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1
畢淑敏老師說過:“學習心理學是生命的福祉”21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在這個被“內卷”“996”式席卷的時代,我們時常跌入低谷,徘徊迷茫。這個時候如果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幫助和開導,那一定比你在痛苦中沉淪要好得多。可是很多人對心理咨詢并不了解,所以遲遲不愿邁出求助的那一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就是一本閱讀價值很高的溫暖而治愈的心理學入門讀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的是一只患有抑郁癥的蛤蟆在朋友的幫助下通過10尺心理咨詢,最終找回了快樂和希望的童話故事。很多心理學的書籍告訴你道理,然后教你方法,讀者需要看完書后去學習使用這些方法幫助你改變。但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其一在于它非常細節地記錄了10次完整的心理咨詢過程,讓我們完全和蛤蟆先生感同身受,一起進行療愈。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著痛苦的,其二則在于作者羅伯特·戴博德化身為書中的蒼鷺醫生,賦予了該書以童話的形式來訴說一些硬核專業的心理知識。書中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蒼鷺對蛤蟆說“不管是憤怒還是悲傷,都不是所謂的抑郁癥帶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讓我們自己悲傷和憤怒。”所有的情緒由心而發,是可控的過程,也是自我批判,自我剖析,自我解讀的最好過程。讀者讀起來不會有緊張,難堪的想法,完全置身于一個溫暖的`童話故事中來實現自身的治愈。
"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蒼鷺先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角色,他是溫柔又強大的心理咨詢師,博學且不賣弄自己的知識。他循循誘導著蛤蟆探求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秘密,手把手帶著蛤蟆成長。蒼鷺像是父親,像是兄長,像是靠譜的朋友,也許讀者在看見他的時候,腦海里會自動浮現出一位身邊的人物,不管這樣的人是誰,總是在我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最溫馨的陪伴者。
蛤蟆先生或許真的存在,是你是我,是我們每一個人。當你開啟專注讀這本書的自我療愈時,你會在書中看到心理咨詢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看到心理咨詢的溝通技巧,看到一個標準的心理咨詢流程的模板,在這個世界上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希望所有不快樂的人,都能通過閱讀走出低谷,能夠遇見一個幫你敞開心扉,找尋自我的蒼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2
你有沒有時常感覺身體里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對你說“你還是去看看吧,我感覺我在你身體里對你不好”而另一種聲音卻在反駁“你覺得不好就不好啊,我要我覺得不好才會去心理咨詢,其實我覺得我在你身體里挺好的”,這個對話像不像正在被焦慮和抑郁情緒困擾的你?你對很多事情也提不起興趣,不想見人不想打扮,什么也不想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主人公蛤蟆先生心境就是如此,這看似是一本童話故事,卻道出了我們成年人面對焦慮和抑郁最真實的感受。
從開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意面對,覺得丟臉恐懼,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長中原生家庭的羈絆,童年中的虧欠,成年后憤怒背后的故事,最后說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愈了。
一開始,蛤蟆先生哭著跟心理醫生說道“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么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這個感覺有沒有似曾相識呢?也許只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子,某個瞬間,一直看似積極樂觀的你,卻突然間失去了快樂的能力,那些讓人斗志昂揚的正能量通通試失效,所謂堅強,不過是一盤散沙,你像一個皮球慢慢泄了氣,做什么都沒力氣,甚至覺得活著都沒意義。
這本書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通過幽默的小故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蛤蟆先生找心理醫生的10次咨詢中,部分讀者可能會有一些代入感,通過閱讀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力量,但如果已經沒有辦法繼續,請及時尋求專業力量的幫助,相信你也能遇到蒼鷺,我們可以擁有美好。
這本書觸動我的`地方就在于,我們深陷痛苦時,卻不自知自己為何痛苦,我們把自己的人生劇本活成了悲劇,卻不知這是我們自己親手造成的自證預言,然而你賣力的演繹悲情的痛苦人生游戲,最后贏了游戲,卻輸了自己。
蛤蟆從一開始像個孩子一樣依賴父母權威,依賴心理醫生給他一個答案,通過追溯童年,直面內心的恐懼,到最后幡然醒悟,沒有人可以真正幫你,沒有人可以給你答案,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3
這本書講了蛤蟆先生與心理醫生的十次面談,在讀的過程中,讓我想到我的咨詢師,也會把自己帶入到蛤蟆的角色里,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現在的咨詢師已經進行了28次咨詢,還在探索中。
剛開始的時候,也會像蛤蟆一樣期待咨詢師告訴我該做什么以及該怎么做,但咨詢師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讓我更多地了解自己,陪著我去尋找答案,這個過程會比較慢但卻讓自己內心更有力量。
在書中看到“共謀”的時候,讓我很有觸動,“共謀”是我們偷偷地或無意識地配合對方,讓自己產生某種感受。我們會覺得是別人“讓”我們產生了某種感受,但卻沒有意識到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別人或許會影響你,但最終還是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么樣的感受。這樣的觀點是讓自己為自己的行為包括情緒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認識到對自己是有自主權的,我們有力量來改變處境,也有力量改變自己。我認為,當我們為自己負責后,改變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
書中提到兒童、父母和成人三種狀態,當處于“兒童狀態”時,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當處于“父母狀態”時,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當處于“成人狀態”時,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看到這個概念的時候,突然發現,36歲的我,更多的時候還是處于“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現在才開始有意識地向“成人狀態”努力。有時候,會有些心急,覺得自己成長太慢,領悟太晚,但這樣的想法太多的時候,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慮成了阻力。這個時候就像跌倒在地的`感覺,以前,肯定會給自己打雞血,讓自己趕緊站起來勇往直前;現在,開始允許自己在地上趴一會,整理好心情,再爬起來,也允許自己不爬起來。感覺自己變得消極了,但卻更有力量了,因為我開始接納自己的感受了。
其實,與自己相處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咨詢師一樣,有很多種流派不同風格,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4
第一次見到心理咨詢師,蛤蟆先生問“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咨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前幾天偶然遇到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剛剛讀完,趁著這股熱乎勁,想要總結下自己的讀后感。
眼下越來越多的管理人員在處理技術問題,那些技術問題相比過去要難得多。受教育的人也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我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了解物理世界。可是個人的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世界,我們了解多少呢?
我們需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也許更重要的是,需要能控制沖動,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
認清當前的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每個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帶著一個小小的兒童,當一個人以兒童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他的情感、思考和行為表現等就會表現得像孩子一樣。
父母自我狀態:我們從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貝來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成人自我狀態:一個人處于成人自我狀態時,其思想、行為和情感都指向于此時此地,具體表現為理性、精于計算、尊重事實和非感性的行為。
當你處于兒童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時候,都是潛意識進入的,很難感知到,這兩種狀態都是長期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原生家庭影響很大。要常反思自己的狀態,需要進入到成人自我狀態中去形成自己的個性情感狀態。
人生坐標
這個坐標可以用來理解行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們自己的行為。
“我好,你不好”坐標的的人會加強自己的優越感,總需要攻擊或譴責別人。比如我們童年時候的父母,公司里的上級領導。其他坐標的相對應類型的`人,大家可以多思考下。
當你理解了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基于哪個坐標后,就能很好地消化接下來的溝通了。我們自己要做的是基于“我好,你也好”的狀態下,進行進一步的對話。
基于以上的認知,才能了解自我意識,把控自己的情感,管理自我的情緒。
以上是我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的淺顯認知與收獲,希望對讀到這篇推文的你也有一些幫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5
一周完成完成一本書,1月第一周閱讀完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現在發現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結合工作生活中的經歷總有不一樣體驗,不只是這本書,而是不同時間不同年齡讀同一本書,仍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才知道,優秀的書本,常讀常新。
心理話題有時候容易太枯燥,太深了理解不了,淺了又沒有用,本書用講故事的方法逐層深入,唯一的感覺就是太短了,結局也有點奇怪,我如果寫可能是另一種結果。
對我來說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人成熟的表現就是能夠獨立,勇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去等待他人幫忙解決。
2要做真實的.自我,并勇于表達自我。不要為了迎合他人生活,要活出自我。
3兒童狀態,童年的經歷會影響個人的性格和發展方向,去學習如何應對周圍的環境,有些成年人仍會以兒童狀態去應對環境的改變。
4父母自我狀態,學習父母的應對方式,去用固有方式無意識配合他人。
5成人狀態,能思考當下狀況,基于事實決定怎么做,所有知識技能為自己能所用,不被腦子里父母的聲音影響,能夠不斷改變革新。
6學會傾聽,遠比學會表達更重要
7很多情緒是個人選擇用這種方式表達,不是正確的表達途徑,只是長久習慣的反射。要學著接納自我,認識不足并改變。避免自證預言,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承諾的力量。
8人生坐標,人生游戲,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坐標。這個坐標將前面的內容整合了起來,最后引出。
9積極向上,關心他人,動態噺。信自己,信他人。
10高情商的人有強大自我意識,了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沖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為。獨立走向共生,雙贏思維。
永遠為夢想而活,不斷改變提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6
沖著這本書的排行版與名字好奇心,開啟了學習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后對于心理咨詢具體的點位與其中交流的互動依舊不是很清晰,于是拿起筆展開二度閱讀。同比這一次閱讀的更深入些。
心理咨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認知里,仿佛它就像一個疾病,做心理咨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個很深的認知誤區,就如抑郁與抑郁癥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一個是狀態一個是病癥。天會下雨也會陽光,月有圓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狀態。國外心理咨詢是很普及的活動,仿佛就像社區服務點一般。而國內往往有點“談虎色變”,當然目前認知與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倒是可喜。但當前青少年自殺率,厭學率等系列數據表明,單認知提升已遠遠不足,甚至專業性貼入社會各通道,有點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國的花朵”。
咨詢的過程,并非我們平常以為的,說教傳授,更多的是引領來訪者不斷進行自我探尋,自我反觀覺察,讓來訪者自己生長出力量。所以一切的咨詢前提必須是從來訪者自愿開始。
一個人的'年齡分為生理年例與心理年齡,可能他有很好的學歷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擁有一個很小的心理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常有3種模式的心理狀態,即將:父母型狀態(扮演指責批評權勢等),成人狀態(理性客觀地分析處事),兒童型狀態(弱小受傷無助等)。
一個人的童年心理軌跡往往決定了后面整個人生對待人事物的相處模式或者是總基調,就如一開始種下的因,在后面的一切都是結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這個原有軌跡,意味著改變,改變意味著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改變過程。
情緒的力量與作用遠比學習一門技術知識更關鍵,因為它是內在的力量。就如當下很多優秀的人可總覺得過不好一生。因為內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覺察內心世界,觀察每一個情緒背后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成為“我是我的觀察者”,觀察每一個起心動念。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之來處。
愿我們都成長為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安。愿好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09-0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06-1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后感800字(通用20篇)03-11
蛤蟆的故事08-15
蛤蟆的擔憂09-20
蛤蟆捕蟲09-19
蛤蟆仙08-15
蛤蟆的故事04-30
心理醫生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