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
11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小學語文名師高效課堂、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觀摩活動。來自全國的幾位名師給老師們講授了語文微課以及翻轉課堂的知識,幫助老師們把語文教得更好。作為一線教師,我受益匪淺。
什么是微課?什么叫做翻轉課堂?我的了解真的不多。宋運來老師的微課程童漫作文:《急吼吼》讓我大開眼界。作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也是讓語文老師最頭疼的地方。很多老師都找不到教作文的好辦法。他們常常抱怨學生怎么這么簡單的話都說不清楚,一篇作文怎么有那么多的錯別字。
我教低年級的語文,也曾抱怨過孩子們不會說話,寫話字數太少,語句不通順。我也在思考應該怎樣讓孩子們寫作文時有話可說,而且說得通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找到。孩子們不愛寫作,老師也害怕教寫作。
宋老師的微課程作文是這樣教的:他把急吼吼這個小男孩上學遲到這件事情分成三部分,即起床、穿衣和上學。每一部分都用幻燈片展示出來,并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他讓孩子們從自身情況出發,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說話,比如在起床這一部分,他先問孩子們是誰叫他們起床的,有的孩子說:媽媽。這時宋老師會引導他說出完整的句子:媽媽叫我起床的。我覺得宋老師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非
常好。他的這種做法特別適用我們低年級的寫句子、寫話教學。
我根據我班孩子的情況,總結出以下教寫作的方法:
1、讓孩子們多聽寫,多默寫。在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孩子可以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但是提起筆都是錯別字。通過聽寫、默寫可以讓孩子們在作文中少寫錯別字。
2、多給孩子們說話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要避免滿堂灌,多給孩子們時間表達運用語言。比如讓孩子們補充課文,讓他們擴句和續寫等等。讓孩子們從詞語、句子開始,慢慢地會寫一段話。
3、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留意寫作方法。比如這個單元主要講動物,那么教師在教這個單元的課文時要注意講解關于動物的寫作手法,并在課堂上多訓練。
這次學習不僅讓我對作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對教語文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我認為教語文就是讓學生掌握字詞句,能理解課文意思,會做題。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知道我的想法是錯誤的。其實,教語文不是停留在課文上,而是運用課文讓學生學到知識,真正能學以致用,以便提高學生的能力。正如丁雪飛老師在她的講座《讓翻轉課堂理念接上小學語文教學改課的地氣》中提到的要發展學生。她說翻轉課堂就是把要學習的內容,制成10分鐘左右的視頻,或者由預習單的形式讓學生在家里學習,并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改變了學習的順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和現在倡導的“先學后教”模式很相似,只不過翻轉課堂是把預習時間安排在家里自學。翻轉課堂必須有以下條件:
1、每一位學生家里都要有上網的電腦設施。
2、每一位學生都要有充裕的課外自由支配時間。
3、每一位學生都具有自學的自律精神。
看到這三個條件,也許我們老師會認為翻轉課堂在我們這樣的鄉村小學無法實現,因為我們有些孩子家里還沒有電腦,我們許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他們自律能力又不強。然而,我認為我們可以適當引用。沒有電腦我們可以把孩子們需要做的事情打印在紙上,先在課堂上進行,等孩子們養成習慣了,再讓他們回家完成。
翻轉課堂在那些方面翻轉呢?丁老師做了詳細的解釋:
1.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傳統教室里,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而學生是接收者,學生總體上是被動地學習。而在翻轉課堂里,學生是主動的自主學習,教師是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
2.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要利用好在線資源和在線學習,往往是課前課后由學生自學,而學生有依賴心理,反正老師會在課堂上講的。而翻轉課堂則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學習模式。巧妙地將在線學習與面對面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及其應用和遷移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3.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的'教學流程。過去是學生在課堂上齊步走,學習新知識;課后自主學,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而翻轉課堂則是課前自主學,課堂中教師因材施教,或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與技能。
4.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的教學理念。事實上,目前教學中依舊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很難落到實處。而翻轉課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5.翻轉課堂不是在線課程,不是學生無序學習,更不是視頻取代教師,而是技術支持下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學習翻轉課堂并不是要大家照抄照搬,而是學習別人的改革意識,探索精神,整合能力;提高大家自覺投身課堂改革的積極性,并能夠吸取別人先進的經驗,提升我們的課堂效果,從而提升教育質量。翻轉課堂不是一種技術的變革,而是我們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一次大翻轉。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丁老師對翻轉課堂的解釋很全面、很具體,她把翻轉課堂和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作比較,使我們對翻轉課堂的理解更深。那么我們教師應該怎樣翻轉課堂呢?我們真的必須像丁老師說的那樣,做到以上幾點嗎?我認為要一步做到以上幾點是很難的,畢竟老師和學生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老師們在教學中要學著放手,給孩子們時間,讓他們更好地發展。
有的老師說教無定法,我也認同這一點,但是我們老師還是應該多學習,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等等。都說學無止境,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熱愛學習,珍惜學習的機會。我們學習并不是要我們全盤吸收,我們可以吸取其精華。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見識了微課程作文,對翻轉課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雖然那些名師講的很多方法、很多方面在我們鄉村小學也許還無法實現,但是我們可以適當引用,把那些可以做到的做到,做不到的我們想辦法克服。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老師要盡心盡力,讓每一個孩子學好。總之,這次學習,我收獲很大,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2
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里和各位同仁在一起交流、共同學習。艷伶老師與我共事多年,她是一位積極上進、對音樂教學有著極大熱情的年輕的優秀教師。她的每節課總是讓我們感覺到亮點紛呈、獨具匠心。今天她執教的這節音樂課《詠鵝》,我認為是非常成功的,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本堂課突出了以下幾大特點:
一、導入巧妙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一節課的關鍵,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轉入學習的準備階段。艷伶老師運用了動聽的歌曲、優美的畫面與古詩韻律美導入這節課,很新穎、獨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僅符合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了新課標的課程整合的理念。
二、問題設計合理
本節課設計的問題是有層次感、有目的性的,很好的為教學目標服務。例如問:你們有哪些不懂的音樂記號?引入反復跳越記號。又接著問:旋律由哪些音組成,下一個環節就是聽音唱旋律。每個問題的設計都是合情合理,都能為學習歌曲做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環節清晰、流暢
本節課設計的環節循序漸進,都能將學生的`音樂潛能開發出來,在從聽歌曲—節奏練習視唱旋律—填歌詞—歌曲處理這幾個環節,逐層深入地進行,教者將歌曲中的典型的節奏型、曲譜在新授歌曲前就以活動的方式得以解決了,解除了學習歌曲的障礙。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教師教得也得心應手。
四、啟發式教學運用自如
這一節課由于能注重啟發式教學,結合學生的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從興趣愛好出發,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唱、演、動各個環節中,大膽地展現自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氣氛很活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歌曲處理到位
我們在教授新歌是往往會忽略這個環節,認為歌學會了就完事大吉。而艷伶老師在這節課的歌曲處理上做了很多努力,通過對比、體驗、探究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緒意境,學生能用自己的感情傳遞出來,增強了歌曲的表現力。
六、雙基教學體現充分
音樂課堂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沒有雙基學習做支撐,音樂審美教育就像“空中樓閣”,學生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去進行音樂創造。本節課有節奏練習、聽音練習、視唱曲譜、反復跳躍記號的學習等等,充分體現了雙基教學。這節課用一句話概括:“教師有激情,教學有效果!”
會議的最后是由丁主任指揮全體音樂教師合唱《我愛沙灘,我愛大海》,在優美、和諧的歌聲中結束了本次會議。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3
我有幸跟隨江艷老師來到南師附小參加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親耳聆聽了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知名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感觸很多。兩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蕩著、澎湃著,甚至可以說是震撼,我的心感受到從沒有過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課原來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個教師原來可以如此傳神的傳道,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淺薄。
薛法根老師的《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的教學看似樸實而平淡,但細細品味,不禁讓我為大師的文本解讀、駕馭能力而欽佩不已。我想:品味大師的教學就像品味那擁有淡淡清香的綠茶——幽香飄遠、余味繞舌……上課伊始,薛老師讓學生聽寫三組詞語,“憂傷哀痛;著急悲傷;高興快樂”,并引導他們結合親身體驗談感受。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找出作者產生這三種心情的原因,薛老師在指導學生說話時,耐心地引導他們由最初只能說不流利的一句話再到能流利地說三句話,這不僅帶給了一個孩子的進步,而且更是教師對“循循善誘”這個真諦的詮釋。接著,薛老師花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引領學生去感悟“文中爸爸說的那段話”,通過范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這段話的情感特點。然后讓學生感受“昨天”、“童年”、“一生”從短到長的三個時間,去體會“時間都永遠不會回來了。”再巧妙地通過學生抓住這段話中的“了”字進行體會,由此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水到渠成了。
薛法根老師的課堂樸實無華中綻放出了語文的.色彩,使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引領學生真正回歸本色語文,注重學生“雙基”的夯實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做一個有“根”的人。
諸向陽老師執教的《晨誦與繪本》,先是帶領孩子們走進日本作家金子美玲的小詩《向著明亮那方》,了解作者,然后朗讀小詩,仿寫交流;再是帶領孩子們走進繪本《好餓好餓的毛毛蟲》,交流這個繪本帶給你什么想法……整個教學流程清晰明了,操作性強。聆聽諸老師的課,讓人如沐春風,如飲美酒,那充滿詩意與靈氣的課堂,如一首清新的詩,一幅淡雅的畫,一股潺潺流淌的清泉,我聆聽著,沉醉著,仿佛經歷了一種心靈的洗禮。接著,諸老師就《語文教師如何研發微課程》進行了精彩的講座,主要從“開學課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梅花三弄課程”、“畢業課程”等方面進行講解,讓我們感受到了古典詩歌的文化魅力。是啊!我們語文教師是應該研發微課程,因為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教師理應成為孩子們無聲的點燈人。為著美好的語文,為著諸老師的真誠與執著。我想,我們也應當引領孩子們“向著明亮那方”而努力!
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見富有激情的語言才能感人,才能廣泛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能在課堂內產生一種強烈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林莘老師執教的《燕子》就給我們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上課時,她通過自己語言的抑、揚、頓、挫和面部表情的變化及恰當的手式等等,體現出對春天的贊美,對燕子的喜愛。同時,根據課文語言文字的變化,時而低聲細語、時而大聲疾呼、忽而聲色俱厲、忽而婉轉動聽。這樣,以表情、語調作為課堂語言的輔助工具,把大家帶到了一個春天的世界,我們的耳畔充盈的都是音樂的美、節奏的美、語言的美,儼然忘記了眼前林老師的年齡,宛如一位妙齡少女正帶著一群天真爛漫的孩童捕捉春天跳動的生機。
在語文教學中,“有感情地朗讀”不僅是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也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教學記敘類的散文、小說,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而面對文辭相對枯燥的說明文,也能領著學生讀得有聲有色、情趣盎然,這就不能不讓人佩服了。支玉恒老師《太陽》一課的教學,便指導學生讀出了說明文的情調。縱觀支老師的整堂課,輕預設、重生成,教法簡單卻極其富有實效。尤其是他在整整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始終熱情洋溢,面帶可親的笑容,一直伴隨著孩子們的讀書聲,揮動右手,打著起伏有致的節奏,師生宛如共同演奏著一曲美妙的樂章。
短暫的兩天悄然而過,卻承載了太多的經典和收獲,給我未來的教育生涯鋪下了一條康莊大道;為我未來的職業天空插上了一雙飛翔的翅膀;更讓我對未來的課堂充滿了憧憬與希望。我會懷著朝圣之心走近名師,在仰視中學習,在平視中汲取,在審視中思考……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4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慶市石化三小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全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研究活動。來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參賽選手上了觀摩課。這些參賽選手都是來自全省各地的教學精英,有著扎實的基本功, 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手段。在這次活動中,受益匪淺,老師的課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在教材處理上亦是驚奇不斷。從中讓我體會到:一節課的成敗與否,不在于畫面有多么的花哨,講解有多么的委婉,活動有多么的熱鬧,設計有多么的豐富……關鍵在于只要學生掌握了知識,該發展的能力發展了,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讓學生的求知欲望不斷增強,就是一節好課。
總體印象:
1、參賽教師穿著得體,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透出精干、干練。
2、參賽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使教學變得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參賽教師都使用視頻展示臺對學生作業和作品進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參賽教師的課前提問、課前小游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5、參賽教師在教學中都采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參賽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具,通過讓學生擺、折、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7、參賽教師的教學語言精煉、豐富、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
8、參賽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的一種方式。
細節印象:
一、對當地學生的印象
本次觀摩,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上課的學生,他們非常優秀: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能提出老師想要的一切問題,能碰撞出老師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師達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還非常的有禮貌、守紀律。記得那些學生走上舞臺時安靜、有秩序,生怕影響了別人似的。下課時是那樣有秩序地向老師告別,還要整齊地轉過來向聽課的老師敬禮,問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再見!”再有秩序地離開會場!學生課堂上活躍的思維更是讓我們驚嘆。如第一個給我們做課的劉志強老師在《旅游中的數學》這節課始,劉老師提到自己承諾了要在“五一”期間帶領原班學生到黃山去旅游,現要請大家幫幫忙,談一談旅游前要做哪些準備,旅游過程中要解決哪些問題時,結果學生回答出了劉老師預設的各種不同的問題,諸如租車,用餐,門票,時間,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師教學《包裝的學問》一課進行到探究將四個長、寬、高分別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的茶葉盒進行包裝,怎樣包裝最節省包裝紙的原因時,有一個學生不是去計算,而是想象和比較,他走上展臺,很從容地將一個盒子的大面與兩個中面的大小進行直觀比較,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將兩個中面重疊起來最節省包裝紙。吳曉秋老師在教學《平均數》一課進行到鞏固練習時,出了一道題,“小熊冷飲店又該進冰糕了,小熊翻開了商店各月前三周賣出的冰糕情況統計圖,發現第前三周依次為8箱、7箱、9箱,問本周該進多少箱呢?”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數“8箱”、最多的箱數“9箱”、“比賣出最多的周還要多一些的箱數,防止還會更多”。這些學生太有才了!
學生有這樣活躍的思維,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想他們的任課老師平時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艱辛。
二、感受大師的風采。
1、感受他們的“數學專業素養”。
趙勁松老師執教三年級的《平移和旋轉》,由于這兩個概念教材沒有下定義,也沒有用語言描述,只要求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轉時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動作表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方式:第一層次是模仿,觀察動畫中的物體運動情況,并用動作表演出來,在分類的基礎上,揭示兩種運動形式及課題;第二個層次是用全體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運動形式(向左平移兩步、向右平移兩步、原地旋轉兩圈)感受兩種運動的不同感覺,同時暗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第三個層次是再現,根據靜止的畫面,想像它的運動方式,并用手勢將其表示出來。三次動作表演,既滿足了孩子們好動的天性,同時在舉手投足之間加深了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為接下來深入研究圖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接下的一個環節則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兩個要素——方向和距離,趙老師設計了一個遮眼活動,讓一個學生到電腦前遮住眼睛只看鍵盤上的方向鍵,聽下面學生的指令操作,讓全體學生用方向語言提示,眼睛看距離,大腦思考平移的兩個要素,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這樣的課怎會不精彩呢?如果說讓學生說出平移情況是一種考驗,那么再接下來的動手畫則更具有挑戰性。也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為了突破這一難點,趙老師設計了“嘗試——演示——判斷——比較——再畫”五次活動,在嘗試中充分暴露學生思維的“結”再通過判斷和展示打開這個“結”,接著在比較中優化方法,最后通過再畫,使學生初步掌握畫平移圖形的方法,而兩次畫圖所組成的小帆船,既體現了數學的美,又蘊含著教師美好的祝福,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和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們的“激情”。
在本次活動中,丁雪潔老師應是最有激情的老師。她教學的是《體積與容積》,是本次研討活動的最后一節課,從一開始的課前談話起,就很明顯的看出這個班的學生情緒低落,丁老師以飽滿的激情貫穿課堂始終,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種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始終在激勵學生的求知欲望。
3、他們都是“有心”的老師。
吳曉秋老師是這次做課老師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師,課前交流時,她能記住班里“在大路上看到老師就向老師問好”的學生的名字;“比猴還要聰明的同學”的模樣,并叫出她的名字……這位老師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個有一定特征的學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這是我學不到的本領。
4、他們都是“勇于創新”的教師。
我們通常在說誰大誰小的時候,一定用到誰比較大誰比較小的完整名詞,可是程媛媛老師在教學《包裝的學問》一課的伊始,她引導學生給一個長方體的三個面取名字,分別叫做“大面”、“中面”、“小面”,這樣取名為后面說明哪兩個面重疊起來能節省包裝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形象易記,更順口。
三、談談這次活動對我的啟發,與各位交流。
1、不“板著面孔”上課。
在一群各行各業都有的人群中,我們能很快地看出誰是教師,因為大多數教師的臉上都寫著:“單純、苦大仇深”這幾個字。我們學校女教師比較多,大家自己比較一下,語數教師同其他學科老師的區別,語數教師明顯更具備滄桑感。這一方面跟勞動量大小和壓力有關,我想同心態及教學觀念也有很大的關系。我們要做到“爭效率、少慪氣”,在課堂上努力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爭取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認真聽課;不要因為個別學生的表現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情緒,因為我們的情緒是直接決定學生的上課情緒,教師情緒好、心情好,學生也會受到感染,上一節好課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為有了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反之,教師心情不好、發脾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課堂效率自然低下。課標上說:人人學所需的數學,也就是說數學并不是人人都能學好的,有些學生學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們不要同這樣的學生較勁,你再怎么逼他也沒用,大不了從60分逼到70分,沒任何意義。
2、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
淮北市實驗小學丁雪潔老師的《體積與容積》,“駱駝與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馬鞍山師范附小雷雁老師《對策問題》,“5、7、9和6、8、10兩組撲克牌比大小”,P19。
3、學習內容生活化。
這點是老生常談,我的感觸是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于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 比如黃山市黃山區甘棠小學方敏老師的《平均數》的新課素材就是本班學生體育課上的跳繩比賽,圍繞“如何比較兩組同學跳繩水平”進行教學。
4、提問技巧。方敏老師的《平均數》,師:如何比較哪組同學的跳繩水平高?學生計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師問跳得最多的那個男生:你跳了10下,怎么平均每人7下呢?你還有的3下呢?通過學生的思考滲透“移多補少”的思想,輕松掌握“平均數”真實含義。另一位老師也上了這一課,我感覺到他的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但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含義。
5、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于"學玩"結合的活動中,既能滿足動的需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如六安市裕安區徐集鎮中心學校許海峰老師的《認識分數》中也安排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畫一畫中認識分數,體驗到分數的產生及意義。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還播放音樂。
(2)重視游戲活動。愛做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通過游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價值的,生動有趣的,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事例,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與機智,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并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5
20xx年10月11日,我有幸參加了xx區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活動,在這半天的時間里,觀摩了兩位教師的數學課,使我深刻感受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性、藝術性。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下面結合學習,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與學生親切溝通,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悅,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天的學習,這一點值得我學習。
二、結合教材知識,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
課上教師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設置了不同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學年月日時,以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六年級的學生,老師以問題導入,調動六年級學生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整體回顧。他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是我今后所要學習的。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密切與生活的聯系
兩節觀摩課都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不可分,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比如:學習《年月日》時,老師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所知道的特別的日子?自己所經歷的特殊的日子?說一說自己和父母的生日?這些問題的交流,使學生對學習不再陌生、不再枯燥,更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愿望。
四、學習方式多樣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觀摩課中,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交流、討論去解決,不斷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嘗試,主動探究問題,教學中還注重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語言的表達,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規范學生解答。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兩節課的觀摩學習中,兩位教師都設置不同的問題,然后激發問題的矛盾,讓學生不斷深度的學習數學知識,比如,為什么1900年不是閏年?引導學生學習數學規定和人為規定。總結數學知識時,更是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比如:學習《年月日》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發現規律。并通過編寫口訣、手指操等幫助學生識記數學知識。
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領略到了優秀教師的課堂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6
xx月15、16日,全縣三十名小學數學教師參加了陜西省教育學會課程研究專業委員會舉辦的“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技能提升培訓會,和全省近千名教師共聚xx文理學院,觀了八節觀摩課,聆聽了三場專家講座。觀摩課授課教師既有全國特級教師、知名專家,也有教學思想、教學藝術已經比較成熟的青年骨干,還有年輕的教學新秀,他們的'課也就各有特色:或者樸實而韻味悠長,或者匠心獨運、點撥巧妙,或者活潑生動、新穎明快。三位專家報告也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徐老師的“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用大量生動案例為老師們答了疑解了惑,孫老師的“提高教學質量從研究學生開始”獲得老師們的認同。
培訓期間,我縣參訓教師都能按時參加,特別是xx小學、xx中小等教師還能積極交流討論,認真學習的精神可貴。
培訓會后,xx中小、xx中小等學校參訓教師按要求上交了心得體會或教學設計,共計16篇,部分學校還組織參訓教師上了匯報課。這些學校及參訓教師重視二次培訓,重視反思與總結的做法值得提倡與表揚。
總之,本次培訓會,我感到老師們不論是在觀課、聽講座過程中,還是回校反思實踐過程中,總有一點、兩點被打動、被點亮的地方。培訓會對老師們的影響正如徐斌老師追求的“無痕教育”那樣,“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在不露痕跡中理解”,相信老師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風化雨中提升”。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7
4月26、27日有幸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前沿課堂觀摩研訓會,通過本次外出教育培訓,收獲很多,受益匪淺,使我真正體會到講課是一種非常有魅力的藝術。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收獲實在是太多了。
靜下心來回味一下這兩天收獲的是什么?我感覺我收獲的是差距,是我個人跟那些名師之間的差距,這些差距有語文素養方面的,有教學經驗方面的,也有備課的技巧方面的。通過聽了名師的教學,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1、我們現在所教的語文,正在進行閱讀教學的轉型,正在改革中創新。而我平時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還只是在為教課文而教課文,沒有真正達到從“教課文”到“教語文課程內容”這一質的飛躍。其實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的應該是課文的留白,教的應該是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李祖文老師的整本書教學《尼克代表我》,先從“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再讓孩子讀尼克的描寫部分,找出“我”和尼克的共同點,讓學生說為什么尼克能代表我,使學生能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通過教學,學生明白了以后遇到困難與挫折都可以和朋友溝通,哪怕是不會說話的流浪狗和布偶也可以。李老師做的就是深入解讀文本,然后設計情景,讓學生能夠深入文本,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地朝這個方向靠攏。
2、語文課堂應該是簡單深入,而不能膚淺繁瑣,讓教師成為課堂的表演者。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何捷老師《說說我自己》,這位有“魔力的作文老師”,他的課堂生動有趣,先讓學生從最簡單的寫起,寫我的基本樣子,之后指導學生寫出特別之處,讓大家見識到“我”的與眾不同,最后在通過繪本介入,學生寫出“不知道”后,在同伴中建立一個全新的“我”,三個層次,循序漸進,不斷引導學生涉及全新的寫作領域,體驗從不同角度介紹自己的寫作樂趣,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同時也使學生的作文表達真情實感。
3、語文課堂應該有一定的`梯度,教學的各個環節應該是環環相扣的。毛老師教學的《鷸蚌相爭》這一課,教師在課堂進行前說了一個小故事。本來以為這只是一個游戲,其實這是為課堂中的一個環節埋下了伏筆,寓意的揭示通過前面提出的故事來引出道理。這種潤物無聲有梯度的課堂應該是每個教師所追求的。
總的來說,這兩天的聽課讓我學習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這將對我以后的教學產生很大的啟迪作用。我一定會認真總結,反思,在初中語文新課程理念的總指導下,加強自己的語文功底,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踏踏實實地教學。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8
20xx年4月13日4月15日,我有幸參與“全國小學品德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有幸聽取了一些名師、專家的經典課堂及精彩講座,我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現將我參加這一次觀摩的心得總結如下:
首先,品德課不是可上可不上的副科,他是學生發展的必須要素,不過這也不是說一定要把品德課太強化,而需要老師們能給他一個正確的定位,把握品德課的特點,學生學習品德與社會,是一個階梯式的過程:讓孩子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然后適應社會的過程。
其次,現代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孩子也是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句話:今天的學生非常難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教育觀念,否則,面對突如其來的各種情況,將會讓你措手不及。品德教學非常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因為,一個好的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的幸福,反之,一個不好的習慣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另外,我們要知道:我們在搞教育,我們應該知道教育的核心,那就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其實,學生的健康人格非常重要,可以說有時候學生的交往能力比成績更重要,因為,健康的人格可以讓一個學生正常地發展,而成績只能是文化水平的體現,它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再次,通過聽了賈峰老師的《新科技,新生活》的教學,加上《凝注品德教學細節》的講座,讓我明白:品德教學要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教學細節反映課程理念;教學細節能彰顯文化內涵;還能啟發學生的智慧并引領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可以傳播師者形象等等,所以,品德教學注重細節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教師要發揮品德教學的導向作用及反饋功能,利用教學評價來促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促使新課程不斷完善,促使課堂教學活動的重新建構,從而促進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9
10月31日,我有幸參加了學區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活動,非常幸運地能夠得到這個學習的機會,本次高效課堂共聽了三節課,三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有的幽默、有的輕松還有的嚴謹。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沒有見到的東西,也學到了自己從前從未敢嘗試或涉及的內容。教師和學生親切交流,多媒體課件直觀、實用性強,活動設計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雖然各位授課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東西。讓我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發,最大的感觸是幾位老師能夠遵循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學中大膽創新,勇于實踐。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就是應該不斷的創新和嘗試。
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在課前準備、課中授課等一些問題處理上都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在課前準備中,一定要弄清楚這節課是什么課型,要怎么去設計以及設計的方法是什么。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一定要對教材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研究,眼光不要僅僅局限于一個版本的教材,可以適當把眼光放開,看看其他版本是怎么樣設計類似的課題的;其次要對學情進行認真的分析,學生到底是處于一個怎么樣的.狀態,學習程度達到了一個怎樣的水平,師生之間的關系怎么樣或者是學生的學風是一個怎么樣的狀態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再就是這節課的重難點和教學目標要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前提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把課教明白,并且讓孩子們聽懂。
二、課中上課要清晰
聽過這三位老師的課后,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他們的教學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個環節步驟銜接的非常自然,看不出一點兒雕琢的痕跡。他們是如果做到這一點的呢?我認為他們主要是注意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課前導入簡單明了,緊扣主題并且真實有效。每個老師上課前都進行了師生之間的free talk,不過是一對多、多對一或者是一對一之間的區別罷了。在free talk中,都顯得那么輕松自然,問題既和要講的主題有關,又那么輕松,一下就讓孩子們喜歡上了這個老師。
2.新知呈現清楚明白,貼近學生思維和現實生活。因為在之前的熱身環節中,已經給孩子們設下了一個“圈套”,就等著他們往里邊跳了,所以整節課下來老師教的很高興,學生學的也很輕松。
3.操練環節真實有趣,形式多樣。每個老師在操練環節中,都注重了活動的情境性、趣味性和邏輯性。操練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齊讀、角色表演、歌曲、chant、游戲、多媒體等等。比如譚曉慶老師讓孩子們和她一起活動,這樣的活動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的,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們喜歡表現的欲望,又加深了對這個單詞的印象。總之,在這個環節中,每個活動的設計都要有他的目的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我再說一下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幾位老師的教態表現:
1.笑容親切自然;
2.肢體語言豐富;
3.教學語言流暢、幽默。
通過學習,我認為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好多好多,為了使自己更加優秀,教學成績更加出色,我會努力學習。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0
月27日,我很榮幸地被派到珠海體育廣場舉行的“全國小學語文‘深化教學改革,彰顯新銳舉措’創新課堂觀摩研討會”學習。研討會上所展示的課例的執者都是一些國內聞名的特級教師及名教師。他們睿智、風趣的教學語言,創新的課堂教學,扎實的語用訓練,真正回歸了語文課堂本色,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一、創新的課堂教學。
(一)不帶拼音的識字課
一節沒有拼音的一年級識字課讓人眼前一亮,它以朗朗上口的識字兒歌《小土塵》“小土塵,小大尖,女子好......”為教材,從古代形象字演變到現代漢字;用色彩鮮明的圖畫幫助識字:一支一頭小,一頭大的鉛筆便令學生記住了“尖”字,一張色彩豐富的圖案便記住了“艷”字及四字詞“艷麗多彩”。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師領讀,小老師領讀,自由讀,遮住生字詞讀,男女賽讀,開火車等形式讓學生熟讀兒歌。運用卡片對對碰、舉卡片等游戲讓學生熟記生字詞。不用筆寫,只用手寫的寫字指導更細致入微:從哪里起筆,在哪里頓筆,在哪里收筆,每一筆都細細講解。寫字的田字格比我們平時用的田字格多了八個小點,這樣方便學生寫字時定好位置,這樣寫字輕輕松松,學生寫出的字更是端端正正。
不帶拼音的識字課所展示的是“先識字再學拼音”的教學理念,降低教學拼音的難度,實現“半年會識字,一年能讀書”的目標。
教學高年級的老師也不忘展示識字方法,何剛老師這樣介紹自己的姓:人可何。桂也金老師從題目《孔子拜師》入手,展示古文“拜”字,通過古人“作揖”拜師的動作演示來理解“拜師”。
二、扎實的語用訓練:
(一)在閱讀教學滲透寫作技巧
請看特級教師王松舟執教一課《桃花心木》的`教學片段:
師:作者一開始認同種樹人的做法嗎?
生:不認同。
師:對于種樹人的做法,作者產生了哪些反應?
生:
1、但是,懶人怎么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2、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從從容容?
3、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是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會無緣無故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就枯萎吧?
師:為什么會有這些反應?
生:(沉默)
師:寫哪些多奇怪不是啰嗦嗎?有這必要嗎?再讀讀.
生:再讀3處疑問.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制造懸念。
生:3處奇怪-----
師:3處奇怪,3處不同的問題是什么關系?
生:遞進。
師:林清玄是寫給誰看的?
生:寫給讀者。
師:你們是讀者,老師也是讀者。林清會心中有讀者,他有疑問,讀者你也會有疑問,你也想往下看成,一次又一次掉讀者的胃口,注意力就會吸引到這里來了:讀——懶人怎么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師:掉一次不夠,掉兩次,出示句子,讀:——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從從容容?
師:掉兩次不夠,掉三次,出示句子,讀:-—— 到底是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會無緣無故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就枯萎吧?
師:這種寫作方法叫層層設置懸念。板書:層層設置懸念
王老師就這樣,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層層深入地引領學生從閱讀中跳出來去領悟寫作的技巧。
(二)輕松地復述課文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復述課文是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訓練要點,也是一個難點。每次遇到要求復述課文內容的課文,總是令我們老師頭痛,我們總責怪學生找不到課文的要點來復述。聽了蔣軍晶老師執教的《文成公主進藏》一課后,頓時令我茅塞頓開,原來復述課文可以這樣教,這樣學,還學得這么有趣。
1、在文中找出地名,人名,把它們串成幾個句子,簡單明了地概括了課文內容,例如:
師:藏族的人名有一個,地名有好多。畫好的自己在座位上把詞語讀一讀。
(生讀詞語)
師:誰來讀這個人名?
生:松贊干布。
師:跟他一起讀,那一個字兒念“干”,讀得很準確。
(生跟讀)。
師:地名呢?每人說一個,最好從前往后說。
生:青藏高原。(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生:吐蕃。(“蕃”字念得非常準確)
生:路納。
生:達尤龍真。(四個字的地名讀的時候要連貫一點)
生:乃巴山。
生:拉薩。(注意“薩”是平舌音)
師:來,我們把這些詞語連起來讀一讀。這個故事講的是文成公主經路納,過達尤龍真,翻過乃巴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來到吐蕃,來到吐蕃的中心城市拉薩,見到了松贊干布,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笑)
師:這是一個“困難型”的民間故事,這類故事就是講主人公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來,你們也像蔣老師這樣,把這個故事的梗概說一說。
生:(一孩子講,講得挺連貫)
2、找出民間故事的相似點,相同的結構,相同的字眼,成為復述課文的主干線。如:蔣老師以:遇到困難----小鳥說------只見她-----從此以后-----”為本篇課文復述的主干線,引導學生進行復述,降低了難度復述課文。
3、做好示范,給學生模仿
學生愛模仿,利用這一特點,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覺得有困難時,他總是做好示范作用。他在用地名人名講課文梗概處作示范,在復述課文故事時作好示范。在他的示范教學下,學生掌握了復述的方法和技巧,也能熟練地復述課文了。
精心的設計,精彩的示范,巧妙地引導,加上蔣老師睿智、風趣的語言,令在場觀課老師掌聲不斷,笑聲不停,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學會了要掌握的知識。聽蔣老師的課簡直就是一種享受,聽了一節還想再聽,成人有如此感受,更何況學生?做蔣老師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1
一、基本情況簡介
20xx年 10月27日―28日,由中國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昭通市教育局主辦,四川省中基教育服務公司、昭陽區第三小學承辦的“百師講壇聚焦新版課標展望未來十年全國小語最具影響力名師有效課堂觀摩活動”在昭通市一中禮堂舉行。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員有市教育局平錦局長及來自昭通市各縣區的800余名小學語文老師,聆聽了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老師、福建省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黃如老師、江蘇省無錫市南湖小學校長武鳳霞老師、重慶市科研型骨干教師劉曉波老師、昆明市首席教師陳潔老師的精彩課堂教學及專題報告。
二、學習體會
這一次, 我有幸參加了云南省昭通市教育局主辦的“小學語文名師有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活動”,聆聽了黃如、劉小波、武鳳霞、陳潔等幾位名師的課堂精彩表演和講座以及崔巒老師的報告,收獲頗多。
首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深刻的認識到新課標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崔巒老師在他的講座上對語文新課標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闡釋。他主要是從以下五個大方面進行闡釋的:
(一)成績與進步。
1、課程理念上
*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程特點: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
*教學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教學建議: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課程內容上
*引入語文綜合性學習;引進相關的課程資源;規定課外閱讀量等。
3、教學方法上
* 努力將先進理念轉化成教學行為。
4、教學評價上
*認識到評價改革的重要性,進行了一些改革實驗(評價內容全面、評價方式全程、評價主體全員)。
(二)問題與原因。
1、問題
(1)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上:一度割裂,而非統一:;(2)在主體與主導的關系上:一度出現形式主義;(3)在教科書與其他資源的關系上:出現了忽視文本和只教教科書兩種傾向。在這一點上,崔老特別強調最突出的問題是:付出和成效不成正比,師生負擔仍然很重,幸福指數不高(老師的幸福指數不高,孩子沒有了幸福童年)。
(2)原因
*教育體制:全名應試。
*人才觀:唯學歷(必過高考這座獨木橋)。
*語文課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
崔老強調:我們必須找準問題,綜合治理。
(三)、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堅持了什么。
1、堅持課程的基本理念。
A、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全面: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各個方面。
語文素養:核心是語文能力,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道德、思維方法、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的融合。
B、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善于利用漢語言文字自身的特點(六書: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漢字一字一形,數量多,多音多義字多,形近字多,漢字教學要注意辨析。
C、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核心:鼓勵自主,每個學生都要動起來,不否定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
克服“課堂為中心、課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樹立教師“服務”意識,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學習。
鼓勵自由閱讀,激勵自由表達,適當開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確立有價值的內容、問題,有明確的任務,有具體的指導,人人有事做,人人動起來。
D、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核心:三級課程管理。實施好中央課程;開發好地方課程;建設好校本課程。
語文課程要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
2、堅持“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
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個維度”構建語文的目標體系。
3、堅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質疑,允許出現“雜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4、堅持推進“兒童閱讀”。
學習語文正如呂叔湘說的`:“三分課內”、"七分課外”,激發閱讀興趣,加強閱讀的指導、交流、展示。小學生小學六年下來閱讀量高達1000萬字。(新課標要求課外閱讀量為145萬字)
(四)、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更加強調了什么。
1、更加強調語言文字的運用,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要重視理解,學是為了用。培養聽、說、讀、寫四種能力,落腳點在于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A、為學好其它課程打下基礎。
B、為培養良好個性打下基礎。
C、為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2、更加強調識字和寫字。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A、識字寫字的教學在課標后附錄中,收錄了300個基本字表,17個部首,300字多數是獨體字,是出現頻率高的字,無論哪個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學這300個字。
B、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個常用字,表二1000個次常用字;3500個字是義務教育階段識字要求,小學階段認識3000個,會寫2500個。
C、小學每天語文課安排10分鐘練字,指導孩子寫字。毛筆字每周一節,日常書寫中增加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關注作文書寫質量。將作文書寫當做練字的過程,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要強化練字(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
第一學段: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常用偏旁部首,按筆順規則寫字。
第二學段:要求能用硬筆熟練的書寫正楷字開始用毛筆臨摹,要求端正、工整、整潔。
第三學段:用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用毛筆寫字,感受漢字的優美。
對姿勢、習慣的要求是史無前例的,前所未有的。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2
樂學課堂是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其核心在于通過樂與趣的探究、發現、互動,使學與教和諧交融,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如何和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學生一起共鳴,快樂獲知,在不隨意中達到和諧、融洽,共建樂學課堂。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融洽關系,做學生的好朋友
教學過程中的交往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與學生的交往,構成了具有特殊性質的課堂關系。特別是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著一種潛在的“中介”作用。每一點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等,都是通過師生間良好的人際關系來實現的。師生間只有融洽、只有合作,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才能成功。所以老師要熱愛學生,平時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學生真正成為好朋友,讓學生真正喜愛老師,并把這種情緒延伸到課堂。
同樣,課堂上老師的語言要親切,要兒童化,目光顧及每一個同學;課堂節奏要多變,動靜結合,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聽一聽、問一問,演一演、比一比,讓課堂不斷活躍,高潮迭起。
二、培養興趣,把時間給學生
首先讓學生明確目的,提高自覺性,把艱苦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享受。布魯納說:“要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老師要引導學生認清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及其特殊的審美表現價值,使他們對語文產生一種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激發廣泛的好奇心也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產生興趣。尤其是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插圖精美,涉及天文、地理,文學、歷史,想象、記事,這些都為激發學生天真、稚嫩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所以要大膽還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想到哪里到哪里,能說什么說什么,輕易不可限制,否則,欲速則不達。
三、大膽質疑,創新思維,讓學生多說話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懷疑能讓學生學會辨別,從而發現問題,建設小小新思想,啟迪小小新發明。構建樂學課堂,要求教師既要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合理地提出問題,還要鼓勵學生多“點”質疑,提問老師,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看法。只要是想說的話,盡可能都說;只要說了,都算漂亮話。學生從不同的范圍、不同的角度點擊、輻射課文內容,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帶動語言、思維、理解、表達的多向發展,讓學生的獲知既個性化,又多樣化。
總之,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激活學生主體意識,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就要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暢想的藍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樂學課堂,學生也才能真正擁有一個樂學課堂。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3
11月6日,我們一行三人來到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參加“千課萬人”全國小學英語“新常態課堂”研討觀摩會。短短的兩天半時間,我們聆聽了數位專家的講座和數十位大師級教師精彩的示范課。
首先呈現的是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裝備處喬玉全處長的學術報告《核心素養與課程教學改革》,喬處長幽默風趣的語言,高屋建瓴地闡述了核心素養的地位和作用,小學英語教育不僅僅要關注知識點,關注語言與能力,更該讓學生擁有人文素養,人文情懷。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黃耀華老師始終用她的激情和熱情感染著學生,優美動聽的口語表達,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自然流暢的教學設計,讓這個古老的伊索寓言更多了一份現代的活潑可愛氣息。
來自杭州市北秀小學的夏恩力老師夏老師則是把學生帶到了時光機里,讓孩子們感受到未來機器人Robin需要朋友的迫切,善于利用肢體語言和生動的語言創設情景,成功的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朝氣蓬勃,充滿激情的`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林麗老師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課,她把一篇難度偏大的短文分割成三小段,讓孩子們輕松閱讀,并在閱讀中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大膽猜想,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流暢而自然。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的楊杰老師教態和藹可親,語音純正、指令語準確,課堂教學設計條例清晰,以人物描述為主線,發散學生思維,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儲備,并引導學生尊敬自己的老師,這也體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來自西藏拉薩市實驗小學的扎西老師身著西藏民族特色服裝,一上臺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課堂上十分注重對學生的語音語調、單詞拼讀及書寫等各項基本功的訓練。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錦田小學的陳靜老師從學生熟知的繪本故事切入課堂,和要學的食物聯系起來,自然的進入學習情景,關注學生的意義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但學習了語言,而且學會了合作和創新。
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小學的黃慧老師、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德勝學校的田湘軍老師和華東師范大學的魯子問教授聯袂呈現了同課異構《Games》:黃慧老師的課層次清晰,讀前用現在和曾經的自己做適度的鋪墊,交流自然,讀中用聽,小組交流的方式解讀文本,讓學生自主的學;讀后適度拓展了其他的改變,發散了思維,還引發了對改變的思考;田湘軍老師使得課堂的不同環節趣味化、讓學習材料鮮活化、讓詞匯量的積累日常化,獨特的教學方式和深厚的教學功底,不僅吸引了學生,也深深抓住了聽課老師的心;集沉穩、大氣、睿智于一身的魯教授帶來了一堂有深度、有內涵的游戲課,他的關注點不僅僅局限于內容本身,還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通過一個個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思考,而不是固守在課本上僅有的知識上,讓學生通過閱讀繼而延伸到更多的問題。
走進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學校的主維山老師的課堂,不僅可以聽到他那純正的語音,而激情四射、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行云流水、信手拈來的板書讓學生學在其中,思在其中。
河南省鄭州市經開區六一小學的王超老師關于TroubleIsAFriend的歌曲教學讓人眼前一亮,驚嘆不已:純正的口語,專業般的歌喉,原汁原味地演唱技巧教授,不僅孩子們深深沉浸于歌曲中,老師們更是如學生般情不自禁地學唱,孩子們最后完美地展示,大膽地做小小演唱家,俘獲了在場每位老師的心。
來自臺灣的兩位老師——臺北市實踐國小的沈佩玲老師和臺北市興雅國小的鄭茜文老師則是帶來了臺灣特色的英語課堂:沈老師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她的繪本教學,別開生面,結合簡易歌謠和韻句,提供給學生快樂自主學習的氛圍和空間;鄭老師利用活潑可愛的英文歌曲輔助繪本教學,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和求知欲,加深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更引發了其自主學習的意愿。
除了示范課件和學術報告,評課和辯課也是異常精彩。浙江省小學英語教研員鄭文老師,湖南省小學英語教研員夏春娥老師,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夏谷鳴老師,北京師范大學褚金麗副教授,廣東省廣州市羅湖區小學英語教研員余致曉老師和廣東省小學英語教研員張榮干老師分別進行了半天課的評點,當老師們在聽課時有所感動有所反思有所疑惑時,點評老師的即席發言更是推動了聽課老師的深入思考。魯子問教授和劉兆義老師通過辯課,深度、精彩地點評了三節同題異構課《Games》。專家們還指導老師們如何看課,如何備課,如何制定課堂目標,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整個談話對我們老師的思維有著很大的沖擊力和啟發。
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更能深刻體會“新常態”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并會更好地把它加以實踐。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4
陽春三月,本人有幸參加了xxxx市第十四屆全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這次觀摩活動使我受益匪淺。3月19日—20日我們共觀摩了9節課,還聆聽了xxxx市xxxx區教研室、教科所xxxx老師的講座。這幾節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老師們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
一、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在幾節精彩的課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將會話教學至于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語言的交流,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如:楊姍姍老師的四年級的一節課,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會單詞的音、形、義,以及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讓學生體驗吃西餐。真實的情境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學效果非常好。同時幾個老師都非常的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在學生進行分組活動的時候,播放舒緩的音樂,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輕松學習、快樂學習。
二、備課充分,步驟緊湊。通過觀摩,我深深地體會到每一位教師在備課上所花的工夫是我們無法想象的。他們從課堂開始與學生的打招呼,到導入到情境創設,一環扣一環,銜接自然,學生能夠很好的跟進,沒有斷點。而且從一些教學細節上,更可見各位教師備課時的.獨具匠心。如北京的張燕燕老師,先自我介紹,來自北京,然后詢問如何從北京到xxxx,通過課件展示不同的交通工具需要的時間,再不留痕跡的導入學習內容Travelling(by bike /by car/by air/by train)。結束時,又歡迎各位老師、學生到北京去,整個教學過程渾然一體。
三、教法多樣,別出心裁。這幾堂課中,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各不相同,設計別出心裁。如:楊姍姍老師的閱讀課《Rain Forest》中,老師在展示由于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之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干枯的一棵大樹,老師讓學生在綠色的樹葉上寫下保護環境的措施后,并讓他們親手把樹葉貼在黑板上的大樹上,干枯的大樹在學生的努力下煥發了生機,不僅完成了英語的教學,同時對學生也進行了巧妙的德育滲透。 李舒愉老師在教授單詞時,采用吹氣球的方式,讓學生練習單詞的方法非常的新穎、有趣。這樣的教學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四、教態自然,口語流利。每位老師整節課都是用流利的英語組織各項課堂教學活動。他們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可見各位參賽的教師英語水平之高,這也是進行英語教學的前提。而且各位教師還展示了自己規范的英文書寫功夫,精湛的簡筆畫技藝,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高超水準,以及他們歌唱、表演的多方面才能也充分展現出來。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還聆聽了xxxx市xxxx區教研室、教科所xxxx老師的《怎樣上好一堂課?》的講座。
1、什么是一堂好課?
一堂好課包括:真(真實情感)、實(學有所獲)、活(思維活躍)。
2、如何上好一堂課?
(1)教學設計:主要解決教什么、怎樣教、教的怎樣。
(2)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技術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3、教師要樹立備課的質量意識:一課三備。
一備:鉆研教材、獨立思考,形成“初案”;
二備:博覽群書、融匯貫通,寫出“教案”;
三備:課后反思、精益求精,補充“另案”。
(所謂“另案”:包括成功之舉、敗筆之處、學生見解、教學機智、再教設計.)
同時,xxxx老師建議青年教師要學會:一課三品.
(1)這節課應怎樣上?(知其然)
(2)這節課為什么這樣上?(知其所以然)
(3)這節課還可以怎樣上?(知其未盡然)
當然,一堂好課并沒有絕對的標準,學無止境,教無定法,這些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 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來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素質。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15
20xx年6月16日,元謀縣能禹小學組織全體數學名師成員參加活動,學習觀摩了昆明明通小學組織的,云南省教育廳名師工作室專家主導的,“以學為主”核心理念的課堂教學展示及其經驗交流學習培訓活動。我懷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參與了此次學習活動。真的很厲害!真的很震撼!想不到兩位老師上得如此美好!很優秀!不用課件,都能把課上得這么好!這難道不是我多年教學所追求的嗎?是啊!每個老師都在思考每一天的課堂教學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去上,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點。歸根到底就是備好課的問題,常規的做法就是去找各種各樣的課件。而這兩節展示課,為我今后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課堂教學改進的依據。
1.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回歸課堂,返回課堂
組織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永遠是每個老師追求的根本。以學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活動的教學理念。這兩節課都是自始至終做到了,也體現到了。從學生學習的點滴細節入手,從學生自身學習思維方式,思想轉變出發,引導學生動起來,比劃起來,練起來,最后達到理解知識,熟練起來,掌握起來,既學會了知識,又培養了孩子的空間觀念,空間推進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平時我的課堂也是這樣追求呢!但是總是有不會上課和聽課的孩子,總是有先積極,后倦怠的學習時機。這兩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重點,教師引導,學生組織學習,復習。學生引導學生,學生組織學生,學生當老師,提問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全班同學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動了起來,積極動手操作了起來,積極主動性很強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
3.課堂教學的.本真永遠都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但是我的實際教學中,往往包辦代替的多,放手讓孩子想象的時間和空間確實太少了。巫老師的這節課,自始至終都是讓學生利用操作白板通過拖拉拽,平移,旋轉等手段,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知識,復習知識,鞏固知識。既做到了知識之間聯系和轉化,又突破了知識點的重難點,又處理了關鍵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學得清,學得深,記得牢,掌得久。
真得是很震撼!真的是值得推廣和鑒借!值得我終身的學習。我將繼續努力,加強學習,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舊模式,學習和推廣這兩位老師新教學模式,砥礪前行,繼續努力。
【小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課堂觀摩活動總結12-18
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總結03-30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心得體會04-03
小學高效課堂現場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范本04-01
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總結范文03-31
觀摩小學的心得體會03-31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比觀摩心得體會范文12-2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會觀摩心得體會04-01
小學語文線上觀摩課觀摩心得體會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