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1
近期研讀了郭思樂和他的生本教育,感受頗深,從心里到精神上真正體會到教育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創造。是以“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模式。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可以看這樣的情景: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鴉雀無聲,臨下課,教師小結,問學生:“這節課的內容大家聽明白了嗎”,假如有學生說“不明白”的話,教師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講得那么詳細了,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真是笨得要命”,這就是傳統教學課堂的一個縮影。而在生本教學課堂里,我們看到的將是另一番情景:學生之間你問我答,小組成員激烈討論,小組之間激烈爭論,整個課堂生機勃勃。現在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學生,你會選擇怎樣的課堂?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于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么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
我們經常會發現在教學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愿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發現自己失敗了學生不領情,,因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樹苗對學生進行外在的改造,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開展教學活動!郭思樂教授提出了讓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由教師提供一個最根本的,最簡單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的成果),班級交流學習(提出更深刻的問題),熟悉學習(鞏固學習內容)四步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引領著學生,既能讓學生夠得著,又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教師的設計要把握知識的要點,又要把握整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激勵者。郭教授指出,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才能走出師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學,先學后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學要注意:低入(簡單、根本、開放),多做,深思,高出。就語文教學來說,方向是閱讀,整體感知,然后品讀,并在課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培養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在作文教學中,開始是自由作文,先寫后評,先評后改,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
粗淺的學習讓我認識到教學最大的資源是孩子本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對我的學生應該多一些理解、寬容和耐心。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復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
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應該說生本教育對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闡述更清晰明確,具體可操作性的實踐模式更為具體化。
郭思樂教授認為:生本教育提出對課堂進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為兒童自己的課堂。具體說來,教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積極地旁觀;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教師的角色時而是活動的促進者、平等的合作者、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得體的協調者、資源的開發者、得法的組織者,時而又是“顧問”與“同伴”,“顧問”角色其行為特征是“指點”;“同伴”角色,旨在參與合作,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2
每個假期,我都經常去書店看書。暑假的第一天,我像往常一樣來到書店看書。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里,一本書包在一個粉紅色的書皮里,封面上有《愛的教育》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瀏覽了一兩篇__,很感動,就買了這本書…
《愛的教育》本書采用日記的形式,用一個四年級孩子安利柯的眼神和語氣,給人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故事里有善良的卡隆,優秀的德羅西,勤勞的西迪,可愛懂事的波萊科斯……他們給了安利最真摯的友情,最美好的回憶。還有慈愛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師,給了安利最無私的愛,教會了他包容和理解。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真正明白了愛情的境界,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愛情。我記得兩周前我感冒了。吃了一天藥,病情一點也沒好轉。整天迷迷糊糊的,走累了。爸爸媽媽都急著要看到我這個樣子。第二天一大早,爸爸開著摩托車載著我和媽媽去醫院。父親排隊掛號,母親領著我在診所排隊。
一群群人擠在醫院里,排隊交費、抽血、打針、吃藥……一直等到下午三點。看著父母的眼淚順著我的臉頰流下來,他們大汗淋漓。第二天是星期天,媽媽讓我在家按照醫生的指示吃藥。我以為周一可以去上學,可是周一一大早就吐了拉,走不動了,更別說下樓了。
我爸又騎摩托車帶我和我媽去醫院了。我父親一直背著我走,我母親一直在上下排隊.連續一周在醫院檢查輸液。為了讓我早日康復,爸爸的背彎了,媽媽的`腿也疼了。我忍受著痛苦,卻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我默默發誓:從今以后,我會盡我所能去愛我的父母。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愛的海洋中。當我們用一雙明亮的眼睛發現生活中不易發現的愛情時,我們不應該忘記把自己的愛送給別人。
同學們,讓我們張開雙臂愛我們的老師和同學,愛我們的父母!我堅信!只要我們都付出一份愛,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美麗的地方。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3
《愛的教育》告訴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對祖國,對家鄉,對同胞,對弱者,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都要給予愛和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動情,每一段里行間都洋溢著兒童們的純真與情趣。
《愛的教育》的精彩之處和在于,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個或幾個主人公,把每個故事拆出去也并不影響它的完整性,這尤其是照顧了讀者,特別是我們學生的閱讀心理和特點,使我們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某個道理,使書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點更易于展現,其中讓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愛的老師”的日記,作者細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師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師對孩子們“發大聲和動怒是絕對沒有的”,但孩子們對老師的訓誡還是肅然起敬,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王老師,還有另一位老師,則截然不同,她“用教鞭擊桌用拍手來使他們鎮靜”,但并沒有給孩子們帶來恐懼,反而讓孩子們依附著她的快樂,一幅幅畫面,表明了孩子們對老師真摯的感情,更證明了老師對孩子們的關心和崇高的,無微不至的,這位老師倒像極了我的陳老師,還有一篇“家長”的日記讓我印象深刻,它敘述著“學生的'父母”他們是與學校教育息息相關的一群特殊的人,他們容貌不同,職業各異,但卻都有著一顆“為孩子著想”之心,他們默默地接送孩子,關心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他們把對自己孩子的愛,遷移到孩子的同學和伙伴身上,他們因為同為父母,而變成“平等的友人”讀著這樣的描寫,記敘“學生的父母”的日記,我的心也會隨溫暖起來,會被其中濃濃的親情所感動,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進一步理解,領會天下父母心,把感動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學們,讀了這本《愛的教育》我們懂得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成績知商雖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這本書可以說是素質教育的讀本,它可以讓我們明確地感受到什么是我們應該學習,什么是我們不應該去做的,如此,我們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體會出素質教育的魅力。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4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偉大,是神。”此時此刻,我內心閃現出的這一句話,不由得讓我相信老師的偉大的。
很多時候,我也常在內心對自己說:要愛孩子,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心與心地交流。但是一段時間以后,卻又變卦了。沒有了耐心!或許是因為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規律沒有吃透,也或許是自己的魅力還不夠吧;或許是自己缺少理論的指導,沒有實踐的恒心吧。如何育人,如何去與學生零距離接觸,捕捉學生的一舉一動,成為“孩子王”,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讀了《愛的教育》后使我豁然開朗,真心地“蹲”下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就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想他們所想,思他們所思,憂他們所憂。真誠地孩子們打成一片,怎么會看不到孩子心中的世界!古人云:“信其師,親其道。”
愛工作、愛自己的職業同樣非常重要。經常聽老師抱怨“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學校布置的一些額外工作任務,他們都以沒有時間來推托。還有很多老師怕上公開課,究其原因之一:忙啊!一節公開課得準備幾個小時;原因之二:怕啊!精心準備幾個小時還不一定能上好,一見有人聽課心里就緊張害怕。所謂的“忙”“怕”,也許是自己的文化底蘊不足,對自己的工作還不是那么熱愛。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位有30年教年的歷史老師課上得那樣精彩,以致視導員都聽得入迷忘了記錄。當別的老師問他花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時,他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們的老師能用終身的時間來準備一節課嗎?能用15分鐘的現場時間準備出一節好課嗎?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么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如果剛畢業時這桶水還是滿的,假如不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忘記一些,這桶水就會漏掉一些,當時間過去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我們的知識也許只限于教科書那些了,比學生多不了多少,這樣怎么能上好課?怎么能不怕上課?如果我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的補充知識,那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增添一些,一桶水也許會變成一缸水,一河水,量變可以引起質變。“那我們上課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了。”還會怕上課嗎?還會嫌時間不夠用嗎?“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學”。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并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游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里擊起快樂的回響。
古人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著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 “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于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為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雖說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一份崇高的職業,可經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悅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并不是美好的。可以這么說:有著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5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答應了他。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動。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一樣的歲數,卻還是那么的無知…‥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6
愛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著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從內心來說,自己一直希望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希望能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自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里的人同地獄里的.人一樣都是圍著一口鍋,拿著兩米長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里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里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地獄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著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別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別,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里像圣經里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恒的!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于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并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08-14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范文04-26
有關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范文09-12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范文5篇06-17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范文9篇06-09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范文10篇06-13
教育目的的心得體會模板(合集3篇)10-21
人生的目的09-30
我得到了教育為題目的作文(精選21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