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體會【實用】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心得體會 篇1
《論語》是記錄被后世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被推崇為儒家經典。全書20篇,其中涉及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說自己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很久就想仔細閱讀這本書,吸取其豐富的營養。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余,擠出時間粗略地看了一些篇目。因為自己的古文知識還比較淺薄,主要借助譯文才能略微領會其中的深刻含義,也算有了一點膚淺的`理解吧。
作為教師,在閱讀中對其中和教育教學相關的內容感受最深。對于學習這個問題,《論語》第十五章中講到:“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意思是說自己并不是學得很多又都能記得住的人,而是用一條中心線索把所學的內容貫穿起來。這讓我很有感觸,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而要理解,要融會貫通,多么不容易。
又如第七章《述而》中講到:“子曰:‘不憤不起,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尋求答案而又尋求不到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心中有了答案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開導他。教他一個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幾個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我想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把所學的內容都理解吸收進去,并且能夠舉一反三,但我們又不能不看到現實中有些學生眼睛看著黑板,人卻已不知神游何處。學習時他們看的不是課本而是參考書,考試前拼命記公式,于是地理不看地圖,歷史不看年歷,平時考試可能結果不錯,但絕不可能有完整的知識概念。
現在的學生讀書都要求“高效”,應付眾多的考試,對策就是臨考前借助參考書復習資料強迫記憶最快。但如此又怎能讓學生喜歡學習,又怎能要求他們舉一反三呢?面對這種問題,孔子當年的一句“不復也”可以說道出了無數教師心中的“悲涼”,但我們能夠放棄嗎?不能。如何去做,才是真正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去思考的。
論語心得體會 篇2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每個人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有時都會感到困惑,我也是如此。她就像一雙看不見的大手,總是帶領我沖出所有的霧,走出所有的困惑和困惑。
《論語》一書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一生的各種言行。雖然很短,但總能用一句話直接打動人們的心,闡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人說《論語》是一本很無聊的書,既沒有小說的通俗易懂,也沒有詩歌的優雅節奏。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是這樣,但是后來深入閱讀,仔細閱讀每一個字,慢慢發現了樂趣。
在《論語》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曾子說:我日三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和朋友交朋友不信?傳不習乎?“我們是學生,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每天都學一點,每天都要學會積累。每天晚上睡覺前思考:你今天做得怎么樣:幫助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真誠相待嗎?老師教的知識有沒有用心復習?所有這些,都在說一個字——心。
個人自私的關鍵取決于你是否跟著自己的`心走,是否會為了一點自私而欺騙自己,違背自己的內心。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案例。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坐在座位上思考一道難題。臉上的汗水隨著臉頰一個接一個地流下來,滴在純白的草稿上,印下了足跡,似乎證明了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想了想,我靈光一閃,給圖形加了兩條輔助線,很容易解決問題。之后,我假裝是一副解決問題的樣子。看著同學們低頭苦思的樣子,我想:以后有人問我會不會,我就不明白了。這樣,我一個人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老師也會稱贊我的。想到這里,我不禁暗暗笑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平時跟我很好的同學問我會不會有那個問題。不能告訴她!但她是我的好朋友啊,但說了,就不會被夸了。對!就說不會吧。我只想說出口,但好像有什么東西卡在喉嚨里,怎么也說不出口。一抬頭,她就看上了她真誠而渴望的眼睛。那一刻,我開始猶豫不決。她經常幫我解決問題,有什么好東西會和我分享,我不能那么自私!“我來教你吧。“這話一說出來,我的心情也跟著快樂,也看到了她眼中的快樂。之后又有幾個同學來問,我也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那一次,我完全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朋友之間的真誠相待是我在《論語》中學到的一課。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贊揚了《論語》,我喜歡這本書。《論語》的每一頁,每一個字都能直接表達我的心。“一切都應該跟隨你內心最真實的努力工作”是我在書中的一課;“隨意”是我在《論語》中最深的記憶!
論語心得體會 篇3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讀論語心得體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先說對人的分類與判斷,我們學論語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培養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就包括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在這一節課,我的到的對君子與小人的分辨是這樣的:君子是有價值觀、原則與思維方式的,所以學習任何知識都會學得比較好,因為掌握了方法,所以君子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沒有局限(君子不器)。君子也是二元以上思維,所以與人交往的時候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不去攻擊別人(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在學術上的另談),君子先做事然后再說自己做的事,這樣既不會有空話(先行其言,而后從之,這也能用在判斷事上)。
小人呢?沒有自己的原則、價值觀與思維方式,也是一元或元都不元的思維,只能掌握有限的數量較少的知識,并且因為沒有思維體系把知識串聯起來,所以能做的事是固定的,像一個器具只能做相對于君子來說是少得多的事情(“小人器也”君子不器。當然,君子不愿意學某些東西或者有些東西不學另當別論),因為沒有自己的原則,所以喜歡搞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經常變臉,跟誰在一起都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小人比而不周,同而不和)。
溫故而知新也是一種思,但是要結合學,否則光學不思,就會迷惑,如我在上文舉的愚人的例子,典型的只學不思,甚至我懷疑是否學了(學而不思則罔)?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呢?這種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如果想到了歪路上,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為沒有學(思而不學則殆)。
近日,岔河中學的張校長來我校做了一次報告,他所在的學校推行國學文化,張校長本人對《論語》研究頗深,我也靜心讀起了《論語》。
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舉足輕重,其文化影響與政治地位都是其他學術無法相比的。因此,《論語》成了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先賢政要的必讀科目。可以說,大凡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論語》的。對于《論語》的解說也很廣泛,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讀《論語》。真是不讀不知道,讀過才知道孔子著實偉大。他的遠見卓識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對幾千年后的我們也深有啟迪,有著燭照千秋的意義。
孔子作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語間總圍繞著“教育”這一主題,離不開“育人”兩字。大家知道,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仁、義、禮、智、信”。我認為,這五個字既可以作為教育人的至高境界,也可以看作評價一個人好與壞的標準。你教出來的學生如果能達到“仁義禮智信”,你就是成功的教育;一個人如果能作到“仁義禮智信”,他就是一個好人,心得體會《讀論語心得體會》。所謂“仁”,就是愛人,要有一顆愛心。仁是做人的基礎,有愛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有一顆博愛之心、恒愛之心,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所謂“義”“禮”是說做人要有一定的行為準則,要符合一定的社會規范。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遵守紀律、法律和道德的約束,這與我們對學生進行的禮儀常規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其實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識、智慧。人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更新知識,培養智慧。作到“活到老,學到老。”身為教者,更需要經常讀書學習,通過讀書完成知識的更新,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才能更好地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誠信。
我是一名教師,所以我更關心《論語》中關于教學的言論。孔子在治學上非常嚴謹,他強調學習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學而不厭”,“敏而好學”,“博學而篤志”;學習態度要老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要學會謙虛,學會“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他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孔子對學習非常重視。他還特別講究治學的方法,強調學習要“溫故而知新”,學與思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重視啟發式教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讀書的這段時間里,我就像是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隧道,來到了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和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面對面的對話。我從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博學多才、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完全吻合,但其中的一些真知卓見,對我們深有啟迪,可謂高屋建瓴,燭照千秋。
論語心得體會 篇4
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于丹論語心得。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好喜歡!每天倚在床頭,欣賞幾頁,或者放上一段百家講壇于丹論語心得,讓心靈得到凈化,讓品性得到升華.遠離塵世的喧囂,傾聽靈魂深處的呼聲.美哉!樂哉!
儒學漸熱,孔子學院開到了很多個西方國家,可見儒學的魅力!《論語》,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華,影響了中國20xx多年,如今社會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500多年前的經典語錄,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我把這本書這段視頻推薦給朋友們共享!
于丹緊扣現代人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心得體會《于丹論語心得》。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
易中天: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
──《于丹論語心得》序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張黃色的長沙發上,旁邊是紅衫的央視主持人柴靜。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們的對面,準備提一些刁鉆古怪的問題。
這是20xx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點是“百家講壇”的演播室,話題則圍繞著于丹的“論語心得”展開。服裝未經設計,訪談也很自由。但我看著這一對桃紅李白,總不知孔老夫子見了會作何感想,便不懷好意地問:你們美女也喜歡孔子嗎?在你們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樣的?
誰知于丹并不上當,應聲答道:我不主張從性別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
好聰明的小妮子,好精彩的回答!我也立即回應:那我今天就有點兒像孔子了。我這一身灰,等于沒有色彩。不過,灰色也有灰色的好處,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比如你們的鮮紅和潔白。
觀眾大笑。
訪談在笑聲中結束,我卻有點兒意猶未盡。事實上,我要問的問題是:孔子是不是眾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應該是什么樣的?
答案其實就在剛才的笑談中:一個大家都需要的孔子應該是灰色的。
我不知道于丹對于“色彩”和“溫度”的定義,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沒有色彩。所謂“沒有色彩”,無非就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強,可以視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時又是最具普適性的色彩,因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所謂“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無非是說,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我們需要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
實際上,真正偉大的思想決不會只適用于一時一地或一人。它們總是具有普遍的意義,也應該具有普遍的意義。人們喜歡譏諷地說,生命之樹常青,而理論往往是灰色的。他們不知道,理論如果不是灰色的,就沒有普適性;而沒有普適性,也就沒有生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說,我們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沒有人會喜歡只有灰色的世界。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時,才能顯示它的普適性,顯示它的高貴和純粹。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須鏈接多彩的世界。這世界充滿生命活力,姹紫嫣紅,千姿百態,萬類霜天競自由。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著品位,而多彩保證了活力。這也就是和諧。
于丹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孔子,一位鏈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鏈接是廣泛的,東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題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度。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
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 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
論語心得體會 篇5
《三字經》里說:論語者,群弟子,記善言。它告訴人們,《論語》記載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一些言語行事。被奉為儒家經典。人們在強調《論語》的價值時,總會提到,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
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理想人生觀七個方面出發,使我們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她在講述中穿插了很多生動并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寓言,使她的解讀更精彩、更深刻、更通俗易懂。
于教授的'講座傳遞了《論語》中很多做人的道理,先看孔子的為人、夫子之道:忠恕而以;再看孔子給他弟子的說法:已所不欲,勿施與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未若貧以樂,富而好禮者也。關于做人《論語》中出現最多的是君子,君子的標準是什么呢?孔夫子說:仁者優,智者不惑。那么,怎樣才能成為君子呢?孔夫子說,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又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關于交友《論語》傳遞的信息是: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和朋友交往要有一定的分寸,保持適當的距離。侍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孔子還說:忠吿而善道義,不可則止,勿自辱也。和朋友交往時,說話非常關鍵,說話要注意三點:一是不要搶說話;二是不要有話不說;三是不要閉眼瞎說。
《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那么什么才算幸福快樂的生活呢?幸福和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如田園詩人派鼻祖陶淵明,他的物質生活非常貧困,但他的內心卻非常快樂和幸福,經常和朋友喝酒、歌舞,醉了便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好生愜意。
關于做事《論語》中給出的答案更精彩。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祿在其中矣。
聽了于丹教授的講座,使我學到了知識,振撼了心靈,收獲了智慧。但要真正快樂的工作生活,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領悟。
論語心得體會 篇6
《論語》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在初中、師范的課本里讀過,在參加自學考試時,大學語文我也自認為對有關《論語》的內容有所了解。最近看了于丹教授《論語》,才發現自己所理解的淺薄。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么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翻譯《論語》,并在其中穿插了很多能夠吸引人也能震撼人心靈的小故事,去注解去闡明去領會《論語》,《論語》不再高深莫測,不再那么令人難以領會。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論語》告訴我們,為人不僅要拿的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
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借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借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在人生之道中,于丹教授說:“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志銘。”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短暫的`一生活得有價值,那就是要多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孔子所言的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每個階段都是可以參照的一面鏡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壓力的增大,怎么樣才能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那需要的是一種修煉,需要的是學會舍棄,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于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論語》里面所教給我們的這種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里面所說的一個境界,禪宗說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總之,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凈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
論語心得體會 篇7
于丹教育孩子講座,即《中小學生人格教育》專題講座內容簡介:
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
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
于丹教育孩子講座觀后感:今天,我觀看了于丹老師講的《中小學生人格教育》短片后,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懂得感恩,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等。尤其是于丹老師講的幾個小故事,讓我很受啟發。有一個小男孩,因為他的親人很愛他,所以他就嬌縱,很愛對人發脾氣。為使他能改掉愛發脾氣的壞毛病,他父親讓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墻上釘個釘子,隨著每天釘釘子的數量有30多個到5個,3個,直到沒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改掉了愛發脾氣的毛病。但他父親卻讓他把所有釘子拔掉,并指著籬笆墻上密密麻麻的釘孔對他說:“孩子,你改掉了愛發脾氣的毛病,是好樣的,但你看看這針孔就像你每對人發一次脾氣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傷痕,永遠留了下來。”我們何嘗不是總愛亂發脾氣,甚至有時候受了委屈,把氣撒在家長身上。
有一個小男孩他想吃冰糕。因為天氣并不熱,家長怕他吃了肚子疼,所以不給他買,他就哭鬧甚至說父母不好,連一根冰糕都不舍得買……做個讓部分我想起于丹老師說的話:“有許多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別人給他東西他覺得是應該的',不給他就不應該他們不覺得給他東西是情分,不給他東西是本分。”小孩的行為就驗證了這句話,我們應該做后者。還有一個故事,讓我感到驚訝:一個學生因為三次剪發不合格被趕出校門三次,竟然自殺了。老師說現在17歲一下兒童存在很多像她這樣因為承受不了打擊而選擇自殺。這讓我很奇怪,為什么要選擇自殺呢?頭發不合格還可以再剪,考試不好可以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他們為什么這么輕易的就結束了生命,生命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而且還屬于父母,屬于親人,當我們做輕言放棄生命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了他們,想到他們的痛,他們的愛,所以我們一定要勇敢的面對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希望家長不要害怕我們經受挫折,在成長的路上,有坑我們會繞過,有山我們會翻過,它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失敗,挫折,害怕對我們的成長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嗎?看完這堂講座,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論語心得體會 篇8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后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圣人的學習!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能夠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僅教會人們就應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為圣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論語心得體會 篇9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翻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假設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憂、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根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那么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那么。前一那么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那么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假設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心得體會 篇10
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校長推薦給我們的《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簡單的一百多頁字卻足以讓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的心靈都有所觸動。我也不例外,讀完這本書,我對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有了重新的定義,并試著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一切。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告訴我們許多的人生哲理和做人處事的道理。
這本書給我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天地人之道中的“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緩和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這一段。說實話,作為教師,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從教一年的我面對這個稱號真覺得慚愧,想想我對學生的態度,往往是以一副嚴肅的`面孔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孩子做錯了事犯了錯誤,要么指責要么批評教育,很少用一種平和的、從容不迫的心態來和學生平心靜氣的談論,然后把道理給他們一一講清楚。我知道我的這種教學態度就像書中所說的“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
跟學生商量著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系講透。”其實,我們這樣做也許是因為現代學生共有的特點讓教師改變了教學的態度。但是,在現代這樣一個追求“人”的大的教育環境下,我們不得不向古代先賢“取經”。那么,以后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我的工作中,我都會以一種平和的、快樂的、緩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因為“人是值得(轉載需注明來源ww。hawod。co)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當然,這本書告訴我們的為人處世的道理還遠遠不止這一點,但它將會作為我從教之路上一本永遠的教育書籍教會我怎樣教育學生。
論語心得體會 篇11
有幸拜讀了陳家昌教授撰寫的《論語》導讀這本書,覺得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總結出來的道理,在當今的社會里,又仍然那么實用,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是一種純粹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對當今社會的人,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那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讀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在生活如何去尋找快樂。
苦中作樂
我以為古來善苦中作樂者莫過于孔子。試觀孔子一生,雖心懷天下而不得用世,雖才華絕代而無人能識,先后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陳,在適楚途中始得一覺悟,乃自衛返魯,刪詩正樂作春秋以終世,其經歷可以說是辛酸悲苦極了,然而孔子始終沒有過怨言。他抱著“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堅定信念;安于“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貧生活;和弟子燕居閑談悠然論道以為樂。這種“嶷巍蕩蕩,隨之自然”的雍容氣度,“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廣闊胸襟,真足以為萬世師表。
既然吃苦在所難免,我們就應該樂著吃,而不是苦中吃。換一種態度對待苦難,生活會少一分苦難,多一分容易;少一分憂愁,多一分快樂;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數十年,若經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么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應該學會苦中作樂。有的人感嘆教師的工作又苦又累,錢又少,但是若能幫這項工作看成一種享受,學生的進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們的工作會開展的更好。苦中作樂,是做人的積極態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樂的姐妹。
助人為樂
儒家以“仁愛”為中心,助人為樂當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論語》中關于這些言論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也記載了孔子的“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為樂,并稱之為君子之行。孔子也說“大德必壽焉”,這是至理名言。一個人常年行善積德,身心就會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別人尊敬,由此產生心靈的慰藉,就會擁有知足長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的喜悅心情,免疫功能就會大大增強,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孟子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幫助別人,別人高興,自己也快樂,所以我們每個人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們共同關心慈善事業。
手捧這本散發油墨清香的《論語》導讀,在一行行一段段雋永樸實的方塊字中神游,心里前所未有的充實,覺得自己的內心是如此的平和、快樂。人生短暫,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讓生命充實變得有意義,我們每一個人都需不斷地探索。
論語心得體會 篇1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這一依據年齡段劃分的人生境界,成為后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典范。大家將自己與孔子對照,看自己已經達到了哪一層,越往上,越是欣喜。孔子的偉大,大概主要也在他的人生境界。
十有五而志于學,并不簡單,難在這個"志"字。中國古語總說立志當早,但年幼時哪里能夠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這時候立下的長志,又怎能保證不是旁門左道?古人從小讀圣賢書,倘若稟賦不適合子曰書云,那便要么讀成呆子,要么半途而廢。讀進去的,還有可能最終成為假道學先生一類,真正從中體會到圣賢胸懷而立志于學問的人,當真如鳳毛麟角。可立志對少年的確極為重要。人生本來短暫,倘若尋找自己的方向已經耗費了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就太過可惜了。王國維人生三境,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找準了自己的方向,路便在腳下。
三十而立,立的是事業,更是人格。倘若三十歲還在飄移不定,不能構建起由外到里足以自立的自己,恐怕孔子便要說"不知其可"了。由十五到三十,學問之道漫長而艱難。據錢穆《新解》所附孔子年表,三十歲時,孔子開始授徒設教,已經有弟子從游。孔子人格的基本架構已經形成,事業也已經起步,這是孔子人生的第二階段。
人生極為復雜,許多事情都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簡單,因而即便已經建構起自我,依然難免在種種乖謬吊詭面前心生困惑。倘若我們機械一點來看的話,圣賢如孔子,也花了十年的時間來消解種種困惑。四十不惑,不論在學問、道德還是政治主張上,他都已經屹立不倒,不再有任何的遲疑不決,不再有絲毫的躊躇不定。他已經成熟了,這也是一個人步入中年的理想狀態。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是什么?《孟子·萬章上》曰:"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沒有人叫他做,而他竟做了的,就是天意;沒有人叫他來,而他竟來了的,就是命運。孔子一生志于播行仁政,初在本國不見用,五十五歲高齡開始周游列國,各國國君對他敬重有加,卻不肯實行他的仁政主張。周游途中時有困頓,甚至被圍攻,絕糧食,師徒失散,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沒有退懼,因為他相信由他恢復周禮乃是天意。"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但他的政治主張屢屢碰壁,他大概也知道這一生最大的理想無法實現了。可他依舊執著,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的命運。錢穆《新解》說:"何以當然者而竟不可通,何以不可通而仍屬當然,其義難知。"分明施行仁政是順天之意,卻走不通,分明走不通卻還是要走,最后只能嘆一句"知我者其天乎"。這,大概是命運最大的'吊詭吧。
耳順,意思是說聽到別人的言語,都能辨明其所以,不再因為別人的言語而或喜或怒。因言語而心有所動的人,多半只想到這言語對自己意味著什么。倘若像孔子這般一聽別人言語就知道對方為什么說這些話,那么不論批評贊揚,都變得再尋常不過了。在孔子那兒,天命已經明了,徑直走下去就是,因而于旁人的議論批評,就只當耳旁風一般。耳順一境,年輕人最難登臨,就像我,常常因別人的贊揚而沾沾自喜,又因別人的批評而垂頭喪氣。無奈,這只能訴諸年歲的增長,慢慢參悟了。
若說前面各個境界凡人尚且能夠達到,那么這最后一境,就似乎只能屬于"神"的境界了。"從心所欲,不逾矩",多難啊,人類性善性惡尚不可知,原本保有動物性的一面卻無疑義,倘若沒有一整套由倫理規范搭建起來的秩序體系,這個世界可能便到處是率獸食人了。由今日世界的井然有序,足見人類理性的偉大。無可否認,這是道德、規范、法律的功勞。但孔子此時的"從心所欲",所從者,乃是"心",以一己之心而無論做什么都不會有所逾越。這就像天,"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無所為,卻好像無所不為,萬物暢行不悖。孔子有所欲,卻好像毫無所欲,從不逾矩。這里以天比孔子,當然不是孔子本意,儒家即便從"儒教"這個層面考慮,也絕沒有人格神的概念,因而這只是孔門弟子及后人表達崇仰孔子的方式,就如子貢所言,"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孔子的人生至高境界,我輩常人恐怕只能望洋興嘆了。也好,正如太史公所言,"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個偉大的人格在前,我們的人生坐標便清晰了許多,這大概已經很重要了吧。
論語心得體會 篇13
《論語》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國學經典,許多人崇尚它“和為貴”的處世哲學,而我,則更迷戀它對理想的追隨。
確實,整部《論語》都隱約的從禮儀、為政、學習等方面體現著對理想的追求。在《論語》里,有一大段還特別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華和老師――孔子在談理想。子路搶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給我一個很大的國家,但兵荒馬亂、禮樂崩壞,我用三五年的時間,就能把敵人趕走,而且人人都舉止高尚,成為一個禮儀之邦。冉求在老師叫他之后慢慢地說道:給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戰爭,給我三年時間,我就能把國家重歸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變成禮儀之邦。他們的態度可謂一個比一個謙遜,到了公西華,他說他只想做一個幫助實行禮儀的道士。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專心彈琴的曾皙,只聽琴聲漸輕,“當”一聲,樂曲結束,曾皙坐了起來,說道:在萬物復蘇的春季,我帶上朋友、妻子還有一群孩子,到剛開凍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著歌回家。
這時,一直不發話的老師說:“我同意曾皙的觀點。”
老師私下里又對曾皙說:“他們三個人的理想太不切實際: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個禮儀之邦;冉求雖說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個國家,有人民群眾,有政府;公西華只是想做一個道士,但禮儀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點,最重要的是,他傾聽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是啊,我記得蘋果之父――喬布斯說過: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追隨人的內心心靈和直覺的勇氣,因為心靈會告訴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現在,許多人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都在為別人而活。現在還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著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不應該只有一顆冰冷的心。
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這時,你會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能量。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你會很快樂。
所以,就請你停下疾行的腳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純真、那份快樂,去尋找真正的理想吧!
論語心得體會 篇14
去年“十一”黃金周,于丹在《百家講壇》連續七天主講《論語》,一炮而紅。由講稿而成的《于丹〈論語〉心得》更以60萬冊的首印量超過了《易中天品三國》,人氣已有超易中天之勢。
隨之而來的是,對于丹及《于丹〈論語〉心得》的評論與爭鳴如潮水般席卷網絡、電視等各種媒體。借勢跟風也好,炒作“造星”也罷,個人認為這是一種令人欣喜的現象!它不但展示出文化內部的活躍與創新,而且反映出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極大關注。于丹及她的“《論語》心得”,同其他登上《百家講壇》的學者教授一起,有力地推動了“國學熱”的持續升溫。
《百家講壇》選定《論語》這個題目不是偶然的,《百家講壇》制片人萬衛曾介紹說:“當初我們在確定開講《論語》的題目時,就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在社會風氣一片浮躁、人心充滿困惑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從古人那里汲取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方法。”而于丹也是抱著“半部《論語》修自身”的觀點,意在通過對這部傳世經典的解讀,給迷茫、焦慮重壓下的人們做一番“心理按摩”。效果是很明顯的,有人盛贊于丹用《論語》煮出熱氣氤氳的“心靈雞湯”,有的讀者很直白:“通過她的講解,我們明白了做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并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在思考的是:在對《于丹〈論語〉心得》的熱捧之中,有多少人能將其所讀運用并且堅持運用于自我、運用于生活?就像于丹所提到的,國際上通行的說法,“好的學習是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讀《于丹〈論語〉心得》,不是為了獲取對熱點話題的談資,而是為了養護快樂、健康的心靈。也有許多人批評甚至貶斥《于丹〈論語〉心得》,但少有人批評貶斥《論語》;而那些批評貶斥《論語》的人,也沒有誰否定修養身心、強健精神之重要。如果我們在對《于丹〈論語〉心得》爭鳴的'同時,堅持實踐著修養身心、強健精神之道,進而在更闊大的背景下,堅固我們民族的精神與信仰,豈不是令每一個人都振奮的快事?
對于丹的“《論語》心得”,爭議最大的恐怕是她個性化的解讀。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巖認為這正是于丹的高明之處,“她講《論語》從個性的情感出發,像老朋友一樣,將閱讀《論語》的心得參合自己的經歷向你娓娓道來”。對此,也有人嗤之以鼻,說《于丹〈論語〉心得》是給那些僅具有中學文化水平的人看的,更有些代表精英文化的知識分子痛心怒斥:這是對《論語》的糟蹋!對此,于丹在接受采訪時是這樣說的:“《論語》有很多面,我所解讀的孔子不是一個我敬仰的圣賢,而是一個我愛的樸素圣賢,他能穿過千年塵埃,是最樸素道理的昭示者。同時,我也只能說我講的孔子的言辭是真實的,但言辭之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著他自己的色彩,我不希望強加于人。”
我覺得于丹在此表現的平和與謙遜是令人敬佩的。任何閱讀都是個性化的,經典更不是一副僵化的面孔,它能親近到每個人的生命中給人撫慰與啟示。所以,每個人閱讀,都可以而且應該有自己的心得,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心得。當年在柏林大學任教的叔本華,一心想與黑格爾在講臺上一決高低,選擇與黑格爾同一時間舉行講座。結果黑格爾的講座常常爆滿,而聽叔本華講課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超出過三人。今天來看兩位哲學大師的對決,沒有失敗者,而且最大的贏家還是哲學,是諸多等待召喚與啟迪的人們。于是就想到《百家講壇》,在請于丹講《論語》時,可不可以同時請風格不同的“李丹”或者“張丹”來講呢?讓我們在近兩百年后也有幸感受一回精彩的學術pk。“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給我們描述了理想中的民主社會公民實現自己話語權的自然狀態。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其實不存在捍衛別人說話權利的問題,所以,那些有能力捍衛別人說話權的人或組織,可不可以給更多的聲音表達的權利呢?
網上不少文章談到的“《論語》心得”中的硬傷,實在是令人遺憾。有消息說于丹接下來還要講《莊子》,講《世說新語》,講唐詩宋詞,希望不僅僅是于丹,還有登上《百家講壇》的每個學者都盡量不要出現這樣的狀況才好。嚴謹,應該是學者永遠不變的風范。
【論語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論語心得體會12-30
《論語》心得體會01-05
學習論語的心得體會12-29
閱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4-21
論語的閱讀心得體會04-21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04-14
讀論語心得體會12-13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03-07
論語閱讀心得體會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