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閱讀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閱讀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閱讀心得 篇1
我的第一堂閱讀課,如蜻蜓點水般蕩漾開來。看著琳瑯滿目的書籍,我的目光隨著書名像是在追尋什么。突然,我眼前一亮,像是挖掘到了稀世珍寶,這本書的書名顯然已經深深地吸引到了我-----《在最美的年華遇見的事》。
翻開第一頁,我用手指輕輕捻起一張泛黃的頁紙。“魚有幾種吃法?”,多么有趣新穎的題目,一下子便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閱讀。
原來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貧農扛著木柴走在森林里,這時,兩個土匪抓住他,將他帶到一個山洞里。土匪頭子將貧農帶到一張桌子前,上面擺著一盤魚和一杯酒,貧農從沒吃過魚,也沒喝過酒,于是他怯怯得夾起魚背上的肉,一口干了那杯酒。然后,他居然就被土匪放走了。多年以后,他得知,原來那山的土匪針對魚的幾種吃法定下這樣一條規則:第一種吃法是先吃魚眼睛,這樣的人一定得死;第二種吃法是先吃魚肚子上的肉,這樣的人關幾天就放了;第三種吃法就是先吃魚背上的肉,這樣的人立馬放人。酒如果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他也死定了,如果是一口喝光的人就會立馬被放。
故事結尾,通過土匪頭子的話告訴我們:吃魚眼睛的人,一定是財主家的人,吃魚吃膩了,他們就要狠狠地勒索一把;吃魚肚子上肉的人,一定是富家子弟,說明他們經常吃魚,知道那兒的肉好吃,所以就關上幾天,讓他們家人送點錢來就放了;吃魚背上肉的人,肯定是窮人家,沒吃過魚。喝酒也是這樣的,有錢人才有酒喝,才會慢慢品,沒有錢的人從沒喝過酒,才會一口把酒喝光了。
讀到這里,我才明白他們的大哥就是根據一頓飯判斷哪些是真正的窮人,哪些是真正的富人。
鈴鈴鈴,鈴聲響起,下課了。我依依不舍得合上書,放回架上,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了下去。
閱讀,是一個不斷充實自己的過程。開學第四天,我們迎來了第一堂閱讀課。進入圖書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書籍了,一時間的眼花繚亂,讓我不知道如何選擇。《毒番薯的魔法世界》這八個字抓住了我的.眼球,于是我毫不猶豫得選擇了它。今天的圖書館掃去了往日的塵埃,寂靜得只能聽見翻書聲,看似無聲的氛圍里,卻充滿了人與書的交流和碰撞。
輕輕打開書頁,我的閱讀旅程隨著神奇的故事開始了:一個曾經羞答答的小姑娘,因為偶然的機會,跟著一個異域女子學習神奇的魔法。故事生動有趣,小姑娘的奇遇充滿了神奇的想象。任時光在書中悄悄溜走,仿佛自己也穿梭在離奇的故事當中。
圖書館仿佛有一種沉淀的底蘊,只要心靜下來,就能與各種書籍拉近距離。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這個十二歲的小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我折服。然而,讓我感到無奈的是,大多數孩子的想象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在歲月的汪洋中。我希望,我們能像這位小作者一樣,始終保持這份多姿多彩的想象,這是我在閱讀了這本書里的故事后最深的感想。
我的閱讀心得 篇2
《誰動了我的奶酪》號稱全球第一暢銷書,銷量超過2千萬冊(當時的確如此)。在很短的時間內贏得了這么多的讀者,在人類歷史上大概算得上前所未有了。而當這本書正值風靡之時,我不甘人后亦買了一本回來。不過當時我剛踏進社會,心浮氣躁,未能從書中學會在工作、生活中處理變化的好方法。若干年后學校發了一本精裝版《誰動了我的奶酪》。趁著空暇時間,讓我靜坐燈前心平氣和地把它看完吧!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句話是小老鼠哼哼聲嘶力竭吶喊出來的,因為它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發現了奶酪沒有了!它是在問自己,同時也似在問每一個讀者:奶酪去哪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則寓言,那么我們不僅是閱讀故事文字的本身,更主要的是領略其間的寓意。就像學習《揠苗助長》時,不單是知道不要拔高禾苗幫助它們成長,而是明白要遵循規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是一樣的。而《誰動了我的奶酪》的寓意不復雜:社會在變,你也要變。“奶酪”只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它代表一份工作、健康、人際關系、愛情、金錢……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反正是你在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任何東西。
我們只是小人物,不是大領袖,想的也就是最簡單的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誰不好逸惡勞?真正居安思危的人應該不多吧?惰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沉浮起跌也成為了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事情。正如羅伯特.彭斯說的那樣“再完美的計劃也時常遭遇不測”,何況我們的所欲所為也不一定會是十全十美的,那遭遇滑鐵盧的機會自然也是很大的了。
在這本書中有一細節讓我看后很有感觸:有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叫勞拉,她問自己的同學有人害怕改變嗎?只有一個人舉了手,其他的人則選擇逃避自己的真正想法。我誠實,我承認我自己極其害怕改變。但怕不是辦法,我們生存的地球都在無時不刻地運動變化著,宇宙萬物也是天天換樣的。《圣經》有云:你叫山過來,它不過你就自己走過去吧!讓我們試著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吧!
世上大多數的道理都是知其易,行則難。也許我們明白變化隨時可能降臨,我們還預見了變化的到來,甚至改變著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盡管這樣仍達不到目的.那又如何是好?且看卷首處A.J克朗寧先生的一席話:“生活并不是筆直通暢的走廊,生活是一座迷宮我。我們時常會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尋。但如果我們始終深信不疑,有一扇門就會向我們打開。它或許不是我們曾經想到的那一扇門,但我們最終將會發現,它是一扇有益之門。”對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重頭再來好了!我們與其害怕失去,不如通過努力改變現狀以期待獲得,須知“天道酬勤”啊!
當然了,在《誰動了我的奶酪》里所講的道理人們早就知道了。不知多少年前的達爾文就在其著作《進化論》中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精彩絕倫的字道盡了赤裸裸的事實:你不改自己去適應環境就將被無情地淘汰出局!而人類幾千年歷史血跡斑斑,其根源不就在于“奶酪”嗎?
既然是人盡皆知的真理,為何時至今日又被擺上桌面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呢?其實說穿了,原因就是——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有意識無意識地受到了“變化”的困擾。正如有了可怕的“沙士”后人們就去研究“沙士”疫苗一般,《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不是“因”,而是“果”。它帶給了我們解決問題、處理變化的絕妙方法,它讓每一個閱讀者從中獲得前進的力量,所以它當之無愧成為億萬人的“心靈雞湯”。
不過據我所知有些企業把書中的道理做出歪曲的理解,并利用這塊“奶酪”代替了辭退預告:第一天給員工發《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二天就接著發辭退通知。感覺如同先告訴那人活著很好然后毒酒賜死。好險我的“老板”——校長大人發這本書只是讓我寫讀后感,謝天謝地!
一滴水在陽光下能映出七種色彩,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人智慧有限也只有這些領悟,姑且讓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吧!
記得很小的時候聽過一首歌,講的是竹子開花了,熊貓咪咪躺在媽媽的懷里問: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當我們看完《誰動了我的奶酪》后,親愛的朋友,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奶酪”了嗎?
而我的“奶酪”就在我的手里!
老鼠嗅嗅和匆匆還是和原來一樣,到達目的地后,脫下自己的跑鞋,有條不紊地將兩只鞋系在一起,掛在脖子上以便雨來時能夠很快地穿上它,而且他們每天都圍在奶酪的周圍,觀察其是否發生了變化。而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則是把家搬到靠奶酪近的地方,脫下自己的運動衣,把它們掛起來,甩掉鞋子,換上拖鞋,美美地享受眼前的一切,還自以為是的認為奶酪庫存如此之多,任他們享用一輩子都用不完。
然而隨著奶酪的減少,小老鼠們已經察覺到了,當有一天他們到達奶酪站發現沒有奶酪時,他們并沒有感到很奇怪,只是穿上他們的跑鞋,繼續往迷宮的其他的方向尋找奶酪去了。同樣哼哼和唧唧他們發現奶酪不見后,他們會大叫、大罵,他們以為是誰動了他們的奶酪,更愚蠢的是,他們以為明天一到那里,所有的奶酪都會自然而然的回來。他們一直生活在幻想中,所以他們天天都往那里跑,雖然天天都是空的,但他們就是不明白為什么奶酪會不見了呢?他們一直處在饑餓中,越是這樣他們就越沒有勇氣與激情再去尋找新的奶酪站。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我們的意識也該跟著不斷地更新,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才能有進步。
今天,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態萬變的信息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得時俱進,因為個人的奶酪隨時會被他人拿走,被外界所移動,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只知道追問“誰動了我的奶酪?”,而不能夠很快適應新的變化,到有一天,等發現失去的奶酪不會回來了,終會追悔不已的。簡單的思維往往能夠突破顧慮過多帶來的障礙,而走向光明,創造成功,重新獲得新鮮可口的奶酪。
“奶酪”它是一種通過艱辛努力而獲得的優越狀態,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擁有的核心能力。我們就需要把握今天,把握機會,學會細心保護和精心呵護,不要等手中的“奶酪”變酸、變壞、酶化,在無可奈何之中又驚羨別人的擁有。
變化是永恒的。歷史在前進,時代在進步,新舊交替更是頻繁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沖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后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并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那么生活將會成為一種障礙。
我的閱讀心得 篇3
時光倒流,我回到了幼年。我愛聽故事,我喜歡一個個生動傳神的故事,常常吸引著我去細細地聆聽。夜晚,坐在床頭,聽著母親耐心地給我讀書,那種感覺,酥酥的,暖暖的,不禁要令我恬然入睡。因為對故事的喜愛,所以我的小腦瓜也會想醞釀一些小故事,但由于內容的匱乏,有時候也讓我難以入睡。于是,我渴望識字,渴望著能自己讀自己喜歡的書。
學了拼音,我開始看我擁有的第一本書——《安徒生童話》。那天,媽媽下班進門的時候說送我一本書,一聽說是給我的',我便如餓狼般地沖過去,好似眼前有一堆芳香襲人的面包。打開書,翻了一頁……我停住了。我愛的書怎么是這樣?學課文,讀拼音?騙人的一些東西。我把它丟在一邊,憤怒地虐待我的“南希妹妹”。我恨書籍!
母親見此狀,微笑地對待此事。她對我的拼音進行了加強,而且還教了我許多詞語。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的知識一天一天豐富起來……幾個月后,母親讓我試著再次拿起那本書。我猶豫不決,但還是聽從了母親的話。書,似乎變了,它變得有趣生動,美妙絕倫。我徜徉在書的海洋里,享受著這美味的“饕餮盛宴”,久久不愿罷手。
打從這時起,我愛上了書籍。每讀完一本書,都似乎有許多值得討論的話題,想從我嘴里跑出來。父親,就成了和我一起討論的對象。“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書中不懂的東西,我都會隨時問我的父親,由此,我增長了更多的知識。
我愛看書,因此我的作文水平也漸漸提高,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看書的好處可謂真多。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還認為,書籍還是增進我和父母感情的調味品。我愛書籍,更愛我的父母!
我的閱讀心得 篇4
作為一名新教師,在剛剛走上這個崗位的時候,自己對工作充滿了憧憬,投入了無限的激情:與“問題”學生耐心細致的談心,只要有機會就到班級上課,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自己的教案……感覺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可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愿意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笑。當工作越來越熟悉,我對教育反而失去了最初的激情。而李老師的書《我的教育心》則為我揭開了困惑。
身為中國眾多教學名師中的一員,李鎮西先生是以一名中國傳統教育的變革者,一名中國教育新思路的探索者,一名勇敢的新理論實踐者的身份出現的。《我的教育心》凝聚了一個為人師者的心血結晶,其內不但闡述了教育的方法論,更是詳盡闡釋了“心”的含義。閱讀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得到凈化,靈魂得以洗禮。
像書中所說:“教育沒有那么多的花樣,沒有那么多的特色。特色不是包裝或打造出來的,而是需要實踐和時間自然而然形成。”但這并不意味著李鎮西老師沒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讓自己永遠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就是貫穿李老師教育生涯的質樸的教育思想。這顆心不需要任何修飾,不需要任何包裝,它是如此質樸,卻又如此真摯。
李老師最后總結道: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并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教育的確是愛的奉獻,是幸福的升華。愛學生的過程,也是愛自己,教學生的實踐,也是在教自我,學生獲得了認同和幸福感的同時,也會累積為師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數。
這本書對于我這樣一名新進教師,猶如一盞黑暗中的燈塔,為我點亮的前進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時時刻刻以李老師為榜樣:用心教育,用愛灌溉。
我的閱讀心得 篇5
讀書可以感知社會,了解自我。讀書可以給人智慧,使人勇敢,讓人溫暖。讀書是最好的學習手段,作家們讀書如恒,筆耕不輟,正是因為讀書,他們才有了更多的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他們的思想和對生活的感悟,離不開書籍的滋養。對于讀書,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觀點和理解。
胡適認為,讀書的目有三點。第一點:讀書為了生活。讀書是為了獲得應付環境、解決困難的方法,同時還可以獲得一些思想的來源。第二點:讀書是為了更好地繼承人類文化遺產。因為書是先人傳給我們的.知識遺產,我們只有在接受了這些遺產以后,并在這些遺產的基礎上,方可發揚光大。第三點: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不讀書便不能讀書,要能讀書才能多讀書。也就是說,人們之所以讀書主要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和讀書能力。
易中天對讀書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讀書分為兩種,一種是為"謀生",一種就是為"謀心"。有些人讀完大學,找不到工作就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結果就讀博士生,博士生讀完還找不到工作,就讀博士后,博士后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就不知怎么辦了,這種人讀書完全就是為了"謀生"。為"謀心"而讀書,是為了給心靈尋找寄托與安慰,易中天認為要為"謀心"讀書才算是讀書。讀書需要一些"呆氣",也需要一點"靈氣"。他建議大學生們要多讀一點專業之外的書,文科要讀理工科的書,法學、理工科的要多讀一些人文藝術方面的書。作為文科的研究生,起碼要"通一經",就是要通曉一本"經典"。我們為什么要讀經典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
我的閱讀心得 篇6
閱讀能夠讓人增長知識、拓寬眼界。遨游在書包里,讓我認識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讓我欣賞山川的雄偉壯麗。我熱愛閱讀。
記得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叫我去超市買鹽,我走著走著,經過書店,我走進去看一看,一本封面漂亮又吸引人的書引起了我的注意力,我拿起這本書,它就是楊紅櫻的《從外星球來的孩子》,我一看就入迷了。故事中,笑貓的孩子騰矢,在銀杏林遇見一個仿佛是從外星球來的`男孩,他總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漸漸地在胖矢的幫忙下,那個孩子的行為不再古怪,還發現了他擁有驚人的音樂天賦!最終,笑貓得知,那個孩子其實是個自閉癥兒童。這本書,作者用簡練卻又美妙溫馨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簡單卻又包含著真誠與哲理的故事。這些故事,會今你不由自主地和故事人物一同歡笑,一同流淚,還會讓你完全沉浸在其中。可能看得太入迷了我竟然忘了時間,等我拿起表看的時候,已經六點三十了,完了完了,我像火箭一樣向超市奔去。到超市時超市已經關才了。怎樣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回去必須要挨罵了,這時媽媽來了,一下子,摟住我說:"我的好丫頭,以后不會叫你去買鹽了。"回去后媽媽把我給罵了一頓。雖然被人罵的滋味很不好受,可是這一次的挨罵是值得的,因為我在看書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歡樂。
閱讀本來就是一種歡樂的享受,有一些人還不懂,而我已經體會到了。朋友們你們也和我一齊來分享所有的歡樂吧!
我的閱讀心得 篇7
第一次閱讀朱永新教授的代表作《我的閱讀觀》,感覺很開心,因為他的文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有理論有實際,平易近人,用樸素的語言結合生活的事例闡述具有教育科學規律性的理論。朱永新教授語言自然流露,讀他的文章時常讓我反思,檢視自己平日的閱讀,使我原來混沌的思想豁然開朗,更讓我的心靈得到洗滌,認識上得到升華。
這本書中很多觀點能讓我們產生共鳴,當我讀到“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應該是一朵美麗的花。教師也不是春蠶,教師的生命應該在四季拔節。教師的幸福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應該是自己的充實與成功。”我的.內心十分激動,像這樣打破傳統的定義,重新賦予教師新的生命,不正是我們內心所憧憬的么?雖然我們如此平凡,但每一天都在神圣與平凡中行走,為未來和現在工作。除此之外,老師為了向讀者說明讀書的意義所在,不是一味地用一些枯燥的理論來說服讀者,而是通過自身經歷和一些各種各樣鮮明的實例來展現讀書的重要,所以讀到一些朱老師的觀點時,并沒有感到有些乏味,而是被朱老師平實的語言所打動,因為看似簡單的言語,其實是飽含了朱老師的心聲的傾訴,是朱老師用一種真誠的情感來讓我們讀者感受到讀書的意義。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里的這句話: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他必須做好一個人,爭取做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并學習的人。如何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只有通過閱讀來改變。有“讀”就有“行”,有“行”才有“變”。我們許多人讀書,以讀而讀,并不思“變”,看了朱教授的書,我們感受到了讀書的精彩,那就是一個“變”字。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學生,改變了班級,更變革了教育。讀再多的書,不思,不行,就不能“變”。正如書中所說:讀書讓教師更智慧。通過讀書,讓我們的教育重拾往昔的智慧,續寫新的傳奇。
我的閱讀心得 篇8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我想,在孩子幼兒時代讀過的書會內化為她生命的本身特質,甚至會影響她一生,所以好品德、好習慣的養成是越早越好。
記得與女兒的第一本親子閱讀的書籍就是《弟子規》。通過誦讀了這本啟蒙經典的書,培養了孩子良好的習慣。書中提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句話時,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自從孩子聽了這個故事,一直到現在,每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都會想到先給父母吃。提到“冬則溫,夏則凊,晨則醒,昏則定”時,給孩子又講“黃香溫席”的故事,孩子聽了也會學黃香,冬天給我們悟被,夏天給我們送清涼。提到“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時,又給孩子講“曾子殺豬”的故事,孩子基本上能做到說話算話。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提到:“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意思是說一個人要全面發展,品德不好的人就很危險,因為指不定他什么時候就可能給你造成危害,突出了德行對一個人養成的重要性。做為母親,我把教育孩子的品德也放在了第一位。通過邊讀經典,邊穿插一些小故事,讓孩子也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閱讀,有時候父母的叮嚀比不上一個小故事來得有用,孩子在閱讀中汲取了做人的道理,這是我們家長最感欣慰的'。
在我女兒四周歲左右時,有一次,我在廚房削土豆皮,不小心削進了自己的指甲里,沒出血,只是一點小小表皮傷,當時我哎呀一聲,沒想到小家伙二話沒說,跑出去給我拿了張餐巾紙,一股暖流頓時涌上心頭,因為,我發現小家伙也學會用行動表達出自己的愛了。
隔了一年,就在前幾天,我又在廚房做飯時,由于自己切菜分散了注意力,這回沒象上次那么幸運了,手指頭出血了,所以發愁洗碗怎么辦。晚上,我與女兒講起自己手受傷的事,沒想到,女兒自告奮勇說她來幫忙。連續幾天都是她站在椅子上幫忙洗碗,還吹噓說“媽媽,等你手好了,我也幫你洗”,雖然知道這回她說的話可能會失信,但我還是感覺很開心,如果等我老了,她還一如既往,咱們做父母的,這輩子感覺就知足了!
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對自身會產生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已經有兩年多了,我覺得,小孩子的記憶好,背誦是件很容易的事,而我們教育孩子閱讀一些好書,說白了,就是讓其養成善良、謙讓、寬容、開朗、樂觀、有責任心的好品質。相信,親子閱讀,不是形式,需要家長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實踐,每一次用心地參與,都會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發光點!都會感覺到了親子閱讀的魅力!
我的閱讀心得 篇9
畢淑敏老師寫的這篇隨筆《我很重要》真的很不錯。每次看完都感慨萬千。我會寫下我的感受,作為與你的交流。
當我們總是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時候,畢淑敏老師就打了這樣一個電話:“我重要!”中國人太謙虛了,從小受傳統思想的熏陶。重要不等于偉大,不等于無人替代,我們也沒有資格稱自己偉大,但我們可以大聲自信地說:“我重要!”因為這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是對生我養我的父母的尊重,是對下一代的責任,是對朋友的關心,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是對世間萬物的珍惜,是對身邊每一個人的鼓勵!
如果不是看了畢淑敏先生的`文章,看了這個《我很重要》,我可能永遠不會想到,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萬物的本質。我們是億萬粒米粉和億萬滴雨水養育的萬物之魂。我們沒有理由不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我們是父母的結晶,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是我們的誕生石,是生命的開始,是父母的寄托。我們可以掉以輕心嗎?如果不是爸爸媽媽,如果他們當時沒有談戀愛,如果他們的幸福被一聲巨響打破,那么也許我們就不會出現了。父母給了我們生活的希望。我們能說我們不重要嗎?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是不可復制的孤兒。我們不重要嗎?
我們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他們需要我們的關心,他們需要我們的教育,他們需要我們的愛。對他們來說,我們是不可替代的。我們的肩膀承載著老一輩的希望,我們的手心承載著年輕一代的責任。我們真的很重要。
還有我們的朋友,我們的知己,相識多年,相知多年。一只眼睛一個手勢,一切就清楚了。我們將共同承擔榮辱;快樂和痛苦,我們一起分享。那么真誠,那么信任,就像丟了一件珍藏了百年的古董卻沒有人,讓人心碎,讓人遺憾。我們真的很重要。
如上所述,畢淑敏先生從人們的生活、父母的愛、孩子的愛、朋友的親人等等角度告訴我們一個不變的、容易被忽略的道理,那就是“我很重要”!
畢淑敏老師的文章讀起來總是流暢自然,在簡單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給我們一種安慰,讓人充滿喜悅。就像畢淑敏老師在文章《我很重要》的最后說的“讓我們高昂著頭,大聲宣布——對我們美麗星球上的無數生物非常重要!”
我的閱讀心得 篇10
《我的閱讀觀》讀書心得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這句名人名言早在20xx年安康市圖書館一進門的墻壁上就看到過并為之深深觸動過。那時每個周末總會陪著孩子去讀書,從兒童畫報到各類雜志再到科技文學類書籍,由開始的一本到后來的兩本,甚至是好幾本。可是現在想想,這些都似乎非常遙遠了。說近點也就是床頭的《人生》和《平凡世界》才讀完以及掐指可數的去讀書吧閱讀雜志的次數。可以見得,已經好久沒有有計劃且規律的讀書了。時間都到哪兒去了?從水盆邊過去了,從指縫間溜走了……
在讀朱永新的《我的閱讀觀》中得以反思:是否有時間讀書,從本質上取決于自己的態度,若是把這件事看作主要的,就一定會安排時間去做;反之,就會以任意借口“自欺欺人”。同時,也再次讓我領悟了讀書的好處:閱讀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閱讀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提高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使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從大的.方面看,《我的閱讀觀》中朱永新教授從“個人、民族、學校、城市”四個方面來闡述閱讀的重要性。對于我們教師這一群體來說,閱讀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擔負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這四個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時刻保持一顆上進心,時刻走在教育的前沿,那這就要求必須不斷從各類書籍中獲得知識。
其次,作為一所學校,良好的閱讀氛圍需要每個教師的引領和榜樣作用。
再就是城市是由一個個小家庭組成的,家長認識并接受共讀的重要性,就會付諸行動和孩子共同閱讀,從而充盈一個個書香城市。隨著閱讀面的不斷擴大,閱讀量的不斷增加,我們的國民素質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我的閱讀觀》更讓我心靈得以洗滌、凈化和提升。閱讀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有限人生,閱讀可以涵養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閱讀可以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快快行動起來,讓這富有哲理的話語激勵我們走進閱讀世界吧!
我的閱讀心得 篇11
《我要做好孩子》是著名作家黃蓓佳的作品,這本書的主人公叫金鈴。她是個標準的重量級選手,成績中等,但金鈴心地善良,跟誰都可以自來熟,從不傷害弱小動物,很想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書中有一節是講貓和鼠的。有一次,金鈴的媽媽在灶臺上發現了幾顆老鼠屎,以為家里鬧鼠患了,買了老鼠夾子和老鼠藥,還借來一只白貓。可金鈴以為,小老鼠只是吃了一丁點糧食,而大貓卻要吃它,多可憐!她覺得每一個生命,不管多么弱小,都是平等的,有生存的權利,不能欺負它。金鈴想到自己也像那可憐的老鼠,因為成績一般,長像平凡,在學校被同學捉弄,大家都喜歡成績好的`同學,想到這些,金鈴很委屈,好在最后被大人理解了。從這件事中,我感受到金鈴對世間萬物都是平等對待的,富有同情心。
還有一節是《天上掉下來的小妹妹》,講的是一位修車的老爺爺中風死了,他的孫女幸幸很可憐,爸爸媽媽離婚不要她,她只好跟著爺爺,現在爺爺也死了,她成了孤兒,金鈴一心軟,立馬把幸幸帶回家想收養她,爸爸的要求是考90分以上,金鈴考了98分,經過重重關卡終于把幸幸留在了家里,不過最后幸幸還是跟媽媽走了,這讓金鈴很傷心。從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個樂于助人,善良的金鈴。
金鈴并不出眾,放入人群就如同一片沙灘上的其中一粒沙子,可她的活潑和善良,讓大家都記住了這個可愛的女孩子。讀完這本書,雖然我和金鈴一樣沒辦法做到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但是我會真誠地去過好每一天,認真地去學習、去生活。
【我的閱讀心得】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閱讀心得04-21
我與地壇閱讀心得精選03-11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02-06
《我的教育心》閱讀心得10-04
我與地壇閱讀心得13篇05-14
我的閱讀心得體會01-11
我的大學閱讀心得體會03-25
閱讀我與地壇心得體會02-12
我閱讀我快樂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