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范文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范文1
6月1日是審計局駐村工作隊的第十七個工作日,與往常一樣,進村入戶,調查摸底訪民情。8點過幾分,工作隊員吃完早飯,就到村部與吳書記會合;剛見面,工作隊隊長張健要求立馬下戶走訪調查,吳書記開口一笑:“審計干部真是好急的性子啊,那走吧!”
高升的六月,挺拔起歲月最動人的姿態;腳下延伸出了無邊的翠綠,是鄉村捧出的生活最古樸的原色。
走訪調查的第一戶是該村三組萬家河灣老黨員吳長禮家。他個頭較高,一臉黝黑,從他的語氣中就能分辨出他的精明與能干。一家五口,吳長瑞今年71歲,中年時落下右腿殘疾,妻子秦前香69歲,四年以前得了直腸癌,長期要靠藥物維持,不能勞動;女兒吳春花,是他家主要勞動力,頂梁柱,女婿劉小紅,長年在武漢打工;外甥劉福斌今年9歲,先天患下耳聾落下了一級殘疾,這個家曾經一貧如洗,年收入不足4000元。當我們問到縣政府精準扶貧政策是否落實時,他急忙拿出家中的一卡通給我們看,并感慨萬千:“真是感謝黨,感謝政府!讓咱們家從貧困中走出困境、耳聾外甥上學不收費,還有這補那補,政策實在是太好了!”吳長禮還告訴我們:“政府精準扶貧政策在他家遍地開花,他家通過紅泰羊市場主體簽訂養羊寄養協議,在20xx年底,分紅增收3000元;通過小額信貸、公益崗位(護林員)等,去年他家增收8000元;今年還與村簽訂光伏發電產業協議,預計20xx年底可享受光伏發電分紅;還與村簽訂種植蓮藕養魚協議,家庭有5口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計算,年終家庭可受益4000元,通過住院報銷改決他家醫療問題;通過舊房改造,解決了他家舊房改建補貼;除此之外,吳長禮還享受低保金、養老金、教育扶貧(助殘疾兒)、社會扶貧等,年增收21300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我仔細打量著他家的房屋,二層磚混結構,雖說是粗裝修,但是新建的,我望著倆位老人喜悅的臉龐,對他們說:你們的幸福是黨和政府所期盼的,祝你們二老健康快樂!
從灣里走出來,走訪調查的第二戶是該村四組張若明的家。進去后,我們詢問了他家的生產生活、子女就學及醫療救助等方面的情況;今年49歲的張若明,一家4口,妻子李菜花,今年49歲,家有兒女;女兒叫耿晴,今年15歲,正在上高中;兒子叫張永康,今年5歲,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正在上幼兒園;妻子李菜花,胃上有點小毛病,去年做了小手術,張若明也有膽結石,身體不好,一家生活比較拮據。
張若明的妻子李菜花告訴我們:“自去年8月份以來,他家被評上貧困戶,通過精準扶貧政策對接之后,兒子張永康的先天性心臟病,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成功做了心臟手術,花費3.2萬元醫藥費,全部報銷;除此之外,他家通過紅泰羊市場主體簽訂養羊協議,在20xx年底,分紅增收3000元;通過小額信貸,去年他家增收4000元;今年還與村簽訂光伏發電產業協議,預計20xx年底可享受光伏發電分紅;還與村簽訂種植蓮藕養魚協議,家庭有4口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計算,年終家庭可受益3200元,通過住院報銷改決他家醫療健康問題;通過舊房改造,解決了他家舊房改建補貼等扶貧政策”。
雖說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政策,但若有特殊情況只靠種田顯然是無法擺脫貧窮的困境,所以張若明身體不好,還是每年要外出打零工賺15000元補貼家用。聽完張若明的講述,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近年來國家對“精準扶貧”從政策、資金等各方面實施了重點扶持,效果非常明顯,但要農民徹底脫貧致富、導致返貧出現,看來還任重道遠。
下午3:10左右,我們駐村工作隊繼續走訪了3家貧困戶。他們普遍對黨和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村民反映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水源,吃水和用水問題,高升村有六個自然小組,172戶708人,沒有蓄水池,水源沒有保障,所以一到枯水季節就會存在缺水。我們工作隊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一是行動“快”。迅速與縣“飲水辦”取得聯系,作出工作方案;二是措施“實”。根據老百姓需和意愿,在資金籌措方面以精準扶貧資金扶持為主導,并整合該村個體老板捐贈資金,力求解決高升村安全飲水問題。
晚上6:30左右,天漸漸黑了,我們工作組一行4人到貧困戶吳成章的家中吃晚飯,并按照標準付了生活費。
吃罷晚飯,馬上在高升萬家河灣3組、4組召開場子會。我跟大家介紹了“萬千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以精準脫貧為統領,推進基層黨建、美麗鄉村、文明創建、平安鄉村五位一體工作定位,千方百計克服自身困難,以情幫扶、勇于解困,分析當前我縣“五位一體”工作的大形勢。
在場子會上,在幾位代表中,有曾經當過村的干部、有現任的組干部、有普通的群眾,水平都很高,暢所欲言,針對美麗鄉村、文明創建、平安鄉村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愿望,我們工作隊人員仔細地傾聽,認真的記錄。
茶杯里的水倒了一茬又一茬,我們談的話題越來越多,不知不覺聊到了晚上11:00分。
山里的夜,萬籟俱寂,感覺比縣城溫度低了幾度。被子雖然很薄但很舒實,透著太陽的余香,我偎在床上,打開精準扶貧日志本寫了起來。我在想,這次“萬千”活動,到農家住一住很有必要。與農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就能拉近距離,撲下身子走訪民情,傾聽民意,就能把工作做到貧困戶心坎上。
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范文2
今天一大早,按著昨天的計劃,我再次徒步來到黃河子村四隊進行走訪,今天走訪的是幫扶對象馬俊英。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般基層干部,投入到“同步小康”幫扶行動,能做些什么呢?
來到貧困戶馬俊英家門口,他家的小狗就叫了起來,記不清這是走訪馬俊英家第十幾次了,每次到村入戶時,他家是必不可少的走訪困難戶。馬俊英現已82歲,老伴也79歲,兩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腰腿疼等多種老年病,而他老伴十多年來更是因身患癌癥多次住院進行治療,從而導致家中貧困,如今欠債累累,膝下雖有三個女兒,但是都在種地,日子過得都是緊緊巴巴。過年時曾經為他家多次送去米、面、慰問金和縣書協為貧困戶書寫的對聯等扶貧物資。淳樸的老人感動得緊緊握著我的手直說:“好閨女,感謝黨和政府啊,也謝謝你啊!”
進入到馬大爺的屋中,有一股難言的味道,因老伴長年生病已不能自理,常常是身體也不太好的馬大爺幫助她進行大小便的清理,十幾年來如一日,而馬大爺卻從未抱怨過一聲。屋中窗戶雖然低矮,但很明亮,家具雖然陳舊,但仍然很干凈。看到我來了,馬大爺熱情地說:“快坐啊,閨女。”同時又有些難為情,我趕忙上前幫助老人換上衣服。詢問了上次說的家中要養小豬的'情況和老太太最近的病情,在交談過程中得知老人家中已抓回了兩頭小豬,院中的小菜園也已種上了各種蔬菜,老太太的病情沒有進一步的惡化,在說話時老人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不時的地回頭看看老伴。
回來的路上,我在思索:如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讓他們過得更好?走訪,雖只是一種形式,但走訪的過程卻是實在的,能直觀地看到群眾的困難,能真實地體會到群眾的感受。它的意義不僅僅是完成一項工作任務,而是一次鍛煉與情感體驗,更是心與心的碰撞和交流。我的內心不僅有些動容,既為老人不屈不撓的生活精神,又為他們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深而感動。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鼓勵其樂觀對待暫時的困境,并積極向上級反映和呼吁。他家是因病致貧的典型現實例子,目前老人已獲得每年1800元的低保補貼和每年1200元的養老保險補助、以及煤補600元。現正在幫助老人積極爭取光伏扶貧項目和佰慧生等龍頭企業的幫扶產業基金,為他家早日解決困難提供綿薄之力。
我很希望自己能更強大,能給予困難群眾更多的幫助。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勵、微薄的資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幫扶對象當前的困境。所謂眾人劃槳開大船,真心希望通過這次幫扶大行動,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特困人員等弱勢群體,盡力幫助他們盡快脫離困境,讓他們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和諧與美好。
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范文3
20xx年4月28日,福貢縣馬吉鄉難得放晴的一天。
我來到馬吉米橋上,用攝像機拍攝馬吉米村的變化。這里正開展易地扶貧搬遷,要不了多久,這里將會是美麗新家園。
在返回工作隊駐地時,我看到一個緩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蹣跚地前行。這個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歲老人,也是村里少數會說漢話的老人。有時在鄉街上會遇到他去買菜,他總是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老人是易地扶貧搬遷戶,當我們問老人有什么困難時,老人卻拉著我們說:“我沒有什么困難,政府已經對我很好了。我身體好,村里還有很多身體不好的`老人,你們應該多幫幫他們。”
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兩步攙扶住老人,詢問他要去哪里。老人見到我,臉上綻開了笑容,拉著我的手說,他特意送只雞過來給我們扶貧工作隊,說我們為村里做事不容易,要吃好點。聽到這話,我感覺到似乎有塊灼碳卡住了喉嚨,是感動、是責任、更是一股一股無形力量的鞭策。
離開大城市,在扶貧工作隊工作期間,生活工作雖然辛苦,但總有這樣一件件小事激勵著我們。老鄉的淳樸與深情厚望,讓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
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范文4
今天按照計劃安排,我們到結對幫扶組,走訪幾戶困難戶。西站社區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我們走訪慰問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宮癌的肖春連。踏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六組的肖春連的家,一個破舊的房子里凌亂的擺了幾件破舊的桌椅,一張雜亂的木板床上,肖春連半倚著坐著,見我們進來準備起身。我連忙走過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連很不幸的患上子宮癌,為給她治病,家里已經欠了一大筆的債務。她看到我們非常激動,招呼我們坐下,眼里飽含著淚水,向我們述說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難,她說面對今后的日子,她們一家都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經過我們的一番開導,肖春連擦干淚水說:“相信政府不會拋棄我們不顧的,現在你們給我們辦了低保,我很感激,你們今天來看望我,說明政府是關心我們的,我會打起精神,堅強地面對生活。”
我把愛心卡掏了出來,寫上了自己的聯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個性不會聯系我,但是一旦聯系肯定是她處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時候她有些激動,一路出門跟著走了好長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她依舊在那里張望,頓時心里有股暖流直竄心田,很溫馨,很感動。
曹啟華的房子很破舊,蒼老的青磚石瓦的有種穿越歷史的年代感,除卻一臺破舊的電視機,屋子里幾乎沒有什么電器設備,更不用說家具之類的。只有一個正對著門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齊的鋪了一層報紙,布置的干干凈凈。他端正的坐在門邊上,眼睛注視著門外。
曹啟華52歲了,離異,高位截癱,一個女兒在讀大學,自已一個人靠父母做飯洗衣,腦筋有些遲鈍。我就著他坐在輪椅旁邊,他的眼睛卻一直注視著門外。
“也不知道來不來。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著在外讀書的孩子們,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期盼著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的,念著他們,想著他們。
我們起身走的時候,他嘴里念叨著依舊是他的孩子。兩只眼神依舊那樣茫然的張望著,像是看見了希望,但卻是那樣的不可觸及,過于遙遠。
接下來的2戶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訪完后,還剩一戶不在家。
據了解,段成群夫婦只有一名女孩,年輕時一家三口的日子還算過得有滋有味,后來女兒長大了,嫁到了鄰鄉,離老人家大概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雖然女兒偶爾會回家看望兩位老人,但大多數時間兩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兒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給段老夫婦提供經濟上的幫助,所以,兩位老人只能靠新農保養老金、種地和養豬維持生活。前幾年日子還算勉強可以維持下去,可今年已經七十多歲的段成群老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過得很艱難。
得知我們的來意,兩位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我們問老人最近生活過得怎樣,有沒有什么困難我們能幫上忙時,段成群老人笑著搖了搖頭,然后用顫抖的雙手夾著一桿旱煙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許久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來,或許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
我去幫他的妻子燒火沏茶,并詢問他們的近況,她除了一個勁地說現在的政策好之外,讓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現在的政策已經很好了,我們每個月能領到百十來塊錢,只要不生病,我們老兩口能照顧好自己,不給共產黨添麻煩。多么簡單而又樸實的語言,其實他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點人情的溫暖。
天色已經漸晚,我們離開的時候,兩位老人站起來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社區孤寡老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關心社區孤寡老人不僅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每個人都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關愛身邊的農社區孤寡老人,給他們一個安詳的晚年。
今天走訪的這幾戶特困戶,社區均給了500元慰問金,我們決定逢年過節都要去看看他們,給予他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我們希望看見,像肖春連那樣積極面對人生的笑容,出現在每個人的臉上。
【貧困戶家庭走訪心得】相關文章:
走訪貧困家庭的心得體會范文01-25
走訪貧困戶2017最新民情日記三則05-07
走訪家庭困難學生的實踐活動總結09-09
走訪心得體會08-27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活動總結11-03
春節慰問困難家庭的走訪總結推薦01-03
大走訪心得體會11-25
百日大走訪的心得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