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
“故書不厭百回讀”。不知第幾次捧起《三國演義》,我卻依舊讀得津津有味。
一個個人物在羅貫中的筆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精通兵法的諸葛亮,殘暴的董卓,處事果斷的曹操……隨著故事的發展,一幅幅波瀾起伏的畫卷在我們眼前展開:漢靈帝腐敗無能,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決心拯救國家,曹操在袞州招賢納士想一統天下,孫策在江都也招賢納士想繼承父業,從此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三英戰盧布、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一個個人物的'品質在故事中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
其中,我最欣賞的是劉備那堅持不懈的品質。他在《劉備三請諸葛亮》中,一遍又一遍的去拜訪諸葛亮,在諸葛亮避而不見、關羽張飛極不耐煩的情況下,劉備仍然沒有放棄。諸葛亮在睡覺,他就極富耐心的在門口等待,終于用誠意打動了諸葛亮,請他出山,為自己的事業添磚加瓦。想想我們在學籃球時,也需要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許多學籃球的人受不了枯燥乏味,又極耗體力的基礎動作學習,慢慢遠離了籃球。看看他們,我下定決心堅持不懈,決不放棄。正是這種決心,永遠向前挺進的精神支持著我,掌握了籃球的基礎動作,運球、投籃、打配合的能力越來越好!
“堅持就是勝利!”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成功就在眼前。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2
三國中的火燒赤壁,大家一定都知道。今天,我想談談我對赤壁之戰的觀點。
曹操赤壁之戰的失敗,其根源是由其自身剛愎自用、用人多疑的性格所導致。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事例:
一、曹操的百萬大軍,大多從北方帶來的軍士,善騎射,不習水戰,雖然有荊州投降的二、三十萬水師,但軍心不穩,戰斗力有限;而孫、劉聯軍雖然兵力較少,但訓練有素,特別是東吳水師,戰斗力極強。所以,曹操錯誤地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二、曹操用人多疑,荊州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熟習水戰,由其訓練曹軍,實仍東吳大患。但曹操卻中反間計,將其兩人斬首,使自己的`實力更不如前。
三、曹操自以為冬季沒有東南風,所以當龐統受周瑜之托,故意獻上連環計時,雖然謀士程昱提出戰船連環易被火攻,但卻被曹操否定,堅持把戰船連在一起,導致最后的失敗。
四、曹操唯一一次用人不疑,卻導致他最后赤壁大敗。周瑜、黃蓋使用苦肉計,然后用闞澤下詐降書。雖然,曹操看出了破綻,但卻被闞澤一番言語說得頭頭是道,又信以為真。歸根結底,還是剛愎自用的性格所致。
其實,曹操的剛愎自用就是在被火燒赤壁后,仍表現的異常明顯。一笑笑出常山趙子龍,二笑笑出燕人張翼德,三笑笑出漢壽亭侯關云長,最后只帶500余人落荒而逃。其實,要不是諸葛亮有意放他一馬,早已一命嗚呼。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3
扣人心弦的戰爭,形象鮮明的人物,駕輕就熟的計策……劉備、關羽、張飛、孫權、周瑜、諸葛亮……苦肉計、空城計、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國演義》里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的眼球。
《三國演義》可謂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了。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引人入勝的情節,時時牽掛著我的心。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空城計這一章。當諸葛亮鎮定自若地坐在城墻之上,悠悠自得地撫琴退兵時,我嚇出了一身冷汗,生怕司馬懿識破諸葛亮的計謀。當多疑的'司馬懿中計退兵時,我不由得為諸葛亮的空城計而拍案叫絕。
細細思量,當今我們的學習生活不也一樣需要“有勇有謀”嗎?記得去年的運動會,我參加了跳遠、壘球、跳高等幾個項目,當我洋洋自得,夸口今年還能拿第一時,前兩投竟然沒有取得優異成績,只是名列第八。想著自己夸下的海口,我頓時心急如焚。怎么辦了?我想到了我最崇拜的諸葛亮,想到了他的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想到了他的機智勇敢、足智多謀。我迅速定了定心神,趕緊想想自己的動作哪里出了問題,又想了想老師平時教我們的動作要領,原來我投擲的角度不夠導致距離不夠。我又在旁邊練習了幾遍,最后鼓足勇氣按照動作要領投出了最后一投,最終超過了其他選手取得了第一名。我開心極了,原來讀書對我有這么多的幫助呀!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可以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書,讓我懂得了不僅要具有像三國英雄趙云單槍匹馬救人的“勇”,還要具備像諸葛孔明運籌帷幄之中的“謀”;不僅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魄力,更要有博覽群書的謀略和知識。
三國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故事中的人物——智慧、勤奮、忠誠、勇敢……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不都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有勇有謀”的新時代少年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4
我從閱讀《三國演義》中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巨著。《三國演義》描寫了近200個人物。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金朝統一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敬佩的是關羽。他不僅擅長武術,而且善于交際。在與曹操作戰時,他假裝投降,因為他帶走了他的二嫂。事實上,他仍然想找到劉備,保護他的二嫂。當他得到一匹“紅兔馬”時,他立即騎上“紅兔馬”再次找到劉備。當他在山腳下遇到他的二嫂子時,他沒有忘記帶她回去。他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英雄。他沒有把曹操交給漢朝,舉著一支蠟燭,獨自騎行了幾千英里,在五關之后殺死了六位將軍,在古城中殺死了蔡揚,后來在《華容道德》中釋放了曹操。他對老主人忠心耿耿,因戰敗而向敵人投降,但他一聽到老主人的消息,就不知道要走幾千里。我想他雖然制服了敵人,但最終還是回來了。他不僅忠心耿耿,而且是難得的、寶貴的忠心曹操的欺騙、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和周瑜的狹隘,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
可以說,魏是三國中最機智的'。曹操用兵舉世無雙,司馬懿用兵如神。但兩者都有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陰險。除了蜀國,首當其沖的肯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非凡的才智和嫻熟的部隊陣容令后人驚嘆。還有一些像鳳凰小雞的角色:龐彤、姜偉、徐甘蔗等等,但我認為他們不如孔明。吳國是一個三江六縣的國家,可以說有一個戰略,就是周瑜。周瑜年輕時熟悉軍事書籍,精通排列陣法。
這些人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性的重要性。性格與成功有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既要忠誠,又要有正直。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了最有價值的正直,他還有什么?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沒有誠信,每個人都不會信任你,也不會支持你。你不會難過嗎?金錢、地位和官職能彌補這一點嗎?我相信你不想成為一個有太多缺點的人!那么,讓我們打開誠信之門,用我們的永久身份證面對生活。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
烈日炎炎的盛夏假期,我翻開我國歷史的篇章——《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地閱讀完之后,令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和《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齊名為“四大名著”。從“桃園結義”到“司馬懿統一三國”中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且生動有趣,讓我看了還想再看下一篇,愛不釋手。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能說是主人公之一,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就忠心耿耿為劉備效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獨自撐起蜀國。盡管面對孫權,曹操那些“豺狼虎豹”也無所畏懼,膽大心細,在萬人之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在劉備那兒也立下赫赫戰功,如:火燒赤壁,華容道,三氣周瑜,七擒孟獲……諸葛亮有句名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所以諸葛亮的計策中,除了空城計,其它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聽到曹操這個名字,大家眾所周知,他被人們認為是“超級大反派”。每當別人聽到劉備打了敗仗都心不甘情不愿,但聽到曹操大了敗仗都拍案叫絕。曹操是“反派”?我不這么認為:
1、曹操成為奸雄那是被逼的,黃巾亂起,董卓進京,他怎能坐視不管。
2、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了討伐袁紹。
3、曹操不陰險狡猾,曹操是因為出計而被視為狡猾,那諸葛亮豈不是更狡猾?
4、曹操對百姓很好,大家都知道劉備打了敗仗會帶百姓逃亡,曹操其實也是如此呦!曹操本是大漢忠臣,但朝代出了問題,皇帝無能,所以終結了漢朝。但我們也要把曹操列入“英雄榜”。
當然,三國還有其他有名的英雄豪杰:智勇雙全的周瑜、大義凜然的關羽,力拔山兮的呂布……我也好想斗轉星移回到過去,和劉關張“四英站呂布”,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和孔明公瑾火燒赤壁……
《三國演義》真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人物詳細,而且故事精彩,讓我的記憶里又多了一份知識,收獲滿滿。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5
我覺得《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里最好看的一本書,也是我百看不厭的書。
諸葛亮他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了,魏國沒有像諸葛亮的人,但吳國的周瑜與諸葛亮有的一拼,但周瑜心胸狹隘,嫉妒諸葛亮,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這告訴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要嫉妒他人。
劉備與曹操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雖然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劉備即使后面有曹軍追擊,也不會扔下百姓。而曹操特別自私,也特別不相信人,很多疑,結果病死了。
劉備的大將關羽,他的功夫很了得,也很穩重,張飛的功夫也不錯,但他很魯莽。司馬懿的智慧也很高,可還比不上諸葛亮。司馬炎最牛,他統一三國,做了中原之王,把魏國改成了晉國。
在這本書中,每個人都用他的智慧爭奪權力,他們相互妒忌,互相猜疑對方。但在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也不要為了一點小事不理同學,孤立自己。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宰相肚里能撐船”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6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最后中獻身于統一的大業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
在《三國演義》里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斗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婚姻等,都毫無例外地被卷入了斗爭的漩渦,甚至成為斗爭的工具。他們為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欲望,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活劇。
這樣的心機,在如今又和償沒有。商家絞盡心機,賺消費者的錢;騙子費盡心思,騙取他人財物。人們可以看見:貪欲和權勢欲如何主宰了社會中兄弟、夫婦、朋友等關系。人們甚至為了錢財,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偷取,殺害。所以奸詐狡猾的有心機的人,必將成為權勢的佼佼者。但是,心機是需要無心機來襯托的。如果每個人都那么奸詐狡猾,世界怎會太平呢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彌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描述了三國時期的局面。自從董卓被殺后,整個朝廷就亂了套,大家都爭著當皇上,劉備、關羽、張飛為了恢復漢室,請來了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幫助,他們一連攻下了荊州、南郡、襄陽等城池。孫權一心要得到荊州,就千方百計去搶,諸葛亮識破了一計又一計,使孫權賠了夫人和大將周瑜,又打了敗仗。可好景不長,不久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諸葛亮也死了。這時,地盤已被晉軍占領。
我想:劉備的志向是遠大的,他的行動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標,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都要達到目的。我聯想到了中國的“體操王子”李寧,說起李寧人們總說他是個不平凡的人,但李寧自己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認定方向后決不動搖的普通人。他相信,憑著頑強和汗水,心態和適應能力,無論做什么都能取得成功!退役后,李寧轉向了新得事業:組建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有人問李寧:“經商和體育,哪個更輕松,更愉快 ”李寧說:“要做好,哪個都不輕松,不過我總是很愉快。”不錯,無論在那里,李寧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英勇善戰,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機智,我應該學習;劉備的`定了目標不放棄,我更應該學習!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000字5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反映了蜀(漢)、魏、吳三個政治集團軍事斗爭,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張角,張梁,張寶黃巾起義,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后,三兄弟開始打天下,以及當中發生的事。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五百個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周瑜、趙云、司馬懿、禰衡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膾炙人口足。例如有狡詐多疑的曹操、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云、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
《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彌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為我們留下古今著名的“三絕”的人物:“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三絕” 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個耳熟能詳精彩故事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
如果我們從封建正統觀念來看的話,那么,曹操當然是一個亂臣賊子。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問題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斷地抓住了時機的果斷英明。曹操是一位奸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但歷史上的曹操更是一位名主,曹操愛惜人才也是出了名的。徐庶入曹營不出一計,曹操沒有殺他;徐晃奉命劫殺曹操,但曹操讓滿寵說服徐晃就歸降了曹操。后來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員大將,給他立了很多功勞。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胸懷寬廣,膽識非凡,善于用人,唯才是舉。
諸葛亮,通過潛心鉆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后世各種杰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他同樣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于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給我們留下大把的精神財富。一身智謀無窮無盡: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借東風、空城計,真是精彩絕倫。
關羽,是我國的武圣,與文圣孔子一起,受到國人的推崇。其主要原因卻是三國演義為我們留下的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故事: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忠義”這方面體現得尤為出色,封金掛印護嫂千里走單騎體現了他的“忠”,義釋曹操體現了他的“義”。在人格上,他與其它英雄不同,立身行事,光明磊落。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乃至今后華容道“義”釋曹操。正是由于這種“忠義神武”,才使他成為武圣。
張飛,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
張飛重情義,張飛為人急躁,性如烈火,嫉惡如仇,傲下而不辱上,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萬人難敵,武藝高,謀略上當然不能跟諸葛亮比,但偶爾也表現得很出色,而且粗中有細!
《三國演義》用一個個英雄的故事,點燃了我們心中的激情。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單騎救主、草船借箭 、七擒孟獲、借東風 、空城計 、三顧茅廬 、白帝城托孤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讓我們熱些沸騰,激動萬分。
《三國演義》人物描寫的最大特點是“略貌取神”,不單純追求細節的逼真。它往往借人物自身的言語行動或通過周圍環境來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加以浪漫主義的夸張渲染。借助烘托氣氛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是《三國演義》運用得相當成功的一個表現手法,在把人物放在尖銳激烈的斗爭中來描寫,采用對比方式刻畫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不但讓我們是我們精神世界得到升華,又提高了我們的文學素養。
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在烽火連天的世界里,卻引發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7
靜靜地,我帶著四大名著開始了屬于我的寒假,媽媽說要好好利用年底的這段時間,多讀讀書來充實自己。我在家里看了四大名表中的《三國演義》,受益良多。
這本《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書中充滿智慧和激烈打斗的故事和情節無時無刻都讓我興奮,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三國的一段歷史故事,讓我特別影響深刻的人物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三絕”了,:曹操的奸絕和智慧;另外兩個是智絕諸葛亮和義絕關羽了。
這本書不僅僅讓我學到了很多,他還給我們每一個小學生后代留下了一些經典的'故事,其中最有智慧的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了:周瑜對諸葛亮產生嫉妒。刁難諸葛亮三天做好十萬支箭,并下了軍令狀。到了第二天,諸葛亮只求魯肅要二十艘船,裝滿稻草,說第三天一定有十萬支箭。第三天夜里,江面起了大霧。曹操怕有埋伏,便向江面放十萬支箭,那些箭像雨點般射來,全扎在稻草身上。諸葛亮憑自己的智慧才能,保住了性命。
從中我們要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樣把自己的劣勢轉化為自己的優勢。就和古詩里寫的那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樹花明又一村。”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要多看書,來增加我們的知識,同時也豐富我們的語句!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8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我不禁感嘆三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為讀者生動的展示了一個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奸詐的人物,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道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陳宮看見自己跟錯了人,便離曹操而去。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曹操沒有殺掉呂伯奢的話,他若真的帶了些人過來追殺曹操,那曹操可能就此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人物就是劉備了,他熱愛百姓,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不忘自己的百姓,他不管在哪個地方,都能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的`謀臣郭嘉死后,他十分痛心,曾親自到郭嘉的墳墓前跪拜。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云并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重視趙云,幾次都想把趙云留住,后來終于歸到了劉備門下,才使得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徐庶走前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了典范。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和自己志向相同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于聽取好的意見。曹操赤壁之戰為什么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他沒有聽取好的意見,面對龐統這個新來的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卻視而不見。這也怪不了曹操,但我就得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
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么辦,但他沒有放在心上。后來真的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所以,能否正確的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其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就不會死得那么早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9
“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在四大名著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毫無疑問,《三國演義》更是講述勇武、謀略和忠義的經典之作。神勇如關羽,溫酒斬華雄;威猛如張飛,長板橋喝退百萬曹軍;智勇如趙云,截斷江流奪阿斗;神機妙算如孔明,諸葛一人戰群儒。《三國演義》自始至終貫穿著“忠義”二字。
因當初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所以關羽和張飛遇害,劉備痛不欲生;也因為桃園三結義,關羽面對如此之多的金銀財寶無動于衷,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就是因為關羽心中“義重如山”。關羽為了報答曹操,幫他斬了顏良、誅了文丑二員大將,差點給劉備引來殺身之禍;而不割下曹操首級,反而幫助曹操,有機讓他未來成為自己強大的敵人。總而言之,《三國演義》這部經典流芳千萬年,它肯定了人的智慧與謀略,它歌頌了人的勇武忠義;同時,也指出并批判那些見利忘義、恩將仇報的人心和人性。
關羽對劉備一直到死都是忠心耿耿,在兄弟和朋友之間自然也會互相幫助和互相包容。我與我表哥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也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兄弟,我們絕不會出賣對方,學業雖然把我們分開了,可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在暑假的一天,我和表哥默契的在早上六點天剛亮就起床了,我把窗簾拉開一條縫讓一束陽光透進來,這時表哥拿來了兩本厚厚的書,書中間夾著他的一部手機,我們把書倒扣一邊,一起拿著手機看電影。由于我們看得是喜劇,時不時發出的爆笑聲把爸媽吵醒了,他們還沒開門就吼:“誰帶的頭?”,我和表哥異口同聲“我!”而后我們又一次不謀而合“不是他,是我!”,結果都被訓了一頓,我們互相瞄了一眼,眼神里充滿了責備與高興。其實忠義有很多,關羽和劉備之間是大衷大義,他們為了蜀國而忠;我與表哥是小忠、是友情,我們是為了讓對方不被責罵而忠。所以,無論有多么困難和危險,我們都要選擇你值得忠義的事情去做。
《三國演義》是訴說英雄的詩篇、是贊揚英雄的歌曲;它訴說的是、贊揚的是英雄豪杰們的忠義,讓我們一起讀出、品出還有悟出真正的忠義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值天下大亂之際,三國多少人物,吾獨愛曹操與荀彧。
曹操何許人也,劉備對其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的話,令三國群雄無不膽寒;他的計謀令三國勢力無不膽喪。對于曹操來講,最為經典的戰役便是官渡之戰了:曹操真是詭計多端啊,袁紹陣營陣腳亂了還沒敗,他就喊人家敗了,袁紹陣營聽到的都以為袁紹敗了,曹操陣營聽到袁紹敗了,奮力斬殺建功立業,所以這就是曹操以少勝多的由來;曹操善于攻心,單純的袁紹自然不是他對手,由此讓自己的勢力一舉成為了三國最大勢力。諸葛亮在和東吳商量對敵政策時如是說道“如今十分天下,曹操獨占七八,留給其他英雄的用武之地已然不足二三”,可見曹操計謀之超群,用心之狠辣!
說起曹操,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一個一生忠于漢室,卻匡了一生漢賊之人——荀彧。這么說吧,荀彧是曹操從揭竿以來最受器重的謀臣,沒有之一,縱然是遺計定遼東的郭嘉、獻計火燒烏巢的許攸與他相比也是萬萬不如;在議事的時候荀彧永遠排在文官之首,曹操南下打陶謙、劉表時荀彧永遠坐守北方大營,道理和劉備入川派諸葛亮守荊州一樣,保護大本營,一身傲骨、一生智計、滿腔報復卻還是個忠義之臣,食漢祿、受國恩,荀彧骨子里是一個漢臣,我對荀彧這個人物的尊敬不下于諸葛亮,且曹操對其評價為:“荀彧,吾之子房也”,以張良做比,這是多么高的評價啊!但在最后,曹操手下想讓曹操封王,曹操把這事說給荀彧聽,問他想法如何,荀彧原話是: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謙退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之后荀彧在滿朝文武面前站出來厲聲怒斥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他的人生就已升華,沒有了遺憾,連皇帝都在搖尾乞憐。因荀彧的極力阻擋,曹操不得不讓程昱送給荀彧這個多年老友一個空的盒子,荀彧看完之后,仰天大笑中,自刎而死。他荀彧是大漢最后的'脊梁,孟德沒錯,文若也沒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如一杯陳年的女兒紅,需細細來品,但是再品一遍卻是回味出不一樣的感覺,它帶給我們的人生哲理以及對戰爭與和平年代的思考發人深省。就似楊慎在詩句中講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英雄也好,奸雄也罷,都不過是后世之筆墨矣,但在這段歷史之中,吾獨愛曹操與荀彧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
生活中有許多書令人受益,或令人如癡如醉,或令人大飽口福,或令人浮想聯翩。但令我最難忘的好伙伴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三國演義》故事中我感受最難忘的是“火燒赤壁”,在看到“火燒赤壁”這一章時,就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我就像曹操一樣,中了“連環計”,記得那一次,我去買菜,本想挑便宜買個大西瓜,結果回家后才發現西瓜雖大又便宜,但是不甜。我當時就后悔了,后悔中了老板的“連環計”啊!
“三顧茅廬”這一章,我能感受到劉備十分誠懇,有誠意,請了好幾次都不放棄,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對人要誠懇,這樣別人才會樂于幫助你,相信你。在平時的學習中,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的好朋友就會向我伸出援手,同學有困難找我幫忙時,我也會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不是誠信友善的最好體現嗎?
當我又看到“草船借箭”,文中講述了他三天造十萬支箭的'事。我覺得我們生活中,要放聰明點,雖說到不了諸葛亮的聰明程度,但也要機智變通。生活也是這樣,當時我在算一道數學題,用一種方法不行,就變換另一種方法,換一種思路想問題。果然,我很快地算出了答案。看到文中第十八回,周瑜氣的不行,既賠了夫人又折兵,當時,我突然有些感悟:這一章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輕易地下決定,要考慮周全后才能做行動。
《三國演義》的故事令我浮想聯翩,使我更加快樂。我不但學習到了文化知識,而且也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愛我的好伙伴——《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雄。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知道了,人必有所長,有所短,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3
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大三國時代,北伐,一直是那么一群理想主義者的終極愿望。
劉備戎馬半生,好不容易打下的益州家業,可以說,她存在的合理性就是北伐。如果蜀漢君臣放棄了北伐,那可以說,這個政權將會不攻自破。劉備入主西川后,麾下的隊伍大致可分為外來派和益州派。外來派的代表人物有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等跟從劉備征戰天下的元老,當然也包括劉備本人。他們自然是想著北伐的,“興復漢室,還于舊都”也是他們的夢;而益州派則不然,他們是益州本土勢力,無論老大是誰,他們都可以如魚得水地過自己的小日子,自然不會支持北伐這個政治理想。
兩派的離心日久,先主在世時,憑借昭烈帝的威望,自然無人敢造次;他去世后,兩派的矛盾便逐漸不可調和,甚至李嚴等人上表劉禪,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空耗國力而無一益,后主雖昏庸,可也知道諸葛相父的北伐就是他可以繼續在成都過他的安穩日子的基礎,于是和善的'劉禪也只能砍了李嚴的頭以平眾怒。
相父隕后,姜維扛起了北伐的大旗。可到此時,外來派的元老死傷殆盡,成都支持北伐的人越來越少。后方的傾軋,讓前線的姜維無法全力對敵。
姜維其實是個夾縫中的男人:他有才華,私德也沒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斗爭。但直到最后,蜀漢沒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鐘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最后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破,鐘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本來,到此為止,哪怕就這樣結束,姜維也算為漢盡力了。可甚至在蜀漢滅亡后,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復興大業。他說服了鐘會,搞定了鄧艾,而且給劉禪的秘奏里如是說:”愿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當然,最后眾所周知:計策未成,但一日之內,姜維拖死了鐘會、鄧艾和他自己,好歹也算是,熬到了蜀漢的最后一刻,然后以身殉之。
姜維死,北伐亡,這大漢最后的希望,也就亡了。昭烈帝漢中北望,丞相秋風五丈原,連帶著逆天而行的北伐事,全部淹沒在歷史的清風中,供后人評說。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我認為,書籍是我知識的源泉,想象力的樂園;書籍也是一位辛勤的老師,它默默地感悟著我,讓我和書中的人物一同歡笑,一同悲傷。
書有很多的'種類,比如有科普、歷史、傳記、古代名著等等。但至今為止,給我以啟發最大的便是中國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了。這本書的作者是元代末期的羅貫中,故事中作者以撲朔迷離的手法演繹了東漢末期各路英雄好漢逐鹿中原時發生的種種軼事。
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草船借箭”那一章。講述的是吳國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三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但諸葛亮不退反進,還立下了軍令狀。看到這時,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暗為諸葛亮著急。誰知諸葛亮通曉天時,又用地利,施妙計向曹操’’借”了十萬多支箭,挫敗了周瑜的陰謀。周瑜只能長嘆一聲:”吾不如他多咦。”這時,我不禁又為諸葛亮拍手叫好。
整本《三國演義》是古人斗智斗勇的經典之作。但我覺得,我們不僅要學習書中人物的計策,同時也要學習一些人物的為人處世方面。拿劉備說吧,他原本只是一個賣草鞋的,他憑什么當上蜀國的主公?就憑他的做人,他的仁德,就因為他的仁德,才為他贏得了漢末三分天下,創立蜀國。所以,我在生活中更要學習書中人物的為人處世。
書,我的“長生果”,它將陪伴我一生。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出自羅貫中撰寫的《三國演義》。三國這段歷史很特別,這古往今來沒有哪個朝代能夠像三國一樣誕生如此之多的英雄好漢。
這本書記載了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00多年的歷史。并不像現代小說、詩歌,沒有過多的'華而不實的語句,羅貫中就只用簡潔、淳樸的語言,把這100多年的歷史描繪地栩栩如生。翻開《三國演義》東漢末年的那段歷史呈現在我眼前;“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翼德大鬧長板橋”,“陸遜火燒連營”等故事。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三國不僅僅只有硝煙彌漫的戰場還有令我感動的兄弟之間的感情;讀到關羽死了,我為這位英雄感到惋惜。張飛和劉備急于找孫權報仇,這兩位裊雄就此隕落。還有用謀略的戰場;諸葛亮草船借箭、諸葛亮的空城計、陸遜火燒聯營......
讀《三國演義》并不是在讀一段歷史,更是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則”的思想,多少三國英雄主張著扶持漢室。平定了黃巾之亂。都有偉大的報國之心。
時間飛速流逝,三國英雄一去不復返,但是三國英雄去是我心中永遠的經典;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重情義的關羽,不服老的黃忠......
這些英雄并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逝,他們猶如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永存心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讀書三國演義心得11-24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精選)08-09
[精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8-06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6-12
(精選)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8-18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7-23
讀書心得三國演義09-27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09-22
三國演義的讀書心得02-18
(薦)三國演義讀書心得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