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1
9月11日,雖然天空下著綿綿細雨,但是也阻擋不了工作室成員參加培訓學習的腳步。來自中原區教研室的教研員王嫻老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讓兒童生活更美好,讓兒童成長更精彩》。雖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時間,但是受益匪淺。
王嫻老師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
從理解課程、解讀教材、研究教法三個方面為我們進行教材的解讀與分析。王老師在調研聽課中發現,教《道德與法治》的老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德育課堂教學脫離了兒童的現實生活。課堂教學局限于書本的世界內,回避了紛雜的現實生活。很多老師基本靠說教進行道德教育,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他們所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生活世界溝通起來,
課堂教學也就無法真正觸及兒童的真實內心,未能真正從兒童的心靈深處產生觸動和影響,孩子理解不到、體驗不到、也用不到,這樣的道德學習也就成為一種無意義、無實效的學習。針對這些問題,王老師為我們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有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脫離社會、家庭、學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學校生活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說到底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實際脫節、背離的原因。那設置這門課究竟是為了什么?它承擔什么樣的教育任務?我們可以從課程標準中找到答案,就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聽了王老師的報告,感覺責任重大,部編版《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強調:“回歸兒童生活”是針對傳統德育“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弊端提出來的。傳統德育不能滿足學生生動活潑發展的內在需求,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品德課脫離了生活實際,只有讓品德教育回歸兒童生活,才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
才會使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我們教師必須能夠真正理解教材、駕馭教材,憑借教材呈現的話題、范例引導學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和優化教學內容,理解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構思能在課堂教學中生動地體現出來。這樣,教材才能用活用好。
課程標準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素養也做了明確的定位:“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教學中,我們要始終把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的核心素養貫徹德育的全過程,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能動搖。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欲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作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一定要樹立新的教材觀,認真鉆研教材,用好教材,把每一節課上好。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2
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本人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建設法治社會,必須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法治社會建設,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的觀念,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警是我所基本方略的具體實踐。建設法治社會,必須不斷推進依法治警,把依法治警的理念體現在各個方面、貫穿于各個環節、落實到各項工作。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執法為民。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在法治上的體現。要確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來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實現、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上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做到為人民執法、靠人民執法,保證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在建設法治社會的實踐中,要把公平正義作為制定法律和進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據,從源頭上防止社會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與擴大,并在執法、司法活動中堅持合理合法、及時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則,建立保障公平正義的防線;把公平正義作為協調社會各個階層相互關系的基本準則,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把公平正義貫穿于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之中,堅持權利與義務的對稱,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所有權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義務的基礎之上,使遵紀守法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使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立法、執法、司法工作,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各項措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建設法治社會要在國家統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進,保證國家憲法和法律在我所的嚴格實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我所的貫徹落實,確保我所的法治建設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法治建設絕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從理念上更好地強化黨的意識、執政意識、政權意識,通過改善黨的領導來更有效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通過完善黨的執政方式來更有效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建設法治社會,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把黨依法執政的過程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實行依法治國的過程,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過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過程,把加強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貫穿于法治社會建設的全過程。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3
電力企業是我過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的位置非常重要。隨著國家大力深入開展電力企業改革,社會各界對于電力企業的依法治企工作給予了廣泛的關注。所以,電力企業要認識到依法治企的必要性,在國家普法計劃實施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制定出相應的管理策略。
一、電力企業依法治企的必要性
1.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要求電力企業依法治企
我國當前正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國家相關法律范圍內發揮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功能,這樣才能保證經濟秩序的進一步穩定。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電力企業也要通過法律來調整自身的行為,規范與政府、公眾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2.企業內部管理要求電力企業依法治企
電力企業要想得到生存與發展,就要建立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并且還要不斷完善相應的激勵制度、監督制度等,這些內部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法律法規的范圍之內的。所以,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要求依法治企,從而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3.經濟全球化要求電力企業依法治企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入,加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要跟國外企業進行合作交往。因為外國企業的管理模式相對比較先進,假如我國企業缺少先進的管理水平,就可能在跟國外企業合作中出現問題,對企業的發展不利。所以,要強化電力企業依法治企,能夠促進企業走向國際化。
二、新形勢下電力企業依法治企的措施
1.堅持與時俱進,創新法治觀念
電力企業要進行依法治企,就要進行思想觀念的創新,運用新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依法與創新之間的內涵,要堅持在依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激發管理者與員工的創新意識,要堅持創新的.基礎要扎實,創新的手段要可行,創新的目標更是要現實。在創新理念方面,要堅持相信創新是永無止境的,要勇于突破前人,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敢于改進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創新基礎方面,就是要堅持創新與依法治企之間的結合,要創造性的把法律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把企業的所有工作納入到法治的范圍中;在創新手段方面,就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持依法經營,創新依法保護和維權方式;在創新目標方面,就是電力企業要盡可能的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對經營風險進行規避,進而提高經營效益。
2.堅持依法辦事,實行決策法制化
電力企業的領導干部要自覺運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企業的決策也是要建立在民主化與法制化的基礎上。一方面,電力企業的決策立項要科學,杜絕出現盲目立項和急功近利的行為,要求每一項決策都要科學、可行。要聽取廣大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在重大問題決定之前要深入了解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集中民智、愛惜民力。領導干部跟職工之間要能夠實現積極的互動與交流,讓職工暢所欲言,敢于講真話。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專家和學者對決策的科學化進行論證。在企業做出重大的決策之前,認真聽取專家的額意見,在決策中體現尊重科學、尊重專家的意見。最后一方面是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決策,實現決策的法制化。要求電力企業出臺的決策和制度、文件等不(跟)能與先行法律法規相違背,領導干部要知法、懂法,摒棄一言堂的作風,要找(依據)程序辦事,沒有經過法律程序的決策都是無效的。
3.堅持依法保護,促進依法經營
對企業進行依法保護就是國家政法機關必須要盡的義務之一,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政法機關也作出了一些頗有成效的工作,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創新,從而開創新的局面。比如,電力企業可以邀請政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去開展普法教育,教育的對象不但有領導干部還要有全體職工,要給他們講實體法和程序法,給企業普及風險規避方面的技巧。除了告訴他們法律禁止什么,還要講法律沒有禁止什么。政法機關還要開展相應的法律咨詢活動,對于電力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提出一些咨詢性的意見,還可以提出司法方面的建議,特別是對依法提取證據等方面要講解透徹。總而言之,政法機關對電力企業要堅持依法保護,提高法律服務的質量、層次以及覆蓋面,而電力企業也要開展依法經營活動,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所作為。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這個大的背景下,強化電力企業依法治企的思想,能夠有效的促進電力企業的穩定、持續的發展,積極維護企業自身的利益,從而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電力企業來說,依法治企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4
8月24——25日,我參加了在婺源風景酒店舉行的上饒市教育局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骨干教師培訓會。此次培訓有兩個內容:一是由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副院長、《中小學德育》雜志社副社長、《道德與法治》教材副主編王清平教授對粵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進行解讀;二是由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劉秋燕老師帶來的粵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微課的制作與使用,其實是對微課概念及其使用制作的較系統的講授。
我們先來看第一塊內容。王教授作為剛剛由教育部審定并推廣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的副主編,對此套教材編寫依據、課程性質、教材特點及課堂教學當然了然于胸,因此她的講座也是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展開的。
一、 教材編寫的依據是什么?
我們當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需要增加新的內涵。尤其是依法治國理念穩步實施,更需要我們將法治教育的內容引入到小學品德課中來。
此次推廣使用的粵教版《道德與法治》的編寫依據為: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xx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3. 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總體目標: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普及法治知識,養成守法意識,使青少年了解、掌握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識和制度、明晰行為規則,自覺尊法、守法;規范行為習慣,培育法治觀念,增強青少年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分辨是非、運用法律方法維護自身權益、通過法律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踐行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引導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二、 《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性質是什么?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基本性質定義為:它是一門活動性綜合課程。這就要求我們任教者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與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去體會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 德育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
提升道德認知(道德覺識、價值認知、道德判斷、道德決定、道德反省等)
增強關系理解(人生認知、關系覺察、價值體悟、道德敏感、道德對話等)
培養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學習、交往、處事、休閑娛樂等)
提高公民意識(國家意識、責權意識、規則意識、公共意識、獨立人格意識、對話協作意識等)
激發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熱情(志愿者服務、公益勞動等)
豐富媒介素養(媒介識別、媒介選用、媒介批判、媒介責任、媒介法規等)
四: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側重點是什么?
a、 道德教育
(一)人與自我
衛生之道——衛生、整潔、運動、規律作息等。
修學之道——立志、勤奮、好學、專心、講理、問難、毅力、進取、惜時等。
謀生之道——進取、自立自營、勤勞、節儉、技能、創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誠實、謙虛、自信、豁達、勇敢、堅毅、理智、求真、愛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潔、不貪心等。
(二)人與社會
個人與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
個人與社會——
(1)與熟人(同學、朋友、鄰居等):真誠、友愛、理解、信任、體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睦鄰、合作、守信等;
(2)人與陌生人:禮讓、友善、同情心、關愛、守信、善群、公正、寬恕、尊重、幫助他人等;
(3)人與社群:講衛生、守紀律、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公共環境、珍視社會進步、樂于社會參與等;
(4)對職業或工作:責任、敬業、創新、信用、公平等。
個人與國家——愛國、守法、平等、民主、國民的權利和義務等。
個人與國際——正義、和平、國際交往與合作等。
(三)人與自然 貴生、博愛、和諧、探究心等。
b、法治教育: 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則意識、 誠信觀念、尊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五、 《道德與法治》的編寫指導思想是什么?
1、加強法治教育就是加強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2、規則教育是小學階段法治教育的重點。
3、學生是法治教育的主體。
4. 遵循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點是什么?
1. 編寫思路:明暗結合、縱橫銜接
明線:兒童的生活時空順序,體現生活邏輯;
暗線:小學低年級兒童品德發展的關系、內容范疇,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兒童的日常起居、人際交往、知識學習,體現品德發展的邏輯……
2. 編排結構:三位一體
本教材在編排結構上,充分體現法治意識、法治知識與法治行為的三位一體。
3.取材:時代氣息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
4.呈現方式:體現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想象力
5.獨有特色:正確對待兒童成長中的問題,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為兒童成長營造安全的心理環境。
七、《道德與法治》教材體例說明
教材主體:單元+主題+“放大鏡”(我發現、我知道、我會做)
欄目設計:
小詞條:法規小詞條、傳統文化小詞條、諺語小詞條
小腳印:自我評價和行為指引
知識卡:掌握相關知識點
小游戲:培養活動能力和創新思維
小制作: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八、《道德與法治》教學建議是什么?
1.積極體驗,發展學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邏輯)
2.尊重兒童的權利,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
3、聚焦有效,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社會技能
4、關注社會生活,通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5
作為從事生產經營的國有基層企業,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一定要聯系企業自身實際,要把依法治國的理念,延伸到依法治企的工作實踐之中,這樣才可取得實效。
一、堅持領導帶頭,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
國企既是法律法規的重要實施者,也是法治社會的建設者,必須在依法治國中樹形象、做表率,對外依法經營,對內依法治理,大力培育企業法治文化,努力夯實法治社會基礎。依法治企,企業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到五個帶頭:帶頭學習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行政;帶頭嚴明政治紀律,做到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帶頭執行黨紀黨規,守住底線,不越紅線;帶頭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做表率、做示范。在做到五個帶頭的同時,要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思維、法治方式、法律手段,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能力、依法依規處理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能力、依法依規解決職工矛盾和利益訴求的能力。
二、堅持與時俱進,實現依法與創新相結合
創新的重點在于推動企業依法經營、管理的進程,在現行法律法規框架內加速企業發展,促使企業行為盡可能貼近法律、法規。面對依法治企與創新發展的新課題,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觀念和思維,深刻理解依法與創新的內涵,理清依法基礎上創新的思路,做到創新理念科學,創新基礎扎實,創新手段可行,創新目標現實.創新理念科學,就是要遵循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敢于對原有的法規、規章和執法方式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創新基礎扎實,就是突出創新發展與依法治企的緊密結合,創造性的運用法律于管理之中,把企業的全部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推進企業生產經營健康、快速發展;創新方式可行,就是依照法律、法規的原則和規定,創新依法決策機制,創新依法經營形式,創新依法保護方式,創新依法維權手段;創新目標現實,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最充分的發揮各行各業資源的優勢,盡可能的規避經營風險,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三、堅持依法辦事,促進決策法制化
法律法規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規章制度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經驗的科學總結。因此,企業的領導干部要自覺運用法律及規章來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做遵紀守法的模范。要強化企業科學管理,依法管理企業的人、財、物,以法律人、以法管事、以法運營。要重新梳理舊有的企業運營管理思維、模式、手段和制度、機制,使之更符合依法治國、依憲治國頂層設計的國家思路。企業的決策必須納入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一是決策立項要科學。防止盲目立項,短視和急功近利,使每項重大決策能夠立項科學、依據可靠、實際可行。二是廣泛聽取意見,體現決策民主化。始終堅持重大問題決策前,深入了解民情,廣泛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領導干部和職工能夠上下互動,充分交流,敞開思想,暢所欲言,講真話,說實情。三是組織專家學者論證,實現決策科學化。在重大決策前,認真聽取專家的論證結論,決策中切實體現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專家、學者的意見。四是依照程序決策,做到決策法制化。首先要始終堅持出臺的政策、規定、文件,不與法律、法規相抵觸,這就要求領導干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其次要建立決策機制,徹底摒棄一言堂、領導一言九鼎的作風,所有決策必須按規定程序辦,在機制內運行,未經法定程序做出的決定無效,無論哪一級干部,誰也沒有超越程序的特權。
四、堅持依法經營,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
現在,國有企業的資產規模在不斷增大,在企業深化改革、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和國際化經營領域任務繁重,面臨的法律環境也更加復雜,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迫切需要我們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有效維護國有資產安全。一是必須注重企業規范與自律。培育產權清晰、自主經營、行為規范的市場主體是企業改革的目標,市場主體的建立和運轉,必須適應現代市場體系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基本特征。企業要在市場中立起來,健全的內部控制規范,嚴格的守法經營制度、完善的監督約束機制,是市場主體成熟的必由之路。二是必須卡住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的關鍵環節。依法管理是企業立足的前提,規范經營是發展的基礎,要嚴格控制投資,真實掌握對方資質、依法簽訂合約、嚴格履行合同,違約追究等關鍵環節,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三是建立強有力的監督制約機制。要強化國有企業的監督與制約,科學配置權力,防止國企管理者權力過大,防范并破除各種非法利益同盟。把產權制度改革和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合起來,實現產權管理和運作的科學化,有效遏制國企高管尤其是一把手濫用權力、決策不科學不民主帶來的巨大風險,使國企發揮出應有的效率與活力。
總之,市場經濟首先是法治經濟,依法治企是企業走向市場的時代選擇與必由之路。國家要依法治國,社會要依法治理,作為一個企業就要依法治企。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依法治企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6
在我校升旗廣場進行了長壽區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作為班主任,我始終隨學生一道認真聽講,收益頗多。這次活動使我堅定了學法與用法相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管理學生的信念。在學法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使我充分認識到了學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為班主任,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須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宣傳法律知識、貫徹法律知識。當然,前提是要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帶好頭。班主任如果帶不好這個頭,自身法制觀念不強,會直接影響到班級的管理水平和班風的形成。
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辦事。
這是學好法、用好法的關鍵。學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將學法與用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使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把遵守法律貫穿于班級管理的全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同時,還要堅持依法解決問題。班里的學生出問題是正常的事情,一旦問題出現,必須嚴格按照學校的管理制度進行教育和處理,不搞“土政策”,使學生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到防微杜漸。
三、注意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預防我班學生出現違法犯罪現象。
當我聽到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每年以10%左右增加時,很是吃驚。因此,加強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尤為重要。
那么導致青少年犯罪率如此之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年齡不成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滿著獨立性、依賴性、自覺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較大、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做事情欠缺考慮;而且他們的人生閱歷淺,社會環境卻又非常復雜,所以如果沒有正確得法的引導,他們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
此外,社會文化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也發生著重要的影響。由于改革開放,文化也日益繁榮。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負面影響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臺文化對青少年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這些影響也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對青少年起著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但色情、暴力、荒謬、享樂主義以及西方、港臺文化中所宣傳的私有化、極端個人主義文化及文化商業化作用下產生的文化糟粕,則在社會上起著極壞的影響,誘導著他們走上違法犯罪之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一種遍布全球的公共設施,它是一個比傳統媒體傳播和使用信息更高效、更方便、更自由,普及面更廣的媒體。但從負面意義上講,計算機網絡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點可能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互動性、廣泛性等功能特點,使那些在傳統媒體和現實生活中無法作案的人在網上找到了實施其違法犯罪的空間和手段。因此自從計算機網絡產生以來,網上違法犯罪行為便與之相伴而生并與日俱增。許多青少年身陷網絡,難以自拔,成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誘因之一。一位服刑人員由大學生淪落為階下囚,就是深陷網絡的結果。
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把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作為自己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大力加強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從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矗。
關于法治的心得體會7
20xx年8月21日,有幸到二小參加了全縣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培訓,培訓時間雖短,卻讓我感受到小學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在譚老師的講解下對新教材有了較深入的理解。通過培訓有了以下的心得體會:
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
教材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了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并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著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敘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溫暖的情懷,體現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溫暖的關系。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守法、樹立規則和公民意識、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新教材中沒有了說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還滲入了一些繪本圖畫和內容,激發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
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蘊、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和溫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在譚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法治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法治法規心得體會03-19
道德與法治聽課心得體會08-22
關于依法治校心得體會03-30
關于法治建設優秀心得體會04-23
小學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03-19
運用法治思維案例教學心得體會共5篇(培養法治思維的心得體會)06-13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02-17
全面依法治國的心得體會02-25
法治講座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4-08
法治宣傳橫幅04-01