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讀后感12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合之眾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1
《烏合之眾》是一本讓我很揪心的又覺得很扯淡的書,因為從一開始他就寫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點反對的“情緒用字”。例如P7群體品質的疊加只是愚蠢的疊加,說服我們的邏輯是他覺得“整個世界要比伏爾泰更聰明”,似乎用的是一種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較,而不是用群眾智慧的結晶作對比。再比如P16,他覺得群體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蠻人,個人融入集體,就已經使個人在文明階梯上倒退了好幾步。他也是用群體人性丑惡的例子來證明這樣的觀點的,似乎可以理解他產生這樣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無口否認社會文明的進步又是靠群體意識進步和耕耘創造的,這樣一系列的絕對的“情緒用字” 讓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尋找它的基本共識、主旨和論述是什么。枯燥的理論和沒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讓我一度想放棄對這本書的閱讀,直到讀到4/5 之后和第二次閱讀這本書時,才發現了它的難能可貴。
在我大多數的不理解或者說不愿理解的偏見主要還是基于2個原因的,首先我覺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歷史的特例作考量,沒有經歷所以對自己沒有說服力。第二個原因就是我覺得他的`這種例子在當下不太可能會發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說一樣在虛構。 可后來的這句話和一些列的理論依據讓我開始重新反思: 當一個種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該種族就獲得了結構穩定的集體精神,這使得人們擺脫了缺乏思考的群體力量支配,從野蠻走向文明。 也許是因為我對歷史積淀的匱乏和對時事關心分析的太少才導致了一些偏見,所以又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或許過去的歷史不會告訴我們什么就是什么,但它可以暗示我們應該避免什么。這種直接對于群體情緒的判斷與描寫其實是更能引起我們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難以覺察隱藏式的雄辯那么狡猾,只是因為現有的經歷還有學識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體的一面。所以對那些經典的巨作妄下判斷的確不夠明智。
我覺得《烏合之眾》這本書應該是屬于實用書的一種,主要是在闡述形成規則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講道:在群體特征中,群體中個體是無自我人格、責任感低,無意識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與傳染影響并能立即轉化為行動。在群體感情觀和道德觀中,群體受感情奴役、極端沖動無法認知障礙,群體情緒的夸張、單純、偏執和形象思考容易掩蓋真相。在群體觀念、推理與想象力中,群體只能接受簡單的觀念,形象的事情,他們需要宗教與偶像來引導。
第二部分它講道:群體觀點和信念受種族、傳統因素、時間等間接因素影響,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應出群體需求,值得我們反思的就是他對教育制造無產階級大軍的理解。當然群體觀念也受形象、詞語、會話、幻覺、經驗和理性直接影響。所以領導煽動人無非就是用偏執的信念來斷言、重復、傳染,創造他們需要的夢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訴更多的事。想要獲得持久力也必須遵從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東西。
第三部分:它將群體分為同質性群體和異質性群體,在犯罪群體中,談到群體的犯罪動機盡管可能因為被教唆但所有行為皆以結果論而非動機論,群體中的個體犯罪時可能因為自己在完成歷史使命,他們的善舉和殘忍同樣極端。在陪審團群體中,他們也受情感的支配,受靈魂人物的影響。在選民群體中,說服選民的手段和一般群體無異,用套話刺激想象力等。在議會群體中,相比普通群體特征,他么的觀點更簡單化,意見質樸,議而不決,缺乏決斷力,受聲望支配,容易夸張恐懼信息、重復許諾等。
對我來說《烏合之眾》幫我解決了2個困惑。
第一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企業人士強調不要過多看重學歷,也明白有時候學歷越高,員工的發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晉升、篩選很多條件和情況下為什么他們依然會選擇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 從大眾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這么理解的: 大眾對這種教育文憑的認可可能就像在同質性群體(派別、身份團隊、階級)中的階級教育的認可,不是因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潛意識中因某種共同生活經歷和習慣以及相同的大眾教育而互相認可,所以一旦階級教育的人掌權之后,依然陷于群體意識之中。個人的見識和主張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體的無意識品質
第二件事,就像P88已經被郝伯特`斯賓塞在內許多杰出哲學家證明的論點那樣,教育既不會使人更道德,也不會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變人的本能,也不會改變人天生的熱情。而在一個像鸚鵡學舌又無人指點的教育制度體制下,我到底該怎么培養自己找到自己簡單的幸福?慶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獲得了很多判斷力、在實習奔走中積累了經驗,不顧別人的看法和媽媽的勸阻去開拓去闖蕩。我特別相信正確的觀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環境中才能形成,我相信年輕人就該努力從工廠、礦山、醫院、建筑工地等各類社會活動和實業中獲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我更篤信這么多年學習的唯一目的不是為了生活做好準備,找一個固定的鐵飯碗。如果成功的出口絕不單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研究大眾心理或許還能讓我分析犯罪動機也許不僅僅是分析個人心理特征這么簡單。在面對宗教派別、階級、其他民族等各類群體中,分析他們的情感、找到群體運作的靈魂是保護自己的屏障。商業經濟中不僅僅只有稅法征收上用的是零星稅金來遮掩苛重稅收的,深諳大眾心理的人既能鼓舞士氣又能化解矛盾。也許這也是它真正得意義所在。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2
總體而言,勒龐的《烏合之眾》是一本名過其實的所謂“經典”。
首先,書中大多是作者自己獨斷的結論,而很少給出自己的推理和論證的過程,這使得本書更像是一篇宗教典籍,而不像是一本社科經典。且章節的安排和敘述亦稍顯雜亂,給人的感覺是一篇隨筆散文;其次,可能是囿于時代偏見,書中隨處可見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和神秘主義傾向,使得本書有那么一些政治不正確;最后,書中很多作者的論斷到現在已經不覺得有多新鮮,從讀書應該獲得新知識或者新鮮感而言,本書并沒有給我想象之中的震撼。(當然,也可能很多論斷在當時是石破天驚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到現在都成了常識了)
當然,本書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書中對群體心理的一些論斷還是頗有稱道之處的。
一何謂群體
何謂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這是本書應當解決的第一個問題。群體并非是簡單的個人的集聚,作者這樣解釋:“聚集成一個群體的人,個人的感情和思想會向著一個群體的方向發展,他們會有一個相同的指向,而且,處于群體中,他們的自覺性、個性消失了”。
可見,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并不強調個人在空間上的集聚,而是強調在感覺和思想上的某種一致性。比如有著共同風俗習慣的種族,有著共同信仰的信徒等。實際上,與許多其他人文社科的概念一樣,妄圖為它下一個十分精確的定義,是既無必要也無可能的。本書也說到,它只能專注于研究那些已經達到完全組織化程度的群體(如陪審團、議會等)。
二烏合之眾的表現
為何說群體大都是烏合之眾?或者說烏合之眾的表現有哪些?這是本書應當解決的第二個問題。作者主要從以下三大方面進行論述。
第一,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不妨將其概括為群體的感性思維。首先,群體的情感特征表現為急躁、沖動和易變,如往往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正如孔子所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其次,群體的情緒往往夸張且單純,完全不知道懷疑和不確定是什么事物,這就是群體情緒的簡單和夸張所造成的結果(所以會導致盲目的自信與自大);最后,群體往往是偏執、專橫和保守的。我們看到,這里的偏執又與前面的易變有矛盾。實際上,群體的情緒確實是如此的不可捉摸,甚至有時前后矛盾。
第二,群體的觀念、推理和想象力,這已經涉及到思維層面,不妨概括為群體的理性思維。首先,群體只能夠接受簡單明了、毫不妥協的絕對觀念。這一點很好理解,就像小孩子看電影總是先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一樣,在群體的腦袋里對觀念也是如此的涇渭分明的。其次,群體的推理能力低下,幾乎不受理性的影響。他們往往將表面的相似性作為根本性的規律,即無法通過表面看實質。最后,群體由于缺乏理性,作為補償,他們的想象力極其強大且異常活躍,即我們通常所言的善于腦補。
第三,群體的宗教信仰的形式和特點。由以上的兩點,很容易推出這一點。為何宗教的.生命力日久彌新?正是因為宗教理念的簡單明了、毫不妥協。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會給你許諾彼岸幸福,且會樹立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上帝、安拉、佛陀)。所有的這些都極其的迎合群體的心理特征。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宗教創立者都是群體心理學的大師,無論他們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運用這些知識。
三緣何烏合之眾
那么,群體的心理為何呈現出這些特點?即烏合之眾如何可能?這是本書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也就是書中的第二篇章群體的意見與信念。在這一篇章中,作者主要從直接成因和間接成因兩個方面來概括。間接成因包括種族、傳統、時間、政治與社會制度以及教育;直接成因包括形象、幻覺、經驗和理性等。
本書的大致內容如此,書中常常金句頻出,倒也會令人眼前一亮。
四超越烏合之眾
那么,我們又如何避免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呢?我想起碼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第一當然是努力開發和運用你的理性。西方自啟蒙運動以來就無比的強調和重視這一點,但時至今日人對理性的運用也沒有比我們的先輩強到哪里去。其實運用理性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子彈飛一會,不那么的急躁、沖動即可。
第二是應當努力的學習和吸收各個方面的知識。求知應當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是開發和運用理性的重要手段和基礎。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沒有知識的理性,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鏡中月水中花,注定是不能長久的。
第三是要能做到不隨波逐流,做到我心有主。我心有主不是讓你自命清高,不是讓你孤芳自賞,而是要保持自己的底線和風骨。歷史上,有很多人并非不是不分是非對錯,只不過是礙于利益算計,害怕個人得失,從而屈服于強權和謬誤。
唯有人人行動起來,運用你的理智,吸收各種知識,并保有一定的底線和風骨,或許能夠擺脫烏合之眾的宿命。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3
如果我們承認馬克思關于“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的論斷是對的,同時承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關于“群體在心理學上是幼稚、無知、無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們就可以輕易的明白為什么某些人總是強調“這是人民的選擇”或者說“這是歷史的選擇”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于馬克思關于“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相信的。也許我這種相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說的那種身處于“無知的群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相信。因為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著有利于人民群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說明了“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么?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群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群體可以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臺,同時又可能因為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臺去。而在歷史上起著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并非群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群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們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么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群體”所接受。
根據龐勒的理論,在討論各種因素對群體的影響的時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個群體中以個人智慧為整個群體智慧添光增彩。群體智商一定且永遠是低于組成群體中的每一個個人的智商的,且這種差距隨著組成群體的每一個個體的智商的增高會越拉越大。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歷史中,即便是在現代,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庭上,在陪審團中。這種現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審理之后,陪審團中的單個成員在接受采訪時紛紛表示如果重新讓他選擇的話,他不會給出這樣的結果。
雖然龐勒對于各種因素對群體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將“種族”排在第一位,同時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但是我仍然認為他的論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這類因素對群體的影響非常之低,群體永遠對最簡單最直觀最感情化的口號做出積極的反映(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但是對長篇大論式的論述報以消極的態度(懶得去支持或反對)。
基于此觀點,龐勒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一個社會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對社會本身的發展并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對社會生產有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的心理學家,在這一點上,龐勒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當時逐漸興起的'共產主義運動找一個邪惡的理論支持。他認為正是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導致馬克思這類“討厭的人”的出現,然后最后導致一群工人被“煽動”進行罷工最后導致了社會生產的停滯。
拋開階級,我們可以認為龐勒的著個觀點有一定的正確性。在歷史上,成為群眾并沒有門檻,但是成為引導群眾的“英雄”或負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門檻的。一個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個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環境等許多“個人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成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個動蕩的戰亂年代還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穩步發展的社會下,成為“英雄”的機會很少,那么這類人中就有很多選擇去做一個“反英雄”,按照龐勒的話說就是成為“馬克思”。
而事實上,在戰亂動蕩的年代因為客觀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這個命題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論述這一觀點的時候,龐勒還準確的預言了我們現在的一個社會現象:學歷歧視。
架設我們有一個前提,社會中的高等職位永遠少于低等職位。而且我們也永遠不能想出一種使得掃地工人必須掌握微積分和概率統計才能掃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僅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且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量剛好等于社會需要這些人才的數量。那么一切安好,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因此而產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高等教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獲得與其知識結構相符的高等職業。而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必須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識結構的職位,他們必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最終可能導致某種很嚴重的后果。同時,那些從事高等職業的高等受教育者因為同情,會人為地提高那些低等職位的進入門檻,最后會造成大量的社會浪費,阻礙社會生產的發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對普及,高等受教育者會對低等受教育者進行學歷歧視。隨著社會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這個歧視會越來越嚴重。
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會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與低等教育者),且會出現越多的不穩定因素(閑置的高等教育組合),且越來越少的實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會發現其實龐勒這個幫助“資本家”剝奪工人學習權利的理論支持最后會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結果。而且,我們現在的社會還確實就在他的預言下繼續前行著……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4
在這本不厚的小冊子里,作者講述了很多現象,發表了很多的看法,然而,我從中只看到了三個字:非理性。而且,處在群體中的人,這個群體越龐大,越表現出一種非理性。而這,與歐美的政治制度的前提“群體是理性的”,恰恰相反。
經濟學中,很多問題的分析前提是“人是理性的”,然而事實上,人只能做到部分理性。因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選擇了這個選項,就意味著,其他的選項導致的結果不會為我們所知,無法做出比較。那么,永遠只能根據部分信息以及有限的理解力與判斷力來做出滿意的選擇,而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單個人,是部分理性的。
雖然單個人是部分理性的,但是許多人認為,當人聚集起來時,人們可以互相彌補掉其他人的缺陷,最終達到利益的一致性與選擇的理性,正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我,并不以為然。
曾經有這么一個實驗,研究人員運了一頭牛到鬧市中,然后讓圍觀的人估計牛的重量,寫在紙上,最后對將得到的結果計算,取平均數,發現得到的平均數竟基本符合牛的真實重量。一群人僅僅憑借肉眼觀測,就能得出正確的牛的重量,仿佛正好是“群體理性”的一個有利論證。
然而,這個實驗的前提是,人們沒有進行充分的交流,沒有過多的受他人的干擾而寫下自己的估計,以及有一定的生活常識能夠對牛的重量有一個大致的估計。現實中,很多事情并不具備這兩個前提。
曾經看過這么一個視頻,一群研究人員進入電梯后,背對門站立,當電梯運行到另一層樓,電梯門開,一個人走了進去,發現他們都是背對著門,在猶豫了一下后,也轉為背對門。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不斷有人進入,但也都無一例外的由面對門轉為了背對門。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自己碰到這種情況,是否也會和他們一樣,背對電梯門。
如果群體中的人能夠互相交流,那么,最后出現的情況往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表明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為什么“頭腦風暴法”不允許任何一個人評論其他人的想法,要的就是避免出現思想的一致性,也就是思想控制。在一群人里面,總有那么一個或幾個人表達能力更強,態度更為強硬,在這些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并堅持自己的立場時,更多的人選擇的往往是跟隨他們而不是做出反駁,這正和電梯實驗相一致:如果電梯中的人并不能互相看到對方,那么即使研究人員的朝向一致,對于后上者而言,也沒有影響,正因為后上者看到其他人的表現,即使與自己內心想法不同,也會選擇去遵從他們。
為什么大多數人會產生從眾心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一定是對的,而其他人的想法與做法必定有其道理。因此,就像一群亂哄哄的綿陽需要一只堅定的山羊來帶隊,群體中一旦出現了一個意志堅定的人,那么,大家往往會跟著那個人前進,以其馬首是瞻。
就像輿論,人們總是追逐著一個個熱點,可能在今天人們還在討論這個話題,明天,大家就把這忘得一干二凈,討論下一個話題了。身處網絡時代,我想,大家對于“帶節奏”并不陌生,各種事件“反轉”套路層出不窮,人們就“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隨波飄搖”,以至于許多人高呼“什么才是真實的”。
所以說,一個群體的聲音,往往并不是這個群體真正的利益所在,而是某一小部分人的想法,由他們主導發出的聲音。
再一個,估測牛的體重,是因為估測者對于牛的重量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的,如果讓一群連單位都不怎么清楚的小孩子去估測,我想,要能得出正確的重量,幾乎是不可能的。“術業有專攻”,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才能讓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最忌的就是“外行指導內行”。試問,讓一群演員去規劃國家大事,怕是這個國家會被當做一場戲給編排了。
原我們就有著從眾心理,亦或是跟隨心態,而且是在超出自己本專業、行業的事情上,大多數人所能做的,往往就只能跟隨別人。
西方國家所言的“群體理性”,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彌補、在各自利益上達到平衡、最終取最優解的想法雖然很好,但終究敵不過現實。
人,終究是非理性的,在單獨一人的時候尚且能夠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進入群體,且這個群體越大,單個人的想法就越微不足道,最終呈現的軌跡可能就會越偏離自己的想法。有人說,一人一票選舉制最為公平。選民兩千萬,那么,你的力量就是兩千萬分之一,選民兩億,那你的力量就是兩億分之一,這時候一個人的影響力并不取決于你的理論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因為,首先,你可能沒有絕對的把握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因而不會一直堅持;再者,就算你認為自己絕對正確且始終堅持,別人不知道你是否正確,此時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否對于別人是否接受沒有必然的影響,最終,宣傳自己的思想并讓他人接受的,往往靠的是語言的魅力,說得難聽一點,叫蠱惑。
任何一個創業成功的人,必然是有著巨大人格魅力的人。這個人格魅力體現在語言,能夠描繪出一個美好的愿景,深入人心,打動人心,而且還能夠提出一種價值觀。高工資,能夠讓人心甘情愿的干活,而價值觀,則能夠讓人不要工資的死命干活。可以說那些創業成功的人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跟著一起創業的人呢,雖然一起成功了,但不一定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價值觀的提出,是誰?是創始人,是老板。接受價值觀的人是誰?是跟著一起創業的人。雖然他們接受了,但這很可能并不是其內心真正想要的,只是被灌輸了他人的思想而已。
因此,我們真的不是理性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其實是身不由己的,是跟著別人亦步亦趨的。當然,正如身處市場中的我們,只能做滿意的選擇,而不是做理性的選擇。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5
《烏合之眾》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最為著名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這本并不是很厚的書卻精致、深刻而犀利的描述了當人們形成一個群體時別樣的心態。作品本身的學術性,加之譯本與原著的差距,讀起來還是有一點小困難的。讀罷關于群體的一般特征,我恍然大悟,原來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心理群體,三者是如此的不同。
個人是最簡單的構成,一個人思考,一個人采取行動,這些個性并不一定在個人聚集成群后依舊保持下來;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是單純的很多人站在一起,這只能稱之為擁擠,也不是心理學所研究的群體。只有當聚集成群的人進入一種狀態,形成一種獨特的存在,受群體精神統一支配時,才構成心理群體。
自覺個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轉向一個不同的方向,是即將變成組織化群體的人所表現出的首要特征。似乎有些玄幻的滋味,但現實確實如此,人作為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人性必然是復雜多變的,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當個人融入群體時也是如此。一個人不敢做的事,周圍的一群人都做了,于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做了,好事或者壞事都不例外。八榮八恥觀的提出就很好的利用了這一群體心理的特征,提倡好的道德,摒棄不好的惡性,從而引導社會群體走向和諧社會。
心理群體最驚人的特點在于,一旦構成群體的這些個人獲得了集體心理,不論他們作為獨立的個人時有著怎樣的生活方式、職業、性格或者智力,不論他們之間相同與否,他們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將發生變化,組成一個群體的個人不同于孤立的個人。正如書中所說:“若不是形成了一個群體,有些閃念或感情在個人身上根本就不會發生,或不會變成行動。” 前不久的`“搶鹽風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xx年3月15日,因為日本核電站泄漏事故,有謠言稱日本核輻射會污染海水導致以后生產的鹽都無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鹽可防核輻射,一時間引起一些市民瘋狂搶購食鹽,一些不法經銷商乘機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群眾反映強烈。類似的笑話還有很多,非典時期的搶購食醋、板藍根、八四消毒液等的回憶想必也歷歷在目吧。毛主席說過:“團結就是力量。”也許有著詩人豪情的他也忽略了一點,團結形成的群體更容易忽略智力因素,讓人陷入無意識狀態,此時團結產生的力量有可能會幫倒忙吧。
書中在分析心理群體的特點的形成原因時指出:群體更容易讓人喪失責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群體間有著傳染的現象,就好像無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隨時為集體利益犧牲惡人利益;受傳染的影響,群體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細致分析后,群體在我心里突然間變成了一個詭異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體的存在,有時可以引發最血腥的暴行,有時卻又只消一句悅耳的言辭就可以將其喚醒。
誠然,中國作為一個強調集體主義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國家,心理群體的特征表現的更為明顯。但是,公眾情緒的高漲與泛濫并非是“中國特色”,任何一個社會在轉型時期,都會面臨這樣的過程,這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從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歷史已經讓我們看到了1890年—1920年間,美國如何在兩代人的努力下,變成了一個相對幸福、公正的社會,抑或是1976-20xx年間,西班牙如何從佛朗哥年代的壓抑、封閉,變成了開放、自由、富有創造力新國家。
的群體更容易忽略智力因素,讓人陷入無意識狀態,此時團結產生的力量有可能會幫倒忙吧。
書中在分析心理群體的特點的形成原因時指出:群體更容易讓人喪失責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群體間有著傳染的現象,就好像無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隨時為集體利益犧牲惡人利益;受傳染的影響,群體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細致分析后,群體在我心里突然間變成了一個詭異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體的存在,有時可以引發最血腥的暴行,有時卻又只消一句悅耳的言辭就可以將其喚醒。
誠然,中國作為一個強調集體主義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國家,心理群體的特征表現的更為明顯。但是,公眾情緒的高漲與泛濫并非是“中國特色”,任何一個社會在轉型時期,都會面臨這樣的過程,這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從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歷史已經讓我們看到了1890年—1920年間,美國如何在兩代人的努力下,變成了一個相對幸福、公正的社會,抑或是1976-20xx年間,西班牙如何從佛朗哥年代的壓抑、封閉,變成了開放、自由、富有創造力新國家。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逐漸納入世界,對于民意狂熱的現狀,我們應做冷靜理性的認識,不應消極悲觀,更不應盲目樂觀。但是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讓一種模糊的情緒成為一種真正的信仰。如果當這種夸張和單純的情緒成為一種真正能夠主宰群體的力量,它對社會的傷害將難以估量。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社會現在的處境只是個過渡階段。雖然前面的道路布滿荊棘,但我們終能走過去。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很慶幸生活在這個充滿激情和變化的年代,能夠見證這樣一段獨具特色的歷史,但我由衷地希望它快點過去。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6
《烏合之眾》是一本研究社會心理學的著作,從來沒有一本科研學術專著像《烏合之眾》一樣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受到世界大眾追捧,一百多年暢銷不衰,成為現象級的暢銷書。書中向我們闡釋了群體心理的眾多特點及其形成的因素。他分析了群體心理的種種特征,每一卷都有清晰而嚴密的邏輯順序,依次分析了“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群體的意見”,“群體領袖”等概念,在精彩的分析中插入典型的例子,使得分析更加讓人信服。但是書中有些觀點,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推崇,例如:群體就是有這種“脊髓中的本能”,而婦女、兒童和原始人都是不用大腦而用脊髓思考的動物,他們盲目、輕信、缺乏理智,感情豐富而毫無用處。對于勒龐如此偏激的論證,我們也應該理性的思考,對婦女的歧視的觀點是本人尤其要進行批判的。但是《烏合之眾》對大眾心理細致入微的剖析,還是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的,即使在今天仍不失現實意義。日本民眾為何會在戰爭中淪為統治者的戰爭工具?我國文革時期為何民眾泯滅良心,失去理智?在當今中國為什么會出現大量的網絡暴民,如果你與他們的觀點不一致,那么你就會被網絡群體罵的體無完膚,甚至人肉搜索你。個人到群體的心理變化看似難以理解、難以置信,實則有跡可尋,《烏合之眾》在書中都做出了深刻的剖析。
至于一本書的好壞怎么去評判還是交給研究社會心理學的專家吧,我只能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從自己的角度說出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幾點思考和認識罷了。
關于群體的時代。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就是群體的時代。就在一個多世紀前,民眾的意見通常起不了多少作用。我們更應深思一下,自從古希臘之后,以民眾直接參政為基礎的民主在人類歷史上消失了20xx多年。在當今這個時代,民眾的聲音已經取得了優勢,成為統治階層。不了解群體的特性,不了解歷史,我們如何能順應這個時代。
關于領袖。弗洛伊德也在《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中提到,領袖在集體心理中有重大影響。這里的領袖,絕不是那些江湖草寇式的人物。他要具備迎合信眾的為事業而獻身的勇氣、不懈的斗志和高尚的利他主義。弗洛伊德也批評勒龐在研究領袖上有不周全之處,沒有將編造領袖神話視為個人解除心理壓抑的有效手段。勒龐是以歷史的、西方政治學的傳統,分析了領袖與群眾的互動關系。這里為領袖的品質劃定了上限,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可怕的問題,不具備高品質的人成為頭領會帶來什么樣的惡果?歷史上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軍國主義頭領影響下的群眾淪為戰爭工具。對于這些歷史現象來講,《烏合之眾》在今天仍不失現實意義。
關于群體的限制。勒龐讓我們了解了群體力量的至高無上、無可匹敵。他敏感地意識到群眾崛起的時代所包含的危險。阿克頓爵士的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絕對導致腐敗”,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提醒人們對“一切權力”都有限制的必要,不管它是個人權力還是集體權力。那么如何限制群體的權力呢?
勒龐此書的主要功績所在,他幾乎從頭到尾表現出一種對重要問題的敏感性,還預見到一些當今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如趣味單一、大眾文化低俗,受別人支配自我、以及無意識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等等。當然,勒龐沒能在本書中解決這些問題,本書的意義在于,它發現了這些問題。
在這里想再強調一下了勒龐的群體無意識這個觀點,群體中的個體只要有一個發出了暗示,那么這種暗示就具有強大的傳染性,暗示會很快成為群體的共識,并影響著群體的行為。
從這一點上,我們今天生活中可以找到許多例子,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前幾天在當當網上買書,想買一些勵志的書籍陶冶一下躁動不安的心靈,于是就打開了當當網開始挑選,但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買哪一本,于是我就點開了勵志書籍那個分類,并且果斷地點擊了按銷量來排列,排名第一那本書叫做《斷舍離》,下面有超過50多萬的評論,評論從第一個開始就好的不得了,你知道的,現在網購看的就是評價,看的就是信譽,一本書下面的評論有50多萬條,而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好評,你說你買不買?況且還是銷量第一?在書店里你都看到了這本書帶著暢銷的標簽,你說現在你還能不買嗎?但是這本書到底好不好?
現階段隨著網絡化的發展,這種手段的效果不再那么明顯,甚至有新奇的手法將其取而代之,如網絡推手(小紅書)、口碑營銷(當當網淘寶網的營銷策略)、大眾點評(大眾點評網和其他點評網的興起)等等,領導對受眾的蠱惑轉變為受眾對受眾的宣傳,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驚嘆群眾的力量。
我們作為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我們必然身在群體之中,無處逃離也不必逃離,無論是否是烏合之眾,我們都將面臨選擇。只是到底該選擇人云亦云而麻木但輕松的快樂和安逸,還是該選擇上下求索而清醒但勞累的思索和拼搏?這個選擇,真的很難決擇。希望通過此書,能幫助我們思考,從而做出自己的抉擇。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7
群體中的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首先是每一個人個性的消失,其次是他們的感情和思想都在關注同一件事。群體就像一個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這種群體中共同的感情和思想,就是所謂的“群體心理”。
群體中的個人完全不同于獨立的個人,其原因“無意識主宰者有機體的生活,而且在有機體的智力活動中,這種力量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所有有意識的行為都不過是遺傳基因控制下的無意識深淵中的隱秘心理活動的產物······我們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了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群體只有很普通的品質,很普通的智慧,最基本的智能,最低甚至更低層次的智力。
群體中的每一個人只是把他們共同分享的普通品質集中在一起并最終表現出來的智力低下與平庸。其原因有三:一是本能。處于集體中的個人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正義”力量,對他們來說這就是集體就是正義,數量就是道理。群體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群體就是法律,群體就是道德,群體的行為天然就是合理的。二是傳染。一個人被群體情緒傳染的人會感覺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強大,他的行動完全聽另一種陌生的力量主宰。三是暗示。(自己理解應該是“簡單的直觀刺激”)。
在群體中,自我人格消失,無意識人格起到決定性作用,情感與思想在暗示與傳染的作用下轉向一個方向。暗示的觀念即可轉化為行動的沖動。群體表現出沖動、易變和急躁。所謂群體,不過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隸而已。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一根陽線改三觀)。群體根本不會做任何實現的策劃,無法持久,不承認障礙。任何障礙都會被群體所推到(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之人。)群體易受暗示,是因為它們期待著任何形式的暗示。群體期待暗示,是因為他們需要暗示。從一個念頭進入大腦到付諸行動,這期間沒有任何的時間間隙,幾乎是立刻就變成了行動。
群體是用形象來思維的,缺乏最基本的觀察能力,靠集體幻覺自我麻痹(講好“故事”割韭菜),他們智力泯滅。原本一個頭腦嚴謹的個人不復存在,他們成了群體中的一分子,成為了一個不具備邏輯能力與判斷力的智力泯滅者。群體中的某一個人對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構成傳染性暗示的起點。暗示的信息經由群體無意識輕信的哈哈鏡的放大,呈彌散效用迅速地傳遞開來。(以訛傳訛,變本加厲,面目全非)群眾的歷史也是依靠杜撰,靠想象力改變一切,歷史才會最大程度背離它的本原,呈現出光怪陸離的面貌。群眾的英雄也是如此,他們就未曾真實存在過,只是為了滿足心理需要而杜撰出來的產物。
群眾的感情是極端、易變、沖動的,打動他們的只能是極端的感情。夸大其詞、言之鑿鑿、不斷重復、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群體偏執且專橫,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對于別人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當群體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感與破壞性后,并把這種力量與偏執結合起來,群體就擁有了專橫的性質。群體渴望強權,對強權俯首帖耳,很少對仁慈心腸所動,但卻隨時會反抗軟弱可欺者。群體對一切傳統事物、傳統制度,都有著絕對的迷戀和崇敬;它們對一切有可能改變自身生活基本狀態的新事物,有著根深蒂固無意識的恐懼。群體不具備任何道德(持久地尊重習俗,抑制內心的沖動),但卻可以表現出舍己為人、自我犧牲、不計名利、勇于獻身,也可以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群體只接受簡單觀念,且必須是絕對的、毫不妥協的、不容置疑的、簡單明了的。讓群眾接受新觀念,改造的方向必須是低俗化和簡單化。群體所謂的推理能力,實際上只是比喻。他們沒有理性推理的思維過程。因此,要想領導群體,就要在他們的想象力上下功夫,萬萬不可求助于智力和推理。因為,影響民眾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們發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因此,只有對它進行濃縮加工,才會形成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掌握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群體具有濃厚的宗教情誼,即偶像崇拜。一旦民眾開始迷信一個人,常常會攀比誰更迷信。身為一名領袖,如果想要讓自己創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條站住腳,就必須成功地激起群眾想入非非的感情,讓群眾在崇拜和服從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就能讓他們隨時準備為自己的偶像赴湯蹈火。偶像崇拜永遠不會消亡,因為群眾需要宗教,發生變化的只是宗教信仰的對象。理解了宗教情結,即可理解任何慘案,總是群體所為。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8
首先要贊一下翻譯這個書名的譯者。書或電影的名字重要嗎?太重要了,直接決定讀者或觀眾想不想去看。比如《Ghost》,鬼魂,這是哪部電影呢?《人鬼情未了》。《Leon》又是什么?里昂?no,《這個殺手不太冷》。不得不說優秀的翻譯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加入了對內容的理解和價值判斷。比起平淡無奇、引不起讀者閱讀興趣的《大眾心理學》,《烏合之眾》這個譯名很好的抓住了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個體一旦結群,他的智力水平就會下降,而且是大大下降”“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感情傾向也如此明顯,讀者看到書名,大致就能猜測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這里不得不佩服下中文的博大精深和譯者的底蘊深厚。
就作者的寫作風格而言,卷一和卷二我讀的比較費力,不得不做筆記,梳理作者的觀點。卷一和卷二實例也比較少,遇到做例證的歷史事件,往往一筆帶過,涉及到的人物呢,又多旁敲側擊而不說其名字,令我無從查找。要想更好的理解和思考作者的觀點,最好是對歐洲史有一點了解,對于法國大革命、羅伯斯庇爾、丹東等則要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行。而卷三卷四就開始有了大量的引用和實例,加上前面的鋪墊,讀起來有趣得多。
撇去大家都認為偏頗和有失公允的論斷,我借書中的幾個觀點談談自己的感觸。
1。群體易受暗示、多變和輕信。
“群體總是游走于無意識的邊緣,很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它像那些對理智沒有反應的人那樣,感情粗暴,缺乏批評精神,只能極其輕信。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懂得這一點,就難以理解為什么那么離奇的傳說和故事會如此容易地誕生和流傳。”世界上幾大駭人聽聞的邪教無不如此,他們編造世界毀滅的謊言,讓信眾相信只有通過該教的某種儀式才能獲得救贖。他們的領袖,并不需要廣博的知識和驚人的口才,只需要創造形象,提供幻覺,反復提到形象以影響群體的想象力。在某種程度上,我甚至懷疑他們都曾仔細學習過這本《烏合之眾》。
2。斷言、重復、傳染
“斷言簡單明了,完全不用說理和證明,這是讓某種觀念進入群體頭腦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斷言得越干脆,越沒有拖拖拉拉的證明和解釋,便越有權威。各時代宗教典籍和法典都采用這種簡單的斷言。負責捍衛某某政治事業的`政客,通過廣告宣傳產品的企業家,他們都懂得斷言的價值。”讀到這里,我不禁對作者佩服得五體投地,大概各行各業都能從這本著述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方法。從我們最熟悉的事物來說,提到“腦白金”你想到什么?是不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再放慢節奏讀“恒源祥”三個字,你會不會下意識的接上“羊羊羊”?有幾則廣告堪稱廣告業中惡名昭著的惡俗之作。簡單粗暴的廣告讓觀眾印象深刻;反而是一些構思精巧、畫面優美的廣告,驚鴻一瞥,觀眾看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在宣傳什么商品。當然,這里不可缺少的是重復,作者說,”我相信拿破侖說過,修辭中最有效的,就是重復。來自重復的這種力量,最后會銘刻在人們的無意識深處,產生行動的動機。人們很快就會忘記這種不斷重復的論斷是誰下的,都對它深信不疑。這就是廣告的巨大力量。當我們一百次、一千次地讀到X牌的巧克力是最好的巧克力,我們會覺得到處都聽到大家說好,最后也就深信不疑了。當我們一千次讀到Y牌藥粉治好了某某名人的頑疾,哪天我們得了同一種病,我們也會去想著去試試。”
作者還說,“在人群中,觀念、感情、激情和信念擁有的傳染力跟細菌一樣厲害。有不止一個朋友對我說,看了李佳琦的直播帶貨,就是會忍不住的買買買。到底是李佳琦的話術厲害呢,還是他的激情傳染了直播間中的一些人,這些人的買買買又傳染了其他手機前面的人呢?我本來對自己的定力有一定的自信,如今看了這本書,也不打算去做一個觀察者了,我怕我進入直播間,也會變成“烏合之眾”中的一個。關于這個觀點,我又不禁想到了21世紀最大的騙局——鉆石。壟斷了鉆石礦產資源和庫存資源的歐美跨國公司不厭其煩地向公眾灌輸鉆石恒久遠價值高的觀念,并成功的讓女性相信鉆石就是永恒的愛情的象征,并以此令男士們為昂貴的鉆石買單。為了打壓人造鉆石,他們還發明了鑒別天然鉆石和人工合成鉆石的儀器,制造人造鉆石就是垃圾就是偽劣產品的言論。哪怕實際上它們的成分和結構是一樣的,就是質地堅硬的碳單質晶體。我還想到了特朗普,當然,關于他的內容應該在第三卷的第四章。但我想說,看來富可敵國的商人和成功上位的政治家,都是抓住了群體的心理特征。
那么其實我們應該運用這本書里的理論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有益的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直困惑如何更正學生的“學語文無用論”,我曾經花一節課的時間,去講道理、擺事實,試圖給他們糾正錯誤思維,可不奏效。讀了《烏合之眾》,我開始懂了,我要做的是“斷言”和“重復”,這個,還是不給學生看到的好。還是多多鼓勵熱愛語文的學生,讓他們去“傳染”全班吧。在當今這個網絡時代,其實我們并不比作者筆下的法國群眾“高級”很多,倒是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話語權,網絡更為情緒的宣泄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導致往往事情只露出冰山一角,便有鍵盤俠抓住蛛絲馬跡滔滔不絕,更有吃瓜群眾瘋狂點贊轉發。待真相大白時,群眾才發現推測與事實相去甚遠,而下一次仍舊盲目跟風。所以對我個人來說,讀完本書的最大收獲便是要學會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9
閱讀是一種理念,一種學習方法。閱讀有助于增強認知,拓寬視野,提升素養。為進一步提升自身理論修養,結合"三嚴三實"實踐活動,本人選擇了《烏合之眾》一書進行閱讀。本書從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等方面,深刻剖析引發群體行為的動因、外部表現特征、社會價值及歷史意義。作為朝陽區黨代表,要全面提升群體行為理論認識水平,積極探索群體行為的內在規律,做好群體的正向引導工作。
一、深入閱讀烏合之眾 全面領會精神實質
《烏合之眾》是一本反集體主義的著作。作者勒龐在書中闡明"個人在群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沖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的實相,從而"給予作為古典民主學說和關于革命的民主神話基礎的人性畫面沉重一擊".他認為,進入了群體的個人,在"集體潛意識"機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本質性的變化。群體中個人的個性因為受到不同程度的壓抑,即使沒有任何外力強制的情況下,他也會情愿讓群體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現出人類通過遺傳繼承下來的一些原始本能。勒龐看到群體的負面形象的同時,也認識到群體的日益重要性,這是一群缺乏組織的人,他們關注著同樣的社會熱點,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與同處一地、有組織的群體的一樣的心理行為。群體雖總是無意識的,但也許就在這種無意識中間,隱藏著它力量強大的秘密。
二、尊重群眾主體地位 激發群體正向能量
群眾是社會發展主體。重視群眾工作,激發群眾潛質,促進群眾這一群體正向發力,推動社會進步。
一是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推動者。人民群眾在實踐過程中創造了社會財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這在于,人民群眾是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主體。離開人民群眾的實踐,物質生產就不可能成為現實,人類社會存續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就是受到挑戰。此外,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物質前提。因此,我們要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多同群眾交朋友,多向群眾請教,用群眾語言及思維方式做好正向引導工作。
二是群體是社會變革的力量。群體的革命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的演進,群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決定力量。雖然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群眾創造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是在階級社會中,勞動群眾始終處于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因而,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體力量。可見,正是人民群眾的積極的革命實踐推動了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同時,人民群眾還決定著歷史發展的趨勢。只有那些代表和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和意愿的歷史活動,才順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最終取得成功。因此,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各項事業都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選擇,緊緊依靠群眾來進行。
總之,群眾是歷史發展的主體,是真正的英雄,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在社會發展中,要充分認識群體行為的重要性,正向引導,發揮群體的'正能量價值。
三、扎實做好群體工作 全面提升實戰水平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原動力。作為身兼區黨代表的信訪領導,革新理念,轉變方式,研究集體訪現狀,分析成因,并做好引導工作,切實提升公安信訪工作水平。
一是耐心傾聽信訪訴求,依法化解答復信訪人。集體訪是涉眾型訪,具有參與人數多、訴求相同等特征。集體訪中的組織者往往通過微信、飛信、QQ等現代化溝通平臺,提出觀點并深入分析原因,導致涉及者響應組織者號召,給政府等部門施加壓力。集體訪中大多數有著正當訴求,但有些集體訪者不知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一味從自身經濟利益角度考慮,甚至提出違規取保嫌疑人等訴求,通過越級訪或揚言等方式,給辦案單位施加影響。
集體訪信訪是信訪人權利。作為公安信訪的負責人,除要熱情接待,耐心傾聽信訪人訴求,還要第一時間協調涉及部門,使得信訪人訴求有回應。同時,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告知信訪人依法依規信訪,對觸犯法律者,依法嚴厲打擊,做好信訪人的正向引導工作。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信息通報機制。鑒于集體訪涉案人數眾多,偵查辦案期限長,大多數集體訪急于想了解案件的進展及下一步工作方向,但也有部分集體訪目的不純,組織者利用其它信訪者的急切返資心理,欲達到其目標。因此,建立案件通報機制,拓寬通報形式,堅持以除保密之外工作情況一律通報原則,確保集體訪信訪人知悉案件進展,依法有序維護自身權益。
三是加大信訪接待民警的正向引導集體訪行為的培訓工作。作為黨代表,不僅需要發揮自身的正向引導集體訪群眾的作用,還要積極研提如何提升整個科室接處集體訪的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邀請法律、心理等方面專家來我單位做專題講座;另一方面組織民警向其他分縣局學習正向引導集體訪工作,全面提高我單位正向引導集體訪實戰水平。
總之,讀書是提升素養一種途徑。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不斷創新,積極探索適應公安信訪工作的機制和規律。形而上學謂之道,形而下學謂之器。作為身兼基層黨代表的信訪科領導,須將道與器二者有機統一。加快創新信訪工作,切實履行好基層黨代表職責,服務好人民,為創制中國特色的公安信訪理論、制度貢獻力量。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10
《烏合之眾》是系統的描述群體心理的著作。從分析群體心理和情感的特征入手分析群體的觀點和信念,最后到理論應用分析現實世界中不同群體的分類和描述。對于群體的透徹分析,使讀者認識到群體力量的盲目性,有助于思考歷史上的各種革命和當今不同的政治體系。書中不僅有對于群體特征理論上的分析,而且借用大量的歷史事件佐證,引用名人觀點證明自己的觀點,使本書更具有趣味性和說服力。
書中的很多觀點都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引導讀者聯系現實生活,對當下的生活進行反思。對于群體總的心理特征,群體只能辨別簡單而極端的情感、群體對于權利的卑躬屈膝、群體的保守本能、群體的弱推理能力和強聯想能力、群體需要一個神。所有這些群體的特征能夠從一些方面解釋群體的某些行為,比如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存在當地的神靈,能被群體所廣泛接受的理論一定是簡單的理論,群體對于強權的服從和對于暴政的長時期忍受。“一種理念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才能扎根于群體的思想深處,然而擺脫一種理念的影響也需要漫長的時間”,處于近代史的中國就處于這種情況,延續幾千年的傳統需要改變,對于群體來說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虛幻的事物和真實的事物帶給群體的影響力都是一樣的”,用來解釋戲劇、影視作品對于人的吸引力,虛幻的事物比真實的事物更容易滿足人的想象力,也可以用來印證游戲對于當今人們強大的吸引力。
群體的觀點、信念受到很多直接間接的因素的影響,包括種族因素、傳統因素、時間因素、政治和社會制度因素、習俗和教育因素。作者分析這些因素對于群體的影響中,論證中的很多觀點跟自己所理解的完全不同,一些觀點是自己不曾思考過的問題。“時間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師,能夠坐觀萬物的變遷”,很多事情一旦放到時間維度去理解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觀感,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決定民族命運的是他們自身的個性,而非統治他們的政府”,統治群體的政府會發生更迭,民族的個性決定了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國五年多年王朝更迭的歷史說明了政府不是影響民族命運的決定性作用。
關于教育的觀點印象最為深刻,書中有提到法國的教育,認為現在法國的教育只是在培養會考試,死讀書的人,不能為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學習課文就是要用心學習其中的語法知識以及綱要,此外還要反復誦讀以及模仿—這是一種慌謬極致的教育模式,這種努力的行徑和宗教信仰很相似,他們都是心照不宣的認可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師,但這樣做只是貶低自我以及認為自我是軟弱無能的”,令人聯想到中國的.教育制度,現今中國的教育跟當時法國的情況很像,學生被一步步的剝奪自我思考的能力,服從于權威。學校的教育脫離實際,不僅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很難應用于實際,而且學生缺乏思考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文字通過想象力對群體產生影響,理性對群體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唯有經歷可以長存于群體的頭腦之中,經歷也是需要大量的產生并且頻繁的加以重復,才能對群體產生影響。在群體的力量中突出情感的重要性,情感是所有文明的源泉,“在抵抗理性的永恒戰場上,情感永遠都不會舉手投降”。領導者對于群體施加影響的方式是主張、重復、傳染,群體對于強勢領導的服務,群體所變現出來的奴性。“一直以來,在群體心目中最重要的需求是奴役而不是自由”,群體對于英雄的崇拜。群體所需要的不是一直以來所宣揚的自由、平等、民主,而是神靈、英雄、偶像。書中列舉了拿破倫的例子,“一種強大而持久的意志所具備的能力不是永遠都能被給予恰當重視的,沒有實物能夠抵擋它無論是自然、神還是人”拿破侖給人強大的威懾力,使他周圍的人都屈服于他。“完全缺失任何對觀點的引導,以及摧毀普遍信念,最終導致對每項秩序的堅定信念產生極端分歧,還導致群體對所有不直接涉及他們當前的事情越來越漠不關心。”對于觀點、普遍信仰的缺失會導致群里的冷漠,現今社會的冷漠是否跟觀點、普遍信仰的缺失有關。
這本書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現實生活中的群體,群體行為的無意識性可能導致群體在法律上犯罪,在心理上沒有犯罪。刑事陪審團所做的決定于組成人員的知識水平高低無關,陪審團會更看重事情的實質。擁有選舉權的群體、議會,有集權的暴政,同樣存在多數人的暴政,蘇格拉底之死就是集體的決策。“文明一直以來都是由少數優秀的人所創造的”,推動文明進程的不是群體,群體理性缺失,容易受到強權、幻想支配。最后以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人們基本由種族精神引導,種族和生活必需品對我們的奴役是神秘的主要原因,它們統治了我們的命運”。
這本書揭示出了群體的弱點,弱的推理能力強的聯想能力,不受理性思考的約束,受到情感的支配,很容易被誤導。群體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群體所做的事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讀了這本書之后,能夠更加理性的思考自身的行為。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11
《烏合之眾》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分析研究社會歷史運動中作為主題參與的群眾,他們的行為、心理的諸般特征。作者勒龐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他也是典型的精英主義者,他反對集體主義,最早闡明了“個體在群體影響下思想與行為的轉變”。在勒龐看來這“烏合之眾”就是群體,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心理的群體”,他們并非簡單的人數累加,而是“永遠漫游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于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可能”。這就是勒龐的“烏合之眾”。 顯然“烏合之眾”不僅適乎 18 世紀的法國,更似乎暗合當下的網絡社會。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全媒體的環境下,新興的大量互聯網信息平臺,是否也是凝聚著“烏合之眾”?
正如勒龐所說“群眾等同于無意識集體。因為無意識,所以力量強大。”這里的“無意識”指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少有深思熟慮。無意識主宰著有機體的生活,而且在有機體的智力活動中,這種力量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如今的網絡時代,群體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缺乏理性思考的言論四處滋生,群體跟風的大量轉發使得各種網絡平臺充斥著垃圾信息,也使得處于群體中的人更難以辨別各種信息。如20xx 年 3 月份因日本核輻射事件從溫州等地刮起的“搶鹽風波”透過微博、短信的匿名轉發迅速傳播,廣東、浙江、福建等省市的鹽價瞬間飆升,超市絡繹不絕的搶鹽人,貨架之上食鹽的顆粒殘存,集體無意識透過網絡平臺演化成了一場社會危機。仔細揣度,發現搶購者往往抱著這樣幾種心態:有的擔心日本核電站爆炸對人體有影響,買點碘鹽回去吃防輻射;有的擔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無法提煉鹽;有的是看到微博這么傳、別人這么搶生怕落后而跟著搶。如此簡單的邏輯經過微博的`轉發摧毀了大眾的理性。對于“微博心理群體”中的個體而言,他們可能并未意識到自己已然成為了某一特定“心理群體”中的一份子。
網絡平臺的各種網紅在信息傳播中成為了廣大粉絲們的“領袖”。勒龐認為群體行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崇尚威勢,迷信權威人物。他認為:“群體的輕信、極端與情緒化反應等弱點,顯然既為領袖的品質劃定了上限,也給他動員自己的信眾提供了許多可乘之機。這些領袖往往精通巧言令色之道,他們一味追求私利,善于用取悅于無恥的本能來說服眾人。”在如今的很多直播平臺,網紅會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宣傳各種產品來獲取自己的利益,而粉絲往往會盲目跟風,使得現在的網絡風氣十分浮躁。
網絡平臺中“烏合之眾”的行為往往會表現為一種情緒化、少理性的低智商,群體的暗示常常會輕易地“征服群體的理解力,并窒息一切的判斷力”從而使得群體產生集體幻覺。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談到“正像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樣,群體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強大而且活躍,并且非常之敏感”。群體的智力并不見得就比個體的智力高明,相反,他們很容易受到一些形象化詞語、事物的影響。也正因如此,影響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利用某些吸引眼球的熱點來巧妙地引導群體的想象力,從而制造出集體的幻覺。網絡上無數個體組成的網絡群體,他們所向披靡,所到之處不能聽到任何反對意見和質疑,他們的感情激烈豐富,遇到逆他們者道德不再是束縛他們的工具,輕者圍攻言語攻擊,重者人肉搜索祖宗八代罵盡,群體里的個體享受到了群體的巨大影響力,正因人多勢眾,最后的結局就是反對者被罵的落荒而逃,而他們躲在電腦屏幕后面沾沾自喜最后能夠一泄私憤痛痛快快的發泄了。在中國這種網絡憤青網絡暴民甚至是現實中的憤青,也正因如勒龐所說的某些共同的、偏激的、具有煽動性質的觀點而自覺地走到一齊,從這一點上我們能夠看到勒龐的這本名著的強大的現實好處。勒龐認為:同理性相比,是幻覺引發的激情和瘋狂刺激著人們走向禮貌之路。盡管存在理性,但是推動一切禮貌進步的卻不是理性。倒不如說,推動禮貌進步的依然還是各種情感諸如尊嚴、民族主義、宗教信仰、愛國主義以及對榮譽的向往。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網絡自媒體時代,各種聲音、觀點、思潮,如井噴般涌現,讓人目不暇接。由各種網絡平臺而聚攏起的群眾在瞬時間構成了所謂的“烏合之眾”,但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導言中所說:“群眾盡管有諸多在外人看起來很值得鄙夷和恐懼,但仍然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仍然是世界潮流的引航者,誰冒犯了群體就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而崩潰。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群體的時代。”
烏合之眾讀后感 篇12
如果我們承認馬克思關于“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的論斷是對的,同時承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關于“群體在心理學上是幼稚、無知、無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們就能夠輕易的明白為什么某些人總是強調“這是人民的選取”或者說“這是歷史的選取”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于馬克思關于“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堅信的。也許我這種堅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說的那種身處于“無知的群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堅信。正因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著有利于人民群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說明了“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么?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群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群體能夠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臺,同時又可能正因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臺去。而在歷史上起著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并非群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群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群持續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必須持續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們可能耽于自己完美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么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群體”所理解。
根據龐勒的理論,在討論各種因素對群體的影響的時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個群體中以個人智慧為整個群體智慧添光增彩。群體智商必須且永遠是低于組成群體中的每一個個人的智商的,且這種差距隨著組成群體的每一個個體的智商的增高會越拉越大。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僅出此刻歷史中,即便是在現代,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庭上,在陪審團中。這種現象也十分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審理之后,陪審團中的單個成員在理解采訪時紛紛表示如果重新讓他選取的話,他不會給出這樣的結果。
雖然龐勒對于各種因素對群體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將“種族”排在第一位,同時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但是我仍然認為他的論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這類因素對群體的影響十分之低,群體永遠對最簡單最直觀最感情化的口號做出用心的反映(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但是對長篇大論式的論述報以消極的態度(懶得去支持或反對)。
基于此觀點,龐勒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一個社會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對社會本身的發展并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對社會生產有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的心理學家,在這一點上,龐勒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當時逐漸興起的共產主義戶外找一個邪惡的理論支持。他認為正是正因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導致馬克思這類“厭惡的人”的出現,然后最后導致一群工人被“煽動”進行罷工最后導致了社會生產的停滯。
拋開階級,我們能夠認為龐勒的著個觀點有必須的正確性。在歷史上,成為群眾并沒有門檻,但是成為引導群眾的“英雄”或負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門檻的。一個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個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環境等許多“個人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成為“英雄”或“反英雄”的潛質。如果是在一個動蕩的戰亂年代還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穩步發展的社會下,成為“英雄”的機會很少,那么這類人中就有很多選取去做一個“反英雄”,按照龐勒的`話說就是成為“馬克思”。
而事實上,在戰亂動蕩的年代正因客觀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因此普及高等教育這個命題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論述這一觀點的時候,龐勒還準確的預言了我們此刻的一個社會現象:學歷歧視。
架設我們有一個前提,社會中的高等職位永遠少于低等職位。而且我們也永遠不能想出一種使得掃地工人務必掌握微積分和概率統計才能掃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僅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且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量剛好等于社會需要這些人才的數量。那么一切安好,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因此而產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高等教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獲得與其知識結構相符的高等職業。而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務必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識結構的職位,他們必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最終可能導致某種很嚴重的后果。同時,那些從事高等職業的高等受教育者正因同情,會人為地提高那些低等職位的進入門檻,最后會造成超多的社會浪費,阻礙社會生產的發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對普及,高等受教育者會對低等受教育者進行學歷歧視。隨著社會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這個歧視會越來越嚴重。
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會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與低等教育者),且會出現越多的不穩定因素(閑置的高等教育組合),且越來越少的實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會發現其實龐勒這個幫忙“資本家”剝奪工人學習權利的理論支持最后會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結果。而且,我們此刻的社會還確實就在他的預言下繼續前行著……
【烏合之眾讀后感】相關文章:
用烏合之眾造句03-02
關于烏合之眾的名句精選04-12
烏合之眾讀后感08-29
《烏合之眾》讀后感08-05
烏合之眾成語故事08-16
烏合之眾的成語故事08-31
烏合之眾成語小故事11-18
烏合之眾讀后感怎么寫04-14
勒龐《烏合之眾》讀后感12-22
《烏合之眾》讀后感4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