面又必須要知曉病家的正氣強弱和感邪輕重,以便能從容的遣方用藥,只有這樣才能藥到病除,使祛邪不傷證,扶正不礙邪。這時才體會到做醫生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絲毫不敢大意,畢竟我們系病家生命之所在。
古代醫家曾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因此老師在看病時往往很注重病人出現在面前時的第一印象,包括衣服的厚薄、面色的榮枯、唇甲是否紫紺、咳聲的高低以及連續或間斷,最重要的是關心病人最難受的癥狀。但畢竟要四診合一以便獲得更多有價值辨證依據。
雖然骨科方面毛病急診的診斷較為容易,一般通過詢問病史,觀察患處即可做出初步診斷,當然對于多發傷、車禍傷等重大傷患時,要注意完善各項檢查,以免漏診。可是對于慢性疾病的診斷卻頗為困難,比如一個膝關節活動不利三年甚至三十年的病人,是韌帶損傷?是半月板損傷?是骨性關節炎?剛入臨床時我曾為這些鑒別診斷頭痛不已,沈老師耐心的教導我,除了常規拍X片需要動手做各種膝關節檢查,來一一排除。除此之外,沈老師又教導我以十問歌為基礎再結合骨科疾病臨床發病相關特點通過問診來收集相關病史特征,從而得到疾病的證型和病機。 尤其應注意問患者飲食二便是否健康,因為骨科病人多需服用傷藥,而中醫傷藥多有敗胃之嫌,所以若遇宿有腸胃疾患者,開中藥時定當謹之慎之,隨證而用,切勿拆東墻補西墻,傷病未治好又壞了胃,如此種種知識,沈老師淳淳善誘,教導于我,時雨之恩,莫敢言忘。
雖然現在還有很多不懂的知識點,但我相信跟隨沈老師繼續學習,耳濡目染老師整個看病過程加上請教老師,我的經驗也能慢慢累積起來。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個中醫學生從剛邁進校園時的一張白紙變成對中醫有一定了解、一定看法、掌握一定臨床技能的過程,不但靠的是在中醫藥校園和中醫院里的幾年寒窗。更需要上臨床后帶教老師的經驗指導,從長遠來看,中國未來20年、30年甚至更久遠的中醫發展、中醫的繼承與創新的方向、中醫院的診療水平、中醫科研以至中醫的管理模式和重大決策,都是由正受現代中醫教育的一代學子們擔當。可見中醫教育不僅決定中醫人才的素質,也決定著未來中醫的命運。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嚴謹細致,實踐性強,辯證論治,靈活多變,尤其是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各個地方水土人情不同,同一個病表現的癥狀及證型也是迥異,各家各派一技之長的絕招,醫療經驗、手法的繼承等都不是從書上可以學到的。因此我能跟隨沈國海老師參與臨床,得他傳授,實在是我的運氣,臨床上沈老師常常結合具體的病案,加上他自己的用藥經驗和中醫理論向我講授具體病案的生理、病理變化、臨床癥狀、治療原則等。通過這種口傳身帶的教授,使我對于望、聞、問、切這幾門最基礎又最難的中醫診斷手法也有初窺門徑之感,例如我知道了一些傷科脈象的特點及代表含義:如浮脈代表新傷、瘀腫、疼痛劇烈,沉脈代表腰脊部的損傷,遲脈代表主瘀血阻滯和傷筋攣縮??不一而足,這些都和沈老師的辛勤指導分不開。
沈老師這種臨床言傳身教不僅培養了我的主動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而如今中醫師帶徒與傳統意義上的師帶徒又有所區別。傳統意義上的中醫師帶徒,師傅對徒弟的教育往往從入門開始,徒弟行醫風格有著明顯的師傅遺傳的痕跡。而沈老師對我的指導更講究跟師臨床實踐中的心領神悟。比如說中醫的舌胎、脈相的診斷都非常微妙,只能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掌握其中奧妙。
篇二:跟師心得
中醫的理論體系發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總結的經驗基礎上,而如今在學習中最缺乏的就是臨床經驗,以及上一輩對我們在學習中的指導和答疑,使學習完全理論化,太過于抽象而不能結合實際讓理論知識更加扎實。
在1月來的跟師過程中,得到了孫德霖老師在學習中醫方面的諄諄教導。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孫德霖老師和藹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識。由于孫德霖老師是家傳名老中醫,因此推薦我們背誦《醫學三字經》,教導我們一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基礎,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床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學習計劃后,老師又帶著我游覽了整個醫院,耐心的給我們講述了關于醫院的一些事跡。
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和老師的交談中,能了解到她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了解,也能糾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寶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誨,在堅定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經驗,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著手研究;也是因為有了前人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堅定自己的目標,繼而取得更多更好
的成功。就是因為有了前人的經驗,才能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取得成 功,從而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向更高更深的層面研究,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
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獲,讓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如果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床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須要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床,更好的融入臨床,在實習中更能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
這個月又可以參加骨傷科醫師討論會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組,在每個小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學習外,也可以一起探討臨床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在處理疾病中的不同見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學會從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個問題,也鍛煉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因此希望這種制度能夠延續下去,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 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用心去和老師相處,相互尊重,提倡一些傳統的好行為,日久自會見真情,老師定會將學問傾囊相授的。
篇三:跟師心得
跟隨李熙貴老師一個月以來,本人感觸頗深,受益匪淺。現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中醫診治疾病講求“形神合一”,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類比之下,單純的針刺操作技術就好比是“形”,是具體可見的;而針刺手法則好比是“神”,是無行可征的,就像是中醫講求治神一樣,需要醫者較高的個人修養和造詣。
對于每個醫生來說,掌握單純的針刺手法技術是不困難的,但是,會扎針并不能等同于會治病,很多時候,即便是我們辯證準確,選穴合理,針刺治療之后卻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療效。原因到底在哪兒呢?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手上沒有真功夫,我們的針刺是有形卻無神的。當然,臨床中這種針刺可以治愈疾病,可是,多數是簡單的疾病或程度較輕的疾病。由此看見,針灸的學問博大精深,遠不止會用針、會辨證、會治療那么簡單。真正的針灸是需要手法的。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于針灸研究的深入,許多新型的針刺療法不斷衍生,其目的無非是豐富針灸的知識體系,提高臨床療效。可是,諸多新方法很多沒有被我們所真正掌握就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之中。可是會用不等于取得佳效,良好的臨床療效不是諸多療法作用堆加的結果,相反,這些新療法的不正當運用卻影響了療效,更加重了病人的負擔。新型療法有它們的作用和意義,但我們不要忘記,針灸本身就是一種雙向的良性調節技術,過多過頻地使用新療法就是喧賓奪主,沒有將針灸的巨大作用發揮出來。仔細想想,我們連自己手頭上的針都用不好,卻著眼于穴位注射、電針等新療法,那樣豈不是辜負了老祖宗千百年來給我們傳承下來的這份寶貝?所以,我個人提倡,應該讓針灸回歸傳統。追本溯源,研習古代傳統針刺手法才是發展針灸,振興中醫的正確取向。
針灸講究手法,恰當的運用手法的針刺才能取得最佳的療效。針入肌膚,調節人體氣機,協調陰陽是針灸治病的原理,而得氣和氣至病所是治病的關鍵。我們用針使針下得氣后,卻不能讓氣隨意行,氣至病所。我們能使針下沉緊,卻做不出“燒山火、透天涼”等能使病人感到或熱或涼的顯著效果,原因就是我們對于課本上的傳統針刺手法根本就沒有掌握,更別提很好的運用了。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正 的針灸不是“插秧療法”,它是需要手法的。
目前,針灸在國內外醫學界備受關注,有人提倡針灸傳統針刺手法已經過時了,我認為針灸絕不能摒棄傳統針刺手法,因為它是針灸的精神內涵的精華部分。針灸屬于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而中醫的根基便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所以,忽略傳統的針灸根本就是軀殼而已。摒棄傳統針刺手法就是忘本,是與中醫發展背道而馳的愚蠢之舉。說到傳統針刺手法,被譽為“西北針王”的鄭魁山老先生(已 故)便是一大代表和傳承人。他生于中醫針灸世家,從小博覽群書,積淀了豐厚的中國古文化,繼承了多種傳統針刺手法,盡心研習針灸技術,行醫數十年,推陳出新,在應用和傳播傳統針刺手法和家傳手法的基礎上,創立了針灸“八法”,穿胛熱、溫通法、溫補法、過眼熱等多種手法,豐富和發展了傳統針刺手法這一寶庫。幾十年以來,他提倡傳統針刺手法的運用,治愈了無數病人, 享譽海內外。
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們肩負著治病救人,振興中醫的責任。為此,我們要認真學好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打好基礎,積累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學好本專業的操作技術,不斷去實踐,多臨床,多總結,重視我們的傳統針刺手法,用心的去研究它,讓我們的針灸回歸傳統,讓中醫回歸傳統,讓中醫針灸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不忘根本,勇于創新,這樣才是真正的振興中醫。這樣的我們才是真正的中醫醫學生,而不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掘墓人”。
篇四:跟師心得體會
跟師心得 通過一年的跟師學習,我崔榮副主任醫師默默地為我鋪墊了一條開悟中醫之路,當時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鉆研中醫學。跟師學習患者比較多,常常白天跟老師看病,晚上自己鉆研,到家九點多鐘,看著滿街的夜燈閃爍,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匆行走的路人,想著家中焦急等著吃飯的愛人,心中不免感嘆,但一想到這一天跟師學習中我又明白了一個中醫的道理,見識了一個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淺薄的看法,糾正了過去錯誤的認識,心中的歡喜及對老師的由衷感謝無以言表。如今2年的跟師學習結束,自始至終,我認為跟師學習并不在于老師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無形中潛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師的思維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無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討,仍無答案,找一合適機會請教于老師,此時老師字字是真言,無數次跟師學習中是病人的詢問,老師的回答使我頓悟,回答病人的問題時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而非專業術語,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識,這一點使我受益終生。下面我把自己2年來跟師學醫積累的心得體會寫下來,供同道參考、借鑒。
一、在跟師前,首先要對老師有一個全面了解,做到“兩要”,這是跟師學習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一要了解老師所在醫院及所在學科的發展現狀,其師從何人,是家傳還是師承,對哪家醫論有所精研,其醫療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論等。掌握了這些情況,就能了解其學術源流及學術思想,其繼承和發展了哪些理論與觀點。這樣,總結其經驗時,就有所依據;二是要了解老師的學術特長和經驗特色。并圍繞這方面問題,廣泛收集資料,要積累和掌握詳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這是我們將來進行學術經驗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據。
為了做到上述“兩要”,在日常跟師學習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發問:對于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要多向老師請教,深入提出問題,把問題盡量搞清楚。例如一個經驗方,都有哪幾位藥組成?配伍特點是什么?用量變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減化裁?對什么情況適用?什么情況不適用?有何禁忌?根據什么制定的處方等。切忌想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多問是使問題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師雖有多年經驗,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將問題講透。有些問題,老師自己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對于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們要追根問底,深究其妙。在此過程中,學習者還要經常向自己發問:掌握了老師哪些經驗?臨床上是否會用?要勤于向患者發問:患者服用藥物后癥狀是否改善、有何變化、有無不適反應,這樣才能細致地體會到老師治療經驗的精妙之處。
多聆聽:在跟隨老師臨證或聽其講述時,要多聽聽老師對每個問題的看法和想法。從中掌握其思維方法、治學思想和學術觀點,摸清辨證、用藥規律,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多閱讀:對老師臨證診病,處方以及其論文、著述等,要多看,反復體會其學術思想在臨床上的應用。同時,要根據其學術淵源,翻閱對其影響較大的前賢的醫論、醫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論依據;閱讀與本學科相關的的現代醫學書籍,熟練掌握中西醫理論,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閱讀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各種文獻材料,了解醫學源流。
多記錄:要將聽到、看到的內容隨時記錄下來,這是搜集資料的重要手段,一種是即時記錄,即隨聽、隨看、隨記錄;另一種是追記,即將聽到、看到的內容,通過回憶記錄下來。在此基礎可分門別類,加工整理。2年來我共記跟師筆記10余本。
多使用:跟師過程中要勤于臨證,每次遇到相似病歷,敢于處方用藥,甚至可以照搬老師的方法,發現問題及時請教,這樣醫技會迅速提高。
多思考:將上述問、聽、看、記、用的內容分門別類,有條理、有系統地在腦子里反復分析、歸納,以找出其規律性東西,這就是老師經驗中的精華部分,要花費一定時間,在原始材料的基礎上,予以升華和提高。《論語·為政》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整理老中醫經驗,既是工作,也是學習。要想將老師經驗承襲下來,必須在“學”和“思”上下工夫。
多交流:溝通、交流是多問的延伸,跟師過程中多與老師溝通,將一些臨床問題請教老師,可以增進師生關系;亦與身邊醫師進行學業交流,成功例子一起分享。最后作為現代中醫,應利用多種信息交流方式,如微博、郵件等,將一些學習心得、體會,老師經驗總結及不解之惑與醫學同道進行交流、分享。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跟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華師附小跟崗學習工作總結04-03
跟單實習心得體會04-08
跟崗研修心得體會04-02
跟崗培訓心得體會01-31
跟軍訓有關的心得體會10-20
跟崗學習的心得體會范文05-07
汽修跟崗實踐心得體會02-01
校長跟崗實踐心得體會10-20
校長跟崗學習的心得體會范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