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貧窮的本質》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1
當我翻開《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的扉頁時,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本關于貧困現象的描述和分析,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領悟到了這本書所傳達的深刻內涵和豐富思考。這本書不僅讓我對貧窮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還讓我對如何解決貧困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對貧窮的新認識
在《貧窮的本質》中,作者通過對全球各地的貧困現象進行深入研究,揭示了貧窮的多重面孔和復雜成因。這讓我意識到,貧窮并非簡單的缺乏金錢或物質資源,而是一種多維度的困境。貧困地區的居民往往面臨著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就業機會等多方面的挑戰。這使我意識到,要解決貧困問題,不能僅僅從單一的角度出發,而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采取綜合性的措施。
二、對貧困成因的深入剖析
書中對貧困成因的深入剖析讓我深受啟發。作者指出,貧困往往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缺乏教育、醫療等基本資源使得貧困人口難以提升自身能力,難以擺脫貧困。同時,貧困地區的產業結構單一,就業機會有限,也限制了貧困人口的脫貧途徑。這讓我意識到,要解決貧困問題,需要從根源上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教育、醫療等資源,同時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對解決貧困問題的思考
《貧窮的本質》不僅揭示了貧困的成因,還提出了一系列解決貧困問題的思考和建議。作者強調,解決貧困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有利于貧困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資源向貧困地區流動;社會需要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等問題,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個人也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通過創業、就業等方式為貧困地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四、啟發與反思
這本書不僅讓我對貧窮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還讓我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反思。我意識到,雖然我們生活在相對富裕的環境中,但我們仍然需要關注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們。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要關注他人的困境,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
此外,這本書也讓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去關注社會問題,尤其是貧困問題。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結論與展望
總的來說,《貧窮的本質》是一本讓我深受啟發和感動的書籍。它不僅讓我對貧窮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還讓我對如何解決貧困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關注貧困問題,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就一定能夠逐步減少貧困現象,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展望未來,我希望自己能夠繼續關注社會問題,尤其是貧困問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貧困問題,共同為減少貧困現象而努力。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實現更加公平、和諧的社會而努力奮斗。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2
我覺得自己變急躁了,因為看到研究性的文章或書籍,都會先去看看它的結論是怎樣的。如果和自己的預想一致,就直接扔了;如果和自己的預想大相徑庭,甚至違背自身的立場,那也扔了;如果有新穎的說法或思路,再回頭去看它的論證。但對于這本書,我忍住了,是從頭看到尾的。
簡單地評價就是,事例的分析還比較有意思,但是解決問題的政策的參考價值較低。
分析的一大堆,雖有極少部分涉及中國,絕大多數對象都在南亞和非洲。如果這本書在上世紀50年代初被我國引入,那倒是很有些價值的。因為書中大量提到的通過瘋狂生育來防老,嬰兒注射疫苗,幼兒打蛔蟲,兒童義務教育等問題,在現階段的中國,這些都不再是需要討論或會在國家和公民間引起存廢博弈的問題。很多事情都是國家或公民必須做的,法定的,沒什么可討論的。而書中提到的那些國家中,當道還在為“法律父愛主義”的困境而躑躅。甚至一些公益組織還通過給父母獎勵的方式,讓他們允許孩子參加免費教育。這樣的父母在中國少之又少。
政策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還有給水質超級差(傳播瘧疾)的地區發放消毒粉等在我國幾乎沒什么可應用的(不知道印度會怎么看“村村通”工程),唯獨一個是在書中被反復討論,而在我國有可能應用的——小額貸款。
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貧困人口的企業家才能。但無可否認地是,貧困人口中的一部分人,的確具有極高的企業家才能。小額貸款可以向他們提供流動性,把事情運轉起來,使他們脫離“貧窮陷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小額貸款。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必須考慮本書前半部分所分析的那些貧困人口的特點,比如缺乏信息,比如風險巨大。怎么可能又是缺乏信息,又是難以承擔風險的群體,有了小額貸款,就可以大概率地發揮自身的企業家才能呢?這個事情的成功率值得懷疑。無論如何,這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路徑。而且我覺得由公益團體或私營組織來運作小額貸款,比政府直接指揮銀行(甚至政府自己)來操作,要好得多。
閱讀本書后,結合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對于扶貧,我有兩點想法:
一、扶貧方式有三步,挑出能扶的人,找出能扶的領域,選出扶的方式。必須是自己有脫貧意愿的人,才能接受幫助,否則,又是在浪費資源;不能從幫助者的`角度出發,而只能從受助者的角度出發,尋找幫助的領域;幫助的方式,用慣用語說,就是得是“造血式”的,而不僅僅是“輸血式”的。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不能達成合意,就只好無可奈何地放棄這種幫助的嘗試,否則其后果不會令人愉快。
二、移風易俗也能幫助人。移風易俗很難,傳統風俗很強悍很頑固。就像書中說的,可有可無的人情往來耗費了大量資源。或許要讓愿意接受幫助的人知道,如果想要改變,就要先放棄過去的一些習慣。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3
最近有一本書讓我非常印象深刻,我不敢說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觀點,但是這是有史以來我看過最直接把問題說的這么直接的書。這本書就是《貧窮的本質》。
說起貧窮我們并不陌生,提起貧窮就不得不說一下窮人,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很擅長概括經濟發展的秘密。他們運用了很多針對當地的考察記錄及實驗,探尋貧窮國家的窮人是怎樣應付貧窮的:他們知道什么?從表面上看他們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他們對自己及別人的期望是怎樣的?他們怎樣做出選擇?
在第一章中列舉了全球不到5歲就夭折的兒童有900萬。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貧困地區,并且這些貧困地區人口的.平均壽命不超過55歲。僅在印度一國,就有超過5000萬的學齡兒童連簡單的課文也看不懂。
馬拉維的食品短缺影響著超過300萬兒童;在贊比亞,自20xx年以來的嚴重干旱已導致糧食產量下降42%。因此,300萬贊比亞人將面臨饑餓,400萬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總數的1/3)已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超過1100萬埃塞俄比亞人急需食品援助。
杰弗里·薩克斯是聯合國顧問、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時也是一位貧窮問題專家。他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是:貧窮國家之所以貧窮,原因在于這些國家往往都氣候炎熱、土地貧瘠、瘧疾肆虐、四周被陸地所包圍。因此,如果沒有大量的原始投資助其解決這些地方性問題,這些國家很難提高自己的生產力。然而,這些國家卻因為貧窮,無法支付投資回報——這就是經濟學家們所謂的“貧窮陷阱”。除非這些問題的解決能夠落到實處,否則無論是自由市場,還是民主制,都幫不上什么大忙。
而全球每年在扶貧這件事情上也花了大量的錢。但是仍然沒有什么太好的效果,過去我知道,貧窮的本質是早收到了資源或資本的剝削,我一直都認為沒有剝削就沒有貧窮,但是作者的看法給我一個全新的觀點。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寧愿不吃飯,也要去買奢侈品。
在印度,99美分只能買15根小香蕉,或是3磅劣質大米。你能靠這點吃的活下去嗎?不過,20xx年,全球有8。65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3%)都是這樣生活的。有人認為窮人懶,不愿意思考。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大多數窮人都很勤勞,而且他們有非常多的想法。
作者說:“我們應該認識到,誰也沒有那么明智、耐心或博學到能夠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樣,對于那些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來說,他們周圍充滿了無形的助推力,而貧窮國家保健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讓窮人盡可能容易地獲得預防性保健,并規范病人所能享受的醫療服務的質量。”
讀完《貧窮的本質》我知道了貧窮的本質其實不是物質上的貧窮,精神上的貧窮其實更可怕。不止是非洲乃至全世界,這種貧窮的本質是一樣的。雖然作者的想法難免偏激,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應該正視貧窮,正視自己。這本書我有很多收獲。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4
貧窮陷入死循環的根源在拒絕“延時滿足”
“窮人在選擇食品時,主要考慮的并不是價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無營養價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樣……窮人常常拒絕我們為其想出的完美計劃,因為他們不相信這些計劃會有什么效果……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有比食物更重要的東西。大量記錄顯示,發展中國家的窮人會花很多錢來置辦婚禮、嫁妝、洗禮等,這很可能是怕丟面子的結果。”
“我們眼中的窮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機遇的土地。我們會好奇,為什么他們不把買那些東西的錢攢下來,將錢投入到真正能使他們過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窮人會更加懷疑那些想象中的機遇,懷疑其生活產生任何根本改變的可能性。他們的.行為常常反映出這樣一種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他們只關注當前,盡可能把日子過得愉快,在必要的場合參加慶祝活動……除了食物之外,他們需要面對太多其他的壓力和欲望……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食品政策只停留在這樣一種想法上,即窮人需要的只是便宜的糧食。” “純凈水、蚊帳、抗蠕蟲藥片或加鐵面粉,盡管這些東西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很大好處,但人們似乎不愿為此花太多的金錢或時間。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窮人不關心自己的健康?有證據顯示,結果恰恰相反……
他們常常把錢花在昂貴的治療上,而不是廉價的預防上……更糟糕的是,了解保健知識不僅對窮人來說很難,對其他每個人來說也都一樣。如果病人堅信自己需要打針才能好轉,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
窮人之所以會堅持那些看起來漏洞百出的信念,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在他們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希望變得至關重要……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
以上是從書中隨意摘抄的段落,讀來是否對這些窮人生活的描述似曾相識?盡管該書沒有研究中國的問題,但很自然地讓我們想起在我們的幫扶過程中也有人抱怨貧困戶將自己送去的農作物種子、牛羊豬殺掉吃了,而并沒有如我們所愿去種植、飼養以獲取更大的價值。
一位青海的校長曾分享,在開展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過程中,他對自己負責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發現他們無一是因為貧困上不起學,而是他們并不想上學。
這一現象也與書中所呈現的世界其他貧困地區的情況高度一致。而作者對這些現象的分析是否又讓我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貧困的原因是什么?窮人有什么需求?窮人怎樣才能擺脫困境?貧窮讓人喪失耐心,更容易做出不理智的沖動型的決定。
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窮人想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一點,在重要的場合更有面子一點。
窮人更容易拒絕延時滿足,比如教育、學習,因此很容易掉入一個幾代貧困的死循環。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5
長久以來對貧窮的衡量標準,一是饑餓,日攝入卡路里在1200以下;二是教育,無法獲得基礎教育,將時間花費在干活養家上;三是疾病,窮人得不到好的治療,也不愿意在預防上花錢。
窮人之所以窮,一是家庭環境貧窮;二是缺乏維生技能致窮。家庭環境貧窮,則有缺少足夠的營養,缺少受教育的機會,更容易因為疾病死亡,導致生活不幸。現有的社會救助多數是從這三方面入手,提供低價、易獲得、免費的食物,提供免費教育,提供免費的疫苗和健全的公共基礎設施來保障衛生安全。但是這三方面的救助,從世界范圍內來講,并不順利。其中遇到的`問題很多,如窮人得到補助,不是增加能量型食物消費,而是轉向味道更好的高熱高油高脂的食物,來獲得及時滿足;學生在學校因為貧窮,受同儕壓力大,同學看不起,老師不關注,學習成績差,往往求學不易;而在疾病方面,一是疾病治療花費大,窮人難以承擔。二是窮人科學知識淺薄,常常拒絕正規醫院的治療,而轉向封建迷信,三是預防意識差,不重視接種疫苗、做好環境衛生、飲用水安全等。
在維生技能方面,窮人的表現同樣不佳。一是短視,只重眼前得利。可以說窮人的慣性思維里是看不到未來的,他們并不會認為生活充滿希望,更傾向于選擇及時享樂;二是信息匱乏,資源是有限的,窮人無法在社會運行網絡中,快速搭建個人利益網絡,而愈加封閉;三是自我控制過度,造成精力的過度消耗。窮人的財產微薄,對所有消費精打細算,謹慎維持,少有進一步投資的打算。
從社會救助來講,政策制定者能給窮人什么?充足的食物、免費醫療和疫苗接種、免費教育,不止于此,應該是更全面和可獲得的科普知識、充分的就業機會和創業環境、以及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
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作為個人力量單薄的普通人,自己何嘗不是掙扎在生存線上,不至于窮困,但也與富足無緣,所以借此書反思自己的思維死角。一是信息不足。結束學生時代,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限,除了被動接受娛樂化的資訊、圖片外,并沒有繼續建立知識網,以至于無力反抗生活的一潭死水;二是缺乏長遠目標,書中對窮人拒絕儲蓄有一段描述是,窮人認為未來遙不可及,儲蓄沒有價值,不如花掉。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好的住宅,學區、交通、生活便利性,是可以逐步達成的,不能因為高額房價、車價,就放棄對將來的規劃;三是理財的第一步就是儲蓄。有多少人工作之后一直是月光,是負債狀態。錢是可以不花的,而我們早就陷在了消費主義的泥沼里,無法自拔。
從拒絕做窮人開始,解救自己。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相關文章:
貧窮的本質讀后感(精選18篇)09-27
貧窮的名言02-14
生命的本質07-02
富有的貧窮07-15
貧窮和富貴06-21
貧窮和富貴06-21
論貧窮作文09-05
面對貧窮作文09-02
經典勵志文章:貧窮不可怕,貧窮思維才可怕05-07
堅守本質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