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
加強我們音樂教師自身素養的修煉,這,也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所應努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我從去年參加了晉江市十一·五期第二期中小學骨干音樂教師的培訓到現在也快接近尾聲了,從開始的模糊期慢慢的走到成熟期,非常的感謝領導和導師還有同行老師大力支持與指導!!雖然我們是特殊教育學校的,但是我相信教育是相通的,所以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充實而又愉悅,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這次我們音樂教師的培訓對我們一線的(律動)音樂教師來說是及時而有效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從觀念上,從理論知識水平上,方法與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認識與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質的進步。
其次,通過這次培訓,促使我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語說:“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層面,借用這句話,我覺得對自己的教學也進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一名教師能成為教學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期的磨練,在反思中不斷地成長起來的。過去我自以為自己的音樂水平完全可以教好這些學生了,對與教學中的深層次的思考認識不足,反思不夠。通過培訓,我看到了教師們的嚴謹的教學態度,授課的專致,看到了同行們的認真鉆研與孜孜不倦的學習勁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與學習中,我要改變自己以往不思進取的思想,以要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對學生的藝術教育方面作出自己應做的貢獻。
第三:通過這次培訓,我對音樂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今后的教學律動(音樂)中,我會按照老師的方法進行教學,貫徹好在這一年的學習中學到的寶貴知識,同時還要不斷地創新,使我校的律動(音樂)教學又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相信,在聆聽了老師們的專業教學后,在向同行們學習后,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工作下,自己在今后的律動(音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通過這次的公開課的交流,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展示平臺的機會,更好的增近了學生與外界的交流,讓大家明白他們也是能行的,從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為了消除聾童的自卑心理,讓其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聾童的自信心,就此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在肯定鼓勵中找尋自信
每個學生都有被愛和被承認的心理需要,聾生也一樣,課堂教學中善于應用激勵手段,對學生的點滴成功和小進步,我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及時評價。作為教師感受最深的莫過于學生在學業上的差異,在律動教學中,有的教學目標部分學生很難達到,針對這一情況,作為教師就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靈活的評價,學生的智力的個別差異,是因材施教的理論基礎之一。不同難度的學習、評價,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輕松愉快地接受,并且有差異地發展,樹立學習的信心。
二、在成功體驗中享受自信
我將一個律動分成若干個小節,又將各個小節的動作分解成手上動作和腳上動作,先學習手上動作,再學習腳上動作,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教,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過。慢慢地,我發現那些原來默默無聞的孩子不僅掌握了律動,而且性格也變得活潑起來。在小步子教學中,孩子們得到了成功的體驗。正常孩子有成功的愿望,同樣聾童也有得到成功體驗的渴望,而成功的體驗是滋生自信的催化劑。
三、在活動體驗中走向自信
對于正常孩子而言,音樂藝術主要還不是一門知識,而是一種內心體驗,一種音樂審美愉悅的體驗,而沒有親身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的人,是不可能獲得這樣一種體驗的。同樣,如果聾生沒有親身參與到律動教學中“舞”的活動中,也同樣不會體驗到愉悅的感受。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則給學生們提供了獲得愉悅體驗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為性格內向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參與和表現的機會。有些聾生的動作不夠協調,加上性格又比較內向,在老師面前比較膽怯,不好意思跳,但在小組活動中,這些學生相對而言卻很積極。小組合作學習,不僅給聾童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平臺,也給了他們一個親身體驗群體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教師要特別關注這些學生身上微小的閃光點,盡可能讓他們真正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并在活動中走向自信,自信的走向社會,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幸福所在。曾經也有人問我你在這里幸福是什么嗎?
我笑著說:一直以來,我都在追求著幸福,殊不知,原來幸福一直都在我的周圍。我問我自己,幸福是什么,我說幸福就是在我最忙碌的時候,抬起頭,看到孩子們那純真燦爛的笑容。同事們問我,幸福是什么,我說幸福是在孩子們有點殘缺的生命中給她們最為完整的愛。孩子們問我,幸福是什么,我說,幸福就是看到你們自信、堅強、快樂地成長。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2
4月19日下午,我們音樂組一起學習《小學音樂律動教學》體會如下:
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律動教學
在進行律動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注意到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體力、動作發展以及心理發展水平都各不相同。我們在進行律動教學時應該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應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才能保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激情,才能啟發學生情緒、聯想和想象能力。
二、要根據不同形式的方法進行律動教學
從多角度、多元化出發,根據有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律動教學。
1、用生動、形象的方法教會學生基本動作和基本步法進行教學。
2、憑借擬人、夸張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三、要根據游戲情景的開展進行律動教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的并不是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過游戲和聯想,使學生身臨其境,從中獵取情趣和美感。如果教師善于在學生律動教學中產生聯想,從律動的聯想中抒發親切的感情,這就構成了律動的一大藝術特色,聯想與真情默契,顯示了情景交融的美感。
由此可見,律動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的首要途徑,它通過動作來誘發孩子自身的音樂潛在因素,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使音樂教學更好地完成培養孩子素質的任務,也十分受孩子們的喜愛,所以,學生律動教學值得我們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3
20xx年9月,我懷著對教師這份工作的向往,來到了xx小學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這是一所美麗的校園,孩子們很可愛,老師之間也很融洽。
學校工作是代課一年級和三年級的音樂教學,經過兩個多月和同學們的相處,我發現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同學都將我當成他們的好朋友,不僅聽我的話,使我的教育管理實習工作順利開展,他們還經常找機會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我分享,看到他們圍住我不停嘰嘰喳喳的歡笑聲,我心里感到高興無比。現將我的工作情況總結以下:
一、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愛與夸獎最重要。
托爾斯泰曾說:“如果教師把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多么的重要,而幼兒感受到老師“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老師的夸獎!我在上課之前都會準備可愛的小貼紙等獎品,作為給表現好的孩子們的獎勵,并在上課時對表現好的孩子及時給予夸獎號召其他同學們學習。
工作的第一周是見習周。我首先聽取了我的指導老師給我介紹的學校情況和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第一周,我了解到: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由于剛入校課堂常規方面很差,知識有限年齡太小,需要老師從頭教導。三年級的學生年齡稍大,很多時候還是聽老師的話,但大多貪玩好動,課堂一旦活躍起來就容易亂套。面對這種情況,我該如何上好這兩個年級的課呢?是采取原來班上老師的一貫做法——批評教育?甚至罰站、罰蹲?還是另外想個最好的辦法來改變這種局面呢?而最好的方法又該如何去做呢?哪幾天,我腦袋里一直回旋著這些問題,我總在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希望得到老師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最希望老師怎樣做?思索的結果,我想,這或許就是答案——愛與夸獎。我決定就這答案來嘗試改變當前的局面,于是,在又一輪的思索后,一個想法在我腦中出現了。
實習的第二周,按計劃該由我開展一年級的教學常規工作了。這周星期一的音樂課上,我微笑著拿出了一個手制小白兔,并模仿著小兔的動作及語氣對學生們說:你們知道我是一只神奇兔嗎?我呀!可以聽到人在心里說的話?小朋友們你們相信嗎?”小朋友們都瞪大了好奇的雙眼看著這只“神奇兔”。這時“神奇兔”又說話啦:“小朋友要是不相信,我現在就來聽聽*老師的心里在說什么,好嗎?”這時小朋友的興趣可完全被調動起來啦,他們齊聲說:“好!”“神奇兔”來到我的胸口聽了聽,然后神秘的說:“呀!小朋友,張老師心里在說——我最愛小朋友啦,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是批評小朋友,如果以后哪位小朋友在哪一方面表現得有進步了,比如上課比以前認真啦,或者不打架啦,張老師就會送給他愛的禮物”!”“愛的禮物?”“是什么呀?”小朋友紛紛議論開啦。這時我拿出了我提前預備好的,用各種不同顏色BB紙做成的小兔貼紙,對小朋友說;“愛的禮物就是張老師親手做的,哪里也買不到的,哪個老師也沒有的小兔貼紙,這小兔貼紙以后聽到張老師最愛哪位小朋友,它就會跟誰回家,還會送這位小朋友貼片貼在他的衣服上。到時候我們來比比看,小兔最喜歡跟誰回家,誰的貼片最多,張老師最愛哪一位小朋友,好不好?”小朋友漲紅了小臉直嚷到:“好!”
這“愛的活動”在兩個年級我的課上開展以后,我仔細地觀察每位小朋友的表現和他們的變化,如我所盼望的,情況果然漸漸好轉了:三年級和一年級各個班級的同學上課都很認真,既遵守紀律又認真唱歌,他們一張張朝氣蓬勃的小臉都洋溢著期待與興奮,都渴望得到我對他們的特殊獎勵,三年級的孩子們活潑開朗乖巧聽話,就連平時最讓老師頭疼的一年級的孩子們,也都改變的讓其他老師稱贊不已。這一次活動使我明白到,老師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必須本著一顆孜孜不倦的心來從事這一份工作,而在這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愛與夸獎。
二、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活動要有創新精神,要勇于突破,敢于創新,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管理的需要。
在平時教育管理孩子時,我們許多人不喜歡動腦子,喜歡遵循慣例,將平時一些老辦法套用。作為剛工作沒有經驗的新老師,我也總是套用原來老師的舊方法。
彈著鋼琴的旋律開始上課,這是學校的慣例。有一次上音樂課,我像往常一樣,彈著琴,試圖讓學生安靜下來,但單調的鈴聲讓學生感到一點兒也不新鮮了,他們肆無忌憚,吵鬧聲依舊。音樂課就要開始了,怎么辦呢?
突然,我的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辦法,決定用這個新的辦法作為幼兒安靜下來的“鎮靜劑”嘗試一下:我拿出鈴鼓,邊拍著手中的鈴鼓,邊唱著“找朋友”這一首歌,并用鈴鼓拍一下坐得端正的學生,對其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這一招果然奏效,小朋友用新奇的眼光看著我,很快的安靜下來,我也很快的由“找朋友”這一首歌開始了那一天的音樂活動。
從教學活動上,我深刻體會到,任何事情并無定性,有一些事情一直是這樣做,但并不意味著這是最好的,我們要敢于突破,勇于創新,這才是我們這一代年輕教育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精神。
通過了這段日子的教學工作,也讓我更近一步的接觸了社會,了解了老師在課堂之外的那一面。認識到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從而樹立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也讓我更體會到做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艱辛。教師是一個崇高而神圣的職業,要當一名好的教師更不容易。在剛工作的這兩個多月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師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學高為師,行正為范”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加深。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準備全身心投入將來的教育事業。我也將從一個尚有稚氣的新教師慢慢向一個成熟的教師靠近,滿載而歸,從此將激情邁向我的教師生涯。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4
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點體會:
一、客觀全面審視學生
在職業教育已提升到國家議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職業教育仍受到人們意識觀念的制約,所以,選擇職校就讀的學生一般都是人們印象中的“三流”學生:即中考落榜、學習紀律觀念淡薄、家庭經濟條件差。
這些孩子之所以選擇幼師專業,并非因為她們具備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基礎或特長,而是因為她們大多有著音樂、美術方面的興趣愛好,懷著幼師班可以學彈琴、唱歌、跳舞、畫畫,不用學復雜的數理化的簡單想法,通過她們從宣傳資料,表面看到的專業介紹和她們對幼師專業淺顯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師這個班??她們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師專業不僅要學習各項專業技能,還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等的真正內涵。
二、正確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樂》是幼師專業班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學中,問起她們對音樂課的理解時,她們的答案幾乎一致是“學唱歌”。這種情況、這種答案的出現并非偶然,因為之前她們所接受的教育是
九年制義務教育,并沒有系統專業地學習過《音樂》,所以她們就把音樂課概括為單一的唱歌教學,作為專業課的任課教師就應該正確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聲樂教學為主線,將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欣賞等教學科目有機地編排在一起,全書各單元根據教學科目的教學內容設計、編排。樂理部分的難度相對較低,包含了幼兒樂理及訓練;視唱練耳部分的難度也不大,重點訓練高、低音譜表二升二降的視唱曲目;聲樂部分不僅有時代氣息較強的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的教學歌曲,還選編了幼兒園的歌曲;欣賞部分以“音樂之旅”板塊呈現教學內容,以中外兒童音樂欣賞為主,同時還有中外經典音樂作品欣賞。
通過教師正確的分析,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中職幼師專業的音樂課程不象她們想象中的那么單一,它包括:樂理、簡譜視唱、五線譜視唱、聲樂、練耳、音樂欣賞等;音樂課在整個專業課的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給鍵盤樂器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保障,給舞蹈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節奏基礎,給今后的幼兒園活動教程創設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三、反“循序漸進”傳統教學常規、反教材順序而行之
中國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指的是教學既要按照內容的深淺程度由易到難,又要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由淺入深;當代的教育學同樣提倡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因為循序漸進中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的
順序,是三種順序的有機結合;只有循序漸進,才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系統的知識,發展嚴密的思維能力??由此看來,“循序漸進”這一教學規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須遵循的教學規律之一。但在我看來,在高科技時代,瓜果蔬菜可以改變其生長規律反季節生長,為什么教學就不能一反常規進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師班音樂課教學中,我常常反“循序漸進”其道而行之。先“收獲”后努力,讓學生先體會成功的喜悅:常言道“沒有付出何來收獲”。我卻常常讓學生在還沒有付出汗水前便讓她們先體會到“收獲”的喜悅,以增強她們學習的信心和激發她們學習的興趣。
1,在一般人看來,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就開始學習鍵盤樂器是無從下手的,更何況幼師專業的《音樂》、《鍵盤》教材都是針對有音樂基礎的學生編寫的。可我并不這樣認為,因為我知道我們學校幼師班的學生大多都來自鄉鎮,她們的家庭經濟情況承受不起讓她們從小就系統地學習音樂、鍵盤樂器。剛進校的她們在音樂方面就象是一張白紙,而教師就是一支畫筆,畫筆在白紙上畫出什么白紙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給每屆幼師新生上第一節課時我便結合學生的實際從她們會、她們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會問學生:“從幼兒園到現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隨著學生的回答我便在鍵盤樂器上把她們所回答的歌曲彈奏出來,然后還讓學生合著老師的伴奏集體拍手齊唱歌詞;我還結合當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學生喜歡唱的歌曲合著她們的歌聲,她們唱一句我彈奏一句??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學當中,因為她們的“老師,這些歌你是怎么彈出來
的呀?”“老師,鋼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師,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該按哪個地方的?”等等足以說明她們正在因為感興趣而認真聽講、因為不懂而問。
我從來不認為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學生的無知,相反,我覺得這恰恰是學生學習的興趣所在。我從不輕易放過她們的任何一個問題,我會圍繞她們的問題通過一段時間來幫她們解決,這里所指的“幫”不是教師全權代理,而是指教師處于主導的地位引導學生通過她們自己的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2,比如她們所提到的“這是怎么彈的”,我會通過一首她們都很熟悉、很簡單的幼兒歌曲(《兩之老虎》、《數星星》、《上學歌》、《粉刷匠》《小紅帽》等)先讓她們唱詞(反常規一:教學不先結合教材,唱歌先唱詞。因為這是每個學生都會唱的,她們會唱得很整齊)、唱簡譜(反常規二:沒有先認識音符就先唱譜。因為她們已經熟悉歌詞的旋律、音高、音準、音值,這時唱譜她們不會覺得有難度)的順序告訴她們:彈琴之前要先知道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組成的;之后便教給她們認識簡譜記譜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節、小節線、終止線、連音線(反常規三:教學沒有按照教材編寫的順序而是結合學生的實際)等相關的樂理知識。如此一來,她們在很短的時間里便掌握了該掌握的知識,并且通過她們的認真勁我知道她們正沉浸在成功、收獲的喜悅中。
在職校幼師班的教學中,我還運用了“先應用后探究、先社會實踐后課堂學習”等與通常教學規律相反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調查及教學效果顯示,如果一開始就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讓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會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馬上學習五線譜、半音與全音等的知識,她們肯定會被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暈頭轉向;如果在她們剛接觸鍵盤樂器時就指著鍵盤告訴她們音的分組,結果可能會讓她們患上“恐琴癥”、“厭琴癥”??反季節的瓜果蔬菜在農民悉心的種植下能讓人們享受另一番豐收的喜悅,反常規的教學方法在園丁的潛心研究下同樣也能培育出別樣紅的滿園桃李。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5
我擔任的是小學音樂學科的教學,在參加全國新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工作中,我不斷學習、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以培養智力因素(歌曲,樂譜,節奏等)與非智力因素(興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結合為原則,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為重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學生對音樂感受潛力,培養學生構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基礎。
一、注重音樂審美體驗
我在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中都比較注重一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這個基礎理念,這一理念常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魅力,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并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對音樂律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我從自身的點滴做起,一方面,上課是注意歌聲美,琴聲美,語言美,教態美,服飾美等,讓學生從教師的身上體會到美,從而使學生喜愛老師,進而喜歡上音樂課。另一方面,透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音樂創造等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情感的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用心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給學生適當的時間、活動空間及思維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我每節課至少要留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表現自己,鼓勵學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現,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每節課還設計一些值得研究、可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創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并且從不用教師的思維定勢去約束學生,應尊重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及理解,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主要是透過帶給開放式的音樂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一種有效的途徑。透過小組學習,學生們從中可挖掘自身的潛力。如:組織潛力、交際潛力、合作意識、團結精神等。我上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注重引導學生用心參加各項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
四、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生動搞笑的創造性活動資料,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以往的音樂課有個誤區:把創造單純看成是作曲。我覺得音樂課中的創造能夠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如:根據音樂編動作,創造新詞,用聲音創編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鈴鼓發出聲音,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創造,讓全班同學想一種不同的敲擊方法讓鈴鼓發出聲音,讓全班同學一齊來進行創造性學習。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6
音樂欣賞是低年級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音樂欣賞活動,可使低年級學生接觸更多的優秀音樂作品,開闊他們的音樂眼界,豐富他們的音樂經驗,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喜愛之情,并使他們初步發展起感知、理解、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感受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語言,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呢?
1、多媒體技術與欣賞教學有效整合,使教學豐富而生動
音樂藝術是以聲音為形象塑造載體,它需要欣賞者具備各方面的知識,在聆聽音樂時自發地產生一種聯想。由于低年級學習的生活、知識經驗有限,所以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那些無法捉摸的音樂形象經常令老師盡管費盡口舌,小朋友聽起來也如墜入云霧之中。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便可將欣賞時所需要的圖像、聲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特定畫面的引導下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2、將“道具”與欣賞教學有效結合,幫助低年級學生感受音樂意境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一樣物品在大人手中也許不覺得有趣,但到了孩子們手中,便如同一件寶貝,能生出不少的玩法。采用合適的“道具”幫助孩子們感受音樂,也不失為一種化抽象為直觀的好辦法。這樣的話孩子們就能沉醉在音樂中,體會到音樂中延綿不斷的、輕柔的美。引發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和無限的遐想,開啟孩子們想象的閘門。
3、將游戲與欣賞教學有效結合,幫助低年級學生認識音樂結構
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欣賞活動,能使低年級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自然地掌握音樂知識。音樂伴隨游戲,給孩子們帶來了愉悅的心情,雖反復聆聽,仍樂此不疲。隨著游戲次數的不斷累積,孩子們對音樂知識也就了如指掌。孩子們在游戲中獲得的音樂知識,不再是機械的、被動的、認知記憶,而是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在感性和理性兩個層面中獲得提高。
4、將色彩與欣賞教學有效結合,幫助低年級學生感知音樂情緒
音樂與色彩在人的感覺上的聯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與顏色之間的聯系之外,還有曲調、和聲、節奏、調性、音區等。它們都能使人與各種色彩聯系起來。在歷史上就曾有人把不同風格的作曲家的作品與色彩聯系起來,有人說莫扎特的音樂是藍色的,肖邦的音樂是綠色的,瓦格納的音樂則閃爍著不同的色彩。在欣賞活動中,通過將色彩與音樂對應,來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顏色的暗示使孩子們很快感受到了樂曲的兩種不同的情緒。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手段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樂學習為低年級學生所喜歡,教師應把握好這種優勢條件,除知識技能的教學之外,還要善于發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實施有效教育。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7
1、以音樂為主線,合理組織、整合教材內容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是主題式的,如“世代相傳的民歌”、“歐洲民間歌舞音樂”等,每個主題為一個單元,劃分為音樂人文、欣賞、歌唱、創作活動、音樂常識等幾大版塊;同時,每學期的單元主題都相互對應承接。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當以音樂為主線,緊緊圍繞本課音樂人文的主題,把聽、唱、表演、知識等各版塊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使整堂課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情緒流暢,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同時,注意各學期教材平行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音樂人文的導入、過渡與小結,回顧以前的學習內容,也為新課做好鋪墊,并激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
2、抓住音樂的基本元素,把音樂的手段綜合運用于各個教學版塊
雖然教材中每課都分為聽、唱、表演、常識、探究等多個版塊,但我們在處理版塊教學中不能孤立地使用這些音樂手段。例如在欣賞教學中,除了聽之外,加入節奏模仿、聲勢律動或歌唱;在歌唱環節中強調聽覺先導、動覺切入;用欣賞瀏覽的方式引出音樂人文或回顧小結---實踐證明,在不同的教學版塊中綜合運用各種音樂手段,都能明顯地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對旋律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用音樂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與交流學習
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方式有許多種,最多的是語言交流,而教師應當善于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把握適當的機會,使用音樂的語言進行特殊的交流,使學習和互動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節奏模仿、歌唱接龍,不需要嘮嘮叨叨的說教與談話,讓學生跟著教師拍擊的節奏,進行即興模仿;教師唱上一句、學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學生相互接龍;這些親切而隨性的方式,能夠鼓勵和帶動學生更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音樂的樂趣與合作的默契。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8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現在的音樂教育,就是應該培養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開啟自主學習的心智、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的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成長無法代替,發展必須主動。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畫卷,每一名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教師應善于體會蘊藏在學生內心中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動性發展潛質,多給學生一些權利、一些機會、一種條件、一些空間,讓他自己去鍛煉,自己向前走。仔細閱讀后我總結了16個字。重導輕演、重藝輕技、重情輕理、重趣輕習。
很喜歡書上對于這幾個字的一段話,很籠統,但很有哲理。
給學生一段旋律,讓他們自己去傾聽;學生一個概念,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想象;給學生一個旋律,讓他們自己去發展;給學生一個環境,讓他們自己去創設;給學生一些素材,讓他們自己去組織;給學生一定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
們自己去爭辯;給學生一點權利,讓他們自己去行使;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創編。
音樂新課程不僅對傳統音樂教育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更是給學校的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著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諸如課程定位、性質、理價值、理念問題,課程目標、內容問題,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問題,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的編寫與使用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基礎音樂教育課程建設與發展,在音樂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許多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和音樂教師都被當前的一個音樂教育現象所震撼;為什么不能夠帶給人們無限美好與快樂的音樂,這種尷尬的局面,足以引起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在重新認識基礎音樂教育時,我們不能不提到《音樂教學大綱》和《音樂課程標準》。這兩個指導和規范基礎教育音樂課程的文本,并非只是名稱與形式的不同。比較和研究《音樂教學大綱》與《音樂課程標準》,我們可以發現傳統音樂課程與新音樂課程的本質區別,能夠悟出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即:以《音樂教學大綱》為代表的傳統音樂課程是從學科出發,從教師出發,規范和要求教師應教學科中的哪些內容,以及怎樣教等等。一言以蔽之,《音樂教學大綱》是面向教師的,體現了“學科中心”、“教師中心”的特點。而以《音樂課程標準》為標志的新音樂課程
則展示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關鍵的變化,那就是鮮明地提出了基礎教育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因而,面向學習者,從學生的心理邏輯、音樂經驗和實際需要出發,指導與規范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哪些音樂內容并達到什么標準,如何學習,以及教師應怎樣引導、促進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等等,則是《音樂課程標準》最為顯著的特征。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迅速推進,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將
面對新的音樂課程。因此,了解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狀況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學習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熟悉音樂新課程的教學領域,掌握與運用音樂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和現代教育技術等等,音樂教師所迫切關心的課題。這些課題,雖然有些屬于新課程教學法的內容,而有些則更適合新課程教學論的范疇,研究和編寫立足于指導音樂新課程實踐的教學法類書籍會更加有利于音樂新課程的實施。
鑒于此,《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一書,在基礎教育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緊密圍繞對《音樂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究和對音樂新課程實踐的探索與總結,力求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音樂新課程進行解讀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闡述滲透著新理念的音樂教學方法。需要說明的是,音樂新課程本身即是一種新的事物,必將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
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因此,對新課程教學的學習、研究與應用,就采取一種創造和發展的態度。音樂新課程的精髓,在于創新,在于運用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創新音樂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教師不僅僅是音樂新課程的實施者,同時也是音樂新課程的建設者,愿我們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9
最近,本人有幸參加了從化市教育局開展的第二期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班,根據培訓課程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湖南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姚利民先生的《有效教學論》。姚老師這本書,站在當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高屋建瓴,詳細論述了國內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對于新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本書在對國內外關于有效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述評的基礎上,論述有效教學的理論,闡述有效教學的發展,分析中小學有效教學的現狀,全面深入地探討了有效教學的策略。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教學是否有效,并不是在于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在于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特別注重課堂這個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下面我主要談談對本人任教學科,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一些感悟:
一、要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
有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了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絕不能閉關自守、滿足于現有的成績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觸名師,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并付諸實施。在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對待學生必須循循善誘,樹立“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于學生”的意識,努力創建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系,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
二、要進行有效教學,課堂教學中必須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
所謂多信息,指的是課堂教學要增加學生接觸外語語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聽些生動、有趣、幽默的對話和短文,讓學生在愉悅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信息,積累素材,豐富知識,激發興趣。隨著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聽和閱讀外語語言材料的質和量。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視野拓寬,信息量加大,聽、說、讀、寫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要進行有效教學,必須巧用智慧。
隨著時代的發展,只會埋頭苦干的教師已經不能適應改革的步伐,他們古板的教學方式也會受到現代學生的厭惡,所以他們的教學大部分是無效教學。新時代的教師應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導下,學會工作,學會學習,并學會有智慧地“偷懶”。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愿,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相關的學習策略。其次,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他人友好相處。最后,教師要把著力點放在引導轉化上。
在課堂上,由教師主導的課堂應逐漸讓學生來替代。教師只負責把當堂課的新授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去把握重點與難點,并發揮優生的作用,讓他們當小老師,帶動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使他們互幫互學、互相合作。這樣,教師“懶”了,課堂活了,學生樂了,學習效果明顯了,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今后,我將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在學習、自查、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主動反思課堂上哪一個環節啟發了學生?那一部分是教學的亮點?什么樣的問題學生喜歡答?那一部分教學效率高?下節課如何改進……實實在在的把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0
隨著藝術課改革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覺得要上好一節課,學生參與的重要性。不管是歌曲課還是欣賞課,我們在一節課中,如何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其中是最難解決的問題!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自己逐漸對這一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樣我們的音樂課也有相同的道理,老師上課的質量差了,學生聽得煩了,也就不會參與其中了。以至于造成整個教學質量的下降。這樣,我們就不得不去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音樂課,怎樣讓學生參與進來,怎樣讓學生動起來的問題。首先,我們得從最基本的問題入手。我們都知道,“高樓要有地基作準備”而教學也是如此,要上好一節課,也得有很好的“地基”才行,音樂課的“地基”就是“備好課”。談到備課,有人說它不重要,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因為,備課是上課的準備,是上課思路的演習。一節課要備的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才行。只有這樣,上課才具備了它前提的條件。一節課有了好的構思,剩下的就是如何實踐,怎樣上好課的問題了。其次,老師要統觀全局,用自己的“魅力”去調動學生來展現自我。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是完成音樂教學大綱所賦予的教學任務的關鍵。而學生的興趣和欲望來自于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在新課程理念下備好一堂課,應努力做到:
一、開頭要新穎
對音樂感興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學生往往把每周一節的音樂課視為“一周最美好的時刻”。但如果我們教法呆板,一成不變,索然無味,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的任務,將難點、重點、主導思想、作品風格、音樂知識等,形象而生動地導入課的主體中去,讓每堂課都有“新鮮”感,學生的興趣、欲望才能“長盛不衰”。
二、銜接要巧妙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教師仔細分析教材,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
三、結尾要精彩
一出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可以在聽錄音中結尾,可以在師生對唱,學生邊歌邊舞中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熱鬧鬧,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觀看連續劇那樣在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周音
樂課的到來。
總的來說,要上好一堂課,教師是主要原因,只有存在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才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學的輕松,覺得學習真有意思”!隨著音樂課教學改革的深入,音樂課要成為師生展現自我魅力的舞臺。而且這個舞臺永遠是充滿誘惑力的,永遠是學生彰顯個性的平臺。有了這個平臺,學生才會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才會動起來,音樂課才會充滿生機!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1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因此英語情境的創設要圍繞交際的目的進行。切忌為求“活”而片面強調形式多樣化,在學生唱、跳、玩中忽視教學情境為內容服務的本質。那樣小學生英語情境教學就完全失去其意義。
情境教學就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永遠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能激發學生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會探索、會學習、會運用英語。
一、情境導趣,以趣激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習語言的最佳期是在兒童期。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好奇心與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兒童接觸“a、b、c”的起始階段,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小學生是否對英語產生興趣,英語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新鮮、輕松,使學生喜歡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在教nose,ear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輕輕地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藹,并置身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滿懷激情,以豐富的體態語言與面部表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單詞或句型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即使是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也會特別喜歡。“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教師還可以根據孩子好動的心理,結合游戲和兒歌教學,努力創設英語活動情境,動靜穿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穿插,吸引年幼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自主學習。對于中高段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編排課本劇,進行表演,進行free talk,如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如:——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are you?fine,thank you?i am fine,too。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練說的機會,并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教學每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二、情境內化,以爭促學
優質的英語課堂不能單以教師傳授給學生有效信息的多少來衡量,還要注重學生信息內化及運用能力的大小。單純直接的課堂教學乏味無趣,容易使學生感到壓抑,產生心理疲勞,阻礙學生對語言信息的內化。因此,教師要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呈現新內容,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實現語言的感知、理解、內化、運用,并能因材施教,開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其獲取成功的體驗。
在英語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掘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思維水平,使學生體驗到競爭成功的喜悅。可以在課堂上采用比分制,開展學生個人爭優和小組比賽爭勝的教學形式,如在練習i ’d like??句型中,在小組內展開競賽,比一比誰會的多。學生就會爭搶地說:i ’d like some eggs 。i ’d like some milk??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情緒飽滿,團隊合作精神得以增強。更重要的是給學習優秀的學生創造了表現的機會,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鋪墊了臺階,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動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情境遷移,學以致用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它具有實際性和交際性。實際生活水平是語言學習的試金石。英語的教學時空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學習遷移拓展到我們的生活中。教師要設法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創造英語環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于大聲和老師用英語打招呼,交談;鼓勵他們盡量用所學的常用表達方式和同學相互問候,對話。也可以開展各類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賽、英語故事比賽等,為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大膽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體味。學生一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實踐,必定會爆發出無限的創造力火花,必定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產生仿佛置身于英語世界的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加深了語言信息輸入,產生語言內化,做到了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書中講了不少怎樣營造教學情境的策略,究其幾點,以及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我認為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迎合小學生這種好動、愛玩、愛畫、富于想象力等特點,使他們的語言習得從輕輕松松、富于樂趣的教學活動中得來。
一、利用孩子們好動的特點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唱唱跳跳,一起動起來,讓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縮短了。這不僅使學生感到老師時時刻刻在關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個比較放松的環境中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通過“做”,讓孩子們充分地活動起來,通過活動來豐富學習經驗,通過真實的體驗來促進語言的習得,在體驗運用中發展語言技能技巧。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我們要考慮盡可能多地讓孩子們去“做”。如在教學身體部位單詞時,我設計了一個“touch your?”活動,比一比,看誰摸得準、摸得快,我的指令越來越快,孩子們的動作也越來越快,就連平時最不專心聽講的調皮鬼柳鑫同學也積極地參與進來;又如在教學動作性的單詞和短語時,就設計讓孩子們在比比劃劃當中動起來,并形象記憶這些知識的。適合這種教學的還有:聽命令表演,聽命令制作面具、玩具、卡片等,聽命令移
動或交換位置,聽命令唱歌,聽命令說話,用手勢表示對錯,聽命令比劃詞語,聽命令指出某物,聽命令畫畫等等。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到如何利用教師本身的動作、身體語言和表情或眼神來幫助孩子們明白每個活動的操作,并盡量設計出易于孩子們掌握的動作或活動,以使孩子們易于恢復記憶,使孩子們見到或聽到某一特定動作或命令時,立即可以喚起某一特定語言的再現,如教師做一個喝水的手勢,孩子們立刻說出“drink”或“drink some water”的反應。
二、巧妙利用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來設計教學活動。
眾所周知,孩子們的想象力豐富,但如何利用孩子們的這一特性來設計教學活動呢?我們可以利用表演對話、講故事,讀詩歌,唱歌曲等活動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充分去想象故事、詩句、歌曲里所敘述的物品、事件等。在設計這些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引導孩子們去想象,是利用特殊的語音語調呢,還是事先把東西藏起來以讓孩子們去猜想?如在教學體積較小的實物單詞時,可以把實物裝進一個袋子里,讓孩子門猜,孩子們非常樂意用玩這種游戲;在進行故事教學后,可以讓學生們展開想象來猜測故事的結局;有時,也可以讓孩子門把所學內容畫出來,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他們畫出的同一個內容可能大不相同。
三、巧妙利用孩子們愛玩愛樂的天性設計語言教學活動。
玩、樂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既可給孩子們以樂趣又可以學到語言知識的教學活動,如設計節律順口溜、“let’s chant”,“let’s do”游戲、制作物品活動和進行有趣的調查活動等,這些活動要做到既滿足孩子們愛玩愛樂的心理,又可以通過活動把孩子們引導成為學習英語的推動力,使枯燥的、機械的東西都變成生動的、活潑的以至趣味無窮的過程,給孩子們的語言學習帶來快樂,把他們帶到一個美好的知識王國,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王國里來。教師只需將所學內容設計得“活”起來,讓孩子們在做、玩、畫、說、猜、看等過程中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學習與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以求教學更多元化,更適合孩子們不斷成長變化的需要。
四、巧妙利用孩子們愛說的天性設計教學活動。孩子們和小伙伴們總是能夠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并且相互之間總會受到各自的影響,并不知不覺中有了改變。所以我們在設計語言教學活動是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教學過程中盡量安排各種小組活動、小組游戲、小組討論、小組表演等,充分調動每一個孩子的參與意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2
在前一段的有效教學實踐中,作為一名新上崗的音樂教師,我獲得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寶貴經驗,逐漸明白了一節課到底應該怎么“上”。
在我的課堂實踐前,從兩位音樂老師的音樂課評課中,鄧校長提出了對于音樂這門學科來說,它的基本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有感情的獨立的演唱歌曲”,這里涉及到幾個考察點,第一是是有感情,即學生通過自己和教師做到理解歌曲的含義,第二是獨立演唱歌曲,要求學生在不依靠老師的提醒幫助下,自主完成歌曲的演唱,當然這其中包括應當對旋律和歌詞兩方面進行考察。有了明確的目標,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就有了“靈魂”。
通過具體的課堂實踐以及校領導的點評,使我對音樂課到底應該做點什么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次有效教學的重點是有效性提問。由于我教的是一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遠不如中高年級的孩子,對于一些成年人使用的詞語,很可能放到他們身上就聽不明白所以然。為此我課下專門找了一些孩子。對于一些課堂上需要提問的問題轉換形式看他們是否能聽得懂,如果一些詞語孩子們理解不了的話,我會換上另外一個詞,使他們能理解問題的真正含義。例如聽完歌曲要問孩子們這個作品的情緒如何?孩子們太小不理解情緒二字為何意,我就換成了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覺?既然有效提問,首先是要孩子們聽得懂的提問,如果聽都聽不懂,那就無從談論有效二字。聽得懂,學生就會進行積極的思考,給出的答案也常常會出其不意,在校內公開課上,一個孩子對于這個問題居然回答出了“這首歌曲讓我聽了之后很感動”言語,我很詫異,習慣性的繼續問她問什么會覺得很感動,孩子說因為這首歌曲很好聽,讓她聽了有想哭的感覺所以很感動。聽完了學生的解釋,我情不自禁的說“老師太喜歡你這個答案了”。由此看來,老師說小孩兒話,可能學生會給出大人的話,出其不意,振奮人心。
既然是有效性提問,在我看來通俗的說應當是讓學生動腦筋的提問,不是那些“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好不好啊”這些讓學生提不起勁頭的問題。通過這次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有效提問的重要性,學生要學習新的知識,要充分地思考,提問是重要的環節。只有通過精神的設計,完備的思考,才能讓問題變得明確而有針對性。
初入教學崗位,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感謝學校的這次有效教學的活動,讓我快速的適應音樂教學活動,明確音樂教學目標,少走了很多彎路。我堅信,在校領導的精心指點下,在同事們的耐心幫助下,我一定會快速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3
前幾天聽了一節六年級的音樂課,課的內容主要是以欣賞為主: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聽賞其作品鋼琴獨奏《土耳其進行曲》。這節課我自己上過很多遍,教學時也曾挖空心思,盡量采用最恰當的教學方式,一直自以為教學效果也還過得去。但聽完這節課后,反思自己的教學狀態,便發現了課與課之間的差距。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教師身上。又一次深刻地發現:教師本身所具備的音樂素養,在音樂課堂中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莫扎特相對來說是比較有名的作曲家,是個音樂神童,其作品的影響力深遠,應該說學生在上這一課之前對該作曲家就有一定的認識。教師要做的是在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聽辨其音樂作品,熟悉他的作品風格。如果能夠通過對作品的分析,掌握他的創作風格,也就能進一步地深入了解這位樂壇偉人對音樂的貢獻。這對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因為這需要教師具備相應比較廣博的專業知識,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內化為教師自身的素養,在課堂上面對學生,敘敘道來;而不是含糊其詞,連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怎么可能通過教學再反饋給學生呢?
在這節課上,教師采用了比較新穎的方式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從聽六年級大部分學生都比較熟悉的流行歌曲S.H.E的《不想長大》入手,過渡到聽莫扎特《g小調第40交響曲》片段,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咦,這么好聽的旋律是哪位作曲家創作的呢?當介紹說這就是著名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的作品時,學生恍然大悟,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的有關作曲家的知識。導入的成功和教師課前對教材的深度挖掘有著密切聯系,也和教師本身對該作曲家作品的熟悉程度有關。接下來是教師對作曲家的簡介。教師對該作曲家非常了解,對他的許多生平佚事都是信手拈來,娓娓道出,如數家珍。平和、樸實的語言方式,讓在座的學生感覺到:自己已經和作曲家靠得很近,仿佛作曲家就在自己的面前。
如果說前面都是對作曲家的總體描述的話,那接下來教師對作品的示范演奏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土耳其進行曲》是一個鋼琴獨奏作品,要將作品完美地演繹出來,需要一定的鍵盤演奏技巧。這個作品一般教師也能彈,可是如果要求教師在音樂課上進行示范演奏,恐怕能做到的不多。課堂上給學生聆聽的作品要有一定的完整程度,應該給學生帶來美的視聽享受,所以對演奏的技能要求比較高,一般有過硬演奏技能的教師才敢去嘗試;心虛一點的,就怕砸鍋,所以輕易不敢嘗試,包括我自己。所以當本課教師以自己并非完美無缺的示范演奏,讓學生體驗到身臨其境的聆聽時,我感受到了一種震撼!
在分段欣賞時,教師采用了范奏方式,和學生進行著最直接的交流,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了作品形象的栩栩如生。當某個樂段的感覺不是很明朗時,教師立刻通過彈奏讓學生分辨,并當場討論,得出結論。和單純的聽錄音相比,本課聽賞的效果無疑是最佳的。盡管教師的彈奏中也有錯音,但沒有關系,樂曲的風格盡顯,其當場演奏的效果似乎是讓學生參與了一次小型的音樂會,既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又讓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來。
其實,在每一節課音樂課上,教師的親力親為都對學生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范奏給學生帶來的是直接的視聽感受,而范唱則讓學生接受到比較規范的演唱方式。學生可以直接地用模仿來學習聲音的表現,感受音準、節奏的準確,甚至情感的表達。一個會唱歌的老師往往會帶出一大批會唱歌的學生;而一個會跳舞的老師,他的學生也許肢體語言就很豐富。難道這些不是恰好說明了教師行為的影響力嗎?如果音樂教師能在課堂上展示其較高的音樂素養,也許,學生也會感受到:我們的音樂老師可真行!學生會從對老師由衷的欽佩開始,逐漸受到老師的影響,被教師的學識魅力、教學魅力所折服,而愛上音樂課,乃至于也愛上音樂。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4
當今社會要求音樂教師要求越來越高,素質教育口號越提越高,如何徹底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觀念:一方面改變過去的音樂教育在"應試教育"中可有可無尷尬局面,變成為現今的"素質教育"不可或缺重要環節;另一方面,要徹底改變老一套的平面呆板音樂"枯燥式教學法"變成現在寓教于樂的“三維式教育法”,也就是說弄清"教"與"學"的辯證關系,變老師主動"教"為學生主動"學"。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質,然后對學生"授之以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要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去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師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的首選設備。多媒體教學軟件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筆者從自身出發,使用lphone4s、ipod等簡易設備在課堂上就能做到多媒體教室等同等作用。
一、利用lphone4s、ipod簡易多媒體在普通教室中創設出多媒體教學相同的情境,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大多數學校中,不可能做到每堂都能使用到多媒體教室,但是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而lphone4s、ipod這些簡易多媒體設備卻能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例如ipod中一款模擬多款樂器的軟件,它是將鋼琴、手風琴、吉他等多種樂器于一身軟件,,使音樂教育變成一種“綜合式、即興式”學習音樂,這是lphone4s、ipod軟件的一個重要作用,使學生在學習動腦、動手、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而且像lphone4s、ipod這樣多媒體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音樂教育中只要學生在課堂上一“動”起來,氣氛就活躍多了。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音樂性的“動”,必然沉浸在一種游戲般的歡快之中,他們在不知不覺地接受著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這對很多沒有多媒體教室學校來說是個很好的消息。例如:lphone4s、ipod中一款“唱歌達人”軟件作用非常好,它可以起到”卡拉ok”與“音樂智能評審團”作用,它按你唱歌悅耳程度評定級別,再給予不同表揚,而且可以起到回放你唱過歌曲的作用,使學生音高、節奏、聽辨、協不同程度的提高。“唱歌達人”中音樂評審作用的這種設置不僅使做對的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也會使做錯的學生不氣餒從而產生積極尋求提高音樂素養的意識。
由于lphone4s、ipod中軟件已經創設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在電腦演示之后,教師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提高音高、節奏水平,學生會興趣盎然地討論、一起愉快的歌唱。從而使枯燥的課堂化為具體的形象,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的強烈參與意識,同時也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標。
二、利用lphone4s、ipod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音樂教學中難點。
在音樂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采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的遷移。例如:“音樂史中一些著名音樂家和一些中外著名的交響曲與中國京劇、一些少數民族音樂,這些東西缺乏吸引力與娛樂性,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厭煩情緒”。
lphone4s、ipod一款“音樂鑒賞軟件”將中外交響樂與現在流行樂曲的結合,示讓學生感受到交響樂的與眾不同,在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自己的音樂史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音樂知識,從而強化了對音樂史的印象。同時,教師也突破了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利用lphone4s、ipod輔助教學能拓寬學生的發散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音樂教育對素質教育作用更加明顯,這種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作形成。lphone4s、ipod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并茂,生動有趣的特點。
總之,lphone4s、ipod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5
20xx年4月10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海南省第九屆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比觀摩活動”,此次教學評比給了我交流與借鑒的學習的平臺,促進了自身教學理論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評比包括:小學優秀課十一節,初中優質課十一節,高中優質課六節。有歌唱、器樂、鑒賞、舞蹈等課型,共28堂課呈現了28種教學風格,各位老師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節課都經過了特別精心的準備,精彩紛呈,可謂繁花似錦。
執教的教師普遍具有很強的音樂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養,不但彈琴、歌唱、舞蹈等音樂能力強,組織、引導、調控等教學水平高,而且相關文化知識豐厚,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適當,不但使課堂增色,也給觀摩教師們帶來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啟發。最值得高興的是,我校馮曉靜老師所教授的《苗家兒童慶豐收》更是以全場最高分的優異成績,榮獲此次教學評比的第一名。
每次聽到經典的好課,都會有三種感受接踵而至。開始是激動,從心底而來;而后是自卑,同樣是老師為什么我想不到這樣的教學方法、手段;最后是一點思緒,能從她們的課里借鑒些什么。有一點是共同的值得我深思的:教師的感染與評價。要想學生融入所學的教學情境,教師必須自己先投入到這個情境中。不管是在學唱熱情洋溢的歌曲,還是在聆聽童趣可愛的樂曲,執教的老師無時無刻的沉靜其中并感染著學生,讓他們也置身其中,不知不覺不僅學會了音樂知識,也體驗了音樂帶來的無窮快樂。在讓學生積極參與時,教師的細致、貼切的評價也起了很大的鼓勵作用。
就拿我們學校馮曉靜老師的這節課《苗家兒童慶豐收》來說,從整個的教學環節上,非常的嚴謹,重難點突出,教學目標準確落實在的課堂中,更是一步扣一步的,銜接的很好,這就更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使學生興趣很高,在快樂中已經掌握的所要的內容!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學生通過視頻欣賞了解苗族,它記錄了苗族各地區的生產活動和民俗風情,使學生能有新鮮感!同時體驗苗族舞蹈律動尤為恰到好處,這節精彩的音樂課吸引了在場所有老師;《理發師》一課中,教師從音樂入手,引導學生靜聽教師演奏中的獨特語氣,關注旋律的起伏,節奏的張馳,力度的增減等,繼而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在表現力。
在這些課中讓我受益頗多的是聆聽教學,特別是對低段的孩子,我的欣賞課總覺得無法入手,分析得不夠深入,時常覺得這個教學比語文老師上閱讀理解難多了,同樣是讓學生感受、理解一個作品,閱讀有文字材料,只要多讀多看就可以慢慢理解。但是音樂欣賞那聆聽的樂曲,看不到,摸不著,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學生易懂的語言進行引導,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作品都成了最大的問題。但在這些老師的教學中問題煙消云散了,像《小袋鼠》的教學中教師把整個音樂同故事進行貫穿,用兩種對比明顯的小動物來栓釋聲音的強弱,辨別曲子中不同的旋律、聲音來想象各種動作。這些都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探索了音響與形象的內在關系,在實踐中理解了音樂的節奏、音色。思路清晰的《非洲靈感》也同樣值得我學習,執教老師把整個曲子分段之后形象的用圖像來表示,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印象。
這些老師能把教學活動開展的如此出色,我想除了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還需要較好的專業素質。在這些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他們扎實的音樂素養。正是因為有了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每節音樂課。
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多地學習,更多地反思,讓自己的課堂也能像向我們展示的同行們那樣,帶給孩子們更精彩的學習經歷。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的心得體會03-30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2-24
音樂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4-02
音樂小班的教學心得體會03-31
音樂教學心得體會的范文01-01
音樂課教學心得體會04-01
音樂教師學期教學心得體會09-15
高中音樂教學心得體會12-27
優秀音樂教師教學心得體會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