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心得精選1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師心得1
《幼兒快樂發展課程》中提出:“大班幼兒自主性、主動性提高,教師要適當地放手、放權。為他們創造條件,引導幼兒進行活動化的共同學習。”于是我們教師放手讓幼兒自己制定各環節規則:大家共同討論一日活動環節如何做?怎么做?教師進行記錄;幼兒根據教師的總結歸納將規則用繪畫、剪紙的方式表現并粘貼在各環節的墻壁上,并隨時進行補充更換。
1.巧用兒歌加深幼兒洗手、入廁常規意識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更好的生活與學習,在生活方面我們用兒歌的形式展示常規要求。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洗手、入廁規則已經形成,但是光靠小、中班延續下來的常規還遠遠不夠。他們的思維已經非常活躍,有的開始偷懶,也有的草草了事,不能做到認真,準確。為了增加孩子的正確洗手、入廁等生活常規,又為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我們設計了兒歌的形式把洗手、入廁常規融入進去。兒歌是幼兒和教師共同創編的,合轍壓韻,朗朗上口,孩子們易于接受。如:洗手:排隊洗手不擁擠,挽起袖子不濕衣,洗手關緊水龍頭,小手擦干要牢記。入廁:入廁排隊不打鬧,節約用水我知道,廢紙用完扔進筒,干干凈凈真叫好。兒歌配以幼兒剪紙,繪畫作品。這樣一來,孩子們的規則要求又提高了,從洗手到排隊洗手,到提高幼兒節水意識,都有了進一步提高,符合大班幼兒年齡要求。入廁也是如此,不僅要排隊入廁,還要節約用水,用紙。規則制定后,孩子們玩水,浪費水的現象明顯減少,而且發現別人浪費水時還能夠有力制止。
2.利用剪紙、繪畫的形式制定補充進餐、午睡常規
為了讓幼兒有良好的進餐和午睡習慣,我們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特點,通過共同討論,進行常規制定,讓孩子們共同參與制作。進餐常規是這樣的:身體貼近桌子安靜進餐、排隊自覺取飯、離開座位要插椅子、吃完把碗放進桶里。
小朋友在床上疊被子上床時要一階一階上梯子、下床的小朋友幫忙把鞋子擺放好、進入睡眠室要安靜。由于是孩子們親手制作的規則,孩子們樂于遵守,也善于遵守,樂于遵守表現在一部分幼兒動手參與對規則意識的明確,非常主動自覺遵守。善于遵守表現為:不僅自己能遵守規則,而且能提示其他幼兒要按照規則的要求去做。
3.利用連續剪紙制定集體活動常規
本學期由于拼音與數字的分解學習量加大,還為了能更好的進行幼小銜接,我們和幼兒一起商討了在寫作業、畫畫時的.常規。幼兒通過連續性剪紙把人物與桌椅剪在了一起的方法來彰顯規則內容:桌子旁的小朋友端正地坐在裝飾漂亮的桌子旁,認真寫作業,一看一目了然,很明確地就表達了常規要求。安靜寫作業、認真寫作業、寫作業和畫畫時要坐直等,孩子們的提示語與連續剪紙遙相呼應。
4.創設活動區常規
在活動區的設計中,教師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建議,為各個區設計了有特色的名字,并根據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區域中的規則制定,和孩子共同討論、總結、制作、粘貼各活動區規則。
“小讀者”——圖書區,規則通過繪畫、剪紙、照片的形式表現:小朋友愛惜圖書;看書時安靜;一頁一頁看書;共同欣賞圖書;坐姿正確看書。此外還有“神奇發現島”——科學區,“小巧手”——美工區,“聰明屋”——活動區,動感小舞臺等等。
幼兒園教師心得2
幼兒園集團化管理模式的優點和不足
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規處朱向軍老師在講授《杭州市幼兒教育改革方案》中,對集團化辦園的思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將成為杭州市今后幼兒園的辦園方向之一,作為曾嘗試集團化辦園的我,想就此項工作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優點:
(1)優質資源共享,教育教學信息的流通,讓優質幼兒園的保教質量起輻射作用,使新開辦的園區保教質量做到高質量高起點。
(2)便于經費的`統一管理,統一安排,合理使用,園內資源得到共享(教育資源、物質資源),避免了各種浪費;
(3)便于園區間各項工作同步進行。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
不足:
(1)開辦初期,由于大量引進教師,新分配教師的增多,短時間內,幼兒園優質的教育資源分散了,而教師的培養和校園文化的形成都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短時間內集團辦園規模不宜過大。
(2)管理工作量較大,工作不容易作細。園長的宏觀調控和微觀調整非常重要,在中層干部的力量配置上要做到工作職責明確,防止出現一些管理“死角”或管理不到位。
集團化辦園形式上的幾種構想:
1.創辦以親子園(面對剛出生的嬰兒,由家長共同參與)、托兒所(18個月——36個月的孩子)、幼兒園(3——6歲)為一體的教育集團,探索一整套0——6歲的科學育兒方案,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醫生、保育員和教師隊伍,使孩子真正從零歲開始接受良好的養育和教育。
2.引進外商投資,幼兒園用已有的品牌和教育管理進行聯合辦園,提高辦園效益。
3.與薄弱幼兒園聯合辦園,通過資產和人員重組,吸納社會資金,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辦園效益。
幼兒園教師心得3
一、確立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1、依據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首先,幼兒教育具有社會屬性。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其職能是把人類歷史上積累的知識、經驗、技能、思維方式、精神文明、優良素質、民族傳統等,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傳播給下一代,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這種人類特有的社會活動,牽動著千千萬萬家庭,事關子孫后代成長和國家民族的繁榮昌盛。
其次,教育要受社會性質的制約。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或社會集團,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來規定培養新一代人的方向。社會主義的幼兒教育,要為幼兒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三,教育任務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新一代人應具備的素質要求是不同的。我國20世紀50年代初,要求幼兒園完成教養幼兒、為生產建設服務(含解放婦女勞動力)兩大任務。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進入“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席卷全球的新技術革命高潮也同時到來,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使原來只注重傳授知識的傳統教育觀和人才質量觀面對著時代的嚴峻挑戰。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個面向”的方針,為教育改革和培養目標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于是國家明確規定培養“四有”、“三熱愛”、“兩精神”的一代新人。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來,強調在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過程中,要注重開發智力和才能、培養良好個性、發展社會性品質和適應能力等等。在世紀之交的今天,則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拓創新教育,強調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新方向。這些不斷發展的新要求,都是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提出的。
2、依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
全面促進幼兒素質和諧發展是幼兒教育的中心任務。發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前者指身體的正常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后者指知識技能的獲得,生活經驗的豐富,智力才能的開發,思想品質的培養,以及情感、興趣、愛好、志向和性格發展等。由于幼兒“身”、“心”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系統,所以必須保證二者同步、協調、和諧發展,即常說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幼兒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而發展的實質是不斷開發其個體潛能,即表現為各方面都由“現有發展區”向“最近發展區”不斷發展的過程。如果對幼兒提出過高、過難或過低、過易的教育要求,都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達不到發展潛能的目的。所以,制定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要求為依據。
3、依據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質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這是因為幼兒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尚處于朦朦朧朧的階段,還不能分門別類地接受系統科學知識。所以,幼兒教育的任務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這一啟蒙性質的特點是:第一,幼兒認識的內容應是幼兒周圍生活環境中所常見的、有代表性的、具體形象的、淺顯易懂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初步培養幼兒數量、時空等概念,發展語言表達與審美能力等。例如:讓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的具體事物,認知物體的形態、結構、色彩、氣味、大小、長短、粗細等外部特征及其數量關系、時空關系等等。知道事物的名稱、用途、與人們的關系。學會排序、比較異同和分類,了解事物之間或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因果關系等等,而未要求幼兒掌握抽象的理論。第二,對幼兒認知要求雖是粗略、淺易的,但必須是科學的、唯物的、辯證的。第三,幼兒教育的`方式應形象、具體、直觀、生動活潑,并要求多種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結合,綜合運用,創設立體、開放的教育環境。第四,強調幼兒教育不以傳授知識的多少為主要目標,重在發展幼兒素質,開發幼兒智能和創造性才干,培養良好個性品質,提高適應社會環境能力等。總之,把握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質,在于嚴格區別于小學教育,防止小學化或成人化傾向,使教育目標確實建立在幼兒教育工作規律的基礎上。
只有把握好上述三個方面的依據,才能確立起科學的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教育目標結構體系
預期的教育目標,是通過目標結構及其整、分、合的運轉過程而實現的。結構是功能的保證。我國幼兒園教育目標結構,是在國家幼兒教育總目標的宏觀指導下,包括各教育領域和教材分類目標、幼兒身心素質發展目標、學段目標、單元主題教育目標及一個個具體教育活動目標等組成。這是通過“綜合——分析——綜合”思維過程而形成的縱橫交叉、有機結合的目標系統。
1、幼兒教育總目標
199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條明確規定:“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第五條又具體規定了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
“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
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應該注意,這里規定的是“主要目標”,以四個方面為主線提出,但并不意味著幼兒的發展只局限于這些內容。例如,發展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交際能力、自律能力,開發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萌發環保意識,培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等,都屬于幼兒素質發展內容,也都是現代社會所需求的。這一精神,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條例》的“講解提綱”中已作了說明。
2、教育領域分類目標
實施教育活動,首先應確定教育內容。而教育內容因各教育領域的不同特點決定著分類。教育領域的分類,目前我國有兩種分法:一是劃分為五大領域,即健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語言教育、藝術教育等;二是劃分為七大領域,即包括健康教育、數學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語言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等。兩種分類,各有一定道理,不妨先在實踐中檢驗,不必一刀切。
在各大教育領域中,又包括不同的內容類別。如健康領域分為衛生保健、體育活動、心理健康;數學領域分為數概念、10以內的加減運算、量的感知和幾何形體、時空關系的認識以及感知集合(物體歸類);科學領域分為生命科學、環保科學、科技產品、科學現象;社會領域分為社會意識、社會環境、人際關系。社會行為。社會文化;音樂領域分為唱歌、律動、音樂欣賞、器樂演奏;美術領域分為繪畫、手工、作品欣賞。
按照上述領域和類別,分別確定教學內容和要求的分類目標。依傳統說法稱謂“教學大綱”。
3、幼兒身心素質發展目標
根據規定的教育內容和要求,實施全面發展教育,預使幼兒身心素質在哪些方面獲得發展并達到怎樣的實際水平,這種最終目的(或規格標準)的追求就是幼兒發展目標。因為教育內容只有通過教育實踐而轉化為幼兒身心素質的實際水平,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質量。
幼兒身心素質的發展領域,應包括身體發育與體質。知識與經驗、動作與技能、智力與才能、個性與社會性品質等五個方面。在這五個方面具體規定幼兒發展規格。只有達到了預期的結果或狀態,才算實現了幼兒素質發展目標。
4、學段目標
由于教育活動和幼兒發展都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運轉過程,也是幼兒素質不斷由“現有發展區”向“最近發展區”持續遞進的過程。因此,要制定不同的學段目標。學段目標包括各年齡班的學年目標和學期目標,即綜合性地規定每個學段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主要教育活動與幼兒發展的預期目的等。形式可采用條文規定或表格式,也可以二者結合運用。
5、單元主題教育目標
單元主題教育目標即把學段規定的各個教育領域內容,按照以科學知識為主導,以事物發展規律和幼兒思維邏輯為序,確定一個個主題的排列組合,建成循序漸進。有機結合的系列性單元主題教育活動,并相應地一一制定主題教育目標。由于教育內容是緊密圍繞主題組合的,因此,主題教育目標具有顯明的綜合性和有機性,而不是各領域要求的分割并列。即讓幼兒獲得的知識、經驗、技能、方法、智力。才能以及個性、社會性品質等要求,都體現在主題教育目標中。目標要重點突出,簡要、明白、確切,富有針對性、關聯性、綜合性和有機性。主題目標還應包括:教幼兒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引導幼兒體驗學習、操作學習、探索學習、發現學習等等,即變幼兒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學習,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6、教育活動目標
幼兒教育任務和培養目標都要通過一個個的具體教育活動而實現。每個主題教育可包括若干個具體教育活動(多少由教師策劃確定),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側重于某個教育領域內容。不管如何組合,具體活動目標都要落實學段目標和貫徹主題教育目標,并密切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和新需求,把握在“最近發展區”內開發其潛能。教育活動目標比主題教育目標更應突出針對性、兒童性、趣味性、活動性和可操作性。
上述六種目標有機地構成了教育目標結構體系。幼兒教育總目標主導其他目標,其他目標是在縱向或橫向上層層落實,分別圍繞總目標運轉,充分發揮“衛星”作用。
三、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實質要求
上述教育目標的內容,是幼兒教育質量的基本規格,是每個幼兒教師教育實踐的指南,也是幼兒園管理必須遵循的方向和要求。因此,深刻理解目標精神,是有計劃、有步驟實施教育的關鍵。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實質要求,概括說有四點。
1、要求幼兒園毫不例外地執行黨的教育方針
中共中央、國務院1993年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第27條指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都要“認真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文件規定的任務和方針,是全國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包括幼兒園)都必須遵循的。做兒園工作規程》第二條指明:“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它說明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大系統中的子系統,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是培養人才的第一道工序。由此,幼兒教育必須毫不例外地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事實上,幼兒園上述教育目標就是依據教育方針制定的育人方向和目的,是教育方針在幼兒園中的具體化。
2、要求幼兒園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社會要求培養人的素質全面發展。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提高民族素質的細胞和基石;造就各類專門人才必須以發展素質為基礎。因此,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全面”,指體、智、德、美發展的整體性,缺一不可;“和諧”,指體、智、德、美的有機性,不可分割。說明在實施幼兒教育目標的教育過程中,“四育”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又相互融合的有機結合體。單從幼兒心理發展講,例如強調知、情、意、行與個性、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諸要素有機結合體;只有把素質培養融于體、智、德、美的全面教育過程中,才能使幼兒獲得卓有成效的和諧發展。總之,“全面和諧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核心要求,既是出發點,也是歸宿。
3、要求“面向全體幼兒”與“因材施教”統一教育目標對幼兒園來說,是實施教育活動的工作目標;對幼兒來說,是成長過程的發展目標。“面向全體幼兒”,是實施教育目標的立足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優良傳統。有些教師把它與強調“因材施教”對立起來,是片面的。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面向全體”是強調共性要求,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發展;“因材施教”則是強調關注個性特點,讓每個個體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發展。因為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心發展因先天基質、原有基礎、發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呈現著個體發展特點;集體中的每個幼兒又都在不斷發展著,共性與個性總是處在對立統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中,既要“面向全體幼兒”,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發展”。只有面向全體,才能保證每個幼兒的發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也只有二者統一,才能培養出多樣性人才,適應社會的不同需求。
4、強調幼兒發展寓于“保教結合”之中
“保教結合”,在幼兒園是一種教育思想,也是一條教育原則。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統一性所決定的,也是幼兒教育工作規律所要求的。在實踐中應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二者并舉、有機結合,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和全部教育活動之中,統一在幼兒全面發展上。保障結合,是我國解放區幼兒教育歷史經驗的總結,建國后得到弘揚光大,19xx年又寫進“兩個法規”之中。《幼兒園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幼兒園應當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的教育目標與是把保教作為一個統一體而具體闡述的。所以保教結合的教育思想,必須滲透于實施教育目標中,貫串于全部管理過程中。
幼兒園教師心得4
《西游記》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畫片,也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一本書,豐富的內涵,深刻的道理發人深省。近日,我有幸聆聽了山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丁榮貴教授的報告"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經營者",他以《西游記》為例對經營的主要思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聽后,感悟很多,愿與大家分享。
我們現在的幼兒園需要管理者來有效地經營,所謂經營就是要找準幼兒園發展的目標,綜合利用各種有效的資源,突出自己的辦園特色,來為幼兒、家長、教師、社會盈利(不是營利)。而其中教師隊伍是經營好幼兒園的關鍵所在。以《西游記》中的人物為例,我們可以將教師隊伍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孫悟空,他本領高強、聰明能干,辨別真偽、捕捉妖怪樣樣都行。這種類型的教師業務精通、反應敏捷、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是幼兒園業務的排頭兵,各種展示活動一般都由她們來承擔。二是沙僧、白龍馬,他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承擔重任,再苦再累毫無怨言。這樣的老師在幼兒園中占大部分,為幼兒園的發展積極的貢獻力量,從不索求回報。幼兒園非常需要這樣的老師來為孩子默默無聞的奉獻,這樣家長也會非常的放心。三是豬八戒,他只圖清閑,不愿承擔重負,一有任務就牢騷滿腹,還耍小聰明從中偷懶,結果總是讓孫悟空發現,適得其反。但豬八戒嘴甜,會說,是這個隊伍里的調和劑,又在中間起著過渡的環節,每個單位也總有這樣幾位老師。社會就是如此,是一個復雜而又令人難以捉摸的結構體,每一種類型的人都存在,都不可缺少,否則就不會稱之為社會。我借鑒丁教授舉的這個例子,只是想提醒每個人認真反思一下自己,自己屬于那種類型。每種類型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怎樣正確發揮自己的長處,盡量避免短處,這才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就像霍華德·加德納博士1983年提出的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中指出的一樣,人天生就賦予了多元智能,只是每個人天生的各項智能的強弱不同,再加上后天的發展,所呈現出來的成就也就各不相同。這些智能分為八種,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肢體動覺智能、自然觀察智能。這一著名理論,對于我們每個人正確認識自己,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活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認真分析自己的智能結構,哪些屬于自己的優勢智能,哪些屬于自己的弱勢智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智能,擺正自己的心態,從生活、工作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和滿足,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才會活得更加精彩!
作為幼兒園的一個小排頭兵,我也時時在認真反思自己,鞭策自己,如何針對不同的老師的不同智能,充分挖掘她們的資源,發揮優勢智能,盡量避免弱勢智能的發揮,讓每位教師也能在工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我得管理職能所在。所以我要不斷提高我的語言智能、人際智能,努力克服工作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以先進的理念指引行動,盡其所能和大家一起去經營好育賢第一幼兒園。希望每一位老師也能及時與我溝通,提醒我,鞭策我。同時也希望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充分展現發揮自己的強勢智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幼兒園教師心得5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變革和社會的需求,各種性質的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尤其是私立幼兒園,逐漸成為幼兒教育這個舞臺上的一個重要角色。它的出現引起人們不少爭議,贊成、支持者有之,反對、批評者有之。是什么原因讓大家對私立幼兒園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看法?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害怕私立幼兒園對公立幼兒園帶來競爭的原因導致的嗎?還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因為私立園會對教師的編制帶來的挑戰?
不管人們從任何角度來看私立幼兒園,我們都不能否認它給我們曾一度死氣沉沉的幼兒教育事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自從幼兒教育被推上社會以后,由于政府重視不夠,教育資源嚴重匱乏,尤其是教育經費欠缺,有的被停辦或拍賣,孩子的入園需要得不到滿足,私立園的出現彌補了這些不足。同時,在改革管理體制,更新管理思想,提高設施、設備及管理水平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加劇了幼兒園的社會競爭性。
我們從社會需要和發展角度看,私立幼兒園存在的價值當然是勿庸置疑的,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只要辦學絕大多數功利性都非常明顯,其中追求經濟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既把幼兒教育當作一種產業來經營。我們僅從教師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來看也可以看的出來,大多數私立幼兒園在教師聘任上實行"末位淘汰制""崗位工資制"這在無形中給教師帶來了較大的工作壓力,給教師群體的關系也帶來了不和諧的音符。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過度的'壓力會給人造成消極的情緒,假如教師每天帶著消極的、否定的情緒上課,帶來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教育作為一種提高全民素質,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尤其是作為基礎教育的幼兒教育,國家在推動其發展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在現實中幼兒教育,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忽略了其重要性,歐美國家發展來看,之所以在各個學科領域都居于世界先進水平,也是和他們注重對幼兒期教育分不開的。所以,幼兒教育是值得我們大家應該高度重視和尊重的教育。作為教育主流的私立園,要想使其得到健康發展,它的管理就應該被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來。但是,現在國家還沒有一個關于此方面比較全面的法律法規,所以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一提到私立幼兒園的管理就非常為難,“我們既沒有政策上的支持,又沒有物質上的獎勵,想管也無從下手”,例行檢查也是無關痛癢的提一些意見等,這些都是私立幼兒園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
幼兒園教師心得6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轉眼間,走進幼兒園工作快一年了,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獲。剛剛來到幼兒園之時,戰戰兢兢,教書育人,馬虎不得更何況是這些懵懂的小孩子了。“他山之石能夠攻玉”,于是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學習他們教書之法,秉承他們的育人之德。一路走來,長進不少,成熟不少。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我更不敢說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這平凡和樸實中,我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著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今年,我校開展了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活動。透過學習,進一步明確了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師德、優良的師風。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說的都是為師者不僅僅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優良的師德、高尚的師風是搞好教育的靈魂。教師是幼兒的一面鏡子,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衣著穿戴……都是幼兒私下議論的話題。為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為幼兒的表率。我應對的是一群五六歲的小孩子,我就是他們的榜樣。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表現出來。我樂觀向上,每一天都帶著一份好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好處。能夠說每一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有一種愛,叫無私,有一種愛,叫關懷,有一種愛,刻畫著偉大的靈魂,有一種愛,歌詠著崇高的品質。那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我有一個7歲的兒子,作為母親,我傾注了全部的愛心,關懷著他的成長,這種情懷是無私的、投入的。每當兒子在生活中、學習上取得了一些進步,我都會十分高興,這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能夠消除一天的勞累。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工作中我也如同對自己的孩子那樣對班里所有的孩子。這使我深深體會到,情系幼兒,像母親一般熱忱地愛每個孩子,這就是你工作的好處。幼兒身體健康、快樂、學習進步,你就會喜悅,就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
良好的師德師風的構成,除了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還需要我提高自律意識,自覺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好習慣,在幼兒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師德師風形象。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幼兒教育事業,要對幼兒教育
事業盡心盡力。選取了幼兒教育事業,我對自己的選取無怨無悔,不計名利,努力進取,努力創新。認真設計每一節課,甚至一個小小的動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幼兒才能理解老師的教育而愿意學習,不斷進取。
2、尊重每一個幼兒。每一個幼兒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和尊重。要與幼兒平等相待,不能把幼兒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把愛傳遞給幼兒把幼兒看重,幼兒得到老師的尊重,他們才會尊重老師喜歡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
3、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幼兒。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幼兒認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這要求自己不斷的學習,用心探索,不斷開辟新的教法。
4、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幼兒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務必要時時刻刻為幼兒做出
好的榜樣,凡要求幼兒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我愿我的愛奉獻在我熱愛的工作崗位上,我愿我的愛能感化每一個我教過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幼兒園教師心得7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人是管理的核心。因此,幼兒園的管理應把對教師的關心及其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結合起來。筆者現結合自己的管理實踐,想就幼兒教師隊伍的管理談些看法。
一、以德治園,增強教師獨立主動工作的內驅力
思想政治素質是教師獨立主動工作的動力。我園教師大多為青年教師,她們雖有滿腔的工作熱情,但這種熱情往往具有幼稚性和不穩定性,需要通過政治學習和加強政治思想工作來使之成熟、穩定。對此,一方面我們鼓勵青年教師積極上進,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另一方面指導她們樹立“愛崗敬業,一切為了孩子”的思想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鼓勵她們根據自身特點,收集、選取自己喜愛的師德箴言作為自己奮斗進取的目標,將其走上工作崗位時幼稚的工作熱情轉化為成熟的精神追求。這就使教師在思想上增強了獨立主動工作的內驅力。
二、以情動人,滿足教師合理的情感需要
制度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必要手段,但若只單純地強調制度管理,忽視人的情感控制因素的介入,就會導致機械管理,給教師和管理者戴上無形的枷鎖,無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園的青年教師多是獨生子女,她們自我意識強,自尊自信,不受拘束,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容不得波折,經不起委屈,過分敏感,容易爆發不滿情緒。針對年輕教師這些情感特點,除了不斷完善、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外,我們還十分注意在管理中應用情感調控因素,采取“關心教師合理情感需要”的調控策略,以教師的情感調控作為制度管理的`中介,把管理的重心從制度約束轉向引導教師關愛自重,道德自律,工作自勉,讓制度真正成為教師前進的航標:首先,領導像大姐姐一樣關心、愛護、尊重每位教師,滿足每個教師自尊自信的情感需要,在其受到挫折委屈產生情緒波動時,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使教師對園領導產生信賴感、親近感,從而自覺地遵守園里的規章制度,維護園領導的制度管理。其次,要為教師營造寬松、和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情感氛圍,對青年教師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使教師處于關愛的情感環境中,從而自覺、自律地執行制度,開開心心地投入工作,高高興興地盡情奉獻。
三、以心換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幼兒園教師普遍具有做事認真、情感豐富、競爭意識強、好學、心細等良好的心理特征,但同時也有妒嫉心強、喜歡斤斤計較、多話、疑心等不良心理表現,根據女教師的這些心理特點,我園注重從改善教師的心理環境著手,以心換心,為教師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雖然幼兒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較單純,園內的人際關系也相對簡單,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有差異,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所困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我園十分注重這方面的工作,專門開展了心理健康咨詢、心理健康講座,讓教師多了解社會、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同時組織一些爬山活動、體育比賽活動等,以增進教師之間的情誼,緩解教師精神的過度疲勞,使教師能處在較好的精神狀態下工作。
四、以人為本,實施民主、開放式管理
教師是幼兒園的主人,也是幼兒園管理的對象。青年教師思想解放,民主意識強,渴求公開、公正、公平的透明管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她們希望園領導給她們更多的自主權,讓她們自主嘗試。針對這支隊伍的特點,我園采取了“關心教師,發揮其主人翁意識”的策略,把幼兒園管理工作,從“園長一人管理”變為“教職工民主、開放式管理”。我們以共建“教工之家”為契機,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民主治園建設,確立教職工在幼兒園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使教職工人人有“參政”“議政”和發揮自己才干的機會,年輕教師們則每年通過教代會為幼兒園提供了大量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如:在改善辦園條件方面,他們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提出在硬件建設上應采取“從實、求精、一步到位”的辦法,園領導采納了大家的建議。教師們參與管理,使我園的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更為重要的是,教師真正感到自己是大家庭的主人,更自覺地維護幼兒園的集體利益,更自覺主動地去獨立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從而有效地實現了幼兒園的管理目標。
幼兒園教師心得8
隨著二期課改的成功推進,促進兒童的發展,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在兒童期,幼兒園是以教師和兒童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軸構成的社會集體,功能就是促進兒童素質的發展,是由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雙向交互作用來實現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從事的教育行為總會引起部分幼兒的不適應,對整體孩子的要求已不再適應現在的孩子。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注重研究兒童的個體差異成為熱點。兒童氣質的不同,理解兒童間的差異,為改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并具有實際意義。
一.對兒童氣質研究的了解從氣質特質理論出發來描述兒童的氣質差異可分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抑制型兒童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謹慎小心和溫和謙讓,行為抑制,經常有高度情緒性和低度社交性。非抑制性表現為活潑愉快、無拘無束、精力旺盛、沖動性強。抑制性兒童多半會獨自一個人呆著,看著其他兒童,不跟別的幼兒接觸,不給同伴提供玩具,更不會大笑。
托馬斯和切斯發現了九個特質差異對這九個氣質維度進行研究得出三種氣質類型:
1、容易型兒童。面對新情緒,他們比較主動而不是退縮,他們適應性強,通常會有積極情緒。教師都希望兒童是這個樣子。
2、困難型兒童。這些兒童面對新情緒退縮而不主動,適應環境比較慢,并且經常處于緊張和消極的情緒當中。
3、緩慢發動型兒童。這與抑制氣質相似。
二.兒童氣質與學習兒情況兒童氣質的差異能預示他們的交往能力,也預示著自我調節能力。
氣質影響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情緒。從總體上說,困難型兒童和緩慢發動型兒童比容易型兒童成績更差一些。在多血質、多血——粘液質、多血——膽汁質學生中,學習優等生明顯多于學差生。說明多血和多血——粘液質的中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明顯優勢。有關氣質與智力的結論:不同類型氣質具有不同的記憶優勢。對于數量多、難度大的實際材料,高級神經活動強的人較弱的人效果好。高級神經活動強的人記憶無意義音節效果較好,而弱型的人記憶大量有意義的文章效果較好。在動覺記憶方面,對于不太復雜的任務,弱型的人比強型的人記憶要好而對復雜的任務,強型的人比若型的人記憶要好。這說明兒童不同氣質差異各有優勢。
那么,為什么氣質與兒童的學習有關系呢?由于兒童氣質對教師態度的影響,那些注意力集中、適應性強、愿意學習、情緒積極的學生,老師會以獎勵回應他們,會以眼神、語言鼓勵他們,給予多表揚、多關注。教師對兒童的積極態度,時時表達的贊許之意,不僅對兒童自我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而且能夠促進兒童學習水平的提高和良好的個性發展。與后著相比,那些容易煩躁、容易分心和退縮的學生會引發教師的挫折感。教師常常不得而知不向他發出強硬的指令,適得他們自信心不足,出現低認知能力和學業成績不理想。處于無意,教師可能會跟一些學生更親近,對他們比別人更關注。教師常常會曲解學生的氣質差異。當緩慢發動型兒童沒能及時完成新課業時,他們被看成是缺乏學習動機的,而當他們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掌握新任務時,他們又被認為是不聰明的。活動水平高的孩子可能會被看成是愛制造麻煩的孩子。容易分心的兒童可能被看成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的人。教師對學生會行為的解釋,影響著師生間的相互作用,最終影響到兒童在學校中的表現。教師應對兒童氣質的有所了解以及針對其氣質特點提出自己的教育要求。
三.教師與兒童應建立良好的適應關系現代氣質研究的成果讓我們將為什么樣的教學和管理方式應對各種氣質類型的兒童的學習更為有利進行思考。
托馬斯和切斯提出了“良好適應”:當兒童的氣質與教師的期望和要求相適應時,兒童就能取得好成績,并且會得到老師的肯定。教師對兒童個體差異的理解,對他們減少與兒童之間的'矛盾極為有利,也便于他們采取恰當的教育策略。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促進每一個兒童的發展,并尊重他們的個性。當兒童感到他們被作為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時,焦點從被指責轉向被支持,兒童會感到不能用擴展能量來保護自己,而傾向于考慮改變和解決問題。例如,我們班的濤濤小朋友。剛進幼兒園時,他面對一個新環境是非常排斥的。小朋友們玩,他在一邊看,老師帶他一起玩,他更表現出退縮,拒絕老師。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好久未能改變。我找過他父母談話,一起探討問題,但效果并不好。在了解濤濤這種孩子的氣質后,我靜下心來細想:對于這樣的孩子不能著急。在接下來的日子我給他創設了非常寬松的環境,讓他有一個充分熟悉周圍環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再緊張,不再陌生。漸漸的,濤濤愿意玩幼兒園的玩具了。但在學習活動和戶外游戲時仍然不能與老師、幼兒合作,只是自顧自的玩。每當這樣的活動一開始,他好像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與世隔絕的樣子。我找濤濤談話,一遍遍教他操的動作,帶著他一起玩,但他很不愿意,口里說:“我不,我不。并且停止了他原來的游戲行為。于是我索性不再給他壓力,讓他自由的跟著小朋友玩。幼兒做操,他不做,在一邊看;幼兒做手工,他不做,也在一邊看,有時我做給他看,他看著也挺開心。這其間,我未給他任何壓力。過了兩個多月,有一天他突然開始做操了,開始念兒歌了,開始做以前拒絕做的事了。我很驚奇,又很高興,濤濤終于融入了集體。個體差異在兒童最初與環境的適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處于兩極的兒童。考慮這些過程如何調節、適應教育環境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于一般兒童來說,懲罰可能導致抑制、躲避;失敗可能導致抑制和挫折。積極的情感和目標取向與好奇心和精力旺盛有關,但是氣質并不決定所有幼兒。兒童在幼兒園的成功和失敗的也反映受他們早期家庭教育環境所支配。良好的適應概念為改善師生關系和完善教學提供了一條好思路。例如我們班的悅悅。她是一個易分心、只能短時間集中注意力的女孩,如果讓她完成需要一段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任務,就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把任務分幾步來做,她就容易掌握。當教師按照全班平均水平來確定學習進程時,一個緩慢發動型的孩子可能會落在全班的后面,但是如果允許他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這個男孩最終也會和全班同學做的一樣好。
首先,我們可以采用復式教學法,要考慮到兒童的不同活動要求。復式活動課程首先應該既有動態活動,又有靜態活動,最好是在動態活動中考慮靜態修養的需要。集體活動課程讓愛社交的兒童有出頭露面的機會,個人自由活動可以讓安靜地板兒童安心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且為難以約束的兒童提供自我約束和調節的時間。否則他們會因為不守紀律而總是處于批評之地。
其次,對不同兒童要采取恰當的批評方式。由于兒童的敏感性不同,可塑性也不一樣,教師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批評方式。特別對敏感的兒童,不易在公開場合批評他們,否則回讓他們在公開場合抬不起頭,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
再次,多注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兒童。在師生交往中,困難型兒童讓老師難以把,容易型兒童經常受到老師的肯定,而中間型兒童容易被忽略。事實上,每種兒童都希望受到老師的關注、喜歡和稱贊。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克服這種心理定勢關注每種類型的兒童。氣質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雖然相對穩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風格,使之與學生的氣質相匹配,不僅會提高教學效果,而且會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自我表現價值感,最終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在幼兒園表現不佳的兒童會責備自己,父母和老師會抱怨這些兒童不夠努力,其他同學也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因為能力差才落在別人后面。這一切都會強化這些兒童的消極自我評價,導致低自尊,并進一步導致孩子以后的學業困難和不良個性特征出現。
因此,教師掌握氣質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在一所學校與教師相處不愉快的兒童,轉到另一所學校,遇到另一個教師卻發展的很好,并與教師愉快相處。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自身氣質特征與兒童氣質相適應的問題。所以,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了解所教兒童的氣質差異,也要對自身作出正確評價。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施動著,影響兒童發展,同時又是受動著,兒童的氣質也對教師起著某種強化的作用。因而可以說,師生互動是教師和兒童雙方氣質、個性共同成長和發展的過程。
幼兒園教師心得9
當歷史的航船即將駛靠新時代彼岸的前夕,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園長如何在教育法規的導引下,科學地提高管理藝術進行一番理論思考。
一、隨機決斷統全局──決斷藝術
筆者認為,園長要熟練地運用隨機決斷藝術,關鍵在于有勇有謀、統籌全局、隨機處置。因為:首先,有勇有謀是隨機決斷的前提。試想,一個園長如果只有勇敢果斷的精神,而缺乏謀略的能力,那么就會魯莽從事,留下后患;一個園長雖然謀略在胸,然缺乏勇敢果斷的氣質,在困難面前縮手縮腳,在問題面前優柔寡斷,那么再好的策略也無濟于事,因此,謀與斷是決斷藝術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其次,統籌全局是隨機決斷的依據。園長的勇和謀只能來自對客觀事物及規律的認識,從全局出發,從行為的最終結果著眼,分清輕重緩急,理順主次關系,服從總體,兼顧局部是決斷藝術的一個關鍵。再次,科學地運用“兩分法”,善于把握時機是決斷藝術的生命。園長看問題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多視角觀察。智者之慮,必顧齊全,只有根據實際發展變化的情況,當機立斷,調整原定的計劃部署,隨時糾正錯誤決策,才能因機取勝。
當然,這種領導管理藝術的習得并非一蹴而就,必須經過刻苦磨練和實踐積累才能逐漸掌握。
二、以身作則樹威信──身教藝術
園長要研究如何運用非權力性影響的管理藝術即身教藝術,它源于領導者自身的.人格力量。
第一,精神力量。在競爭的環境中,園長必須具備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善于利用現有條件,開創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園長時時處處都要說實話、辦實事,實實在在地搞好幼兒園的教育管理工作,發揚求實精神,做教師的表率,樹立公仆意識,以不計得失、不求索取的奉獻精神為幼兒、為家長、為教職員工服務,把個人的甘甜融進幼教事業中。
第二,修養力量。園長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和文化素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有“寧可人負我,我決不負人”的高尚境界,做到容人、容事、容言。以身作則,表里一致,能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奮斗目標。作風民主,顧全大局,不獨斷專行,始終把自己定位在與其他成員平等的位置上,為集體的團結奮進作貢獻。
身教重于言教,園長如能恰到好處地運用這種身教藝術來感召大家,又何愁幼兒園工作目標不能實現呢。
三、遠慮先行求變革──創新藝術
園長要敢于開創管理革新藝術的先河,向一切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傳統觀念和做法挑戰。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園之長既要有洞察分析現狀的能力,更要有超前思索未來的能力,不滿足于當前取得的成就,經常預測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練就系統思維的品質,從整體和長遠的利益出發,用發展的觀點確定工作計劃及目標,保證教育投資決策具有先行性。首先,變革觀念。充分認識到閉關自守的危害,廣開渠道,謀取信息,在社會信息技術的引導下,以變應變,更新思想,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改革,因園制宜,辦出特色。其次,變革手段。根據有關專家對21世紀的預測,知識經濟將主宰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在當代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會隨著社會發展的軌跡而碰上紅燈,因此,以變制變,不斷調整管理方式,勢在必行。第三,變革能力結構。伴隨著終身教育的提出,人們對教育者的能力素養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園長,要率先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術,追求自我超越,不斷地自找壓力,負重奮進,依法治教,實施科學管理,由事務型轉向科研型,由貫徹上級指令轉向善于發現、善于實踐的創造型,改革原有的能力結構,向新型的綜合性能力方面發展。
四、情若春風愛無聲──情感藝術
園長在管理過程中應善用情感藝術,以此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幼兒園是由多數女性組成的一個特殊群體,有其感情細膩、爭強好勝、又極自尊等共性特點。如若園長不能合理運用情感的隱性感化力量,在工作中肯定會碰軟釘子,也許致使任務不能如期完成。雨果說過:“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質。”為此,園長必須清楚地了解每個教師的心理需要,以情動人,以愛換心,真心實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師,用情感手段激勵他們熱愛事業和幼兒,體貼、關心、幫助教師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用誠摯的語言給予教育教學上的指導,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同時,園長要注意團結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教師,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更要避免因親你疏他而人為造成矛盾削弱了集體的戰斗力。孟子曾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愛,是雙向的,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園長在管理過程中的情感投資是維系與教職員工和諧關系的粘合劑。
五、不拘一格用人才──用人藝術
園長應最大限度地把握好用人藝術,自己可以不樣樣精通,但不可以不具備知人善任的能力和氣度。管理理論的“人本”原理指出,在管理這種社會活動中,應當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在用人管理藝術上,園長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職能相稱,能級相應。既不可大材小用,也不可小材大用,更不可無才亂用。
第二,用其所長,人事相宜。著眼于個人的專長和特點,使之有用武之地,“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用人貴在用其長、避其短,方能獲取最大效應。
第三,用人唯賢,破石拔玉。對確有能力才干的人,應不拘一格,大膽使用,讓其在相應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作用,但不能姑息遷就他們的錯誤缺點,謹記好鼓也得重錘敲,只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教師。
第四,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幼兒園是一個整體,若能將每個人的長處融合一起,合理使用,勢必收到1+1>2的效應。
園長用人時,一要注意避免求全責備,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看長處看主流;二要用發展的觀點看人用人,要堅信教師的思想、覺悟、學識、作風、能力都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幼兒園應健全能者上、適者任、庸者下的用人機制。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辦好一所幼兒園的關鍵在園長,當好園長的關鍵在管理,好的管理要講究藝術。園長管理藝術富韻致,可以激揚斗志;園長管理藝術耐尋味,能保優質高效。也許,目前的園長管理藝術尚未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好在小暇不掩大瑜,相信不久的將來,園長管理藝術經過大家的集思廣益會日臻完善,從而成為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一朵奇葩,綻放異彩。
幼兒園教師心得10
有些寶寶一開始就不喜歡去幼兒園,時間長了就喜歡上幼兒園,而有的寶寶一開始可能是對幼兒園的好奇,也愿意上幼兒園,時間長了覺得不新鮮了就開始鬧著不去了。那么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去幼兒園呢?
一、社交能力弱。
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
二、自立能力差。
孩子入園之后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
三、表現不佳。
有的幼兒因為學習表現不好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贊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系,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消除他的恐懼癥。
讓寶寶愛去幼兒園的方法:
有的寶寶剛上幼兒園,對父母的'依賴性還很強,這就導致他們不愿意去幼兒園,每次要去幼兒園就開始哭鬧,其實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開心地度過,父母可以運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見的錯誤做法。
1、上幼兒園前,先告訴寶寶:“你在幼兒園里開心地玩,下午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這會讓孩子感到父母親并沒有扔下他不管,他還會回到父母身旁的。
2、送孩子上學時,如果母親向兒子訴說她對丈夫的種種不滿,而尚未懂事的兒子無法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在這種處境下去幼兒園,就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
3、一些父母因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與害怕,因此父母親最好在幼兒園里安頓好孩子,讓他感到放心,然后再離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讓你離開,你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否則孩子容易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利于焦慮的消除。
4、父母親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5、還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積木吸引他們,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對母親依賴心理過重,可讓爸爸送孩子上幼兒園。
如果孩子賴在床上不起,對父母撒謊“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幼兒園”,或者干脆拿哭鬧作為殺手锏,不肯讓父母離開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堅持送他去入園,可以先跟幼兒園的老師聯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的狀況,找出他不愿意入園的原因。
幼兒園教師心得1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教育觀、教學觀做了全新的解釋,這些觀念是針對傳統教育重人才培養的統一性以及重知識灌輸輕自學能力培養的特點提出來的。在傳統的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幼兒教育自身的價值不受重視。在新課程倡導樹立活動教學觀,強調知識的建構性、過程性,重視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既關注幼兒未來的發展又關注幼兒目前的現實生活,既關注幼兒整體又關注每一個個體,強調幼兒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學習。因此,與幼兒學習方式的變革相適應,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觀的指導下樹立新的教育教學觀念,促進幼兒全面地、和諧地、可持續地發展。
(1)、樹立活動教學觀,促進幼兒建構性學習方式的形成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評判活動效果的好壞往往依據幼兒獲得了多少具體的知識和技能,為了達到讓幼兒多學知識這一目的,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只重知識輕情感、態度、個性的教學方式不僅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展,而且使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降低,甚至開始厭倦學習。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忽視了學前兒童發展的基本特性——活動性,活動的特點一是“活”,二是“動”,這是學前兒童的最大特點,學前兒童好動,喜歡游戲,在活動中能充分展現自己,身心各方面都得到有益發展。福祿倍爾認為,人生來就有一種活動的本能,嬰兒期以后這種活動本能主要表現在游戲中,在游戲中幼兒最能表現其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活動教學觀,重視實踐、探索、發現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使幼兒在自主探究、發現的活動中實現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
(2)、樹立終身教育觀,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課程處于基礎位置,它的特殊對象是學前兒童,它處于人生起跑線上,其獲得的經驗會影響到青少年及一生,教育不僅應該關注幼兒未來的生活和現實的生活,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他們是因此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倦學習?自我學習能力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信賴于教師、懶于思索?……如果是后者的話,無論教師教了什么,教了多少都是幼兒教育的失敗,因為幼兒失去的遠比我們得到的多。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重知識灌輸、技能訓練、輕主體意識、學習興趣、忽視自我學習能力及其積極的情感體驗等狀況,與終身教育的理念相去甚遠。因此,在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思考“應該教給幼兒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所以教師應該把教育看作是為幼兒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打基礎的活動,授人以“漁”,這樣幼兒教育才無愧于被稱為“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才能真正成為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高質量的幼兒教育,幼兒所獲得的發展也才不會是情感缺失的、表面的、片面的、暫時的,而是積極愉快的、真實的、全面的、可持續的。
(3)、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綱要》指出要“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所以,教師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者。
如大班的一個活動內容是“7”和“8”以內數的加減法,教師發給了每一位幼兒兩張點子操作卡片,一張是“7”以內數的加減法,另一張是“8”以內數的加減法,要求幼兒根據卡片上的圖示寫出相應的計算式。大部分幼兒很快就完成了,有個別的幼兒連數字都寫錯,如把“3”寫成“”,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兒認為今天的內容太簡單了,根本難不倒他們,有的幼兒都已經會15、25和50以內數的加減法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該班幼兒的數學發展水平不平衡,教師卻提供了同樣的學習內容,難道是因為場地的制約、資源的限制嗎?顯然不是,原因在于教師沒有研究因材施教的依據——幼兒個體間發展水平的差異。
首先應該樹立全新的兒童觀,認識到每一個幼兒都是各不相同的,他們的發展水平是各異的,學習特點也有差異的,教師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其次,教師要善于在生活中觀察和發現幼兒間的差異,并了解每一位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已達到的發展水平,為因材施教提供依據;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幼兒間的差異和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和組織層次化的內容,提供分層的材料,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保證每個幼兒在其原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樣教師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者,才能盡可能地促進每一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使每一位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幼兒園教師心得12
我園從1998年開始,開展了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研究。幾年來,在幼兒園可操作的體育項目與各項目的特色顯示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實踐與總結,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在展現幼兒個性、表露幼兒本性,讓他們在開放的活動中鍛煉身體、啟迪智慧,教師們通過一次次的研究活動改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重點體現在幼兒個性的開放與體育活動的開放上。
一、開放性的選題選材激發了幼兒好玩的天性
平衡木、體操圈、墊子、沙包等器材,用來鍛煉身體是目前幼兒園普遍的,加上一些自制的器材,孩子們也很愛玩。我園的老師自從幼兒園開展體育課題以來,加倍仔細地觀察幼兒的活動興趣,不斷捕捉孩子的活動興趣點,尋找著能充分鍛煉幼兒身體的活動題材和器材。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我園除了基本的體育動作鍛煉外,還把孩子較喜歡的爬高、溜冰、鉆桌子、打滾、爬桌子椅子等都列入了體育活動內容之中。
例如:小班的體育活動《幫助朋友》,老師設計的情景就是要孩子們爬過高山、鉆過山洞,取得食物送給小動物朋友。高山與山洞只是老師把幼兒的桌子接起來成一長排,在上面爬是爬山,在下面爬是鉆山洞,孩子們玩得真的是很帶勁。再如大口袋是孩子們經常看到用來灌米之類的,當老師讓全班的孩子都鉆進大口袋扮成蠶寶寶不用雙手只用身體向前行進、跟隨老師四面八方吃桑葉時,孩子們的興致、動作的賣力是任何語言都難以表達的。在細細的繩子上走,高高的桌子上走,在阿姨們放的梯子、竹竿等工具上面走都是平時孩子們喜歡的,可是往往老師不同意他們去玩,于是孩子便偷偷去玩,我園的老師大膽地把梯子、竹竿等設計成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盡情的玩個夠,不但滿足了孩子對這些器材的好奇性,同時激發了幼兒好玩的天性。
二、開放性的活動組織滿足了幼兒想玩的欲望
讓幼兒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活動室,整齊地操練一番,是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經常見到的一幕。今天,我園的老師能充分尊重幼兒,能以幼兒活動的常態作為開展體育活動的引子,以幼兒較喜歡的活動形式作為組織體育活動的剪影,每一個活動中,讓幼兒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體育活動中不僅展現了教師組織活動時的形式開放,同時體現了教師組織活動的有意識,不僅展現了幼兒活潑好玩的開放個性,同時體現了幼兒鍛煉身體過程中的無意識。
例如:活動《平衡布道》,教師不僅把音樂舞蹈參與在活動中,同時把智力性的看圖紙也引進了活動中,當幼兒拿到一種玩具時,第一行動會是自己先玩起來,當發現自己玩得花樣不多時,一個人玩沒勁時,問老師或告訴老師一些問題就來了,教師正因為摸透了幼兒的心思,在設計活動時就考慮到了這些細節。活動的設計流程是這樣的:聽音樂做運動--自己玩平衡布道--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法--看圖一合作把平衡布道擺成如圖一的小橋--自己想辦法用不同的動作過橋(活動過程中幼兒相互模仿)--看圖二擺圖樣想象出各種動作通過平衡布道--看圖三再次擺圖同時出示小卡片(紅色-跳、黃色-走、蘭色-爬、綠色-滾)--合作商量還可以、你們想怎么玩--聽音樂形體動作放松。從整個活動看,教師是很周密的設計此活動的,但是,在整個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始終是孩子的玩伴,沒有一句命令的話語,最后的走、跳、爬、滾的動作也是教師根據幼兒的創意當場提煉出來的。一樣器材出示在幼兒面前,幼兒總想玩個夠,在這個活動里,教師滿足了幼兒玩的欲望。
三、開放性的教育觀念展示了幼兒開放的個性
怕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玩得收不攏,不聽組織者的命令,使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活動步驟無法正常進行,給平靜的活動出點亂子,這是原先教師最不愿意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狀況,因此,每個教師都怕上體育課,不僅自己累不說,辛辛苦苦忙了一場,幼兒也在教師的要怎樣要怎樣的命令下沒玩夠,因為沒有滿足玩的欲望,說不定來點逆反的舉動,領導看了不僅不夸你,反而數落你在活動中的種種不應該,久而久之,教師就懼怕組織體育活動。
我園開展體育課題后,不僅要求每個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同時要求每個教師挖掘周圍可開展體育活動的`一切資源,從開放的角度,用開放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兒童發展為本,開展最優化體育活動研究。我們一起學習開放的原義,植根于草根含義的開放、由此引出的開放教育理念,指導了我園教師大膽、放手、拋開種種約束,充分回憶自己孩提時代喜歡怎樣玩的方式,展開想象的翅膀,創造性的開始了開放性體育活動的研究工作。一開始嘗試可以是不拘形式的,重點要把眼光放在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上,放在觀察幼兒在活動時遇到困難是怎么辦的,放在觀察幼兒對待活動的超常規運動量的態度等方面,讓一線教師掌握第一手資料。當我們的老師在研討中基本能把握這些時,我們提出了有計劃地組織體育優課的目標。不僅要把開放的教育觀念滲透在整個活動之中,同時活動的組織還要符合新綱要的思想。就拿我園的晨間體育活動來看:一個小時里,我們有集體操練、交流性的集體舞;有分組式的游戲活動;有集中性的體能訓練;有自由性的玩。在教師組織體育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發現,教師的觀念開放了,新綱要的精神落實的也有一定水準。老師們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隨機教育,不僅利用它來鍛煉身體,同時把思想教育、能力啟蒙等都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體育活動中。活動《小兔的一天》,教師巧妙的把著火這個情節引進了活動中,讓小朋友想象出多種辦法撲火,為了防止火苗燒到自己身上,幼兒不僅要迅速奔跑,隨時在地上打滾,熄滅自己身上不小心燃燒到的火苗,同時要幫助朋友用衣服、水盆等家中現有工具撲火,由于教師情節安排的驚奇又巧妙,又有外界角色的參與,隨著一次又一次火的到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從一個高潮進入另一個高潮,活動目標在幼兒自然玩的過程中完成了。
只有親眼目睹我園教師組織的一個個體育活動,才能體會到幼兒開放的個性只有在教師開放的教育觀念引導下,才能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示。
幼兒園教師心得13
一、背景分析
不同課程范式其課程管理也不同,這主要是由課程的價值取向決定課程管理的范型。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倡導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從而導致幼兒園課程管理轉型,由課程的外控型向自控型轉化,以保障課程改革的順利實行,由此我園建構與實施了支持性班級課程管理,其中“三四四”操作要點中非常推崇的是“分權”“自主”。但是權力下移后怎么來保證保教質量的優質呢?如何來提升教師的專業自主能力呢?課程管理轉型期中的種種阻力與困惑,對園長課程領導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我們認識到:課程管理的改革,其真諦就在于把握好一個度。在課程管理發生轉型的過程中,幼兒園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條件,決定這種轉變的程度,我們力圖在這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求平衡點。
二、尋找課程管理轉型期中的主要沖突,追求和諧。
(一)處理好“分”與“合”的關系,放權與調控的協調,教學管合一。
轉型中的問題:
1、傳統的外控式管理向自控式管理過渡中,課程管理形成了一段真空,園長與教師都不知如何作為。
2、保教過程與管理過程若即若離。
案例:“這個權不好使”(怎么上好一日活動)
訪談老師語:給我們有一日活動實施權,我們每天努力帶好孩子的每個活動,但是有時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真正的適合孩子的教育”。
的確課程改革的今天提倡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就要還給教師教學自主權。問題是分權后的質量關如何把握。老師的困惑提示我們,怎么樣的一日活動是適合孩子的發展需要。在實施課程中總有一定的標準,但是我們又擔憂“控制”、“標準化”術語的應用會在幼兒園內產生追求標準化與統一性的勢力,會限制老師的創造性,這不是與我們原來的“放權”的宗旨向背。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分權的同時并不能否認“合”的必要。“合”也是提高園長課程領導力的重要策略。因此我們的做法是
1、放權與調控的協調。
不管任何組織,一定程度的“序”、“規范”是必要的,問題是這一“標準”必須是引領教師促進幼兒發展。鑒于這些認識我們在保教質量管理上抓住兩點:一是保障,二是引領。怎么保障與引領教師把質量的完善作為是教師自我控制的過程呢?我們構建了一系列課程實施指引:一日活動安排與實施的質量監控與調整要點、課程平衡一周安排列舉、課程實施中的要點提示、環境創設操作細則討論稿、環境管理要點、幼兒園保教常規工作自檢提示、教師自主發展評價準則等。以此引領教師把好保教質量關。
2、教學管合一
我們不但要向教育過程要質量,也要向管理過程要質量。注重保教工作的過程管理,將幼兒的學、教師的教、園長的管合一。引領教師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使兒童的學習有意義,使教師的教學有價值、使園長的管理有實效。我們的做法可以歸納為:看、聽、說、想、研。
看——審閱計劃與記錄。看不等同于以前的單純意義上的檢查,而是將審閱的過程作為保教人員共同管理計劃的過程。首先參與看的對象不僅僅是園長,而是與教育相關的人員一起參與看。其次看的目的不是評判而是分析提高、學習借鑒與分享。如定期看各個班級的兒童成長檔案袋的記錄,教師們在看的過程中既作出自己的.評價,又在分析比較中發現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分享別人的觀點與想法,借鑒與學習到他人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聽——聽課。一是園長深入教室聽課觀活動,這是在尊重教師教學自主權的前提下,帶著學習與研究的態度進教室,而不是評判課的好與不好。每次聽課做到與該教師對話研討。二是開放式聽課,園長要打團隊協作牌,打通溝通的渠道,讓全體教師參與上課與聽課。以專題聽課研究為主,示范課,觀摩課結合。如“星期五家常活動聽課日”,研究如何尊重教育規律、充分發揮幼兒和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說——說課,講孩子的故事。每次上好活動,老師就要說課,說的對象是上課者與聽課者雙方。說課的重點不是僅僅圍繞檢測成功與否,而是分析其背后的緣由,如何去調整教育行為更適合孩子的需要以此保證質量。說課的核心要素是圍繞著講孩子的行為與老師指導行為之間的關系,突出孩子的發展。
想——反思。活動前反思主要是提高教師的預測能力和本活動的預設的可行性。活動中反思主要評價師生的互動狀況,提高教師的回應能力,活動后的反思,重點分析與評價教師的總結、評價能力。
研——集體討論研讀,一是將讀懂孩子與分析教材有機結合。檢驗老師是否熟悉《課程指南》中幼兒的不同年齡段特征與學習要求,牢牢把握幼兒必要的和可能的獲得的經驗框架,分析將教材中內容與要求等從幼兒的視角展開各種相關活動,同時也檢驗老師應該關注要將這些內容轉變為幼兒游戲性學習的過程。
(二)處理“方”與“圓”的關系,制度與文化互相轉化與結合,使教學有序又有需轉型中的問題。
1、園長對教師的指令少了,但教師在實施中的主觀隨意性大了。
2、教師有課程內容選擇權,但是教師隨意選擇教材內容屢見不鮮。導致有些簡單的目標和內容被不斷地重復,而有些重要的內容卻被忽視和遺漏。
3、給教師有自主權,自主能力未跟上。
案例由“方臉與圓臉的故事”探討想起
教研組對話式的研討開始了。由教材中“方臉與圓臉”的故事引出,怎么樣讓兒童的學習有意義,這個內容可以讓幼兒獲得什么,教師與專家的對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老師們更多的是從認知角度的方與圓的不同組合,而專家卻從方與圓的互相轉化以及情感方面的核心價值去挖掘教材的內涵。
“方可以轉化為圓,圓可以轉化為方”,這不是課程管理中,作為園長始終要關注的兩個基本目標,即領導如何更加科學規范,如何更加人性化,兩者并不對立而是辨正統一。提倡課程的自主管理并不是沒有標準與規范的管理,問題是課程管理標準合理性以及如何被教師所接受并能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才能有效的提升教育質量。我們的做法是:
1、課程實施的共同審議
首先我們建立課程集體研究審議制度,讓一定的規范保障。教研組作為審議的基本單位。其次課程審議的內容,從一開始浮于表面,注重的是教案操作性強與否,到課程資源深層次的收集與梳理。再次審議的過程從局部的一個個活動開始到各個年齡段一系列活動的梳理。我們已經通過一輪的探索,形成了一本比較符合我園實際的教育活動案例集。力圖能讓教師在活動實施中有一個基本的把握。
2、課程制度的建立與教學文化傳承的互相轉化與結合
在課程管理中也真切的感到課程管理的轉化的阻力來自于教師的無奈,也就是教師的專業自主能力的水平問題。我們在建立課程管理制度中充分考慮制度與文化的關系。
一是考慮制度是否能保障教師有效的實施課程改革。因此我們建立的故事分享制、輪流主持制、對話式研訓制、深度匯談制等都是充分考慮制度“方”中有圓的因素。并讓教師有教學自主權的同時,充分發揮群體研討的作用。將制度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二是幼兒園提倡的教學文化“自主、平等”這個“圓”體現在制度之中,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培育形成。如新教師的培訓制度,我們在解決新教師的困惑過程,就是幼兒園在培育教學文化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總結幼兒園典型教師的基本經驗,將這一教學文化的傳承與延伸中讓新教師切實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在每天的保教工作中真正意義上保證教育質量。新、老師提出問題匯總與整理根據經驗對應回答梳理成課程團隊研討、智慧碰撞。
三是將制度與文化互相轉化過程中保障教學的有序有需。我們將制度的建立與執行的過程作為幼兒園“自主、平等”文化建設的過程。通過制定制度:制度本身就體現著“自主”的幼兒園文化的特征。執行制度:逐步把文本的制度轉化為教師的共同的行為,共同的文化。如在增強教師的自主性的同時,加強教學質量監控。進行質量評價和統計結果的分析,集體把握質量關。教研組定期進行課程質量評價與統計分析,各班對每位幼兒進行質與量的評價與統計分析,在對幼兒個體分析的基礎上,再進行班級幼兒發展評估統計分析,了解到班級幼兒發展的基本狀況與年齡階段教育目標達成情況,既為下學期的班級課程計劃做依據,同時也找到個體孩子的發展起點與落腳點。
三、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園長作為課程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如何在課程管理的轉型期中走出困境,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
(一)處理好“走進活動室”與“跳出活動室”的關系,園長要當好課程領導,必須深入活動室研究實踐,但是推崇自控式的課程管理,幼兒園作為課程管理的主體,園長就要組織相關人員總體設計、規劃、編制課程,并對課程的實施評價及相關因素與條件進行有效管理,因此如何提升園長課程領導力是關鍵。
(二)當課程改革落實在教師身上、落實到活動中的時候,一靠先進的教育理論,另靠先進教育經驗。如何將“理想課程”轉化為“理解課程”,教師的課程執行力的提升,園長如何引領與搭建平臺值得思考。
把好教育質量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在課程管理中不斷地追求和諧!
幼兒園教師心得14
尊敬的各位教師,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十分高興能在莊嚴的國旗下與你們一齊迎接這嶄新而完美的一天。我是中二班高煜昕小朋友的媽媽,很高興今日能站在那里跟你們分享我個人對東方之子幼兒園一些真實的感受。
每一天清晨我在幼兒園門口看見和藹可親的園長和朝氣蓬勃的教師,還有威武的保安叔叔用他們喜悅的笑容和熱情,迎接每一位家長和孩子,他們用行動向我們敞開了懷抱并讓我們感受到了東方之子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當我們踏進幼兒園操場時,地面又是那么干凈,玩具都擺放得井然有序。讓作為家長的我每一天都切實的感受到了幼兒園為孩子們所做的一切。所以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家長和今日在場的小朋友一齊向幼兒園的全體教職工表示衷心的感激并說聲:“你們辛苦了”!
我的孩子是一名新生,也是才隨我搬家來深圳這座陌生的城市。在他最開始入園的這段時間里,他每一天都大聲哭鬧不肯來園,讓我也十分苦惱。此刻入園不到兩個月,他已經能自我主動要求來園,從家里散漫的玩耍到幼兒園專注地聽教師講課,回家還能跟我聊起一些幼兒園學到的知識,從以前的挑食到此刻回家跟我說:“媽媽,幼兒園的飯可香啦’。看到我孩子身上的`這些巨大的轉變,我就不得不提我們中二班三位年輕的美女教師們,雖然她們的年齡都很小,但對于孩子們的關心和照顧卻是那么的細致入微,讓作為家長和媽媽的我都覺得自慚不如,每一天她們要應對那么多個孩子的吃喝拉撒,還要給孩子們講故事,教他們識字,還要陪他們玩耍。即便應對如此這樣繁重的工作任務,她們也從不抱怨,用她們滿腔的熱忱對待每一個孩子和家長。甚至在她們的休息時間,她們都不忘用QQ和信息和家長們堅持著良好的聯系和溝通,有時候很晚了還在給家長上傳孩子在園的照片。還有幾次我因為臨時有事晚接了孩子一個多小時,我當時覺得很過意不去,可是教師卻什么都沒說,只是微笑的把孩子牽到我身邊。應對如此細致,認真,負責的教師們,我心中的感動和溫暖油然而生,真的十分感激你們三位教師,你們用行動詮釋了你們無私大愛的精神,才讓
我如此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
最終我期望在場的每一位小朋友和我一齊再次的感激東方之子幼兒園,感激那里所有的教師,是她們帶給你們期望和歡樂,讓你們歡樂自由的成長。
多謝大家!
幼兒園教師心得15
推行素質教育,教師的素質提高是關鍵。一所幼兒園的活力最終是通過每一位教師的活力體現的。園長必須把隊伍建設放在核心地位。以往教師常常會不自覺地從方便自己出發,要幼兒適應教師的幾哦于方法,而忽略從幼兒發展的需要和發展規律出發去考慮教育的有效方法。
首先,園長要將教改的著力點放在如何使先進的教育觀念轉化為教師的教育行為,最終有效地落實在幼兒的發展上。我們認為:教師教育觀念內化并產生相應的教育行為,是當前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一個薄弱點,也是我園“幼兒自主性培養”課題研究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我們需要尋找一種更有利于教師自我發展的新方法,使教師將轉變教育行為作為自我完善的需要。經過嘗試我們認為最有效的措施是——變園長要我轉變為我應該這樣轉變。
具體做法一:深入第一線,捕捉典型實例,拍攝成錄象,組織教師和幼兒觀看、討論、辨析。
我們將教師們在日常教育中,處理幼兒沖突的幾種典型做法和幼兒的反映逐一進行錄象,例如:“洗手時的沖突”,第一種做法:教師放手不管,幼兒吵個不了了之。第二種做法:教師充當“和事佬”,幼兒覺得問題沒有解決,心里不痛快。第三種做法:教師充當“判官”,批評雙方,正面說教,幼兒嘴里道歉,心里不服氣。第四種做法:教師啟發雙方說出各自的想法,了解對方的想法,幼兒心甘情愿地表示了歉意,以此培養了幼兒解決小矛盾的能力。
我們組織大班幼兒觀看錄象并討論,“你最喜歡老師哪一種做法?”幼兒普遍說,最喜歡第四種做法,一位小朋友說:“老師這樣做很公平的。”另一位小朋友說:“這樣做可以讓我們知道別人是怎樣想的了。”教師從幼兒的觀點中,了解了幼兒對老師教育方法的評價,從而促使教師更自覺地把幼兒的愿望作為調整自己行為的依據。
我們組織教師觀看、思考、辨析第二、第三種做法,看似都是正面耐心說服教育,但其中發應的與觀念卻是教師忽視了幼兒的主體作用,忽視幼兒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第一種做法看似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自己解決問題,但卻片面地把自主性理解為撒手不管。采用能夠情景性的案例分析,每個人以一種局外人的觀點,冷靜地觀察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了解幼兒的感受和反映,更容易以教育觀念為指導,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作出客觀合乎情理的判斷,而這時的辨析更體現了教師的參與性和自覺性,更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的內涵。“假如是我,我將怎樣做更有利于幼兒自主性的發展?”教育觀念轉變為教育行為成了教師自我發展的需要,完全不同于園長單方面評價所產身的效果。
具體做法二:組織教師研究幼兒動態的.學習過程,把握師生互動的內涵。
教育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師生互動過程。教師在理論上接受了新觀念,但在實踐轉化中卻往往只注重單方面對教育對象施加教育影響,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預定目標,而忽視接受來自于幼兒反饋的各種信息。我們看重分析體鍛活動中兩為老師的不同做法,研究幼兒動態的表現,了解幼兒的心理需求的個體提供適宜的教育,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大家認識到:要研究幼兒動態的學習過程和身心特點,教師要以關產幼兒入手,從幼兒的各種反饋觀察幼兒入手,從幼兒的各種反饋觀察幼兒入手,從幼兒的各種反饋觀察幼兒入手,從幼兒的各種反饋中(包括語言、行為、情緒、神態等各種表現形式的反饋信息),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慮和心理需求,自覺分析自身教育行為的適宜程度,及時調整教育措施。只有通過教師的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使兒童觀、教育觀內化、自覺化,才能實現教師的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如何處理好幼兒自主與規范的關系始終是教師在實踐中難以把握的難題。幼兒期是良好行為規范養成的重要時期。怎樣把社會對幼兒發展的要求,轉化為幼兒的自身需要和動機,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地獲得發展?我們認識到:必須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引起幼兒的自主活動,才能激發起幼兒的內在動力,使其在積極自主的活動中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我們圍繞自主與規范的關系請大家談談自己實踐的體會,啟發教師辨析其中蘊涵的教育價值,以活生生的事例來證明教育觀念轉化為實踐的可行性。如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還沒有養成自己整理玩具的習慣,我們就把活動角活動材料的標記貼在玩具櫥上,只要老師提示一句:小玩具累了,快送他們回家吧。幼兒就會主動按標記的提示,物歸原處。教師以情感激發了幼兒的主體能動性,幼兒在參與整理玩具的過程中,體會到“我愿意”、“我來”、“我會”的自信和自豪,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提高整理物品的能力,更使他們體驗到幫助、關心別人的快樂,從情感上的得到了滿足。
其次,采用多樣化的策略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我們除了采用分層帶教、業務學習、參與職務培訓和鼓勵自學進修外,我們還采用各種方法和形式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
大膽起用,設崗培養骨干教師。幼兒園設行政助理、保教主任、年級組長、學科帶頭人、實習教研組長的職,我們選拔思想業務素質較好的同志明職授權,委以重任。我的基本做法是:一放,管理上放手,放權。二導,理論學習中導向、指導。三培養,注意不同層次、不同能力干部的培養。四把關,把好教育思想關和保教質量關。例如,青年教師承擔公開課,由園學科帶頭人負責指導,我參與設計和試教,為了支持學科帶頭人大膽獨立開展工作,我及時把修改意見與學科帶頭人溝通,再由學科帶頭人出面與執教老師評析探討,這樣既尊重了學科帶頭人,幫助它樹立威信,同時又起到提高學科帶頭人的教研水平和把關作用。
實施雙向聘任制,發揮每個人的優勢,提供施展才華鍛煉成長的機會。我們鼓勵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主動承擔社會工作,小青年教師在英語、電腦、組織活動等方面比老教師有更大優勢,他們選擇了上特色課,電腦管理員、活動主持人等來發揮自己的最佳優勢。這學期我們建立了輪崗式的實習教研組長制度,為的是培養大家自薦、競爭,以此作為發掘自己的潛能、鍛煉自己綜合能力的良好機會,也使每位教師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和價值。
開展分層次的看課活動,組織教師進行評析再設計交流。例如,每學期我們將各種開放、接任務和教研交流展示、業務評比活動結合起來,每次看課后,都由執教老師談活動設計的指導思想,談本班近階段的目標教育如何反映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中。針對教育過程中不足之處,大家進行再設計,“假如是你上這一活動,準備怎樣設計?”“遇上這種問題,你會怎么處理?”針對難點和共性問題,利用大家的智慧交流各自的經驗,使大家都受到啟發。
教研活動當場命題,設計活動,說課評析,培養教師設計活動能力。我們選擇開放性、綜合性較強的內容進行命題設計,如:看圖講述“會發生什么?”再如,采用方案教學思路,設計綜合系列活動“水”,有位青年教師盡管某些設計還不夠完善,但她的大膽創新精神和激發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以及在教育目標中滲透環抱意識并注意落實到孩子們的自身行動中去的設計思路,的到大家一致稱贊,也使大家受到新觀念、新方法的啟示。
為每位教師建立個人教育活動錄象資料。將每位教師的公開課、研究課、業務評比課錄制下來,既可在教研活動時進行自我反思研究,達到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的目的。
搭建專題交流討論的舞臺,為教師提供一個試膽量、練口才、積極思辯的論壇。我們在年級組進行專題小結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全園性答辯式專題交流討論會,鼓勵大家提問并參與討論,當然本年級組成了最佳后援團。答辯式的交流討論會促使教師主動學理論,努力提高書面總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全面素質提高需要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同時對園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長需要有敏銳的眼光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判斷,找到激勵教師不斷學習、實踐、改革的突破口,創造出更多的科學、有效而便于操作的師資培養的新方法的。
【幼兒園教師心得】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師心得12-24
幼兒園教師的成長心得12-15
幼兒園教師聽課心得12-27
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10-20
幼兒園教師教育心得02-01
幼兒園教師工作心得02-04
幼兒園小班教師心得03-07
幼兒園教師實習心得04-06
幼兒園教師教育心得05-25
關于幼兒園教師聽課心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