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1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通過這學年的校本培訓后,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展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如關于真才實學的老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現在,我有了更理智的看法,教師們不能再像一部部快速老化的汽車超負荷地在公路上疾駛,社會應該重視教師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在教師中大力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以前看電影《燭光里的媽媽》的場景時,我感受頗深: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優秀教師的形象無外乎就是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學校里,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大多不好,有的帶病上課,甚至當場暈倒。他們沒有天倫之樂,老人臥病在床,卻不能侍奉左右;活潑可愛的孩子沒人帶,只能反鎖在家;親人過世,卻不能趕回家見最后一面。教師是凡人,不是籠罩在崇高光環中的圣人,教師不應是站在講臺上拖垮早已患病的疲憊身軀,而充當學生含淚學習的崇高榜樣;教師也不應無情地把正發高燒的子女留給年邁的父母,自己卻被頌揚為舍小家、顧大家的優秀典型。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無疑是殺雞取卵。
總之,通過這學年的教師校本培訓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名讓領導放心、學生滿意、家長信任的好教師就是要以熱愛事業為核心,把熱愛學生視為靈魂,在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基礎上不斷進取。
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2
經過兩周的校本培訓,我對xx二中“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有了初步了解,也對這里愛崗敬業的老師們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我之后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基礎。
新課程標準對核心素養的要求、高考對學生能力的考察使得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我作為一直接受應試教育的“聽話”學生,對課改是有懷疑的,學生真的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嗎?經過自學可以完成不同難度的習題嗎?這樣的課堂老師該如何駕馭呢?這些都是我內心的疑問。
上周聽了幾節公開課,講課的教師都采用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學生們在課上努力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語言組織上仍很生澀,但我仿佛看到他們眼中有光,他們在積極地獲取知識。聽課后的研課環節,老師們會談談課堂設計的想法,都是在與學生交流后,針對難點設問,引導學生逐步前行,碰到無法自行解決的攔路虎時,老師再助學生一臂之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答題思路和語言表達得到了規范與鍛煉。
了解這一課改模式后,學校開始要求我們講一節高一年級的課,這對我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備課環節,我在使用備課紙(導學案)時就有些無從下手,因為整個課堂實際上是由問題來推動的,問題的難易程度會影響課堂的。推進,這就需要老師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所以課改實際上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課下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接下來是上課,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只自己講,我要讓學生動腦、開口,由于對學生的提問設計還不完善,時間上有所浪費,之后要更注意課程不同環節時間的設計。課下評課和反思中,我更加明確自己的不足,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除了聽課、講課,學校還為我們安排了講座,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做一名老師,如何去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首先,要愛學生,愛學生就要時刻留意學生,這就意味著老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上。其次,還要做好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落實教學的各個環節,虛心求教,不斷改進。最后,管理方法也不能少,對學生管理嚴格,學生才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諸位老師用多年的班主任經驗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兩周的培訓結束,課改讓我感慨頗多,特別是教師們的堅守更令我感動。課改的高要求需要教師打破原始模式,嘗試新方法,這種改變是需要老師們付出更大努力的。還有從事班主任的老師在崗位上的堅守與付出也讓我十分動容,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明白課改之路不易,唯有堅守,唯有努力才能與學生共同前行,才能取得成績。
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3
本學期,我校響應教委辦的號召,改變以往聽課、評課的老教研模式,以采集問題,提煉問題,解決問題為教研線索進行校本教研。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確定研討課題、集體備課、上課,聽評課、總結反思。
因為是第一次實行這樣的教研方式,沒有經驗,也缺乏理論支撐,所以我校語文組在確定研討課題時,根據從各語文老師處采集到的問題,提煉出一個比較小而簡單的問題作為語文校本教研課題《巧用方法減少學生錯別字的出現》。接著,指定一位中年級老師根據課題撰寫一篇教案,由教研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為減少學生錯別字的。出現出謀獻策。之后,這位老師上公開課,以檢驗策略的效果。最后,再對此次校本教研進行總結反思。
我們的校本教研還很簡單,很粗糙,很皮毛,但我們正向新的模式邁出了第一步。今后,要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要多向別人請教,讓校本教研開展得更好,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一絲的貢獻。 校本教研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教研組是教師群體進行校本教學研究的基本單元,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正在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是,在一些老師的觀念中,始終有個錯誤的想法,教學是教學,教研是教研,出現了教而不研,研而不教的學科教學與學科研究相分離的現象。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動能夠真正有效地開展起來,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教研過程中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一、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
校本教研圍繞著活動的實效性展開,形式上一改以往集體備課中面面俱到為各個擊破。具體做法為:各個備課組根據每學期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活動的重點,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能在深度上有所突破。主要是在抓常規的情況下,著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集體備課體系為主要載體的校本研訓活動。
二、有效校本教研的建議。
1、教研活動不在乎形式多樣,主要在于是否有效。傳統的聽課和評課,如果組長多動點腦筋,調動組員的積極參與性,那一定會很有成效的。集體備課也一樣,要翻新,不落俗套。
2、應從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著手,讓老師在活動中暢所欲言,而不是幾個老師發言,完成任務。同伴交流,團結互助很重要,這就要求教研組長能根據自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校本教研內容,引發老師的思考,解決本校的實際問題。
3、校本教研的主題選擇不能依靠教研組長一個人,而要充分發揮草根的力量,根據實際教學中的疑難問題來確定比較合適的研究小課題,并且討論制訂比較完善的研究方案,在實施中不斷小結、跟進、再嘗試,再研究,讓真實的小課題不斷地滾動,逐漸接近要研究的比較大的疑難問題。
4、作為校本教研我們確實應該著眼小處,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發現小問題、解決小問題的途徑來提升教研活動的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三、總結校本教研開展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
從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校本教研開展得好的教研組其教學能力整體很強,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差異不大,即使是剛畢業的新老師也能顯示出較好的綜合實力。而且,活動中教師們能暢所欲言,不同的觀點在這里不斷碰撞產生出智慧的火花。
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4
8月24到29日參加了合肥市屯溪路小學的校本培訓,在為期一周的培訓中既聆聽了陳罡校長講座、何炳章先生的報告,又學習了學校各職能部門的詳細工作安排,還有幸聽了一次來自全國最高學府中國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方剛教授的報告。感觸頗多,下面僅就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作以交流。
陳罡校長的講座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針對學校的培養目標、校園文化、核心價值觀等方面,下半場針對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進行分組討論、小組匯報。一場報告聽下來使我對陳罡校長的學識、視野、個人魅力有了初步的了解。有這樣的一位年輕有為、視野開闊、學識淵博、富有人文關懷的領導必定能造就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隊,學校也一定能辦出特色,經久不衰。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對學校培養目標的認識越來越具體,不再停留于綱要和規劃中的大而全,而是學校自身獨特的、具有民族和文化特色,且是對綱要和規劃細化的人才培養目標,這樣的目標才是真實而富有生命活力的。屯小培養“博學儒雅的中國人”的學校培養目標的提出我覺得就是一個創新,有了這樣獨特的培養目標必定要有一定的校園文化做支撐,而屯小“博、雅、趣、情”的校園文化為這一獨特的培養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是孩子的,每一個孩子都重要”這一學校核心價值觀深入到學校每一位老師的心中,作為屯小的新老師,雖然在選擇屯小之前對學校也做了很多的了解,也正是屯小的這一理念深深地打動了我,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十幾年來,已經不再滿足于“教書”。而是在追尋一種本真的教育理念、一種真正以生為本、讓語文回歸的一種教育。在聆聽了陳罡校長的講座和何炳章先生的講解之后,在研讀了《從教育原點出發》這本書之后,心靈上得到了震撼!這不就是我苦苦追求的教育嗎?這不就是我所向往的學校嗎?內心更加堅定了在屯小工作的信心。
一周的培訓對屯小的內部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理解了屯小名校的.成長歷程,之所以成為名校不僅僅是因為有獨特的培養目標、校園文化、核心價值觀,同時還有一整套完備的管理制度,一群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領導和教師隊伍。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秉承屯小的優良傳統,為培養“博學儒雅的中國人”而努力,在“博、雅、趣、情”校園文化的熏陶下與學生一道成長,樹立“學校是學生的,每一個學生都重要!”的核心價值觀,為屯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5
1月23日上午,我們全體教師集會在實驗小學報告廳,聆聽了江蘇省無錫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全國班團體有突出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全國情感教育與班級體建設實驗研究“領跑者”朱亞芹教師所做的《轉變思維方式享受職業幸福》的專題講座,獲益匪淺。
朱亞芹教師來自無錫市華莊中心小學,此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從高位回歸普通的班主任,她講述了原因,也道出了她向往的別有的幸福感。朱教師的講座主要圍繞這樣幾方面:
一、改變工作心態:從被動應付變為進取應對
人的幸福感往往來源于知足,在工作中要學會知足,不抱怨。我在過去的這一個學期工作中,作為新教師,在方方面面還有諸多不適應,對于一些安排工作的部署也會有一些自我的看法,朱教師認為:在應對現狀無可奈何之時,最應轉變心態,每個崗位都有它的不得已,僅有你在這個位置上時才會多一份理解。我想我今后我會對于每一個工作崗位上的人都多一份理解,對于工作不抱怨,進取的應對,以更加進取的心態去工作。
對孩子的則需多一分耐心,相信孩子都是可塑之才,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上進的意愿,壞事也能變好事,使家長也能對教師有信心。朱教師經過幾個她做班主任期間親身經歷的案例,來闡釋這一思想,形象生動,也使我更加佩服朱教師的智慧。多數人最為厭惡的應是被人冤枉的滋味,從這些案例中我明白了今后不能只看表象,一味的批評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追求上進的`機會,巧妙柔性的教導反而更有力量!
二、轉換教育主角:從教室個體到學生團體
朱教師分享了她的班級管理之道,讓我敬佩不已,班級管理的主角變為學生團體,每月的“優秀小干部”評選、各個班級部門的述職演說、自主選擇工作崗位、明確崗位職責等等,無不透露著管理的藝術、班主任的智慧。同時起教育作用的主角也變為學生,朱教師有句話說得好:同齡人給予的力量更容易轉化為學生提高的動力,這是與教師、家長的教育極為不一樣的。尋求的便是學生自我的醒悟,不要小瞧了這些小學生,有的時候他們能夠比教師懂得更多,更能理解同齡人從而幫忙同齡人,讓學生真正做好教師的得力助手,更是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體。朱教師的班級體管理總是自律的讓人驚訝,這個“最懶的班主任”是“懶”的有本領,“懶”的有智慧。
三、調整教育目標
關注重點從幫忙學生改正缺點到引導學生自我成長,開展活動并不影響班級學習,學科教育更不能追求一枝獨秀,從追求短期學習目標到著眼學生長遠發展。朱教師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也把一些成功的案例分享給我們,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鼓勵、欣賞的力量有多大。
何為“讀書人”,朱教師的解釋是有修養的人,是身上留下了受教育的痕跡的人。是需要教育讓好的品格、行為定型在學生身上,是需要學習知識之前先學會做人,品德的養成遠遠比記住那些死知識重要。
四、享受職業幸福
從注重結果轉變為享受過程,教師的幸福,是建立在學生幸福的基礎上的,把學生教育好,才能從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教師應當把工作當成終身的事業來完成,找到歸屬感,才能踏踏實實的進行教學工作,才會在日復一日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品出幸福的味道。改變自我去適應學生,真正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成就學生的優秀,這樣的教師才最有幸福感。
短短一上午的講座,朱亞芹教師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案例傳達給我們一種管理的藝術、一種教師的智慧,使我獲益匪淺。我相信,一個精力充沛,熱情滿滿,心中充滿幸福感的教師,必須也會帶給每一個學生幸福!
【校本培訓優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優秀15篇)08-19
[優秀]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5篇12-14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07-06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06-30
校本培訓的心得體會03-18
關于校本培訓心得體會03-26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4-25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模板05-11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