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教學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心得體會1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在素質教學中的特殊作用,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加入了學習的行列。如何讓學生在音樂的天地里體驗、感知音樂的神奇,收獲學習的樂趣,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結合我的古箏教學談一些感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此我深有體會。對孩子來說,興趣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伊始,學生對古箏充滿了好奇心,這是因為人對陌生的事物要比熟悉的事物更有興趣,對陌生事物有征服感,“物以稀為貴”也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所期待的以天然的興趣來學琴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隨著學習的深入,興趣會逐漸減弱。每天枯燥的基本功練習,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練習時間,在短時間內興趣會被煩躁所代替。這時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我會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貼近兒童生活的,較為熟悉的兒歌、電視劇主題曲等作為練習曲進行訓練,如在初級教學中選擇“笑傲江湖”、“找朋友”等樂曲,同時結合基本指法教學來激發鞏固學習興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掌握古箏的演奏技巧。
采用演奏和表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的學習進程,我會定期集中同一水平的學生在一起上課,我還會在教學過程中舉行一些星期音樂會,每一名學生彈一首最拿手的曲子,其他學生提出演奏過程中的不足,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讓學生在表演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競爭意識,增加舞臺經驗,在學習中體現成功,享受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對學生的態度要和藹,對待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教師要及時加以鼓勵,但是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失誤,教師必須嚴厲和堅決地加以糾正,以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與此同時,要注重和家長充分溝通,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加強換位思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心態,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樂,勞逸結合,才會讓孩子們認定學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培養孩子們的樂感和表現力。我在教學中,會把音樂的語言放在重點,盡量將無形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體會音樂作品的內在意境。如在學習樂曲“雪山春曉”中,在引子部分,我會給學生講解此曲描述的是西藏連綿起伏的雪山在春回大地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演奏上,我要求無論是搖指、琶音還是刮奏都應盡可能地連貫飽滿,盡可能地表現出寬廣而遼闊的意境,搖指與刮奏不要帶音頭,每個音的音質要明亮飽滿。更重要的是根據所給旋律的線條做出清晰的斷句,才能使旋律的層次更加清晰,并且根據樂句做強弱起伏,這樣才能把雪山的神秘晶瑩的感覺表現出來。在流水部分,我會引導學生,水流是變換的,豐富多彩的,如何從冰川的`融化到匯成小溪直至流入大海,在演奏上,要求旋律線條均由右手大指來體現,因此右手大指應保證飽滿的清晰度,同樣隨樂句進行強弱變化,左手下行琶音要注意均勻之外,還應加強手指的連貫性,象一根繩子一樣將散落的珠子均勻地連在一起等等類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樂曲是有內涵的,是有生命的,想要陶冶觀眾,首先要陶冶自己。
增強孩子的創造力。我認為,在古箏教學中,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要讓學生成為開拓型、創新型、創造型的新一代,就要培養他們從小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且能高度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完成從填鴨式教學到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轉變。在學生進入高級樂曲練習時,就要注重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嘗試的理解和表現力的培養,讓其在演奏前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感受作者的視角情懷,使他們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責任重于泰山。我并且利用大量時間練習,除了對古箏的熱愛,更在于強烈的責任感,想給學生一杯水,自身必須要具備一桶水,新的時代,需要教師作長流水,努力學習最先進的理念,最超前的技巧,把它們傳授給學生們,為學生的成長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教學心得體會2
自實施語文新教學標準以來,我們教師們感受到了教學方式的積極轉變。曾經的擔心與困難逐漸變成了積極主動與樂于參與。我們深知,傳統的教材雖然強調實用性,但在新的教學背景下,需要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內容。因此,我們轉向采用新課標下的“人教版”教材作為主要教學材料,這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我們意識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入更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新教材的使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改變了以往過于注重機械訓練的現狀,積極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方式。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語文學習的規律與實踐,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與動力。近期的期中考試成績顯示,我校七年級語文平均分為86.77分,及格率達到95.5%,優秀率更是高達50.47%。走進新的課標,我們語文教師有了許多新的體會與認識:[請補充你們在教學中的具體體會和經驗。
一、集體備課,取長補短。
我們初一語文教研組共有五位老師,他們都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為己任,并將其精神付諸實踐。在深入研讀新教材的基礎上,我們認真分析各單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內容。然后,每位老師都負責備課的某個單元及相關課文,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惑或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會集體討論,各抒己見,發揮集體智慧,取長補短,最終達成共識,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二、以教科研為突破口,貫徹實施新課標精神。
新課標的精神集中到一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的具體做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減輕學生的負擔,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全面提升語文素養。半學期來,語文組開設的教科研課全部落實在初一,做到都上成研究課。來我校聽課的有市教研員、教科室領導,還有新世紀學校及其他兄弟學校的初一語文教師。獲得了不錯的 評價 。教學中,我們用同課分法進行教科研。例如,第五單元課文第 22 課《羚羊木雕》(提前來上),汪錦麗老師用辯論的'方式來上,創設了情景,學生們唇槍舌戰,辯論相當激烈,氣氛相當活躍??學生們獲益匪淺,達到了預定的教學效果。而葉美娟老師(是新教師)采用了小品表演的方式進行教學。她把課文分為四個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萬芳、父母。表演后,讓學生當評委,共同參與,并宣布評選結果。一節課同樣在歡快中度過,績效斐然。由此,我們得出結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變換教法,注重激發和調動學生
的求知積極性,這很重要。
三、語文教學要抓“切入口”和“側重點”。
在第三單元課文教學中,我們抓住該單元是描寫自然景物的古今詩文,便引導學生以審美的眼光來品味課文,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境,發揮聯想與想象。總起來說,在教學中不搞面面俱到。我們在具體的教學中,每篇課文都要選好“切入口”和“側重點”。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抓住濟南“冬天的特征”,從語言層面“準確”入手進行學習,也還不錯。如《山市》的教學則側重從“想象”著手進行研究,效果挺佳。其余課文的教學也無不如此。
綜上所述,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如下點滴經驗:①注重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研究能力;③注重師生互動,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則退居后臺搞策劃,增強了學生主體參與意識;④既重知識更重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四、改進與設想 ----
①語文教學應當提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像放風箏一樣,既能自由放飛,又能掌握好收放的技巧;同時,我們需要努力平衡好教學和考試之間的關系;更要在課堂中營造愉快的氛圍,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心得體會3
有人說,學數學就如魚和網,會解一道題,就如捕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如擁有了一張網。“學數學”和“學好數學”不同之處就在于你是捕到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
在乾隆年間,紀曉嵐就巧妙運用了“數學”來博得乾隆的歡心。乾隆1785年,乾隆舉辦了“千叟宴”,請了全國60歲以上的老頭3900多人,其中有一人,自報家門141歲。如果是真的話,1785-141=1644,也就是說,這人見證了整個大清朝入關以來141年的歷史。乾隆一聽就非常高興,這人是大清入關到今天繁榮昌盛的`見證啊!說罷,便下命令與紀曉嵐“對句”。
乾隆轉眼就說出了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什么意思呢?中國人以60為一花甲,一個花甲就是60歲,花甲重逢,60×2=120歲,增加三七歲月,三七二十一,120+21正好是141歲。
紀曉嵐思考片刻后,馬上對出了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人活七十古來稀”,七十便是古稀之年,古稀雙慶,70×2=140歲,更多一度春秋,也就是140+1=141歲。表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乾隆皇帝和紀曉嵐都在祝這位老者長壽,實際是在祝愿大清王朝繁榮昌盛、興旺發達,深合乾隆心意。
數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數學的。
記住,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的。
教學心得體會4
學習了20xx版語文新課標,對其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針對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偏差,如閱讀教學中“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明確要求改正和防止。
本次修訂中,特別重視了漢字教育的問題。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我們著重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措施:
(1)從第一到第四學段始終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強調書寫的規范和質量。
(2)適當減少第一、二學段對于識字和寫字的要求。例如,第一學段的識字數量可以從1600~1800個減少至大約1600個左右,寫字數量也可從800~1000個減少至大約800個左右。
(3)針對識字寫字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在教學建議中進一步強調“多認少寫”的教學原則,希望下功夫扭轉多年來形成的每學一字必須達到“四會”要求的教學觀念和做法。
(4)在專家組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基礎漢字教學表》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以促進漢字教育的發展。《基礎漢字教學表》旨在幫助學生在初學階段掌握300個核心漢字。
總而言之,這次新的課程標準的更新,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更清晰的教育指導,減輕了學生的學業壓力,真正促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然而,如今的教育變革往往伴隨著得失,新課標的實施也不例外。我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平衡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化解二者的沖突。
教學心得體會5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發布與實施,為語文教師帶來了嶄新的教學理念和要求。我積極參加了持續教育培訓,并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從中發現了與以往課程標準的差異,明確了未來教學的重點,為自己的教學指明了方向。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我有了以下的體會。
通過學習,我深刻意識到了課程改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對課程改革的一些要點有了初步的了解。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并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我將結合最新的語文教學實踐體系,積極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推動語文課程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學習環境。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進行雙重轉變:一方面要改變教學方式,另一方面要改變學習方式。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最主要的挑戰。一旦教學方式發生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學習方式的改變可以在課堂上得到理性展示,從而證明教學方式的轉變是可行的,也證明了教師新理念的確立。通過課程改革的實踐我們得知,如果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那么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實現的`。
將學習教學大綱與研究教材和教學方法相結合;深入研究新的教材,理解并善于運用它們;注重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和個案研究,并積極收集相關資料;牢記驗證課程標準和檢驗教材的實踐任務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語文實踐的重要性,特別是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具體表現在要求學生多讀少寫,認真體會和鑒賞閱讀中的感受,培養他們表達對文本獨特理解和情感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當然,讓語文課程更貼近“文”的本質,讓學生在感受語文魅力的同時提升語文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將以學生為主導者,致力于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我將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我會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深知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各有不同的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需因材施教。因此,我將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例如,在教授識字和寫字方面,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并充分利用他們的生活經驗。我將重點教授識字方法,并鼓勵他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啟示非常深遠。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效提升教學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將語文課提升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服務。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樹立廣闊的語文視野,使他們的語文學習與豐富多彩的生活聯系緊密。作為教師,我們肩負重任,但我會盡我所能,落實新課標的要求,為我的課堂注入活力,不懈奮斗!
教學心得體會6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感到困難,缺乏靈感,無法找到合適的素材,甚至不知道從何寫起。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他們失去信心,對寫作文感到不愿意。我認為這種情況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態度和方法密切相關。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文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十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中,我總結了一些感悟,希望能與大家分享。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
作文教學難,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的問題,其實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缺乏足夠的靈感來源;二是對寫作的束縛感過重。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通過有趣的活動或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生活,讓他們充分參與其中,從而激發他們的情感和感受,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由被動地“要我寫”轉變為自發地“我要寫”,寫作就不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樂趣。其次,我們不應該輕易給學生定下寫作題目,從而束縛了他們的個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喜好和表達方式,如果過多地限制他們,就會導致作文內容單一,缺乏生氣。因此,作文教學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和表達方式,讓他們的作文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個性世界。最后,我們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調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生活本身就是寫作的源泉,只要我們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好和奇妙,就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和經歷,讓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融入到作文中,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二、聯系實際,指導學生作文方法
一是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習慣。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致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欲望。二是要在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優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理想的風箏》一文時,文中的對劉老師的外貌描寫部分,既寫出了劉老師身有殘疾的特點,又流露出了劉老師忠厚老實的性格以及對生活的執著追求。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描寫人物外貌時,既要抓住主要特點去寫,還應從外貌描寫中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課文通過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兩件事情來表現劉老師的身殘志堅,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明白寫人要選擇典型的事例去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在教學《飛奪瀘定橋》一文時,課文著重寫了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的令人膽寒兩部分內容,從中讓學生明白對表現文章中心關系緊密的內容要詳細,重點寫,對表現課文中心關系不大的內容要一筆帶過,要略寫;又如教學《赤壁之戰》一文,我們對赤壁之戰之所以能有一個清楚的了解,是因為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把戰役的起因、經過、結果寫的很明白,從中要讓學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順序寫,才能把內容寫清楚,給別人留下清楚的印象。三是要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美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有情而不能抒發。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
三、體驗生活,鼓勵學生說真話,表真情
生活是寫作的泉源,而大自然則是最杰出的教師。只有有源頭,才會有活水。生活即為作文之源,它們相互交織,彼此成就。我們需要確保學生在作文中找到自己的聲音,擁有真實的話題,真摯的情感,以及童心未泯的靈感。為此,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那些觸動心弦的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意識到,作文就是用文字勾勒生活的畫面,將內心的思緒與感受通過筆墨表達出來。
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生活,去體驗其中的點滴,發現其中的美好與真實。真摯的情感最能觸動人心,學生的寫作素材應源自于真實的感受和體驗。通過參與各類活動,學生不僅可以豐富內心體驗,還能提升認知水平,釋放想象力與創造力。比如,在勞動課上,學生親身體會了勞動的辛勞與熱火朝天的場景,這時我會安排一篇關于勞動課的作文,讓學生盡情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從而寫出真實而生動的作品。又如,周末學生參與家庭收割麥子的勞動,有些學生會將這一經歷與感受融入到作文中,有的寫出了勞動的辛苦,有的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恩,這些真摯的情感在文字中流露,著實令人動容。這種經歷讓人感受到孩子們在成長,懂事。沒有親身經歷和感受,就無法寫出真摯的情感。因此,我們應當始終堅持將作文與生活相結合,將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空談虛語、胡編亂造。其次,教師應當賞識并尊重學生的作品,讓他們敢于表達真實想法。當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摯情感時,即便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教師也應該給予指導和幫助,鼓勵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成長和改進。
四、師生互動,深入作文的修改、講評
1、學生作文不是作家的創作,更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要反復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正所謂“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
2、要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機構是文章的骨架,具體生動則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構成鮮活的生命體,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
3、教師對作文的批改講評是作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講評,肯定他們在作文中的優點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與失誤,還要強調師生合作評議,學生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養成勤于修改的好習慣。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的優點、閃光點,一定要提出表揚,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鼓足他們樂于作文的勇氣。
教師若能秉持新穎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立足于現實生活,成為積極參與生活的倡導者。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為學生提供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賦予他們表達的自由與空間,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必將改變學生對作文的抗拒態度。每位學生都將享受作文的樂趣,樂于表達,使作文成為表達生活、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而非負擔。
教學心得體會7
上周,過了三天就要期中考試了,這是高一學生入學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考試。
也是對實施數學模塊化教學的師生共同成果的第一次檢驗。我的班級是12班和13班,可能是班主任效應吧。在3班,課堂氣氛很好,師生互動隨著課堂波動。站在講臺上,感覺每個學生的臉上都寫滿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和求知欲。站在這樣的班級里,體會學生一點一滴的不斷成長,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當然,很多老師都體驗過這種快樂。充分滿足了我作為三班老師的驕傲。
然而,我教的另一個二班讓我很頭疼。每堂課都需要強調課堂紀律。幾乎孩子們都不聽話,調皮搗蛋,這讓他們在我的課堂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師生溝通不協調,教與學的步調不一致。這就要求我幾乎每次下課都要趴在桌子上反思很久。在反思中,我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要努力改變現狀,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學生的問題,自己的問題,努力在不斷的接觸、不斷的摩擦、不斷的溝通中與學生達成默契,從而進入良性循環,讓學生和自己的課堂效率最大化。雖然每次上課都鼓勵學生,但其實是在鼓勵自己不要放棄,不要灰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內心想要改善的想法卻在一次又一次中不斷減少甚至被摧毀。
今天終于上了一堂觸動我的課,讓我體會到了久違的快樂。我多么希望大家在我的`苦惱之后,和我一起分享這份收獲的喜悅。其實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總是帶著一種莫名的熟悉的失落感進入二班。就像之前的題目分析論文一樣,只是用之前的知識增加了一些對比和直觀的解釋。當然,這是我在沒有太多意識的情況下改善課堂的另一種嘗試。但是,當我分析每道題和我平時做的同類型題之間的聯系時,發現它們漸漸萌發了我對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的遺憾。這樣一來,每個學生的聽課熱情都在不斷提高,聽課的狀態與之前的狀態相反。同樣,這種上課的狀態也激勵著我不失時機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第一次在二班提前完成了上課內容。在最后幾分鐘,在我自己總結和討論的時候,我繼續讓學生解釋他們對錯誤問題的看法。我在糾正他們,重新樹立正確階梯思想的同時,也再次提醒自己再次改進課堂的方向和決心,因為這兩個月來很少有同學向我提問,更別說和我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了。看著那些之前對數學毫無興趣,甚至各科都睡大覺的同學們熱烈地討論提問,我的內心一直被這兩個月來不斷探索如何重建我的課堂,如何改進所困擾。當取得初步成果的時候,我覺得好開心,這是一種我很想和別人分享的快樂。
二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雖然和三班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二班經歷的這種快樂,卻遠遠超過三班。因為它見證了我兩個多月的努力,見證了實質性的飛躍,見證了我和同學們的共同成長,也挑戰和激勵了我自己的教學管理。
生活點評:我在教學生涯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如果我把每一次困難和挑戰都當成對自己的磨練、歷練和機會,相信你會在克服困難的那一刻體會到作為老師所能體會到的那種獨特的快樂和自豪。
教學心得體會8
21世紀以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為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指引了前進的方向。這使得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認識了新一輪課程標準。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包括:
深度挖掘語文教育的內涵,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其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貫徹教育規律,強調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根據學生語言能力和身心發展狀況,確定階段性目標,并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
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遵循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
在教學中,確保教學備課和課堂教學都覆蓋到每位學生,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確保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快的學習發展。
三、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運用于教育教學。
生活中隨處可見語言的身影。語言是我們溝通的橋梁,承載著人類文化的精髓。語言既是實用工具,也是人文情懷的表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確立“以學為本”的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從學生的“學”出發,靈活調整課堂教學方式。同時,也需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學習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引導,深入講解,精心設計練習,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領地。通過積極參與,學生能夠主動探索,自我領悟,成為知識的創造者和主人,而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
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要,使自己有很大的收獲,思想觀念上有了轉變。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努力做到:
1、不斷更新認知、擴充知識,培養自身的全面素養,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學習能力。
2、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在重視培養語文基礎的同時,積極推動創新教育,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勇于思辨、發現新見解、探索新途徑。
5、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閱讀,而非簡單灌輸書本知識,同時賦予學生與文本直接、多次對話的機會,培養學生信息搜集、處理能力,拓展認知視野,促進思維發展,感受美的魅力。
6、在提升學生寫作和口語交流能力方面,鼓勵他們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至關重要。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自由地展現他們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敢于說真心話,誠實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因此,我們的教學內容會盡可能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表達出真實而有趣的觀點和想法。
總之,在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建立起一種信任和尊重的關系,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支持,讓他們能夠高效地學習。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互動的學習環境,提供學習的時間、空間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發展。
教學心得體會9
在教授《孟子》的過程中,跟學生一起體會到了跟學習《論語》時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相信學生們收獲到許多自信與知識,而我也收獲到了許多現實的快樂與精神的富足。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西方人能創造出諸多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重大的現代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開發并貫徹了一套人類交往的規則,這一規則是基于對經濟活動方式的摸索與路徑依賴,對人性善惡交織的深刻認知,對社群整體價值觀的認同維護,并有效抑制了機會主義和權力的濫用。這些規則統統被稱為——制度,在東方古老的華夏文明誕生的這片土地上,它被稱為周禮,或叫“禮樂制度”。承載著我們中華先人這一政治與立世思想的儒家學說,由孔子始,在孟子這里,因其灼灼其華、雄辯滔滔的精彩華章被進一步發揚光大,再到后面的《大學》《中庸》,是哲人反復論證這一治世處世理想在思辨上留下的余韻。所以,《孟子》承前啟后,在備課時要花費比以往更多的時間精力,有時為了查證一些思想的緣起,會重新學習整理西方文明發展史的資料。
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處理自己作為個體與外在世界的關系,不管男生女生,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要做的功課。認識我們所處社會的形態、本質、架構它的思想基礎,是每個東方學院的小學員從現在就開始已經在做的功課。孔子說:“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正是儒家思想最迷人之處——對自我、他人所具有的強烈社會意識,從“已”和“人”的關系角度,儒家強調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告訴我們做人要有警醒的社會意識,并且要積極地維護這種關系。那么在《孟子》的學習中,除了繼續認識和熏陶禮樂治國這一傳統文明的基石,我們又接觸了同時代農家“與民并耕”、墨家“愛無差等”、楊朱“為我”之說、於陵仲子“清高于世”等先秦諸子的社會人性意識,同時還能獲取另外一種平時生活中不太會有、但也極為難得的視角——帝王家的視角,帝王之家觀念意識形態如何,為何出言必“言利”,孟子如何漂亮地反駁引導“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以上種種,形成鮮明對比,給學生以極大的沖擊力,不僅僅使其認識到先哲思想領域的豐富性,還能從對比中去感知儒家思想的可貴之處,去思考個人的價值觀該何去何從,該如何樹立自己的人生觀。
那么我如何在教學中貫徹自己對國學授課內容的理念,幫助學生克服長篇大論學習中的難處呢?
01、縱深地、不厭其煩地梳理重要篇章的思維脈絡。不論是孟子與國君還是與其他名士的對答論辯,都要在邏輯上一點點理清其中的主要觀點、常用話術。很多名篇都是一問一答的形式,論辯對象提出什么觀點,孟子如何回應,話術的陷阱在哪里,如何巧妙地避開,孟子又如何給對方設置陷阱,怎樣在打擊別人的觀點中一步步建立起來自己的觀點,學生在一遍遍細致的思維梳理中,一定會有所獲得,這也是今后形成他們自己的思想和撰寫議論文的基礎。比如2.3、2.5、2.6、4.4的類比推理,2.8、4.8中概念的轉換在辯論中的作用,以及孟子慣用的、遍布各篇的比喻論證方式,這一方式使用起來優劣之處是什么。還有一項常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帶領學生細細體會和比較孔孟兩位圣哲的不同之處,從“人和人性”的角度看到孟子作為“王者師”和“大丈夫”,截然不同于孔子的雄辯滔滔的氣勢與情感。當同學們能用自己的眼睛把圣人還原為一個鮮活的人時,他們更能感知圣人的胸懷、情緒、好惡、愛憎,也更能領悟圣人的真正“可貴”之處在哪里。
02、通過緊扣文本和模擬生活化場景的講解方法,使學生理解孟子時時站在“民生”“民意”立場上憂國憂民的情懷。還記得去年有名女同學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感慨“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家長把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發在群里,當時引起了我深深的觸動,因為我上課時并沒有做到讓自己與每一位同學達到比較深的互動,我都想不起來這位同學上課時是怎樣的聽課狀態,但她在課下竟然順口說出這句經典的孟子之言,運用的場景也挺恰當,讓平凡瑣碎的生活瞬間充滿了一種經過厚重的文化審視過了的“審美”感!思及教學,我很惶恐,也很敬畏。惶恐自己會不會有講得不恰當的地方,他們像海綿一樣都吸收了,我只能在備課上對自己要求更嚴,查更多資料,教給孩子一杯水,我必須有一桶水;敬畏的是,一個個孩子都能做我的老師,他們的思維力這么靈活,記憶力又如此出眾,我在現實生活場景里,都用不出這樣的句子,并且用得這么好!我對社會學領域的理論和知識接觸得比較多,喜歡從社會文明歷史發展的角度,啟發他們比較古今與中外不同社會管理制度中所著重的`不同點在哪里,區別是什么,進步者為何被稱為進步,社會治理的智慧因具體的什么東西而切實體現,貫徹這樣的思想理念,對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政治環境代表了什么,讓他們在感受先哲智慧的同時,擴展他們觀察社會的角度和視野,思考自己將來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提高對社會和歷史的認知高度,教學相長,功不唐捐,我也從中獲益良多。
03、孟子的論辯有氣勢,文辭鋪陳華美,讀多了背多了用多了,也會讓我們談吐說話、遣詞造句、申辯觀點更具有美感。重要篇章我會和學生們一起背誦,有時讓同學們相互背誦,在這中間大家反復揣摩的“歌訣樂讀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語句中找出節奏規律,在音韻中找到句子怎么讀更有味道,更有利于記誦,經過這么久的引導和實踐,很多同學都喜歡這種方法,并且記誦得也很快。比如1.7“齊桓晉文之事”章共20xx多字,大家一開始畏之如虎,但經過多番鼓勵,分層引導,一遍遍地梳理孟子和齊宣王兩人的對話邏輯,班上大部分同學也都會背誦了,經此一役,他們對學習孟子建立了很強的信心,只要有心、有技巧、有邏輯并且付出努力,背誦長篇都不是太難的事。對于長篇古文的學習建立起自信心,在反復背誦中培養起語感,都是最難得的。
04、孩子們從論語學到孟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的提升,對人生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深度也不可小覷。比如學到6.1時對“枉尺與直尋”“合規與詭遇”究竟應該如何選擇,進行了激烈而尖銳的辯駁,展示了他們對復雜問題的多角度把握能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孟子》的學習依舊任重道遠,我有信心帶領孩子們克服一切困難,認真而出色地完成我們國學班整體課程的學習!
教學心得體會10
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不但要加強雙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特別是自學,尤其是在正課上,不但要提高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我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雖經驗不足卻對于教育教學有諸多熱情,并視之為終身使命。平時一直關注新教育的改革,身為數學教師的我,力求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新教學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育教學體會。
一.數學學習需要構成最佳心態
學習心態是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數學活動不僅是數學認知活動,而且也應是在情感心態的參與下進行的傳感活動。成功的數學活動往往是伴隨著最佳心態產生的。那么怎樣構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心態呢?我認為,要構成數學學習最佳心態,就必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輕松感、愉悅感、嚴謹感和成功感。
二.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而對于數學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去挖掘數學,他不僅要能“做”、“會理解”,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辨證等方面去展開。
以函數為例:
從邏輯的角度看,函數概念主要包含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三要素,以及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和一些具體的特殊函數,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這些內容是函數教學的基礎,但不是函數的全部。
從關系的角度來看,不僅函數的主要內容之間存在著種種實質性的'聯系,函數與其他中學數學內容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方程的根可以作為函數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坐標;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數的圖象在x軸上所對應的橫坐標的集合;數列也就是定義在自然數集合上的函數;同樣,幾何內容也與函數有著密切的聯系。……
教師在教學生時,不能把他們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課后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三.多媒體走入課堂勢在必行
課程改革是創新和繼承并存的過程,課程理念的創新來自于實踐,是對素質教育的深化,信息技術與新教材的整合更能體現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高中數學新教材簡潔、實用,一改過去教材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結果輕過程”,對背景知識的關注和應用不夠;不注重實踐和應用。新教材中選取了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和學生熟悉的教材,用生動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結論及思想方法發生發展過程的學習情景,使學生感到數學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沖動,從而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
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效果會更好,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不僅優化了教學效果,擴充了課堂容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知識的應用價值及活動理論上的教學新理念,呼喚教學理念的更新。而且,多媒體的應用還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輕松感、愉悅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一改老式數學教學的苦燥無謂。因此,多媒體走入課堂勢在必行。
四、要精講例題,多做課堂練習,騰出時間讓學生多實踐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可以按照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思維方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量,而要重視例題的質量。解答過程視具體情況,可以由教師完完整整寫出,也可部分寫出,或者請學生寫出。關鍵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來,而不是由教師一個人承包,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教師應騰出十來分鐘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若課堂內容相對輕松,也一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為下一次課作準備。
教學心得體會11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主陣地。如何搞好生物課堂教學,使生物課堂教學呈現出靈活性、多樣性、有效性呢?在這里談一談自己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指導學生做好生物課堂筆記
做課堂筆記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有的同學作筆記不得要領,影響了教學效果。例如一些成績不理想,不愿意動筆,能聽懂就萬事大吉的同學,他們根本不做筆記;還有的同學盲目做筆記,他們的筆記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記流水帳;還有的同學是單一的答案式筆記,他們不是記錄老師解答問題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結論。針對這些情況,指導好學生做好筆記顯得是那樣重要。如何指導學生做好筆記?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從如下幾個方面談談指導的方法。
1、質疑問難式。課前要指導學生認真預習,把疑難問題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并質疑問難,弄懂后再記筆記上。
2、重點式。要指導學生認真聽講,注重教師的非語言因素,語調,姿勢,從中判斷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并及時記下。
3、茅塞頓開處。有些問題,苦思不得其解,但經老師一點便豁然開朗,這就是千方尋找的答案。要及時記下從不知到知思路轉化過程,尋求解疑求知的規律所在,以開闊自己的思路。
4、隨意記錄異見。對于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學生持有意見之處隨時記錄,或者新的發現也要及時記下,特別是有疑而發的“靈感”,要善于捕捉,以供課后討論,并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5、某些問題的矯正思路或答案的記錄。有些知識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學生極易混淆,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辯錯的練習,交待矯正的全過程,撥正思路,學生要及時把矯正的過程記下來,從而進一步明確是非。
總之,做好課堂筆記,對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大有裨益。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做好課堂筆記的指導工作。
二、教學的情境創設要積極、新穎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所謂教學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教學條件和教學規律合理的選擇情境創設的方式。結合本人的教學過程,認為情境創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通過設問創設情境。就是要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問題可由教師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觀點,故意設疑或設置障礙,有意出錯,把學生中常見的錯誤認識提出等;也可以讓學生設計問題,讓其他同學回答、搶答或咨文自問自答等。
2、通過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這是生物課保持活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師聲關系有突破性變化,能有效的節約時間,增加教學質量,全面的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引導學生獨立地探索和發現,相互討論和研究,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經過長期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討論創設情境。討論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組織學生有的方矢的展開定向式討論;可以緊緊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有爭議的問題自由討論;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進行辯論或討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做調研式討論。在討論中,討論的主題要鮮明。學生唱主角,積極思考探究。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當好導演,有效的控制討論的內容、方向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總之,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果教學過程不創設良好的氛圍,不動之以情,不曉之以理,只滿足于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講述,就會堵死教育者通向學生心靈的大門,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好多同學進入中學后對生物的學習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學,對此教師要盡快改變這種狀況,針對農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從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及學習方法入手,提高他們的成績。
1、建立興趣小組,培養學生能力
我們建立了以學生為主的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每周集中活動一次,活動分兩個階段。一是開放實驗室。大部分同學都能獨立完成課本中的有關實驗。二是教師利用小組活動時間帶領同學到野外去采集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大量的動植物標本和圖片(攝影小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生物知識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制定學習計劃,進行針對性輔導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應不失時機的主動接近學生;()搞清知識上的差距,幫助其制定學習計劃,并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利用課余時間補差糾錯,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做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補習和落實,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師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環節
1、教師在課前備課要真正做到備教法、備教材、備學生,精選教法,潛心鉆研教材。找準每一節課的重點、難點。注意每節課與前后知識的連貫性,精心設計練習題和每堂課的板書設計,在備課中體現出對后進生的轉化,分析每一位同學的情況,看他們在本節課中可以回答哪些問題,真正做到顧及全部。
2、上課時要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是針對性的指導。在學生的思維或語言產生障礙時,教師采用精練恰當的語言進行點撥,幫助學生突破障礙,使之思維進程加快,語言表達流暢。讓學生分組討論,質疑問難,在討論中把重點難點解決掉。
3、課后教師要做好每堂課的課后小結。課后小結是常規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每上完一節課,都要把這節課的經驗和教訓記錄在教案上,在記錄是要把課堂上的成功經驗、失誤之處以及教學感悟等及時地記錄下來,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時、經常、全面的做好課后小結,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生物教學心得體會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認為是班主任的專利,確實,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起了主要作用。但是,身為任課老師,就沒有責任了嗎?恰恰相反,學生的發育過程是受到多方面影響的共同結果,他們所接觸到的'任何人和事都可能會對他們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所以,我認為,即使不是班主任,身為任課老師,也要注意在教學中滲透進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發。
例如,政治課現在改成了思想品德,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討論的都是中學生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通過師生共同探討,使同學們修正自己的價值觀,明確價值趨向,增強對問題的處理能力。另外,語文課的學習中,那些優美的詞匯,令人神往的意境,都會使人浮想聯翩,驚嘆祖國語言的精練,山川的壯美,讓學生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數學題的解答需要嚴密的邏輯,長期的學習一定會增進考慮問題時的全面性;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可以增長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等等。這些知識的學習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在生物課的教學中,我也注意到了隨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教授《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時,我就聯系了學生實際進行了教學。
飲食是人們每天需要的,已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關鍵的青春期,所以營養的攝入尤其重要,而學生們由于各種原因往往對食品有錯誤的認識。這就需要我們糾正各種心理誤區,引導他們到正確的食品觀念。心理誤區包括:
一、偏好某種食品。
很多女孩子都愛美,加上現在的社會輿論都是以瘦為美,所以部分學生存在“為了美不吃東西”的心理,僅靠水果蔬菜提供營養。如果這種心理持續發展的話,有可能導致厭食癥,就成了心理疾病了,會導致嚴重的后果。還有些學生滿不在乎,隨心所欲地吃東西,結果導致高熱量,高激素的東西食物攝入過多,長期下去的話,必然全導致身體營養不良。針對這一點,我給學生指出了危害,提出“飲食是為了健康,健康最美”的理念。
二、飲食不規律,認為對身體影響不大。
大部分學生都有這種心理,他們對待早飯更是如此。許多學生不吃早飯或草草應付,以至上午的學習和活動效率低下,嚴重的可能導致虛脫。這都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身體健康。
所以我在已學習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基礎上,為學生指出了危害,告訴大家,飲食不規律,不但會損傷腸胃,而且會造成能量攝入不足,不利于他們的生長發育,讓孩子們從心理上重視起來。
三、認識片面,過猶不及。
學生一旦認識了營養和安全的重要性,可能會產生多吃藥品補營養,完全飲用純凈水等心理,這種認識也是不正確的,只要按照食物寶塔的搭配,合理飲食,一般都能滿足人體需要,沒必要再吃藥補充,補過了量,反而不利于鍵康。有些人就是吃藥成癮,總覺得自己營養不良,吃鈣片、喝營養液,補來補去,越補身體越不舒服,讓學生了解這一點的話,就可以使他們免入這種心理誤區
四、自我放縱,不夠重視。
很多同學也知道一些生活常識,例如少吃油炸食品,不要吃街邊小攤,少吃街變小灘的食品等等,但總是寬容自己,或是堅守“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俗語,認為人家都吃了也沒生病,我當然也不會生病,于是就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學生深刻了解之后,就不會對家長在這方面的說教有逆反心理了總之,本課教學,重在糾正學生以往的錯誤或片面認識,使他們從心理上重視起來,認識到健康的食品和正確的飲食方式會有利于身體健康,而健康是一切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保證。
只有健康的心理趨向才能指導正確的飲食方法,才能有利于身體健康,這就是本節課,我要向學生傳達的思想。
另外,教學形式的選擇,也對學生的心理有影響,本課中我多次進行了同學發言和小組內討論的方式進行課程,這不單只對教學內容有利,更使得學生能夠處在平等、自由的氣氛中充分發表自己健的意見。即使錯了,也不能責備,要找出錯誤的原因。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擁有健康的人格,健全的心理。我想對一名教師來說,這一點是尤其不能忽視的。
以上幾點,就是我在教授本課時重點想突出的,希望學生在學完后,能夠在心理上對食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因為誤區而產生關于食品的心理疾病。
教學心得體會12
一、 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改善知識結構。
教學標準強調了教師與語文課程的同步發展,這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積極展開合作互動,從中獲得教學相長的雙贏效果。教師應根據個人特點和條件,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形成獨具風格和特色的教學方式。
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我們教育課程中,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放在首要位置,可見其在整個教學標準中的至關重要性。這里所說的“語文素養”不僅包括我們通常所說的語文能力,即閱讀、寫作、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更涵蓋了諸多方面:詞匯的積累、句子結構的運用、語感的培養、思維品質的提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成、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全面發展、文化品位的塑造、審美情趣的培養、知識視野的開拓、情感態度的塑造、以及思想觀念的引導等。這種語文素養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成長的基石。在當今社會,學習已經不再是一時的事,而是一生的事業。只有具備了這些素養,學生才能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保持持續的求知欲和學習動力,才能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他們需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進取精神。因此,面對新的教學標準,語文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心理學基礎,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并為他們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當今社會講究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人與人的合作,人與自然的合作。群體與群體的合作。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語文課堂將是一個廣闊的訓練平臺。
但要注意,開展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共同明確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地承擔起個人的責任,并尋求學生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協商、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學會尊重、學會表現自我……通過合作,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
探究學習的主要特征是“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這種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質上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思考的空間。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缺乏與人溝通交流的良好氛圍,那么,語文的課堂會給學生們提供這樣一個有效的環境,進行合作,進行探究。
四、新課標的要求不應拋棄傳統
傳統語文教學方式承載了豐富的教育智慧,強調了誦讀、背誦,以及對語言知識的積累和領悟。這種傳統方法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果我們能夠汲取其精華,結合現代教學方法和工具,進行創新,就能夠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讓它在當今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
總之,語文課程的改革中,我們需要主動融合最新的教學理念,開拓課程建設的新思路,著力于傳遞新思想,從而確保自身與時代接軌,更好地完成教學使命。
教學心得體會13
20xx年3月,我院首次承擔江漢大學臨床本科教學工作,各個教研室的教學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PBL教學從最開始的迷茫和不知所措,到后來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不斷的摸索、學習、討論等環節在各個教研室有序的開展著,下面是我對PBL教學工作的一些心得體會:
1、何為PBL教學?PBL教學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是最早應用于醫學教育的一種教學方法。現在PBL教學法已經得到世界醫學教育界的廣泛肯定,認為其在醫學教育中是一種成功的創新學習方法。它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方法,學習者將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來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方法。
2、如何撰寫PBL教案?今年我們兒科教研室共撰寫了4個PBL教案,包括新生兒(沉默的小羔羊)、呼吸系統(小軒生病了)、循環系統(小杰媽媽的煩惱)以及泌尿系統(不一樣的兒童節)。這個對于我們來說是很有挑戰的一件事。案例的撰寫是實施PBL教學的關鍵,要求撰寫教師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豐富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寫作功底,還需要代課教師在案例投入使用前進行集體備課,群策群力,查找案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并及時加以解決。撰寫教案是需考慮:(1)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核心內容,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以病例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基礎教學與臨床醫學知識等的交叉;(2)結合基礎教學階段的特點,適當選取部分臨床化驗指標、檢查結果及治療方法,引導學生圍繞預期學習目標進行相關案例知識的討論,避免學生過多糾結一些與案例主體不相關的細枝末節;(3)設計貼近生活的情境,創造故事情節,以敘述故事的方式展開案例敘述,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圍繞案例提出問題并加以分析和探討,借此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素養、溝通技巧等。
3、PBL教學的實施。在最初實行PBL教學時,我們的確有很多擔心,擔心學生能不能發現并提出問題、能否看懂案例中的醫學術語等。通過本學期4個案例的學習,我們感覺“充分相信同學的能力、適時的給予指引”在PBL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在執行PBL教學時介入學生討論的時候莫過于聽到討論偏離主題或出現錯誤。其實討論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思考和進步的過程,老師不要急于糾正,給予一定的時間,學生往往會自行修正。比如我們在“新生兒敗血癥”的案例中,有的同學提出可能是“新生兒核黃疸”,于是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至有關核黃疸的討論,大約持續2分鐘左右。此時,我們并沒有直接的否定學生的推測,而是很期待的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言,不負所望,很快就有學生提出,案例中有信息提示患兒體重不增、不哭等,接下來馬上又有同學補充患兒有腹脹等信息,老師鼓勵他們進行積極的體格檢查與論述,最終我們成功的把討論的主線引導到新生兒敗血癥。
4、PBL教學的優勢。(1)PBL教學法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探索性、主動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一般是“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而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學生通過討論、查資料等多種方式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這就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2)PBL教學法使學生具有問題性和參與性,它要求學生通過或圍繞問題進行學習,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培養綜合思考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材料。(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開始就提出問題,學生要經過對知識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及分析、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通過多種思維和認知方式才能獲得問題的解決,其實就是學生逐步獲得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作為PBL教學的老師,從撰寫教案中我們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案例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見證了同學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享受了引導的樂趣。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學生講述一個案例,不如讓他們從一個案例中,發現問題,發散思維,通過不斷的探討,最終得到學習的方法并收獲知識。
在今后的PBL教學中,我們會繼續這種學習方法,努力做到最好!
教學心得體會14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校由點到面開始全面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對我而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只有一年的時間。剛開始,我也非常茫然,編制導學案不知從何下手,教材內容不知如何取舍,每上完一節課,總覺得心里不是很踏實。但一年下來,我感觸頗深。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聚焦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實施有效課堂教學。下面我談談一年來自己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感受:
一、集體備課氣氛濃厚,課堂教學資源共享
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高效課堂實施中最重要的環節。與傳統教學相比,備課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此。一年來,我們備課組成員緊密合作,共同備課的氛圍非常濃厚。根據高效課堂實施的細則,每個教學單元我們要編制五份導學案,包括詞匯、閱讀、語言點、語言運用和語法復習導學案,有時還會編制單元訓練案。全組成員每人主備一份導學案,主備人還要制作課件和教學設計。然后我們集體討論,經過學校兩級審核,最后確定正式稿并印發給學生。我們課改班上課使用的是同一份導學案和課件,實現了資源共享。但是各位老師會根據自己的課堂情況適當調整共享的資源,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通過翻閱一學年來的導學案和課件,我感覺編制越來越規范,對于重點和難點的把握越來越準確,課件的制作越來越精美。我堅信:在備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學上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接受教育而言的一種主動學習方式。在高效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他們需要完成相關的導學案。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能夠獨立思考學習內容,還可以積累自己的學習經驗,獲得積極而深刻的情感體驗。這種方式可以將學生從“我要學”轉變為“要我學”,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活動空間。同時,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個人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也有利于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達到他們的發展目標。通過實施小組活動,我所帶班級被分成了10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6名同學。小組內部的同學積極互動,而各小組之間則進行激烈的競爭,爭取成為優秀小組。經過一年的實踐,效果非常顯著。
三、恰當的學案反饋,會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每節課都有學案反饋這個環節,反饋的內容包括學生學案中的亮點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又設有優秀個人,書寫進步個人,待優生,善于思考的個人,優秀小組,給力小組等,不管哪一項,都是對學生一種無形的鼓勵,學生對此十分關注。有時剛反饋完,有學生就問:“老師,優秀個人為什么沒有我?”這簡單的一句話,表明學案反饋對學生的學習觸動也是很大的。對平時學案做的比較差的學生,我不直接批評,因為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很強,我會把這些學生定為進步個人,利用課間或課外和這些學生談心,再次閱學案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學生的書寫更加的規范,上課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學習英語的興趣也非常濃厚,看到這些變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四、學生精彩的展示與點評,將整節課推向高潮
小組討論時,我們不再像以前一直站在講臺上,而是深入學生之中,在各小組之間來回穿插,了解各個小組存在的問題,隨時答疑解惑,從而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討論之后,就進入展示點評環節。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發現我所帶的兩個班級的學生無論是在哪個小組的哪個層級上課,都能積極地用英語發言。上臺進行點評的同學站姿正確,聲音宏亮,態度大方,充滿激情,思路清晰,并且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些學生就像一位位小老師一樣站在那里,他們的精彩點評總能贏得其他學生的掌聲。特別要提到表現非常突出的賀小卓、姬星宇和劉靜等同學。
五、創設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我更注重調動學生們學習、探討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學家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而快樂的課堂,和諧的教學氣氛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英語教學,上課時,基礎不好的學生看不懂,聽不懂,無心學習,如果教師不及時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無效。因此,我經常與這些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鼓勵他們在小組內積極探討聽取他人的意見,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快樂和諧的課堂,真正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另外,和諧快樂的高效課堂學習克服了以前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實踐機會不夠多,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逐步改變了學生懶于開口,懶于思考,過分依賴老師的被動學習方式。
總之,如果我們能夠正確運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實現教學的民主化,也能夠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機會。同時,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密度,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高效課堂的優勢,讓教師能夠輕松地教學,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從而實現最佳的教與學結合。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大家可以共享教與學的樂趣。
教學心得體會15
教學模擬授課是教育教學領域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通過模擬真實的課堂環境,讓教師能夠體驗到真實教學的情境,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最近,我參加了一次教學模擬授課的活動,通過這次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了教學模擬授課的重要性,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教學模擬授課是一次寶貴的實踐機會。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而通過教學模擬授課,我們可以在模擬的環境中面對這些問題,并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法。比如,在我的模擬授課中,我遇到了一個學生不太愿意發言的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通常會直接點名學生發言,然而這次我選擇了采用一個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發言積極性,結果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通過實踐,我意識到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其次,教學模擬授課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教室內的模擬課堂環境和平時的實際教學是有所不同的,教師和學生的身份也相反。在模擬授課中,我們可以扮演學生的角色,從學生的視角來思考教學問題和課堂效果。這種換位思考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生的需求和互動,進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在我的模擬授課中,我體驗到了學生的贊許和反饋,這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更加全面和具體的認識。
第三,教學模擬授課是一次專業技能鍛煉的機會。在模擬授課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還需要熟悉相關教學工具和技巧。例如,我在模擬授課中使用了多媒體教學,這要求我提前準備好課件,并掌握相關的操作技巧。通過這次實踐,我發現自己在這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準備不夠充分,對一些技巧的應用也不夠熟練。因此,我意識到需要更加加強對教學工具和技巧的學習和掌握,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第四,教學模擬授課是一次交流互動的機會。在模擬授課中,我們往往與其他教師一起參與,互相觀摩和評估。這種交流和互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和分享的平臺,相互借鑒和啟發,共同提高。在我的模擬授課中,我收到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不僅幫助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更為我提供了改進和提升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根據這些建議和意見,不斷完善我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提供更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教學模擬授課是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長的機會。通過模擬授課,我們可以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全面的回顧和總結,找出不足之處,并制定下一步的改進計劃。在我的模擬授課中,我發現自己在時間控制上還有欠缺,有時候過于依賴教師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思考和互動。因此,我意識到需要更好地掌握時間節奏,合理分配教學和學生活動的時間,保證課堂的高效運轉。這次的自我反思為我提供了自我成長和進步的契機。
綜上所述,教學模擬授課是一種寶貴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機會。通過參與模擬授課,我們可以鍛煉專業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可以在模擬的課堂環境中體驗到學生的需求和互動;可以通過交流和互動獲得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自我反思和成長實現提高和進步。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教學模擬授課,積極參與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素質。
【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學心得體會06-08
教學心得體會07-09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5-13
教學培訓心得體會11-03
教學常規心得體會11-28
現代教學心得體會09-22
教學教育心得體會11-15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1-17
教學實踐心得體會11-18
科學教學心得體會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