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心得體會1
現代的中學生出現了一種怪現象——早戀,其實中學生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的角度來看都還未達到戀愛的時間。但現代的中學生為什么早戀呢?眾說紛紜,我們便組成了一個小組對早戀進行探究。我們可以在網上找資料,還可以開展調查問卷的方法。使我們對早戀有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
怎樣看待早戀是什么呢?我們可以這樣來看,這樣來談。我們認為早戀是不是太早,不應只單純從年齡上看。而還應要從心理發育成熟的程度來判斷。青春期既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又是性心理發生變化,對異性產生愛慕好感從而渴望結交知心朋友的時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正確對待把這種心態化為學習的動力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錯誤認識了不僅對倆人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對未來也和會有影響。
但是網上有人這樣評價早戀說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利的一面)你在成長也在長大明白愛一個人時的酸甜苦辣也明白愛與被愛的感受在感情上得到升華感情會越來越細膩現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如果他的思想也很成熟,懂得以戀愛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從而增加了自己的責任感。還可以在早戀中得到鍛煉,對事物也會有一定的新的認識。(弊的一面)
(1)影響學習,磨滅理想。如果這個中學時期被戀愛問題糾纏。必定分散學習精力,浪費大好時光,這無異于置一生遠大前途而不顧。這種所謂的“愛情”,極可能葬送了青少年的天賦、學業和前途。
(2)影響身心,有害健康。由于中學生生理和心理還沒有真正成熟,一方面如果早戀,自知會受家長和社會上其他人的責備和議論,因而就要躲躲藏藏,遠離人群,長此下去,影響了與同學、家人的關系。同時,他們的思想上會產生很多負擔,影響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的甚至會改變性格,本來活潑、天真的學生,也可能會變得孤僻、冷淡,在心理上出現超年齡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中學生涉世不深、閱歷不足,生活經驗欠缺,對社會缺乏足夠的了解,在辨別人和事、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一時感情沖動,壓過理智,便草率地與異性確立了愛情關系。然而,以后伴隨著心理上的變化、發展、成熟,才覺得“并非自己的最愛”,進而冷卻或是中斷彼此間的感情。這種情況,會引起青少年失望的情緒,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礙,從而影響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健康發展。更令人堪憂的是一旦失去理智,做出越軌的事情,對戀愛雙方都不利,特別是對女同學來說所造成的身心創傷是終身無法彌補的。
(3)影響他人,褻瀆愛情。中學生的戀情大多是由于感情的沖動或是出于對異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而引起的。這種神秘感、好奇心使他們盲目地效仿成人。當強烈的`好奇心和感情上的沖動構成合力時,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線就會被沖垮。
我們還對校園內的同學們做了調查問卷多數同學在回答為什么早戀這個問題時有大部分表示因為好奇,好玩,心理因素等。還有一部分表示是自然現象,真實愛情,學習壓力,早熟等。
通過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中學生早戀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錯的但是正確與錯誤需要大家對它的態度認識。
我們要怎么處理早戀呢?我們作為中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不要讓自己分了心!如果你真的喜歡上了一個人的話,你干脆把這份感情收藏起來,一直到該說的時候說,這樣可能還是一個美好的回憶呢!應人而意義吧。如果你感覺早戀對你學習是有幫助的,哪早戀也是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早戀是會影響到你的學習的,那還是不要去嘗試吧。不過對大部份人來說早戀是有害處的,因為自制能力差。
我們在學習的同時發現了一個事情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兒女早戀應該理性地對待而不是更多的責罵要同子女多溝通這樣才能更好的避免子女早戀!!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小組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鍛煉了自身的對課題的研究能力同時通過學習這個課題很好地給自身提了一個醒約束了自身。
教師心得體會2
還記得作為一名老師的初心嗎?
我選擇做老師,是家族“遺傳”,我的姥爺、姑姥姥、媽媽和舅舅都是老師。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腳踏實地地教學,深受學生們的愛戴,也深深地影響了我。“老師夢”在我的心中悄然生根發芽!16歲那年,懷著對老師這一職業的憧憬,我報考了師范學校,歷經3年的專業學習,我作為優秀畢業生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教師。
初登三尺講臺,面對孩子們稚嫩的臉,我懂得,孩子的未來托付給了我,我初心篤定,要用精湛的專業水準支撐起這份責任!
從一開始,我就養成了寫教學詳案的習慣。備課前深鉆教材、學習教參,還擠時間讀專業書刊汲取最新的方法和經驗。教案寫好后,我總是反復推敲,精心修改,有時,備一節課就要用完一整本備課本,教學內容和安排自然熟記于心。我的教學功底,在長期積累中逐漸扎實深厚。在孜孜不倦追求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境界中,我成長為河北省首批骨干教師、河北省首屆名師、河北省特級教師。今年又成為河北省首批百名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所有對初心的堅持和等待,成為通向恬靜和美好的'必經之路。
從教近30年,堅持初心的理由,還是校園里的那些孩子、那些事;那瑯瑯書聲、那歡騰笑鬧、那專注靜謐,都讓我留戀入迷。工作之初,我覺得自己是學生成長的陪伴者,陪他們走過人生啟蒙的路程,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生命成長的快樂。慢慢地我感悟到:那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是我生命永恒的活力和喜悅,想想他們我就能靜好如初;他們是我人生的一面鏡子和瑯瑯木鐸,時時刻刻提醒我做一個誠實、善良、公平、公正的人,做一個有良心、有愛心、有耐心、有恒心的人。教育路上一路走來,一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我和我的學生們,彼此是這世間最溫柔的守護者。
回望那些心甘情愿被教書育人帶走的日子,我感謝師長對我的引領和幫助,我感謝孩子們對我的啟迪和鞭策,我一直在追問:心中的夢想是什么?也許不能一言以蔽之,翻尋那些在平靜校園的過往歲月中拾取的繽紛落英,我好像看到了一直堅守的初心。
惟愿自己,初心不忘!
教師心得體會3
9月29日我們全體數學老師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培訓,這次培訓讓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明顯的成長。這次培訓以聽課為主,主要聽取了馬亭亭、陳仲、邢堯老師的課。下午,陳仲老師帶來了《聚焦課堂深度變革,構建思維發展型數學課堂》專題講座,他以薛三小為例,講述了如何構建思維發展型教學課堂,分享了課堂變革的思路,講述集體備課的要點與方法。陳老師的講座如春風化雨,為廣大的教師指明了教學的方向。接著四位授課教師進行了說課,之后分別由托克托縣的2位數學老師、準旗的5位數學教師進行互動點評。活動最后由教研員朱利民老師進行總結點評。
我之前的教學都是比較盲目的,一味地把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塞到學生們的腦袋里,這樣做的效率無疑是非常低的。大概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上課時班上的同學們總是死氣沉沉的',但這次培訓后,我覺得可以嘗試改變下自己的教學風格。
我的課堂上是比較沉悶的,我與班上那些學生的交流,都是課本上的那些內容,我以前覺得課堂上也只要有這些東西就足夠了。但我看了培訓的那些老師后發現他的教學與我的完全不一樣,他的采取了很多和學生互動的方式,大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他更多的是讓同學們自主的去學習。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十分的顯著,同學們很快就吸納了那些新的知識,并且每一個人都面帶笑容,看上去學的很開心的樣子,這樣的一幕對古板的我來說有著不小的沖擊,使得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
除開我自身的教學能力外,在管教學生這方面我也需要好好的提升自己,在課堂上,對于那些思維活躍的人我給予了一些厚望。但班上總有幾個雖然很聰明但非常調皮,不愿意把心思花在學習上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我通常都會給予批評。在我的想法里,我是對你有期望所以我才批評你的,但后來我才意識到,在學生的眼里,我是對他不滿意,不喜歡他才批評他的。這時我才明白,就算抱著好的想法去做一些事,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樣,在平時要多和同學交流,多鼓勵班級里的學生,讓他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還要時刻注意著自己的行為。由于我教學不久,所以在我的腦海里,那些小學生與我的差別就只在于年齡而已。但是這次培訓后我才知道,原來小學生由于各方面發育還不夠完善,對于這世界的認知也不太夠,所以他們經常會去模仿大人的行為。而與他們接觸的最多的大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師了。小學生的判斷能力不足,不太清楚哪些習慣是好的,哪些習慣是壞的,他們會一并學來,所以身為老師,我要多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次的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以后我也會繼續去學習,完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教師心得體會4
在學校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適性培訓之后,語文學科組全體教師積極投入分學科培訓。老師們在培訓過程中積極、認真、主動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每位老師改變了原有的教育觀念。
培訓采取專題講座與分組討論、大會發言的形式,理論與實踐結合。雖然時間短,由于形式新穎,并且以參與式培訓為主,老師們的興趣很高,大家對此次課改的重要性、緊迫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
觀看教學片并對教學片的內容進行討論、分析、思考并在思想上進行轉化學習新教法、新觀念。在多媒體教室全體老師聽新課程改革課、示范課非常成功,課后分組討論評價,老師們積極發言、認真分析、研究、探索新課改的教法。每位老師認真撰寫課改論文,書寫心得體會,新教材的教案,并制成磁盤。
在學習的過程中,無一人缺席,老師們的激情很高、統一認識、統一思想深刻體會到了課改的重要性。決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積極開展課改,以學生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既當導演又當演員,師生互動,積極發揮學生的作用,充分發揮挖掘,開發學生的'能力。在科學組各學科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實驗、錄像、現代化教學手段等多種媒體開展教學,在教學中增加樂趣,增添直觀感,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耳、動眼、動腦的能力,培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任務艱巨,肩負的擔子十分沉重,要適應新的課改,必須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發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積極探索、扎實工作,為平昌中學基礎教育的發展作出我們育才人應有的貢獻。
教師心得體會5
不知不覺這是我工作的第四個年頭了,從進入教師這個行業,我就在心里默默的決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培養好每一個學生。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很多的收獲。特別是擔任班主任工作,讓我成長了很多,學到了非常多。不管是班級管理還是教學工作,以及與學生的相處。
我是從三中畢業的,現在回到母校任教,想把三中學生樸實、勤奮、進取的傳統美德,向學生們宣傳。讓他們也樹立對學習、生活所應有的態度。并且將三中老師的愛生,善教,不斷學習,勤奮的精神踐行傳承下去。在工作中,我關心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通過學習,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知道當一個好教師,應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這樣才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在學生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應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特別是剛步入中學的初一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價值觀的樹立,對新的生活環境的適應,以及對于剛離家的思念等等這一系列事情,都需要老師去引導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在新學校的學習,生活。還有新科目的學習,他們都存在迷茫與害怕的心理,也還沒有好一些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更好的解決這些困難,做他們真正的良師益友。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有了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樂教勤教,才能善待學生。否則就會對學生敷衍塞責。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要以身作則,成為一個可以時刻幫助學生的好老師。而在新的時代發展下,教師也要不斷處于學習狀態,因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計算機與科技發展如此迅速,因此事物的更新,知識與科研成果的發展也會不斷更新發展且會越來越快。由此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下,轉變學習觀念,與時代接軌,用新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來上課、備課。比如以前都是老師講,并且“堂堂滿”,現在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多講,老師主要起引導與補充的作用,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接觸新的事物,利用好網絡。
還比如:以前老師都是拿著一根粉筆在黑板上寫板書,現在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制作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PPT。這樣充分的挖掘書本內與書本外的.知識,擴充了知識,現代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核心論,讓學生擺脫被動,變得更加的主動去學習,以一個參加者的身份,進入到學習這個過程之中,將教學的主人變成學生。在以往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懈怠的、從屬的、被動的地位。盡管當時已經引進了少部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但沒有交互的作用,學生無法主動的參與進去。而把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中學歷史教學中后,使操作者獲得了對信息的完全掌控權,并且充分利用人類與計算機之間的交互作用,將圖片、文字、聲音、動畫并茂的教學信息靈活的進行調整,也因此激發了學生的尋求知識與創造的欲望。強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課中,學生們憑借著對“鴉片戰爭”這一課濃厚的興趣和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熟練的掌握,在網上搜集到了大量有關于“鴉片戰爭”的相關的史料,有文字、圖片、音頻等等。在了解歷史事件之后,對歷史事件的理解與對其之后的評價也更加的客觀化與合理化。
將學生培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讓他們今后可以對社會國家有貢獻?這是學習了全國教育大會讓我更重視,并且要去重新思考的問題。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人才的培養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新的時代背景與要求下,需要我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僅只是“死讀書,讀死書”這樣的人。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鼓勵一些學生特長的發展,使人人都有一技之長,不管以后到了社會上,至少能靠著這項技能立足。還要注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靈魂。
為了有一個更好的校園環境讓學生進行學習,蔣校長帶領著老師們,一起為一個嶄新的三中而努力。終于在去年三中改變了面貌,變成了一個美麗、綠樹林蔭、鳥語花香、書聲瑯瑯的全新三中。還增加了全新的多功能報告廳、圖書館、電腦室、語音室、實驗室、閱覽室、心理健康教育室、標準化的籃球場等等硬件化的措施。這些都更好的可以讓學生學習、生活。并且注重對師資力量的培養,不斷地讓老師外出學習,充電。我相信未來三中會更好。
教學必須以學生為本,為基礎。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要把培養好新時代對社會、人民、國家有用的人才作為最首要的任務。樂于奉獻,兢兢業業,對得起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稱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師心得體會6
在這個假期,我有幸與一位鄉鎮中學的老師交談。經過這次交談,我感覺自己好像離教師這個職業的距離又進了一步。
這位鄉鎮老師在學校工作已經有二三十年了,他教導過一批又一批的中學生,也指導了很多到他班上的實習生。
這位老師告訴我,他最近的一批實習學生有三個,其中有兩個學生已經考上了公招教師。去學校考試老師一定要注意三科: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教育法。他建議我把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書讀熟,考試的時候主要考其中的'內容。教學教育法,我想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中學語文學科教學法。這位老師說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去網上觀看優秀教師的講課視頻,學習他們的可取之處,甚至模仿他們上課時的手勢動作,也可以自己對著鏡子做動作。這是面試時考官所重視的儀態。
教師心得體會7
前段時間,《中國教育報》上曾登載著這樣一則發人深省的寓言:有個漁夫,每次出海打魚之前,他都要到市場上去看看,什么魚的價格高,就決定去捕什么魚。有一年春天,墨魚的價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魚,結果打上來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場里螃蟹的價格漲到了最高,于是他決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來的全是墨魚,他再次一無所獲。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來墨魚的價格又高了。于是他發誓下次不論是墨魚或是螃蟹他都要帶回來。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沒有捕到,那個春天他一無所獲。
讀完這一則寓言,我不禁啞然失笑——在我們以前的語文教學中,雖沒有這樣愚蠢的“漁夫”,卻常常出現這樣的愚蠢行為:我們的上課就是執行教案的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就是完成預定的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做出回答,否則就努力引導學生直至達到預定答案為止……雖然我們身邊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總是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視而不見,任憑那在課堂上閃現的智慧火花自生自滅。我們精心設計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見的手”,支配、牽動著教師與學生,讓他們圍著它團團轉,課堂于是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
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生學習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以合作學習為途徑,以探究學習為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應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教學的過程也應成為師生互相“拋接球”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這些不確定因素,隨時能夠接住學生拋過來的這只球,或回應,或反擊,或再擊——組織、參與、引導,使師生雙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方案應是“外出旅行時的指南針,而不是有固定路線和時刻表的火車”,如果我們仍然習慣于以那種設計好一個個“圈套”,設法領著學生往里跳的“指令性”教案支配我們的教學,“漁夫”的悲劇將一次又一次的在我們身上重演。
一、預案設計:在“刪繁就簡”中給生成留下足夠的空間
走進新課程,教學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過程,有著一些我們無法預見的教學因素和教學情境。課前設定越多,課上學生的自由空間也許就越小。因而我以為教學的預案設計不妨“簡單”一些,要通過“刪繁就簡”為學生創設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發展時空。
一砍多余環節。“向四十分鐘要效率”這句話已經喊了很多年,高效的課堂應是干凈利落的。然而我們的語文老師在備課時往往把教學參考書看作不可有點滴挪移的“法典”,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到小結與作業,一應俱全。于是課堂四十分鐘利用得滴水不漏,教學參考書演繹得面面俱到,課堂仿佛成了一條高速運行的“流水線”,學生的思維與活動總是被限制在周密詳盡的一個又一個教學環節的束縛中,一個個個性迥異的.青春生命、一顆顆鮮活跳動的天真童心卻被排斥在外。
時下課堂上屢見不鮮的有關活動,如讓學生“演一演”等時髦做法正呈愈演愈烈之勢,似乎哪堂課不演就意味著學生沒有動起來,意味著某些理念沒有落實到位。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多給予他們探究的話題;給予他們合作的機會;給予他們選擇的權利;給予他們成功的喜悅。同樣我們的教學設計也應該融入新理念,讓設計開放些,“簡單”些!
二留彈性區間。語文新課標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課的動態生成,但并不主張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信馬由韁式地展開教學,而是要求有教學方案的預先設計,并在預案中就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和空間,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設條件。
在教學預案設計時,教學目標要有“彈性區間”,這既是為了顧及學生之間的差異,也考慮到期望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可能出現的差異。教學過程的設計也應有“彈性區間”,設計的重點應重在由何開始、如何推進、怎樣轉折等的全程關聯式策劃,至于終點,并不是絕對的,水到渠成即可,又何必在意何時戛然而止?
三改線性設計。新課程呼喚生成的課堂,但是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們在設計時往往喜歡環環相扣。教師怎么問,學生如何答;怎樣總結,如何過渡;學生談到哪里出示圖片,讀至第幾遍播放音樂等等,考慮得甚是周到。這樣的設計,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形成一種“線性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和學生來了個五花大綁!試想,教師在課堂上還有什么激情、靈感可言?這樣的課堂又能生成些什么!
二、教案演繹:在“動態生成”中使學習踏上激情的行程
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生。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學習狀態,包括他們的興趣、積極性、注意力、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合作能力與質量、發表的意見、建議、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等,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緒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動態生成性資源。面對如此之多的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我們不能拘泥于預設的教案不放,教師必須獨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時納入于臨場設計之中,巧妙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這樣,我們的教案、我們的教學必將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完善。
教學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時“變奏”隨著學生課堂主體性、自主性的增強、學生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大大增多,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并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意、批評的價值,這些“意外”或許打亂教學的節奏,但許多不曾預約的精彩也會不期而至。
教師心得體會8
看完“河南最美教師頒獎晚會”,心情好極了,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這10位老師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堅持和毅力所感動。他們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舉動,但他們用淡泊名利、堅韌奉獻、高尚情操,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偉大教師的形象,這也是對最美教師最好的詮釋。
被譽為“折翼天使”守護者的劉文婷,是我們洛陽老城區智力開發學校的校長。她25年來一直致力于智障兒童音樂教學的探索和追求。她用耐心和智慧喚醒了沉睡的天使。她說:“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對象都是身心有缺陷的孩子。我教不了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學生能獨立生活是我最大的目標。”
在大山深處堅守崗位的韓寶學老師,淡泊名利,樂于奉獻。他用愛和智慧為山里的`孩子鋪就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陽光大道。在韓老師的努力培養下,這里有20名大學生,3名研究生。
十位老師敬業奉獻、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以及關心學生、愛護孩子的高尚師德,深深打動了我。我的心似乎被一場大雨徹底沖洗了。每個老師的事跡都讓我自卑。讓我問問自己做了什么。我和他們一樣執著嗎?他們愿意像現在這樣平凡安靜嗎?其實很多瑣事都是普通老師和優秀老師的差距。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項特殊的使命。不僅是你完成本職工作的需要,還有育人和影響人的特殊性,所以要求我們先把自己做好,然后要盡一切可能去關心學生,付出生命!
【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心得體會(經典)09-02
教師心得體會(經典)09-17
教師心得體會[經典]09-15
教師心得體會07-01
新老教師結對教師心得體會01-22
教師新課改心得體會09-20
被幫扶教師心得體會09-15
教師見習心得體會09-16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