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資本論讀后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本論讀后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資本論讀后心得體會1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網站里發現了《資本論》的電子書,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電腦中。我喜歡這種閱讀方式,多讀點書總沒有什么壞處。兩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里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夠讓人不寒而栗。盡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明白了,原先錢能夠是那么復雜的東西!以后的幾天,我一向試圖把我從它那里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于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
從《資本論》里,我似乎能夠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占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透過枝桿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于再生產,于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抒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透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桿,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里,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桿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于,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樣辦?不明白。由科技發展帶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關系發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著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就務必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資產階級為了盡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倡導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約的社會。
但是,科技的發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思考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并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敵人太強!
資本論讀后心得體會2
許多年前,我們在高中時代聽老師講過剩余價值學說,但從沒讀過《資本論》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時讀,也不會理解的,因為我們沒見過或者說沒有親身體驗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西方資本主義不歡迎的人物。在中國,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資本論》很少有人去讀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資本論》是純經濟學著作,光那么厚,就讓人望而卻步。不久前,從新聞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許多人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人們當中,掀起了一股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我很好奇,為什么那么多長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們會重新審視這部革命著作?我順手拿起那本靜躺在我書柜上許久的《資本論》,隨便打開一頁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資本論》并不是深奧難懂的經濟理論,是平常易懂的 ,更是無比貼近現實社會的,書中引用的事件,無不在真實生活中得到應驗。于是,我立馬沏茶,在新居的書房里匆匆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他真的是一部底層工農群眾的《圣經》。他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澤東是對的!我明白了他為什么堅決不讓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消滅在萌芽狀態。《資本論》不僅總結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一般規律,而且揭露了許多血淋淋的事實。讀著那一件件具體的事件,我在想,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嗎?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國。馬克思寫《資本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國家避免那樣血腥的事情發生。我現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幾段話抄在這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律,引起社會的對抗。這種對抗已經發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來說,并不是我們這里的問題。這里的問題是這各種規律本身,是這各種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并且貫徹下去的趨勢。工業比較發展的國家,不過為那些更不發展的國家,顯示出它們自己未來的形象。”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揭露近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一個社會即便已經發現它的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一個法令來廢除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夠把生育的痛苦縮短并且減輕。”
類似的章句還有許多,一下子不能如數摘抄,我會在回帖中貼出那些振聾發聵的語句和結合現實社會的感想。
如今,資本家們在惶惶不可終日,瘋狗般反對國進民退之時。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個叫馬克思的德國猶太人預言了他們的埋骨之所!
于是,政要顯貴們也紛紛捧起《資本論》,迎接革命導師在當今世代的華麗出場!
資本論讀后心得體會3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他之后說,“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此刻不必須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上面論述證明:馬克思關于生產勞動范疇的也是隨其研究問題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侍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范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必須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系,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借以體現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系。”馬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必須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必須的交換價值。”在這天社會主義條件下,隨著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展和變化,務必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就這部書的歷史好處,恩格斯曾說:“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好處。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現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那里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辟,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點,把現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這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好處,他不僅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后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揚光大。
【資本論讀后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資本論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6-21
《資本論》讀后感04-28
資本論讀后感02-26
《資本論》讀后感范文11-06
《資本論》讀書心得09-02
《資本論》讀后感(通用25篇)11-11
資本論讀后感范文3000字(精選13篇)11-23
資本論讀書心得(通用20篇)10-24
《圍城》讀后心得體會11-07
《文化苦旅》讀后心得體會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