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
首先,安科學處理好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資源,在新課程背景下,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基本,并幫助教師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1、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所學內容的本質,及時捕捉適當的學習時機,提前對相關的內容、思想、方法進行有意識的滲透,以達到強化學習重點,減緩學習坡度,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2、在強化學習的同時,要及時綜合,沒有及時綜合學生就得不到及時鞏固,沒有及時綜合學生就不會靈活運用,沒有及時綜合學生就沒有能力有效提高,學到哪里就及時綜合到哪里。
3、要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鼓勵和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抓住問題的實質,努力從不同角度尋求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聚斂思維。
4、練習是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吸收、鞏固、提升的必要渠道,練習題的內容必須精遠巧編,安保證課本中的基本題型,形式要靈活多變,不拘泥于課本的習題,深入研究,努力編寫一些有創意的.新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解題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目標是行動的開始,有了目標才會有行動的思路,才會有邁開行動的步子。上好一節課,要先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是什么,注意分步組織落實,將教學內容化整為零,加深學生課堂學習的層次感,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信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內容出發,找到合適的起點,圍繞重點組織教學,用重點統帥教學,建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
二、要民主對待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是在一定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生成的,有什么樣的關系就會生成什么樣的態度,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一般都出于主導地位,具有一定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都要有一份愛心,真心熱愛每一個孩子,對學生不苛求、不埋怨、不指責;有一份虛榮心,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和學生共同學習,提高。
2、要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所具有的潛能,敢于讓學生在課堂讓自主參與,解放學生的思想,指導學生,并激勵學生。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評價,評價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要正確的認識事物,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正確的評價有利于人的自我完善;評價是一種交流方式,真誠評價有利于人的合作互動,在實施激勵評價的同時,教師必須保證評價對學生是正確和真誠的。
最后,合理使用多媒體。借助多媒體實施課堂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客觀要求。必須合理使用多媒體,才能發揮其對教學的支持作用,利用多媒體可以根據課文激情導課,情境導學,問題導學,通過目標檢測進行反饋,總結會了多少,可以靈活運用多少,并反思不足之處。上好一節課,要先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是什么,注意分步組織落實,將教學內容化整為零,加深學生課堂學習的層次感,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信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內容出發,找到合適的起點,圍繞重點組織教學,用重點統帥教學,建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2
現今,許多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是被動學習,處處依賴別人,學習缺乏主動性,不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不敢質疑問題,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所以英語學習水平很難得到提高。讀了肖成全所著的《有效教學》一書,使我大開眼界,我受益匪淺。該書提倡探究式的自主的有效的預習的理念為我們提供了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的金鑰匙。
在看了《有效教學》這本書以后,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重視課前預習 提高學習效果
《中學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突出了變教學生英語知識為全面提高其學習英語能力,這一導向性的根本轉變,強調了學生英語能力的訓練和提高。而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則是訓練能力,提高其英語水平的重要環節。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又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課前認真地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它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新課的內容,了解重點,明確難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在預習過程中,遇到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要盡量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才作為問題提出來,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發現學習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因此,一定要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否則上課就吃力,抓不往重點,跟不上教學進度,課后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補課,得不償失。可見,課前預習是有效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開端,應特別重視這先入為主的第一環。如果這一先入為主是正確的,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提高。如果這先入為主有偏差、甚至是錯誤的,學生接受新知識就會走彎路。做好預習學習,就是要搶在時間的前面,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抓得扎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把預習做好了,教師上課變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還可以把多的時間用在拓展知識上,在45分鐘內學生學到最多的知識,提高課堂的效率。
二、激發學習興趣 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有效教學》中強調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體意識,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心理學家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就會主動去學。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要讓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語言中享受快樂。如果學生對學習英語有濃厚的興趣,就會對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還使學生在集中精力獲取知識的同時,努力地去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成為創新的動力因素。因此,教學中,要從教學素材中選取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實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采取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還可通過操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授某個對話時,教師根據情境,可把它設計成一個小品,讓不同學生參與其中,充分體驗角色的變化。學生經歷了這樣一個真正的參與過程,實現了有感性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學生既獨立自主又相互協作,求知的欲望不斷被激活,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三、加強預習指導 掌握預習方法
1、預習時,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對比。孔子曰:“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過的東西,如果不及時復習,過上了一段時間后,就會產生遺忘。在預習時,要注意知識的重現率,及時復習鞏固,盡量把當天學到的知識當天就予以掌握和鞏固。
2、明確預習目標,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了解學習內容。在必要情況下,教師可編預習提綱,帶領學生一起學會如何預習。預習一般分為學期總預習、單元預習和單課預習。學期初指導學生了解教科書的內容安排、編排體系,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并以話題為核心,以結構和功能項目為主線,組織和安排聽、說、讀、寫的活動,并通過任務型活動和完成項目來實現教學目標。單元預習中,首先指出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要話題開展,帶領學生看本單元的內容,。其次,指導學生明確本單元的語法項目和主要詞匯、句型。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預習內容要全面。要重視包括單詞、短語、重點句型,也要重視聽力、課文、語法和課后練習。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提出預習要求,鼓勵學生課前預習要積極思考、大膽設疑。
4、采取正確的預習方法。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注。看完書后,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
5、 檢查預習結果,進行合作探究。為了保證預習的有效性,調動學生自覺預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及時、認真地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檢查預習效果 保證預習的實效性。學生自主預習結束后可以和同學相互交流預習結果。如我在預習的過程中認為哪些內容是重點,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相互之間可以探究一下。如果問題仍然解決不了,可以請教老師。同學之間通過交流、合作探究解決了問題,學會了知識,提高了理解問題的能力
總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語學習是一項持久的勞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強積累,認真抓好課前預習,唯有如此才能取得學習上的進步。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3
有效教學是一種理念,一種動態的過程,一種注重全面發展的結果。在實際教學中,只要學生沒有取得“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展”,就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學習中都有收益,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讀了趙國忠先生《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一書,我感受頗深,粗略梳理出了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有效教學的前提
如果把教學看作是一項工程,那么“備好課”是對這項工程宏偉藍圖的規劃和設計,是工程開工建設的第一步。有個好的規劃設計,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上無準備課,不上千篇一律課。備好課,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合理,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課前備課包括分析教材和學生,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預設課堂情境,選擇恰當的導入和教學方法等等。
隱性的課前準備非常重要,這關系到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喜愛教師的程度,關系到課堂的精彩程度。
二、上好課——有效教學的關鍵
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管理課堂。在課堂上,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而主角是學生。要想演好每40分鐘一集的戲,需要老師有著很強的課堂控制能力,智慧導學,靈活地處理課堂上出現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因為課堂是靈動的,我們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天真爛漫的`學生。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進程,用發自內心的愛,化作清澈的殷殷目光撒向學生,用熱情友善,寬容豁達的笑容去面對學生,學生才會感到親切、輕松、愉快,充滿激情地融入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師生的親密配合,才能構建富有詩意的課堂,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有滋有味。只有每位演員真正進入了自己的角色,才能演出最好的戲。學生全身心融入了課堂,才是最生動的課堂,才是最有收益的課堂。
如何上好課,教師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精選教育教學內容。一篇課文的內容不能簡單等同于現成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蘊涵在教材內容之中,需要教師用專業化的眼光去開發出來的。在解讀教材時,我們可以分三步來合理確定教材的教學內容。
挖掘——主要依據文本本身的教學價值以及大綱規定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篩選——主要依賴于教師充分研究、把握學情。
整合——主要依據所選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學習需要
第二、精當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對教學方法的不斷選擇和靈活運用的過程。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整合是因人、因時、因地、因內容、因對象、因條件而定、而異,它不能確定、也無法確定;它不可能相同、也無法相同。
第三、精細課堂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細化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牢固地掌握知識。課堂教學的精細化要求以最經濟的教學方式獲取最大效益,達到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為目的。這就需要教師樹立“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的教學理念,力求在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
三、教學反思——有效教學的保障
思考是一種好習慣。我們教師值得、也更應該去思考。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反思是連接教師自身經驗與教學行為的橋梁。誠如趙國忠老師在《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一書中如是說: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它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這不僅需要我們去解讀、探索新的教法、學法,開發新的教育資源,而且還要運用新的理念去活化自己的角色。怎樣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值得我們不懈追求的核心問題。我堅信: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去研究有效教學,我們就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個充滿快樂、師生氣氛和諧、充滿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綠色課堂!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將會達到最優化!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4
課堂管理也是門藝術,假期里我有幸拜讀了《有效教學66個經典案例》這本教育專著中,使我讀后受益匪淺,也深有感觸。下面就談一下我的幾點體會:
1、用心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
教師上課時能熟記并且隨時叫出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感到獲得了尊重,自然對教師產生了信任感、親切感,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往往會很好。尤其是我們這些技能學科的老師教的班級多,若是能隨時正確叫出學生的名字,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和管理會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2、上課時要充滿激情
教師上課要充滿激情,富有激情的`課堂能激起學生渴求知、努力學習的激情,從而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課堂要立規矩
積極、向上、有序的課堂規則,會使師生之間的目標一致,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和進取心。
4、和學生有個約定
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孩子一旦和老師有約定,被老師寄托了期望,他們的智力、情感、甚至個性都能順利成長,學生個個都可雕琢的神話就變成了現實。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期望,并把這種期望付諸思想教育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些學生常常會如教師所期望的那樣不斷進步。
5、課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愛而不寵”就要求嚴之有情、嚴慈相濟。
6、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要認識到學生不可能不犯錯誤,當學生犯錯誤時也正是他們成長進步的契機,因此教師要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并保持平和的心態,它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7、盡量不當眾批評學生
盡量不當眾批評學生,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尊重了學生的人格。有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輕微的責備,帶微笑的輕聲細語的分析開導,一個輕輕地拍拍肩的動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8、用好學生輿論監督
群眾監督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學生心形成一道屏障,影響、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規范、激勵每個學生的行為。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5
“有效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們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翻看了加里·d·鮑士奇的《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有效教學方法》第一章提出“促進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他說,這可以“從過去60年的調查研究中找到證據”。這五種關鍵行為是:
一、清晰授課:能使要點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口齒清楚不含糊。關于清晰授課,在看這部分內容前,我想當然的認為這絕非難事,應該容易做到。看過書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課自己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多樣化教學:豐富教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問問題。老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能夠區分出問題的類型。包括課堂里老師安排的活動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樣化。關于多樣化教學的理解和運用我還存在偏差,雖然有時候在課堂教學中試圖利用各種手段去活躍課堂氣氛,可是發現一旦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數同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出課堂,這樣便需要老師花時間去維持課堂紀律,也就是說,要解決多樣化教學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矛盾還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揣摩和探索。
三、任務導向:有研究表明,老師用于教授待定課題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于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么這個課堂上的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是為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而不應該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上,對教學中可能發生的影響教學的事件有一個預測和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對授課內容在時間上有做出合理安排,這樣才能夠充分有效的傳授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
四、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學生的注意力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師講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學生沒有集中注意力去認真學的話,教師做的也是無用功。對照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踐,我覺得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反應,恰當的時候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對其回答作出肯定的評價。二是要在平時要有對課堂紀律的一個嚴格要求,禁止出現那些講話、做小動作等影響課堂教學的`行為出現。當然在運用教師的強制力的同時,不能忽視跟學生的感性交流,為教學贏得一個相互尊重的的環境與氛圍。
五、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學生在學習中如果不斷的得到成功的證明,必然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他們會更有熱情更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績,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和建立。相反,他們總是遇到失敗的情況的話,則會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嚴重的會讓他們喪失取得好成績的信心和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的題目應該適應大多數學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正確的答案,確保較高的成功率,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我效能感。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6
開學初,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變改革的熱潮,最近我又在網上觀看了杜郎口中學的幾節教學視頻,我感受到杜郎口精神的實質就是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欲望,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杜郎口的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說的那樣“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
(一)新課改與教師、學生一起成長
在參加了多次關于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后,把大腦徹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說“換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鮮的:排了幾十年的課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圓周會議”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悶了,教室布置要有個性化,課堂是學生的……。校長教師在一起,聽講座、提問題,激昂的轉變觀念、互動、自主學習、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動搖的,沒有絲毫懷疑的,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條就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詮釋了。許多新鮮的詞句“自主、快樂、高效”如急風驟雨,容不得你半點猶豫就劈頭蓋臉而來,看著大家突然忙碌起來,我的壓力驟然而升:不學習,就要落后,不轉變觀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點猶豫,帶著“自主、快樂、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課堂實踐,讓孩子們自主,讓孩子們快樂,讓孩子在自主快樂中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幾節課下來,看著孩子們亂哄哄,孩子們自主快樂了,一節課下來,體會只有一個字:亂!剛剛涌起的一點激情也逐漸冷卻下來。難道新課改就是亂,亂就是新課改?我疑惑了:難道這就是課堂教學改革?不,課改決不是這樣!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過實踐,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了,對課改的理解逐漸撥云見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把課改想得過于神秘而無法企及;之所以感覺亂,是自己的.思維還定格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從心理上還沒有徹底的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其實,課堂教學改革只是一次契機,它就是我們一直在做,而且從未間斷過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學識的人將它完整的歸納并積極推廣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樂、高效的!
契訶夫說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溫,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松,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信息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課上,一個學生怯生生地對我說:“老師,咱課上能不能換位呀,我喜歡和某某一起做作業。”原先也有很多同學希望這樣,但我都沒允許過,怕他們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著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課堂教學改革對課堂教學要求就是讓學生自主,于是便微笑著點了點頭說:“老師滿足你的要求!”他聽后非常高興,2個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業做得非常優秀和成功。等課上了一半的時候,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這下可不得了了,好幾個同學說都愿意自由組合,我一想這樣課堂不就亂套了呀,等換完座位就該下課了,我就沒答應他們的要求。等下課鈴聲一響,我剛走出教室,感覺一個“小尾巴”跟了上來,回頭一看,馬佳璇怯怯地問我“老師為什么同意他換座位,不同意我們換,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呀?”一句話問的我語塞,我趕緊說“不是,不是,我怕換位耽誤大家的作業時間,下次上課之前可以提前換好就可以了,OK?”
這,給了我一個小小的啟發:如果在課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創作,能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而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更愉悅地把學習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來,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我便答應了所有學生們的要求。我又跟同學們說:“我滿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滿足老師的要求,做出讓老師最滿意的創作,而且還要注意課堂紀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響別人。”再上課時,我發現每一自由組合的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創作和學習。通過好的學生和相對弱一點的學生的搭配組合,對后進生的轉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對他們的合作創作都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真不錯,繼續努力!”
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愿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欲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實施新課改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改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7
讀《有效教學》一書,最初的時候,讀這本書,感覺是索然無味,因為書的趣味性比較差,理論性比較強。不象許多的名師傳記一樣,有曲折的成長經歷,感人的教育故事。但是,耐著性子讀下去,慢慢的發現了書的魅力。此書,尊重事實,睿智理性,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深刻而理性的思考,揭示的道理有充足的科學性,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很有幫助。
雖然教育界實施素質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教育界的競爭和壓力還是相當的大。作為教師,我們無力改變整個教育的現狀,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來減輕學生的負擔。書中到處可見的有效二字,就是在教我們如何高效的利用教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任務,每一分鐘。所謂“有效”就是不浪費自身及學生的每一點資源,真正能發揮自身的價值。以下就自己讀書過程中感觸最深刻的幾點的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認為自己的課堂可以算是有效課堂,高效課堂了。看過書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有效課堂自己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課的過程中重點和難點并不突出,對此講解的還不夠充分,而且對于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手段過于單調,沒有很好地運用比如舉例、圖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使得所提出的問題缺乏足夠的針對性。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規律性的檢查作業在弄清學生是否掌握了與任務相關的先前知識方面做的都不夠好。
關于多樣化教學的理解和運用還存在偏差,雖然有時候在課堂教學中試圖利用各種手段去活躍課堂氣氛,可是發現一旦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數同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出課堂,這樣便需要老師花時間去維持課堂紀律,也就是說,要解決多樣化教學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矛盾還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揣摩和探索。
教學生的注意力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師講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學生沒有集中注意力去認真學的話,教師做的也是無用功。對照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踐,我覺得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反應,恰當的.時候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對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評價。二是要在平時要有對課堂紀律的一個嚴格要求,禁止出現那些講話、睡覺等影響課堂教學的行為出現。當然在運用教師的強制力的同時,不能忽視跟學生的感性交流,為教學贏得一個相互尊重的的環境與氛圍。
我們常常說:三分教學,七分管理。在一線教學活動中,有效的課堂管理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一提到課堂管理,作為一線的老師,往往變理解為對課堂紀律的管理與對學生行為的控制。殊不知課堂紀律的控制與管理僅是課堂管理中的一部分而已。有效管理應該包括三個層面的管理:課堂管理、教學時間管理、課內外作業的管理。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該書中談到教室有效教學的八項修煉。其中一種方法是教學日記—留下教師成長的足跡。
撰寫教育日記是教師教育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在點點滴滴的字里行間,把平時自己的一些感受記下,經常拿出來看看,對提高工作是大有益處的。
教育日記的撰寫需要我們思考,要思考就必須要靜心,這對平時工作繁忙的我們無疑是一種考驗。
在這本書中,讓人受益的地方還有很多,讓我覺得教師工作是我一生的努力,教學工作是我一生的修煉。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8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以“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其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體驗成功并萌發創新等”,為學生發展性教學目標。教學必須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主動地學、輕松愉快地學、讓課堂涌動生命的活力。在新課程新課改的今天,應著重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和諧完美的發展。如何在與學生共處時,在每天的教學工作中、每一節課上、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呢?做為小學數學課改的實踐者、教學的組織者,如何構建和諧數學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
一、轉變教師角色,建設和諧課堂教學
構建和諧課堂教學,促進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目標的建立,在“課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首先應實現教師角色的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評價的“主宰”,大多采用師生問答、教師評價的形式,課堂上缺乏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老師成了評價的權威,是學生學習表現唯一評定者。因此使學生缺乏了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所以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打破師生授受的傳統講授程式,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動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成了課堂評價改革的關鍵。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如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研究探討和實踐的課題。《課程標準》賦予教師更高的要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由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轉變為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在過去有趣的圖形的教學時,告訴學生什么是長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等,怎么去分辨它們也就夠了,而現在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與學生平等的交流,關注學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讓學生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有趣的圖形”一課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認識平面圖形的起始課,是借助于學生對學前這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生活經驗的積累為背景,通過自己的活動,增加其感性認識,進而建立這些平面圖形的模型,初步的加以區分。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在:在本節課中,我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熟悉的事物中導入新課,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師的作用,在于營造一個極力探索和理解的氣氛,為學生提供有啟發性的討論模式,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聯,使其置身于問題情景之中。
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也許有的同學一時想不出,但畢竟他在參與。教師要更多地鼓勵學生表達,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的答案開展討論,提示那些出現在學生中,新鮮的,有意義的交流實例。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想法,啟發學生關注問題重要方面,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結果,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
二、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優化和諧課堂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一要求指出了小學數學教學要能使學生學會用生活的眼光看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思考生活,從而在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面向生活的問題情境,為他們搭設一個生活的“舞臺”,為學生提供操作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內容,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中,盡情地展示自己,不斷地創造自己。
現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愉悅的身心交往中發展學習技能,發展人格。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上這種需要顯得特別強烈。我們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優化和諧課堂教學,提供了發現、研究、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有所發展、有所創造。
所以,當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了主人后,教師不再擁有評價的“專利”,學生人人都有機會參與評價,都可以暢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這樣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里,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中,不再只是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反饋老師引導的平行雙線型的學習,而是來自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學生個體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這是一個強大的網絡化的學習體系。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的不是教師個人的備課所得,而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集體智慧的整合。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的也不僅僅只是知識,而是人際交往、協調合作的個性品質的培養。
學生參與評價,能更好地燃點起思維的火花,激發起參與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發表評價意見促進了自己分析事物、推理判斷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分析別人語言表述的完整性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在與別人交流議論的過程中拓寬自己的思路,觸發了靈感,啟迪了思維的創新。
本節課教師引導學生由觀察學具的一點到觀察一類學具,后來學生自然而然地把不同類間的學具進行比較,建立起聯系。“長方形的兩條長邊變短了,是不是就是正方形了?”“我們上學期學的圓柱里就有兩個圓。”“圓和球好象哦,球能朝不同方向滾,那圓會滾嗎?”……在這個交流過程中,學生對物體的認識不斷豐富、完善,這種有新的生成的交流才是真正意義的交流。把學生引入一種參與問題探索的情境中,使其產生對新知識的渴求,激發學生探索動機。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探索、發現,使學生能產生奇思妙想,形成獨到的解題思路,培養了學生獨立探究的意識。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主體和諧發展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學習的需求。小學數學課程的內容應盡量來源于自然、社會與科學中現象和問題,可以是與小學生直接相關的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可以直接接觸到的事和物。例如:數的計算、統計活動的學習素材,可以選取玩具、文具、食品的動物圖片等;與此同時,天真愛幻想也是學生的天性,美麗的童話故事、有趣的小游戲、小謎語也是他們樂于接受與愿意思考的習內容。通過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拓寬了學生研究的視野,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深刻領悟新課程標準的'內涵,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合作探究,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有的同學都投入到激烈的討論中去,在探索的過程中,對于他們的每一種想法,教師應及時啟發、引導、點撥和鼓勵,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發現,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要相信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完全能扮演好這一角色。他們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欲望,他們有交流、評價的能力。提出質疑的學生,他們是具有較強的學習力,他們已經學會了傾聽、學會了思考,能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我們教師完全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這一寬松、和諧、民主的平臺上,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學習成果。實踐證明,教師不急于給出答案,而是繼續創設情境啟發引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時間,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這實際上體現了師生間的互相尊重。比如課上到精彩處時學生自發地、真誠地為老師或同學鼓掌。教師的身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誰來幫幫?”“謝謝你!”“你的想法真妙!”……這些話讓聽者感受到是發自內心的,體現了親情,人文的關懷。在學生精彩的回答之后,教師進一步啟發,激勵學生,這題還有其它解法嗎?一石擊起千層浪,應抓住機會,創設情境并再一次讓學生合作探究。
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引發學生積極探索,使學生有主動參與的熱情。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通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的學習常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從而導致學生不能主動獲取知識,能力得不到較快的發展。為了改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創設“融洽”的問題情境,激起矛盾,促使學生在尋求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的動力源。
例如在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時,在基本練習后,可以設計以下練習:
1、“農夫山泉”礦泉水原來每瓶成本1.6元,現在比原來降低14,現在每瓶的成本是多少元?
2、好消息:“農夫山泉”原來每瓶售價2元,現打九折出售!(你看到這則好消息,準備怎樣向同學們轉告呢?)
3、雙休日,全班同學去秋游,準備買一些礦泉水,怎么買才最合算呢?有關信息:全班同學(51人)去秋游,準備一人買一瓶“農夫山泉”(單價2元),整箱買(一箱12瓶)可以優惠10%。(1)有幾種買法?(2)你建議采用哪一種方案?并介紹一下你的想法。
再如在教學《長方體》的復習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把四個火柴盒包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大長方體,可以怎么包裝?哪一種包裝方案比較合理?并布置課外作業:你可以去調查一下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實際是怎樣包裝的,了解廠家為什么要這樣包裝?
四、構建合作學習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心理品質等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是“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綜觀世界各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我們認為,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頭善于構建合作學習課堂活動組織內容。對學生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開始付給學生3-5分鐘時間,簡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難點。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綜合大家的提問,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種,教師可根據需要確定選用哪一種更好。這三種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讓同桌學生發揮各自的學探優勢,就相關疑難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然后四人小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討的結果;二是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小組可以是四個、六個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闊、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三是大班集體探究。即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切不可搞成問答或對話形式,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答辯、爭論、教師只需在關鍵處加以指點或導撥,要避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讓每位學生課前準備好24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上課時要求小組內成員每人用這24張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長、寬、面積等數據填在一張表格上,再研究:
1、這些圖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
2、這些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3、每個圖形的長、寬和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合作交流,共同發現了每個長方形的面積都等于長和寬的乘積,于是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的計算公式。再如在教學《長方體》的復習課時,以火柴盒為載體,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自主歸納整理長方體的知識,同時學會用觀察、測量、計算等數學學習方法。
畢竟是小孩子,一切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還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地培養,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規范教育。這在小組學習的起始階段里顯得尤為重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發言、交流和傾聽的禮貌教育。要培養學生清晰、連貫地講話;文明有序地交流;認真、專注地傾聽的良好習慣,以保證小組學習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在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合作小組的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相當重要,這樣做,能較快,更好地建立課堂的行為規范,學生知道了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表現出什么樣的行為,可以受到特定的認可。
學生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做巡視指導工作,不斷點撥強化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往組織課堂討論,主題不明確,時間不充分,氣氛不和諧,圖形式走過場多,討論探究效果很不理想,這是探究式課堂教學一定要引以為鑒的。合作探究能促進學生思想情感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構建民主和諧氣氛,養成良好個性品質。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9
書中,余文森教授圍繞著有效教學闡述了兩個大問題;一是我們該如何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發展,二是我們該如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我看到了教授精辟的觀點,看到了他關注教育現實狀況的求真精神,教授在書中通過生動的比喻,經典的案例,來剖析有效教學規律,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讓我們一點一點地思考,一點一點地感悟,對有效教學的實施起到了引導作用。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得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對象,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二、有效選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系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參考資料,而并非唯一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三、有效指導學習。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盡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有效統一預設和生成。
預設和生成是當前困擾教師的一大問題。如果說生成性既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亮點,我認為它同時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難點,畢竟課堂開放,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狀況,對教師教學智慧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假如在課堂上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智慧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能碰撞出火花,從而達到知識的增值,換句話來說,在課堂教學中若能實現預設和生成的完美統一,那將是教師教學技藝的最高境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無限可能地接近理想目標。
五 、有效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實踐中的自我反思是教師在一堂課結束后,思考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細咀嚼,哪些突發問題讓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環節的掌握有待今后改進等。同時,認真作好記錄,促進教師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在教學實例中探尋教育規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論高度,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化知識結構,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0
讀崔允漷教授主編的《有效教學》后,對于如何如何開展教學,怎樣教的有效到怎樣教得好,都給了本人很大的啟發和指導。
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填鴨式、滿堂灌、一言堂等,這些都是消極的、無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性是一種壓抑,一種挫傷。現在,很多老師都知道這樣不好,所以學校又針對此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包括“高效課堂”和“翻轉課堂”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改善教學環境,我們開始和老師一起學習《有效教學》一書。《有效教學》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它不像一般理論書籍那樣深不可測,而是植根于現實教育,用質樸生動的語言從理論的角度探討了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有效教學。
在本書前言中,作者詳細的解說了本書編制的初衷,以及知道教師應該如何使用好這本書。什么是有效教學呢?書中介紹道凡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思考著,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只有生成沒有預設的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放棄教學的責任,那么,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但加個問號不等于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什么價值。
通過學習《有效教學》使我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應該是學校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追求的基本目標。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要想做到“有效教學”,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真實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現自己。在聽課中我發現老師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在適當的時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著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著這樣那樣不足的人,孩子們和老師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其次要做一個善于反省的人,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的還比較少。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要求自己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然后以此影響教師效仿,從而鼓勵教師不斷地終身地學習。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使我們清楚的看到,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在“有效指導”中的主要教學行為一節中提到:“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西方學者德加默也曾說過:“提問得好即教得好。”教師高質量的提問,能夠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提問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可以說提問貫穿在每天的教學中,貫穿在整個課堂中,可見,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提問。
的確,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以往的“教師主體”發展為今天的“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實際上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正如書中所說:“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書中對“什么樣的提問是有效的”給出了建議:一是使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二是使問題保持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到提問要精心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內容的重點,抓住知識的關鍵,注重提問的質量和效率,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同時在設計課堂提問時還要注意難易適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尋找學生的“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即在知識的“增長點”上布設懸念,使學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問還要有層次性,問題之間要有內在聯系,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隨之逐步提高;此外,我們還應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運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激發、指導學生對學生提問,學生對教師發問等提問的多元模式,這些都是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
關于有效講授,書中提到了一條就是要幽默風趣,令學生保持輕松活潑的心情。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一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旦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數同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出課堂,這樣便需要老師花時間去維持課堂紀律。究其原因是教師的任務導向不明確。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學習的材料,而不應該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上,對教學中可能發生的影響教學的事件有一個預測和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對授課內容在時間上要做出合理安排,這樣才能夠充分有效的傳授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
書中還提到“無效教學”這一概念。所謂無效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脫鉤,從而導致效率極低甚至是零的教學。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現像?如果有,這種無效教學現像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占了多大的比重呢?有專家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無效勞動大約占50%。這一調查結果雖然有一點夸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效教學的現像普遍存在。無效教學往往是課堂死氣沉沉,課后大練“題海”,機械重復被改稱作“鞏固”,死記硬背被狡辯為“強化”。其結果是學生苦學、厭學,甚至輟學;教師苦教、厭教,甚至棄教。無效教學嚴重影響了師生雙方的動機水平和身心健康。像音樂課,強調多實踐,于是就無休止的唱。為什么唱不好?老師沒有指導。像美術課,沒有技法指導的“創作”,得益的學生始終是少數。像語文課,泛泛閱讀仍然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缺乏有效的閱讀方法指導。
讀完本書,我對有效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學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我們要多讀書、多學習,掌握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導下積極開展有效教學實踐,最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1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教學不僅是藝術,也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通過閱讀了《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這本書之后,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有效課堂教學。 教學不僅是藝術,也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通過閱讀了《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這本書之后,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有效課堂教學。
所謂“有效課堂教學”就像書中所說,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教學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如果學生學了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勞無功。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教學,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多方面的考慮。
現代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能力的過程,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給學生主動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上,應盡可能創設多元化的課堂情境空間,營造利于能力發展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需要恰當的條件和環境。在教學中,可通過語言、實行、音樂、畫面、角色表演等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情境,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溝通和融合,達到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要求。學生在游戲中學,在表演中學,在自我參與中學,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們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自信心悄悄地形成。
新課程教學不再要老師的“滿堂灌”;不再逼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強調學生親自經歷發現、體驗、探究與感悟。那么,在課堂中怎樣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呢?自主學習是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的,它倡導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這就意味著要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時間、地點和形式上的自由選擇,它含有一系列新的學習觀念,其主旨首先就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良好的自主學習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動機、形成需要,進而產生內驅力,使學生越學越愿學;可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積累、升華認識,形成自主意識與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越來越會學。學生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點選擇目標、內容和方法,進行自主學習。以“生生互動”為特征的合作學習在新課程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學習是學生形成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和相互尊重習慣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并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學生之間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幫助,集體的榮譽感、責任感、領導意識,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識都會得到增強。
在教學中,學生可采用兩人或四人小組活動的方式。如在一些比較適合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件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可先請每一個小組為他們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具有藝術性的名字,這時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展開了。教師可根據教學的要求,不斷地提出一些須由各小組每個成員互相配合才能夠完成的一些課題、任務,使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小組的集體中,教師可以對小組的組織給予鼓勵和恰當的評價,鼓勵學生們在互相學習中提高各方面能力。針對傳統教學忽視同伴作用的弊端,教師應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普遍性,形成尊重、關懷、友善、分享等品質,使學生能力和人格得到和諧發展。在學習中,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當小組達成目標時,教師又適時地給小組以獎勵。在教學中,對小組成員的`獎勵和祝賀活動能夠提高合作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團隊的合作意識,培養集體精神。新課程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既給每個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又為他們營造了同伴間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集體氛圍。這種學習方式超越了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發展原則,使學生成為既有個性、又有知識,還會合作的一代新人。
教師要從“以學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要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的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它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自己還需要加倍努力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通過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己課堂的有效性。我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時間、精力及現有的教學資源。深入教育教學,提高效能,實現教學目標!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2
教師要上好課,必先要練好基本功。教學基本功是教學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術,也是教學技能的構成元素和教學風格的載體。素質教育的推進需要教學基本功的拓展與創新;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需要教學基本功的累積與修煉。新時期,教師教學基本功修煉需要開辟新途徑。
讀了《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一書,讓我們認識到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具備新的能力:
一是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力是教師一切能力的前提和根本,是教師綜合競爭力的集中表現。在今天,通過專業學習和相關培訓不斷豐厚和提升教師自身專業底蘊、內涵,最終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自身價值,已經成為教師們的普遍共識。一個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通過扎實精深的專業知識學習,不斷積累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戰經驗,才能實現教師的真正價值。
二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能力。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是當前課程的一焦點,也是改變傳統教與學的方式、方法關系,的重要標志。實現這一有效整合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信息素養、技能準備決定了信息技術在課程中應用的程度和效果。當前,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和應用,已經突破了原先制作和應用課件的簡單層次,而發展至向教師課前利用網絡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師網絡集體備課與教研、課中教師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以及課后教師利用網絡展開教后思、有效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等方向靠攏。
三是課程及其資源的開發、實施能力。新課程真正實現了課程權力的下放以及教師課程開發權力的解放。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客觀上要求教師不僅要思考怎么教的課堂教學問題,同時需要系統深入思考教什么的課程設計、開發問題。為了成功地開發適合本校學生學習需求的課程,教師必須掌握基本的課程及其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實施技能。這就需要教師跳出以往單純依靠教參而被動處理教材、實施教學的課程開發的習慣思維,建立“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正確教材和資源利用意識,做到“跳出教材教教材、用教材”。
四是課堂的駕馭、調控能力。傳統意義上教師課堂的駕馭和調控能力主要表現在如何處理課堂突發教學事件上。然而,新課程對教師的課堂駕馭和調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課程在強調課堂師生、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強調教師對課堂的駕馭和調控,那么如何做到既能發揮教師課堂主導的“導”的作用,又能客觀上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如何在充分遵循教師課前精心課堂預設的基礎上,又能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自動生成?毫無疑問,這對新時期的現代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挑戰。
五是對學生和自我的心理調適能力。在課堂中,教師的心態、性格、氣質等心理品質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心理品質是否健康、積極,教師能否正孺對來自自身專業發展、自我價值實現需求的壓力,教師能否自覺主動進行心理調適、自我心理解壓,對其是否能有好的教學非常重要。只有活潑樂觀、永葆前進活力的教師,才能夠做到“學而不厭”∑而不舍”,面對每一個學生做到“誨人不倦”。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3
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生涯會伴隨一生。而教學的效果是評價一名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那如何使自己的教學有效是需要我們永遠探究的一個課題。結合自身教學,聽課學習,感覺理念和策略還是不能與時俱進,因此利用放寒假的時間,找到《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這本書,及時充電補充能量。自我感覺:有效教學是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教學理念;它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行動。
本書針對有效教學,國內外學者從有效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入手,詳盡的介紹了開放教學、問題教學、參與教學、生成教學、合作教學、體驗教學、對話教學。
課堂教學又是教學的主陣地。縱觀其結構無外乎包括:教師的認知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科知識結構和課堂教學結構四部分,而學科的知識結構是“物化”了的靜止狀態的知識經驗,是學生學習的對象,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依據;課堂教學結構是“運動”的結構,實踐的結構,是容納兩個主體的'認知結構。如何將系統的知識結構經過“內化”轉化為認知結構的“心理意義”后的“移植”,就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問題。其中加涅的教學模式:1、引起注意;2、教學目標;3、刺激先前學習;4、呈現刺激;5、提供學習幫助;6、引發業績、提供反饋;7、評價業績;8、增強保持和遷移。它是由“廣角——局部——廣角”,比較重視嘗試性練習及形成性評價,實際的教學過程需要經歷“嘗試建構——評價反饋——再嘗試建構——再評價反饋”若干個反復已達到對教學進行調控。
書中陳述了有效教學的八大要素:情境、個性、動機、選擇、建構、應用、計劃和評價。大家看到這些關鍵詞語時,感覺好熟悉!想象自己近些年來的教學,或多或少的都在以書中陳述的觀點作為目標,都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著,但是有效教學中的“有效”我們做到了么?還是我們只是停留在“教學”之上!內因是事物變化得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通過閱讀,我們的教學不要被條條框框所束縛,一定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情,選擇合適合理的教法,把我們的時間和教學經歷有效合理的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這樣既避免了教師的重復勞動,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解脫出來,更愛學習,從而更會學習。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4
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生涯會伴隨一生。而教學的效果是評價一名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那如何使自己的教學有效是需要我們永遠探究的一個課題。結合自身教學,聽課學習,感覺理念和策略還是不能與時俱進,因此利用放寒假的時間,找到《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這本書,及時充電補充能量。自我感覺:有效教學是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教學理念;它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行動。
本書針對有效教學,國內外學者從有效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入手,詳盡的介紹了開放教學、問題教學、參與教學、生成教學、合作教學、體驗教學、對話教學。
課堂教學又是教學的主陣地。縱觀其結構無外乎包括:教師的認知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科知識結構和課堂教學結構四部分,而學科的知識結構是“物化”了的靜止狀態的'知識經驗,是學生學習的對象,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依據;課堂教學結構是“運動”的結構,實踐的結構,是容納兩個主體的認知結構。如何將系統的知識結構經過“內化”轉化為認知結構的“心理意義”后的“移植”,就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問題。其中加涅的教學模式:
1、引起注意;
2、教學目標;
3、刺激先前學習;
4、呈現刺激;
5、提供學習助;
6、引發業績、提供饋;
7、評價業績;
8、增強保持和遷移。它是由“廣角局部廣角”,比較重視嘗試性練習及形成性評價,實際的教學過程需要經歷“嘗試建構評價饋再嘗試建構再評價饋”若干個復已達到對教學進行調控。
書中陳述了有效教學的八要素:情境、個性、動機、選擇、建構、應用、計劃和評價。家看到這些關鍵詞語時,感覺好熟悉!想象自己近些年來的教學,或多或少的都在以書中陳述的觀點作為目標,都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著,但是有效教學中的“有效”我們做到了么?還是我們只是停留在“教學”之上!內因是事物變化得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通過閱讀,我們的教學不要被條條框框所束縛,一定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情,選擇合適合理的教法,把我們的時間和教學經歷有效合理的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這樣既避免了教師的重復勞動,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解脫出來,更愛學習,從而更會學習。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5
所謂“有效”,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能獲得有效的知識積累,也就是說,學生的知識積累是教學有沒有效的標準。所謂有效教學,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知識積累,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在以往的教學中存在這樣一些誤區,不少老師認為:只要多教就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其學習成績,這樣即使學生沒有學好,也感到問心無愧,因為美其名曰:我努力了!這種教學,其實只是把學生當成了存儲知識的容器,盡管煞費苦心,但往往適得其反。還有就是在當前教學改革的洪流中,出現了一些只重形式不重內容,近乎表演式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把學生當成了演員,這樣一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實現有效教學,我的體會是:
1、有效教學的意識有待提高
通過學習有效教學理論,我對音樂鑒賞教學有了新認識。我覺得一個老師絕能僅憑感覺、苦干去進行音樂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機械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上。要知道課堂上的浪費才是最大的浪費。音樂課時間有限,所以自己要經常考慮自己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一些什么東西,怎樣進行教授才是最有效的,積極研究高效教學,借鑒經驗,互相學習,加強交流,充分實現自己課堂上所有時間的有效性。
2、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要實現教學的有效,一定要首先明確這節課教什么。我們應當圍繞問題而教,而不是單純為知識而教。一節課要有明確的教學任務,考慮好了,才能在本節課中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其次是明確怎么教。教學時一個互動的過程,不是單純的教授和傳遞,所以只有引導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再就是如何實現高效的問題。我們應當加強集體備課教研,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減少各種虛擬教學行為,不亂搶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有效,使師生的教與學能呈現出最佳的.互動效果。
3動手實踐的有效性。
音樂課,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多聽、多唱、多練。說得好,不如唱的好,親身實踐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音樂課的教學中,還要考慮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悟、理解、掌握新知識。特別是現在有了微課,學生可以從微課中查找錄制好的相關的專業技巧和理論知識講解,在課下就可以觀看、學習,這樣課上就有更多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專注自身體驗和實踐。
一個教師要想搞好有效教學,除了要加強自身的實踐外,還要善于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集體備課提問題,個人備課找差距,要學會反思自己,與別人開展有效的經驗交流,反思自己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以實現高效的最終目標。
【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3-30
《有效教學》的心得體會03-31
有效教學的心得體會04-08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么》心得體會范文03-18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3-11
有效教學實踐心得體會03-31
有效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12-30
有效教學心得體會范文03-23
關于有效教學的心得體會01-04
小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