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磨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磨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1
一把好劍需要千錘百煉,一塊好玉需要精雕細琢,一節好課的誕生,同樣也離不開反復推敲,不斷調整與修改,這就是常說的“磨課”。
昨日,象蟻科技創始人牛君誠老師從邯鄲自駕8個多小時到達北京慧銷邦,與韓曉賓老師共同研討為期3天的筑基運營系統課程,為慧銷邦學員日后打造堅實的基礎。
牛君誠(阿牛哥):一個行走在江湖上的天涯客
十七年的互聯網老兵,曾任阿里巴巴講師團導師,榮獲阿里巴巴“孺子牛”獎;
多次被地方政府邀請擔任企業論壇的參謀和嘉賓;
多家零售產業集群數字化平臺的聯合創始人和架構師;
為多家互聯網巨頭提供運營架構設計及人才布局,擅長互聯網商業頂層設計,流量運營架構。
好課是磨出來的。對教師來說,磨課的過程既是一個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
兩位互聯網營銷的導師,盡管對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很有自信,但為了創業云學城的學民能夠更好的通過“學習練習實習”的三習一體模式,真正掌握互聯網營銷的實操技能,特開展3天的筑基運營磨課過程。
磨課的過程是煎熬的,阿牛老師和韓老師一次次推翻自己的教學設計,一次次修改自己的上課環節,那種食之無味、夜不能寐的滋味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直至深夜2點才結束第一天的磨課歷程。
但是通過磨課,兩位導師更深知接下來為創業云學城學民所提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忙碌帶來的是豐厚的積淀,頓悟過后是深層的體會和思考。
筑基系統課程,是慧銷邦五大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門系統,也是實操必修課程,社群是互聯網營銷的`基礎,社群玩不轉,一切都白干!讓學民通過3天微信直播學習,7天練習輔導,21天實習陪跑,完整的31天學習過程,幫創業云學城學民打牢互聯網創業的基礎,樹立互聯網。賺錢的決心,實現互聯網創業的從0-1的成長蛻變。讓學民掌握互聯網的商業未來!
筑基運營系統課程體系的五個關鍵詞就是完善、專業、落地、實戰、見效。讓創業云學城學民通過學習而改變,經過改變而強大,實現銷售人才價值最大化,這就是創業云學城存在的價值。
什么是創業云學城?
慧銷邦·創業云學城,是慧銷邦依托北大縱橫商學院的優勢資源,著力打造的互聯網創業虛擬城邦,是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生態服務的平臺,是互聯網創業者的理想之城。
創業云學城的建立,專門針對學歷不高、條件不優、經驗不足和能力不夠,又想高質量就業,低成本創業,高回報副業變現的群體。給所加入的學民提供更大的收益,讓學民可以自主學習、掌握互聯網創業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的價值,從而實現高精就業鍍金,深度創業賦能,快速副業變現,從而打造高素質、有價值的人才。更能夠借助創業云學城平臺尋找合作伙伴、合作商機,坐享100萬人的內循環市場。
“投資一份信任,儲蓄一個觀念,收獲一生財富”是我們的信條,打造高質量、有價值、有夢想的人才是我們的希望,人有所才,才有所用是我們的宗旨。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2
昨天我們全體實驗小學高語組教師聽了三位年級主任的示范課,三位教師認真鉆研了教材,靈活地運用了導學案,為青年教師作了很好的示范,特別是趙老師的《莫高窟》讓我感觸頗深。
一、依課型靈活運用導學案。
趙老師在講《莫高窟》時,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壁畫的特點,并且滲透了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文章結構、語言特點等,教給了學生學法。在學習彩塑這一部分時,靈活地指導學生運用學案鞏固練習,讓學生根據學案自學,這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二、創設情境,啟發想象。
趙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創設一定的情境,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中,啟發想象,激起學生愉悅的情緒,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仿佛被帶到了敦煌莫高窟,親眼看到了壁畫,學生的想象完全得到了開發。
三、朗讀與分析結構相結合。
在講到第二段時,老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朗讀,小組匯報朗讀時自覺地根據句子結構做了角色劃分,朗讀效果很好,趙老師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作了講解,學生對這種結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總之,這一節語文課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時光!學生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最大程度地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
在磨課中成長
每一次講課都是一種歷練,在評課議課中學習,在不斷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這是前段時間執教《黃鶴樓送別》時的深切感受。
這是一篇“文包詩”,文章是古詩的背景,古詩是故事的濃縮。根據以往的經驗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三方面。
為了理解得更深刻些,我搜索到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閱讀了多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賞析,自認為胸有成竹。但在試講時,暴露出諸多問題:
1、引導孩子們讀文體會兩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后,匯報時有孩子直奔文章末尾,打亂了我的教學思路。趙老師告訴我,交流時要有調控。
2、教學語言隨意,要求讀,展示時卻讓孩子演,有些為難孩子們。王老師告訴我每一步的教學要干什么必須心中有數。
3、對學生的評價語起不到激勵和導向的作用。
4、對教材的理解沒有高度……
經過多次修改和推敲之后,我登上了公開課的講臺。讀詩,解詩意,想意境,悟感情,雖然每一步的教學我都清清楚楚,但教起來總感覺有點費勁,教學時間前松后緊,教學任務完成不充分。要老師告訴我,詩題的理解花費時間過多,可以在回顧課文內容之后順便解決。另外,教學過于理性,側重古詩,朗讀課文時間少,有些教學環節重復。這些點評實實在在,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接下來,兩位師傅和我一起分析哪些環節出了問題,該怎么問,怎么導。每試講一次,我都要征求同組教師的意見,并反思自己的教學。四次試講,四次反思,我的教學思路逐步明朗,教學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都心中有數。又一次面對外校的'聽課教師,我有條不紊,扎扎實實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心中無比高興。因為我明白每一次登臺不僅僅是對自己和孩子們負責,更是對學校負責。
在磨課中成長,感謝幫助我的領導和老師,實驗小學真的是個大熔爐!
一直覺得一堂好課是教師用心來上的。是要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它前前后后要教師付出若干的時間與精力才行。本學期的評教評學結束了,也留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本學期五年級的執教內容是《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講述談遷在若干年的心血化為烏有之后,從頭再來寫書稿的一件事。教學時我從這樣幾方面入手:
第一,從數字入手,體會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讓學生走進主人公談遷的內心,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毅力,并能用朗讀來表現
第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深刻體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嘗試為課文補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談遷遭受厄運后的心路歷程,寫一寫談遷二寫《國榷》時某個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說中積累,看中想象,寫中運用;讓學生既能“得意”,又能“得言”。
第三,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并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就會有希望。
幾次琢磨下來,我覺得,教師要做指路人,指明目標,引導方向。自己務必聲情并茂,感情充沛,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以情引情,以聲換聲!其次,要循循善誘,善于耐心地等待,能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也許是10秒,也許更長……接著,處理類似于“500多萬”“6次修改”“一點”“一百多里”這些細節方面,要結合生活實際,比較與聯系,讓學生更加能深切地去感受、體會,再深層次地感悟。再者,動情之處,配以感人肺腑的音樂,這就增加了一抹亮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嘗試做探路人,去歷經崎嶇坎坷,堅持探究。讓學生設身處地去體會,繼而再用朗讀去表現。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又是得意得文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這個課時的教學中,“名垂青史”一詞,是在抽取了內在含義后僅剩的意義空殼,要賦予它以活的情狀再現,就必須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去感悟。通過四幅畫面再現談遷重寫《國榷》時的情景,旨在發掘學生一切已有的生活來源,化枯燥死板的符號為形象鮮活的畫面。借助想象,沖破時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載”,捕捉人物的鮮活,深化理解,入境動情。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3
11月28日上午,“阜陽市小學國學教育教研活動之磨課活動”在太和縣一小的多媒體教室成功舉辦。本次磨課活動參與者有來自阜陽教育局周鵬主任帶領的名師團隊、王成杰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以及相關年級的老師和學生。整個磨課活動共分為四個階段:名師引領、分組評課議課、匯報交流、專家評課等。參課老師受益匪淺。
一、名師引領
太和一小的付莉老師和阜陽市北城小學葉慧老師分別給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國學經典教學。國學經典文化是我國古代先賢的智慧,博大精深,給我們現代人帶來很多啟示。可是在教學國學經典時,老師們卻不知所措,往往是把古文上成背誦課或者“一言堂”——枯燥無味。然而,今天兩位老師卻給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課堂,真正地走進經典,走進生活。如:付莉老師的教學采用創設情境,教學行大禮,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有梯度教學,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等等。還有葉慧老師為學生創設出輕松的課堂,讓學生在此自由發揮。上課伊始,葉老師通過大量的數字告訴學生老子的《道德經》被譯成外文,帶給學生深深地震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課堂上,葉老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每一位學生,教學時聯系生活實際,課件出示相關句子,配以相關文字和插入相關視頻,更直觀的理解句子的含義,并結合生活讓學生談感受,葉老師適時贊揚并小結,真讓我們享用了一場豐盛的教學大餐!他們的教學為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古文指明了方向。
二、分組評課議課
課堂教學結束后,阜陽市教育局周鵬主任給前來觀摩的'老師分了兩組,進行評課議課,并提出評課時抓住“老師們選材是否合適?教學目標是什么?”進行小組內評課議課。老師們也踴躍參加,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感言。
三、匯報交流
在王成杰主任的主持下,兩組各派一位代表上臺,就本組評課議課的內容展示并講解給大家,代表們針對不同的課進行了詳細的匯報。
四、專家點評
最后,周主任做了總結兩位老師成功教學的經驗:作為老師,首先有責任有義務把課上好!其次,得法于課本,引導學生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選材上切合學生實際,關注全體學生;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以標扣本順學情等等。
整個活動地開展,從聽、評、議到展、結,我們每位觀摩老師都親自參與,親身感受,與名師零距離接觸,聆聽專家的精彩點評,可謂是不虛此行,收獲頗豐!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4
今年我參加了區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研修培訓。此次研修活動既有專家引領、示范指導,又有實際操練、分享交流,真可謂精彩紛呈!回顧專家講座,我將自己的學習感悟總結為四個字:讀、思、做、寫。
第一是“讀”。幾乎每一位專家都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不僅是學生讀,還有老師讀;不僅是成篇的讀,還有整本的讀;不僅是讀文學著作,還有讀其它哲史科普類書籍。只有讀書才能豐厚自己的底蘊,才能讓自己的課堂語言生動一點,才能讓自己的課堂內容豐富一點。
第二是“思”。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我想就是因為他們樂于思考,善于思考。專家的“創意寫作”、“智趣課堂”……哪一樣不需要創造性思維?哪一樣不需要教師多想一想?想得多,教學才能更深入,更有新意,更有魅力!
第三是“做”。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說學到了知識,要運用于實踐中,這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每一位專家的理念、策略,都是他們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總結得來的.,而不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聽了都覺得很實用,很接地氣,能很好地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第四是“寫”。如果反思自己,在“讀”“思”“做”“寫”中,最缺哪個,我想應該就是“寫”了。有時,看到一篇文章,上了一堂課,聽了一個講座,心靈受到震撼,也會有所思考,也會在教學實踐中有所轉變,可就沒有是寫下來,可能還是逃不過一個“懶”字。再看看這些專家們,每個人都是筆耕不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只有“寫”,才能將自己的感悟總結、提煉,才能形成自己的教育實踐成果。不僅要寫教學反思,還要以自己的視角寫教材解讀,這樣才能吃透教學。今后,我也要多動筆,雖不能像專家們那樣出書立著,但能讓自己的點滴感悟聚沙成塔,也是很好的。
不同于以往的培訓,本次培訓還有學員備課磨課,交流展示這一環節。同行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如切如磋,反復打磨,為我們呈現出一節又一節精彩的說課,專家們的精準點評更令我茅塞頓開。為期一周的研修,時間似乎很長;學習交流,時間又似乎很短。時鐘的腳步在專家們的妙語連珠中悄悄溜走,在同行們的思維碰撞中匆匆劃過,積淀下的是滿滿的收獲和甜甜的幸福。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5
磨課,是指把平時積累的教學經驗,并集中組員智慧的課以及上公開課前的反復推敲試講過程。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復復的修改斟酌和耗費教師的.大量汗水。不過,這磨課的“磨”字就如俠客十年磨一劍、修煉得道一樣,道出了一節成功好課的艱辛和不易。
在準備國家賽課中我經歷了“磨課”。現在回憶起來,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獲。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真正體驗到磨課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成長來源于領導所賦予的機會及磨課教師的幫助。每一次磨課,我們都會在一起共同討論:討論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思路是否清晰、一個問題如何提問更加有效,怎樣板書簡潔明了更合理、怎樣才會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
這個過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學生、感悟課堂,在磨課活動中,我不斷總結,不斷改進。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6
今天(7月25日),小學教師遠程研修進入了第三天。上午,我和項目辦的同志們一起到各個學科專家團隊走訪看望,了解研修的進展情況。接著,召開各個學科課程團隊專家組組長會議,聽取大家對搞好遠程研修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今年,小學教師的遠程研修主題是:貫徹課程標準——基于學生學習行為的課例研究,課程實施的基本形式是“磨課”,而“磨課”運用的基本范式是“三次備課”。為了讓老師們深刻理解和把握“磨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我想談談對以下幾個問題的認識。
一、課是觀察老師教育教學行為的細胞
組織實施遠程研修,其目的無疑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而教師專業發展的載體多種多樣。在這里,對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來講,為什么大家往往對“課”的研究情有獨鐘?
首先,課是教師最熟悉的教育教學現象。教師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備課、上課、反思課。其次,教師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上好課。這是教師的看家本領。
第三,課是觀察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最直接、最客觀的“全息源”。
第四,課如其人。課最全面最集中地反映了教師的個性、能力、品德與知識素養。我們看到的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教師素質的集中反映。研究與反思課,就是研究與反思教師這個“個體的'人”。正因為如此,課的改進、完善與提高,必然意味著教師整體素質與專業素質的提高與發展。
二、課例是優秀教師教育創造性的集中體現
在確立了課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獨特價值之后,我們必須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什么樣的課才具有研究價值?這里有兩種價值取向:一是常態課,就是發生在一般教師的課堂的課。二是優質課。這就是優秀教師創造的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課,我們稱之為“課例”。“課例”往往體現了優秀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與教育風格,是優秀教師教育創造性的集中體現。
一個優秀教師留下的教育財富,除了他培養的優秀學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創造的優秀課例。這些“課例”對于廣大教師來講具有示范、引領與借鑒價值。正因為如此,廣大教師對“課例”特別感興趣。但是,必須強調指出的是:優秀教師創造的課例,并不能直接照搬于任何教師的課堂。這是因為“課如其人”,而人與人都是不同的。這就像任何一位卓越人物的優秀品質都可以供別人學習借鑒,但他所創造的優秀業績并不能供別人復制一樣。那么,在這里,優秀教師的“課例”對于一般教師的專業發展而言,其價值到底意味著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學習、體悟和借鑒優秀教師創造的優秀課例背后蘊藏的教育教學規律。
三、遠程研修就是為教師提供一種研究課例的范式
說到底,我們的遠程研修就是為教師們提供一種學習、借鑒、實踐優秀課例的范式。其過程大概包括三個部分:
(1)一堂好課是如何形成的?(2)按照一堂好課產生的范式,教師在同伴引領和專家指導下,進行課的設計,即“磨課”;
(3)運用“磨課”的辦法,研究、設計、實施、反思自己的課。前兩個步驟在集中研修期間完成,后一個步驟在開學后的校本研修中進行。
在這里,我想強調指出的是,“磨課”如何才能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就不能不談到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老師的“三次備課”思想。第一次備課,就是教師個人的獨立備課,成果是形成第一個教案;第二次備課,就是在教師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學習借鑒優秀教師的課例,成果是形成第二個教案;按照第二個教案上課后進行第三次備課,即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然后形成第三個教案……。于漪老師就是借助這樣的教育智慧,不斷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成為一位卓越的語文特級教師的。這就是我們進行“磨課”流程設計的經驗模型。
按照這個“磨課”流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為什么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里有以下三個關鍵環節:
(1)獨立“研課”。現在,有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分工備課,搞所謂成果分享;二是不動腦筋,直接照搬別人的教案上課。這兩種做法,都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沒有經過自己大腦的加工。必須堅持教師的獨立備課,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與潛能,俗話說: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大斤兩。其價值在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智慧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激活自己的專業發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2)與同行對話。包括與優秀教師的“課例”對話、與同伴對話。這個環節的要害在于尋找自己與優秀教師或同伴在課的設計上存在差距是什么?或者理念上,或者方法上,或者知識儲備上……找到了這些差距,才能找到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找到自己專業發展的著力點。
(3)實踐反思。包括上課之后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研討。這個環節的意義在于尋找自己的教學預設有哪些沒有實現?為什么?尋找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為什么?尋找下一步教育教學改進的方向,……。
綜上所述,“磨課”流程是形式,蘊含其中的價值對話是關鍵。可以說,第一個環節是對自我的“觀照”,第二個環節是對同行的“觀照”;第三個環節是對實踐的“觀照”。在這里,所謂“觀照”,就是對自我和他人行為背后的價值的觀察與省思。只有出現了這種自覺的觀察與省思行為,才能有教師主體專業發展的可能性。正因為如此,在遠程研修中,我們判斷教師專業發展的標志性成果,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師們的“磨課”成果——教學設計方案,而是對上述三次觀察與省思的記錄。透過這些記錄,我們能看到教師專業發展的著力點——理念改進、方法借鑒、知識提高、能力發展……。
在座談中,有專家提出遠程研修能不能更貼近教師的教學實際。言外之意,就是我們提供的“磨課”流程離老師們的常態教學比較遠。的確,每位教師的日常教學準備,特別是每堂課不可能都按照專家們提供的范式來進行,我們只是希望教師們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中要按照這種專業范式開展校本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7
昨天我們全體實驗小學高語組教師聽了三位年級主任的示范課,三位教師認真研究了教材,靈便地運用了導教學設計,為青年教師作了很好的示范,特別是趙老師的《莫高窟》讓我感想頗深。
一、依課型靈便運用導教學設計。
趙老師在講《莫高窟》時,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指導學生領
悟壁畫的特點,而且浸透了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文章結構、語言特點等,教給了學生學法。在學習彩塑這一部分時,靈便地指導學生運用教學設計牢固練習,讓學生依照教學設計自學,這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二、創立情境,啟示想象。
趙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創立必然的情境,把學生
帶到課文的情境中,啟示想象,激起學生歡喜的情緒,開發了學生的思想,學生憂如被帶到了敦煌莫高窟,親眼看到了壁畫,學生的想象完好獲取了開發。
三、朗讀與解析結構相結合。
在講到第二段時,老師要修業生小組合作朗讀,小組匯
報朗讀時自覺地依照句子結構做了角色劃分,朗讀收效很好,趙老師
總之,這一節語文課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歲月!學生在輕松友善的氣氛中最大程度地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
每一次講課都是一種歷練,在評課議課中學習,在不斷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這是前段時間執教《黃鶴樓送別》時的深切感覺。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8
一次次的試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獲,這其中有過困苦與彷徨,有過希望與欣賞。在“磨課”的`這些日子里,經常有身邊的人問我是不是很累?而我,總是用微笑來回答,因為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楊亞伶主任、劉建良主任、雷同社校長以及學區數學組的全體老師為了我執教的每一節課更是煞費苦心,大家齊心協力。每一次的試教,她們總會認真聽,聽完后總會為我獻計獻策,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幫助我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理清教學思路。每一次評課后我將大家給我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經過透徹的分析與理解,再進行第二次教學設計并進行第二次試講,各位教師再次聽課、評課,將兩次課堂進行比較,總結出我的進步與不足。當時大家坐在一起給我耐心講解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大家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許多真知灼見在相互的交流中產生,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團隊精神的良好體現。我也一一記錄下了大家的寶貴意見,消化吸收。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感謝給予我幫助的所有領導及老師們,讓我真誠地說聲“謝謝!”。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9
磨課猶如磨劍,鋒芒在無數次花火中呈現。當然這樣的花火便是我們在磨課的過程中反復推敲,不斷積累,把智慧和精華聚集在一起的過程,去努力呈現出每一堂精彩的課堂。
我認為精彩課堂的基礎是深入鉆研教材并抓住教材核心內容,去鉤織一個有型的網,這樣才會在有條有序的去組織語言,順利地進行余下的準備工作。
當然在和眾多優秀的教師進行磨課活動的時候,也讓我受益匪淺,那些都是我自己在書本及日常積累中所得不到的東西。“好課是磨出來的”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精心去設計方案,用充足的準備去講好一堂課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實驗,一次次的積累,讓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課的重要。在課堂去營造和諧的氣氛,熱情可以讓同學們滿懷信心地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象,哪怕有時候他們說的并不正確。并且這樣還可以在他們的錯誤中進行延續的剖析,去引導開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各種因素,這樣磨課雖然艱辛,但是其中快樂和收獲才是最大的。
磨課讓我必須站上講臺面對學生及聽課教師的檢閱,是一個反復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要先讓自己不斷積累去體會其中的精華,還要加上自身的觀點理念,靈活地運用在授課當中去。在磨課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氣和自信,它讓我對自己的說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接合在一起,從這樣的深厚的積累中讓我的授課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內心,磨課帶領自己越來越強大,不畏艱難困苦,要不斷突破創新,這正是要講好課不可或缺的精神。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10
昨天我們全體實驗小學高語組教師聽了三位年級主任的示范課,三位教師認真研究了教材,靈便地運用了導教學設計,為青年教師作了很好的示范,特別是趙老師的《莫高窟》讓我感想頗深。
一、依課型靈便運用導教學設計。
趙老師在講《莫高窟》時,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指導學生領悟壁畫的特點,而且浸透了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文章結構、語言特點等,教給了學生學法。在學習彩塑這一部分時,靈便地指導學生運用教學設計牢固練習,讓學生依照教學設計自學,這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二、創立情境,啟示想象。
趙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創立必然的情境,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中,啟示想象,激起學生歡喜的情緒,開發了學生的思想,學生憂如被帶到了敦煌莫高窟,親眼看到了壁畫,學生的想象完好獲取了開發。
三、朗讀與解析結構相結合。
在講到第二段時,老師要修業生小組合作朗讀。
報朗讀時自覺地依照句子結構做了角色劃分,朗讀收效很。
總之,這一節語文課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歲月!學生在輕松友善的氣氛中最大程度地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
每一次講課都是一種歷練,在評課議課中學習,在不斷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這是前段時間執教《黃鶴樓送別》時的深切感覺。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11
磨課,是教師針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反復地推敲、認真地斟酌,讓自己的教學趨于完善、完美的過程。磨課的對象不同,方式也迥異。有個人獨立思考的“獨磨”,有與同事共同探討的“互磨”,有專家指導下“引磨”。按時間段來分,又可以分為課前磨、課中磨、課后磨。
磨課,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自我反思,自我修煉的過程。教師磨課須注意如下幾點:
一善于發現敏于思考的靈感迸發
蘇格拉底曾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同樣,沒有發現、沒有思考的教育人生也是毫無意義的。磨課,就是一種發現。在磨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問題、發現矛盾、發現精彩、發現智慧,當然也可以發現自己在知識上的淺薄,在能力上的不足,也可以發現教育的規律,感悟到教育的真諦。每一次的發現,都是一次了不起的收獲。
發現來自于思考。揚州大學的的寇冬泉博士說:“思考猶如學習的星空中的‘北斗星’,有它存在,我們在學習的‘海洋’上永不會迷失方向。”磨課,離不開思考,而且需要更深度的思考。文本的價值,有時就像海底的珊瑚,只有潛下去,你才能發現它的美麗。
《艾滋病小斗士》是蘇教版五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展現了南非兒童恩科西在艾滋病面前的勇敢與頑強。備課時,盡管我反復地研讀,但總感覺課文思想性太強難以上出語文味。為此,我有幸請教了特級教師于永正先生。在于老師的引導下,我很快發現了這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特有的表達方式用聯合國秘書長的話開頭和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話結尾。這樣的描寫,前后呼應,渾然一體。無論是在謀篇布局上,還是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上,都值得很好地品味學習。
我佩服于老師慧眼獨具的發現,我更佩服他能站在“學語言,用語言”的高度上深入地去思考,這種功力,也許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來修煉。
二勇于否定化蛹成蝶的美麗蛻變
美麗的蝴蝶,需要經過一場蛻變,一場需要用耐心和努力去經歷的蛻變。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如此。磨課,就是一種專業成長的蛻變。在這場蛻變中,我們要勇于否定原先的自己,和原先的舊思想、舊習慣。徹底決裂和剝離。
王蘭老師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
記得有一次,王老師指導一位姓秦的年輕老師備課,已經基本確定了教學流程和細節。第二天,當小秦老師將整理好的教案拿給王老師看。她認真地看了一遍后,目光停留在稿子的一處,看著她說:“這一處不能這么說,得改。”
“什么?要改?”秦老師感到很疑惑,要知道昨天在這一處花了很多時間,最后還是王老師定下來的,現在又要改,這就意味著后面相應的某些環節也要改。
秦老師委屈地說:“王老師,昨天,可是您這么處理的呀,怎么……”
王老師先是一愣,接著笑了,“對呀,昨天我是這么決定的,沒錯。”
“那您怎么還改啊?”秦老師小聲嘀咕。
“定下來的不一定就一直能站得住腳啊!”她說,“昨晚上到現在,我一直在思考這課的教學設計,發現我有幾處設計得還不夠到位。”
“您一直都在想?昨天不都定下來了嗎?”小秦老師覺得王老師是不是有點太較真兒了。
“只有敢挑自己的刺,不斷地懷疑否定自己,人啊,才能有長進啊!”她目光突然拉得很遠。
秦老師哭笑著臉問:“是哲學上的否定之否定嗎?”
“對啊,”王老師笑了,她指了指對面她的大徒弟劉軍老師的辦公桌說,“《水鄉歌》劉老師上過多少回了,上次你們聽的那是她第四次重新備的課。”
“第四次?”秦老師很吃驚。
王老師點點頭,認真地說:“是啊,一堂課要想一直經典下去得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推翻、打破某些陳舊的東西,有的是部分打碎,有的甚至是全部推翻呢。”她接著說,“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后來,這節公開課取得巨大的成功。
否定自我,需要勇氣;否定自我,需要底氣;否定自我,就是對自我的一種偉大的超越。否定自我,這種積極健康的心態也需要我們慢慢地修煉。
三反復實踐循序漸進的深度開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設計的好與壞,還需要實踐來檢驗。最好的實踐,就是試上。試上是最佳的磨課方式。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學生。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應當作為評判教學設計優劣的重要標準。試上的過程,既能檢驗出教學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又能鍛煉自己對課堂的調控能力。
磨課,不僅能磨出口才,更能磨出課的深度與厚度。第一次試上《錢學森》這一課,我把著眼點放在對人物的感悟上“錢學森是個怎樣的人?”試上過后,我思考語文教學除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應當教給學習的方法。于是,第二次試上,我就把著眼點聚焦到人物的三次語言描寫上,透過人物語言的描寫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情感。試上之后,我又繼續追問自己,課標要求的“學語言,用語言”的理念如何體現?第三次試上,我又增加了為錢學森歸來寫個歡迎詞環節。
師:經過漫長的等待,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錢學森終于回來了。站在碼頭上,如果你當時就是歡迎人群中的一員,請你根據課文的內容為錢學森的歸來寫一段簡短的'歡迎詞。你可以選用下列詞語,也可以選用課文中一些話語來寫:
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優越的條件、一刻也沒有忘記、一刻也沒有動搖……可是……
師:把你寫得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生:敬愛的錢學森博士:在優厚的待遇面前,你沒有迷茫;在富裕的生活面前,你沒有沉迷;在優越的工作條件面前,你一刻也沒有忘記,一刻也沒有忘記你是中國人,因為你有一顆不變的中國心。我們為您自豪,我們為您驕傲!(生鼓掌)
師:老師也寫了一段歡迎詞,(出示)誰來幫老師讀?
……
就這樣一邊一邊地試上,一次一次地打磨,我對語文內涵的理解深刻了,對語文規律的把握更接近了。好課,就是這樣細細地磨出來的。實踐智慧,也是這樣修煉成功的。
四堅守自我教育理想的價值追求
在磨課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我曾經的一個同事,教學能力不錯,學校選派她參加省級的比賽課。備好課后,領導邀請了幾個專家來幫她磨課。說實在的,試上的效果還很不錯。課后,專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提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同事邊聽邊記,然后照此修改。沒想到接下來的試上,越上越糟糕,急得她掉下了眼淚。其他人也不解。我告訴她,不要學《小猴子種果樹》中那個沒有主見的小猴子,你要學《雕鳳凰》故事中的那位木匠,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堅守住自我。什么是最好的方法?適合于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專家們的看法,都言之有理,你還要根據學情和自身的優勢進行定奪。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著名的繪畫大師齊白石也告誡他的弟子:“學我者死,似我者生。”教學是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創新。作為教師在吸納別人的經驗時,還要堅守住自我,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色。你可以學于永正老師的簡約、厚重,你可以學賈志敏老師的嚴謹、扎實,你可以學竇桂梅老師的激情飛揚和靈動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攻玉要用心。盲目崇拜,磨不好課。人云亦云,也磨不好課。只有秉持“為我所用”的理念,正確吸納別人的智慧,并借智發力,才能磨出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磨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教育人生。
五珍視缺憾課堂探索的魅力所在
教學,是門藝術。藝術,往往又是有缺憾的。維納斯雖然沒有雙臂,但她仍然是那樣的美麗、圣潔和迷人。有人說:“殘缺也是一種美。春天,因沒有果實才有了花的璀璨;夏天,因少了涼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熱情;秋天,因少了綠色才有了紅葉的燦爛;冬天,因少了生氣才有了雪的潔白。”缺憾,往往給藝術家帶來更多的創作熱情和力量。
盡管我們竭盡全力地在磨課,但每一次試上過后,我們仍感覺到留下了許多缺憾。教學設計,只是一種理論上構想。教育,更是一種實踐的智慧。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學生的基礎也不盡相同。在課堂有限的時空里,讓每一個的孩子都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這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和奮斗的方向。課堂的生成性有時又很難把控。這就給我們的課堂帶來許多缺憾。我們在探索教學規律,我們正在努力地做著一步步接近真理的事情。
有缺憾的課堂,才是真實的課堂。要珍視教學的缺憾,因為缺憾讓課堂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引導我們不懈地去探索和追尋。
教育智慧是一種實踐智慧,需要在反復的打磨中深度修煉。磨課,讓課堂異彩紛呈;磨課,讓人生精彩無限。
【教師磨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磨課心得體會08-25
磨課心得體會(優選)08-05
磨課活動總結11-20
磨課活動總結08-04
磨課心得體會(通用11篇)06-29
小學語文磨課總結11-09
磨課工作總結03-28
研課磨課工作心得體會(通用11篇)05-27
磨課活動總結15篇01-21
紅磨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