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心得體會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師心得體會1
實習已經有兩個多月了,站在講臺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我思考的問題也就從“如何順利上完一堂課?”變為“如何真正上好一堂歷史課?”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課,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這些結論我們都需要在不斷累積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的教學反思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從指導老師的意見里進行教學反思
我的每一堂課指導老師都會去聽課,在每堂課結束的第一時間向我提出指導意見,指出這一節課我的課堂效果是怎樣的、這節課有什么亮點的地方、相比上節課有什么進步之處還有這一堂課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等等。每一節課老師都詳細的做了聽課記錄,對每個知識點的講述都給出了指導性的建議,從老師的一篇篇聽課記錄中,我看到了自己作為一名老師的成長的軌跡。除此之外,老師的聽課記錄成為了我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依據。作為一名新晉的老師,在教學上的經驗還很不足,對于知識點的表達還不是很順暢,根據老師提出的教學建議,我可以對教學現象、教學事件有比較全面的細致的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的教學反思更具有實用性。老師的一個指點會使我們有頓悟的效果,成長起來也更快。
二、從學生的反應中進行教學反思
老師的一堂課效果好不好,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學生上課的反應好不好。如果一節課老師設計的生動有趣,知識點表達的清晰易懂,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
如果一節課學生的課上反映不怎么樣,我認為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可能是學生對所學科目積極性不高,興趣較低,缺乏主動性,可能是因為教師自身缺乏相應的感染力和號召力,不足以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可能是知識的難度比較大,教師沒有講解清楚,學生理解起來困難。這些現象都能反映出一個教師在一堂課的準備中的不足之處,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一節課的質量。老師可以在平時加強與學生們的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們的想法,找到符合他們的上課節奏,能夠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營造出好的教學效果。
三、從自身的教學準備中進行反思
一堂課好壞的關鍵是老師對于這一堂課是否準備的充分。教學設計、教案、課件等內容的準備都成為影響一節課的因素。一節課結束之后,老師應該針對課上的效果、學生的反應以及知識講述的流暢性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資源進行反思和調整。找出自己一節課的優秀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完善教學資源的準備,增強自己的課堂表現力。結合學生們在課上給出的反應和作為評判自己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的一個標準,在與學生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將教學準備做到最好。通過對自身教學準備的反思,教對師能夠對知識進行更系統的整合,在課上也會表現得更加流暢有邏輯。作為一名教師的成長之路也會更加順利!
老師心得體會2
一、轉化差生。
教育很大程度是在教育差生,教育轉化一個差生比教好一百個優生更難,更有意義。
(一)我對差生講。
你埋怨自己笨嗎?人生下來都是一字不識、一絲不掛的,沒有“聰明、不聰明”之分。而是后天的努力和勤奮造成的。你一天比別人少做一道題,十天就少做十道題,一年就少做365道題,十年就少做3650道題。而事實上,你每天比別人不只是少做一道題,還少記一個單詞、一個公式、一篇課文、一首小詩。長年累月,看見別人“出口成章”,見題就會,而自己見題就暈,見作文就頭痛。于是感嘆自己笨,為什么沒有別人聰明,甚至埋怨起父母:就是他們把我生笨了。別人的聰明,何處來?勤奮來。你不知“熟能生巧,流水不腐”的道理。一個人,越不用腦,越不學習,大腦就會生銹,就會退化。十多歲的人,一百多斤的身體,得個幾歲的腦子,難怪別人說你是瓜娃子。我認為:沒有笨蛋,只有懶漢。在這里,我有一個故事要給大家講:鋁鍋、鐵鍋、銅鍋。鋁鍋吸熱快,最先加熱,過了是鐵鍋,最后是銅鍋。但是,散熱最快的也是鋁鍋,而散熱最慢的是銅鍋,保溫性能好的就是銅鍋了。同學們,有的理解得快,記得快,但搞忘記也快;有的同學理解得慢,記得慢,但一旦理解了,記住了,就很難搞忘。有些同學,自以為聰明,老師一講,他就懂了,就不聽了,下課后也不認真復習,結果徒有一世聰明,成不了正果,成不了大器,只會感嘆:“要是我努力的話,比__都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二)我對教師講。
高高圍墻,為什么關不住學生外逃的心?我有個生動的比喻:這些外逃的學生,就像田里的魚兒,一遇漲水,它就會不顧一切沖破柵子向江河奔去,用竹簍把它接回來,遍體鱗傷的魚兒下次漲水照樣要外逃。學校就像是田,社會就像是江河,每個人遲早都要步入社會,但是江河有險惡,年幼無知的學生過早步入社會,就像小魚混入江河,是有被大魚吃掉的危險。在我看來,學生外逃,錯不全在學生,學校或教師的'教育有一定的責任。如果學校或教師的教育讓學生是快樂的、幸福的,他們會外逃嗎?我們應該給這些差生更多的“陽光的呵護”。周末,可以與差生一起打乒乓、捉魚蝦等,快樂之余再讓他們看書、做作業,讓他們沒時間、沒機會進網吧等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地方。課堂上,要更多地關愛差生。打個比方,某個內容就像是兩百斤的擔子,挑得起兩百斤的學生就一次挑過去,挑得起一百斤的學生就分成兩次挑過去,一百斤都挑不起的學生就分成幾次把它挑過去。如果說一節課的時間只夠挑一次,那么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嗎?答案是肯定的:有。200斤、190斤、180斤……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讓每位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有收獲,這就是我們作為教師的追求。一節課,必須讓學生有收獲,絕對不能讓差生一無所獲。現在的孩子快樂嗎?讀書是他們每天的唯一的事,每天在教室十多個小時,長年累月,特別是差生,教師講的他們大都聽不懂,還要假裝著在認真聽,能快樂嗎?每天來自教師、家長、社會等各方面太多的壓力,能快樂嗎?他們需要快樂嗎?這些問號,為什么不能警醒我們教師讓學生在一節課里收獲點快樂呢?一節課,讓學生收獲知識、能力的同時,收獲點快樂是必須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轉化差生,是一件責任重大的事。教師轉化好了一個差生,就是轉化好了一個人的前程,就是再造了一個家庭的幸福。
老師心得體會3
20xx年8月27日—29日,我們xx市養正學校舉行了為期三天的以“和諧教育,幸福師生”為主題的暑期師德培訓,內容豐富,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鄭潘勝老師和葉矛矛老師主講的《愛的責任——師德之魂》。
身為一名教師,我經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是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我想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
林崇德教授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熱愛學生,是一種心態,一種責任,一種智慧。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確,愛心教育是一種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種氣度和修養,而這些正是促進學生進步和完善人格所必需的。
可是,在物欲橫流、處處充滿金錢和權勢誘惑的今天,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教師的愛心來自何處?正如這次培訓中講到的一樣,我覺得教師的愛心來自于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來自于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國家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大計,師愛為本。我們要從師德的高度來認識教師的愛心:
第一、愛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熱愛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只有我們甘愿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工作動力。
第二、熱愛學生是師德的基本內容。師愛是平凡而偉大的,是教師發自內心的熱情,是一種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關鍵。熱愛學生,教師就必須具備“五心”:
1、無私奉獻的摯愛之心。
2、尊重信任的真誠之心。
3、嚴而有度的民主之心。
4、寬容忍耐的理解之心。
5、人格崇高的自律之心。
最后,我還是要講一句聽了無數次的這句名言: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要想對得起這個令人自豪的稱謂,我們必須具有愛心,一顆愛事業的心,一顆愛學生的心,一顆愛學校的心。讓我們用愛心去鑄造崇高的師魂、譜寫教育的新篇章吧!
老師心得體會4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關于昆蟲,而且十分有趣的書——《昆蟲記》。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學家——亨利·法布爾。他被雨果譽為“昆蟲世界的荷馬”。
我從小就不喜歡昆蟲,尤其是怕蜘蛛,就算是擁有一對美麗翅膀的蝴蝶,我也不怎么喜歡。可是當我讀了亨利·法布爾的《昆蟲記》后,不要說有多大的改變,只是讓我對昆蟲有了不同的看法、新的認識。
《昆蟲記》——黑腹狼蛛:
“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后我終于成功了。我遇到了一只餓瘋了的黑肚狼蛛,它不管不顧地就從洞中沖了出來,三下五除二就將強壯的木匠蜂放倒在地。我期待的大戰在一瞬間就結束了,黑肚狼蛛的毒牙刺進了木匠蜂的后腦,木匠蜂立刻死去。我對它這一招佩服的.五體投地。我發現它有一種本領,那就是一下子刺中對方的神經中摳,絕不會有絲毫偏差。”
從這一段細膩的描寫中,我可以看出雖然黑肚狼蛛十分兇殘,但是它們是極其具有戰略的。就是迅速擊中敵人要害,一擊致命。它們每次作戰前都做充分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它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對待敵人的辦法,這一點不用學,它們生來便懂得。這便是法布爾覺得的——世界上統領萬物的神,他主宰著一切生靈,賜不同的動物以不同的技能。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人類。
老師心得體會5
近段時間,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講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愛的教育》是一個四年級小學生日記的形式,來記述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同學一學年的生活,這里面寫了有關感恩的故事。最使我感動的是為父著想這個小故事。里面講了小學生許利亞十分孝順,他的'父親為了支撐這個家庭,為了幫助父親,他暗暗在夜里工作,父親卻不理解他,還批評他,可是他還是堅持工作。父母發現后很感動。我讀了這個小故事也很感動許利亞這么小就幫助父母,是一個感恩的孩子。我都是是快六年級的人了,卻不為父母著想,甚至還抱怨父母,做什么事都都是喊父母做,吃水果,喝水……沒有自理能力。對于父母,他們不要你幫助父母做什么事,只希望我們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有好工作。我們不能讓父母操勞從現在起,我要學會感恩,學會回報他人。感恩不是人類美德的全部,但若沒有感恩也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感恩不是天性,而是良好教育的成果。“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正如華羅庚多說的。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新聞,一個男子自己的事業成功了,卻不忘感謝父母,給父母買了很多東西。讓父母度過美好的人生。我現在要學會感恩,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做一個感恩的人。
我們一定要回報給我們幫助的人。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老師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的保護,我們何能存于天地間。因為他們給你溫暖,蒙味,知識。考上好學校,這就是給她們最好的回報。要是考上學校,記得要到老師所在的學校,老看看身體好不好,帶給她們一束鮮花。
老師心得體會6
一年又一年的樂器考級熱,使琴童的數量越來越多。面對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長熱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時,又覺得自己作為啟蒙老師的壓力很大。如何科學地把這些孩子領入音樂的殿堂,讓鋼琴真正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良師益友?在從事鋼琴啟蒙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盲目地追求“快”
浮躁的社會心態所造成家長對孩子的學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級。有的家長要求老師學一年就讓孩子考三級,學兩年考五級甚至更高。琴童家長相互詢問“考幾級了”,有的甚至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的級數就判斷誰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師水平好。在這樣的心理下鋼琴的學生學習態度不踏實,產生了養成了一些錯誤的練琴習慣,如、有些學生學琴沒多久就雙手摸譜,于是有些調號的作用常常被忽視,隨意更改指法,彈錯了音也毫無知覺。不能做到慢彈精彈,毛毛糙糙了事,彈琴的時間不能保證,一周中“兩天沒練,三天少練,兩天狂練”的情形時有發生。有些學生不去注意樂曲的風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的要求,死記硬悲,破壞音樂的完整性和流暢性。
所以作為教師我覺得首先要讓父母了解學琴的目的,學琴是為了用音樂來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盲目地追求考級,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扎實,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很多孩子因為專門應付考級而缺乏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這種枯燥可想而知。耐心和家長溝通后,讓他們在心理上對考級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把它當成一個鍛煉現場演奏和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大膽地展示自己。
其次,教師在指導時,教會他們規范識譜。對于初學者來說,要強調三個號,即譜號、調號和拍號。年齡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們用鉛筆自己圈畫出來。根據學習程度教師要合理地滲透一些樂理知識,幫助學生積累。并適當地進行曲式分析,和聲分析等,讓學生對樂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掌握樂曲的特征,便于學生理解樂曲。還要講解一般的指法規律,讓學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養成規范的讀譜習慣。
在練習方法上,我認為在剛開始學習一首新曲時需先慢練,再加速度,最后根據樂曲要求速度彈奏。慢練的目的在于要求學生能綜合樂譜上的信息,教準確地彈奏,減少因能力不足而產生的彈奏錯誤,逐步眼培養視奏能力和聽辨能力,鞏固手型和基本技術。但是往往在這樣的要求下,有些學生在第一次回課時就會把曲子彈得慢騰騰,死氣沉沉,幾乎可以說除了音符和指法以外什么都沒有。造成的原因是因為速度太慢會使樂曲性質脫節,在練習過程中只有單音印象,則形不成曲調,留不下深刻的旋律印象,因此總練不熟,影響進度,并造成思想不集中。所以不能為慢而慢,我要求學生上課時一定要把樂曲彈得有自己的想法,慢練是適當降慢速度,還應該彈出樂曲的感覺,否則這樣的慢練是達不到練習目的的。
二、過度強調技術,忽略了培養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
現在有很多年齡很小的孩子學琴,他們長得非常可愛,而且能夠彈一些小曲,但當他們表演時卻對樂曲無動于衷。有的孩子只是彈出一些干巴巴的音符,有的孩子是慢吞吞、口中念著“一、二、三、空”地彈一些他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彈錯了旋律時不知所措,有的則是每個音都“極認真”地完成把手指抬起來再放下去的任務,有的在彈琴時眼睛四處張望等等。這些都是沒有音樂的表現,我認為這樣的學習對于兒童來講是痛苦的、很不利的。
反思我們的教學,孩子在初學時都是充滿著對音樂的喜愛和幻想來的,由于我們在教學中的某些要求脫離了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不多久就造成了“三痛苦”的現象。即孩子學得痛苦,家長陪得痛苦,老師教得痛苦。有時候,我們過度強調了基本功技術和手型的要求,不要求音樂感覺,只要求手指能夠站住,指尖有力,這樣會讓那些年齡小的孩子認為彈琴就是這樣枯燥無味的一個個抬指。一旦形成,想要改變這種頑固的概念和習慣需要花費一些力氣和時間。兒童的手指大都比較軟,如不考慮這個基本的現實情況而強求“有力”必然會造成用手臂推,或靠其他部位幫助用力,甚至靠手指僵硬來達到“有力”的結果。這樣的技術要求超出了兒童自然條件所能達到的水準,容易造成手臂和手腕緊張,手臂抖動,而實際的手指未能達到有力。還有些孩子只會機械地抬高手指,造成不能稍快地連彈幾個音,就連彈短倚音,也只能彈成,扼殺了音樂的美感。還有的家長叫初學的學生在桌上練手指,而不是接觸琴鍵,結果使一些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音樂的喜愛,造成對彈鋼琴絲毫不感到樂趣,只是傻彈。這是極可悲的現象,音樂本是美育的一部分,如此學習則產生了相反的效果。
當然,技術訓練并非不重要,正確的方法要反復強練習,并力求使學生能更快掌握。一些純技術的訓練在學習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音樂方面。
比較好的方法是當兒童初次學習鋼琴時,就使他生活在生動優美的音樂之中。教師應彈給他聽一些熟悉而短小的旋律,例如、演奏常聽的兒歌,和他一起隨鋼琴伴奏唱歌等形式都是易于兒童所接受的,讓他們體會鋼琴豐富的表現力,并使他聽出鋼琴可以發出許多不同的.音色等等。可以讓他們用手指按出不同音區的音色,在老師的幫助下試著彈一首簡短的歌。告訴他們通過學習你也可以很快就能在鋼琴上彈出自己喜愛的旋律(盡管他彈的可能是一首很短的旋律)。這樣就能讓孩子感覺到彈琴的目的就是要把樂曲彈得生動、得意、使聽的人受到感染。在美好的音樂熏陶下,孩子才能懂得要想發出好聽的聲音就得手指站起來,就得支撐住手的重量,而不能趴在琴上。還可以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來做“勤快手指哥哥和懶惰手指弟弟”的比較,用手臂放松站好與不站起來所發出的聲音比較,啟發他們時要有明確的聲音要求,再加上技術上的指點,示范彈出應有聲音的方法。這樣他們通過傾聽和模仿,在練習時就有了追求的目標,防止了一味的枯燥練習。
在初學時就要求有樂曲性質、越劇、音樂起伏、聲音變化等方面的要求。讓學生懂得彈琴和說話、唱歌一樣,有呼吸、語氣、有句子的長短,無論是活潑、歡快,還是婉轉、優美、如詩歌如歌的樂曲,都表現一定的內容,即使是簡單的幾個音也不是沒有意思的。有的聲音堅定有利,有的輕捷跳躍……樂句也有肯定及疑問等多種語氣。當學生懂得這些以后,就會從他所彈奏的樂曲中找到這些感覺并盡力去表現出來。他們會主動把樂句彈得有內容、有表情樂句有走向,句尾有自然結束感,而絕不會彈成單個聲音或把句尾彈成重音。他會懂得幾個小樂句合成一個樂段后,就會與音樂向前展的要求,并這樣去彈奏而產生整體感覺,把各種不同性質的樂曲都盡可能準確表達出來。例如、彈一首進行曲,如聯想到隊伍前進,當然就要彈的有精神,節奏鮮明,就不會慢吞吞,軟弱無力的彈一些音符。又如彈一首搖籃曲,可以聯想到靜靜的夜和母親輕柔的歌聲,從而努力去追求溫柔、恬靜的聲音,而不是干澀、生硬、敲擊的聲音。若是彈一首圓舞曲,應當啟發學生向導三拍子的舞曲,要能在所彈的樂聲中起舞。如果學生在彈琴時思想中有生動的形象,動人的曲調,想的是表現音樂內,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使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不再是枯燥無味,而是充滿了音樂。即使是練習音階也應該有具體要求。如聲音飽滿、均勻連貫而不生硬、刺耳、忽輕忽重等。總之要避免機械練習,毫無要求。
盡管有時由于初學,有些學生一時還掌握不好,達不到要求,但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通過較長時間的磨練,加上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耐心教誨,一定能學到技能,取得成果。
我想,許多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樂感,對鋼琴是充滿興趣和向往的,這顆心的種子是非常可貴的,作為他們的老師一定要盡心保護它們,發展它們,而不是扼殺。讓我們用音樂來澆灌這些幼小的嫩芽,讓美妙的音符真正在他們心中綻放。
老師心得體會7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彈指一揮之間,我從事幼教工作已經七了。說實話,幼兒工作是煩瑣的、平凡的、辛苦的。既沒有驕人的成績,也沒有驚人的壯舉,有的只是孩子的吵鬧、哭泣,一切的一切都讓人心煩,但是我依然還堅守在這里。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更不敢說為之付出了多少,我只想說是孩子感動了我,讓我為這份事業無怨無悔,我要說孩子,老師謝謝你。
還記得那時我剛從小學調到幼兒園,由于從事了幾年的小學教育工作,面對的都是一些大孩子,獨立放手慣了,突然面對這些小孩子,我十分茫然不知所措。這些幼兒什么都不懂,什么事情都要老師去做,一會又有孩子要尿尿,一會又有孩子要喝水,我當時覺得煩極了,這些孩子怎么這樣難纏呀!真后悔到幼兒園來。于是,我的情緒就不對了,一天到晚總是不開心,臉上看不到一點笑容,并且我發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差,在班上動不動就會生氣,孩子們看見我也覺得很害怕,一點都不和我親近,家長對我的評價也不怎么樣,一時間我對上班完全失去了信心,對我從事的幼教工作也開始質疑了,覺得自己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不該做這份工作。于是,我整個人完全象泄氣的皮球,無精打采。
就在我對自己的工作根本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卻在一次幼兒離園后,在我的包里發現了一張孩子送給我的小紙條,上面畫了一個笑咪咪的老師,寫上了我的名字,還說我是最漂亮,最讓他喜歡的老師,當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原來我在孩子的'心目中也不是那么差,還是那樣有魅力。在最后還寫了一句話,希望老師以后要天天開心,永遠快樂,我真的感動的說不出話來,原來還覺得那么不懂事的孩子,其實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作為老師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感到欣慰呢?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讓人有工作的活力,為了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我也應該要踏踏實實的工作,開開心心的和幼兒度過每一天,孩子,老師感謝你讓我明白了教師的快樂和職責。
的確,孩子雖然小,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有讓你煩惱不斷的事情,可是他們也能帶給你很多快樂和激情,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別為自己是一名幼兒老師而煩惱,要和這些小寶貝們愉快的過好每一天。加油吧!幼兒教師們。
最后,我還要說“孩子,真的謝謝你!”
我年近五旬,先后在鄉初中、戴帽高中、一般高完中、重點中學從教二十四年,對教育的感觸很多,尤有兩點心得至深:一是轉化差生;二是實施課改。
老師心得體會8
回顧實習那段時間,我學會且懂得了許多在生活中沒法獲取的知識及道理。我總結了一句話:不僅要抓緊每一分鐘學習,更要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凡是值得做的事,就一定要把每件事做好。從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在實習中獲得的感受。
一、從工作表現上來看
首先,我時刻遵守著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每天都會提早來到單位開始準備今天的工作內容。其次,對于不懂的問題,我會請教前輩老師耐心地為我們進行解答或者實際操作,從前輩老師那可以學到在學校接觸不到的豐富經驗。最后,沒事的時候,要主動地尋事做,與前輩老師和同事們多進行交流并汲取社會經驗。
二、從個人收獲角度來看
首先,會在心態上有個轉變,通常在學校總會覺得自己有一種眼高手低的通病,可是到了社會才發現,姿態擺得越高,越容易讓人討厭,很多東西都是從打印資料、復印文件、整理歸納檔案等基礎性工作做起,開始會覺得沒技術含量,但到后來會發現小事里也有很多小知識。其次,對工作崗位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人力資源部作為一個綜合性的部門,擔負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對外交往和后勤服務等繁鎖工作,處于協調各部門、連接領導和基層的樞紐地位,很多工作不只是簡單的匯報工作或者整理資料那么簡單,還需要眼活手快,會寫會跑,更多的是學著如何跟不同的社會人士打交道。最后就是學著盡快融入新的工作環境。
三、從認識到自身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的角度來看
首先,在工作過程中可能處理事件的速度不夠利索,干事有點謹慎有余,但后來學會開始摸索規律,有條理地進行工作。其次,在一個月的`實習期里,我有失落過,煩惱過,沒事可做時,放手讓時間就這么流走,越到后來就越迷茫,覺得在實習過程中學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給我的僅是初步的經驗積累,對于邁向社會遠遠不夠的。然后自己就會在心里反省,問自己是不是太過于急于求成?于是慢慢地接受現狀,并開始自己學著規劃自己的空余時間,比如看書。最后,實習了一段時間,慢慢發現自己還需要學的東西很多,僅靠現有知識是完全不能為將來的工作做好鋪墊,在接下來的學校生活中,可能目標就會更加明確,明確自身短板。
對于這段旅程,很開心自己能在邁出大學校門之前,能有一次這樣的一段職業生活,這對自己的以后在專業上的學習,以及工作態度和心態的都是一次很好的磨練機會。雖然實習結束了,但是新的生活正在慢慢展開,我會用心地對待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為自己加油!
老師心得體會9
此次實踐總結出如下兩點:
第一,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專(鉆)心”:我為這次實踐的順利進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準備。說對于一年級的知識不在話下,但我還是找來了教材和教參等專心備課,力求做到在知識上準確無誤;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樣教”也絲毫不敢馬虎,我翻閱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小學語文、數學教學法等專業書籍,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在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
第二,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耐心”:面對一個年僅7歲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想當然之”。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要“耐心”的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對路,切忌“簡單粗暴”。第三,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與人“交心”:在教學中不能夠“閉門造車”、“一葉障目,不視泰山”,要多與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豐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與家長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時將教學進展及時反饋給家長,有利于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同時,我還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通過這次為時一個半月的實踐,從另一個側面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發現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的彌補和提高。可以說,這次實踐讓我是“受益匪淺”。
轉眼間,一個炎熱的假期就要過去了。驀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陰似箭般的那份無奈。當準備收拾心情,重整出發時,發現原來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實。
距離放假前兩個星期的時候就有不少同學著手找工作,出于嘗試我也加入了這個隊伍之中。為了能充分發揮我的專長(鋼琴),我便在眾多鋼琴教學中心應聘。真的很幸運,剛到第一家老板便相中了我。面試之前很緊張的要命,真是見了老板本人倒也沒什么了。面試時我盡我所能將我所能展現的都做了。老板很滿意,面試成功,接下來就是兩個星期以后的正式開工。
【老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當老師心得體會04-05
當老師心得體會06-14
當老師的心得體會08-08
老師心得體會04-07
做老師心得體會11-04
老師聽課心得體會11-04
輔導老師的心得體會11-10
老師育兒心得體會[精選]07-11
支教老師的心得體會04-12
家訪老師心得體會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