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
送走了有愛的教師節,今天迎來了名師公益講堂陳加倉特級教師的《“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陳特在數學作業設計這一關鍵問題上給我們帶來了“雙減“政策下數學教學的“及時雨“,讓我受益匪淺。
陳特一直心系小學生該如何學好數學,日日思索教育要在關鍵處發力。指出“兩個關鍵”:
1.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關鍵在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必然知道,有效課堂是數學學習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只有高效、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會“和“會學”是數學課堂的基本要求,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數學課的教學靈魂,課堂上能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討論總結,遷移應用,練習作業,反饋信息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逐步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陳特還向我們提出了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作業布置的.“六個建議“。建議在學生完成書面課堂作業本之后選做“一題“研究作業、“多解題“作業、“題組練習“作業、“變式練習“作業、“操作體驗類“作業、“主題研學“作業。每個作業設計的背后都有“別有用心“。陳特鉆研作業設計帶來的有效課堂,如“繪制標準五星紅旗“這一主題研學課,近準備了一個多月。他堅信作業育人的作用,作業有立德樹人的地方。我被他鉆研精神深深感染。
通過這次學習,我著實轉變了作業觀念,立足課堂,讓作業更有味!需要綜合考慮作業各個關鍵要素,在反思和研討中生根發芽。以下幾點是我今后作業設計努力方向:
一、特色設計,梯度提升。
發展性作業略有坡度,給中等生思考的空間。創造性作業比較難,通過激勵,引領優秀學生發展思維能力。
二、尊重差異,多種選擇。
“作業超市”使自主選擇成為可能。關注學情,實現作業分層,讓弱勢學生也有可行性作業目標,給他們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和創造自我提高的機會。
三、精準輔導,靶向跟進。
有布置就有反饋,有解難答疑,有堵漏補差,有拓展提高。就像陳特說的,作業設計的研究我們一直在路上。我也希望借這次學習之后給自己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做好作業設計。小學生時代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是每個孩子珍藏在記憶深處的
美好時光。陪伴他們學習生活的我們肩負著堅守美好陣地的教育義務。教育的美好,需要我們一起創造!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2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課堂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本質上講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
學生作業分為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兩大類。課堂作業是教師在上課時布置當堂進行檢測的各種練習,當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不了的作業利用課外時間完成就成了課外作業,也叫家庭作業。
20xx年7月24日,國家下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國家對作業管理提出了要求,那么當下作業如何設計更具有科學性、趣味性?如何布置、批改、反饋、評價作業更具藝術性、高效性?如何讓作業減量的同時又能提質,做到既能增效又能添趣,實實在促學生的學,改善教師的教學呢?
這讓從事一線教學的我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茫茫地探索之中。正在思索無解,探求無門之際,工作室主持人李主任引進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我認真觀看了講座并詳細地記錄講座過程的精彩之處,現就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個人體會做不成熟的分享與交流。
一、掌握作業功能,合理選擇作業類型,為科學、藝術地設計的作業精準把脈。
作業功能有鞏固知識、發展能力、診斷學情、測評、培養素養、改進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輔助教學設計、合理開發科教書等功能。教師針對作業功能的傾向性、選擇性,可以選擇不同類的作業。
按照教學時間軸來分,作業可以分為課時作業、單元學習作業、周末作業、假期作業;按照課標、學情不同、培養學生素養等要求,作業可以分為:分層作業、自主作業、創新作業、實踐作業。按照育人方式改變的新型作業來分:閱讀運動勞動作業、跨學科學習的作業、線下線上融合的作業、依托思維支架的自主作業等分類。
不同的作業類型的選擇要根據教學進程、學情迥異、教學目標、評價、課標等因素因地制、實時變化地選擇單一或者組合作業類型。
二、把握作業要素,做到作業減量、提質、增趣。
1、控制作業總量,把過多的作業降下來。
不僅要控制單一科目的作業總量,還要控制總學科的作業總量。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的作業,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學生正常的常的鍛煉、休息、娛樂時間,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作業數量取勝,大量重復性、機械化作業、碎片化、懲罰性作業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產生厭學。
2、提高作業的質量。
研讀課標,聚焦教學目標,分散教學目標再轉化成學習目標,形成作業目標,在此基礎上設計作業,設計有梯度的作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層作業,在這樣因素引領下設計的作業,質量是有保障的。
我們既要關注基礎性作業,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巧設一定的探究性作業、實踐作業,發展學生思維、推理等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一些創新作業,提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3、設計有趣的`作業。
有沒有趣的作業是以學生為主題而言的。教師要走進學生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內心真正喜歡什么樣的作業。
可以組織調研學生,采用跟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既可以面對面交流,也可以書面交流。讓作業設計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制定心中的作業及類型,學生間再進行討論、辯論,教師作最后定奪。
三、抓住作業反饋及評價功效,促進學生的學,改進教師的教。
作業布置后,要及時地全批全改,及時反饋、訂正、二次批閱、二次訂正,三次批閱等,針對作業情況要進行反思與總結,為后續課如何調整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提供素材。
教師應當再次研讀教材、教參、學情,確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與此同時,引導學生積極調整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鼓勵學生自信、自主地學習,雙管齊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作業高效性。
四、加強作業管理,促進作業高效、健康、綠色實施。
作業管理視角要以宏觀與微觀并重。既要站在全部學科視角上把握質與量,又要在單一科目、單次作業上進行把控。
1、數字化管理
數字化作業管理,一科一案,一生一案,把作業設計的個性化精準化。保存這些數據,可以在今后的作業設計教研中提供依據,也為其他教研助力。
針對不同學的學生設計貼合學生實情,行之有效的作業。針對學困生,周末、假期作業可以緩交,教師延遲評閱。
2、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助學
在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后,教師可以把作業的思路、方法、建議制作成微課,推送到微信群,助力學力中等及以下學生學習,也為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思維啟發,方法糾正,形成二次自檢。
教師利用周末或假期可以推送與本單元內容、重要知識點,易錯題型相關的翻轉課堂素材,讓大家根據自己情況,進行個性化地提優。
作業設計要以學為中心,針對不同學力的學生差異化設計作業,師生要及時交流互動,作業要從育分轉化成育德樹人,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研,以教研的成果服務作業設計、服務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3
作業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情況,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理解、應用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怎樣脫離題海戰術、讓作業不再重復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讓作業發揮應有的效果,釋放學生的學習激情呢?也是“雙減”政策下最重要的環節也是一線教師最苦惱的事情。
今天有幸聽到陳特講座對“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又一次讓我經歷了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領略到名師的精彩,欣賞到名師的獨到的見解,讓我豁然開朗,發現了數學教學的新天地。學習后給我的是心靈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頓悟,思想上的凈化,認識上的升華。通過這次學習,筆記、盤點收獲。
陳特講的作業布置因人而異、作業的分層:
(1)作業量的分層。
(2)作業難度的分層。
(3)作業的自主選擇。
(4)評價的分層。
優點:
1、使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完成作業。在此基礎上,有興趣地去做更高一層次的`作業,對于這些學生,采取鼓勵或獎勵的方法。
2、讓學生感到對作業的完成不是教師規定要做的,而是自己積極想做的,調動學習積極性。
根據數學學科的的特點,講究作業布置的技巧,對提高學生作業的質量,保證課堂裨益不淺。作為數學老師注意積極這一方面經驗有好處。
聽了受益匪淺,平時在上班每天在埋頭苦干批改作業,和同事說一句都不舍得只怕作業批改不完,在教學一直往前沖只想每天把新課時落實,我的教學計劃就完成任務了,聽陳特講座覺得自己真的要慢下來,回頭看看孩子掌握多少,有沒有深層次的掌握。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好了,學生就真正的提質增效了。是我們在探索著、實踐著的,陳特講得經典一句話做人、教書都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4
伴隨國家“雙減”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全國上下將進入新一輪課程改革。“雙減”工作的主旨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還原孩子們童年最本真的模樣。“雙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本著從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轉變作業設計理念,在關注知識與能力的同時,指向關注高階思維的深度學習,設計走向學科文化浸潤的作業設計新范式,將知識技能鞏固融入學生的真實生活情景,開發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的小學生數學實踐作業,強調開放、探究和合作的形式,追求多感官、多角度的手段,讓學生動起來,使作業活起來,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
一、數學實踐作業的形式
數學實踐作業設計應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所見所聞、情感體驗等方式,讓學生以更主動的姿態投入到實踐作業中。數學實踐性作業的形式可以有:
1、游戲類作業:游戲是激發興趣的最好載體。將數學基礎知識的鞏固與技能的提升訓練隱藏于學生喜歡的游戲規則中,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感悟知識,這類作業主要適用于低年級學生。
2、創作類作業:數學創作可以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增強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可以是數學小論文、數學故事等不同的文學形式。讓學生把平時觀察到的身邊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發現的數學規律、解題中的新方法、某些運算法則、公式的新的推導方法、對某個知識點產生的疑問等及時記錄分析創編以數學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定期互相交流,從而養成善于觀察、思考、總結的好習慣。
3、設計類作業:數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素質,培養綜合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提供一定的資料,讓學生自由組合學習小組,設計作業。然后,讓學生交流。讓學生學會在眾多的條件、信息中選出需要來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探究類作業:可以培養學習者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學系列學習內容后,圍繞學習中心,從內容、認知、技能、數學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導學生整理“探究課題”。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可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這類作業可結合某一教學單元某個研究專題進行,根據具體內容,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
二、數學實踐作業的設計策略
1、有效性:在設計數學實踐作業時,應選擇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讓學生真正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完成對數學知識的體驗和感受,領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指導我們的生活。
2、針對性:數學實踐作業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比如:游戲類、制作類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調查類、設計類、創作類比較適合中高年級的學生。
3、全面性:同樣的作業內容,應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等因素分層設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例行選擇,讓不同的人因不同的作業而得到不同的提升。
4、融合性:在設計數學實踐作業的過程中應關注學科的融合、文化的融合。讓作業在突出理性思維的主旨上打通學科壁壘,看到語文、音樂、美術等其他學科元素、人文特色。同一類數學實踐作業,也因學生的年齡不同,而設計的側重點也應適度調整。比如同樣是設計類的數學實踐作業,低年級學生,我們關注的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悟,而高年級,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方案。
5、合作性:在設計數學實踐作業的過程中,我們要更多關注合作探究。也就是我們的實踐作業設計要創造更多學生與家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等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與人相處。
有人說教育行為是精神形態的創造性勞動,具有無限的多樣性。確實,數學實踐作業設計就是一項需要教師的創造意識、開發精神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育行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實踐作業素材蘊含于學生的生活中,蘊含于課本中,蘊含于靈動的社會生活中,教師要用敏銳的觸角來開發、挖掘、重組、設計……將作業設計在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結合點上,將作業設計在學生興趣與思維的興奮區內,讓實踐作業拓寬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的潛能。只有教師成為一名主動的數學實踐作業設計的開發者,把學生帶入豐富多樣的世界中去,數學實踐活動才會有不竭的源泉。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5
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老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要通過作業使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聽了陳加倉老師的講座,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陳老師設計的非常豐富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尤其是陳老師結合STEAM項目化學習理念,讓學生畫一面標準的國旗的案例,更讓人耳目一新。他讓學生合作解決在畫國旗中遇到問題:怎么畫一個標準的五角星?怎么畫對五角星的位置?怎么讓小五角星的尖角朝向大五角星?之后通過查資料、看書、看電影等方式研學曾聯松先生設計國旗的故事,在學習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最后把繪制國旗的'方法遷移到共產黨黨旗、共青團團旗的繪制中……
“雙減”之下,作業布置不能完全圍繞考試打轉進行簡單記憶、機械重復的練習,要通過更加多樣化的作業促進學生的思考、理解和探究。對學生而言,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減少了,負擔減輕了,但對作業質量的要求更高了,更強化了自主探究能力的訓練。對教師而言,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的能力。在作業布置上,要精心選擇作業內容、精準針對不同學生、精確校正課堂教學、精細反饋作業情況。
第一,要設計好作業的時間。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而是要符合自己所教的學生。要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這樣既能讓他們有效的完成作業,也不會讓他們的體力跟不上,學習效率變低。
第二,要設計分層作業。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有些學生基礎薄弱,那么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重點在基礎知識這一塊。有些學生是口算粗心,那么要讓這一部分學生加強口算訓練。有些學生是拓展類需要加強,那么這一部分的學生要加強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
第三,加強面批面改。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饋,講解,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充分課堂上的時間,有講有練,讓學生所學更加扎實有效率。
當然,高質量的有效的作業設計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在教學實踐中去研究去探討去完善。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6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作業優化”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很榮幸在《基于雙減背景下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研究》主題培訓活動中,聽到了溫州市教研員雷子東老師的專家講座以及龍港五小曹海鷗老師和龍港十一小金理聘老師的學員分享。從這次培訓中,我收獲了很多專業知識,也開始有了一點自己的小想法,下文我將根據雷老師的“為何優化”、“如何優化”,談一談自己的所感所想。
一、為何優化
雷老師從“有減必有加”到“作業承載著新的使命”,不斷強調“雙減”后,“如何優化作業”是我們一線教師必須且一定要重視的問題。從以往的.作業布置中不難看出,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減負”,但是大多數學生依舊每天在經歷“重復”、“枯燥”、“繁瑣”的機械式作業,從一本練習冊到另一本練習冊,在題海里暈頭轉向。但是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學生對作業產生厭煩情緒,把作業當成一項任務,只管做完,不管做好,所以就出現了學生作業馬虎,不做作業的現象。雖然,反復的練習可以讓一些基礎薄弱的孩子取得暫時性的進步,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弊大于利。針對這一現象,“雙減”文件中對“作業量”和“書面作業完成時間”有了新的規定,這些新的規定都在告訴我們這些一線老師,優化作業迫在眉睫。
二、如何優化
作為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優化作業似乎太難了。怎么做?有時間嗎?我這么做有效果嗎?以前這幾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但是,從這次培訓中,雷老師和其他兩位老師的想法讓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通過此次培訓,針對如何優化作業,我有了以下3點想法:
1、找適合孩子的作業。
作為一線老師,我們一定要堅信這句話: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課堂作業本的練習,找到學生薄弱的知識點,從而針對性地挑選一些習題,作業求精不求多,對癥下藥才是良方。
2、布置分層作業
“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更何況一個班里的孩子都是來自不同的家庭。雷老師在點
評金老師的報告時也強調到:作業設計要來源于學生,為學生服務。所以我們可以將班里的孩子分成幾個層次,布置不同的作業以適應他們的學習能力。
3、作業要有發展性
以往的作業以檢測孩子的基礎知識為主,但其實學生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學生的邏輯思維、說理能力等等都需要得到發展,因此在作業設計中,如果加入一些能夠體現孩子思維能力的題目,更加能檢測出他們的學習效果。
此次培訓,頗有感觸,珍惜龍港小數的每一次活動,愿和龍港小數一起慢慢進步。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7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深度學習、作業評價等熱詞席卷教師圈。對于早已習慣于直接布置作業本和購買課輔的我們,作業設計成了一個既熟悉又迷茫的新領域。今天,教研員朱小青老師組織開展了“基于雙減背景下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研究”主題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聆聽了金理聘老師對四下“三角形”這一單元為例的單元作業設計、曹海鷗老師對四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的作業設計。金理聘老師基于教材,從學生視角出發,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有創新性的作業,注重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動手操作后理解、掌握知識——即“做中學”。而曹海鷗老師更注重于從日常書本、作業本的習題中選取典型習題,進行針對性鞏固,并給學困生提供思考的'腳手架。
最后雷子東老師給我們做了“小學數學素養作業架構與思考”的講座。雷老師從為何重構作業設計和如何重構作業設計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為何重構?因為作業承載著新的使命——作業承載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使命;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主要素材來源;作業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作業也是學校教研“彎道超車”的一條路徑。其中最令我觸動的是,作業不只是鞏固課堂知識的工具,更是貫穿這個教學過程的重要載體和素材。也就是說,作業可以是課前預習的材料,也是課堂教學的環節,還是課后鞏固的練習,更是之后素養評價的鞏固。雷老師也分享了兩個由“作業撬動整堂課”的典型案例,由此發現對于學生已有一定基礎的知識內容,可以通過課堂作業的形式摸透學生的底、暴露學生真正的疑難點,集中發力攻克學生的學習難點,做到高效地教、學、練。
如何重構?雷老師解讀了省市兩級有關于素養作業設計的文件精神,更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作業設計應注重“教——學——評”一致性,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著眼要點、針對難點、促進理解”的基礎性作業和“著眼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體系、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性作業。作業設計來源可以是精選、選編或改編優秀作業。而作業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書面習題、口頭交流、動手操作、數學閱讀、數學游戲、實踐體驗等。不論哪種類型作業設計都應遵循課標、緊扣教材,要有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和創新性。
通過今天的活動學習,我對作業設計有了一定方向和思考:
1、作業設計既要心中有“教材”(即整個小學數學知識體系),又要眼中有“學生”(即學生的作業心理和發展需求);
2、分層設計作業,平時已經開展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拓展提升,但是習題的選取、選編和量的控制還可以再斟酌,學困生的作業選擇接下來也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設計;
3、作業如何真正發揮本身的作用,也是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8
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善教學管理、開展科學評價、提高育人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的有效途徑;是教師檢測教學效果、精準分析學情、調整教學計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雙減背景下,為了提升龍港市小學數學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為教師作業設計提供范例與參考,優化作業設計,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龍港市組織小學數學教師開展“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研究”培訓活動。
首先是金老師分享的內容《素養導向下的單元作業設計——以四下“三角形”單元為例》,對作業進行重構,重構它是撬動課堂改革和后面評價改革的一個重要的載體。從金老師發言中已經真正的去讀透教材,讀懂學生,而且讀懂了上下前后縱橫,怎么樣聯結聯系。真正的把作業當做讀透教材,讀懂學生的一個重要的載體。最關鍵的我讀到金老師的一些關鍵字,很注重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很注重對作業的思維,還有注重整體的思考,很注重聯結、開放,才能有適度的一些看法。
曹老師分享的`內容是《立足單元視角,優化作業設計》。曹老師關注兩個點,一個是作業設計,一個是單元作業。關于作業設計,浙江省教育廳主任張豐在學習設計與作業設計融會教與學全過程一文當中指出,如果說課堂是教師在現場組織學生開展的集體活動,那么作為作業便是教師在隱身狀態下引導學生開展的自主學習活動,它是承載學習內容,體現學習方式,實施過程性評價的難題。作業研究的切入點逐漸從形式到作業的功能。預習、促進、理解、診斷、學習引導、合作、知識整理、習慣養成等作用。設計單元作業是期待在鞏固學生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讓學生的網絡知識遷移到方法當中,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曹老師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單元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基礎性作業和發展性作業兩個層次進行設計,發展性作業圍繞著數學核心素養以及項目化學習理念等關鍵詞進行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指向深度學習與最近發展區。
溫州市教研員雷子東老師的講座《小學數學單元素養作業設計構架例談》。基于雙減背景下,作業改革文件的學習與制定,結構學習思考。一為何重構二如何重構。作業是自主學習的重要過程,作業也是課堂活動的重要來源。作業檢測學情。(課前學情、課后學情、課中學情)。作業承載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使命;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主要素材來源。作業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可以把數學素養的累積過程比喻成種花生,基礎知識顯然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數學方法)種下去的種子,通過人們的精心栽培(教學活動),再經過必要的營養要素(數學文化)的滋潤,于是萌芽、破土(數學能力),并不斷成長(形成數學素養)。作業也是學校科研“彎道超車”一路徑;作業承載著新使命。雷老師還給大家帶來小學數學單元作業編寫指導方案,小學數學單元素養作業編寫指導方案。
此次活動,為龍港市小學數學教師作業設計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給出了路徑,做出了示范。定位了作業的地位,作業作為貫穿教學始終的重要環節,不僅是“評價的載體”,更是“學習本身”。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9
近期在工作室李翠梅主任的安排下,有幸學習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這次學習如同一場及時雨,敲門磚。幾天的認真學習,收獲多,感觸深!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作業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講只能初步解決一個懂的問題,要真正達到“學以致用”,使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必須通過復習、完成作業等活動才能實現。作業從本質上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與課堂教學互補。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真正做到緩解教育焦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幾位專家從不同方面闡述自己獨到見解。
杭州市鳳凰小學校長繆華良分享了義務教育階段作業管理和設計的一些經驗。繆校長在交流中,風趣地比喻道,作業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了解最少。他說,城區小學生作業多,時間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雙減”首先是把作業量減下來。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不要把落實教學目標的行為延伸到家庭作業,更不要把查漏補缺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作業上。
如果課堂低效,作業就是學業負擔;如果課堂高效,作業是錦上添花。作業減負,關鍵在于課堂提效。圍繞“雙減”,鳳凰小學在作業管理上做了很多嘗試,這其中包括了五個“無”。無一、二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兩個年級沒有書面作業,但有多種非書面“好作業”。學校依托校本閱讀課程,開展全員暢讀,親子閱讀。引導每一個家庭踐行“把體育帶回家”的理念,開展健身,親子運動。閱讀與運動,讓學生豐盈精神,強健體魄;無手機打卡作業。學校杜絕利用手機端進行作業打卡,倡導紙質化閱讀和必要的紙質化書面作業,保護兒童的視力;無家長批改作業。利用作業抽樣調查和家長學生問卷等方式,防止出現家長代勞批改作業的現象。每個教師耕好一畝三分地,做到作業全批全改;無布置后不批改現象。學校嚴格按照“精選、先做、全批、及時反饋”的作業十字規范,有布置就必有批改,有講評,有反饋,有輔導,強化作業的診斷功能;“無作業日”每月一次。學校已連續三年對3-6年級學生實施每月一天無作業日。學期之初,有計劃地結合每月的節日或節氣等排定一個學期的無作業日主題,給出無作業日的實踐體驗建議,讓學生放下作業,親近自然,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此外,除了日常的`短作業,鳳凰小學還開設了長作業。比如學生有“生活之美孝悌單”,鼓勵學生參加家務勞動,融入家庭生活等。有“氣質翩翩藝體單”,鼓勵學生參加各類體育、藝術活動,展現個人才藝。繆校長說,“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通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獲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
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周紅星說,作業設計是作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管理不能簡單地停留于時間管理,很多教育智慧都來自一線教師,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周主任介紹了金華一些學校的做法,浦江縣實驗小學的作業減量、提質、增趣行動,并通過錯題庫提升學習的質量,讓作業變得更有趣和高效。學校還開展“小鬼約題”活動,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從作業中選取“題目”(難度較大、思維含量高)模仿教師進行出題、改編并講解。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他建議教師要經常反思,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是否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習得了方法、激發了興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教師還要非常重視作業診斷作用,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掌握學習的情況。采用面批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個性診斷;通過作業,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
紹興市柯橋區實驗中學校長董建康介紹,柯橋實驗中學在作業管理上堅持四個導向,分別是——問題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數據導向,科學精準,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自主發展導向,賦予學生自主學習機會,發展學習能力,培養悟性;社會參與導向,助力學生未來發展,實現學以致用。
董校長說,柯橋實驗中學有《作業管理制度》,提煉了作業標準,對作業類型、作業量、內容、難度、作業時間、分層情況、批改與反饋等做了具體要求,細節處甚至連字號、字體、行間距都作了嚴格的規定。學校現在的作業類型有分層校本作業、自主作業、創新作業、實踐作業4大類。學校一直以來立足規范,不購買任何教輔資料,除了校本分層作業以外,不布置任何附加作業。分層校本作業由一位老師主設計一節課后的作業,分三個層次難度設計,學生做完后,老師再對作業質量、批改等進行檢查、統計,查漏補缺。
他認為要使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的教學思想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學校很注重發揮學生主動性,啟動每個學生自帶的“引擎”,發動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問題,自己去解決。學校很早就出臺了《關于鼓勵學生自主作業的實施意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己“定制”作業,讓學生有意識地去尋找自己學習中的“短板”,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更加靈動。
浙江省省教研室初中部主任章新其作了“促進學與教的作業設計”專題報告,他認為作業的內在本質功能是承載學生的思維發展,作業好像一根扁擔,一頭挑著教學,一頭挑著評價,成為教學和評價之間的紐帶。學科知識要引導遷移運用,學習方式要走向真實深度,教學形態要注重學習指導,最終發展學生的思維,達到育人的目標。
落實“雙減”,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促孩子全面發展,我們在專家的指引下探索實踐,努力優化作業,減負增效!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0
“雙減”落地,如何將作業設計得多樣化且創新成為老師們的困惑。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作業的教學價值,作業不是簡單的布置和重復訓練,而要進行優化設計,著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充分考慮作業的育人價值。
10月20日下午有幸聆聽了“基于雙減背景下作業優化設的實踐研究”的主題講座,感謝雷老師、金老師和曹老師的傾情分享,受益匪淺,讓我對作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作業還可以這樣布置。
金老師以《三角形》這一單元為例,從單元學習目標、單元評價目標、學情分析和發展素養等幾個維度闡述了單元素養作業設計的.方向。他的作業素材大部分來源于《數學課堂作業本》和普通的教輔,經過重組和創編,普通的題型變得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一題多樣的形式給我很大的啟發,如“一個三角形,剪一刀可能變成兩個什么樣的三角形”以判斷的形式出現,讓學生經歷從猜一猜到動手操作驗證,然后畫草圖、寫理由說明。這一系列過程實現了學生對三角形的圖形建構及對表象的穩定內化。原來作業不再是單一、機械、枯燥的,進一步改變了我對作業的認知。
“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雷老師的一字一句猶如醍醐灌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舉《圓的認識》課例,從一畫成圓—二畫規范—三畫體會—四畫深入—五畫設計—六畫藝術的作業設計,從形式上作業原來可以如此多樣化,內容上又追求著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層次分明的作業設計讓學生對圓的感知層層遞進。對于設計單元素養作業,雷老師指出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和《學業評價標準》對內容進行整體規劃,合理制定單元學習目標,根據目標設計“著眼要點,鞏固完善”、“針對難點,聚力突破”、“促進理解,杜絕機械”的基礎性作業,設計“著眼知識的形成過程”、“著眼知識的結構體系”、“著眼知識內涵與外延”指向核心素養的發展性作業。
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優化設計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數學作業也可以很有意思很有意義,不僅僅是做題,可以閱讀、實驗、游戲、繪本、魔術、還可以進行項目化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且行且思,探索著,努力著……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1
自從推行“雙減”政策以來,作業的設計與布置是一個我們各學科老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工作室李老師的安排下,我認真觀看了《“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主題教研活動視頻,收益頗豐。
在“雙減”政策之下,為了給學生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作業負擔,我們更應該關注如何打造高效的課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做到精講精練,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要盡量做到“去掉無效,改變低效,打造高效”,每節課上課前都應吃透教材,精心備課,每一節課都要把控學生狀態,都應做到心中有數。打造高效課堂,就要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一、要控制作業時間
我們老師在設計作業時,一定要嚴格把握好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學生做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超過了一定時間以后,學習效果就會變差。如果作業做得太晚,導致睡眠不足,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和效率。
二、設計分層作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關注到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程度的挖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對此,我們需要根據學生學情不同,設計符合孩子發展的分層作業。
三、設計自主性作業
孩子是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孩子參與到學習的每個環節中來,能自主的開發作業。因為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知識,學生通過自主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完成了對知識的掌握,已經達到了學的目標。
四、設計趣味、實踐性作業
學生能否對作業產生并保持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業的形式與內容的趣味性和新鮮感。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制約,興趣就會直接影響學習活動,設計具有童趣和親近性的作業,能使學生有極大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生活,走向社會,讓他們去發現,去探索。提高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我們也將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探討如何讓作業設計真正做到減量、提質、增趣。讓孩子期待數學,愛上數學。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2
“雙減”背景下,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減什么?怎么減?如何提升作業品質是目前“雙減”政策下學校、教師面臨的教學新挑戰。第一小學積極響應上級政策,提出了減少作業時間不是在“量”上做簡單的減法,而是在作業的“質”上求變化,從作業的形式、內容、評價等方面進行有效探究,從而確保“量”少“質”不變。
語文的兩大任務是閱讀和寫作,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語文老師,如何把控“雙減”的落實和“能力”的提升,作業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要緊緊把握讀寫的密切結合,緊緊把握讀寫的相輔相成。
一、重視課外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多讀多積累才能讓寫作的思維活躍,讓寫作的素材豐富,進而逐步提高寫作的水平。筆者利用午讀、晚輔或業余時間,與學生一起閱讀,并且鼓勵家長陪孩子們進行親子閱讀。在讀的同時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但對讀書筆記的感受不做整齊劃一的統一,內容可以是對詞語的賞析、對修詞手法的表達效果,也可以寫寫讀后感。再加上整本書閱讀、新書推薦、讀書交流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孩子們閱讀的興趣高漲,讀書筆記形式多樣,有的同學還配上精彩的圖畫。
二、加強隨文微寫
既要會閱讀,還要學以致用,這也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方法。這學期,乘著“雙減”的東風,筆者在寫作方面進行了“隨文微寫”實驗,顧名思義,“隨文微寫”就是緊跟課文微練微寫,訓練點小,篇幅小,訓練的步子也小,這樣更有利于降低學生寫作壓力,激學生寫作興趣,突出減時增效激趣的特點。再加上繪畫和繪制思維導圖的介入,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也鞏固學生閱讀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審美的情趣,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真是雙管齊下,兩全其美。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最主要的是孩子們都喜歡作文,樂于寫作。
三、培養興趣愛好
落實“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不僅要讓學生會學習、會閱讀,還要會生活。自從“雙減”實施以來,筆者每周至少為學生布置一次選修作業,可以是幫父母做家務,也可以是做一件手工作品,還可以是特長方面的.練習等,沒有任何書面作業,完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進行特色作業展示。孩子們有的是給爸爸媽媽做一道拿手菜,有的是跟同學合作表演課本劇,有的是琴棋書畫的藝術欣賞……
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其培養過程任重道遠的,希望為師者深入認識“雙減”,落實“雙減”,用智慧和堅持讓“雙減”落地見效,讓每個孩子在優質教育陽光普照下茁壯成長。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3
近期,國家出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為堅決落實“雙減”政策,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各中小學實行課后延時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5+2”課后延時服務全覆蓋,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推進政策全面落地,為同學們開啟新學期學習生活。
通過龍港市小學數學優化作業設計的學習和培訓,在我們學校以老師“應教盡教,學生學足學好”為原則,對“雙減”政策下在作業設計方面制訂了各項細化制度,在課堂中、作業里有效落實“雙減”政策”。
學生作業有著”承前啟后”的使命:與其說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還不如說作業貫穿我們教育始終,是撬動“素養課堂”“素養評價”的重要載體。它不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用以消化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學生以形成能力的一種實踐手段,也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所學知識、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形成良好數學素養的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下面就這次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培訓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作業布置層次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為了讓學生都喜歡上數學課,讓優秀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想學數學,會學數學,在小學數學作業布置是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作業。對全班學生布置相同的書面作業,如果只布置基礎題優秀生就沒有什么興趣去多動腦筋和檢驗,而只追求速度,長此以往,就會養成求快不求質的浮躁解題習慣,作業質量無法保證,直接影響數學教學質量。如果大難吧,優秀生有興趣了,但對學困生來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錯,自信心受到嚴打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我們在設計、布置數學作業時,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標準來布置,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布置有層次性的作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
一般來講,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綜合性強的作業,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進一步發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提升其數學品質。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也要適當穿插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則應布置基礎性的知識,讓其經常體會作業成功的喜悅,建立能學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二、作業布置多樣化。
布置作業時,除了布置一些如計算題、基本應用題等常規作業外,還應編選一些操作題和開放性習題。如今的數學遠非只是算術和幾何,而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一門學科。它要處理各種數據、度量和科學觀察;進行推理、演繹和證明。而“做數學”的方法也遠非只是計算或演繹,還包括觀察模式、驗證猜想、估計結果和動手操作。當然,學生的數學作業也不應是一些簡單的書面作業,還應包括觀察模式、驗證猜想、估計結果和動手操作的內容。所以在小學數學作業的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這一方面,如:四年級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之后,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
1、做一做:用紙條或木條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平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哪些平面圖形是梯形?
3、說一說: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征;梯形有哪些特征?
4、涂一涂: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平面圖形并涂上不同顏色。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說、涂加深了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理解、認識和應用。
三、作業布置實踐化。
以往的數學作業形式比較單一,僅局限于學生個人完成,數學課本知識范圍的書面作業,遠離學生的實踐生活和社會生活,學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們應該變化作業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布置操作性作業、日記型作業。但不是單一地做數學題,而應把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質疑能力、動手能力等融入作業中,設計多種形式的實踐作業,讓作業內容豐富起來,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讓作業成為學生的樂趣。比如學習”圓”以后可以布置如下作業:
1、如何找到家里吃飯的碗的圓心
2、生活中圓的運用
3、聯合國召開圓桌會議而非長桌會議等等
四、評價作業人性化。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不能填寫單一的“優、良、差”等級或打分,而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用賞訓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等級+簡語來評價描述學生的作業水平。“輕視”作業結果,“重視”作業過程。
總之,數學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徑,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方法。數學作業應由單一書面機械重復向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轉變。作業過程要真正體現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生成。布置作業要把數學與現實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數學原理與實際操作中學數學,通過實際操作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使每一個學生喜歡學習數學,喜歡做數學作業,在數學作業這個樂園中全面發展,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健康快速地發展。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雙減政策下的教育心得11-05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通用04-26
雙減作業設計心得體會04-24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心得12-01
雙減政策下的教師心得11-18
雙減政策心得體會08-18
雙減政策心得體會10-08
“雙減”政策心得體會10-27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