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4篇(通用)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
這是我第一次很自覺地想寫一些關于我讀過的書的感覺。我想寫下來這份感覺,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給我太多的震撼了,壓的我踹不過氣來,我迫切的需要通過寫作這一方式來緩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過《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篤信作者毛姆不但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心里學家。盡管在此之前,同時在此之后,我并沒有看過關于毛姆的簡介,我的這份篤信我是很堅定的。這本書對人的心里的細節描寫及為何會產生這種心里的分析,讓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現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還沒有得到平靜,甚至是連語言這個我最為了解的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說了。盡管這本書給我帶來這么強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說話,但我還是覺得應該寫一下自身的感受。
看完整本書后,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為查爾斯。思里特克蘭德尋找到的不是自身,而是一個新的靈魂。對這句話,感觸頗深。一直以來,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要做自身,要做真正的自身。于是我以為只要我做到了自身,顯示出自身獨特的個性與才華,我便可以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名留史冊的人物。可是當我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身想象的那簡單。“我”親身經歷與感受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事跡與存在,“我”看著他拋棄妻子,看著他又如何傷害對自身最真的.朋友,這樣一個未被社會傳統價值觀的人為何能取得這么偉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過作者不斷的記述并且引起潛意識的問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偉人之因此能成為一個偉人,他在成長中必須要做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他們拋棄以前的生活基礎,被人們認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但他們在做這些時候,早就已經忘卻了社會道德對他們的審判,他們心中有的只是一個新的靈魂。但這個新的靈魂在他們剛拋棄以前生活基礎的時候,還沒有成行,還不足以讓這個新的靈魂發揮到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們需要繼續磨練,需要在社會里面輾轉,尋找一處真正適合他們新靈魂居住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創作出不朽的價值。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2
首先在我寫之前我首先要承認自己不是一個文藝青年。但因為這本書的知名度以及莫名的緣分,讓我有機會閱讀此書。
這本書總體篇幅不長,內容卻十分豐富。本書中的我以主人公的口吻講述整個故事,對主要人物的描寫一小部分來自于自己,大部分來自于別人的講述。故事的主角斯特里克蘭,是在倫敦一個證券公司做經紀人,過著安穩舒適的生活,但突然有一天他拋妻棄子,當“我”去幫其妻子一探究竟時卻發現斯特里克蘭只想畫畫。而從這開始,有關這位畫家的一系列的故事才算真正展開。
斯特里克蘭在巴黎困苦不堪的時候接受了斯特羅夫的幫助,在此期間卻和斯特羅夫妻子布蘭奇暗通款曲,而后又把她拋棄,最后布蘭奇自殺未遂但抑郁而終。在巴黎經歷了這些之后他又去了馬賽而后遠赴南太平洋塔希提島。在這個島上斯特里克蘭靠救濟維生,后經介紹與一個土著人結婚。他們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島嶼上過著自給自足,與世隔絕的日子,最后斯特里克蘭死于麻風病,臨死前他已雙目失明,最后他在自己住的房間里畫了滿墻的壁畫,并告訴妻子,他死后要把房子燒了,最后他傾其一生所畫出來的杰作就這樣被燒得一干二凈。
通過斯特里克蘭的一生可以發現他就是一個為繪畫而生的人,這一生,他過得貧困潦倒,但他毫不在乎,他一步步擺脫生活的桎梏,精神的枷鎖,終于他最后把畢生所悟表現在臨終前的壁畫上,而他的夢想實現了就讓妻子把它毀了,至始至終他都是一個思想特立獨行的人,從來不會為別人做些什么,也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這也許就是天才的獨特之處。
斯特里克蘭一生都在做減法,他甩掉身上所有的負擔,專心做好一件事而終有所成。而現實中,好像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在做加法,我們被越來越多的身份困住,也許有些時候適當的放棄反而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文中斯特里克蘭的原型是高更,通過這部小說,讓我們也更深刻的了解了這位偉大的畫家。同時也引發作為人們的思考。一個人是追求位高權重,衣食無憂?還是淡泊寧靜,與世無爭的生活,這都取決于個人的志向,而只要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都不應該被否定。與此同時,“特立獨行”的天才不應該被指指點點,而是需要大家更多的包容心和愛心。而天才所留下的作品也作為我們的食糧引領我們向更高的精神世界探索。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3
看完很是震撼,雖說早就知道是以高更為原型,也沒先去了解高更本人,從未知的角度,抱著好奇之心去了解小說主人公,在翻閱的過程中也找出與文章內容契合的高更作品細細體味,在作者描述下的他的精神世界和他的作品感受到斯特里克蘭(高更)的偉大!
其結局并不讓人意外,作者前期描述的對話和對斯特里克蘭內心世界的揣測預示了那座海島,星辰,大海……以及斯特里克蘭悲戚而偉大的死亡。
很有感觸,可以說是理想與現實的較量,我總結是靈魂與世俗的較量。作者描述的那種無形的力量,邪魅纏身,很神秘很有力量,是一種執念,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
在讀的過程中,精彩之處常常看其他人的評論和感悟,就像與許多人交流。有的人分析透徹有深度,有的人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同身受,有的人憤憤不平,有的人同情理解,有的人觀點與我達成一致,有的人的想法我不茍同……完完全全讀下來,收獲很多。
看的很慢,平時坐車時,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排隊等候的時候……積累下來發現自己竟然能夠用這些零散時間讀完一本書,讀完這么多字。真的是,很好啊。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6
毛姆在小說中深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與西方許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為20世紀的流行小說。
“毛姆以高更為靈感所寫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毫無疑問杜撰超過事實。”“在接下來的十年里,高更認為他最終能夠享受成功的'果實,讓一家人團圓。”對比小說與現實可以發現,高更對繪畫的追求有其因果關系和過程發展,而思特里克蘭德的出走則非常突兀和過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虛構的情節和敘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所謂純粹意義上的藝術家。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現實的邏輯,對于讀者來說更是不可理解。其實這里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可以說明毛姆如此寫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虛擬滿足。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有個朋友跟毛姆開玩笑說,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忘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覺得這說法挺有意思,就起了這個書名,甚是開玩笑的語氣。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4
讀完這本書,我才真正地明白愛因斯坦所說的“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越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在銀行工作,長得一般,業務湊合,有老婆和孩子,勤勤懇懇養家糊口,不愛說話——總之在任何社交場合都是角落里不起眼的人。
書中的主人公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叫查爾斯。在家庭美滿、工作穩定之時,查爾斯突然離家出走,在留下一張“晚餐準備好了”的紙條后他離開了與自己生活了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歲,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里,身上只有100塊錢。倘若這件事發生在我身邊,我恐怕會認為荒謬絕倫。后來我才明白他只是在做人們想做但又不能做的事。在喧鬧的城市里,人們早已聽不見心底最深處的聲音了。在金錢、名利和地位的誘惑下,人們早已迷失了自我。而查爾斯只是想毫無保留地面對自己,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樣的人很可惡。他的眼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自私,沒有責任心,不屑和社會發生任何關系,但他又很無辜,因為他的眼里豈止沒有別人,根本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被夢想救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查爾斯就是溺于夢想的人,倘若他不掙扎,他便會沉在夢想的海洋中,直至死亡。如果說他與別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人們都希望拒絕成為“人們”里面的那個“們”,但只有他成功了。
本來以為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很可能是一個追夢人如何歷盡艱辛實現輝煌的故事,而《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卻不是這樣安排的。
當全世界都在追逐夢想,查爾斯卻在追逐他的厄運。5年之后,他在巴黎貧病交加,躺在小閣樓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他幾乎一命嗚呼。后來,他淪落街頭成了碼頭工人。又過了幾年,他自我流放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身患麻風病,雙目失明,臨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巔峰之作付之一炬。
康德曾說過:“凡是人立身行事,必須要讓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成為萬人的楷模。”而查爾斯的所作所為完全與之背道而馳。他并沒有那么偉大,不想成為萬人的楷模。只是想遵從內心,用夢想將自己救贖。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5
今天是閱讀《月亮和六便士》第三天,原計劃一天閱讀100頁。第一天之后,隨著“我”的敘述層層推進,我的閱讀進入佳境,不知不覺,現在已經讀完477頁。
正好從第18章到今天的第44章,告一段落,寫了“我”客居在巴黎的所見所聞。
斯特羅夫,一個平庸畫家,畫畫平常,長相平常,心地極度善良。娶未婚懷孕幾個月陷入窘境的布蘭琪為妻,有善良的成分;布蘭琪出軌后幾個月,如果回歸家庭,他依然愿意和好如初,依然有善良的成分。救助病危至命懸一線的斯特里克蘭,并且接到家里護理使其康復 ,這是實實在在的善良。后來自己的妻子出軌,和斯特里克蘭一起過日子幾個月,結局自殺悲慘死去。他悲痛欲絕,準備回家鄉度日,臨走卻去邀請斯特里克蘭同行,善良仁慈到無極限。
布蘭琪,一個悲劇人物。未婚先孕,悔不當初。無可奈何嫁給斯特羅夫,如果安心過日子,倒是好事。出軌斯特里克蘭,離開自己的丈夫,是決絕的。幾個月后,被斯特里克蘭拋棄,她選擇自殺,是決絕的。其實,生命是最寶貴的!被拋棄,自尊心作祟,也可以不回去。自己努力工作,養活自己,照樣可以過好每一天!
斯特里克蘭,拋妻棄子,一走了之,也罷。始亂終棄,拋棄同居幾個月的布蘭琪,也罷。寧愿做凍僵的蛇,得到溫暖蘇醒了,對救助他的善良的農夫一樣的斯特羅夫咬一口,讓恩人家破人亡也罷。在斯特里克蘭眼里,都不重要了。重要的'事情,唯一的事情是他的夢想:畫畫!畫畫如同一輪明月高懸蒼穹,皎潔妖嬈!畫畫這個夢想在他的靈魂里左沖右突,魔力無限,如同旭日東升一樣,欲要噴薄而出!
金句:“男人的靈魂漫步于宇宙最偏遠的角落,而她(女人)卻想將其囚禁在柴米油鹽之中。
因為女人只會談戀愛,她們把愛情看得很重,那是很搞笑的。她們想要說服我們相信愛情就是生活的全部。”
誠然,金句說的有一定道理。男女有別。男人的世界很廣闊,他們有日復一日的工作(事業),有海闊天空的朋友,甚至時隱時現的夢想。愛情,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視線常常越過家人的頭頂,望向更遙遠的地方。
其實女人也可以這樣,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孩子,照顧好家人,努力工作,有自己的三五個閨蜜,有自己的夢想。不是把愛情當作全部。婚變,不至于晴天霹靂,不至于尋死覓活,不至于抑郁成疾。忙起來,更精彩!沒有時間煩惱,沒有時間傷心難過!有他,生活美好!沒有他,依然活的精彩!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6
最近也是忙里偷閑斷斷續續讀完了這本經典中的經典。其實倒不如說是被作家細膩筆觸的描寫給吸引著讀完了。
如果說哲學家的筆是望遠鏡,帶我們望向遙遠的宇宙星辰的話。那小說家的筆就是一個放大鏡,放大現實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想看清又不忍直視現實的殘酷和美好。小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帶著幾分荒唐卻又引人入勝,而作家通過講故事也將人性情感的復雜和糾結刻畫的淋漓盡致。讀完那種似懂非懂,轉念一想又似乎頓然醒悟,參透人生一樣的感覺。曹雪芹自我評價《紅樓夢》開篇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不知道毛姆是如何解讀自己的作品呢,我覺得用在這本小說是有過之無不及的。
我們大多數人做不到像書中的主人公那樣冷漠決然,超脫世俗,為理想說走就走。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眼前的茍且和六便士淹沒了詩意,再回首前塵往事,泯然眾人矣。但是我想,可不可以有那么一些些瞬間,我們可以安靜的追逐空中月亮,看月色漸漸升起,心底的溫柔也漸漸暈開融化在無邊的夜色里。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1
毛姆用一種平鋪直敘,不加修飾的手法近乎坦白地訴說了他所了解的斯特里克蘭的一生,這剛好跟斯特里克蘭畫畫的技法一樣,粗糙卻動人。
作為畫家,半路出家的斯特里克蘭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但作為父親,丈夫,朋友,股票經紀這些角色,他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甚至是可以被世俗道德所譴責的對象。但這些在前者面前好像不值一提。
都說這是一本關于夢想的書,“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如果僅僅以此為例,來歌頌夢想的.偉大,未免有些空中樓閣與不切實際,很像成功學告訴你,只要朝著夢想不斷努力,就會成功。要知道,主角斯特里克蘭是一個被上天眷顧的寵兒,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被賦予的夢想與才能,他所做的就是一直畫下去。而他的朋友斯特羅夫,因為僅僅被賦予了創作沖動卻沒有相應的才能,最終只能在追逐不切實際的夢想中迷失了自我。
所以,夢想不能一概而論,沒有誰比誰的更高級,我想對于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而言,六便士比月亮要神圣很多吧。
也許每個人都是帶著某種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很幸運,但絕大多數人找到那使命可能要像去西天取經一樣難,所以很多人中途就放棄了,過起了看似“合理”的生活。我覺得這本書想喚醒的就是這樣一群“合理”的人,不妨停下腳步,抬起頭,再試試看?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7
很久以前,一個朋友跟一作家開玩笑:“人們在凝望天空中的月亮時,往往會忘了腳下的六便士。”作家覺得挺有意思,就將“月亮和六便士”作為自己下一篇小說的題目。
于是乎,《月亮和六便士》應之誕生,這個作家便是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故事的主人公查爾斯是以著名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所塑造的一個生極落魄、死備哀榮的藝術者形象。作者站在一個敘事者的角度,記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找到了自己永遠的歸宿。
表面看來,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故事,但書中層出不窮對人性的諷刺與解剖一定會讓你改變看法。“難道成為年數上萬英鎊的外科醫生,娶得如花美眷就是成功嗎?我想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么的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么要求。”毛姆的這段話很好的概括了查爾斯的心路歷程,也闡述了自己對人性、人生道路的理解。
所以,在某種層面上講,《月亮和六便士》的查爾斯式人生是無可辯駁的.。哲人有言,有些人過了30歲就死了,因為他們在之后的歲月里全在模仿自己。頗有道理——在被機械性的工作生活“塑形”后,人們可能會變得照本宣科、思維模式固定、失去創造力與熱情,盡管在他人看來是功成名就、志得意滿,可其實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種人性的缺失,即迷失方向與理想。所以,從主觀上說,查爾斯并非離經叛道——所謂“離經叛道”,不過是“別人的看法”,不過是他所唾棄的“世俗”罷了。一切只是他愿、他想,他早已厭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他只想從茍且中奪回生活的船舵,遵從內心選擇,以畫為鑰,解開人性的枷鎖,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人生,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中。這不是很諷刺嗎?但是,在中國道家學派中,老子、莊子不也是如此從容不迫、逍遙自在且勃發向上嗎?他們都在追尋:在如此充滿了污濁的世俗茍且中,向內尋求精神世界的無限自由。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滿地都是六便士,可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毛姆的話,便是對查爾斯這一傳奇的人生詮釋——他義無反顧地拋棄了物質與世俗,走向令他神往的遠方。我相信這也是一種選擇,但無論選擇月亮或是六便士,愿我們都能在自己人生中,堅定而又享受著自己的選擇。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8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生平為素材,除了高更的生平經歷外,毛姆還賦予斯特里更為鮮明飽滿更富有爭議的人格。書中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月亮是什么,六便士又是什么?劉瑜先生在《送你一顆子彈》中有一句非常巧妙的'話:月亮是藝術和理想,六便士是世俗價值觀和欲念,這部作品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生活和藝術,夢想與現實的故事。
小說講的是一位家庭美滿、事業如日中天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步入中年后人生之路陡然一轉,決絕地告別自己的事業、家庭和所有一切,流浪巴黎學畫作畫的故事。斯特里在異國他鄉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但他并不是很在意,認為只要能滿足基本需求就足夠了。他生了一場大病,德克把他接到身邊悉心照顧,他痊愈后搶走了恩人德克的妻子布蘭奇,把這個本來溫馨美滿的家庭拆得七零八落之后又毫無留念地拋棄了布蘭奇,致使她最后無法接受吞食草酸自殺。斯特里最后選擇遠離文明社會到與世隔絕的一個太平洋小島上專心繪畫,他與島上的女子阿塔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震驚后世的杰作。但他在臨死前,卻囑咐妻子把他的尸體和壁畫一起用一把火燒掉,和自己的心血一起化為塵土。
這不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詩與遠方的故事,斯特里是真的不把功名利祿和外界的評判放在眼里,他在這份曠世奇作完成的過程中就得到了滿足,之后會不會被世人看見,能不能得到贊譽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他的偉大在于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并且再也沒有為六便士低過頭。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運,命中注定是哪樣就是哪樣,人不僅要活著,還要生活。專心抬頭追著月亮走也好,認真低下頭撿地上的六便士也罷,邊撿著六便士邊抽空抬頭看一眼月亮也好,你要有認清自我的勇氣,也要給予自己去追尋真實所想的自由。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9
五、理想與現實并不是月亮與六便士的關系:理想不是飄渺的,一生作畫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實現了的現實。只有當一個以作畫為理想的人坐在證卷交易所,一個以商業成功為理想的人身處世外桃源,才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這一說。因此,理想對應的不是“現實”(因為有的人的“現實”就是實現了理想),理想對應的是“不理想”。假如“理想”對應的是“現實”,就很容易產生關于“月亮與六便士”的誤會,把理想一味地理解成崇高偉大的月亮,把現實一味地理解成卑微渺小的六便士。所謂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的誤會就是這么來的。理想并不直接等于崇高,有的人的月亮很茍且,有的人的便士很田野。有的人的月亮就是有的人的便士,有的人的便士就是有的人的月亮。——“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么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理想”在全書中的.比重,其實并不足以全盤占據書名。并且,“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襯托“兩便士的關系”這一要旨,因為查爾斯和亞拉伯罕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首要的阻力都來自外界“兩便士”的人際關系,而他們都掙脫了這種束縛,達到了自我意識的解放。還有布魯諾船長,也是由于破產,“不愿意在原先很受尊重的地方過著揭不開鍋的日子”,于是和妻子隱居到一處荒涼的海島,辛勤工作,將海島變成了宜人舒適的花園。“島上的生活幾乎與世隔絕,但我們在那里過得很幸福。世上很少有人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公允地說,“理想”的奏鳴曲在小說的后半部分(三十九章打破了禁錮他的桎梏,發現了新的靈魂)進入了高潮,偉大如查爾斯的理想主義者,早已掙脫了“兩便士”的關系,達到了自我意識的解放(普通的理想主義者只是到達了這一步),而進一步探求理想的終極境界。查爾斯的晚期人生,理想主義的光輝到達了巔峰。從這一點來看,“理想”這一要旨的地位也是不可抹滅的。因此,書名為《月亮與兩便士》似乎更準確些。
親愛的讀者,你認為呢?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0
只有詩人和圣徒才會往瀝青路面上澆水,一心以為勞作能使之長出百合花。
——毛姆
最開始拿起這本書,讓我最感興趣的,不是它抽象的封面,亦不是它像《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般富有童話味道的書名,而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毛姆。不得不說,聽了太多他的故事,所以難免也想拜讀一番他筆下的故事。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人讀出的是自由與責任,有人讀出的是非凡與平庸,而我讀出的,是束縛與掙脫,以及帶有絕望意味的自我解放。主人公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在故事的開始被作者評價為:一個有些木訥的男人,在仁慈的上帝安排下的生活中盡其本分。然后正是這個男人,拋棄了妻兒,先后去到巴黎的小酒館和一個荒島上學習畫畫和尋找靈感。在荒島上,他擁有了另一個妻子與兩個孩子,也創造了許多流芳百世的非凡畫作。然而,他的一生,仍舊令人唏噓,他的冷漠,也同樣令人發指。他似乎是沒有愛的,當然,對畫畫除外。
有人說斯特里克蘭的原形就是大畫家高更,這樣的推論我們無法鑒定它的真偽,但是很顯然,我們生活中不乏這樣特立獨行的人存在。無論是高更,抑或是別的什么人,反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我對書中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主人公在墻上畫了一幅被驚為天作的伊甸園圖,他在失明后仍舊每天長時間面對這幅畫,仿佛能透過心來描繪它。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彌留之際卻要求他的妻子將畫連同屋子一起燒掉——燒得干干凈凈,一點兒也不剩。
為什么呢?聽聞這件事的'人都在問。大概是因為他終于實現了心中所想,也認清了現實所迫。他的前半生在庸碌中度過,他的后半生也在追逐中消弭。終于,他在人生盡頭創造了一個他心中的美好世界,自由天堂。但同時,作為這殘缺世界的一份子,他清楚的知道這樣的自由不可能存在于現實之中,然后,在驕傲和淡漠的心境中,他又把它毀掉了。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他找到了他所追逐的,但也意識到即使放縱自己,燃燒生命,他也永遠掙脫不了這塵世的枷鎖。
伊甸園或許終究只能活在灰燼里,正如桃花源也只留在下寥寥幾筆。夢想可以天馬行空,但雙腳卻必踩蒼茫大地。現實可以選擇逃避,但它一定在這里,讓你避無可避。與其如此,何不直面現實,主動出擊。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1
“你一生真正的抉擇只有一次,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這是《月亮和六便士》中提出的問題。
誠然,在大多數高中生的眼中,正確答案無疑是第一個,但真正實現的又有幾個人。而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我認識到這么一個人:他留下一張內容為“晚飯準備好了”的紙條之后,離開了與自己生活了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去了巴黎,原因竟然是一句“我想要畫畫”。一開始,我并不明白他為什么會這么選擇,哪怕最后病魔纏身,病死他鄉,他也從未后悔過。就像他所說的`,“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仿佛他先前活的那40年就是為了后半生畫畫來作準備。
后來我又捧書讀了幾次,感覺自己有那么一點讀懂“查爾斯”了。別人的人生是在不斷做加法,而他卻在做減法,生活賦予他的每一種身份在查爾斯看來,都是對他的一種束縛,阻礙著他通往夢想之途。所以他拒絕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國人”,他甩掉一個又一個的身份,如同脫去一層層的衣服,最后一抬腳,赤身裸體踏進內心呼喚的冰窟窿里去。讓人看完這本書后,不禁感慨,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一個人比自己更孤獨的追逐夢想。
某夜,你疲憊地靠在椅子上,面前攤著一張試卷無意間偏了一下頭:幽幽的月光飄在桌角的一枚一元硬幣上,一個在病床上畫畫的人影頓然浮現在你的腦中,又或許,這個人就陪在你身邊。你這么想著,呼了一口氣,繼續挑燈夜讀。某天,你寫的文章被老師退了回來,那枚在月光下安靜的硬幣似乎再次闖入你的腦中,一個人坐在你的旁邊,在畫板上涂涂改改,于是你冷靜了下了,沉浸在改文中。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查爾斯選擇了第一個答案,他也用自己余下的生命去證明了這個答案。
看完這本書后,你仿佛就獲得了一種能力,一種能一個人度過漫長黑夜的能力,一種能不放棄追逐夢想的能力,一種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能力。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中,你不會永久的迷失方向,就像查爾斯經過了40年任然認為自己應該去巴黎畫畫,而不是像“人們”中的“們”一樣,在銀行工作到退休。
《月亮和六便士》的扉頁上有這么一句話,“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你也在為某個夢想,很卑微很拼命地在努力著。”所以,如果你也是一個追逐夢想的人,請不要放棄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2
之前就聽老師推薦過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買下來,今天中午的時候去書店看了一下,還是有這本書的,我就買了下來。讀更多的書,讀更好的書,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我用了整個下午的時間讀了這本書,這本書是通過回憶自己與畫家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過往的方式描述了這個畫家的天才之旅。在作者的回憶里,斯特里克蘭給作者的第一印象就如畫家太太描述的一樣,是個無趣,普通的中年人。有著兩個孩子,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好像一眼就能看到未來。
但誰也想不到,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男人,居然毫無征兆的'拋棄了家庭,去了巴黎。很多人都說斯特里克蘭是帶著一個女人一起走的,他愛上了別的女人。作者受這個畫家太太的委托,去了巴黎,見到了斯特里克蘭。事實卻很讓人意外,并沒有什么女人,而且住的也不是什么富人區,跟普通旅店相比,普通旅店都顯著奢華。那么他來到巴黎是為什么呢。理由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他要畫畫,這句話從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口中說出,還值得鼓勵,可是一個為人父的中年男人說出這樣的話。作者和畫家的太太都很難理解。
畫家的太太寧愿相信他是愛上了別的女人,而不是為了什么理想。外界也是如此,這為畫家的太太博取了同情,五年以后,畫家的太太過上了優越的生活。作者再次見到斯特里克蘭,他還是穿著五年前的衣服,沒什么變化,說到變化,就是更加尖酸刻薄了。
斯特里克蘭的生活并不好,沒人愿意買他的畫。而且他也不賣,也不展覽,在所有人眼中他是個怪人。還欠了很多錢,還不上錢的時候就會送別人一幅畫,而這些送出的畫也是被主人堆在角落里,直到斯特里克蘭離世后,他的畫從六便士賣不出去,到價值連城。角落里的畫重見天日。
斯特里克蘭最后的日子仍在畫畫,被大家評論為天才。你想得到從未擁有的,就要付出從未付出的。人都是有理想的,很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就知足了,成為不尋常之人,必然要經歷常人未經歷的。斯特里克蘭的勇敢選擇,我們未必會做,但好在我們年輕,趁年輕,追理想,不放棄,必成功!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3
當遍地都是六便士時,你是否還有勇氣抬頭望向月亮?
一百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就可以用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濟人,一夜之間拋棄了一切,遠走他鄉,從倫敦去了巴黎。后來人們才知道他是去那里畫畫,經受了一系列的磨難,在對文明世界的厭倦下,他來到南太平洋中的一座美麗島嶼,與世隔絕。在臨終前,他帶著傲慢和不遜縱火燒了自己創作的一幅杰作……
在這部小說中,毛姆描寫了諸多人物,一邊是為理想而傾其所有的,孜孜不倦的斯特里克蘭,亞伯梓罕醫生,布呂諾船長;一邊是愛慕虛榮的斯特里克蘭夫人,庫特拉斯夫人,卡邁克爾醫生,還有熱心誠實的斯特洛夫,背叛愛情的.布蘭奇,貪圖小利卻義薄云天的尼克爾斯船長,樂善好施的蒂阿瑞,能說會道的庫特拉斯,純樸善良的阿塔……小說采用第一人稱來寫,夾敘夾議,娓娓道來,對自我也有很多反省,對人生感悟良多。如此紛繁的故事,全憑"我"來穿針引線,可以說“我”是這部小說的又一個主角。
了解斯特里克蘭前,你必須了解高更,縱看高更,三十五歲毅然辭去了個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專心致力于繪畫;一八九一年值一八九三年,以及一八九五年至一九零一年,高更曾兩度前往塔希提島,長期居住并進行創作。這些都與斯特里克蘭的命運有了幾份相似之處。可以說:理想與現實,崇高與卑賤,神圣與凡俗,無論在斯特里克蘭還是高更上,都并非二次元對立。斯特里克蘭即帶有現實生活的粗鄙和冷漠,也有著無人能及的超凡意志和追求。這也就是《我們從哪里來?(高更作)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的核心精神。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這是終極的靈魂追問。這幅畫如此的深邃而震撼,而在小說中,它完成了主人公的精神性追問,最后被付之一炬,暗示著什么?當人類的精神性抵達了自身,并且為了這個自身而存在,不再需要任何物質性的東西,哪怕是所謂的藝術杰作。這正是藝術創作的心聲:當你完成了最偉大的作品,它便離你而去,因為藝術的最高訴求并非任何實體,而是那遙不可及的精神的涅磐的象征……付之一炬正是涅磐的象征。和高更相比,斯特里克蘭的死和他的杰作的毀滅更顯得震撼人心,這正是小說的高明之處。
放眼望去,滿地都是六便士,人們爭先恐后地爭搶著。唯斯特里克蘭,冷嘲熱諷了一陣后,望向他心中的一輪明月……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4
一直有書友推薦這本書,之前看過一次,但是只看了前面幾章,可能是因為進入故事情節太慢,前面的文學素養又不懂,就棄書了!后面又有很多人推薦,所以再一次有耐心的閱讀,慢慢進入故事情節的時候,慢慢愛上了這本書,首先真的很感謝這位翻譯,真的語言功底太強大了,真的很贊!
故事從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來描述“天才瘋子”畫家斯特里克蘭,他的口頭嬋或許就是“滾開”“你跟我兩便士關系都沒有”“關我屁事”!他自私,他不善溝通,他不在乎任何人,他甚至都不關心他自己,他可以冷漠的拋棄別人眼中的“賢妻良母”“可愛優秀的孩子”,可以為了自己私欲與他救命恩人的妻子勾搭,也可以為了錢財和愛塔結合,在他心中,只要畫畫就好,其他跟我有毛關系,他活在自己世界就好,就像文章說的:他或許是有邪祟附身,他只想達到目的,他自己所作所為估計自己也不大清楚!他在追求“月亮美”的道路上,走的太極端也很艱辛!
文章也寫了他身邊人的故事,有善良到令人發指但是又很同情的斯特羅夫,說他尊重天才,不如說他對每個人都很nice,這樣的中央空調真的好嗎?我覺得做人還是要有自己底線,自己原則,一味的善或許得不到別人肯定,還會遭到別人鄙夷!他的妻子為了飛蛾撲火的愛情,拋棄了別人眼中的“安穩”,追求了心中所謂的“月亮”,沒有誰對誰錯,想起奇葩說有一集的題目就是“當你在婚后,遇到了你的今生摯愛,你會怎么做”,每個人選擇不同,我們不能去評價誰的行為,因為我們不是故事人!其實說實話我挺羨慕那個船長,忘記叫啥了,他與他的.妻子用雙手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他的妻子懂他陪他,他也愛他妻子,他覺得他妻子最美最善是最賢的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只不過有些人表現的方式是藝術,有些人表現的方式是生活!無論是抬頭望見的月亮,還是滿地的六便士,我覺得都挺有意義!只要是自己雙手創造的,只要是自己努力獲得的,我覺得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但我覺得不管選擇哪條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要保持善心善舉,但不能沒有底線沒有原則!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相關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經典語錄05-28
月亮和六便士佳句(精選130句)11-29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經典語錄05-30
《月亮和六便士》經典語錄(精選130句)04-08
月亮和六便士小說經典語錄90句09-26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04-29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0-25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2-21
讀月亮和六便士有感03-16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