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溝通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
唯一的要求:無條件的相信孩子。
學生和家長溝通“斷層”現象可能存在兩種原因:一是從小親子溝通較少,對孩子寵愛過多而約束較少,養成了孩子內向,任性的格性和不良習慣。二是最近孩子可能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或其他挫折,情緒低落而不愿意和家長溝通。
1、溝通沒有秘訣,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式。
2、要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
3要創造機會交談。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青少年不喜歡預約的談話。
4討論相互間的差異。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著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范圍內,而不至于演變成一場沖突。
5避免過度反應。
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于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6討論對孩子們來說重要的事情,父母不必假裝對孩子們的事情感興趣,但是必須對他們感情和觀點表示尊重。因此,經常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事情是必要的。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2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師,甚是挑戰。《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四十八條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共同生成適宜于促進每個幼兒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
我園處于新建一年的一個嶄新的幼兒園更是一個挑戰,尤其是我園今后的發展方向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把我園建設成為樂園、花園、文化園”。那么,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我通過收集有關資料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1)一句話溝通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個領域的各項目標發展中不存在明顯的問題而家長也很少過問的。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是最讓老師省心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這樣的家長溝通。家長不主動找你,并不代表家長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相反,他們只是由于時間關系或不愿給老師添麻煩等原因而壓抑著自己。于是,我們針對這樣的家長采取了一句話溝通法,即利用接送環節用一兩句話向家長反映情況,如:今天某某學會了……今天某某吃了幾碗飯等等,當你說完后,往往會看到家長會心的微笑。
(2)引起注意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或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但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由于家長對幼兒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親情蒙住了眼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點缺點也會樹大自直,所以對孩子的情況不太關注。對于這樣的家長我們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過程是這樣的:
(3)真情感動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領域的發展中不存在問題,但家長有許多的不放心。每天圍著老師問這問那。對于這樣的家長我們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動法,即:將孩子在各領域發展中的點點滴滴及時向家長匯報,尤其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觀察,細致指導,耐心細致的向家長反映情況,讓家長感到老師了解孩子,關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師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師會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失敗而難過,用我們細致的工作感動家長,讓家長相信我們,支持我們!讓家園共育的合力促進孩子更快 更好的發展。
二、家園溝通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要尊重家長。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松、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調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贊,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如“你真棒!老師喜歡你。”而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繼續努力的心理。同時這種肯定也能使家長輕松、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兒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這樣,交流的主題就會得到延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三)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許多家長由于對孩子年齡特點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老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四)對家長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么樣的差異,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了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
(五)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我們好多老師現在還很年輕,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了解父母的角色,并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
(六)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家園交流中,雙方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它會讓孩子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使家長堅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對孩子共同的愛是溝通的基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孩子。溝通是雙向的,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溝通的必要條件,由于各種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給教師添麻煩等,不少家長很少主動與教師溝通,這對家園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們教師要鼓勵家長采用多種形式與教師溝通。
三、教師和家長談話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生抵制情緒。
(二)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并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教師應通過多渠道,采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1、家長委員會。老師們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幼兒園大型家園共育活動,可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并一起組織實施。還可通過家長委員會真實了解家長們的心聲。
2、家長辯論會。老師舉出幾個班上幼兒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長為主,讓家長分析討論,各抒己見。在激烈的辯論中,家長們更新教育觀,對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并產生學習和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興趣。待家長們發言完畢,教師再有的放矢的發表意見,表明觀點,介紹經驗,其效果事半功倍。
3、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老師們似乎已習慣于用更多的心思來設計欄目、尋找內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我們為什么不準備一塊小天地,將家長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夸寶寶”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
4、家園共育袋。我們可給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家園袋。每周,我們都將幼兒所學的內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由于袋里裝著孩子們小小的成果,家長們會很樂意每個周末將袋子帶回家,周一再帶入幼兒園。另外,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何意見、要求都可寫下來裝入袋中,以助于老師工作的提高。家園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長能更了解幼兒的發展情況,無聲的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5、個別化的家園溝通。由于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溝通是個別化的。個別化家園溝通的方式有家訪、約談、家園聯系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個別化的溝通要著重于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而進行,以促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為目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并且要努力為溝通渠道創造條件。幼兒教師要真正從狹隘的教育觀中走出來,必須充分認識到:家長工作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家園合作,共同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于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3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和引導者,他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于代溝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問題時有發生。要想真正實現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孩子首先要學會與家長進行疏導和傾訴,進而建立起互信和理解。在長期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我積累了一些心得與體會。
首先,我認為溝通的第一步是要學會傾聽。作為孩子,我們常常急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愿意認真聽取家長的指導和意見。然而,我漸漸意識到,傾聽是很重要的一環,只有了解家長的觀點和想法,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關切和期望,更有利于我們溝通情感和解決問題。因此,我努力學會靜心傾聽,尊重家長的意見,才能與他們進行更開放,更有效的對話。
其次,我發現與家長溝通的關鍵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家長是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的,但有時候會過于擔心而言辭激烈,或者因為自身的壓力而情緒低落。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應當冷靜下來,保持積極的心態,并試圖理解家長的情緒和愿意。即使面對家長的責備或批評,也應該從家長關心的角度出發,而不是消極對待。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態,我們才能更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此外,積極表達和分享是加強與家長溝通的有力方式。孩子應該主動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與他們分享學業、興趣和朋友等方面的經歷。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積極分享可以增加我們之間的親近感和了解度。也讓家長更多地了解到我們的真實想法,更有利于家長給予溫馨的引導和建議。此外,還可以通過寫信、寫日記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讓家長了解更多內心的想法。
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互相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應當相互尊重對方,不論是在言辭上還是行動上。正如孔子所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之間應該保持謙和的態度。與家長的溝通中,我們要注意用詞的禮貌和謙虛的姿態,尊重家長的意見和決策,這樣才能夠獲得家長的理解和信任,從而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最后,我認為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是改善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我們有豐富的溝通工具可以選擇,比如手機、電腦、社交媒體等。我們可以通過短信、電話、視頻通話等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我發現,利用現代科技溝通有助于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我們更便于分享快樂和困擾。然而,虛擬的溝通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面對面的交流,因此,我們還是應該多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傳遞真實的情感。
總而言之,與家長的溝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傾聽、平和心態、積極表達和分享、互相尊重以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我們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渠道,增強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良好的溝通氛圍下,我們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溝通,就能與家長建立起更加美滿和諧的關系。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4
親子交流是樹立良好護子關系的方法方式和試金石,通過良好的父子交流,可樹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總而言之,相反,親子關系的優劣,也直接體現著交流品質的好和壞。
一,學會聆聽,要懂得聽小孩訴說。
孩童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不同,他們在做某一件事件的時候,或許目標很簡單,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要聽他們辯駁,有時大人聽的是狡辯,但是那恰恰是一個孩童應有的心聲,因此大人也不要心急,要容許他們的狡辯,自然是恰當的狡辯,不是放任他們犯錯誤。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貪玩是小孩的本性,設想我們父母兒時是否亦是這樣的,盡管我們都是大人了,但是我們有時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例如在小孩跟前。玩手機徹夜玩牌的,因此管好小孩,首先管住我們自己,在小孩跟前豎立一個好模范。
三,多些激勵,少些指責。
我們都了解好寶寶是夸出來的,實際上我們父母又何其不是那般的,我們在公司假如聽了領導干部的贊揚工作是否工作更努力呢?小孩們的智力不成熟,關于贊揚激勵他們實際上更在意。
四,多一些陪伴。
家庭教育便是加強父子(母子)間的關系,而陪伴則是加強父子(母子)關系最好的潤滑劑,我們可以陪小孩一同做小游戲,一同讀課文內容,總而言之我們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陪伴小孩,陪他們一同成長,一同提升!
假如要與小孩交流,一定要選擇合適自己小孩的方式與方法,一定要對等的對待自己的小孩,將自己的小孩當作獨立的個人,與小孩交流的時候一定不能將小孩看做隸屬自己的.個人,學會尊重小孩,與小孩對等的溝通,才可以獲得小孩的信賴與友情。一定要懂得寬容,特別是出現沖突及其分歧的時候不能指責、譏笑、否定小孩,要懂得寬容小孩的差異建議,甚至于尊重小孩的建議。也應當掌握和小孩樹立友情,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孩越發信賴自己。
家長應如何與小孩交流
要注意的是接納小孩的體會,如果你站在他的立場上和他交流,他才可以接納你的觀點。例如,當小孩遇上一個事他說很難,但是成年人通常會對他們說:“這個非常容易,我來幫你”,這樣實際上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會使他變得更沖突,這時,你可以換種觀點:“這確實看似很難,讓我們來一同解決它吧”,小孩的東西丟了,假如你與他說丟就丟了,那他將會還是會感覺難過,你與他說:“這是你非常喜愛的東西,丟了得話會很難過。”這樣說他將會會感覺舒適一點。
與小孩交流的提議
1、認真聆聽
做為父母在和小孩的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懂得認真聆聽,不要認為他們是小孩,不懂得一些事物就不把他們放到心上,實際上這樣是對小孩很不重視的作法,也不益于孩子成長。
2、掌握觀查
做為父母親即便再忙也一定要花時間給小孩更多的關愛,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觀查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樣才可以方便和小孩交流時,可以進行準確的方位引領。
家長如何正確與早戀的孩子溝通
談戀愛的情況在初中生中愈來愈廣泛,甚至于有些小學生還有談戀愛的跡象。那么做為父母,應當怎樣準確的和談戀愛的小孩交流,教育小孩走出談戀愛的誤區呢?
父母親發覺狀況,一定要鎮定
在發現孩子有談戀愛情況時,家長不要張皇,更不能高聲斥責小孩,要與小孩和好朋友般地溝通。當小孩沒有親身對你說時,不能使用威脅迷惑方式,不然,小孩不會把心里的密秘告訴你,甚至于會找尋精神寄予,更陷進談戀愛當中。
那大家應如何與小孩溝通呢?你可以問小孩,你覺得你們班誰比較好呀?比較漂亮呀?等等問題。小孩會情不自禁地把班上的一些事告訴你。你可以轉移話題,班上有哪一個男孩兒喜愛我們家女兒了?或許小孩會恐懼對你說真相,因為擔憂被罵。假如她不說,你就笑著說,“我們家女兒這樣出色,有追求者是正常的的。是不是?“假如小孩答復是,對你說,你已開啟小孩的心扉了。你可以和小孩溝通,聽聽小孩對男孩子的評價,了解小孩所想,我們才可以有相對應的引領方法。
以好朋友的身份與小孩談談戀愛的問題
應對談戀愛,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便是不能太專斷的熱烈抵制,應當以好朋友的身份與小孩交流,要了解小孩真正的情感世界。想一想看,一個不知道問題狀況的人去給你一些你并不在乎的提議,誰會去搜索枯腸的接納呢?因此,解決困難要最先把交流做好。
交流是一門藝術,每個小孩的性情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法也各不一樣,在這不太可能留給您一種萬用的交流方法,局限于字數也不或許為您一一列舉。我僅能提議您抓取在您和小孩這十幾年的一同生活上更為平靜,更為接近的交流方法平心靜氣的和小孩就這個問題聊聊,從而才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困難。而假如您原來采取的教育方法多是強壓式的,小孩不愿意,或者從心理上懼怕將這件事說給您聽,那么您也不需要心急,畢竟這個是過去的不良交流方法引起的,如今逐漸進行改變,堅信小孩也會逐漸的了解您的良苦用心的。
家長對待小孩的談戀愛問題切勿立場粗魯、方式簡易
假如發現孩子陷進談戀愛,小孩對所喜愛的對象失魂落魄時,家長不能用挖苦、責怪乃至處罰的方法來對待小孩,不能偷看小孩的函件、追蹤監督小孩,更不能奔向學校或者另一方家庭,弄得沸沸揚揚,這樣做只會弄巧成拙。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小孩,關心小孩,應用“冷處理”的方法。
采用“跳、”“凍”、“隔”的方式。因為當小孩形成愛情情緒時,隨著向往和興奮,也要為傷感社會環境壓力、乃至性欲的糾葛而煩惱。父母親不僅要洞悉小孩這類心里情緒,并且也要從旁加以引領,要耐心地聆聽小孩的訴說,并給小孩以熱心、嚴肅認真的告誡,讓小孩“跳”出來,將情感凍起來,要告知小孩初、高中學生早戀最后“終成眷屬”的還不到3%,勝利的可能性十分小,談戀愛對初中生課業有影響。盡可能把2個小孩“隔”起來,少接觸。家長的教育要和顏悅色,又要有一定嚴肅認真立場,不能抱怨、責怪,協助小孩走出“談戀愛”的困擾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滿足小孩對愛的需要
許多小孩之所以談戀愛,是因為他們缺乏愛,因此拼了命地尋求愛。有的父母忙碌自己的生意或者事業,很遲回來或者非常少回來,甚至于長期在外,小孩無法得到關懷;有的父母夫婦關系亮起紅燈,暗斗吵架,甚至于大打出手,小孩成了替罪羊;有的父母非常少與小孩交流,一張口便是分數長分數短,小孩心慌意亂。當小孩難以從父母親那邊獲得愛的時候,他們便會轉而在其他人身上找尋愛,此時談戀愛就形成了。所以,當小孩談戀愛的時候,家長不該一味批評小孩,而應當思考一下:我給了小孩多少愛?
激勵孩子多參與活動
家長應激勵孩子主動參與對身體健康有利的活動,以轉移其專注力,宣泄其充足的精力。校園內豐富的整體活動,校外的旅行、交朋友、公益勞動等既可強健身體,又可益智、養性。同時,激勵孩子依據個人興趣,發展興趣愛好,例如進行集郵、讀世界名著、訓練寫作投稿,使課外的時間充滿興趣,充滿歡樂,或許,“談戀愛”的情感會適度弱化與轉移。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5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庭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家長之間的溝通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良好的家長溝通可以促進家庭教育的順利進行,而溝通不暢則可能導致家庭教育的失衡甚至破裂。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總結,我深切認識到家長溝通的重要性,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段:真誠的傾聽是溝通的基石
作為家長,很多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忽視了傾聽對方的聲音。然而,只有真誠地傾聽對方,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意圖和需求,從而更好地溝通。我在與孩子的教育中,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嘗試主動傾聽孩子的心聲。有一次,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心情低落,我選擇靜靜地聽他傾訴心里的煩惱,并給予他真誠的安慰和鼓勵。此時,我能感受到孩子對我的信任和理解,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
第二段:積極的表達能有效溝通
在家長之間的溝通中,積極的表達是成功溝通的關鍵之一。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觀點積極地表達出來,就有更大的可能得到對方的認同和支持。例如,我曾經在和另一位家長的教育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我采取了積極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通過舉例說明了我的理由。結果意想不到的是,對方竟然認可了我的觀點,并提出了自己的補充建議。這次溝通的成功,讓我們兩個家庭之間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
第三段:尊重差異有助于有效溝通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生活習慣和教育方式,因此在家長之間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必須學會尊重差異。有一次,和另一位家長就孩子的課外活動時間進行了一次爭吵,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看法。但是后來我意識到,我們作為家長的立場都是為了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爭吵只會破壞了我們之間的關系。于是我主動向對方道歉,并提出了妥協的.方案。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家長之間的溝通并不是為了強調誰對誰錯,而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方式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第四段:合作共贏是家長溝通的最終目標
家長溝通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合作共贏,而不是爭奪勝負。通過合作,我們可以匯集不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在和學校家長會的溝通中,我力圖和其他家長一起找到最合理的解決方案,以更好地照顧到每個孩子的需求。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也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
第五段:家長溝通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
家長之間的溝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并不是每一次溝通都能夠順利進行,但是只要我們保持對話的積極態度和心理溝通的思維,就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我意識到,家長溝通需要與時俱進,適應孩子成長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
總結:
家長溝通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它能夠影響家庭的和諧與發展。通過真誠的傾聽,積極的表達,尊重差異,合作共贏和持續不斷的努力,我們可以建立良好的家長溝通關系,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相信通過這樣的溝通方式,我們能夠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6
家長工作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工作幾年來,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一直以來認為家長工作是由老師做的,而忽視了與家長溝通,今天,園里組織生活老師學習“保育員如何更好的與家長溝通”,聽了吳老師的經驗交流,明白了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從中讓我學到了很多經驗,其實保育員和老師一樣每天都接待孩子與家長,與家長打交道。因此,保育員和家長的溝通也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部分,孩子們的時間大部分在幼兒園,與老師有著親緣,衣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親密關系。俗話說:“老師是孩子的樣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的一舉一動常常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結果。要做好幼兒園的工作,首先應做好家長的工作。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掌握了溝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溝通。人與人有了溝通,消除了隔膜,增進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成了朋友。老師同家長溝通,使家長感受到你對其子女的關心,了解了其子女在園的表現及教師的教學動態,以便自身在家給予相應的輔導和教育,鞏固和提高了在園的教育成果。同樣的,在溝通中教師也了解到幼兒在家各方面的表現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家園同步。做好家長工作,不僅對孩子、家長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老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和家長溝通呢!首先,要給家長樹立一個良好的保育員形象,做到心中有孩子。除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外,也要和孩子心貼心,關心每一位幼兒的`生活,協助教師照顧好每一位幼兒。清晨,當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時,對有事要交代的要誠心聽取家長的囑咐,給家長帶去一份安心。
離園時,當家長問及孩子的情況時,及時地配合教師匯報孩子的飲食起居,并適時地結合孩子的身體狀況,給家長一些建議,指導家長更合理地安置孩子的飲食、床褥、衣服……這些細心的指導會讓家長更放心,更信任我們保育員,拉近了家長和我們的距離。其次,為幼兒創設清潔衛生、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家長走進干凈又清爽的活動室時,家長一定會感受到保育員的辛勞,地上、桌上一塵不染,連孩子們的衣服都是折疊得很整齊,各類幼兒物品井井有條,各就其位,無不體現保育員對孩子的責任心。尤其是臥室,每一張床鋪疊得平平整整,每天保持通風,定期消毒,并適時地主動提醒家長給孩子增減被子、洗曬被子。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嚴格執行幼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通過學習。但我深知在與家長的溝通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語要委婉
我們不要使用“你應該”或“你必須”這樣命令性的字眼,而應該說“我認為”或“你認為怎樣?”這些婉轉、協商性質的詞語,這樣家長更樂意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當然也不能過于謙虛,在確定無疑時,語氣也應該十分肯定,讓家長相信你的意見是不容質疑的。
2、要有針對性
在解答家長的疑惑、給家長建議時,一定要有針對性。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要仔細認真的觀察每位幼兒,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優缺點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長的怎樣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談,讓家長不著邊際,聽似全有理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產生失望情緒,進而對教師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3、換位思考,用誠懇的態度以心換心
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教師的關系,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教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么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總之,無論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為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這樣才可以架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梁。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7
2月16日中午楊園長給我們培訓了“與家長怎樣溝通”技巧,讓我們的大腦又重新梳理了一番。這一課題主要是以實例展現給我們,讓我們更清晰的掌握了一些與家長溝通中的問題。
“與家長溝通”主要通過幾個問題來體現,比如說“遇到急于求成的家長,我們老師該如何去說,如何讓去溝通?”針對于這樣的家長我們應該告訴他:孩子每個年齡階段他所需求的是不一樣的,我們應根據他自身發育特點,成長需要,給與相應的`知識,而我們現在的教育也已經拋棄傳統的死記硬背|、單調的將信息、知識傳遞給孩子,現在發展趨勢走向開放、自由、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們去操作,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通過我們五大領域教育讓孩子成為一個善于溝通、交往、表達、觀察、動手操作的社會人才,所以說您不要顧慮孩子不能背幾首詩,不能記住多少漢字,關鍵要看孩子全面性格的完善。
再如:“受傷孩子,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怎樣做好家長工作?”如果孩子時被碰傷,第一時間先把孩子帶到保健室做處理,然后將事實告訴園長,如傷勢不重,沒有什么問題,等待晚上接園時跟家長交待清楚事情的經過。
接下來又說到“家訪中與家長的溝通”新班家訪最好三個老師一起去,家訪過程中注意老師的言談舉止,要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況孩子自身情況和對事物有無過敏狀況,家訪中有些家長會有一些小禮物,一定不要去接受,更不要留在家中吃便飯。
簡單清晰的一些小事例,給我們留下很深的思考,通過每一件事情的處理方式,讓我們延伸到了許多與家長溝通的小細節,短暫的學習,帶給我們永久的思想升華。相信在以后的家長工作中我會更自信,越來越順暢。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8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孩子教育觀念的不斷提高,家長溝通也越來越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注重溝通的方式和態度,以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與其他家長交流中,我深深體會到一些溝通禮儀心得,它們對于家庭和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誠實是溝通的基礎。每個家長都應該坦誠地與其他家長溝通,尊重對方的意見和決定。有時我們可能會對他人的教育方式產生疑問或不滿意,但我們應該學會以平和的心態傾聽和理解。誠實不僅可以建立信任,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通過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我們可以更容易地達成共識,并尋找解決方案。
其次,尊重是互動的關鍵。家長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不論對方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或者教育理念如何,每個家長都應該被平等對待。在與其他家長交流時,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觀點和決定,避免嘲笑或貶低對方。尊重不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營造積極的溝通氛圍,讓我們能夠更加開放地交流和分享。
此外,耐心也是溝通的必要品質。家長之間的交流常常會涉及到一些敏感而復雜的話題,需要充分的耐心和理解。有時我們可能會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家長,或者遇到別人的不理解和批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保持冷靜、接納對方的意見,不要輕易發脾氣或情緒化。耐心的溝通不僅可以減少沖突,還可以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進而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另外,真誠表達也是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當我們與其他家長交流時,應該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對方的感受和立場,而是要有意識地用平和和善意的態度與他人溝通。真誠的表達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親密的關系,讓對方更容易接納我們的意見,并愿意與我們合作解決問題。
最后,包容心態也是良好溝通的關鍵。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我們應該尊重并包容這種多樣性。在與其他家長交流時,我們應該學會以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和理解。不要因為不同的觀點而產生偏見或歧視,而是要嘗試理解對方的立場和動機。包容心態不僅可以促進相互理解和和諧交流,還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資源和機會。
綜上所述,家長溝通禮儀在家庭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誠實、尊重、耐心、真誠和包容的溝通方式,我們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與其他家長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可以增進家庭的和諧,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和運用這些溝通禮儀的心得,以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9
一、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家長要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樂趣。現在孩子因為有我這樣的家長而驕傲,將來我會因為有這樣的孩子而自豪。告訴孩子:在爸媽眼里“你最棒”,因為,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并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被喚醒。就像打開寶藏的口訣“芝麻,開門”一樣,喚醒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訣,那就是“你最棒”。
二、對孩子的要求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記得我的同事孩子上初三了,她也很著急,就對孩子說:“初三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卻很茫然,反過來問:“怎樣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無從下手,其實你也說不清楚操作程序。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抓住關鍵時機不放松
新學期開始時。這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學生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學,把學習搞上去,做一個好學生。對于學生的`這一上進心,家長應該珍視和愛護。這是家長對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標,他會牢記在心。
享受成功喜悅時。假如你的孩子在運動會上獲了獎、單科競賽獲了獎、文明禮貌獲獎等等。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時。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更易于接受家長的告誡。
孩子有困難或失敗時。家長這時不是訓斥,而是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予指點。家長要以樂觀豁達的精神感染孩子,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精神,快速飛出“困境”。
他人取得優良成績時。看到別人取得好成績,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家長要抓住此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一時的熱情變為永恒的行動。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0
我認為溝通即是交流,它需要我們做到如下幾點:
一、教師要真誠,熱情,開朗、大方,還要不卑不亢。
我們在工作中盡量做到視學生若親子,視家長若上帝、若朋友,以“真情”為紐帶,共同交流,幫助孩子進步。即使有些家長起初不善于和老師言談,但是經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感化,家長也會信任、理解我們,溝通也會隨之密切、融洽。但是有時也會遇到家長的不太合理的要求,我們要委婉地說“不”。
二、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給家長講孩子的故事。
從心理上說,每一家長都希望老師關注到他自己的孩子,每當老師給家長講他家孩子的故事時,家長總會不厭其煩,簡直就是多多益善。而且同時家長也會感受到教師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會更加信任老師。因此我們要留心關注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否則我們將無故事可講。
三、客觀的評價孩子,適時地和家長共商對策。
我們一定要及時、公正的評價孩子,對家長不能報喜不報優,但在說孩子的不足時委婉些,要講究點方式、方法,讓家長理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師的真摯,感謝老師的提示。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如果老師一味的夸孩子,或者一句“孩子挺好的”而敷衍了事,那就失去了真實性,家長不但不領情,還會說老師不負責。對待特殊的孩子,(比如有單方面擅長的孩子,我們可以與家長溝通,讓他好上加好;對于其他孩子存在差距的孩子,我們仍然要和家長溝通,尋求解決的辦法。)這樣,家長會更信任老師,信服老師,彼此成為朋友。還要及時回應家長提出的問題,解決家長的疑惑。
四、展示對孩子做的工作,和家長共同享受孩子進步的喜悅。
教師的付出換來幼兒的進步時,一定要家長知道,可以通過面談、成長錄、電話來告訴家長,這樣家長會理解到老師的工作的艱辛與不易,體會到老師的真心付出,師與家長的感情會更融洽。比如今天***進步了,得到了小粘貼,晚上父母來接時,讓孩子炫耀一下,師可說“讓爸爸媽媽看看。頭上得什么了,因為什么得的,漂亮嗎?”或者索性將孩子進步的情景寫到成長錄上,留下永久的紀念,家長看了,首先會說“謝謝老師,這都是老師教得好”,此時家長可比孩子興奮呀!
五、及時地電話詢問,以示我們工作嚴謹,認真負責。
白天如果孩子身體不適,要第一時間告之家長,遇到不認識的人接孩子,或孩子不知回哪,坐哪輛校車時,一定要打電話詢問家長,這能說明我們教師工作細致。
六、經常給家長發一些有建議性的、家長感興趣或急需的材料。
每一個時期,孩子的'發展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總會有一些差距或不如意,有些家長往往歸咎于學校教育,有些家長不知從和下手管起,有些家長干脆就不了解我們近期的培養目標,所以容易產生誤會,如果我們能及時地將信息傳達給家長,誤會自然會消除,同時我們也能得到家長對學校工作的配合。(例:寫字、鉛筆不兩頭削、幼兒發展檔案。)如果日后真的在工作中出現一些疏忽,家長也會包涵。
七、悉心照顧孩子的生活,遇事及時與家長溝通。
我們要鼓勵孩子吃飽、喝好,經常提醒孩子“今天吃幾盤飯、菜呀?吃的是什么呀?老師給小朋友倒水喝嗎?老師給擦痱子粉了嗎?”讓家長了解到我們除了教孩子知識,在生活上還為孩子做了哪些事?給孩子哪些額外的照顧?如果遇到打架、磕碰等意外事情,一定和家長做好溝通,并表示慰問。
八、開放日教師既要精心設計活動,展示幼兒風采,還要展示自己的風采,用人格魅力與家長溝通。
開放日,家長會來看孩子演出,孩子的表演情況能看出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情況,所以我們要精心編排;教師也要注意自身儀表,比如服裝、表情、氣質、才能等,既要壓眾,又要得體,注重禮貌,交談、活動恰到好處,用能力征服家長。素質從點滴小事中體現出來,教師的個人魅力也占優勢。
九、新孩子、未及時入園的孩子,勤溝通,爭取印象分。
新來的孩子,情感會有一些波動,家長也處于對學校、對老師進行考核時期,所以我們要和家長勤溝通,幫孩子適應新集體,家長會給我們一個好的印象分,以后的溝通也就容易了。我們要爭取孩子的短期效應,尋找進步的最近點。對那些未入園的孩子及時地問候一下,家長會感到老師注重他家孩子,感謝老師!漸漸的家長會主動向老師請假,對老師多了一分尊重。
十、不和家長做正面沖突,可以冷處理,也可以請領導幫忙解決。
我的這些不成文的感受、心得還有些膚淺,供大家參考,但我知道,這基本的東西來自于愛,我們所做的來自于對孩子的愛,教育的秘訣就是真愛!
和家長溝通密切了,每當我們需要家長的幫助時,如約稿、運動會維持秩序等,家長朋友也愿意伸手援助。每當家長送禮被我拒絕時,家長就會對我的工作多一份認可,這認可是精神上的,更是物質所不能取代的。有些已畢業的孩子家長,依然和我有聯系,我們在溝通中真的成為了朋友。
同時一些調皮的,而且家長又很挑剔的孩子從其他關系渠道來到了我班,給我的工作帶來一些麻煩,接下來我要認真傾聽大家帶來的高招,解決我遇到的難題。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1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海無涯,職業境界的追求也沒有止境。俗話說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特別是對于教師這樣一個特殊的行業,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肩負著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學生的成人成才,只有不斷的學習以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不斷的反省總結以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不誤人子弟”。師德師風建設年活動的開展讓我又一次深入地總結反思自己,查找不足,分析根源,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個人的師德師風建設。經過前一階段分析問題并查找問題的根源,我對自己存在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討論會的召開,我迫切感到自己和優秀教師的差距,迫不及待地要與他們看齊。現將問題再次總結,并擬定整改計劃,以期自己離優秀教師的標準更近一步。
第一點:個人素質的提高迫在眉睫,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積極行動
(1)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徹底更新教育觀念
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好多年,但我反思自己,發現對有些理念的認識并不透徹,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個教師要不辱使命、不負眾望,有所創造、發展,就必須學習。教師要學習的內容十分豐富,當前特別要重視對新課程要求的學習,全面了解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改革的目的、內容、方法、途徑;了解新課程對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要求;總之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來充實自己的頭腦,轉變教育觀念,更好地承擔新課程改革的歷史重任。今后,我要更加重視理論學習,同時努力向同行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生活學習。
(2)廣泛涉獵,豐富知識結構
知識是一種多要素、多系列、多層次的動態排列組合。合理有效的知識結構必須具有一個顯著的核心,核心不明顯是低功能的知識結構,必然會影響到思維功能完善與發展;合理有效的知識結構必須有若干輔助性知識,來積極配合結構核心進行有效的思維;合理有效的知識結構還必須有雄厚的常識性知識,它對于最為深厚的科學創造、藝術創造都有孕育、觸發的作用。
基于如上理論,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教師,如果只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就不能在教學與科研活動中擁有開闊的視野,不利于專業知識的靈活運用,就不能充分發揮知識應有的'功能。所以,為了做一個有才的教師,必須廣泛涉獵,博采眾長,觸類旁通。因此,我決定從今往后,少一點時間閑逛,多一點時間看書,少上網打游戲,多一點時間參加教育論壇的討論,以豐富知識結構,優化課堂結構,力求生動有趣,知識豐富,學生愛學,自然對我的課感興趣,以興趣引導他們,追更好的成績。
(3)狠抓教學基本功,爭取盡快提高
從教十一年,但我在教學基本功上提高不快。總結原因,一方面由于自己長期在村小工作,缺乏橫向比較,對自己和優秀教師的差距沒有深刻的認識,因而在思想上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對加強教學基本功對提高教學效果的認識不足,在行動上有所懈怠。現在進入中心校,在這個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優秀教師集體里,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差距,為自己的感到羞赧。通過此次活動,更認識到教師提高個人素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我要加強基本功的練習提高。第一,提高普通話水平,咬字要準,字音清晰,條理清楚,循序漸進,改變以往那種想到哪里說到哪里的說話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第二,加強三筆字的練習,特別是優化板書設計,讓板書更規范,字跡更優美,給學生樹立寫好中國漢字的典范。結合學校開展的書法校園建設活動,師生共同提高。
第二點:注重改進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追求“潤物細無聲”
“愛”為師德的靈魂。愛學生,更應該懂得如何表現對學生的愛。以往,由于工作壓力和自身性格的原因,遇到問題往往容易急躁,因而教育學生的時候不夠講究方式方法。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作為教師應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在掌印任教高年級,一個學生十分調皮,我通過調查了解了學生的一些情況,也家訪了,原來他家很窮困,爸爸和媽媽離婚很久了,爸爸又在平灘安了新家,對他不夠關心。于是,我教育他說既然媽媽不在,爸爸不能常回來,更應該爭一口氣,把成績拿上去。誰知卻觸痛了他的傷心事,反而跟我對著干。仔細總結,我覺得我如果能在家訪時給予適當的物質幫助,多表現自己對他的關心鼓勵,不提那些令他傷心的事兒,教育的效果應該好很多。
總結經驗教訓,我深刻地認識到:愛學生,老師就要了解學生,用愛心育人,努力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使教育有針對性、時效性,使師愛在教學中得到升華。愛學生,就要理解學生,如果老師缺乏對學生的理解,不懂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往往是事半功倍。沒有理解就談不上尊重,沒有理解愛也是盲目的,理解是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愛學生,在學生犯錯的時候,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讓孩子從內心接受自己的教育,不是斥責他們,而是對他們給予更多的寬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嚴格按照這幾條標準監督并堅持自己,爭做一個學生愛戴的好老師。
第三點:加強教育科研,促進職業素養上一個新臺階
新課程改革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似乎是弱化了教師的地位作用,教師退居次要,課堂上學生的個性思維得以充分展示。但事實上,要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產生應有的效果,要使學生的個性思維不產生偏頗或極端或流于淺俗化,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探索適應新教材的教學方法,努力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態。在這個角色轉變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的過程。如果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積極適應社會、學校、學生的變化,調整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那么,這就是一個教育科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會有新的體會、提出新的觀點、形成獨特的風格等等,把這些收獲整理起來,使之系統化、精確化、理性化,那么就可以確立為一個研究課題了。所以說,一個能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的教師就是一個科研型的教師,而他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就是在進行教育科學探索。
以前,我總是忙于事務性的教育教學工作,沒有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當成一個課題來做,缺乏研究意識,因而效率不高。今后,我一定把握好一線教師實踐經驗豐富的有利條件,協調教育科研與教學工作之間的關系,以觀察、調查、行動作為基本的研究方式,撰寫論文,總結成果,與同行探討,促進科研與教學的雙贏。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2
時間過得真快呢,轉眼間半學期的時間過去了,與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相處了大半年的時光。更是與這一批陌生的家長慢慢的通過溝通、交流,到彼此之間的熟悉。同時也非常感謝日常中家長對班內活動的支持,對老師的尊重、對孩子的愛護。感謝家長帶來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相互學習、相互探討。
在這一半學期中與家長的交流慢慢的發生改變,從不認識、不敢交流到最后的常言無談,一起討論孩子;分析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在交流中慢慢的懂得,面對眾多的家長中也會有所不同的交流,不同性格的家長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
一、面對家長:
1、隨著與家長的交流中,慢慢的也懂得學會傾聽,傾聽她人的講述;與家長溝通時細細的耐心傾聽家長講述孩子的一點一滴;傾聽后和將慢慢的分析孩子出現的點滴。
2、首先面對與家長的交流中,切記以“告狀”的形式、以直接說出“目的的'形式來與家長交流,以告狀的形式與家長交流,反而會舍得其反,同時也會讓家長心中不舒服;其次中與之交流時切記要學會慢慢的和家長分析孩子的近期情況,慢慢的引導著家長去關注孩子。
3、以平等的方式與家長交流,切不可逾越過線,覺得自己是老師就高高在上,而要以平等、交流的語氣與家長探討、學習。
4、交流時要學會運用技巧的交流;交流中一定要字字在理,不可含糊其辭的說不清楚;更不可用一些流行的語詞來形容孩子,面對問題學會用理論來與家長分析。
二、面對孩子:
1、學會包容:引導家長當孩子在犯下錯誤時,不要急于的去指責孩子、怒罵孩子,要學會去試圖的包容孩子;面對孩子時,有時在家長眼中看似是錯誤,可能在孩子的世界中只是一個小小的任性或玩耍。試圖去包容孩子的每一點,然后與孩子坐下來分析自己剛才的行為,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或存在的隱患,這樣孩子就會易于接受,家長或老師也不會由此的去生氣、埋怨孩子的不理解。
2、學會蹲下來:有時在和家長交流中,時常聽到家長評價自己家的寶貝有時說他幾句還不高興或弄壞了東西說說他還嘟囔著嘴不情愿;聽到這些后,我問了家長一句您是站著與孩子交流孩子以平實的眼光與孩子交流呢;家長一聽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似乎明白其中的含義。因此鼓勵家長在與孩子交流中,要學會蹲下來以平視的視線與孩子交流,不要高高在上的讓孩子仰視您;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孩子內心會得到尊重,更加會愿意與您相處。
3、學會換位思考時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為什么在學校中表現的如此的好,在家中就什么也不干,那么的懶啊;聽到這樣的話時,引導著家長換位思考一下,就好比自己,白天上了一天的班,在領導面前時刻的約束著自己,回到家后就會放松很多,甚至是坐沒有坐象、站沒有站象一樣的道理;孩子一天在學校中回到家也會想著釋放一天束縛的自己,也想找一些自由,當看到孩子放松自己時,家長不要去制止孩子可以適當的加入孩子中和孩子一起放松自己。
在這一大半學期中,在家長身上也學習到不少的東西;如:把孩子當成朋友每天分享彼此之間的開心事、不開心的事情;講述自己一天的經歷;與孩子制定平等的規則相互監督等等。也感受到現在家長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先進,為了孩子希望我們多交流、多溝通,相互提出寶貝的建議。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3
為了有效地促進家長科學地開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學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須與家長互相溝通,尋求有效的解決學生問題的辦法。溝通是連接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重要橋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因此如何做好這一個環節,是廣大班主任教師所應慎重思考的一個問題。在此我結合自己幾年來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緒。
由于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難認識不一致,特別是當教育教學效果不佳時,雙方就易產生互相埋怨的情緒:如一方怨老師不會“教”,對自己子女有偏見;而另一方則怨家長家教不嚴,縱容、袒護其子女。此外,由于所處環境的不同,老師了解的較多是學生的在校情況,而家長了解的較多是學生在家的情況,而學生由于環境的不同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有所差異,如果雙方缺乏溝通的話,就會由以上的埋怨情緒導致某種對立情緒,最終將對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學生在校調皮、吊兒郎當,各項基本工作不做或馬虎了事,而家訪時家長都聲稱其子女在家如何聽話,如何懂禮貌。因此,作為班主任應及時地找機會與學生家長坐下來,互相交換意見、看法,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協商其解決的辦法。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能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問題,適時、適當、科學地進行家訪。家訪中要防止向家長“告狀”,要同時尊重家長。因為每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雖然有時“恨鐵不成鋼”,個別家長會在一怒之下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還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他們喜歡看到、聽到自己孩子的長處、優點,而往往忽視其短處、缺點。因此,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要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責任的諷刺、挖苦的語言。通過家訪,要使家長真正感到:老師是在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適時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傳遞教育的正確方法,以取得家長配合。
二、對學生的要求要達成一致。
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都會有所差異,加之文化素質及道德修養不盡相同,對學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對學生要求的標準不相一致,這樣就會導致對學生各方面的評價產生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學生要全面發展,家長要求學生考試成績好,能升學,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長就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參加學校以及社會的各項活動,說這些活動會耽誤學習。
三、與家長溝通要善于傾聽。
多數班主任在約見家長時,說得多,聽得少,只顧自己痛快,把學生的種種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腦倒出來。家長聽了難免對老師的能力產生懷疑或對老師產生厭惡情緒,而使溝通產生隔閡,不利于問題的解決。不妨換個方式,班主任作個聽眾,如何呢?我們班有一個學生,迷上電腦游戲,經常上網吧玩,上課無精打采,放學就往網吧跑,甚至出現曠課。他家人也知道,但無論如何怎么罵、甚至打還是改正不了。對于他的表現,我一直不滿意,多次找他談話,但每次都沒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與家長會面。家長很主動地向我了解情況,并將這位學生從小學一直以來的情況給我作了反映。從他談到的情況中,我了解到這位學生在初一就已經迷上電腦游戲,可謂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難,所以對于他的情況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待。因此本著解決問題的思想,我并沒有來一通告狀詞,而是給其家長一個建議:讓學生寫一份保證(或是協議)書,給自己一周定個打游戲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外絕對不允許打游戲,然后給其一定時間慢慢改正,然后請家長對其子女的上下學時間進行督促,后來證明效果還可以。因為該學生有了名正言順的時間玩游戲,他得考慮若不守信可能面對嚴厲的處罰。因此見了家長就劈頭蓋臉地一番數落,結果可能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找到更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可見,有時候多說不如少說,甚至作個聽眾也不錯!傾聽有兩個好處,一是造成平等的談話氣氛,二是便于我們從中捕捉信息。
四、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
要深入淺出,將大道理說出,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的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作了錯事之后是不會向家長坦白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班主任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駕馭好批評的藝術,用愛心感化家長,使他能理智地與老師一起解決問題,工作起來就容易得多了。事實表明家長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學校的表現也會相對較好。所以,班主任應重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更要講究語言的藝術。
因此,老師應對學生家長的文化修養、職業背景以及他們對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及時、客觀、全面地向家長反映其子女的表現情況。在談情況時,要克服對優生家長談優點,對差生家長談缺點的習慣,也要防止報喜不報憂的老好人心理。對于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要說全面,說透徹,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與家長共同商量解決辦法的意愿。在與家長進行心理溝通時,還要注意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對學生家長的意見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釋,以便與學生家長達成共識。“溝通無限”,方法不拘一格。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誠,并力求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4
第一,我認為必須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家長的基本信息。
因為家長的職業、性格、認知水平的不同,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
你可以通過走訪、電訪或和學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覺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們忌諱的,什么是他們喜歡的等等。
這樣,在和家長的溝通時,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對不同的家長,一定要有不同的態度。
比如對于那些對孩子相對寵愛的家長,交流時,首先應該肯定他孩子的優點,在充分、客觀的贊揚中,家長會對你的尊重回報尊重,之后,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處,這樣讓他接受你的觀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又比如對于那些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不管的家長,我們要不斷激發家長的責任感,積極主動讓他們參與到對孩子的各項教育活動中來,也必須對他們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危害。
再比如對那些后進生的家長,我們不能總是橫向比較,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家長對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主動跟我們班主任交流,配合我們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發達的當今,我們可以用多種先進科學、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實效性。
像筆者所在學校,交流形式就是豐富多彩。
比如家校聯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饋,包括學生的近況,家庭作業,要交的費用,家長要注意的事項等等。
比如班級QQ群,一般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群,有必要時家長(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進來,可以聊下當天的作業,學生的表現,教育的心得等。
比如電訪,學生有任何特殊表現或要請假出校門,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長,當然不是隨意把學生的缺點放大,更不是打小報告。
比如走訪,這是最有效的家校聯系手段。
像我們學校,每個學期期末都會組織全校教職工,自上而下,大面積的對學生家庭進行走訪。
在這種近距離的交流中,我們總能及早發現問題,從而有效解決問題。
還有每學期的家長會,讓家長之間多交流心得,談談自己的教育經驗,也是深受家長喜歡并有很好效果的溝通方式。
當然,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策略多多,我想我們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都必須遵循下列幾條原則:
1、坦誠相對,有禮有節。
班主任要本著誠懇的態度和家長進行交流,尊重他們
的人格與觀點,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他們合理有益的建議。
家長都是要面子的,我們不能為了孩子一點錯誤,就立馬讓家長到學校來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對,可能還會引發家長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
只有我們先積極主動,誠心誠意去打動他的心,再循序漸進,慢慢實現教育目標。
共同的坦誠,換位思考,有禮有節,才能讓溝通和諧、持續。
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首先必須能沉得住氣,不能性急,更不能辱罵家長,否則一切工作前功盡棄。
2、天時地利人和。
和家長的溝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時機和地點,還要找準話題的切入點。
假如是很小的問題,可以電話通知;假如是私人的問題,就絕對不能在辦公室里交流;假如學生犯錯比較嚴重,也適宜選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
話題的切入點要合適,比如學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題,而學生的爺爺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進入話題,在舒適溫馨的環境中進行溝通。
只有場合找對了,人的心情才能舒暢了,交流就順利多了。
3、平等獨立,不卑不亢。
我所說的平等更多意義上是指我們教育工作者也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蠻不講理甚至仇視班主任的家長,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許多年輕班主任會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可不必發言,無須過多解釋,只要我們的處理合情、合理、合法,我們不必庸人自擾,更不必低聲下氣,有損了教師的形象和人格。
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永無止境的技術。
和家長說什么,怎樣和家長說,都需教師深思熟慮。
把家長說惱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礙了;把家長說通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順了;把家長說開心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處理學生事件將得心應手。
當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學校、社會三維一體的,只有三方面和諧了,教育才能發展,才能進步。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15
我們要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教師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后進生”的家長。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來否定學生,要盡量發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
5.對于氣勢洶洶的家長:
我們要以理服人。教師碰到氣勢洶洶的.家長往往也會熱血沖頭,碰到這種家長我們一定要沉得住氣才行。碰到此類家長,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帶微笑。在人際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鐵吸引鐵片一樣讓人無法拒絕。班主任在面對家長的指責時,要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學生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么無論是在多么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家長溝通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與家長溝通心得01-01
家長溝通教育心得10-20
如何與家長溝通心得12-23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體會05-24
教師家長溝通心得體會03-07
孩子與家長溝通的心得體會(通用17篇)08-19
孩子和家長溝通作文10-29
與家長溝通心得(通用20篇)05-23
溝通的心得體會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