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
提筆即是練字時,寫下即永恒!
看完了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后,讓我又重新認識了歷史。
全書共分七章,分別寫了最高統治者萬歷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同時,也寫了他們之間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與群臣的矛盾,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矛盾等等。
《萬歷十五年》從“大歷史觀”的研究視角出發,選取了明朝萬歷十五年作為考察切入點,運用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和傳記體式的章節,通過對關鍵歷史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國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這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大歷史觀,即宏觀的、系統的.歷史,也即“從技術的角度看待歷史”。
《萬歷十五年》以1587年為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著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歷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推薦大家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后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歷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后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人口激增,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雇傭關系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制造業、紡織業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壓內部起義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3
宋明兩朝江南經濟都是很活躍的,但是經濟上的發達被沒有倒推政治上的破局,展現出死局。其實是缺乏張居正那樣的經世之才的破局者。張死后一直沒有掌控全局的首輔,可以避免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內耗。申時行作為太極高手,非常清楚自己面臨的現實,在皇帝與大臣之間充當和事佬。其后的首輔們均不能做到如此。內耗不斷,君臣二心,再加上大臣之間的派系爭斗,使得朱家朝廷沒有能力從民力發達的.江南抽取資源。先是改革與守舊之爭,后是宦官與東林黨人,尤其是后者。需要注意的是魏忠賢這個人,官方定位大奸大惡之徒。我認為是片面的,實際上他是張死后唯一可以掌控一切的人,因為碰上了一個熱心建筑事業的皇帝。
仔細看看魏忠賢“專權時代”,大明朝雖然天災不斷,后金叛亂不斷,但至少可以控制的局面,朝廷可以從江南收取民力資源。崇禎拿下魏忠賢也沒有錯,但是沒有魏忠賢掌控資源的能力,他收回了魏忠賢的權力,但是沒有收回魏忠賢收取資源的能力。這就悲劇了,崇禎太操之過急了,這與他性格有關。權力之所以誘人,是因為權力背后獲取資源的能力。魏之后,東林黨人上臺,這是一群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娼女盜之徒,根本無能力掌握時局。事實上這些出至江南的東林人,本身就與江南作坊主有緊密關系。
中國古代,大多數讀書人都是有錢人家,貧苦人是沒機會、沒資源、沒能力讀書的。這樣的東林人又怎么會從南方汲取民力、財力以支援北方的戰時呢。實際上宋明兩朝,包括后來的大清朝,江南民間都有豐富的民力、財力,只是中央沒有汲取資源的能力,亡國已成必然。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4
黃仁宇用其獨特的視角,將明朝晚年,即萬歷十五年,作為切入口,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別樣的解讀,1587年,一個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發生了許多為人們易于忽視的事件。而在黃仁宇眼中,這些事件雖然表面看來無關緊要,但實質上卻為明王朝最終走向沒落,埋下了禍端。其新穎的視角給后人帶來了新的`啟示。
縱觀全書,每位人物都力圖轉變,卻最終都被文官體制所束縛,以致明朝發展在萬歷十五年幾近停滯。書中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響,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訓,自西漢以來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線上升,但治國不能一味只用道德,還需法的約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漸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國之道,但道德還是高于法的,從明朝官員遇到不能用法決斷的問題時,則用道德來衡量這一點就能看出。
但當道德在社會中占比分量太大時,就會產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們都為自己謀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范例,官員一邊把他標榜為人民楷模,要人人都學習其精神,一邊卻想把他架空,認為其是個麻煩,從書中“海瑞的死訊傳出,無疑使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大大地松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再也用不著去為這位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就可以看出。
我想《萬歷十五年》之所以能夠在如今,還能受到許多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還具有現實意義,人們不僅可以了解這段歷史,還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對當今生活進行反思和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5
歷史都已是過去時,記載是對是錯再也無法考證。同時也是偏聽與兼聽的區別。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給出事物的部分細節,甚至是錯誤的,以達到盲人摸象,使讀者走向作者設定的形象。
其實一直感覺像是明朝那些事兒的節選,但是似乎又站在另一個角度去分析回答了問題。挺客觀的.,提出了文官集團與象征皇帝這個點。一個國家宗教團體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團結,寄托信仰的對象。而這個集合又怎樣的決策,最終走向哪兒又與少數利益集團密不可分。
有些不記得明朝那些事兒了,也不清楚有沒有像本書一樣描述張居正與戚繼光的關系,特別是戚繼光派鳥槍隊護送這一細節。也許戚繼光是真的為張先生的安危著想,也許只是為了巴結張先生。但后者似乎也沒有錯,在這個崇文的朝代,軍人沒有地位,沒有權利,沒有資金,除了與朝中文官打好關系尋求庇護,戚繼光又怎能獲得資金、權利來組建訓練戚家軍?
申先生作為和事佬確是在盡力的調節這個平衡,腦海中一直浮現風起長林中荀白水的身影。這兩個人都是一直在平衡,在外人看來都是迂腐的存在,但實則一切的做法也都不無道理。
再者是對自我的懷疑。儒家思想是否已經牢牢地刻入骨子里,即使自己不承認,即使或許更喜歡韓非子,即使認為自己或多或少可以理性的看待這些古籍思想,但是還是驚覺好像有些想法依然受到這個大前提的限制?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6
結識這本書,但這種偏學術的歷史類作品對我這個歷史渣渣很不友善,所以就擱置了。最近因為熱播綜藝節目一本好書,王勁松老師實力演繹萬歷一生,重又讀起這本書。是為緣由。
毫無疑問本書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好書。作者客觀公正的用大歷史觀的陳述方式敘述了明朝中這一段由細節入大局的歷史。
全書以張居正申時行兩位首輔講政治,以海瑞講經濟,以戚繼光講軍事,以李贄講思想,以無關緊要的1587年為時間線,客觀公正的陳述了本朝的歷史及文官們的官僚政治,和對本朝后期發展的潛在影響,把當朝的全局狀況以一種新的`視角清晰的展現出來,讀者可以清楚的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并且通過讀者晦澀的暗示理解后朝的發展及影響。
全書在每一段陳述中,以人和人心為主,用事和細節說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普通而又具備歷史必然性的存在。例如在寫戚繼光的時候,先是描寫他武治一等,文學造詣也極高,接著又描述他三個老婆可以被戚相瞞而彼此不相知,作者不表達觀點,但一個真實立體多重角度觀察的人物就出現在讀者面前了。
全書讀起來的感覺很爽,因為歷史點非常多,感覺作者參照了很多很多歷史文獻,敬佩崇拜的同時又深刻的覺得自己了解的太少。可以感覺到作者涉獵之廣,表達之深,值得反復閱讀。
不過明朝的皇帝很多都很任性很奇怪啊,哈哈。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7
黃仁宇先生以大歷史觀集中考察明朝歷史,通過前期大量閱讀史實資料及學術研究資料,綜合個人歷史研究成果,一舉將明朝興衰的前因后果擺在一起斟酌,最終將明朝的歷史節點聚焦于一個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暗藏玄機的萬歷十五年。
文中一直提到這一年是無關緊要的,卻在黃仁宇先生從不同角度對關鍵歷史人物的`融會貫通地剖析之下,顯示著這一年的不平凡——以各個關鍵歷史人物最終不幸的歸宿,暗示著明朝最終歷史走向——文官集團以孔孟道德作為立國之本,越來越僵化的政治體系與落后的法制體系,社會發展尋求不到創新的途徑,即使有,也總是被大環境所扼殺:
萬歷皇帝因個人之力無法抵抗固化文官體制而不再熱衷于國事的退變、張居正鴻鵠之志以及先明政治手段與策略的落空與死后被反、申時行勉力維持文官之間平衡的無奈、海瑞作為最廉潔最死板清官獨自硬抗沒有法律支撐的土地糾紛、戚繼光有志規整強化軍隊建設卻屢遭文官壓制的無力、李贄欲尋求個人自由卻始終受限于傳統道德的壓抑,每個歷史人物的不幸都能印證明代的社會思想之僵化,終將終結為努爾哈齊及其兒子所取代。
還有點奇怪當時的傳統觀念會認為文化與政治與生活不能同時繁榮?有一個很獨特的歷史觀點,“文”與“質”的關系。哲學家李贄發現文極必亂,亂而后治,由重文轉重質(“質”保障人民生活質量)。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8
公元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英文版書名叫無關緊要的一年,似乎這一年發生的事似乎都無關緊要。但作者分別從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著手,為我們勾畫出了明朝當時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會思潮等等,并尖銳地指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只靠道德而不是法律去管理一個國家其必然的'缺陷。
大學時讀過這本書,但是當時只是當做歷史故事書來讀。直到去年人民的 名義熱播,這本書又經過高育良書記之口再次熱了起來。我當時就想,高育良書記之所以這么喜歡提及萬歷十五年這本書,應該是他有著跟明朝當時官場以及官僚相惜的心態吧,比如高書記跟申時行那樣把握官場的陰陽,打著太極,揣摩上意,和著稀泥等等,簡直如出一轍。后來再一想,為什么編劇周梅森要不斷地在劇中強調這本書,除了暗喻劇中人物之外,會不會有一絲借古諷今的意味?高書記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他從萬歷十五年里看到了自己,而我們通過人民的 名義去看高書記,卻并沒有察覺他所做所為于當今官場的格格不入,也就是說高書記覺得他像明朝官,而我們并沒有覺得高書記是一個明朝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為歷史是不斷重復的嗎?還是因為我們社會特別是官場制度相比于明朝就沒有進步?
哪怕不去想那么多,至少通過這部劇去讀萬歷十五年的人,最終都會認同一個國家只靠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去管理社會,那必然是有其局限性和落后性的。我們能夠讀完這本書再去思考當今社會之現狀,還是要感謝周梅森跟黃仁宇兩位先生對開啟民智所做之貢獻。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9
《萬歷十五年》講的萬歷年間一個很普通的年份,敘述的人是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方面舉足輕重的人物,它把明朝的官僚機構的“陽”和“陰”說的極為透徹,不禁讓人冷汗涔涔,其實每年都可以是萬歷十五年。年份固然尋常,但早已埋下了衰亡的伏筆。
作為一部明史經典著作,它很好讀,一點也不生澀難懂,仿佛在看小說一樣。主要人物的每一次選擇都讓人揪心,心理活動也特別真實可感,可能會有嚴苛的歷史學家不屑于這種講述,但平心而論,對歷史的解讀很多時候都是作者的主觀思考,既然如此,何必力求表面上的客觀。直接拋開那些顧慮,將文字寫得精彩些,觀點闡述得深刻些,脈絡梳理得清晰些,這樣才是讀者的'幸事,也為作者解開了傳統的枷鎖,便于作品的廣泛流傳。
《萬歷十五年》提出的主要是一個觀點,即“中國兩千年以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是一切問題的癥結”,這個觀點特別震撼,書中也給出了很多論述,十分令人信服。
當我們看著書中那么真實可感的人物一步步走向各自衰落的結局時,才真正明白:事件改變命運,命運改變人,人改變歷史,時間改變一切,永遠都是這樣。
讀史可以明智,關照著他們的命運,我們可以看懂很多事情,也能更好地為自己的人生做出“對”的選擇!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
讀史使人明智,初讀《萬歷十五年》,心中總是憤慨萬千,直至讀完才明白一些其中內容,說懂只能是貽笑大方,如下只能稱為一些個人心得。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歷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升平,全年并無大事可敘,縱是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卻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總之,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從萬歷皇帝、申時行、張居正,再到萬歷皇帝、戚繼光、海瑞到最后的李贄,這一段幾乎在每章都有寫到。本書以六個歷史人物的失敗來起筆,然后以萬歷十五年為切入點,來映照整個明朝的命運。帝國的滅亡在這一些已經注定好了結局,失去了最后扭轉乾坤的最后機會。
此時,帝國經歷了200多年的統治,文官集團已經達到了統治的巔峰,制度已經僵化,朝廷的.管理已經失去了控制,而作為帝國的主宰萬歷皇帝也成為朝廷所需的一個吉祥物,以致帝國在缺少早朝的25年都能順利運轉下去。這一年萬歷皇帝即位已經15年,從9歲孩童,到如今正值盛年,終于有了清晰地感受,無能為力。這一年,張居正逝世已有5年,在這一個不需要丞相的時代,其人也是無可奈何。這一年申時行任首甫已有五年,依然用自己的“陰陽”之法來維持整個朝政的平衡。這一年萬歷皇帝才值24歲就已經成為了活著的祖宗。這一年一代清官海瑞溘然離世,堅守一生,卻始終游離世界之外。這一年,一代名將戚繼光也走了,文武雙全,卻也逃不過這時代的軌跡。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1
讀到《萬歷十五年》中《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值》這一章,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對海端懷有散意,但卻不大贊同他的作為。海瑞作為這樣一個模范官僚,與當時的體制格格不入。
無疑,海瑞的道德責任感極高,嚴格按照四書五經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言行。但他處事古板,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對于有待斟酌的案件,海稀的判斷標準是,“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守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屬刁頑。”用這樣的'精神來判案,顯得草率而荒唐。海瑞一生清貧,敢于直言上諫,大膽對抗上級。他曾向嘉靖皇帝上奏,指責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而多疑愚蠢的君主。這種疏奏簡直是史無前例的,但海瑞取做,并且做了,并贏得了百姓的稱贊,成為清正廉明的代表。
海端的官場仕途幾經沉浮,由于他行事耿直刻板,任職一方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然不顧地方勢力與個人生死,最終因觸及大批人的利益卷入紛爭,他孤軍奮戰,終是寡不敵眾。在君子的世界里,出任做官是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辦事,以這個標準來看,海瑞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他一生輾轉各方,鐵肩擔道義,為百姓奔走呼號,始終堅持自己內心的通德律。
海瑞行事古板,怪僻而執拗,是官員眼中的難纏人物,但他也是很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2
萬歷即位之初被認為是明朝中興的開始,萬歷皇帝的勵精圖治給了所有人希望,可是萬歷的兢兢業業好像并不是由他自己內心驅使的,而是被張居正的道德批評和皇太后的廢帝恐嚇而驅趕成的。當太后不在,張居正表里不如一的現實被發現時,萬歷內心應該是充滿憤恨的。對于如何做一個好皇帝充滿了失望。明朝的文官系統太過龐大,上下層組織系統處于一種混沌低效的傳統狀態,將道德而不是法律作為治國之根本。為了維護現狀,保全自己的名聲,申時行只敢做和事佬,任何事情都表現出和稀泥的姿態,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不步張居正的'后塵而已。
張居正比他更有魄力,也比他更有爭議,有自己的宏圖大志,想要改變明朝已有的系統,卻在皇帝面前不能做到表里如一,對別人嚴格要求,對自己的親信卻肆意放縱,直接導致自己道德名師的形象在萬歷心中坍塌,結果落得個死后被清算的地步。主少國疑時的權臣、改革家沒有做出巨大貢獻,真得很容易被清算。戚繼光因張居正而起,因張居正而落,雖然的確是一個將才,但是和張居正一樣,有陽有陰,總有一些東西不能見光。反觀海瑞,他雖然真的是清官,可是清官就一定能救國嗎?只能充當朝廷的門面罷了。沒有完善的底層系統,再厲害的官員也無回天之力,張居正海瑞如此,蔣公亦如此,還是龍媽聰明,學習我黨方略,從建立底層系統開啟豐功偉業。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3
《萬歷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萬歷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作者認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雖然當時國力強盛,但已經開始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的原因。
有評論說: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前輩,古時候的讀書人,或者叫作儒生們,是怎樣作人做事的。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從經典里學到了一些粗淺的原則,覺得自己懂了春秋大義,站出來管理國家,妄斷天下的是非屈直,結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團糟。大明帝國是他們交的'學費,大清帝國又是他們交的學費。老百姓說:罐子里養王八,養也養不大。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代國家來。萬歷十五年是今日之鑒,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之鑒,希望他們讀過此書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氣,在書齋里發現粗淺原則的熱情會有所降低,把這些原則套在國家頭上的熱情也會降低。
通讀下來,戚繼光給我的印象最深。后來又讀了有關戚繼光的其它史料,感覺戚繼光雖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并非剛正不阿,也懼內,也和當朝首輔張居正拉關系。總之,人無完人。英雄也是一個平常的人。
歷史是一面銅鏡,但遺憾的是,歷史在不斷地重演著,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4
前一章寫萬歷皇帝,黃仁宇描繪的其中的繁文縟節不禁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的夢工廠動畫《功夫熊貓感恩節特輯》。
這樣的看似毫無關系的兩個東西,之所以在我腦子里形成詭異的聯系,全然要歸功于其中對中國古代禮節的刻畫。萬歷中皇帝的早朝制度,還有慈圣皇太后對萬歷皇帝奇怪的親情表達,(不是通過親切的語言,而是請學士寫文章,并誦讀)這些甚至有些可笑的禮儀表達,阻礙了情感的傳遞,就像功夫熊貓里的武俠大會上各種禮節,各種嚴肅怎么也抵不過在家里吃面條的溫馨。
過分的禮儀有時是一種災難,盡管作為表象的禮儀在現實里世界所表達的內核已經不如之前那樣反應等級,但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在社會上仍然蔓延,具體有如把老人折磨得不行的被志愿服務等。因此從古到今,無論是外國人看我們,還是國人看自己的這種形式化禮儀,是不是應該有所改觀。 萬歷后篇,有關于張居正經濟方面的變法,以及戚繼光在軍事方面試圖進行的改革通通失敗,不得不讓人聯系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當朝竭力維護的體制,一個要求思想同質化,毫無異端聲音的體制。這種體制總歸是要維護皇權。另外,思想上同質化的延續,導致了今日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孩子成為了世界上最缺少想象力的一類人。這樣的聯系看似無稽之談,無可考證,但我相信事情的形成還是有歷史根源的。 關于對歷史的態度,請允許我胡言亂語幾句。國人以自己的歷史為傲,但太依賴歷史,會讓人難以暢想未來。就像電影產業一樣,當中國人執著于拍攝武俠大片時,美國人已經用《阿凡達》《盜夢空間》來闡釋未來的樣子,沒有歷史便創造未來,在貧瘠時反而能造就更好的創意,國人應該多一點憂慮意識吧。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5
我先讀了明朝那些事,因為筆法幽默輕松,所以是一氣讀完。讀的過程中查了很多資料,也偶爾百度,整個明史出場人物眾多,也讀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也有很多在歷史框架內左右掙扎,企圖掙脫時代的鐐銬,推進歷史政治軍事經濟的全面發展,卻始終領悟不出桎梏不前的原因。
歷史的發展受各方面影響的因數太多,黃仁宇個人經歷豐富,使他對歷史的認識有獨特的思考。萬歷十五年另辟蹊徑,企圖從大歷史的角度,節選幾個代表型人物,進行闡述。
以張居正為文官集體中的異端代表,企圖調整腐朽落后的政治體制,推進法制改革。以海瑞為道德文化堅守者代表,解讀了堅守陳例,缺乏法制規章的弊端。以申時行為例圖維持現狀左右疏通代表,卻功虧一簣,陰陽即導致了國家機構運行的`低效,也割裂了文官集體。
武將戚繼光的改革之所以能成行,一是沒有從根本上動現有體制的手術,二是得到了張居正的鼎立支持,在保守中推行,但最后還是在張居正落勢后,隨著張居正改革的廢除,一同消失在歷史塵埃中。
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面對混亂的現狀希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借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努力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群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小心謹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間而已。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4-11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4-07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4-07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2-31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21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05-13
閱讀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8-08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范文03-23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范文01-04
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