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翻譯的實習心得【精華】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翻譯的實習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翻譯的實習心得1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即將結束《英漢翻譯教程》的學習。通過學習,我又掌握了一門新的英語學習技能,也初步了解了英漢翻譯的基本要求與要領。簡而言之,就是獲益匪淺。
英漢翻譯是一門建立在綜合能力基礎之上的學科,囊括了全方位的知識以及中西文化的差異。不管是對個人能力以及日常積累都有較高的要求。前我一直有一種誤區:認為只要掌握大量的詞匯,翻譯起來就會很容易,認為翻譯只不過是把大量的詞匯拼接連接在一起。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這門課程時驚覺自己原來的思維是有多么的狹隘。當翻譯一句話時,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組合。勉強組合在一塊時不是錯誤百出,就是很Chinglish.
首先,英漢翻譯應遵循“忠實,通順”的標準。所謂忠實,就是忠實于原文的內容。由于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一句英文在歐美人看起來順理成章,而在我們中國人看起來就會極其別扭。我們就會在翻譯過程中不自覺的用上自己的思維,因而改變了原文的意思破壞了原文的風格。通順就是指原文語言必須通俗易懂,符合規范。譯文必須通順,避免死譯,硬譯,符合規范。把原文的內容適當的表達出來,既不能改變扭曲,也不能增加或刪減。如“Heisseriouslyill”.就譯為:“他病得很厲害”。有人為了追求漢語的“漂亮”譯為“他茍延殘喘”,這就得不償失了。
其次,翻譯分為三個階段:理解,表達,和校核。準確理解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注意上下文的關系在翻譯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在翻譯時采取直譯或者意譯兩種方式。有時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直譯和意譯結合起來使用。主要取決與具體的情景。校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不可忽視。即在翻譯時要經過反復的推敲,已到達最好效果的翻譯。
翻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做好的事。我們在日常學習中必須注重積累有關英譯漢方面的知識以及基本方法。了解基本英漢語言對比(詞法和句法)。通過對比,掌握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以及所對應的意思,在翻譯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的運用。避免造成錯用,誤用,鬧出笑話。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語言的發展,很多英語單詞已經不再緊緊局限于其原有的意思,更有了擴展。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擴充自己的積累。同時,我還學習掌握了英譯漢時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增詞法,重復法,省略法,以及詞義的轉義等等。還有關于各種不同句型的不同翻譯方式。如定語從句,被動語態,狀語從句等等,這些在書本上都有系統的介紹。我們在日常練習的時候也要避免為了做題而做題,要在過程中學會理解,應用這些方法。
我還體會到理解和翻譯并不是一回事,幾個人的理解相同,翻譯成的文字風格可以是不同的。通過學習,我了解到可以直譯的就直譯,只要把詞序調整一下,保證通順,不致引起誤解就好。如果不能直譯,可憑借各種翻譯技巧,在不偏離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對句子的結構作一些變動。方法也好,技巧也好,都是為忠實、通順地再現原作這個目的服務的,其功效自不待言,但并非萬應靈藥。任何方法在應用中都有其限度,過猶不及。如果一味死搬教條,盲目遵照翻譯的規則,過分依賴這些翻譯的技巧,最終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果。優秀的翻譯者會在在實踐中經常數法并用,因人因文而異,并無一定之規,主要靠自己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和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才能最終達到得心應手、曲盡其妙的境界。
經過學習,我確實獲得了不少的進步以及在本學期的翻譯學習中,我們獲得了翻譯專業應具備的一項技能,也對下學期的漢英翻譯學習有了初步的計劃和想法,以后學起來的`時候亦不會無從下手。我相信我在今后的翻譯道路更加寬闊平坦,我會再今后的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技巧,是這些寶貴經驗成為翻譯學習的寶貴財富,力爭做一名合格的英語人。
我也知道只是經過這學期的學習,我還有很多缺失以及不足的對地方。像中西文化這方面我就做的不是很好,經常在翻譯時會弄不清具體的背景知識而做出錯誤的譯文。翻譯的時候也會出現措辭不當的現象。我還需要繼續的加深關于這方面的知識。翻譯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但是也不是高不可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積極學習進取的心,無論何時何地不能失去對翻譯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有勇氣克服它。翻譯本就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積累,應運的過程。我有信心在未來的學習中會越走越遠,越做越好!!!
翻譯的實習心得2
這學期的翻譯實習很有意思,很有趣兒。我們每個人都當了一回導游,把學校逛了一大圈。這讓我想到的耶魯大學的宣傳片,如果條件允許,我也想把我們的實習拍成片子,讓大家也感受一下淮工的校風校貌。
把學校逛一圈真的挺累人的,還好我們選了個好日子,沒有似火驕陽,微風習習,蓮花飄香。雖然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校園,但是要讓你講講她的歷史、文化,還真的有點難度。所以我們十五個人共同合作,明確分工,而且在導師陪同我們實習之前,我們早已經把學校逛了好幾遍,實戰演練了好幾回合。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臨場還是有幾分緊張。最欠火候的'地方是我們太嫩了,一點也沒有導游的氣場。導師說這個實習不僅僅是鍛煉我們的英文水平,更是鍛煉我們的綜合能力。干一樣就要像一樣,要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是導游。其次,我們的線路設計有些不合理,走了很多回頭路,這樣子很容易引起游客們的不滿。我們只顧著介紹景點,也不關心游客走了那么久累不累、渴不渴,不問問人有沒有人想去洗手間,太不人性化了。
這次實習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雖然旅程很長、而且景點對我們來說也沒有新鮮感,但是我們依舊一路歡聲笑語。同時,這次實習也加深了我們對學校的了解。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英語,馬上就大三了,可是我們還存在著語音語調的問題。導師還當眾說我的發音很土,好丟人啊。雖然說內容為王,但是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口語是個門面,口語之于英文就像書寫之于作文。我真的好慚愧,學了那么多年英語,連簡單的good morning發音也發不標準。我的口語問題早在大一時就被發現了,不過一直沒有采取拯救行動,現在真要高度重視了,否則大學四年畢業了,還是一口土土的英文。很多東西,用中文表達出來毫無壓力,可是用到英文就發愁了,詞匯不足、表達不清晰、反應不夠迅速。
導師說這次實習是他們共同精心策劃的,并且和很多企業一起商討他們到底需要什么的人才。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書面上,要運用。企業希望我們一畢業就能為他們所用,他們不愿意多花精力和時間來鍛煉我們。天下老板一般黑呀!不過這也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技能,有壓力才有動力。希望我們在剩下的兩年時間里,不浪費光陰,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將來更好的服務社會,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每個大學生都在學英語,作為英語專業的我該如何立足?我正在尋找答案……“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只要專業技能夠硬夠強,一定會有自己的舞臺。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只有足夠的input,才能output。
翻譯的實習心得3
一、翻譯中遇見的錯誤
1、脫離上下文,理解錯誤
在漢譯英的時候,由于對篇章內容的整體性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脫離上下文,把這些句子孤立成單個部分來看,導致所翻譯的句子與原文所表達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別。
2、逐字翻譯
翻譯時,通過谷歌或者百度在線查閱一些不懂的字詞翻譯,把漢語對應的英語詞匯搬出來,而沒有用英語將原文的真意確實、生動地表達出來。
3、受制于原文詞序及原文詞量,譯句呆板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上的差異,句子成分以及詞序的排列經常是不同的.,如果要翻譯成比較流暢合乎漢語表達規范的句子,需要把句子在前后次序上加以調整,有些句子則需要增詞或減詞以符合文章的原意。
4、文化背景知識缺乏
著名翻譯家王佐良說過“翻譯的最大困難是兩種文化的不同”。翻譯作為語際交流,不僅僅是表層語言的轉換過程,也是文化的移植過程。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對文化背景有高度的敏感性,應認識到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的相輔相成的固有關系,留心積累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否則譯出來的句子會讓人感到莫名其妙。
二、基本解決方法:
1、理解
理解是翻譯的第一步,如果沒有理解原文,那么翻譯出來的句子再漂亮也是徒勞的。理解大致可分為對語言現象、邏輯關系、原文所涉及的事物等幾個方面的理解。可以通過對上下文句子的理解,把句子中的一些生詞、詞組、慣用法具體含義的選擇縮小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翻譯過程中對于不同境地的轉折連詞或者是語序的位置都要考慮怎樣放置才是適當的位置。
2、進行句法結構分析
先對句子的語法成分和句子結構進行分析,進行這種分析尤其是對那些比較長的句子是非常適合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邊看譯文邊翻譯,譯到一半譯不下去的現象。英語句子受嚴謹的主謂框架結構和嚴謹的時態、語態等曲折變化,以及復雜的從屬結構和豐富的非謂語及介詞短語等表達手段的影響,可以變得非常繁復,盤根錯節,句中有句,形成多層次的“葡萄式結構”,而漢語多散句、緊縮句、流水句或并列的復句,形成層次不多的“竹節式結構”。因此,漢譯英時常常要打破漢語的“竹節式結構”,化為英語繁復的“葡萄式結構”,這在句子內部的順序上就需要做一些調整,否則會造成譯文的不通順或晦澀難懂。
這次翻譯實習的另一重大收獲是我們培養的團隊意識。在不懂如何翻譯某句話或者段落時,或者與自己的隊友互相討論,或者通過翻譯相關書籍,或者借助網絡使翻譯變得通順。總之,這次實習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