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于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
老師首先用幾個簡單的心理測試開始這門特殊的課程,我的測試結果初步表明我自己的心理還是很健康的。不過近年來由于大學生不良心理問題而在校園中發生的事故層次不窮,如何正視并解決大學生因為人際關系、情感和就業壓力等產生的不良心理問題成為當代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必修課程。之后老師又向我們大致的介紹了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例如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后又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包括被壓抑的無意識和潛伏的無意識)。認為存在于無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支配個人命運、決定社會發展的力量;并把人格區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把人格發展分為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器這5個階段。
接下來的幾堂課老師很用心的從幾個誘發不良心理的原因跟我們詳細的講解。首先是在重大變故時人會出現自我封閉甚至性格巨變,并以電影《唐山大地震》為例,劇中的小女孩以為被媽媽拋棄而出現不愿說話的自閉行為。雖然我們在生活中不會天天經歷天災人禍,但是往往在一些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堆積在一起后,只差那一根觸發負面情緒的稻草,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能輕視每一件產生負能量的事,及時排解負面情緒才是正解。
然而讓我吃驚的是經調查最讓大學生處理不好的不是就業壓力或情感問題,而是人際關系。雖然我在大學生活中并沒有這樣的煩惱,但是也見過別人因為小矛盾或是言語不和而好友反目類似的事情。甚至近幾年某些高校甚至出現同寢室室友投毒的事件,然而事件發生的原因往往都是些瑣碎小事,嫉妒或是猜忌導致悲劇的發生。當代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來到大學后都會不習慣寢室生活,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無法避免的交際問題肯定會困擾我們一段時間,但這又是無法逃避的,只能學著去適應環境。學會與他人分享空間,這也是大學生活一個重要的目的,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因為差異而導致的分歧更是以后我們走上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不管對象是誰,人際交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人與人之間能夠溝通好的問題都不
是問題,最不可取的就是都不聽對方的解釋,一味的指責或者一味的退讓都是過于極端的做法,時間久了還是會暴露更嚴重的問題,所以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必備技能,良好的溝通能讓生活工作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么,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憶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于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不能單靠被動地順應環境,須主動地去適應環境,保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首先,一個人要能對自己做出
實事求是的評價,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然后,客觀認識個人能力的優勢和劣勢,確定適合自己的追求目標,既不輕易否定自己,也不過高的估計自己,盡量保持適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會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對影響自己成長的主要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主要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適時調整。它鼓勵我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走進外面那個紛繁復雜的“課堂”,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受到磨練和考驗,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正視人生舞臺后面的許多真實情景,領悟人生的哲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是指具備正常的智力、積極的心態、適度的感情、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信念跟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創造、貢獻、成才關系重大。
在學習實踐中,我覺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是智力正常。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邊環境差異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考量時,關鍵在于能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效能:即有極力的.求知欲,樂于學習,能夠切實參與學習活動。
二是情緒健康。其標志是心情穩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心情多于負性情緒,樂觀豁達,富有活力,對生活增添希望;情緒較穩固,善于控制與調節自己的心情,既可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緒反應與環境相適應。我們千萬要避免馬家,爵事件的再次出現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取、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準。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類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盡早地做出決定并利用積極有打算的方法緩解所見到的難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應途徑,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跟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急躁。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個體非常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建立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恰當的自我意識,不形成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并借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跟行動統一起來。
五是自我評判正確。了解自我省察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可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可知道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素養,性格跟有特點都可作出正確客,觀的評判;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合理想也可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
六是人際關系和睦。接受別人善于人處,心理健康的人樂于余人相處,不僅可接受我,也能接受別人,悅納他人,能認同對方的存在跟重要性。同時他也可為人所理解,為別人跟集體所接受,能與對方交談和相處,人際關系和睦。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1在上大學前就聽說大學要開設心理健康科,于是我就一直在猜測,心理課到底是怎樣的,是不是老師會給我們講有關心理學的知識呢,是不是社會心理學、職場心理學這一類聽起來很高深的課程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上了第一次心理健康課。四個班的同學們一起在一個大階梯教室里上課,氣氛跟高中的時候很不一樣,教室里回響著老師擴音器的聲音,感覺上課的氣氛比高中要輕松很多。同學們對這門課程都不了解,但是在老師生動的講解下,教室里變得很活躍,同學們都很激動,積極的討論起來。老師跟我們講了很多心理學上的有趣知識,比如情商的高低和智商的高低對人以后的發展的影響大小。
心理健康課與大學生活也息息相關,比如談到的大學生宿舍關系,現在現代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大學宿舍里寢室之間同學們的人際關系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比如現在很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在家里被嬌生慣養,從沒做過粗活,家里的人都圍著他轉,說白了就像小皇帝一樣,到了大學以后,在宿舍里沒人圍著他轉沒人聽他指揮,沒有人幫他做任何事,這個重大的轉變就會使他突然變得很不適應,而這時候心理的調節就十分的重要。有的人在初中高中的時候一直是學校里的好學生,老師眼里的寶,天天被老師表揚著,被同學羨慕著,難免會心高氣傲,自大起來,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在一個層面上,自己就是要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然而上了大學之后,發現沒有人崇拜自己了,沒有一群人來仰望自己了,心里的落差不是一點點,而在宿舍里還是自認為高人一等,一副不屑與別人為伍的模樣,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遠了,如果再加點兒壞脾氣,就會被大家排擠,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宿舍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生活習慣的差異。宿舍的室友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塊兒的,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有的人一個月不洗澡,有的人每天半夜煲電話粥,有的人特別自私,一點兒東西都不讓別人碰。這些久而久之都會成為引起矛盾的導火索,但其實只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用為別人著想的方式,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大學其實是個小型的社會,每一個人在大學的生活就是在模擬著以后走入社會的生活,在大學處理好人際關系是以后走入社會能夠如魚得水的基礎,也是在走進社會之前提前的演練,所以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現代的“微表情”知識。微表情是指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所作出的表情,這個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實情緒,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而這個微表情多用在刑偵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過微表情我們也能夠知曉對方的真實情緒,有利于雙方的溝通和真實的交流。
心理健康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人處在社會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坎坷需要經歷,有的人從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打擊之后變得更強,有的人永遠悲觀,所以他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在每次挫折之后都暗示自己“我能行”,所以他終將成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的樂觀的態度,才會將你引向成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2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面對著各種心理壓力,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之驕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里,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首先,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于一致。其次,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于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在有需要得時候主動進行心理咨詢。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
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大學生有必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的發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迎接未來的種種挑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3在學習幽默詼諧博學多才的肖xx老師開設的《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在心理咨詢教育課上,我不僅學會了要做一個冷靜面對自己的現實主義者,更是學會了調整自己面對的負面情緒,調節壓力。課堂上,博學多才的肖漢仕老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了很多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方法,同時自創歌曲帶領大家歌唱等等。這些方法,在很多時候想起來,也是非常有用的。有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深呼吸,也可以是個很不錯的方法。誰又會想到,有的時候,一個小小的呼吸也可能是成功的秘訣。
心理健康教育讓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會以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這門課的時候,肖老師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測試,就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自己內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這樣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來,會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樣的一些小小的測試,也會讓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會讓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對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上了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看到同學向老師提出的一些顧慮后,我發現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的確很困惑很迷茫。比如說:關于戀愛、學習、生活、以及人生目標等等。在課堂上,肖老師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大寶貴的意見,指導我們如何面對這些挫折,在面對目標失落與確立的沖突時,教會我們如何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讓我們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指導了該如何處理學習生活上的困惑。
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是人們智力發展和腦功能健康的重要標志,是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給人們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去適應生活,以及如何維護心理健康的知識或技術,幫助人們戰勝自己的某些疾病,進而戰勝競爭中的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很多解不開的開的困惑,而這門課程很好的幫助我們如何去應對那些問題以及如何讓我們適應大學生活。我想我們都一樣,在剛進入大學時有很多的問題,比如目標的失落和確立的沖突。高中我一直以考大學為唯一的目標,我曾多次幻想我憧憬中的大學是什么樣子,但我知道,這只是我理想中的大學。在進入大學后,更加驗證了我之前的想法,“理想不能和現實混為一談”。在我心中大學應該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殿堂,剛開學時,激動,愉快之情不能溢于言表,但興奮過后,才發現現實中的大學原來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日復一日無限循環。我也曾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但同學之間的相互競爭也讓我明白,如果不改變,如果不努力,我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在這個強手如林的學校里,我只有更加的努力才能趕上時代日益緊湊得步伐。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沖突。面對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面對目標失落與確立的沖突,它教會我要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
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不能單靠被動地順應環境,須主動地去適應環境,保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會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對影響自己成長的主要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主要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適時調整。它鼓勵我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走進外面那個紛繁復雜的“課堂”,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受到磨練和考驗,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正視人生舞臺后面的許多真實情景,領悟人生的'哲理。
雖然心理健康教育課已經結束了,雖然二十多節的課帶給我們的東西是有限的,但卻也留下了更多的東西讓我們去挖掘和學習,我覺得門課這真的很有現實教育意義。通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對我的個性,我為人處世的方式,甚至是我的世界觀、價值觀,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學習了心理咨詢與教育,讓我學會了更好的去審視自己,并且在很多時候,我開始學會去觀察別人的一些情緒,更好的了解別人的心理。這樣也可以看出別人的需要。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需要愛人。要愛自己,也要去學會愛別人。我想,這些在課堂上學到的種種,也會繼續的深遠的影響到我的未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4在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這門課程幫助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過自我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課上,通過老師的教導和書本的指導,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
這門課程幫助我規劃人生,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人生的確需要規劃,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準備做些什么樣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踏實的人生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永遠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些時候,理想也等同于我們的目標,但只是有了理想卻沒有認真規劃,在實現的路上歧路多多,看著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計劃往往趕不上改變,到頭來感嘆行路難,安慰自己已經追求了過程就不要太再意結果。這是理想與現實出入太大不得不給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確認真規劃了你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標,如果過程出現了偏差就及時改正,始終讓自己的目標在現實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緊咬目標,你會發現你有戰無不勝的力量,而且會努力為自己的最終理想而奮斗不已。目標清晰與昏昏噩噩根本就是兩種不同人生的選擇,規劃好你的人生,你會奮不顧身地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動的動力,也是你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規劃目標。所以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太重要了,而這門課就很好的幫助了我。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4
師生關系、家長關系和同伴關系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小學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系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系,按照人際關系中的互動的規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變態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說無論什么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贊賞。我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就是因為贊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于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贊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了解學生,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否則有的后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么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自殺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后,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對象“對癥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么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后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20xx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學習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后,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以前在我心中大學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殿堂,剛入大學時也十分興奮、愉快。但興奮和激動之后,卻發現現實中的大學原來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日復一日無限循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沖突。其次,大學培養目標的“高”與“空”使我對目標難以把握,覺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人才,可我卻感覺目標的內容比較空洞,目標的階段性也不明確,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標來設計和規劃自己。剛開始面對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面對目標失落與確立的沖突,它教會我要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不能單靠被動地順應環境,須主動地去適應環境,保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首先,一個人要能對自己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然后,客觀認識個人能力的優勢和劣勢,確定適合自己的追求目標,既不輕易否定自己,也不過高的估計自己,盡量保持適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會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對影響自己成長的主要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主要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適時調整。它鼓勵我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走進外面那個紛繁復雜的“課堂”,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受到磨練和考驗,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正視人生舞臺后面的許多真實情景,領悟人生的哲理。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子曰:“有才無德,小人也;有德無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大學生心理教育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成長,更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學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不僅關系著我們個人的德性,也與我們的前途惜惜相關。從現在開始,培養健康有益的心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5
在學習貫徹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實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機會將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學習《綱要》,統一認識,關注學生心靈成長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會、年級組長和每兩周一次的教師學習工作會議,組織學校行政、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吃透精神,統一思想,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通過學習增強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認為,《綱要》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目標、對象,規劃了不同年齡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對于我們把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序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據,指明了方向。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導性、鮮明的針對性、切實的操作性。
為了有效地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還結合學習對學校、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進行了分析:學校多年來牢固樹立“德育領先,五育并舉”的辦學理念,突出以“五愛”教育為重點,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教學生做人為核心,確定了“播種、培育、收獲、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造就了一支敬業愛崗、樂于奉獻且熱心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學校的“三風”建設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也應該承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多元文化思潮沖擊著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諸如獨生子女問題、留守兒童問題,特別是在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環境適應、同伴交往、情緒情感、行為表現、個性問題以及趨勢越來越嚴重的學習困難綜合癥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深切地讓家庭和學校感受到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過學習、分析,我們認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及現狀,確定符合學校實際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規劃,分層推進,面向全體,點面結合,育心活動,貫穿始終,家校牽手,整體促進。在此基礎上學校完善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學校整體工作的列入議事議程,建立了校長室、教導處、德領組、醫務室和年級組長組成的領導小組。每學期將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之中,年級組及班主任工作計劃中也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內容和工作來抓落實,以確保該項教育落在實處。同時學校還加大了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鉆研、樂于奉獻的師資隊伍。
我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注意充分發揮以班主任、輔導員、教師為主體的作用,不時派出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相關培訓和交流,同時還將教師心理健康專業培訓納入到校本培訓的范疇之中。我校從20xx年開始先后邀請了徽州師范的金水老師來校做專題講座,邀請“知心姐姐”報告團和南京大學心理研究課題組成員來校為教師和家長做報告;我校舒立新老師參加省陶研會歸來為全體教師作了《全面把握當今學生特點,積極實施有效教育》的匯報輔導報告;從20xx學年度開始我校開始實行班主任月例會制度,以此來加強理論探討,交流工作體會,探尋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從心開始,積極探索,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應該扎扎實實地落實行動上,學校要以師為根,以生為本,一切從“心”開始,讓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基點,以趣味性、活動性為基本特色。
1。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作為百年老校雖然空間狹小,但是近年來擠出資金努力打造小而精的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校堅持兩種環境的創設,一是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顯性教育環境,充分體現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二是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隱性教育環境。學校的文化長廊及宣傳櫥窗,是學生們“露一手”的舞臺;教學樓上的各式宣傳標語,是學生們熏陶心靈窗口;教室里的黑板報,是學生們展示風采的基地;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是學生們走近科學的殿堂;自來水龍頭旁、垃圾箱前、樓梯口上的溫馨提示,是學生們自己的心語;每學年開學學校門口的橫幅,“歡迎新同學入學,歡迎同學返校”,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家”一般的溫暖……
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溫謦的育人環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們的心理得到了和諧的發展。在實小這個樂園里,我們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藍天下,雛鷹展翅飛”的快樂口號,發出了“在這里起步,讓明天更美好”的呼聲,并以此作為學校宣傳櫥窗的主題,每一期櫥窗內容的更新,都成了學生們肯定自我,張揚個性,展現魅力的所在,引來了居民駐足觀看。很多的家長和同行都說:你們的氛圍真不錯,做你們的學生幸福。學校努力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2。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以實現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離近了,才能讓空間距離拉近。為此學校一方面積極開展和諧校園的創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師師、師生、生生關系,另一方面又積極開展諸如“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教育活動”等,以提升全體教師都能在新課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覺性。老師應主動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愛。如果發現學生有不良情緒,一定要及時個別談心,弄清原因,采取恰當的方法來幫助解決。
例如我校上學年六(1)班的學生汪同學,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都非常疼愛她,尤其是爸爸,對她視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歲時,爸爸被診斷出患了一種不治之癥——肝癌。為了攢錢給爸爸治病,媽媽一邊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一邊忙打理著自己的店鋪。爸爸在病情穩定的時候,也堅持給媽媽幫忙。汪同學對于這樣的打擊,她還是無法平靜。上課時,汪同學變得神色游離,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發現后就主動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情況。經過班主任的悉心開導,了解了實情后,班主任通過耐心細致的開導,使學生緊皺的眉毛舒展開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拉近師生心理距離,教師只有成了讓學生可以信任和依賴的朋友,就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也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吧。
3。貼近實際開展特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有貼近學生實際,談論與學生關系密切、學生最想了解的話題,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這就要求輔導教師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以選擇恰當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為此在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學校先后多次開展了學生心理調查活動,以較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學生反映的以心理適應問題居多,如學習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認識自我問題等。
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出發,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輔導,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級(1)班里有個姓張的同學,是個小姑娘靦腆、膽小。老師每次叫她回答問題,她站起來,總是低著頭,臉漲得像塊紅布,說話的聲音都打顫。一次主題班隊會,同學們要演出,班主任老師就有意鍛煉這個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議讓她擔任一個角色,演“小白兔”,她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行,我不敢”。“試試吧,老師相信你準行,”班主任老師親切地鼓勵她,“大家幫助你多排練幾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從此,張同學變得大膽、開朗起來。還有的班主任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了以“知識越學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書交朋友”為內容的心理輔導,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同時我校還經常開展豐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動,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堅持開展以《守則》、《規范》為基礎的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終生受益;堅持開展路隊、“兩操”、衛生等“五項評比活動”,教育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根植下“人人為我,我為大家”的種子;堅持開展多種綜合實踐活動,如“春秋游活動,參觀愛國主義基地,尋訪家鄉巨變,走進街心公園清除垃圾、走上街頭文明勸導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認識,去鍛煉,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堅持暑期開展“走進軍營,走進紅色老區”和“勤奮努力,走進文化科技”夏令營活動,教育學生學會珍惜今天,磨練意志品格,感受民族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
我校還注意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拓寬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以學校“紅領巾廣播站”、學校局域網、多媒體教室和學校網站等為物質基礎,組織開展“每周一歌”、“英語每日一句”、“師生來稿每周一播”、“‘校園之星’每月一評”、“學生佳作網上登載”、“德育天地網上交流”、“大課間活動我來評說”等,以真正起到了溝通、咨詢、宣傳、解惑的作用,既解決了學生的心理疑難,又給學生指明了方向,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發了學生的智慧潛能,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
4。各科教學中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在學科教學中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通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學活動和學科知識成為有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載體。在教學內容中尋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教學《比金錢更重要》一課時,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較多地生活在親情血緣關系中,過多地接受著別人主動的奉獻,所以他們很難擺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為別人著想的意識不強,人際相容性差。同學之間的不和諧使他們產生許多心理問題。遇到問題進行換位思考,是培養學生的愛心,使他們能主動地理解、關心、幫助別人的有效方法。
而該文講述的是“我”深夜開車回家碰壞了一輛紅色小汽車的反光鏡,“我”在四下找不到人的情況下留了紙條希望車主和“我”聯系,后來,車主致電表示感謝,并拒絕了“我”的賠償,告訴“我”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課文要表達的中心是人與人之間那種“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貴。教師課前假如布置學生了解身邊同學間曾發生的小摩擦及解決情況,并思考這是否是最佳解決方法。鼓勵學生將自己處理得好的事講給大家聽,對那些能站在他人立場思考、看待問題的學生加以贊賞,這樣一來,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少了,班里互相體諒、互相信任、互相關心的氣氛逐漸濃厚起來。
再比如《落花生》一課,就可以通過課文對學生進行增強自信心的教育。結合花生雖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這樣的實例,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自己及周圍的同學。告訴學生一個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緊,只要他努力,勤勞,關心他人,那么他就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該自卑,而且應該比別人更自信的生活。這樣就利用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復了自信。在教學方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課程標準就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共同總結出答案。這種教學方式就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學生雖然和同學合作了,自己卻可能并未意識到這樣得出的答案其實是群策群力的結果,所以教師要適時指出,個人做不到的事,憑借集體的力量有時輕松就可以完成。這就是集體的力量,我們每個同學都該使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當然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幾年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吝嗇語言評價,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勵的語氣,啟發式的詢問,而且多年來我校教師堅持在填寫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報告單時,只表揚優點、以極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的缺點,并鼓勵學生改正,就避免了對學生的傷害,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信心,這一點,就做到了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家校牽手構建學生心靈成長有效平臺。“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結合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長學校向縱深發展步伐的一項新舉措。為此,我校網站開辟了“網上家長學校”、“校長信箱、校長博客空間”平臺,精心編印校刊——《家校園地》,開辟了“家校通”,利用這些途徑重視加強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一些特殊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以便及時了解、跟蹤、疏導、把握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學校以創建現代家庭教育課題研究之成果——“快樂學習型家庭”為載體,提倡“大手牽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開展“親子共同成長”活動,利用家長學校授課交流育兒經驗,指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人方法,努力構建具有“優美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家庭氛圍、健康的家庭心理、積極的家庭行為”特征的家庭教育新格局,提高家庭綜合素質,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與學校相結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長學校培訓內容,先后多次邀請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向家長傳授心理輔導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家校聯誼活動,走進彼此心靈,共育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舉步維艱,任重道遠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剛剛起步,卻遇到了諸多的問題,諸如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教師,缺少應有的指導和培訓,幾句加強自我學習的口號式話語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現在學生難教已是普遍性問題,再加上留守學生、隔代教育、單親家庭學生在迅速增長,而導致的問題學生數越來越多,班主任教師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苦口婆心疏導教育,教師負擔重、責任大,已到了難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出現了問題一股腦地責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職,學校、教師肩負的精神壓力太重太重……其實在我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關注心理健康,促進心靈成長,真可謂是任重道遠啊!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6
第一次接觸心理課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個學期的時候。我想學校可能是為了減小大學生學習與心理的壓力,為我們排解心中苦悶與壓力才開設了這門課程的。自認為心理還比較康健的我,聽完課后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和需要變更和疏導的地方。從那時開始接觸心理學,同樣也開始慢慢了解心理學。心理健康課為現代的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擇業觀、愛情觀、價值觀提供了條件。
認真回想一下,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會適應問題往往會導致沖突和矛盾,而這些沖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的話,就會演變成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現代大學生都是經歷了殘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高考中取勝,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家長的`過度呵護,學校的硬式教育,是我們缺乏生活經歷,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問題,總不能很好的處理解決,出現心理問題也不能正確的疏導,以至于出現心理疾病。這只是冰山一角,廣泛的說,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是人們產生了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從而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焦慮感,各種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失衡。心理將康指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7
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認識從淺到深,從模糊到清晰。最主要的認識是: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并適應現實,具備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及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我們搞好學習和生活的基礎,為此,我們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要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正確認識自己,相信每個人都有屬于的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當中去。當今時代是充滿競爭的時代,敢于冒險,敢于探索,善于競爭,善于合作,富于創造是新時代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我了解了許多關于心理方面的知識,同時更好的認識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然而,不少大學生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機或疾病,不會主動向心理咨詢中心或是專家尋求解決方法。例如一些大學生經常口口聲聲說“郁悶”、“空虛”或是“寂寞”、“無奈”等,這就有可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初期癥狀;而失戀、考試不及格、不會做家務、受到同學嘲諷等在平時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為導致他們情緒崩潰的導火索。但這些小問題、細節平時都不易為他們所重視,他們意識不到這些細節容易引發的危機,也就不會主動尋求幫助,直至最后問題日積月累、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大學生應該更主動一些,關注自己的心理動態,主動向專家說出自己所想。事實上,每個人,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在遇到不同的`問題事件時都存在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當你感到心情郁悶、焦慮、信心興趣下降等不適或異常表現時,果斷大方地走進心理咨詢室,要及時傾吐,或上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傾聽專家的意見,千萬不要憋在自己心中,自己鉆牛角尖。去心理咨詢,就像得了感冒看內科醫生一樣自然。同時一些性格孤僻內向的學生可以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交友圈子,多聽朋友老師的建議。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和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于終身的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8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并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于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于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于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于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于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心得體會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9
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強與國內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迎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大學校園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象牙塔,我們大學生正在環境適應、學習適應、人際交往、性與愛、就業與創業方面面臨越來越多的心理壓力和沖突。近年來,因為上述問題處理失當而引發的個人悲劇日益演變成一種社會現象,讓人不禁直呼——“大學生究竟怎么了?!”
本學期,我們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科學地從客觀環境、主觀環境入手,針對學習、人際、戀愛、網絡、休閑、就業方方面面來分析和排解大學生的心理困惑,是一門非常有實際意義的課程。總的來說,大學生較之社會人士、老年人、中小學生等人群,有一定自制力但仍易意氣用事、有一定主見但仍易盲從和被煽動、自信自負卻又常常懷疑自己偶爾自卑,這樣的心理特點,使引導世界觀、人生觀、愛情觀的正確形成顯得格外重要。
在這門課程中,我們明白了無論是心理健康問題還是良好的心理素質,都是各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長期積累形成的。生物因素是個體心理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們最難改變的因素,也是精神病是一種病、精神病需要吃藥的理由。在所有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影響最大的、意想不到的深遠的——大凡成人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問題,或多或少總帶有其童年的體驗和遭遇痕跡,早期所經受的較大的挫折或創傷,可能會壓抑在潛意識中,在日后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形成個體的心理障礙。所以家庭作為主要的早期個體活動環境,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里,不少都經歷了悲慘的童年。外號“發狂的月光殺手”的美國殺手阿爾伯特費什:叔叔是宗教狂熱分子,生母患有幻視幻聽的頑疾,費什被送到孤兒院,時常因犯錯而被脫衣服受到老師鞭打。他甚至有一個朋友跟他講吃的屎喝尿等虐待方法,這些無疑成為一個誘拐兒童并殺而食之的瘋子殺手最刻骨銘心的啟蒙教育。次之家庭因素,還有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對個人心理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而當面對我們自身的一些心理問題,我們不是無計可施的。首先,身體健康有利于心理健康,加強運動鍛煉可以發泄自身的不良情緒,有助于磨煉大學生的`意志、發展個性,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甚至治療某些心理缺陷,如孤僻的人可以多多參與像足球、排球、籃球這樣的團隊項目;容易急躁、感情易沖動者則宜選擇太極拳、射擊、遠足等要求耐心和堅強毅力的項目。
其次,立足于大學學習特點,合理安排學習生活。作為學生,任何時候都不應放棄自己的專業,要自主地根據個人興趣、需要、特長組織學習,逐漸把對老師和課堂的依賴轉化為自主學習。并且,大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在于掌握知識,更在于培養科學的思維和獨立的思考、探索創新的精神。
最后,如果遇到想不開的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要學會傾訴。當我們把壓力、困惑說給家人和朋友聽之后,他們的支持會成為一個阻礙壓力發展的緩沖器,或者,也可以請教心理咨詢師,無需害羞,將心中之魔放出以求良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無論是大學生自己,還是校方、家長和社會,都予以大學生心理
健康足夠的重視。畢竟,只有心理健康、心理素質過硬的人,才能承擔繁重的學習任務,肩負起較高的社會期望和社會責任,才能建立與他人的良性互動,成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0
荊楚理工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學班xx級全體學生,很榮幸的聆聽了鐘老師的心理健康講座,這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優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21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大學生,首先應該具備這種優良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
我們初來到荊楚理工時,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彷徨,迷茫的。當然更多的還是開心,愉悅。當在你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同學時,你可能會自卑,還會有更多的負面情緒。不!這些我們都不需要。我們當代大學生更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更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更要積極加入學生會、分團委等,這樣既豐富了大學生活又鍛煉了自己能力。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自己成為一個閃光點。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對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訓練,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我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1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對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的了解,對我來說,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趙教師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在這次培訓中以及對于未來的一些所思所想。
通過學習,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
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
3、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
4、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
經驗可以參照、但決不能照搬。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借鑒經驗、勇于創新是我們需要的工作態度。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每一屆學生也都具有新的時代特點,我們必須能沉進去,也能跳出來,不能為過去的經驗所累,不能為過去的思想所束縛。在今后的具體工作中則需要我們將每一批學生都當作第一批學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愛與熱情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并在工作中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讓我們的學生能在大學校園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長成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需要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有足夠的愛心與智慧;既需要廣博的知識、寬闊的胸懷、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更需要忠于本職、甘于寂寞、勇于奉獻,把握時代的脈搏,貼近學生的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激發自我潛能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核心在于自我觀念問題。在團體情境中,成員之間通過個體的自我分享,會意識到原來別人的許多問題與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是相似的,這樣就會減輕心理負擔,改變不當的自我評價,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此外,團體中每個人為尋求改變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進步,對于其他成員都是一種鼓勵,可以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激發自我潛能。在團體中形成新的自我觀念,在團體活動結束后也會促進個體更好地與所在群體的互動和協調。
(二)糾正心理偏差,促進心理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團體心理輔導的積極目的在于發展的功能,這是咨詢心理學遵循發展模式的直接體現。通過團體活動可以改善成員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為,促進其良好的心理發展,培養健全人格。尤其是學校團體心理輔導能給予正常學生以啟發與引導。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可以創造一種安全、溫暖、可信任的氣氛,這種氣氛會促使成員自我表露,在團體中將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團體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員多角度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團組成員的相似境遇使得團體成員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和另類,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滿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壓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動中成長。
(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聯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際交往的體驗如何,是影響個人社會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學家丁瓚曾說,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人際關系的不適應造成的。有關資料顯示,人際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生活,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人際溝通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團體訓練中,成員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做決定,怎樣表達自己的意見等。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作用的體驗,學習對自己、對他人、對團隊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系的技能。
(四)增強團體凝聚力,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團體凝聚力是指團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和個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團體凝聚力的強弱對組織的管理有重要影響。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各種活動有利于增強團體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通過分享經驗或競爭,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增進理解,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從而增加成員對團體的認同。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許多人已經進行了很好的研究,輔導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漸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療團體開始轉向了發展性團體,這些都是積極變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輔導從即時影響轉向了輔導后的長效影響,這為大學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積極作用。團體心理輔導日益成為我們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安全教育心得聽了某某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報告,我感到內容很精彩,講的很全面,所舉案例讓人心情沉重,看后感觸很深。使我感受到“學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園安全事關全體師生的生命和財產,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2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于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咨詢的觀念是不對的.總之,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心理教育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并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教育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咨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心理教育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后,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
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而且在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后的職業沒有什么很大的聯系,但是心理學知識對于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3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那么,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一個人如果有再健壯的體格,可心理不健康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人際交往、自我意識、情緒、個性、工作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內容。
人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人人的溝通和交流,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主要內容。在學校里天天和同學在一起學習,與舍友之間一起生活。學習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在一起探討和研究,同時這也促進了學習的進步;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開心的時候有人分享,難過的同時也有同學一起分擔。所以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學業進步、以及情感的分享等等;如果我們學校很少跟同學說話遇到不懂得問題也不能夠及時的解決,日積月累問題越來越多,這也會使我們產生厭學,導致學習退步。但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也只能憋在心里,這也不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人際交往不良可能會引起我們心理失衡,產生心理問題,影響學業。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己的認識,才能讓我們自我完善。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與外界正常交往的結果,是我們對自己和對他人以及兩者之間關系正確認識和評價的結果。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不一樣的事物
和環境會使我們產生不一樣的情緒。就像剛入大學的時候,生活環境的變化,使我產生了焦慮、煩躁的'不良情緒。第一,在高中,每個班都是固定,學的課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在大學是不一樣的的課大都要換教室,有專業課、有必修課、還有選修課;每學期開設的課程不同,每門課考試的方式不同,每門課的學分也不同,這些變化令我摸不著頭腦,很是焦慮、煩躁。第二,大學里再也沒有人跟在后面督促你干這干那了,而是有大量的“自由時間”。真是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時間;不知圖書館、機房、自習室去哪,往往一個學期就荒廢了感到很迷茫、恐懼、失落。第三,覺得進入大學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經過高考的激烈競爭,已感到筋疲力盡,認為進入大學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補償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于是失去了奮斗目標,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內心卻無比的空虛和失落。總總的不良情緒不僅僅影響學習和新的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及時的調整。當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后,我們應保持樂觀的心態,及時排解內心的焦慮、煩躁、郁悶或其他不好的情緒。一旦出現焦慮、煩躁、情緒不安等癥狀,要學會向朋友、同學傾訴,或者轉移關注點。我們也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感覺比較舒適的方式,或坐或臥,慢慢地通過調節呼吸或放松使心情平靜。積極樂觀的情緒使我們充滿信心,精神充沛,能夠良好地適應周圍新的環境。反之不良的情緒使我們焦慮、煩躁、郁悶、易怒、從而導致不良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不良情緒產生。善于到生活中去發現新意,和同學去操場散步,聆聽鳥兒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生機,為生活增添活力。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段溫馨的音樂,也足以讓你新的生活充滿愜意和浪漫。
人與人需要交流,有好朋友才有好健康。人類本來就是群居性的。親密的朋友會使我們生活充實,讓我們在孤獨和脆弱的時候找到精神的依靠。友情是我們堅強的后盾,讓我們不會被困難擊垮,勇敢面對挑戰和考驗。另外要確定適當的目標。過高的要求會使自己喪失前進的動力,屢次失敗會打擊自己的信心和激情。建立適當的目標,讓自己取得一定的成功,使自己從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建立良好的情緒。
總的來說人要有健康的心理,才會有健康的生活.故讓我們為了明天的美好,讓我們擁有一顆健康的心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4
這個學期我有幸選上了學校開設的《大學生性健康教育》課程,說到體會,一個詞,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以前我從來都不知道的知識,以前總認為自己了解的很多,但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才知道我對這方面的知識還很淺薄。而我欣然地選擇了這門選修課。
課程確實很有意思,生動形象。以前從來沒有在這樣一個公共場所聽人這樣公開的講“性”,而且也打破了我看見的大課堂的紀錄,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大一個教室坐得滿滿的,而且每個人都還這么認真的在聽,對老師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能看出她們眼中的求知欲有多么的強烈。
說真的老師講得很好,講課也非常生動有趣,但絕對不會讓你覺得低俗、下流。老師給我們講起了關于“艾滋病”、“婚前性行為”、“安全套”等敏感話題等知識,在高校課堂上不再羞羞答答。我覺得在高校開設這門課的好處非常多。開設這門課程一方面是一件好事,說明我們正在進步,正在準確的認識我們的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教育是存在問題,這樣的性教育是不是太遲了些,對于已經成年人階段的高校學子是否就像一個笑話。
我們應該改變我們的觀念和意識,我們常常說中學的“生物課”沒有上好,是因為老師沒有傳道授業解惑,沒錯,這是老師的責任,但是我們也該改變我們的認識,抱著正確的認識態度,去學習,千萬不要簡單認識就是交我們如何愛愛,我認為我們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對于自己有了一個交代。因為我學到了別人沒有學到的,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比別人多,我對這感到驕傲。
通過學習我徹底認識了自己的身體的構造,認識了自己的性器官,認識男女對方的身體,同時從我自己的經歷我能夠非常清楚的明白性教育的必須性。我以后把學到的知識會傳授給我的.朋友以及更多的人讓他們也少走彎路。
其實,性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一項內容,性健康教育不是只靠老師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進而促進性教育的開展。我們發現許多人談論性教育都是在孩子身上做文章,很少強調對成年人的教育,其實在現在成年人也缺乏對性的了解和性的知識。很多家長對孩子是避而不談,更有的是談性色變。甚至有些老師也是談性色變,好像只要一談到性這個詞就是下流的、羞恥的。更不用說對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頭腦中還存在“無師自通論”、“教育誘發論”、“素質無關論”的錯誤觀點。不同程度地阻礙了性教育,性教育的有效開展。所以家長和老師一定要轉變性的觀念,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了解孩子各階段的身心發育規律和特點,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提高性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幫助懵懵懂懂的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在學校,不要認為一談到性就很下流很色,只有很色的人才去上這門課,才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的性教育應該從幼兒就開始,特別是初中的生理課一定要上好,不要避而不談,這樣這會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增加性的神秘感,反而會引起不良的影響。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精選?08-17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12-05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8-2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9-0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5-29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9-28
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8-26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8-31
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